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doc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doc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doc

单元自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B. 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

C. 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 跳水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

2. 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等到站

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

参考系是()

A .站台,对面火车

B .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C .两次都是对面站台

D .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3.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 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

D. 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4?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 .物体的位移等于

2 n R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 .物体的路程等于 2 n R

5. —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 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6. 某列火车在一段长30km的笔直铁轨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0 km/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 h

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行驶

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的路程一定需要1 h

D. 60 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

7. 下列物体运动的情况中,可能存在的是()

A .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

B .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速度仍变化

C .物体速度恒定,但其速率有可能变化

D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i、a2 , 则由图可知()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9.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小纸带受

到摩擦而产生的误差的是()

A .改用直流6 V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 .用皱折的纸带

D. 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10.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 .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 .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某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第 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第2 s、第3 s内的平

均速度6 m/s,第4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4 s内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 <

12. 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600 m/s,历时0.02 s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

300 m/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 <

2

13. 一小车正以6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小车获得 2 m/s的加速度而加速

运动,当速度增加到10 m/s时,经历的时间是s 。

14. 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 km/h ,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

开了300 s ,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 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km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5. 一列长50 m的队伍,以1.8 m/s 的速度经过一座全长100 m的桥,当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人离开桥时,总共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16. 一个物体拖动纸带做加速运动,获得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以第一个

点为坐标原点,求:(1)打点计时器打下第6点到打下第11点之间物体的平均速度;

(2)打点计时器打下第7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0 1 2 3 4 5 6 7101112

第16题图

17. A、B两市间的铁路为直线,甲乘一列火车从A市出发,火车从启动匀加速到60 km/h 用2 min ,以后匀速运动48.5 min ,到B市前1 min关闭气阀(匀减速);甲出发时乙乘另一列特快恰过A市(不停车),特快列车车速为100 km/h,已知AB=50km,画出甲、乙

两人从A市到B市的v-t图象。

单元自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

共50分)

1. BD

2.D

3.BC

4.AD

5.C

6.A

7. ABD (物体速率不变,但运动方向改变,故B对,物体加速度和速度大小.方向均无必然关系,故AD对)

8. ABC

9. D 10 B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5m/s 12.1.5 W4与子弹的运动方向相反13._2_

14. 30 [300s=5min=1h/12,设正常行驶需t 小时,则60t=72(t-1/12),得t=0.5h,x=30km]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5. 解:如图,队伍在此过程中前进的路程

x=100+50m=150m ,总共需时间x

t= =150m/1.8s=83.3s

v

16. 解:

(1)用mm刻度尺量得第6点到第11点的距离大约为x=6.66cm,t=0.1s,则平均速度

V =x/t=0.66m/s

(2)量得第 6 点到第8 点的距离x '2.44cm,t '0.04SM=X ' '0.61m/s.

17. 解:甲从A市出发,先做匀加速再匀速后匀减速到达B市,用时分别为2min、

48.5min、1min,共需51.5min;乙乘特快以100km/h经过A市到B市需30min.甲.乙的v-t图象如下图:

高一运动的描述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5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 1m/s 1m/s 1 x v t = == 选项A 正确; B .物体在AB 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 5m/s x v t =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 v t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 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3.A 、B 、C 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t o 时间内( ) A .A 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C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 D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答案】BD 【解析】 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x 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都相同,故A 错误、B 正确;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A 的路程最大,BC 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分析图象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指的是时间 C.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D.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9 m/s B . 9.6 m/s C . 10 m/s D. 10.2 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氢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8.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其速度不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9.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A.18m/s B.36m/s C.15m/s D.s 3.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 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 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分队行军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路程 B.甲小分队的位移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位移大小 C.甲小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D.甲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等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 4.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s C.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物体运动时,时间对应位移,时刻对应位置 B.作息时间表上数字表示时间 C.第4s是指3s末到5s初 D.1小时只能分成3600个时刻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7.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B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在第4小时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A卷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40分钟,赋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判定方法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是_________,否则就是 _________。 B.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_____。 C.运动快慢不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3.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 D.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 4.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5.直升机上飞行员看到地面的楼房竖直向上运动,则该飞行员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楼房 C.直升机 D.水平飞翔的小鸟 6.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6.在笔直行使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是质点的中,不能看作下1.列物体

)( 计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的火车途中所用的时、A 间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B 周期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D、是正,确的中描系参关下2.列于考的述)(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B 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或、C 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参考系 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D A为不动的 那个物体B的半圆弧3.如右图,某一物体 沿两个半径为R 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C运动到由A 是 2 ( ) A、0,0 B、4 R向下, 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 πR

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 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最终落在地面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是的确正,法说的度速加于关列下 6.(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3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高一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 .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 2 D .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 ~4 s 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 错误,3s 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 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 2,C 正确,v-t 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 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 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 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 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m/s 2m/s 2 a == 22504m/s 4m/s 1 a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3.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是A 、B 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t 时间内A 的位移较小 C .在0~t 时间内A 、B 的位移相同 D .t 时刻以前A 的速度比B 的大,t 时刻以后A 的速度比B 的小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都均匀变化,所以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C .0~t 时间内A 的位置坐标变化小于 B 的位置坐标变化,则A 的位移较小,故 C 错误,B 正确; D .b 图线的斜率大于a 图线的斜率,则B 的速度一直大于A 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B 。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1

《机械运动》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 最多的是: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2、现有两把刻度尺,第一把刻度尺的量程为150厘米,分度值为1厘米;第二把刻度尺的量程为20厘米,分度值为1毫米,以下几 种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正确的是: A.选第一把,因为它的测量范围大; B .选第二把,因为它的刻度精细; C.选项哪一把都一样; D.要了解测量的要求,才能确定选用哪种刻度尺. 3、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 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4、一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 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 ) 5、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 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6、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 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 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 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t图象或v—t图象,则在0—3s这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是()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乙、丙速度相等,大于甲的速度 10、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 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 A.在5到10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 B.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 C.在0到5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米/秒第15题图 D.第12秒末,汽车的速度为6米/秒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12、放学后,小欣和大军从学校骑自行车去鸠兹广场,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学校到则鸠兹广场的路程为 _________km,________ (选填“小欣”或“大军”)先到达鸠兹广场,小欣骑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在cm到cm之间。按精确测量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14、如图3所示,小婷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婷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 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时针转动。 三、实验,探究题(6+8+8=22分), 1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乘火车去参加车模比赛.在行驶的火车上,小明想:“人顺着和逆着火车的行驶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从车厢的 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小明和同学们讨论后,决定用随身携带的赛车进行实验探究,并设计出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正确. 答案BD 3. (多选题)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但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加快,但加速度减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

致.加速度与速度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此题选A、D. 答案AD 4.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A.10 m/s2B.20 m/s2 C.30 m/s2D.40 m/s2 解析其制动加速度a=Δv Δt= 0-200× 1 3.6 1.9m/s 2≈-29.2 m/s2,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2,C项正确.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由图象可知,从0~t3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即运动方向不变,由图线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确. 答案 A 6.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

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机匀速上升,则甲、乙、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可能是 A. 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上升 C. 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下降,v丙<v甲 D. 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机匀速下降,v丙>v甲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 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3.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4.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5 m/s C.6 m/s D.5.5 m/s 5. 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6.一质点做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 则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 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 位移达到最小值 7. 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用正、负号表示方向的不同,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对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A. v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 v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C. v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 v0>0, a>0,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8.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位移图象,由图可知 A.t=0时,A在B前面 B.B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 D.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t2秒后才大于A的速度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 的半圆弧由a 点运动到b 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0 B. 2r ,向东;r π C. r ,向东;r π D. 2r ,向东;2r 2. 若车辆在行进中,要研究车轮的运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车轮只做平动 B. 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C. 车轮只做转动 D. 车轮的转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 3. 一列长为L 的队伍,行进速度为1v ,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2v 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 2v 返回队尾。求出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4. 如图所示,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_,路程 是__________;若质点运动了4 31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_____, 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_____。 5例3. 在训练场上,一辆实习车在沿规定好的场地上行驶,教练员在车旁记录了汽车在各个时刻所在的位置情况(假设每一秒汽车都在做单方向直线运动),其时刻对应位置如下表所示: 时刻/s 0 1 2 3 4 位置坐标/m 10 8- 2- 14- (1)几秒内位移最大;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3)几秒内路程最大; (4)第几秒内的路程最大。 6. 甲、乙、丙3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甲、乙匀速下降,甲乙v v >,丙停在空中 B. 甲、乙匀速下降,甲乙v v >,丙匀速下降,且甲丙v v >

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 m/s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到达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图1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且方向相反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6.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6 m/s2B.0.37 m/s2 C.2.6 m/s2D.0.43 m/s2 7. 图2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卷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 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多选).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 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 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 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率 5.(多选)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 变 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 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v1+v2 2 , v1-v2 2 C.0, v1-v2 v1+v2 D.0, 2v1v2 v1+v2 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经过时间(s)末速度(m/s) ①2311 ②03 6 ③020 6 ④010020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 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 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08m/s,声 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 ( ) 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 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 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 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 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 并立即调 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 A.h B.h C.1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测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1、(6分)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 、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量一定减少 D 、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增大 2、(6分)子弹以900m/s 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min 行使了18k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则() A 、900m/s 是平均速度 B 、900m/s 是瞬时速度 C 、54km/h 是平均速度 D 、54km/s 瞬时速度 3、(6分)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B 、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C 、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 、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 4、(6分)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应是:() 第4题图 5、(6分)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 内运动的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位移为零 6、(6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0.5m/s 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 内:() A 、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5倍 第5题图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0.5m/s C、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0.5m/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 7、(6分)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 8、(6分)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运动,加速度为 m/s2,在AB段作运动,加速度是 m/s2。 (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 m/s。 (3)物体的最大位移是 m。 9、(6分)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 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ae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10、(15分)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 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1、 (15分)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 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2、(16分)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减短战机起跑的位移,假设弹射系统对战机作 用了0.1s时间后,可以使战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战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m/s2, 经过10s,达到起飞的速度50m/s的要求,则战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弹射系 统所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C 第8题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4×15=60分,选对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任意l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末的速度大3m/s D.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初的速度大6m/s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初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2m/s2 B.4 m/s2 C-4 m/s2 D.-8 m/s2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 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应为() A. 1:2:3 B. 1:3:6 C. 1:4:9 D. 1:8:27 6.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s速度达到3m/s,则() A.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 B.某同学跑1500m用时5:04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35~11:15 2.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 B.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 D.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 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8m和6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开始刹车后4s末停下 B.汽车在开始刹车后5s末停下 C.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m D.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汽车的位移大小是20.25m 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s时,甲、乙相遇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在t=2s~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 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 6.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7.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钟内分别经过P、Q 两根电杆,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是15m/s,则() A.车经过P杆时的速率是5m/s B.车的加速度是1.5m/s2 C.P、O间距离是8.5m D.车从出发到Q所用的时间是10s 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综合测评(一)运动的描述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2.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 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自己静止不动 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 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速度变化越来越慢 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4.某列火车在一段长100 km的笔直铁轨上行驶,平均速度是2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火车通过这段铁轨的时间是0.5 h

B.这列火车一定以200 km/h的速度在这段铁轨上匀速行驶C.这列火车如果行驶200 km的路程一定需要1 h D.200 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最高速度 5.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 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 2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6.(2015·杭州一中高一检测)一物体以6 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6 m/s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 s后,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变为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1、a2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1=-2.5 m/s2,a2=-2.5 m/s2 B.a1=-3.5 m/s2,a2=-3.5 m/s2 C.a1=-2.5 m/s2,a2=-3.5 m/s2 D.a1=3.5 m/s2,a2=-3.5 m/s2 7.图3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