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一年级秋季课后同步练习题 第一讲 数数比较

学而思一年级秋季课后同步练习题 第一讲 数数比较
学而思一年级秋季课后同步练习题 第一讲 数数比较

第一讲数数比较

1、

(1)一共有()个水果。

(2)从左边数苹果排在第()个,草莓排在第()个,西瓜左边有()个水果,右边有()个水果。

(3)桃子排在第一个,香蕉排在第()个,桔子是倒数第()个。

2、写出下面两个数的相邻数。

(1)(),50,()

(2)(),100,()

3、

⑴这一排一共有()个小朋友在唱歌?

⑵从左边数带帽子的动物是第()个; 从右边数穿红裙子的动物是第()个.

⑶名字叫小竹的小动物从左边数是第4 个,从右边数是第5个,你能找到它并把它圈起来吗?

4、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

17 〇9 28 〇25 41 〇32 45 〇54

11+7 〇13+5 12-3 〇13-2 11+6 〇19-7 16-7 〇5+4

69 〇67 37 〇73 18-3 〇12+4 14-5 〇3+5

5、把下面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起来。

38 12 15 20 91 43 34 56 85 73 13 33 27

6、请你用下面的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想要的数吗?

(1)用这三张卡片能摆成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2)用这三张卡片能摆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3)用这三张卡片能摆成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7、一年级小朋友排成横排,小丽的右边有3人,左边有5人,这排队伍共有几个人?

8、运动会上艾迪参加花束表演,艾迪站在第一排里,薇儿在他右边。艾迪左边有7人,薇

儿右边有6人,艾迪和薇儿之间有3人。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9、小朋友们排队做游戏,小明排在第5个,他后面有6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做

游戏呢?

参考答案

1、(1)8 (2)5,6,3,4 (3)3,7

2、(1)49,51 (2)99,101

3、(1)8 (2)5,2 (3)老虎

4、> > > <

= < > =

> < < >

5、12<13<15<20<27<33<34<38<43<56<73<85<91

6、10、410、104(个)

7、3+5+1=9(人)

8、6+7+3+2=18(人)

9、5+6=11(个)

学而思三年级卷子及答案

学而思综合能力测评小学三年级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学而思的小朋友很勤奋,每年需要上47节数学课.如果一节数学课的长度是3小时,那么,学而思的小朋友每年需要上_________个小时的数学课. 2.如图,∠1=∠2=60 度,那么,∠AOD 的大小是_________度. 3.如果2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香梨的重量,1个苹果与1个香梨的重量之和等于5个桔子的重量,那么,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_________个桔子的重量. 4.已知: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2() S ab ah bh =++,其中S代表长方体表面积,a代表长,b代表宽, b=厘米,高1 h=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 a=厘米,宽2 h代表高.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3 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5.老师买了80个苹果,平均分发给幼儿园十几个小朋友,结果最后还剩下3个苹果.那么,幼儿园共有_________个小朋友. 6.如下图,用5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果小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那么,大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厘米. 7.下面的图形中,共有_________个正方形. 8.甲、乙两人各有一些积分卡,原来乙的张数是甲的4倍.如果乙丢了10张积分卡,乙还比甲多20张.那么,甲、乙两人原来共有_________张积分卡. 三、填空题(每题7分,共28分) 9.甲、乙、丙三人都喜欢去图书馆看书.有一天,有人听到了他们 3 人的如下谈话:甲:“咱们真是习惯不一样啊!有人喜欢星期一、三、五去;有人喜欢星期四、五、日去;有人喜欢星期五、六、日去.” 乙:“是啊!我最近特别勤劳,昨天和前天都去了.” 丙:“我明天再去,今天就不去了.” 那么,今天是星期_________.(如果是星期日则写7) 10.何何有一些棋子.她把这些棋子摆成了一个三层空心方阵,还多出50枚棋子.于是她继续在三层空心方阵外面又摆了一层,变成一个四层空心方阵,此时还多出2枚棋子.那么,何何一共有_________枚棋子. 11.有这样一些五位数,它们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三年级学而思

三年级学而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讲带符号搬家 秘籍导航 在做计算时学会运用带符号搬家的方法,调整运算顺序惊醒凑整数或抵消从而达到巧算的目的。 秘籍1加数互补要带符号搬家 例1(1)计算238+147+62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238和62的尾数是“好朋友”,正好能凑成整百,我们把“+62”一起搬到238的后面, 原式=238+124-89 =300+147 =447 (2)计算376-89+124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376和124的尾数是“好朋友”,正好能凑成真白,我们把“+124”一起报到376的后面,-89的前面,计算就简便了。 原式=376+124-89 =500-89 =441 (3)计算128+136+72+64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128和72的尾数是“好朋友”,136和64的尾数是“好朋友”,正好能凑成整百,所以带着符号搬家进行凑整。 原式=(128+72)+(126+64) =200+200 =400 秘籍2减号同尾要带符号搬家 例2(1)计算363-78-63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363和63的个位、十位都相同,而63前面的符号是“-”所以可以把“-63”搬到363的后面,先算363减63等于300,再减去78,使计算更简便。 原式=363-63-78 =300-78 =222 (2)计算637+95-37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637和37的个位、十位数都相同,而37后面的符号是“-”,所以可以把“-37”搬到637的后面。 原式=637-37+95 =600+95 =695 (3)计算572+156-172+144 分析观察算式发现156和144尾数是好朋友,正好能凑成整百;572和172的个位、十位数都相同,而172的符号是“-”,所以可以把“-172”移到572的后面。 原式=(426-116)+(228-168)

完整 小学 学而思合集

完整小学学而思合集高清无密 (2013-06-02 01:18:14) 转载▼ 分类:小学 标签: 教育 毛继东作文三步法: 二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2801】2011一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3211】2011秋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2讲【4716】2012春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4讲【3746】2012寒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2802】2011暑期二升三数学竞赛班-12讲 【6031】糖果星球探秘:二升三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747】精灵旅行团:2012年寒假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营10讲:小柿子星球探秘:二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秋季班(6级)共11讲 三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3212】2011秋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3779】2012寒假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0讲【4860】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4861】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零基础班-10讲【6039】三升四奥数暑期班14讲人教春季三年级数学同步8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6讲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4讲年寒假五年制小学三年级数学超常班12讲

【6032】杮子星球探秘,三升四年级畅想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230】精灵旅行团:2011秋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3783】精灵旅行团:2012寒假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8讲【4865】精灵旅行团:2012春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 四年级奥数及阅读写作: 【2799】2011暑期三升四数学强化班共14讲 [6040]2012四升五年级奥数暑期班18讲【3297】2011秋季四年级上册人教数学课内同步班8讲【4772】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8讲【3208】2011秋季四年级数学强化班,18讲【3947】2012寒假奥数强化班10讲【6057】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4770/4771】2011春季四年级数学竞赛班18讲第13届中环杯四年级初赛冲刺VIP班12讲寒假四年级奥数竞赛班10讲:四年级奥数必考知识点系统复习全能班(上)9讲 606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7讲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8讲【6033】6033乐学星球探秘:四升五年级畅想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1讲【3231】精灵旅行团:2011秋季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3945】精灵旅行团:2012寒假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0讲【4775】精灵旅行团:2012春季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0讲 五年级奥数及阅读写作: 【3209】2011秋季五年级数学强化班共20讲,【4817】2011原春季五年级奥数强化班20讲【3768】2011原寒假五年级奥数强化班共16讲【2921】2011原暑假五年级奥数强化班共18讲崔兆玉2011五年级奥数年卡74讲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15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6讲秋季五年级数学课内同步班(人教版)8讲春季五年级数学课内同步班(人教版)8讲寒假五年级数学零基础班14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4讲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

学而思2011年秋季四年级超常123班难题汇总(至第10讲)

学而思2011年秋季四年级超常123班难题汇总 一直跟着孩子在学而思秋季四年级超常3班听课,有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为了孩子们温习和家长们参考,特进行汇总,并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和大家一起分享。 声明:本文档只是收录了各讲有点难度的题目,并对难题进行解析、分级等,并未对各讲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各讲内容的总结和剖析可以参见学而思老师的相关文档。如您对难题感兴趣,可以参阅本文档。 第一讲整数与数列 找规律、记公式是本讲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平方差公式、平方和公式,孩子第一次接触,需要有个理解消化的过程。 1、【例2】一列数是按以下条件确定的:第一个是3,第二个是6,第三个是18,以后每一个数是前面所有数的和的2倍,则第六个数等于:______,从这列数的第______个数开始,每个都大于2007。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找规律。 第1个:3 第2个:6=3×2 第3个:18=(3+2×3)×2=3×(1+2)×2=3×3×2=32×2 第4个:54=(3+6+18)×2=(3+3×2+3×3×2)×2=(3×3+3×3×

2)×2=(3×3×3)×2=33×2 …… 第n个:3n-1×2 这个式子孩子不一定理解,但是孩子可以明白:每个数是其前面数的3倍(第1、2个数除外),前8个数是:3、6、18、54、162、486、1458、4374。 由公式,第6个数:35×2=486。 由3n-1×2 > 2007,得3n-1 > 1003.5,n>=8(其实,第6个数是486,第7个数就是486×3=1458,第8个数1458×3=4374>2007)。【答案】486,8。 2、【例5】计算:11×19 + 12×18 + 13×17 + 14×16 计算:1×99 + 2×98 + 3×97 + … + 49×51 【难度级别】★☆☆☆☆ 【解题思路】此题没有难度,就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列在这里是想说一下如何找中间数。 2个数的中间数=2个数的和除以2,或者=小的数 + 2个数的间隔的一半(大的数 - 2个数的间隔的一半)。例如11和19的中间数是15((11+19)/2=15,19-11=8,8/2=4,11+4=15,19-4=15), 2和98的中间数是50((2+98)/2=50,98-2=96,96/2=48,2+48=50,98-48=50)。 计算题中平方差的应用主要是找准中间数。 另外,项数要数对了,例如第2道计算题是49项,而不是50项。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 教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典型题1资料

三年级秋季: 一、 23×4×25= 125×13×8=12×25=48×125= 125×(80+4)= (100-8)×25= 36×19+64×10= 32×25+68×25= 268×75-68×75= 35×20+70+35×78= 99×22+33×34= 21×20+14×40+8×35= 155×83-55×83= 80×195-390+195×22= 你知道2010×20112011和2011×20102010哪个数大吗?

二、 6480÷80= 111000÷125= 3232÷202= 2400÷15÷4= 88000÷125÷11= 400÷16÷5= 7000÷2÷125÷4= (189+27)÷9= 25÷7+24÷7= (110+77+88)÷11= 东东参加智力竞猜,有道计算题他算不出来,求助于你,你能算出来吗?1÷(2÷3)÷(3÷4)÷(4÷5)÷(5÷6)= (4×5×6×9×11×17)÷(36×66×85)=

1、10只兔子可以换3只鹅(重量相等),6只鹅可以换1只羊(重量相等),1只兔子重1千克,1只羊重多少千克? 2、1只猴子的体重等于3只猫的体重,3只狗的体重等于9只猫的体重,如果1只猴子重3千克,问1只狗重多少千克? 3、如果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用1头牛可换多少只兔子? 4、已知13个李子的总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5、甲、乙两人共储蓄32元,乙、丙两人共储蓄3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完整小学学而思合集

完整小学学而思合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完整小学学而思合集高清无密 (2013-06-02 01:18:14) 转载▼ 分类:小学 标签: 教育 毛继东作文三步法: 二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2801】2011一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 【3211】2011秋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2讲 【4716】2012春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4讲 【3746】2012寒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 【2802】2011暑期二升三数学竞赛班-12讲 【6031】糖果星球探秘:二升三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747】精灵旅行团:2012年寒假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营10讲 6531:小柿子星球探秘:二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秋季班(6级)共11讲三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3212】2011秋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 【3779】2012寒假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0讲 【4860】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 【4861】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零基础班-10讲

【6039】三升四奥数暑期班14讲 4863人教春季三年级数学同步8讲 6055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6讲 7429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4讲4209+2012年寒假五年制小学三年级数学超常班12讲 【6032】杮子星球探秘,三升四年级畅想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230】精灵旅行团:2011秋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3783】精灵旅行团:2012寒假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8讲【4865】精灵旅行团:2012春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 四年级奥数及阅读写作: 【2799】2011暑期三升四数学强化班共14讲 [6040]2012四升五年级奥数暑期班18讲 【3297】2011秋季四年级上册人教数学课内同步班8讲 【4772】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8讲 【3208】2011秋季四年级数学强化班,18讲 【3947】2012寒假奥数强化班10讲 【6057】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 【4770/4771】2011春季四年级数学竞赛班18讲 7088第13届中环杯四年级初赛冲刺VIP班12讲

学而思奥数四年级暑期课程经典题型

暑期课程典型题型总结 【题型一】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和,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分析: 此类型的题虽然简单,但孩子往往以为轻视就会犯错,具体表现为一下两个方面 错误一:考虑不周全,分数砍半。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5,那么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答案有两种可能:4+4+5=13 , 4+4=8>5 成立; 5+5+4=14 , 4+5=9>5成立,如下图示 但孩子们往往会忽略掉其中的一种,而丢掉一半分,不应该。 错误二:忽视细节,酿成大错。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9,那么三角形周长是多少? 答案只有一种情况:4+9+9=22 , 4+9=13>9成立,如下图所示 但部分孩子会做成:4+4+9=17(4+4=8<9,不能构成三角形), 4+9+9=22,往往不做判断,忽视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导致在细节考虑不周而酿成大错。 【题型二】 已知三角形ABC中,边长为,高为,又已知边长为(或已知高为),求高为多少(或求边为多少)? 分析: 首先,让孩子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是怎么来的,脑海中清楚的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 其次,此类题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确的搞清楚高于边的对应关系,即每一条边都有一条固定的高与之对应,这样一来,即使图中没有画出高线,也要根据题中已知明确这条高是那条边上的高,那这类题就没问题了。 BC边上的高是A D,AB边上的高是C F,AC边上的高是B E。 【题型三】 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800,DEF分别是BC、AC、AD上的中点,求三角形DEF的面积?分析: 此类题就是对一半模型的应用,应该教会孩子们以下几点 首先,要让孩子们搞清楚中点的作用,就是把线段等分成两段;其次,要让孩子明白怎样的线才能把三角形等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理),即中线的作用;最后要让孩子们学会两种思想既“隔离的思想”、“还原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题型四】 在等差数列中,孩子们一定要在熟悉三个公式的推理过程的的基础上,将求和作为一个重点学习,以为如果考求和,则会直接涉及到所学的三个公式中的两个,下面来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1)已知等差数列4、7、10、13、……,问:这个数列的前20项的和是多少? (2)求4+7+10+13+……+55+58的和是多少? 根据求和公式:和=(首相+末项)·项数÷2 在第一道题中已知首相、项数,并没有末项,所以我们又得结合求某一项公式: 某一项=首相+(项数-1)·公差,而题中的首相、项数、以及公差都已知,将末项求出之后再代回到求和公式中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和了。 在第二道题中已知首相、末项,但却又不知道项数,所以我们又得结合求项数公式:

(学而思、新东方)小学四年级奥数秋季期末模拟卷(三)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秋季期末模拟卷(三) 考试时间:100 分钟 A 卷(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100 张钞票叠起来厚5 厘米,平均每张钞票厚()厘米。 A、0.5 B、0.05 C、0.005 D、5 2、下列算式中,与算式42.105 ÷ 0.42 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A、42.105 ÷ 42 B、42105 ÷ 42 C、4210.5 ÷ 42 D、421.05 ÷ 42 3、元旦放假,哆啦A 梦在家中写数学作业,他10 分钟做了30 道计算题,那么照这样计算,哆啦A 梦 1 个小时可以做()道计算题。 A、60 B、150 C、180 D、160 4、如图三角形ABC 是一块面积为30 平方厘米的蛋糕,已知D 为AC 上的中点,沿着BD 切开,得到 两个小三角形。那么三角形ABD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0 B、12 C、15 D、20 5、郑和出海旅游,驾驶了一艘长360 米的轮船,游轮每秒可行驶15 米,轮船通过一处长1200 米的大 峡谷需要()秒。 A、120 B、104 C、56 D、80 6、本子上有8 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0。已知前3 个数的平均数是25,后5 个数的平均数是 ()。 A、33 B、35 C、45 D、48 7、大胖和小胖两人从一个跑道的左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在跑道左右两端间不停地折返跑,从出发 到第八次迎面相遇,两人一共走了()个全程。 A、8 B、16 C、18 D、15 8、小迷糊从5 至10 的自然数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相加,和不大于14 的取法一共有()种。 A、4 B、5 C、6 D、7 9、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同向而行,在A、B 两地间做往返运动。甲的速度是30 米/分,乙的速 度是18 米/分。经过12 分钟,甲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A、B 两地相距()米。 A、72 B、144 C、120 D、108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题

2012年11月第八届一、填空题(每空5分1. (123456234561345612456123+++2. 定义新运算为a b △=(a +1)3.悟空在花果山,猪八戒在高老庄孙悟空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时.猪八米,则花果山和高老庄之间的距离是4.在一次运动会开幕式上,有一大一小人? 5.1个西瓜的重量等于2个哈密瓜的重9个柿子的重量,那么1个西瓜的重量等 6.50个男生沿着300米的跑道站成一又加入了两个女生,相邻两人之间的距 7. 有2012个人参加某个宴会,问:8.请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是(9.图中有()个长方形(包括正10.由数字0,1,2,3可以组成( )第八届学而思综合素质测评(三年级共50分) 56123561234612345)7++÷=()。÷b ,求的值。6△(34△)=()。老庄,花果山和高老庄中间有条流沙河,一天,他们约猪八戒的速度是150千米/小时,他们同时出发离是( )千米?大一小2个方阵合并变换成一个15行15列的方阵,瓜的重量,3个哈密瓜的重量等于20个苹果的重量重量等于()柿子的重量? 站成一圈,并且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都相等。现在间的距离还是相等。请问:相邻两人之间的距离又是:至少有()人生日相同? )厘米包括正方形)?)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_F _E _ D _ C _ B _ A 年级)数学 他们约好在流沙河见面,发2小时后还相距500千,求原来大方阵有()重量,5个苹果的重量等于现在,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 又是( )米?

二、解答题(每题10分,共11.甲、乙、丙、丁兄弟四人各收藏了则就是:拥有宝石最多的人分给其他三别有10、7、5、4颗宝石,那么第12.甲、乙、丙三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⑴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贯和职业. 13.王老师给同学们买习题集,如果买多少元?王老师一共有多少钱? 14.学而思的侍老师和他班上的50名同块,女生每人吃2块。最后一共吃了15.李师傅将甲、乙两种零件加工成产件和2个乙零件,生产30 件产品后,共50分,请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收藏了一些宝石。每天早上他们都要聚在一起,重新分其他三人每人1颗。如果第1天早上分配完之后,甲100天早上分完宝石后,四个人手中分别有几颗宝石分别是辽宁、广西、山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教师⑵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⑶乙不是工人如果买7本缺3元钱;如果买10本缺12元钱。那么一名同学在中秋晚会上一起吃月饼。侍老师吃了吃了135块月饼。求有几名男生,有几名女生。 工成产品,开始时甲零件的数量是乙零件的2倍。每件 ,剩下的甲、乙零件数量相等。请问:李师傅还可重新分配宝石。分配的规甲、乙、丙、丁四人分颗宝石? 教师、工人、演员.已知:工人.求这三人各自的籍那么一本习题集的价格是5块月饼,男生每人吃4每件产品需要5个甲零傅还可以生产几件产品?

2018学而思英语 四年级答案

2017年南京学而思秋季期末综合能力测评 四年级--英语 答案解析 Paper 1 Part 1 1. C 在秋天,地上可以看到很多树叶,树叶的复数为leaves。 2. A 在Jerry和Alex之间,在两者之间用between。 3. C 和……一样重,as heavy as,如果是比较级应该是heavier than而非heavier as。 4. B 给我们讲述中国的历史,我们用宾格us。 5. D 你的家人怎么样,询问用How about your family? 6. B 我们不应该喝太多的可乐,它们对牙齿不好,不应该用shouldn’t。 7. C 飞机明天7点起飞,一般现在时表将来用leaves。 8. C 主语是he三单用doesn’t need to,look后面加形容词,排除AB,选C。 9. B 你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做家庭作业,用过去进行时选B。 10. A 快点!电影已经开始15分钟了,现在完成时选A。注意要用延续性动词!Part 2 11. B 这是一大片水域,且被土地包围,是湖泊。 12. C 你可以用它清洁你的牙齿或者梳理你的头发,是刷子。 13. A 他们轻巧舒适,运动的时候可以穿它们,是运动鞋。 14. A 为了擅长某一件事,你需要做这个,你需要练习。 15. D 这种食物由谷物制成,人们早餐的时候和牛奶一起食用,是谷类食物cereal。Part 3 16. A 我喜欢这本书。我也是! 17. C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呢?你什么时候有空? 18. A 这周末去钓鱼怎么样?我太累了。 19. B 今天太冷了。明天会暖和一点。 20. B 我们要邀请Jerry参加聚会吗?由你决定。 Part 4 21. A 有一个照相机,主语是he用has got。

学而思三年级英语秋季选拔考试

三年级英语秋季选拔考试 PAPER 1 READING PART 1 QUESTIONS 1-5 Emily is talking to her mother in the kitchen. What does her mother say? Read the conversation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Write a letter (A-G) for each answer. For questions 1-5, mark A-G on your answer sheet. 1. Emily: Mum, when will we have dinner? I’m hungry. Mother: 2. Emily: But they’re in Canada for their holiday, aren’t they? Mother: 3. Emily: That’s great! I’m expecting them to be back with presents for me. Mother: 4. Emily: Surely I will. By the way, what do we have for dinner, Mum? Mother: 5. Emily: That’s really good. I like fish. Shall I help you set the table? Mother: A. And I hope you’ll enjoy your dinner together with them. B. No, they’ve come back and they will join us for dinner. C. I’ll get it. D. Oh, we have fish and chicken. E. Yes, thank you. F. Soon, honey. But we have to wait for Grandma and Grandpa. G. I’m glad you like them. PART 2 QUESTIONS 6-15 Choose the best word (A, B or C) for each space. For questions 6-15, mark A, B or C on your answer sheet. 6. —What’s your _________ name? — His name is Josh. A. brothers’ B. brother’s C. brother is 7. — __________ — It is October 12th. A. What is the date? B. What time is it now? C. What day is it? 8. Here is our school. _________ on Main Street. _________ name is Main Street School. A. Its; It’s B. It’s; Its C. Its; Its 9. Tim _________ up his room every Saturday. A. tidys B.tidy C. tidies 3 / 13

学而思五年级秋季第七讲知识总结

学而思五年级秋季第七讲知识总结 神奇的9(接上讲) 2. 9的整除特征 ①一个数能否被9整除,我们只需要看它的各个数位数字之和能否被9整除;并且它除以9的余数与数字和除以9的余数保持一致。 ②实际上算除以9的余数,不仅可以看数字和,也可以将原数任意分割后再相加,看这个和除以9的余数。例如:12345…9899除以9的余数,就等于1 + 2 + 3 + 4 + ……+ 98 + 99的和除以9的余数。证明和第①条一样,都是用位值原理。 ③弃9法:在算除以9的余数时,如果几个数的和是9或9的倍数,可以直接弃掉。注意等差数列中连续的9个数之和一定是9的倍数。 对应题目:例4、例5、提3、尖3 3. 进位原理与整除特征的综合运用 对应题目:例6、提4、尖4 下面以例6为例,再把解题方法复习一下: 例6:下面算式由1~9中的8个组成,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数学解题”与“能力”的差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解析】首先判断哪一个数字没有用。在这个算式 中,结果2010除以9余3,所以所有加数的数字和 除以9也余3。因为1 + 2 + ……+ 9 = 45能被9整 除,所以显然数字6没有用。 其次计算进位的次数。加数的数字和为45 – 6 = 39, 和的数字和为3,相差36,所以发生了4次进位。 最后根据最值的要求往里填数。现在要求“数学解题”与“能力”的差最大,也就是“数学解题”尽可能大,“能力”尽可能小。显然“数”= 1;“数学解题”最大,那么“学”= 9;此时百位和十位分别发生了一次进位,那么个位进位两次,即“题”+“力”+“示”= 20。现在还有数字2、3、4、5、7、8没有用,相加为20,只能是5 + 7 + 8 = 20;所以根据差最大的要求,“题”= 8,“力”= 5;同理,“解”= 4,“能”= 2;即“数学解题”与“能力”的差的最大值为1948 – 25 = 1923。

2013年四年级秋创新班选拔答案

2013年学而思四年级秋季 超常班选拔考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00 47407400740007++++= 个________. 【答案】原式11494 1104040040004000711444077444517=+++++?=+= 个个个 2、甲、乙两人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3分钟后,两人相距300米;出发7分钟后,两人也相距300米.那么A 、B 两地相距________米. 【答案】750米 3、甲、乙两人在笔直的公路上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20米,则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可追上乙.甲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 【答案】12 4、如图,大正方形的每条边长都被截成6厘米和8厘米两部分,如图连接后内部构成一个小正方形.那么三角形②的面积比三角形①大________平方厘米. (提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a 和b ,斜 边的长度为c ,那么它们一定满足:222a b c +=.这就是著名的勾股 定理) 【答案】1平方厘米 5、一天,小慧和刘老师一起谈心,小慧问:“老师,您今年有多少岁啊?”刘老师 回答说:“你猜猜,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1岁;当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34 岁了.”那么刘老师今年的年龄是________岁. 【答案】 小慧和刘老师的年龄差是一定的,设为1倍量,那么两人的年龄差是:(341)311-÷=(岁),所以,刘老师今年的年龄是:111223+?=(岁). 6、下图中共有________个正方形. 【答案】16941(41)240+++++?=(个) 7、黑板上写着200以内的所有偶数.擦去其中一个后,余下的所有偶数之和为9998.那么擦去的数字是________. 【答案】102

学而思三年级期末试卷

三年级测试题 1. 2 4 5 7 11 13 17 19+ 21 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 薇儿 1 块橡皮的大小相当于艾迪 2 块橡皮的大小,艾迪 1 块橡皮的大小相当于武西 2 块橡皮的大小,那么薇儿 1 块橡皮的大小相当于武西_______块橡皮的大小. 3. 学校买来一些乒乓球和羽毛球共 240 个,乒乓球的个数是羽毛球的 4 倍.买来的乒乓球有()个,羽毛球()个. 4. 下图最少需要()笔画完. 5.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 按下面的摆法,摆一百个三角形,请问第50个三角形是颜色的. △△△▲▲▲△△△▲▲▲△△△▲▲▲…… 7.用简便方法计算: (1) 7 4 25 (2)125 67 8 (3) 25 (4 20) (4) 45 3 45 7 (5) 5200 4 25 (6)14 6 16 6 8.学校给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分配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 12 人,则 34 人没有位置;如果每个房间住 14 人,则空出 4 个房间.求学生宿舍有多少间,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9.鸡兔同笼,头共 12,足共 38 ,鸡兔各几只? 10.用 1、2、3 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1. 请问下面图形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12. 东东有两根绳子,长的有 163 米,短的有 97 米。他把两根绳子剪去同样长的一段,结果长绳所剩长度比短绳所剩长度的 7 倍还多 6 米,那么两根绳子都剪去了多少米?

13. 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和小灰兔进行赛跑,比赛结束后,小白兔、小黑兔、小花兔说了以下几句话,小灰兔没有说话. 小白兔:小花兔第一名,我第三名 小黑兔:我第一名,小灰兔第四名 小花兔:小灰兔第二名,我第三名 比赛成绩公布后,发现它们都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它们的名次是如何排列的吗? 14.下图中共有_______个三角形. 15. 在如图的 9 个正方形中选取 2 个正方形涂阴影,有多少种方式可以使得涂上阴影的这2 个正方形没有公共的边.

学而思三年级秋季班第六讲(盈亏问题)

第六讲:盈亏问题 一、 基本型盈亏问题核心 1、 分东西——找到总量和单位量 2、 两种分配方案——表格法简单明了 二、 解题思路——比较法 例:程老师给同学们分积分卡,如果每人5张,还剩18张,如果每人7张,就缺2张。有多少个同学,共有多少张卡? 解析:总量:卡 (把卡分给同学,被分的东西就是总量) 单位量:同学 (一般来说,“每”字后面的是单位量) 草图分析 ○ ○ ○ …… ○ (一个○表示一个人) 5 5 5 …… 5 多出来18张 2 2 2 …… 2 还要每人再给2 张,才是7张 用多出来的18张分给每人2张还不够, 18+2 还要“借”2张 那么人数就是(18+2)÷(7-5)=10(人) 卡的总张数 根据方案一:5×10+18=68(张) 根据方案二:7×10-2=68(张) 总结: 比较两次方案总量的盈亏差距,再比较两次方案单位分得的量的差距 总量的盈亏差距是由单位分得的量的差距引起的。 所以 总量的盈亏差距 ÷ 单位分得的量的差距 = 单位量 老师这里只举例说明了盈亏型,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回忆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自己画一画盈盈型、亏亏型的草图吗? 分配方案: 每人分得 盈/亏 方案一 5 +18 方案二 7 -2

三、 解题步骤 1、 找总量和单位量 2、 表格法表示两种分配方案 3、 公式求单位量 4、 根据任一分配方案求总量 注意:1、总量和单位量是不变的数, 题目中有两个总量或单位量时要转化为一个 2、盈与亏针对的是总量 3、每一次分配方案中要统一 四、 例题讲解 (一)基本型 例1 猫妈妈给小猫分鱼,每只小猫分10条鱼,就多出8条鱼,每只小猫分11条鱼则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猫?猫妈妈一共有多少条鱼? 解析: 总量:鱼 单位量:小猫 列式计算单位量:(8-0)÷(11-10)=8(条) 鱼共有:10×8+8=88(条)或11×8=88(条) (草图省略,小朋友自己画一画) 例2 育英小学买来一批小足球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4个,就差66个,如果每班分2个,则正好分完,育英小学一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个足球? 解析 : 总量:小足球 单位量:班 列式计算单位量:(66-0)÷(4-2)=33(个) 小足球共有:4×33-66=66(个)或2×33=66(个) (草图省略,小朋友自己画一画) 例3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员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 :虽然题目中没有说“分什么”,但我们想想场景,搬砖不就相当于把砖“分”给少先队员吗?每人搬4块就相当于每人分得4块。 总量:砖 单位量:少先队员 列式计算单位量:(7+2)÷(5-4)=9(个) 砖共有:4×9+7=43(块)或5×9-2=43(块) 10 +8 11 0 4 -66 2 0 4 +7 5 -2

三年级学而思杯试题(难度说明)

2010年春季三年级“学而思杯”试题分析 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1.(★★★)计算:33201020102010330033。 【分析】3320102010201033003333201010001201033100010 知识点:重叠数的妙用 考点说明:①要求学生的推理能力很强,能够把握各条件之间的联系,做出准确地判断 ②熟练掌握乘法的分配律 <评价> :本题考查三年级秋季(五级下)所学的速算与巧算中重叠数法,该方法是小学奥数中重要的速算技巧,到了四年级春季(八级下)还会学习小数加减法 及乘除法凑整。 2.(★★★★)把0~9中的数填到下图的方格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其中5已经 填好,位于上方的格子中所填数总大于它正下方的格子中所填数. 【分析】答案如下: 知识点:数字谜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很好,数感也要很好 <评价> :本题考查三年级暑期所学的加减法数字谜,该题型是小学奥数中常考的知识点,并且我们在四年级春季(八级下)要学习乘法及除法的数字谜,在五年 级暑期(九级上)学习数字谜中的最值问题。 3.(★★★★)在下面的一列数中,从左向右数,第8个数是:。 1,4,10,20,35 【分析】120. 知识点:多重找规律问题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找到数列的规律,能够灵活地运用计算技巧。 <评价> :本题考查三年级秋季(五级下)所学的规律性问题,该知识点是考试中的重点,并且许多难题有90%的是可以用本知识点做的,四年级秋季(七级下) 及四年级寒假(八级上)还将继续深入的学习。 4.(★★★★)如图,有这样的两条线,请问从这5个点中任选三个点可以构成__ ___个不同的三角形. 【分析】一共有8个。 知识点:操作及图形计数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推理,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能力. <评价> :本题是三年级秋季(五级下)所学的操作及图形计数问题,在整个小学数学体系中,图形计数会多次出现,但对能力和方法的要求会逐渐提高,从最初 的有序枚举,到后面的数组合图形,再到四年级春季(八级下)的利用排列 组合进行图形计数。该部分内容是考试热点及难点。 5.(★★★★)用下图的3张卡片,能组成29的倍数的数是 【分析】答案是696。 知识点:操作及整除性 考点说明:要求学生理解“卡片”的使用情况,提高分类枚举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评价> :本题考查六级下所学的数字问题,之前我们在二年级暑期(四级下)第九讲《数字的拆分》中学习过有关数字拆分的问题,主要采取有序枚举的方法探 讨数的拆分方式,到了三年级春季(六级下),数字的拆分还将与数论中的许 多问题结合起来考察,是学习的重点。 6.(★★★★)把1~8的数填到下图中,使每个四边形中顶点的数字和相等。 【分析】答案如下:(答案不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