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调度综述

生产调度综述
生产调度综述

生产调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生产调度室

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工作作用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机构和分工

调度工作制度

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内容

展开

编辑本段工作作用

综述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出来之后,还仅仅是纸上的东西,要组织计划的实施,把纸上的计划变成现实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就需要一个部门去组织实现这项任务,这就是生产调度。

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运行

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无论考虑多么周密,安排如何具体,也不可能预见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实际生产过程中,情况十分复杂,千变万化,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工艺方面的,也有设备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小则造成生产被动,大则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生产停车,计划难于完成。生产调度就是要及时了解掌握这些影响因素。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处理解决这些不平衡因素,消除隐患,以保证生产过程长周期安全运行,保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按要求实现。如果没有生产调度夜以继日的指挥调度,要想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矛盾,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

收集生产动态和有关数据

生产调度不仅要组织实现生产计划,而且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设备、

环保、安全、质量、供应、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动态性情况和许多原始数据,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及时准确地记录下这些数据和情况,就能及时地为各级领导、各部门了解生产、指挥生产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可作为有用的资料保存下来。由于生产调度的工作性质所决定,这项工作只能由生产调度承担。

协调关系、贯彻领导指示

现代企业生产逐步趋向深度加工、联合加工,领导管理多层次宽幅度。因此,协调好上下左右关系,对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协调能力既是一种工作艺术性,又是调度作用进一步发挥的体现。同样一件事,由于各人协调能力的差距、结果就不一样。由于生产调度既要与生产打交道,又要与各部门、各种人相联系,而且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要坚守岗位,这就决定了生产调度处于生产指挥的中心位置。因此,各级领导对生产管理的指示,均通过生产调度传达下去,然后反馈上来。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生产调度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督促和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各项生产作业准备工作。2、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配劳动力,督促检查原材料、工具、动力等供应情况和厂内运输工作。3、检查各生产环节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和出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生产调度与进度跟踪

4、对轮班、昼夜、周、旬或月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资料和其它生产信息(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时损失记录;机器损坏造成的损失记录;生产能力的变动记录等)进行分析研究。

基本要求

对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所谓快速,是指对各种偏差发现快,采取措施处理快,向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快。所谓准确,是指对情况的判断准确,查找原因准确,采取对策准确。为此,就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调度机构,明确各级调度工作分工,建立一套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调度工作制度,掌握一套迅速查明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的调度工作方法。对生产调度工作的其它一些要求如下所述:1、生产调度工作必须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这是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原则。生产调度工作的灵活性必须服从计划的原则性,要围绕完成计划任务来开展调度业务。同时,调度人员还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协助计划人员提高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2、生产调度工作必须高度集中和统一。现代化大生产中生产者

成千上万,生产情况千变万化,讲管理就必须讲统一意志,统一指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助手。各级调度部门应根据同级领导人员的指示,按照作业计划和临时生产任务的要求,行使调度权力,发布调度命令。各级领导人员应充分发挥调度部门的作用,维护调度部门的权威。3、生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调度人员的基本任务是预防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脱节现象。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就是要抓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避免各种不协调的现象产生。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抓配套保证装配需要,还要抓毛坯保证加工需要,防止只抓出产不抓投入,抓后不抓前的做法。只有做到“以前保后”,才能取得调度工作的主动权。4、生产调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贯彻群众路线。为此,调度人员必须具有深入实际、扎实果断的工作作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要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和准确地掌握生产活动中千变万化的情况,摸清客观规律,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所出现的问题,动员群众自觉地克服和防止生产中的脱节现象,出主意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瞎指挥,使调度工作达到抓早、抓准、抓狠、抓关键、一抓到底的要求。

编辑本段机构和分工

机构

企业的生产调度部门,是实施生产作业(进度)控制,进行日常生产管理,以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责任部门。因此,每个工业企业都应该按照上下贯通、左右协调、集中统一、灵活有效的原则建立起生产调度工作系统。在各个生产环节中都应设置专职的或兼职的调度机构和

相关书籍

人员,负责处理日常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偏差。一般大中型企业设厂级、车间和工段三级调度。即厂部以主管生产的厂长为首,设总调度室(或生产科内设调度组)执行调度业务;车间在车间主任领导下设调度组(或调度员);工段(班组)设调度员,也可由工段长(班组长)兼任;在机修、工具、供应、运输、劳动等部门也要建立专业性质的调度组织。各级调度机构应明确职责和权限,规定编制,充实人员,并配备相应的调度技术装备。调度机构的分工应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每个企业的生产技术特点来决定。对于生产过程连续程度较高,各个生产单位之间生产活动联系紧密,生产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如化工厂、冶金厂、流水作业的机械厂等),生产调度的集中程度就要大一些。反之,厂内各个生产单位的生产活动独立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如特种工艺美术厂、单件小批生产的机械厂等),生产调度工作的集中程度就应该相对小些,可把较多的权力下放给基层。

分工

厂部调度机构的调度人员分工,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按产品分工。由每个调度员主管一种或几种产品的调度业务。从所管产品的生产前准备、投料、生产,一直到产品完工的全过程,都由分管调度人员包干负责到底。这种分工的优点是:调度人员了解所分管产品的全过程,责任明确,特别适用于生产周期长的产品和新产品。其缺点是:容易发生对车间、工段的多头指挥,影响调度工作的集中统一。2、按车间、部门分工。由每个调度人员分工主管一个或几个车间(业务部门)的调度工

作,全面掌握所管车间(或部门)所有产品的生产及业务活动。这种分工的优点是:调度人员能全面了解该车间生产各种产品的情况(或该业务部门的全部情况),便于统筹兼顾。其缺点是:不能了解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容易发生前后脱节的现象。对于品种较稳定的成批大量生产,宜采用这种分工方式。3、按产品按车间相结合的分工。即对稳定生产的品种,实行按车间分工的方式,对特殊的、难度大的、生产周期长的产品,设专职调度员,以保证此类产品较顺利地完成生产全过程;同时又尽可能减少各种产品相互冲突,对车间、工段多元指挥的现象。此外,厂级的设备、工具、供应、运输、仓库、劳动等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调度组,或指定专人负责调度工作。

编辑本段调度工作制度

生产调度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应当把一些反映生产调度规律性的、行之有效的例行工作方法制度化,以指导调度工作的有效开展。调度工作制度一般有:值班制度、调度会议制度、现场调度制度、调度报告制度等。其内容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实行值班制度

为了组织调度,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厂部、车间都应建立调度值班制度。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设中央调度控制台。厂部、车间都要设值班调度,处理日常生产中的问题。值班调度在值班期内,要经常检查车间、工段作业完成情况及科室配合情况,检查调度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的问题,填写调度日志,把当班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情况记录下来实行调度报告制度。为了使各级调度机构和领导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企业各级调度机构要把每日值班调度的情况报告给上级调度部门和有关领导。企业一级生产调度机构要把每日生产情况、库存情况、产品配套进度情况、商品出产进度情况等,报企业领导和有关科室、车间掌握。

坚持调度会议制度

调度会议是一种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指挥生产的良好形式。企业一级调度会议由企业负责生产的领导主持,主管调度工作的科长召集,各车间主任及有关科室科长参加。车间调度会由车间主任主持,车间计划调度组长召集,车间技术副主任、工具员参加。会前要做好准备,事先摸清问题,通知会议内容,集中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会议上议题要突出重点,要强调协作风格。会议既要发扬民主,又要有统一意志。健全现场调度制度。领导人员下现场,到发生问题的现场去,会同调度人员、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地研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求得矛盾的解决。这种方法有利于领导人员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掌握下情,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问题可以获得又快又好的解决。

坚持班前班后小组会制度

小组通过班前会布置任务,调度生产进度;通过班后会检查生产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总结工作。

编辑本段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内容

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全面完成生产计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

三个平衡:生产物料平衡,能源动力平衡,产运销平衡。2、两个衔接:正常生产衔接,生产装置检修和开停工衔接。3、一个急需:在紧急情况下,有权调度公司人力、物力、车辆等,以解决生产关键时刻和事故状态的急需。4、组织好每周的生产调度会。5、填写好几个报表:调度记录表,调度交接班日志和有关记录本。(

生产调度人员的职责

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组织安排化工生产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运行,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2、负责对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贯彻落实和生产运行情况的汇报。

3、负责生产过程中原料、以及水、电、汽、风、氮气等的平衡调度。

4、负责组织编制化工生产装置大检修开、停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5、负责原料进厂、产品出厂的衔接工作。

6、负责生产计划、装置检修计划、供电系统运行方案的会审会签。

7、参与化工生产装置的技改技措和规划发展工作。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协作、配合。

8、当生产装置出现异常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协助生产装置解决处理问题。

9、负责组织生产调度会议,检查监督生产调度会议决议执行实施情况。

生产调度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拥有以下权力

1、根据生产计划和领导指示,行使生产协调、指挥权。

2、有权监督、检查有关部门的生产组织、检修进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程度、外购原材料的进厂和产品的出厂等进度情况。

3、生产调度人员应参加有关生产、计划、技术技改、经营及企业管理的会议。

4、当产、供、销发生变化或生产处于不平衡状态时,生产调度根据领导指示和经济效益原则,有权安排生产装置的开停和生产负荷的重新调整。对与生产相关的工作有权发表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5、当生产处于紧张和事故状态时,经请示主管领导后,有权调动公司内部的人力、物力、车辆等各种专用机械进行抢修和抢险,各受令单位和人员必须按指令立即执行。

6、对因严重违反生产调度指令和违反各种规章制度影响正常生产或造成损失的人员,生产调度有权停止其生产活动,并提交有关部门处理。

7、在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下,调度有权先进行处理并及时汇报。

生产调度人员在生产中要履行如下义务

1、指挥和组织生产时,对企业主管生产领导负责。

2、面向生产,深入基层,为生产服务。

3、积极协助各职能部门处理各种问题。

4、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生产管理和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文献综述_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的任务 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实例集合中找出容易理解的规则和关系。这些规则可以用于预测未来趋势、评价顾客、评估风险或简单地描述和解释给定的数据。通常数据挖掘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总结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浓缩,给出它的紧凑描述。传统的也是最简单的数据总结方法是计算出数据库的各个字段上的求和值、平均值、方差值等统计值,或者用直方图、饼图等图形方式表示。数据挖掘主要关心从数据泛化的角度来讨论数据总结。数据泛化是一种把数据库中的有关数据从低层次抽象到高层次上的过程。数据泛化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和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 多维数据分析方法是一种数据仓库技术,也称作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sisProeess)。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支持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历史数据集合。决策的前提是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中经常要用到诸如求和、总计、平均、最大、最小等汇集操作,这类操作的计算量特别大。因此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把汇集操作结果预先计算并存储起来,以便于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存储汇集操作结果的地方称作多维数据库。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已经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如著名的SAS数据分析软件包、Businessobject公司的决策支持系统Businessobjeet,以及IBM公司的决策分析工具都使用了多维数据分析技术。 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总结,它针对的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存储的是脱机的历史数据。为了处理联机数据,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它的思路是,直接对用户感兴趣的数据视图(用一般的SQL查询语言即可获得)进行泛化,而不是像多维数据分析方法那样预先就存储好了泛化数据。方法的提出者对这种数据泛化技术称之为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原始关系经过泛化操作后得到的是一个泛化关系,它从较高的层次上总结了在低层次上的原始关系。有了泛化关系后,就可以对它进行各种深入的操作而生成满足用户需要的知识,如在泛化关系基础上生成特性规则、判别规则、分类规则,以及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的分类 数据挖掘所能发现的知识有如下几种: .广义型知识,反映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知识; .特征型知识,反映事物各方面的特征知识; .差异型知识,反映不同事物之间属性差别的知识; .关联型知识,反映事物之间依赖或关联的知识; .预测型知识,根据历史的和当前的数据推测未来数据; .偏离型知识。揭示事物偏离常规的异常现象。 所有这些知识都可以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被发现,随着概念树的提升,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层次决策的需要。例如,从一家超市的数据仓库中,可以发现的一条典型关联规则可能是“买面包和黄油的顾客十有八九也买牛奶”,也可能是“买食品的顾客几乎都用信用卡”,这种规则对于商家开发和实施客户化的销售计划和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数据挖掘的方法 数据挖掘并非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考虑数据的所有因素和其预定的效用,然后应用最佳的数据挖掘方法。数据挖掘的方法很重要。在数据挖掘的领域里.有一点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即不管你选择哪种方法,总存在着某种协定。因此对实际情况,应该具体分析,根据累积的经验和优秀的范例选择最佳的方法。数据挖掘中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综述 2013年10月28日21: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康静宁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9 一、产生背景与概念释义 网格(Grid)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信息技术领域。网格化被引进管理领域后,由北京市东城区首创,于2004年开始在城市管理中进行实践。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1]后来,网格化被运用于社区治理,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和成都等多个城市(区)试点。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质是管理者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作为具体的任务,建立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制,借助跨部门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构筑资源共享与工作协同的运作模式,使管理者突破传统方式和手段的局限,实现流程顺畅,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效能。[2]推行网格化管理,其目的在于打破以往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推诿扯皮、责权利不明的种种弊端,而是将资源重新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在这一意义上,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构造。[3]从网格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实现社区自治是网格化管理的核心理念,“网格划分”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其技术支持,行政权力下放是其内在要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是其目标。 二、现有理论研究 (一)政府职能定位的视角 有学者认为政府职能应该包括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共享网络;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协调物业公司完善社区网格内基本的文化娱乐设施;引导网格内自发性群众组织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诉居民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政府要给社区提供服务,尊重社区的行动选择,把社区自治作为网格化管理的目的。[4]新公共管理从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新公共服务则进一步提出以公民为导向,政府职能应该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5]由于网格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因而在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定位应集中在引导上,给予社区自治更多的资源帮助,减少干预。 (二)多元行动体的视角 网格空间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多元行动主体”,主要包括:以区街公务员为主体的“政府行政力量”、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的社区自治力量以及社区党员和一般志愿者。应该承认,上述各种力量交互作用于网格空间,对城市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格内虽然存在着多元行动主体,但其在网格内的地位和作用却不是均等的。其中,由于政府部门拥有较丰富的公共资源和较大的公共权力,在网格中居于主导地位,社区社会工作者则是网格中的主体力量,而其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则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 [3][4]

人工智能发展综述_田金萍

科技广场2007.1230

1987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宣告了这一新学科的诞生。此后,各国在神经网络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神经网络迅速发展起来。 第五阶段: 9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新的研究高潮 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不仅研究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求解,而且研究多个智能主体的多目标问题求解,将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另外,由于Hopfield多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提出,使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与应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人工智能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研究热点 AI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理论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价格的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能够实现。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三个热点是: 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及多主体系统。 (1)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目前,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开始实用化。 (2)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再利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以及网上数据挖掘等。 (3)主体系统是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承诺等心智状态的实体,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主体试图自治地、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和环境交互,与其 他主体通信,通过规划达到目标。多主体系统主要 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离的多个主体之间进行协 调智能行为,最终实现问题求解。多主体系统试图 用主体来模拟人的理性行为,主要应用在对现实世 界和社会的模拟、机器人以及智能机械等领域。目 前对主体和多主体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和多 主体理论、主体的体系结构和组织、主体语言、主 体之间的协作和协调、通信和交互技术、多主体学 习以及多主体系统应用等方面。  4实际应用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 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基础发展起来 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研究用机器(主要是计 算机)来模仿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经过几十年 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在不少领域得到发展,在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也有许多地方得到应用。 本文就符号计算、模式识别、专家系统、机器翻译 等方面的应用作简单介绍,籍此使读者对我们身边 的人工智能应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1)符号计算 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 算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 值,方程的数值解,比如天气预报、油藏模拟、航天 等领域; 另一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一 种智能化的计算,处理的是符号。符号可以代表整 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也可以代表多项式,函数, 集合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 出现了多种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其中 Mathematica和Maple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它们都是 用C语言写成的,所以可以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 用。 (2)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 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这里,我们把环境与客体 统称为“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有可 能研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用计算机实现模式 (文字、声音、人物、物体等)的自动识别,是开发 智能机器的一个最关键的突破口,也为人类认识自 身智能提供线索。计算机识别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准确性和效率高。识别过程与人类的学习过程相似。 以“语音识别”为例: 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 能听懂人说的话,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七国语言(英、日、意、韩、法、德、中)口语自动翻译系统。 该系统实现后,人们出国预定旅馆、购买机票、在 人 工 智 能 发 展 综 述 231

关于任务调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任务调度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随着多核处理器的出现,多核处理器任务调度已成为当前高性能处理器研究的热点之一。任务调度是指系统为确定一系列任务的执行顺序所采取的调度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任务调度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深入,旨在通过减少通信开销、改变任务执行顺序,以缩短整个任务的调度长度。 近年来,由于多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如何充分利用多处理器的计算性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针对多处理器的任务调度问题突显出来。在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研究的早期,P Dutot[24]等人在研究中指出,对于异构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是NP 难问题,难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寻求最优解。正是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经典的算法。一、国外研究现状 计算机任务调度的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1967年,芝加哥大学的Manacher G.K在ACM期刊上第一次提出了“任务”的概念,并利用列表法和甘特图进行了基本的多核多任务调度算法研究,提出了能够保证调度稳定性的算法。同时文章对软实时系统和硬实时系统也给出了定义和说明。但是由于文章发表年代较为久远,文中提出的是同构多核处理器的模型,并不适用于当今迅速发展的异构多核处理器之间的任务调度。随后,刘炯朗和Layland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周期任务模型的概念,该模型对任务进行了较好的抽象,对周期性任务做出了一些假设,忽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应用程序的具体实现,可以借助各种数学方法对任务的可调度性进行分析。文中提出了可在单处理器上运行的三种调度算法:单调速率算法RM(rate monotonic algorithm)、最早结束优先 EDF(earliest deadline first)算法[1]以及两者的混合算法。在 RM 算法中, 1 根据任务的需求速度赋予其一定的优先级,即所谓的固定优先级。在 EDF 算法中,任务最终期限值较小的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即动态调整任务的优先级。而综合算法将任务分开对待,分别使用上述的算法。文章分析了在上述几种任务调度算法下,CPU能够达到的最大利用率,并用数学方法给予了证明。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后续又提出了许多经典算法,包括时间片轮转(Round Robin,RR)算法、先到先服务(First Come First Served,FCFS)算法、截止期单调调度(Deadline Monotonic Scheduling, DMS) 算法等。在这些算法中,任务的优先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张展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张展1 发表时间:2018-06-25T15:57:32.0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8期作者:张展1 李刚2 [导读] 摘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山东德州 253100; 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郯城县供电公司山东郯城 276100 摘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供不应求,居民在电量方面的需求时常得不到满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认识到采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加大相关设备的投资,并在顺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电力调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引言 调度自动化是利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和远动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它包括安全监控、安全分析、状态估计、在线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项内容。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重要部分,它可帮助值班调度人员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电力系统随时处于安全、经济运行状态,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分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后续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介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需要着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各类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来将其功能提升,并让功能中的信息数据的采集、信息数据处理与统计、处理紧急情况、远程协调工作、数据文库的收集与管理等。为了提高整体电力系统中的稳定可靠,在一些相对重要的节能点,采用双机热来进行备用,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相应的问题时,将会在这之前的全部数据保存下来并自动导入进另一个服务器上面,将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稳定运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权限管理问题中,为了能够将所出现的问题更加快捷稳定的解决,并在解决相应的问题的同时也能够让其他的地方能够正常的运行。而在监控系统中,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调度主站,因为调度主站能够对电网进行整体性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监控,并与变电站二者之间相互合作,让其处在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中。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国内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国内基本采用RISC工作站和POSIX操作系统接口等国际公认的标准作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有:CC-2000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SD-6000能量管理系统、OPEN-2000能量管理系统等。在我国完成智能电网建设的部分区域,包括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在应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东部许多城市已经进行、完成了技术改造,正向中部、西部继续推广。 2.2国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国外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普遍执行RISC工作者,UNIX操作等国际公认标准,系统主要是西门子SPECTRUM系统、CAE系统、SPIDER系统VALMET系统等。总体上看,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更为发达。以美国迪比克市为例,迪比克市所有居民的用电都是通过智能系统配送的,以用户端的超低带宽传输设备和控制中心为主,形成了智能配电网络,通过设备之间的联系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 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综合自动化技术 为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测,进而保证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在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下,对各种信息进行安全有效的保护,保障调度工作的运行状态自始至终都处于合理有效的状态下,从效率和质量层面来提高调度工作水平。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对输电过程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监测,迅速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系统的使用年限,使得用户的电能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3.2无人值守系统 这种系统主要是在互联网、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协助下,以多种自动化技术为运行基础,借助远程操作的方式,来促进无人化在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实现。近年来,一些规模较大的电业部门纷纷进行了系统无人值班室的规划和建设,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实时运行状况的监测,通过对电力负荷、调度和分配过程的分析,来对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发现,随即采用发警报等适当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从而使他们可以充分了解问题所在并迅速解决。这种技术的应用,既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压力。 3.3电力调度的自动化 系统调度工作是否可以实现有效进展,关键要看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它主要由集成和智能化技术构成,有利于进行良好的电力系统运作环境的创造。通过对数据的监测,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获取的目标,在任何时段都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避免故障的出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电业部门必须要做好调度工作的运行,掌握好发展方向,使电能可以在平稳状态下进行输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4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4.1商业前景得到开发 我国供电企业的产权结构改组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未来发展中还会进一步改观。商业前景是刺激技术发展应用的重要推动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由于其诸多优势,极可能得到供电企业的重视,进一步得到应用,并使商业前景得到开发,比如我国的一些涉外业务,应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4.2智能化与可视化 智能化的调度模式具备了较高的发展前景,也是其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调度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数据信息集成,必然能够提升相对的信息传达速度,而在结合故障判断与预防预警的功能实现上,智能化的结果也将规避人为疏忽和遗漏,同时也能计算出更加全

语义网和语义网格中的本体研究综述

语义网和语义网格中的本体研究综述 余一娇1,2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武汉,430079) (2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 430074) E-mail: yjyu@https://www.360docs.net/doc/3a18295498.html, 摘要:本体是语义网和语义网格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首先介绍本体的定义、本体的四元素表示法和六元组表示方法,以及本体的设计分析生命周期;然后回顾语义网研究中曾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七种本体语言。通过分析众多文献的观点,文中提出在将来我们应重点针对 DAML+OIL 和OWL两种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文中还列举出了本体在生物信息计算和网络管理领域应用的两个实例。最后根据语义网格和本体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本体研究语义网格服务质量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本体 本体语言 DAML+OIL OWL 语义网 语义网格 服务质量 1.前 言 Ontology在哲学领域常译为“存在论”,是指关于事物是否存在思考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则译为“本体”,其词义与哲学中的“存在论”大相径邻。1993年美国Stanford大学知识系统实验室的Gruber博士在文献[1]中定义:本体是用来帮助程序和人共享知识的概念的规范描述 (An ontology is the specification of conceptualizations, used to help programs and humans share knowledge.),后来该定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文献[1]还指出:概念化是关于世界上的实体,如: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的知识表达。而规范一词是强调这种表达是用一种固定的形式来描述。从我们已经阅读的多篇相关文献来看,几乎所有论文都接受了上述关于本体的定义。 迅速增加的Web页面数量、丰富的页面内容和时新的消息,为知识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应用研究、开发带来了极好的机会。在Internet上实现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和情报收集,无疑是广大因特网用户的迫切需求。2001年5月,Web之父Tim Berners-Lee和合作者在《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上发表了“The Semantic Web”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鉴于Tim Berners-Lee在Web领域的巨大影响,该文后来一直被公认为是开辟语义网研究的源头文献。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语义网研究中引入本体技术是最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且正在被不断的实践。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学科针对本体技术进行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其中最有影响的科学研究组织是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该实验室的Gruber博士以及Deborah L. McGuiinness博士都对本体和语义网本体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体的表示方法和本体开发的生命周期;第三部分介绍语义网研究中的本体语言发展过程以及多种本体语言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介绍本体在语义网研究中的应用实例;第五部分讨论我们今后一年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 2. 本体的表示与本体开发 关于本体的定义如今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比较统一,但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如何规范化描述本体至今还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有两种本体表示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第一是传统的四元素表示方法、第二是较新的六元组表示法。前者源于Gruber博士的观点,后者则是2002年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Myo Myo Naing博士在一篇国际会议论文中提出。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同,但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1、前言 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阐述了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的研究现状。 2、主题 研究方法,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分为两种:其一,对要解决的问题扩展到他所隶属的领域,对该领域做一广泛了解,研究该领域从而实现对该领域的研究,讲究广度,从对该领域的广泛研究收缩到问题本身;其二,把研究的问题特殊化,提炼出要研究问题的典型子问题或实例,从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出发,做深刻的分析,研究透彻该问题,再一般化扩展到要解决的问题,讲究研究深度,从更具体的问题入手研究扩展到问题本身。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结构模拟,神经计算,就是根据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机理,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即人工智能。结构模拟法也就是基于人脑的生理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从微观上来模拟人脑,实现机器智能。采用结构模拟,运用神经网络和神经计算的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生理学派、连接主义。二、功能模拟,符号推演,就是在当前数字计算机上,对人脑从功能上进行模拟,实现人工智能。功能模拟法就是以人脑的心理模型,将问题或知识表示成某种逻辑网络,采用符号推演的方法,实现搜索、推理、学习等功能,从宏观上来模拟人脑的思维,实现机器智能。以功能模拟和符号推演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心理学派、逻辑学派、符号主义。三、行为模拟,控制进化,就是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活动和行为特性。以行为模拟方法研究人工智能者,被称为行为主义、进化主义、控制论学派。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已从“一枝独秀”的符号主义发展到多学派的“百花争艳”,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方法,又提出了“群体模拟,仿生计算”“博采广鉴,自然计算”“原理分析,数学建模”等方法。人工智能的目标是理解包括人在内的自然智能系统及行为,而这样的系统在实在世界中是以分层进化的方式形成了一个谱系,而智能作为系统的整体属性,其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人工智能的谱系及其多样性的行为注定了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对象的多样性。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的结合,使人工智能的研究日趋多样化。 3、总结 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很多新名词还会被提出,但研究的目的基本不变,日趋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追根溯源也就是研究问题的两种方法的演变。对人工智能中尚未解决的众多问题,运用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结合先进的技术,不断实现智能化。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密切联系,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必然日趋多样化。 4、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技术导论廉师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 (2)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及途径熊才权2005年第三期 (3)人工智能学派及其在理论、方法上的观点蔡自兴1995.5 (4)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学派及特点黄伟聂东陈英俊2001第三期 (5)人工智能研究对思维学的方法论启示尹鑫苏国辉2002.10第四期

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

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 摘要:为了迎接电力行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新挑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 涵和特点,总结了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状况,并对实现智能 电网在网络拓扑、通信系统、计量体系、需求侧管理、智能调度、电力电子设备、配电自动化、分布武电源接入等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 讨论。 关键词: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通信系统;计量体系;需求侧管理;智能调 度 1 智能电网的特点 1.1 自愈 自愈是智能电网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是 指对于无论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的对电网的损害。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干预, 实现电力网络中存在问题元器件的隔离或使其恢复正常运行。尽可能小地对系统 正常运行产生影响。通过进行连续的评估自测,智能电网可以检测、分析、响应 甚至恢复电力元件或局部网络的异常运行。 1.2 兼容 支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正确、合理的接入,适应分布式发电 和微电网的并网运行。做到“即插即用”,可以容纳包含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多种不 同类型电源甚至是储能装置,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 1.3 交互 电网在运行中与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将其视为电力系统的完整组成部 分之一,可以促使电力用户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电力运行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 收益,使需求侧管理的功能更加完善,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 1.4 协调 与批发电力市场甚至是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有效的市场设计可以提 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平,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电力 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 1.5 高效 引人最先进的信息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 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容的优化。降低其运行维护成本和 投资。 1.6 优质 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 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1.7 集成 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 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2.1 坚强、灵活的网络拓扑 坚强、灵活的电网结构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我国能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 很不平衡,为了缓解此现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制定了“西电东送”的政策, 并开展了特高压联网工程、直流联网工程、点 45 对点或点对网送电等工程的实

生产调度综述

生产调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生产调度室 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工作作用 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机构和分工 调度工作制度 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内容 展开 编辑本段工作作用 综述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出来之后,还仅仅是纸上的东西,要组织计划的实施,把纸上的计划变成现实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就需要一个部门去组织实现这项任务,这就是生产调度。 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运行 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无论考虑多么周密,安排如何具体,也不可能预见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实际生产过程中,情况十分复杂,千变万化,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工艺方面的,也有设备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小则造成生产被动,大则造成生产过程中断,生产停车,计划难于完成。生产调度就是要及时了解掌握这些影响因素。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处理解决这些不平衡因素,消除隐患,以保证生产过程长周期安全运行,保证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按要求实现。如果没有生产调度夜以继日的指挥调度,要想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矛盾,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 收集生产动态和有关数据 生产调度不仅要组织实现生产计划,而且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艺、设备、

知识网格研究

第28卷第2期2006年6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I of Xiangtan NormaI university(NaturaI Science Edition) VoI.28No.2 June.2006知识网格研究① 刘毅志1,刘建勋1,2 (1.湖南科技大学知识网格实验室,湖南湘潭411201;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对知识网格的定义、特征、体系结构和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现存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格;语义网;知识网格;知识共享;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31(2006)02-0013-05 Internet的出现,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独立的计算机个体联成网络,但它不能很好地共享其他机器的资源。Web的兴起,使计算机通过网页的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目前的网页不反映机器可理解的语义信息,难以提供智能服务。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通过两种途径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 第一种途径是基于国际开放的标准、建立在Internet和Web基础上的新的应用平台—网格(Grid)[1,2]。简而言之,网格是要利用Internet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如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等)的全面共享。其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 第二种途径是改进现有的Web,提出了语义Web(Semantic Web)[3~5]和Web服务[6]等概念。 语义Web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展当前的Web;它主要基于XML和RDF/RDFS,并在此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使得网络中所有信息都是具有语义的,从而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和处理。Web服务的目标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标准为用户提供开发、配置、交互和管理全球分布的电子服务资源的开放平台。 这两种途径尽管研究侧重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互联网功能和性能,因此两者的结合-语义网格顺理成章。它将结合网格、语义Web和Web服务的优势,扩充网格的语义能力,并提升语义Web的计算能力,将网格向前推进一步[7,8]。网格的体系结构已经发展为面向服务的开放网格服务结构。智能服务是互联网服务追求的目标[9,10],而知识是智能的源泉。知识管理在促进革新和组织生产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11]。本文将介绍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并较详细地阐述其体系结构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等。 1知识网格的定义和特征 Fran Berman较早提出知识网格(Knowledge Grid简称KG)的概念,指出知识网格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在线数据集中抽取合成知识使搜索引擎能够智能地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并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12]。Cannataro和Talia于2003年1月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网格[13]。诸葛海教授认为[14]:“知识网格是一个智能互联环境,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服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它包含了反映人类认知特性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运用社会、生态和经济学原理;采纳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技术和标准。” ①收稿日期:2005-10-25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04B022) 作者简介:刘毅志(1973-),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 陆梦龙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综述陆梦龙 发表时间:2017-09-19T12:02:15.9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陆梦龙 [导读] 摘要:无功优化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问题。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供电效率。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无功优化是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问题。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供电效率。利用无功优化调度,能够优化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大大的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电压的损耗。从根本上缓解电压质量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国内外电力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充分重视。本文对无功优化调度的计算和控制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寻优质量,离散变量处理,求解效率动态优化调度及其协同优化方法等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研究 一、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概述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是指在电力系统无功电源较为充足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发电机机端的电压,调整变压器抽头变比,改变无功补偿装置的出力等措施来调整无功潮流。从而使系统电压值能够达到合格值。同时把全网有功损耗降到最小。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有时也被称为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控制,或者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无功优化潮流问题等。 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各种电能质量问题中,电压波动过大产生的危害是最大的。它不止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性能,它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和运行安全。利用无功优化调度,能够优化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大大的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和电压的损耗。从根本上缓解电压质量问题。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无功优化调度在保证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双面的作用不可小视。 从笔者的观点来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分为静态无功优化调度和动态无功优化调度。静态无功优化调度是指不考虑控制设备是否允许连续调整的情况下,只追求对于电压水平和网损的无功优化。而动态的无功优化调度是指在无功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负荷的动态变化,而加上对控制变量的每日允许操作次数限制的考虑。还要考虑到电力系统各种不同的负荷水平和运行状态下所产生的各种调度结果的相关联系。所以动态优化比静态优化问题要复杂一些。静态优化一般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而动态优化往往是在实际生活中的。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可以类似于一个目标函数和一组约束条件。这个问题具有多目标性,约束条件数量多,非线性不确定性,离散性,多极值性,解的空间缺少连通性等。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无功优化算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快速得到最优解。解决不可行问题等都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了。 二、无功优化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 无功优化的求解方法主要有非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混合整数,动态规划法等常规方法。以及像神经网络法,专家系统方法遗传算法等非常规性方法。这些方法在无功优化的求解方面各有利弊,下面来一一进行分析。 1.非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是最先被运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一种算法。因为无功优化本身便是具有非线性的特点的。这种算法的优点是既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实现他的经济性,还能提高电能质量。非线性规划法的运算操作形式是,首先设定一个目标函数。然后把节点功率平衡作为等式的约束条件。然后再通过引入松弛变量的方法发布董事的约束条件转换成等式的约束条件。那么这个复杂的无功优化问题就转换成了一个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的问题。 2.线性规划法。无功优化虽然是一个非线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线性化之后再进行研究。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对无功优化进行计算,具有加快计算速度,使各种约束条件处理简单化。线性规划法因其较为简单便捷,所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具有速度快收敛性好算法稳定等优点。但是在进行无功规划优化时需要对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这便是一个非常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如果选取或处理的不合适,很有可能会引发震荡或收敛缓慢。在把无功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好之后,它的求解方法一般采用具有指数时间复杂性的单纯形法,或者是这一形法的各种变形。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84年提出内点法。内点法具有迭代次数变化少,鲁棒性和收敛特性较好的特点,很多专家学者在应用中证实它比单纯形法更具有优越性。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内点法来解决无功优化问题。 3.混合整数算法。非线性和线性规划法虽然各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们都难以反映出变压器分接头变化以及电容器组,电抗器投射的离散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有学者发明了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在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最优解是分数和小数的情况很多,但是对于具体的问题来说,他一般要求某些变量的解必须要是一个整数。把规划中的变量限制为整数,称为整数规划。这个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优化计算中变量的离散性问题。它的原理是通过分支定界法,不断的定系缩小范围,使得结果越来越接近于最优解。但是这一算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它的计算时间属于非多项式的类型。随着计算维度的不断增加,计算时间也会快速增长,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便难以及时有效的反映问题,所以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算法应当向着更好的适应系统规模,加强实用化这个方面不断发展。 4.人工智能方法。上面提到的三种算法的共同缺陷是他们都存在着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而且传统的数学优化方法一般都需要依赖于非常精确的数学模型。这就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导致它难以被实时控制。基于这一原因和人们受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启发。人工智能方法开始逐渐被研究并应用到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例如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都是一些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方法。专家系统方法是指在结合上其它方法的基础上,依据专家的经验设置出初始值,然后不断的调整控制参数的大小,选举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将专家系统应用于无功优化,有利于结合上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从而增加功能性。人工神经网络又被人称为连接机制模型,它是一个由大量简单元件广泛连接而形成的,被用来模拟人脑行为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系统。 三、无功优化的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及发展动态 1.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无功优化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有五点。一是选择哪种算法可以求出最优解,二是我们是否能够直接处理离散控制变量,不再采用连续化假设的方法,三是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优化算法的巡游速度能否赶上实时计算的需求,四是如何解决好控制设备动作次数的限制问题,五是在大规模电网中无功优化调度如何更好的实现对于全局的协调优化控制。 2.国内外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就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学者们研究的问题大多是针对选择何种优化算法可以求得最优解的,当然,这一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而对于不采用连续化假设直接处理离散控制变量来说,只有进化算法和内点算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就目前所存在的算法来看,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优化算法的速度是难以赶上实时计算的需求的,这一点还需要我们不断

生产调度工作内容

生产调度工作内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编号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一)、在与客户沟通时要明确如下之全部内容,保证急时、准时、准确、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将货品安全送到目的地,避免因与客户沟通不细致,遗漏注意事项,导致货品出现误时、误工的现象,从而影响客户的正常安排。 二)、在与客户沟通时要,主动向客户问清,客户所需货品的规格、型号、单价及质量要求,向客户询问清楚有无其他交代及送货注意事项,包括相关资料、资质及其它未尽事项。 三)、在与客户沟通时,要主动向客户询问清楚,到货的具体时间、接货人的联系方式及接货地点的详细位置,绝对禁止出现例如:上午、中午、下午等

含糊不清的时间表达方式,时间上要具体点。 四)、在与客户沟通时,主动向客户提醒,希望客户尽量提前24小时安排用货计划,以便于车辆的安排,如未提前报,客户又着急的情况下,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为原则,加班加点完成任务,使客户满意。五)、生产调度在派发运输车辆时,必须做到提前安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排切割,提前安排。 六)、对待客户的无理要求,我们要做到不气、不急,以柔克刚、合理周旋,没办法处理的,可以推脱与上级沟通再做处理,避免冲突。 七)、在对待客户的苛刻要求时,我们要做到不急、不气,向客户耐心解释,不允许对客户有不礼貌的现象,避免与客户争执,要耐心沟通,无法解决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希望客户耐心等待。 八)、要向司机师傅交代清楚,发货

出发前要与客户提前联系,告知客户具体的到货时间及其它事宜,在送货途中,如有特殊情况,要告知司机与客户随时联系,保证司机、客户、调度随时沟通,以便于客户安排。 九)、生产调度主动在送货结束后,应急时收回相应送货单或货款,避免单据及货款不及时现象。十)、生产调度要主动告知,在我单位合作送货的车辆几司机师傅,须按如下工作流程进行送货。 生产调度工作流程工步4-1 补充内容 十一)、在实际工作中如有新问题出现,随时发展改进我们的工作标准,及时增加工作内容。 生产调度 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生产调度的必要性是由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的。现代工业企业,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 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 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