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 ——以《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以《论

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2017年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文化的

传承与理解。在这一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门课程被纳入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中来。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的被发掘与凸显。引导学生研读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应当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议题。

研读千年来一直影响中国人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儒家文化,特别研读儒家经典之作《论语》,能够让学生体会孔子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进而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提升人格,提

高把握社会和人生的能力。然而学生在阅读理解《论语》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难,一是时

代久远,文言难懂;二是思想精深,内容驳杂;三是兴趣不高、缺乏动力。因此,理解、梳理、审视、继承、发扬的过程应该成为解决困难,走进《论语》的重要路径,而文言、文学、文化、现实四个层面应成为《论语》学习贯穿始终的四个维度。

一、跬步千里文从字顺识《论语》

《论语》是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行与思想的记载,成书于战国。全书共二十章,一万多字,但

均用古汉语表达,内容丰富且驳杂、思想幽微亦精深。因此,让学生按照章节顺序,结合译注,有计划的通读,先对《论语》整本书有个直观、全面了解,是深入研读它的奠基之路。

《论语》的研读并非朝夕可就,因此高一起始阶段,教师便应帮助学生制定通读计划,并布

置研读任务。比如,以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杨伯峻)为例,学生每天需读4-5则,并在书上完成每则注释的勾画、关键词的批注、章则内容的概括、启发思考或质疑的记录。

学生每周上交一次《论语》,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监测和掌握,并记录学生批注中精

彩的启悟,为后续专题研读积累材料,同时也可获悉学生的疑问,并及时反馈。按此进度,

学生可以在高一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论语》整本书的通读任务,基本理解各章则的字面意

思和主要内容,且对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在逐章则阅读《论语》的过程中,虽然可以结合注释,但仍可能会存在诸多疑惑,因为

缺少对历史背景、具体对话情境和人物身份的了解。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适当推荐

学生读一些基础性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孔子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而对对话中涉及的思

想主张、国家间关系,人物的身份与立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再比如教师在作《论语》名著

导读课的时候,可以简单介绍书中常出现的孔门弟子身份,并让学生在今后阅读中将涉重要

弟子的章则标注,注意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和态度,进而去体会孔

子思想。

读懂《论语》的字面意思,是理解孔子思想的第一步,读懂文字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

史原因,也就将阅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也是学生疏通字词,理解文意不可或缺的步骤。

二、提纲挈领力透纸背解《论语》

《论语》阅读的难点,还在于其编排体例。孔子的各类思想并不是分类整理后呈现在书中,

而是散见在各个章节。因此,孔子的某类思想,学生很难通过通读去把握。那么,在高一年

级通读的基础上,学生对孔子各方面思想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或许是不成体系的认识,或许

是思想框架粗浅的认知。因此,教师在高二阶段需要通过专题学习内容的设置,纲举目张,

帮助学生梳理孔子的思想体系,让学生对字面背后隐含的孔子思想有力透纸背的理解。

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单元安排,教师可以考虑从仁、义、信、责任、教育、学习、师生关系、政治理想等角度设置专题内容,每一个专题的若干

则选文可以由教师精选推荐,或者由师生共同推荐,然后教师精心组材。课堂之上,围绕每

个专题教师设置核心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选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仁”这个话题,教师可以设置“仁者爱人”专题。“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这个

层面上,将“仁”作为研读孔子思想的基点,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围绕

多则选文,探讨什么是“仁”,如何实现“仁”。在“樊迟问仁”中,孔子对仁的回答是“爱人”,在“子贡问道”中,“仁”的具体表现又可以总结为是忠与恕,朱熹曾言“尽心为人之谓忠,推己及

人之位恕”,可以说是较为精要的概括。同样,在“颜渊问仁”中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在

整本书中,孔子并没有对“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孔子的诸多回答中,去把握这些章则的关系,进而理解“仁”的内涵与表现。“仁”其实是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

时表现出的一种态度,“爱人”是其核心内涵,忠恕和克己复礼是其外在表现。课堂上通过多

则选文研读和充分讨论,学生就可以对“仁”有更清晰的认知了。

再比如围绕“学习”这个话题,教师可以设置“学以致用修身致远”专题,通过选文研读,帮助

学生理解儒家所倡导的学习意义、学习内容、学习态度,让学生理解孔子倡导“学”的内容,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技能的增加,而是强调人格修养的提升。“学”的立足点和归宿是都

是个体修身,因此完善道德品质是孔子赋予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目的。此外,孔子

还非常注重实践,可以说孔子之“学”一重修身、二重实践。因此,这个专题旨在让同学们感

受到孔子治学智慧的同时,能够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将当下的学习与修身、致用相结合。

由此,各专题围绕孔子思想的一个基本角度展开,通过课堂研读,让学生把握文字背后的思想,并且了解到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

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评《论语》

《论语》诞生于春秋乱世的封建社会,孔子试图通过恢复周“礼”,重振社会秩序,以息战乱

纷争,因其所处的社会时代与当下差异较大,且孔子难免也有人类早期阶段认知局限性的问题,因此以我们当下的观点来看,他的思想中难免有不合时宜、甚至错误的观点,比如对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的维护,不符合人人平等的当代民主观念,甚至有些思想经过世代

演革,当下义和本义已存在差异,甚至是误读。因此有些学生对阅读《论语》的兴趣不大,

觉得并不适用于当下。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论语》这部经典?又该如何评判其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呢?

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历史的文学观、辩证的文学观,发展的文学观。所谓历

史的文学观,就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千年前的经典文化有一种理解和包容态度,要把孔子

的思想放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既看到其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历史根源,也要肯定孔子在动荡的

春秋时期提出主张的历史价值。同样也要关注到鲁迅在五四运动时期对儒家思想批判的态度

亦有其“打破封建桎梏,为民族寻求新出路”的特定历史背景和目的。因此对《论语》这本书

的评价,我们要看到具体历史语境中差异性的存在,并且选择客观的历史视角。辩证的文学观,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论语》中的思想主张,进行辨证的、审慎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并吸收其中可以为己所用的圣哲之思,如仁义、诚信、修身、德治等思想,反思不适用于当代的思想及产生的原因,如“孝”思想中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内容,以期

对当下个体和社会有更清晰的认知。发展的文学观,是指在阅读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教

师引导学生体会文化是突破时空限制,让一个民族能够血脉相继的重要纽带。感受文化的代

代传承与延续,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成为文化的继承

者和弘扬者。并且通过对《论语》思想的理解与践行,让中华文化成为民族继续前行的智慧

之源,成为民族凝聚,屹立不倒的精神滋养。

四、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践《论语》

经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

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维诺如是说。经典带着无数历史经验走来,在每一个时空留下烙印。它让我们设身处地,观照心灵。

学生阅读《论语》,不仅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孔子,体察儒家,感受千年前古人的智慧,更为

重要的了解自己。千年前的文化思想如何影响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观念习惯、行为选择,

塑造了个体,又将如何指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与选择,如何让民族走得更稳更远。这或许是研

读《论语》思想更为重要的当下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经典学习与现实时事结合,体会经

典研读的价值。

对一个民族来说疫情是灾难,也是磨难,然而“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

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疫情当下,灾难面前,面对病毒、面对生死,面对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很多人的选择或让我们感动,或让我们

起敬,或让我们钦佩。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建筑工人、志愿者……无数逆行者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着担当与使命,践行着儒家精神,用责任汇聚无坚不摧的力量,用大爱铸就护佑亿

万千家的屏障。在特殊时期,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感受儒家思想在民族血脉中的延续。白衣战士们忠于岗位的职守、忠于自我的良知,竭尽全力帮助需要的人,将责任扛在自己的

肩上,这也是儒家“仁者爱人”的体现。

在疫情特殊时期,教师更要善于将《论语》与现实当下结合,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仁爱忠恕之

道的普世价值,理解孔子立身修德和学以致用的理想追求,体悟孔子心系苍生的救世情怀和

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发掘中华民族血脉中深深烙印的儒家精神,进而深入思考儒家思想对

于当下的现实意义。重读儒家经典,汲取民族智慧,以“古”之学问,铸“今”之人格。

唯有将传世经典与个体生命,民族兴衰相结合,学生才能体会到《论语》不再是艰深难懂,

要束之高阁的著作,而是能够知其意、解其思、悟其旨,践其行的人生向导之书。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 ——以《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以《论 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2017年最新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文化的 传承与理解。在这一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门课程被纳入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中来。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的被发掘与凸显。引导学生研读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应当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议题。 研读千年来一直影响中国人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儒家文化,特别研读儒家经典之作《论语》,能够让学生体会孔子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进而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提升人格,提 高把握社会和人生的能力。然而学生在阅读理解《论语》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困难,一是时 代久远,文言难懂;二是思想精深,内容驳杂;三是兴趣不高、缺乏动力。因此,理解、梳理、审视、继承、发扬的过程应该成为解决困难,走进《论语》的重要路径,而文言、文学、文化、现实四个层面应成为《论语》学习贯穿始终的四个维度。 一、跬步千里文从字顺识《论语》 《论语》是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行与思想的记载,成书于战国。全书共二十章,一万多字,但 均用古汉语表达,内容丰富且驳杂、思想幽微亦精深。因此,让学生按照章节顺序,结合译注,有计划的通读,先对《论语》整本书有个直观、全面了解,是深入研读它的奠基之路。 《论语》的研读并非朝夕可就,因此高一起始阶段,教师便应帮助学生制定通读计划,并布 置研读任务。比如,以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杨伯峻)为例,学生每天需读4-5则,并在书上完成每则注释的勾画、关键词的批注、章则内容的概括、启发思考或质疑的记录。 学生每周上交一次《论语》,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情况进行监测和掌握,并记录学生批注中精 彩的启悟,为后续专题研读积累材料,同时也可获悉学生的疑问,并及时反馈。按此进度, 学生可以在高一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论语》整本书的通读任务,基本理解各章则的字面意 思和主要内容,且对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在逐章则阅读《论语》的过程中,虽然可以结合注释,但仍可能会存在诸多疑惑,因为 缺少对历史背景、具体对话情境和人物身份的了解。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适当推荐 学生读一些基础性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孔子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而对对话中涉及的思 想主张、国家间关系,人物的身份与立场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再比如教师在作《论语》名著 导读课的时候,可以简单介绍书中常出现的孔门弟子身份,并让学生在今后阅读中将涉重要 弟子的章则标注,注意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和态度,进而去体会孔 子思想。 读懂《论语》的字面意思,是理解孔子思想的第一步,读懂文字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 史原因,也就将阅读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也是学生疏通字词,理解文意不可或缺的步骤。 二、提纲挈领力透纸背解《论语》 《论语》阅读的难点,还在于其编排体例。孔子的各类思想并不是分类整理后呈现在书中, 而是散见在各个章节。因此,孔子的某类思想,学生很难通过通读去把握。那么,在高一年 级通读的基础上,学生对孔子各方面思想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或许是不成体系的认识,或许 是思想框架粗浅的认知。因此,教师在高二阶段需要通过专题学习内容的设置,纲举目张, 帮助学生梳理孔子的思想体系,让学生对字面背后隐含的孔子思想有力透纸背的理解。 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单元安排,教师可以考虑从仁、义、信、责任、教育、学习、师生关系、政治理想等角度设置专题内容,每一个专题的若干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专题任务群 ——《论语》教学设计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专题任务群 ——《论语》研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学段以及高中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言文知识。对《论语》一些名篇能够背诵,且对孔子及《论语》的基本思想和内核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这种知识储备是不成体系也不够全面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时应该着力把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联结,已形成对《论语》较为系统的认识。 2、能力水平 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能够根据注释,查询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时,高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碰撞,能够主动探究出作品的深层含义和内涵。 3、心理层面 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对学习的难度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时高中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有了较大的提升,能够辩证和批判地看待《论语》。但是高中学生比较要面子,课堂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精读《论语》全书,在翻译作品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力,增强文言文语感。 掌握并积累《论语》中的一些成语、格言、警句等,增加汉语词汇量和词族,拓宽知识视野。 【思维发展与提升】 仔细阅读《论语》,并背诵一些经典篇目。通过教师引导、自主讨论等方式分析《论语》中蕴含的思想,从而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通过辩论等方式,辨证看待《论语》中一些内容,培养辨证看待孔子及《论语》的能力,对《论语》中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生通过对《论语》内涵的解读和分析,体会《论语》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尤其是关于“君子”的审美理想,即“君子”的中和美、精神美及审美愉悦。通过对《论语》中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并逐渐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和体会孔子及《论语》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等,理解《论语》中“仁”的具体表现。透过《论语》理解儒家文化的关键和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 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葬于今曲阜孔林,享年73岁。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中。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勇士,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后怀上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家境相当贫寒。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失意,孔子曾携弟子周游列国,后将精力用在教育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为各国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春秋战国乱悠悠”,东周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春秋时期,臣弑其君、家臣弑其大夫的事时常发生。譬如鲁国即先有大夫季氏专权,后来又有季氏的家臣阳虎作乱。各诸侯国为支付军费开支,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 私人讲学与百家争鸣: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大乱,学校荒废,贵族零落,大量典籍佚散,大量有学养的贤人流散民间。这些有学养的贤人,一则出于谋生的考虑,一则出于改变现实的抱负,便开始在民间讲学。孔子是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广泛招收学生。 文学背景:到了春秋战国年代,诸子百家的各个流派分别著书立说,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

读占鳌头————谈朗读教学法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的运用

“读”占鳌头,回归本色 ——谈朗读教学法在《<论语>选读》教学中的运用 嘉兴市秀州中学语文组杨燕 摘要:高二上学期开设《论语》选修课,许多语文教师对此是有喜也有忧。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人认为,充分有效地朗读,回归儒家经典的本色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关键字:论语朗读教学兴趣 随着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论语>选读》作为新课标规定的选修课程中选修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之一出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在如何教这一问题上,不少教师展开了讨论,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的方法。笔者认为,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朗读,以朗读教学法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读”占鳌头,回归到传统经典教学的本色。 一、现状分析: 本人在《<论语>选读》的讲课之初曾针对《<论语>选读》的教学在师生中做过调查,发现面对《<论语>选读》,不少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走入了误区,使得朗读教学在教法和学法上处于被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情况: (一)误解误教论语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指导意见之《<论语>选读》谈到选修教材的意义时提到要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因此,不少教师就认为应该是纯粹的的提升学生的思想,强化讲解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挤压本应属于朗读的时间,以讲解代替朗读,大谈特谈孔子的思想;也有一部分教师为了渲染教学气氛或者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而“滥读”,即一味地追求形式,朗读教学中缺少指导,只停留在“照字出声”的局面,整堂课往往显得热闹,但实际上教学目标并不明确,自然也就无从谈目标的实现了。 (二)迷迷茫茫读论语 学生在提到《论语》时,往往觉得太过于高深,距离自己很遥远,有很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读——缺乏科学指导,只能是老师让怎么读就怎么读,丝毫没有感受到学习《<论语>选读》中朗读的乐趣;也有学生出于学习的功利性,认为朗读是无关紧要的,考试又不考,因此他们往往是不重视朗读,认为没什么好读的,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目来得实际;还有学生抱怨,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较那么固定的几个学生朗读,所以自己读或者不读根本就无所谓,反正老师又不知道,也不会管。 二、解决办法: 以上这些师生对于《<论语>选读》的认识和做法,极大地挫伤了教师运用朗读法教授《论语》的信心,同时也锐减了学生在朗读法指导下学习《论语》的兴趣,使得师生在教与学的成就感上严重匮乏。那么,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上,应该如何去解决以上的问题呢? (一)明确朗读的重要性 《论语》为语录体著作,在传统的本色教学中,往往采取诵读的方式,故古人有把学习称为“读书”的说法。唐·韩愈在《上襄阳于相公书》曾把读书方法归结为“手披目视,口诵其言,心惟其义”,可见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其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的

“《论语》课程化教学”研究报告

“《论语》课程化教学”研究报告 一、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 我们研究的命题是“《论语》课程化教学”。“课程化”,是一个核心概念。“化”,是一个后缀词,加在名词“课程”之后,构成动词,“课程化”意即把一个非课程的东西改变为课程。我们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把本不作为课程的《论语》研读开发为课程。 理与问题》中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此处,我们尚且无意于明确“课程”的定义,但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把研读《论语》开发成课程,这课程是与语文、数学并列的“科目”式课程,还是归属于语文学科范围之内的语文课程? 第二,《论语》是一部文化著作,要把它课程化,要研究的是视为教材的《论语》,还是研究如何运用《论语》中的资源来从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是研究《论语》中有什么,还是研究如何用《论语》来教什么? 第三,命题是“《论语》课程化教学”,研究的内容是“课程化”,还是“课程化”和“教学”?也就是要不要落实“如何教”? 我们的界定是: 第一,“《论语》课程化教学”,是将《论语》这部文化经典开发为高中语文课中的一个校本模块课程,该模块课程的名称为“研读《论语》”。《论语》课程化教学研究,也就是研究开发语文课程中的这个模块课程,是属于国家课程政策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方式,“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课时范围内,留出一小部分课时给学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国家课程政策是我们本课程开发的依据,高中语文课标是对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宏观规定。《论语》中的资源可以用来将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具体化。 因此研读《论语》是高中语文中的一个校本模块课程,我们的研究也就是语文课程领域里的研究。 第二,命题中的“课程化”,就是以课程来实现研读文化经典《论语》的目标。这就包含着:一要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构建研读《论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措施等,形成“课程方案”;二是从教材建设的角度,要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文化论著《论语》还不能等同于教材,要将高中语文课程与《论语》结合起来,进行教材建设。教材的产生,钟启泉先生在《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中说过:“我们应当依据教育宗旨,首先从浩瀚的文化内容中精选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知识,然后围绕核心知识收集、组织大量的素材,然后才谈得上教材(教科书)的编制工作。”教材必须承载着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由此可知,我们先要了解《论语》中有什么;再从中精选当下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核心知识,结合课程目标设计,明确教什么;最后围绕所要教的知识收集组织素材,编制教材。 第三,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上将课程落实为课堂教学事件,实施“研读《论语》课程方案”。同时,探索切合本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研究的内容: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儒家关于“学习”与“修身”的专题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感悟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来把握经典的内涵。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预习检测 1.作品简介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2.介绍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新课标下的语文:《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摘要 语文学习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有助于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课程内容,严格落实课标的基本要求,努力实现高二、高三的发展和提升,精心凝练文化研讨的内涵,科学安排专题研讨的线索。其教学要抓住要点,讲究策略。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编写意图;教学建议 一、《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的价值溯源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成就,其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成果体现为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等形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凝练着各自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成为各个民族发展自己、贡献于人类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人类的文明发展正是通过不同的文化交流、对话、借鉴、融合不断地汇聚壮大。因此,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事物或者固定的概念,而是人类的生活与实践,文化是一个动词。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伟大的中华文明。从时间上看,中华文明既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同属四大文明,有着五千年左右的文明历史,也曾和古希腊、印度、西奈半岛等地区的文明共同构成距今两千五百年左右的“轴心文明”,产了以孔子等先秦诸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和一批经典,成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基础之一。因此,中华文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连绵不断。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仍然能够顺畅地阅读

两千多年前的文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的空间格局既辽阔又独立,东临大海,西阻高山荒漠。因此,《论语》中记载,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离骚》中有言:“思九州之博大兮。”在这样一个比较自主的地理格局中,发源出许多地域文明,这些文明最早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碰撞、融合,形成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对周边的文明产生辐射与凝聚效应。文明规模的不断拓展,文明水平的提高,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时代被创造出来,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对东亚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的概念与“中华民族”的群体不断地丰富、充实。因此,中华文明是既多元、富有创造力的又统一、富有凝聚力的文明。我们在古代的诗赋文章中,不仅能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物产的丰饶、风俗的醇美,而且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学艺术风格。 中华文明的传统生产方式有农耕、游牧、工商等,以农耕为主,因此,“乡土中国”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社会通过密集型劳动精耕细作养育更多的人口,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家庭成为生产与生活的基础。农耕文明效法自然,勤劳勇敢、重视实践的人们产生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刚柔相济等思想智慧;农耕文明推崇伦理,讲究忠孝传家,这些思想也推及天下。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特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的人类同情。“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的人类理想。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脉”。这个“文脉”既是文化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论语十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位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教育目标 1〕知识与本事:学习要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育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本事;认识《论语》的相关知识,鲜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形式:经过朗读理解、合作研究、体验反省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认识文化生产和文化花费的多样性及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的选择健康有利的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促使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育要点: 1、经过学习要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育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本事。 2、联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理自己的学习形式和态度;学会立身处世、讲究个人涵养,引起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忱。 教育难点: 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真理,并培育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育过程: 〔一〕导入 “宋朝有名的宰相赵普以前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几乎,我国两千年来,无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髓最靠谱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认识儒道互补。 〔三〕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建立者,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学生及其再传学生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述,大体成书于战国早期。比较 靠拢地反应了孔子的思想。

“仁”、

“礼”、“义”。 〔四〕文本内容讲析。 〔经过重复朗读、自学、议论,深入理解掌握以下内容〕 1.“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堪称勤学 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酣畅,对工作勤劳赶忙,说话却当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能够说是勤学了。” 【读解】:此则讲的是勤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能够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 境不追求酣畅,居住状况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靠性,会对个人涵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 己变得很懒散;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赶忙、仔细,并且要当心说话,俗语说得好“饭能够 乱吃,话不可以够胡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相同。 2.“为政”篇 原文:“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修业;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碰到事情没有思疑; 五十岁知道了天数;六十岁听他人的建议能够包含;七十岁时全部为所欲为,而不 越出规矩。” 子曰:“由〔子路〕!我教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类态度才是理智的啊!” 【读解】:这一则讲的是人的终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堪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停”!孔子是自学成才的模范,勤劳不倦地学习是贯串孔子终生的主题。正是经过勤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个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经过学习的累积,在不停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获得提升,从而抵达了“从心所欲”的境地。孔子学习迫不及待,不停的找寻机遇充分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领会。 后一则重申了要正确的估计自己,不炫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理想呢?〔盍:何不〕” 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一同享受〔衣[轻]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文,是因《论语?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一同享受〕,用

论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论语教学设计 论语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教学设计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1、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十则》简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论语〉十则》简案》。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

(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论语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掌握“说”“愠”“罔”“殆”“逾矩”文言实词的读音和含义,了解“而”在文中的用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4、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5、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2、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三、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经典常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经典常谈》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读经典品文化观当代强自信 ——《经典常谈》导读及学习 教材分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材内容,对其进行深入研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经典常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叶圣陶先生的推介书籍,其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及对经典作品的系统介绍。开展本课教学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书籍的体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语文学习兴趣,更应注重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对经典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仅仅是零碎的知识,可能在某方面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只是还不够系统。从学习能力来看,高一学生有一定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够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能够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从学习习惯来讲,他们习惯于先听老师讲授,再完成相关练习,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能联系已有知识,在初读经典的基础上围绕“姓氏”、“婚恋”、“修身”、“学习”四个关键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能表达出来。 2、思维发展与提升:找寻阅读规律和方法,提升对经典的独立分析探究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交流讨论中力求抓住四个鉴赏点,探究文化意蕴,欣赏汉字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认识学习经典的重要性,激发阅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在经典研习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经典研习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郑俊 来源:《教育·名师在线》2021年第02期 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思想,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新时代语文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笔者以《论语》的研读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经典研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和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进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在经典阅读中以“仁”润“心”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这里,体现着孔子对颜回“仁心”的看重。我们要引导学生探究“仁”的内涵,明白心归于仁,行才能合于道,在体认中思慕先贤,以“仁”润“心”。 1.心有所觉,识“仁”,自觉行学习之道。只有识得何为“仁”,才能心不违“仁”。只有对“仁”有了深刻的认识,知晓了“仁”的标准、范围,明白了“仁”的价值、意义,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主动去学习“仁”之术,自觉提升自己,做符合“仁”的事。这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的“觉解”——了解及自觉去做。儒家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深感忧心的事就有“学之不讲”,只有一个人内心有了觉醒意识,明白了应该做什么,才能不断地自省自励,自我成长,所以,心有所觉,方能行学习之道。 2.心有所悟,得“仁”,自觉行修身之道。心不违“仁”的前提是对“仁”之认识的不断深化。仅仅知道了什么是“仁”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如何行“仁”之事。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心有所悟,才能真正獲得关于“仁”的智慧——儒家的积极入世是“仁”,道家的“不为”亦是“仁”,佛家的普度众生也是“仁”。要想得“仁”,需要拓宽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觉悟觉悟,“觉”得多了,才会走向“悟”,悟之后才能有所得,才能知道自己立于何处、行向何方,才能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3.心有所依,归“仁”,自觉行爱人之道。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仁”的最直接表现是爱别人,仁者心里充满了爱,才能自觉行爱人之道。这种境界离不开根植于心的信仰和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心一旦归于“仁”,则行仁爱之事,就像吃饭睡觉那样平常、自然,所以才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而那些“日月至焉”的人并非不存“仁”念、不行“仁”事,只不过与前者相比,尚不能将“仁”全面融入个人的生命而得以长期、自然地呈现,心与“仁”有所分离,自然不能自觉去爱人。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读传统文学作品和解读古代文化思想,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课堂中,通过传统文化的体现,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高中语文教学应更多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传统文化教学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应当在教学中加以重视。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作品、古代文化、思想传承、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综合素质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传承、思想品德培养。 1. 引言 1.1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基本素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使命。语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促 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发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能 够学习到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感受不同的文化风貌,还能够锻炼自 己的情感体验、逻辑思维和批判判断能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社 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更凸显出来,只有通 过深入细致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 现代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传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历史的沉淀,是民族的 血脉。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 道德准则。对于高中生而言,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了解 先贤的智慧结晶和历史传承,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培养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 要内容之一,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 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修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中国传统文 化的教育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具有国情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时 代新人。 2. 正文 2.1 传统文学作品的选读与解读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和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和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和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感受命题类型,体会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例题感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第二章》),两章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各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它来武装自己,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示例:“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2分)“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2分) (2)“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义这一点加以探究。(5分) 示例: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

2023年3月11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试题答案

2023年3月11日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实施“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教师向学生推荐研习作品,下列合适的是()。 A.《边城》 B.《东方》 C.《雪国》 D.《红字》 2、学习“外国诗歌”开展后,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外国诗人的其他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B.艾略特《荒原》 C.普希金《致恰达耶夫》 D.雪莱《西风颂》 3、教学戏剧单元,老师让学生根据台词撰写人物内心活动并设计人物动作、表情,然后在班内互相交流。对上述做法的分析,不合适的是()。 A.可以打破对文本的唯一解读,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B.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 C.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戏剧冲突并深刻理解作品主题。 D.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训练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4、实施“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梳理虚词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以”用作连词的是()。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先进》) 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 C.农人告余以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在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在括号里补充句子省略的内容,下列不合适的是()。 A.客闻之,请买其方(为)百金。(《庄子·逍遥游》) B.沛公军(于)霸上。(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C.引(之)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兰亭集序》) D.(齐)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6、古诗词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含有“菊”意象的诗句。下列诗句中的“菊”蕴含隐居之意的是()。 A.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B.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C.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汪遵《彭泽》) D.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 7、实施“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论语》,开展研习学习,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设置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并以梳理主要人物言行为学习目标。 B.提供本专题所选语录的译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默写。 C.要求学生查阅、比较名家评点,形成对重要语录的深入理解。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 国学教学工作总结1 一、身教胜于言传。 要求孩子们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孩子都能“积跬步,致千里”。作为教师用《论语》中的内容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处处为学生做表率。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鉴赏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方面 1、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不求甚解。 国学本身也存在着扬弃和继承再创新,赋予时代新内容的问题。对孩子们学习国学的要求应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国学教育的时间可采取弹性制。如老师每天早自习前20分钟领着诵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通过和古代圣贤对话,在经典里遨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触摸着文言的精彩。 2、国学教育须注入现代元素。 如何摆脱枯燥、晦涩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领略国学的精华必须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片演绎,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国故事,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 3、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如在教学《忠》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教育学生报效祖国就是忠。在教《孝》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汉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明白,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儿女,你必须无条件的孝敬他们。 4、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论语》有感心得体会800字10篇

学习《论语》有感心得体会800字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论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论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论语》,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典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透过学习《论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从而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同时,通过读懂《论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古代先贤们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论语》在培养道德品质中的应用价值 《论语》强调“仁者爱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道德品质,这些品质是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论语》,可以帮助学生感悟仁爱和人性的伟大,树立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格和个性特质。 三、《论语》在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中的作用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透过学习《论语》,可以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道德选择、思想追求等多方面的人文价值。学生不仅在道德品质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了丰富的熏陶,增强了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透过学习《论语》可以为小学生的文化、道德、语言、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和精神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