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现状

老年人现状
老年人现状

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她们得晚年?

整体概况:

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描摹了老年人消极得人生状态:“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她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因此她把一国之希望寄予少年。

1、广场舞与保健品:“中国大妈”得寂寞与恐惧

2013年,“大妈”(Dama)作为一个新词被录入牛津词典,时至今日,热度不减。在大众传媒上,大妈通常被塑造成这样得形象。她们席卷国内外各大城市得广场,在诸如《最炫民族风》等得劲爆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她们出入国外得高档商场与国内得社区超市,以买打折鸡蛋得速度抢LV,也以买LV得热情挑选鸡蛋;她们出没于早晚高峰得公交车上,在上面择菜、抢座,与别人争吵……

当大妈被戴上固化得“脸谱”后,仿佛一下子跟世界对抗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用在大妈身上得词语都就是负面得——黄金市场被套牢,她们被嘲讽为“贪小便宜却因为不懂市场而失败”;早晚高峰乘坐公交车,她们被指责为“占用公共资源”;一早进入超市抢新鲜蔬菜与打折商品,她们被嘲笑为“不改小市民心性”;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她们又被口诛笔伐为“扰乱公共秩序,跳得既土又傻,毫无美感”。

2、向内得精神寄托:琴棋书画诗酒花。

除了老年大学,不少社区还出现了居委会组织得兴趣班与老人们自发组织得学习小组。目前,济南各大公园成为老年人活动得聚集地。

“在农村得熟人社会生态环境中,老人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便可以打发时间、交流情感,但在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这种情况便极少出现。”以往得社交方式出现了改变,很多老年人会感到孤独,特别对于一些跟随儿女来到城市得老年人来说,在老年大学结识新朋友得机会便显得弥足珍贵。

向内得精神寄托,向外得出走,构成了人得基本需求,老人也同样如此。她们曾塑造了这个世界得强权、不公、霸道,然后继续享受这个被遮蔽得世界。有人年轻时强势过,老了不惜以干扰她人得方式,继续在公众场合宣示存在感。所以,她们怕死,怕失去拥有得一切,怕再也没有了这个寂寞得人生。木心说:“中国得公园,许多人在那里练气功,抱住树,晃头。那就是怕死,没有别得意思,穷凶极恶地怕死。”表现为极度怕死,每天测十次血压,抢购一切真真假假得保健品。她们在对青春得留恋中,对生命得体悟中,对自身命运得垂怜中,一个人得生命长度,在做最后得挣扎。于就是,您瞧到了她们如孩童般纯净得举止,却又满就是蹒跚得皱纹,夹杂无法言说得内心之痛。

贫困、疾病、失能、孤独就是老年人难以摆脱得四大难关;她们已成定势得思维与行为赶不上社会转型,难免发生观念冲突与行为摩擦,其中干扰或伤及她人得行为,更激起社会中青年群体得共愤。

3、话语权缺失:她们用一生来面对这个世界得绝望

公交抢座、倒地讹人(无人敢扶)、广场舞大妈——被称为老人得“三大痼疾”。其实,在与年轻人掌握得大众传媒做“斗争”得过程中,老人就是先天得失语者;有老人倒地讹人得案例存在,但似乎撞人

想逃避责任得年轻人更多。当信息平台被一个人群主导时,那么信息焦点难免就是这个群体眼中得焦点、信息中得利益偏好难免就是这个群体得偏好、信息评判中得价值观难免反映这个群体得价值观。一条“老人跟姑娘抢座位,坐姑娘腿上”得新闻,几天内就有3万跟帖,痛骂“为老不尊”。一条“老翁给生病女青年让座,称年轻人也不容易”得新闻就只有一百来条跟帖。同样得,“老人送公交让座年轻人蛋雕”、“老人给让座乘客发红包内有2元钱与感谢卡”也得不到太多得关注。

中国人从未丧失敬老尊老助老得传统,倒就是缺乏对老人一视同仁得观念。然而,勤俭其实都就是为了孩子。有人说:“一大早超市还没开门,一些老人就在等着了。”大妈说:“勤俭了一辈子,这些实惠得东西也就是给儿孙买得。”她们精神空虚却无人陪伴。有人说:“这些东西一瞧就就是三无产品啊,老人家怎么总上当。”大妈说:“那些推销保健品得小姑娘,说得话比亲生儿女还要贴心。”她们需要交流。

她们为社会、为儿女付出得一生,充满了坎坷、艰辛、被压榨得绝望,她们就是我们得父亲母亲,这个社会得黑暗与光明,无数次轮番重塑她们得人生,也必将在我们得人生里留下根深蒂固得痕迹。

二、中国五类老年人群体生存现状调查

1、农村留守老人:与狗相伴,只求子女“常回家瞧瞧”。

子女被城镇化浪潮卷走,她们却留守在故土家园。

2、城市空巢老人:孤独这种痛,谁来抚慰?

“我把所有房间得灯都打开,把电视声音也开得很大,自己跟自己

说话,隔两个小时关一个房间得灯,好像孩子们真得回来了一样。”失去丈夫多年得一位老人说。

跟农村老人比,城市老人生活条件要好很多,但也难免遭遇“空巢”之痛——有得因为思念子女儿孙,整晚都守在电话机旁等着铃声响起;有得因为很少与人沟通,长期不到户外活动,食欲减退患上了厌食症;有得因为身边乏人照料,猝死家中多日后才被发现……

我们在调研中会发现,还有一些老人因孤独感无处释放,选择了错误得表达方式,如接受“聊天服务”。有老人告诉记者,她们在公园散心有时会碰到陌生人搭讪,等聊完后对方便伸手要钱,老人被迫掏钱付“聊天服务费”。还有得老人被传销组织、虚假广告欺骗,被营销人员得花言巧语所打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得速度增长。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我国约有近三分之二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

我国已把“常回家瞧瞧”写入法律,各地也出现了不少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得案例。但对老年人来说,往往就是“赢了官司、输了亲情”。

“今之孝者,就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如此感叹,如今依然就是对“中国式养老”得严峻拷问。

3、失孤老人:老无所依,还要忍受精神煎熬

失孤老人,就是“中国式养老”所面对得一个日渐庞大、急需关爱得特殊群体。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得悲痛后,更要在风烛残

年中备受煎熬。

4、失能老人:需要专业护理,有尊严地活下去

“中国人得传统观念就就是这样,我怕有人说:父母养您这么大,这么疼您,老了竟然被送进养老院,不管了?把我爸送来养老院,还就是我儿子劝得我,她说住养老院就是大势所趋。现在想明白了,得确就是住养老院好。”一位因严重脑血栓右半身失去知觉得80岁老人被其子送到了专业得养老院。

老人在养老院里,得到了24小时得专业照料。“每俩小时翻一次身,护理很专业,再没有磕着碰着了,不会有褥疮,比在家里好多了。从父亲得精神面貌就能瞧出来,这就是不会骗人得。”

“好多病重得老人在家根本护理不了,来养老院就是最好得选择。”护理员说。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平均能为每千名老人提供床位27张,但供需结构并不平衡。有得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一些困难家庭老人只能“忘床兴叹”。与此同时,比“未富先老”困局还难以突破得,就是传统观念得束缚。

5、“候鸟老人”:儿女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晚年

社会变革在加剧,人口流动在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越来越多得老人选择随子女一起迁徙,为子孙当“免费保姆”。她们漂泊在陌生得城市里,付出辛劳,还要忍受孤独。对于远离家乡得她们来说,远不止就是生活上得水土不服,由于社保制度还不完善,异地医保也难以得到。等孙子与外孙长大、陆续上幼儿园与小学后,她们就逃似得回到自己得家乡。见到久违得老友,她们并没有开心多久,就又陷入独守“空

巢”得寂寞中。

北上南下,甘当“候鸟”,反认她乡作故乡,何处才就是“候鸟老人”得避风港?

写在最后:

人类自始至终表现出两个弱点:肉体方面,迟早会死;精神方面,面对必会到来得死亡感到痛苦。由于无法弥补肉体上得死亡,人类试着补足精神层面得缺陷。距离人生终点最近得老人,她们得无数面孔,聚焦了这个时代得孤独与喧嚣,那同样就是检验人得真实内心与勇气得一张张脸,就是我们每个人必将抵达得人生彼岸。

空巢老人论文

空巢老人论文 四川省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唐树秀王晶王冉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结构出现了变化,使得空巢老人家庭也越来越多。针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的普遍现象,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以纪录片《角落》贯穿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关键字:空巢老人问卷养老对策 一、导言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以不可逆转的速度增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总数为3100万人,农村“空巢”老人总数为2100万人,与第五次普查的1600万人增加了近1.3倍。随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激增,加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一直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致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与难题。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经济拮据、起居无依、情感孤独、缺医少药等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本次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调查现代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空巢老人”的看法与意见,并且这次研究还以纪录片《角落》的具体影像贯穿着整个研究,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的真实生活,这能让人们更加近距离

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二)研究意义 我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主要学者黄润龙、慕光宗、刘同昌、李德明、赵芳等对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入地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目前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可以说这些角度基本涵盖了以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最近空巢老人问题引起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背景下,对农村空巢老人进行实证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调查报告类成果并不多。基于此种情况,本团队以问卷、访谈、实地拍摄多种方法相结合,及时客观的反映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概述 “空巢” (empty 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 原意指雏鸟飞走,老鸟独守空巢。人口学上指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时,家庭中子女均已长大成[1]人另立门户或离家独立生活,只剩老年夫妻生活的一种家庭现象。“空巢老人”指在进入老年阶段的老人群体中,子女与其分开居住,且离其距离较远,在生活 1 上不能给予照顾,精神上也不能时常得到关爱的老年人。根据其分布,将其主要分为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本文主要调查的是四川农村空巢老人的一些问题。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全国老年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0%,并将在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责任编辑:省老年学学会发布日期:2008-12-21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总报告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给制定老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委托其所属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承担并启动了由民政部申报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这是第一次由国家拨专款并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全国性老年人口状况调查。调查得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获得了丰资料。 本次调查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160个市(县)、640个街道(乡)、2000个居委会(村)。调查时点为2000年12月1日,调查对象是抽样围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问卷分城市问卷、农村问卷和城乡社区问卷。调查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配额系统随机抽样方法(2),共获得有效样本量20225份(3),其中城市10171份,农村10084份。获得社区问卷160份,其中城市80份,农村80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根据2000年调查(4),城市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达到8496元,较1992年的(5)2053元增长了3.1倍;农村老年人达到2232元,较1992年的832元增长了1.7倍。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00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1992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1992年达到50%的有自来水、电视机、电风扇和洗衣机等4种;2000年增加到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1992年的92.0%增加到2000年的93.4%,电视机从88.2%增加到95.2%,电风扇从77.3%增加到78.3%,洗衣机从51.5%增加到70.6%。除了上述4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冰箱和室厕所,煤气拥有率从49.9%上升到77.4%,从7.6%上升到71.1%,电冰箱从46.6%上升到65.9%,室厕所从38.0%上升到68.9%。 在农村,老年人家庭生活设施拥有率达到50%的有电视机和电风扇2种,其中,电视机拥有率从1992年的47.4%上升到2000年的76.0%,电风扇从44.3%上升到52.1%。同时,自来水拥有率大幅度增长,从0.9%上升到39.2%。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洛阳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姓名:李倩 学校:洛阳电大 学号:1441001459782 指导教师:吉晓敏 定稿日期: 2016年8月25日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巩义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2],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4]。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我的家乡巩义市虽然经济并不算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巩义市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映问题的分析,向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在研究方法上选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的判断抽样。因为对于空巢老人我们接触到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根据调查到的少量个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搜集了大量文献,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调查始于2013年3月11日,共调查200名空巢老人,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地点基本上是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也及时地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在调查问卷回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 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 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 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 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 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 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 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 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 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 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 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 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 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 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 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 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 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

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 2006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并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具体承担《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任务。此次调查是在2000年首次进行《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本次追踪调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6月1日零时。抽样调查结果中个人问卷的有效样本为19947人,社区调查问卷为2874份。本次调查按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加权后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信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的变化和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需求的增长情况,也深入掌握了城乡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党和国家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追踪调查的主要数据结果 以下公布的为本次调查经加权处理后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1、老年人口基本背景情况 (1)老年人总数及城乡分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到2006年底增长为14901万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856万人,占26.3%,农村老年人10801万人,占73.7%;按户籍分类,非农业老年人口4019人,占27.5%,农业老年人口10619人,占72.5%。 (2)老年人性别和年龄结构 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女性老年人略多于男性老年人。 按照年龄结构分组,全国60-64岁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30.3%,65-69岁占25.5%,70-74岁占20.6%,75-79岁占13.1%,80岁及以上占10.5%。 (3)老年人口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城市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16.4%,私塾占2.4%,小学占34.1%,初中占23.9%,高中(中专)占15.9%,大专以上占7.3%;农村没上过学的老年人占51.4%,私塾占4.1%,小学占34.7%,初中占8.3%,高中(中专)占1.3%,大专以上占0.2%。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城市。 2、老年人家庭结构及居住意愿 (1)老年人家庭户结构 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占49.7%,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占38.3%,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

关于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问题

关于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问题 内容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老龄化的形势愈加严峻。老年人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在日益增长。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空巢老人是老年人群体中更为特殊和弱势化的群体,他们比非空巢老人有更多的特殊需求。论文着重研究“空巢老人”生活现状问题;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空巢老人关心生活现状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目前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新型的家庭类型—“空巢老人”家庭。他们的主要特征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和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为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此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关注这一特殊的老年群体。根据调研课题和走访调查,现就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基本状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空巢老人应采取的措施、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和关怀的老人和子女在外工作、外出打工的老人。

西区格里坪镇“空巢老人”基本情况如下: 1、在全镇空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 0% 10%20%30%40%50%60%70%80%90%非常健康 还好 体弱多病 #REF!#REF! 2、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0% 10%20%30%40%50%农耕 自给自足 个体经济 劳务输出 其他 #REF!#REF! 3、生病后会采取的治疗方式。 0% 10%20%30%40%50%60%简单治疗 间歇性治疗正规治疗 正规治疗 放弃治疗 #REF!#REF! 4、看病有无医疗保障或优惠政策。

老年人文化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 您好! 我是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学生,为了解当前老年人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需求,对于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作评估,并为了以后探讨进一步改善老年人文化生活做准备,组织了这次调查。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本次调查问卷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问卷中的问题。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作! 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 老年人文化生活现状与需求调查组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以上 3.您的居住状况是 a.与老伴与子女同居 b.与老伴同居 c.与子女同居 d.独居 4.您的受教育程度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e.大学以上 5.请问您平时的文化生活类型有(可多选) a.看电视、电影或听广播 b.看书、读报等阅读类 c.散步、跳舞等健身活动 d.看戏、看文艺演出 e.下棋、麻将等棋牌类 f.书画、乐器类活动 g.其他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6.您参加文化生活的频率 a.几乎每天都会参加 b.每周2—3次 c.每个月1—4次 b.d.很少参加 e.没有参加过 7.社区可以提供的文化活动场所(可多选) a.活动室 b.阅览室 c.聊天室 d.医疗健身室 e.电教室 f.小区亭院 g.广场公园 8.对于社区或街道提供的文化设施您觉得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9.社区的文化活动设施是否需要增加或改进 a.需要 b.无所谓 c.不需要 10.您一周的文化生活时长是 a.几乎每天都被文化生活时间占据 b.占了生活的很大部分 c.不多不少刚合适 d.很少的一部分 e.没有文化生活时间 11.对于参加文化生活您有什么期待(可多选) a.锻炼身体 b。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c.增进家庭感情 d.为社会做贡献 e.学习新的技能 12.社区或街道会举办什么类型的文化活动(可多选) a.书画比赛 b.棋牌游戏 c.宣讲讲座 d.体育锻炼 e.公益活动 f.其他 13.您认为社区老年人文化活动参与状况如何 a.大家都踊跃参加 b.一般,个别人踊跃参加 c.很少有人参加 14.您觉得社区是否应该多举办老年人文化活动 a.应该 b.无所谓 c.不应该 15.您觉得您的文化生活时间或次数受到影响的原因有(可多选) a.与子女一起生活,受晚辈生活方式的限制 b.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c.自己身体原因的限制 d.经济收入限制 e. 家庭生活限制而没时间 f.社区和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文化生活设施、服务或场所相对不足 G.其他 16.您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对老年人文化工作是否重视 a.重视 b.比较重视 c.一般 d.不重视 e.不清楚 17.您是否希望多参与文化活动 a.是 b.否 对于您的合作与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473-11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

事情。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

现代城镇老年人生活需求

浅谈现代城镇老年人养老服务 一、现代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比例升高的过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将人口是否老龄化的划分标准界定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以下、4%—7%和7%以上。也就是说,65岁以上老年人总人口中占7%以上,就属于老年型国家,即人口老化。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6亿,有60多个国家老年人口到达或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2002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34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9000万,趋势还在不断越来越严重(参见表1),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并且中国老龄化问题还不同与发达国家,有其自己突出的特点,老龄化速度快,中国人口老化不光是比例问题,还有就是数量问题,中国老年人口远多与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又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并且出现“未富先老”特殊现象,所以解决中国老年人养老问题是非常迫切,又是困难和严峻的问题,它不光影响现今这一代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还影响未来中国人对生活的期望,对国家和政府的满意程度。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表1

二、中国现今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家庭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类型的增多和结构小型化,出现了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丁克家庭,在这些家庭里,子女无法负担的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或老人没有子女的赡养,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被弱化了,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家庭模式和结构不象适应,“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养老的任务势必要有社会的帮助承担,在我国社区在承担起这个认为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1)养老制度不完善,没有一个健全的养老系统,仍然以家庭养老站主导地位。(2)退休老年人太多,养老金发放不够,不及时。据一位居民反应“现在70 多岁的老人,特别是企业退休的技术人员,养老金太少,退休工资除了看病医疗,所剩无几,甚至还不够看病的钱!”“我想表达一个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报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希望能帮到您,上站,发现学习。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社会流动人口迅猛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量空巢家庭出现,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日益明显。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可以将老人生活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精神支持,又根据社会支持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不同社会支持对空巢老人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空巢老人与社会支持概述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中国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也越来越高,2011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达13.7%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①空巢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一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地方工作、生活,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空巢老人综合症”愈发严重。空巢老人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心情沮丧、郁闷失眠、食欲减退甚至流泪哭泣。有的会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尽到父母责任;有的也会责备子女,认为他们对自己不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父母的感受。有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②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而城市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年轻子女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他们喜欢独立自主,尝试新鲜事物,大多数子女要么外地工作,要么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剩下老年父母相互扶持。长时间下去,城市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疾病、经济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目前老年人空巢问题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完善健全,针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空巢老人现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社会关怀和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对维系正常的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而人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造成的。社会支持在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但大体含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社会各个网络资源所提供的支持统称为社会支持;还有一类是社会成员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行为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生活需求调研问卷

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养老服务需求调研问卷附录:你好,我是代表XX有限公司针对社会养老这一问题进行调研的设计研究人员,此次调查是想对目前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情况及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解,希望您能协助回答以下问题。此处调查结果仅作为学术研究用途,您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将替你保密,感谢您的参与! 问卷编号:调查员:调查日期: 年月日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①男②女 2.您的年龄: ①60岁以下②60-70岁③70-80岁④80岁以上 3.您在养老机构居住了多长时间 ①半年以内②年~1年③1~2年④2~3年⑤3~5年⑥5年以上 4.您之前的居住方式是怎样 ①与配偶同住②与子女家庭同住③一个人住④其他 5.您选择居住在这里的最重要理由是什么(可多选) ①独居老人②空巢老人③与子女生活习惯不一致④追求独立生 活⑤享受这里的环境和设施⑥其它 6.您退休之前的年收入大致是多少 7.您目前入住的费用是由谁帮你支付

①自己之前的积蓄②使用个人养老金支付③子女帮助支付④家 里的房产抵押支付⑤单位支付 8.您养老机构每月支付的费用是多少 ①500 元以下②500~1000 ③1000~1500 ④1500~3000元 ⑤3000~5000 ⑥5000元以上 9.您的家人和朋友探望您的次数 ①一周一次②一周2—4次③两周一次④一个月一次 ⑤很少来 10.影响他们来看您的因素是什么 ①工作太忙②路程太远③交通不便④其他 11.您的身体状况如何 ①无病身体好②无大病体质较差③有病但不影响行动④病重行动不便 ⑤病重不能自理⑥残疾不能自理⑦高龄不能自理⑧其他 12.如果您行动不便,你更接受哪种生活方式 ①与配偶居住②与儿女一期居住③请保姆照顾④到养老院⑤其他 二、居住环境与空间 13.您目前所在养老机构的居住类型是什么 ①独栋别墅②联排别墅③老年公寓④护理床位⑤其他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_2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我国空巢老人的现状

(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准确的说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是把人口分成老年,中年,青年,在以上年龄结构中年结构中年老人的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出现的人口想象,是随着死亡水平和生育水平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 老年人是一个对国家,社会和家庭作出显著贡献而身体日益走向衰弱的人群.2000年,我国60以上老年人口达129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并以每年3.2%的速度增加.根据国际标准,此时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 (二)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人的寿命的增加本身是人类的一大胜利,但是由于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就会形成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不仅对老年人带来各种问题,而且还将对一个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式产生的本质的变化.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中,年轻一代再也不能依靠世代相传的父家长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进行劳动生产,生存了,他们越来越多的与分家自立,即使仍与父母长辈同居,由于年轻人在经济上成为主要供养者,所以自然地成为家庭权利的实际推有者,这样,传统的家长制基本解体了,而且,由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青老双方之间,在社会角色,地位和相应的财富与权力资源的占有上发生上了变迁,致使青老之间产生了隔阂,矛盾. 我国传统的老年家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以祖孙三代的主干家庭为主,真正空巢或者独居的老人家庭所占比例较低,但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老年家庭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空巢家庭比例上升,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所占比例缩小,从年龄与家庭结构的相关性看来,城乡老年家庭结构呈正相关的特点,即年龄越大,主干家庭的比例越高.但是家庭结构分布格局在最近的一二十年中发生了变化.根据一些研究者1998年的抽样调查,上海的61-65岁年龄组的老年家庭中,核心家庭所占比例最高,为36.5%,其次是空巢家庭,占33.3%,再次是主干家庭,占 20.64%;其次是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分别占 6.35%,1.59%,1.59%.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一剖析

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 告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班级: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13-3班 姓名:朱鹏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5号——2015年7月28号 调查地点: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刘家村 调查方式:访谈采访法 指导老师:万长军 评语: ()优秀: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良好: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中等: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及格: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 ()不及格: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一、内容摘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本着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态度,步入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能为孤寡老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二、关键词:孤寡老人、养老院、农村发展关心、救助、和谐社会 三、正文: (一)背景解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指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采访了一些当地孤寡老人和一家养老院。对孤寡老人以及养老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本次访问,我们主要了解到一下一些信息: (三)具体采访对象: 1、彭福生:刘家村村委会2组,74岁,农民。彭爷爷是本地从小生活在这的。除了对于院里食堂大锅饭的饭菜不太满意之外,他对于敬老院里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住在院里受到了国家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住在外面没有子女比在院里苦多了。现在住在院里,弟弟时来探望,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院里住的大多人都是神志不清或无法沟通,彭爷爷有时难免寂寞。看看电视,觉得无聊,想打打牌,又凑不到一桌,出去院里去茶室坐坐,又懒怠。这样想来,有时确实孤单。因此,那天对于我的到访,彭爷爷显然十分开心,话也特别多,毕竟,能找到聊天的对象也是很难得的。沈伯伯是需要关怀的。 2、朱德昌,朱家堡村委会3组,73岁,退休工人。朱伯伯是2009年进院里的,今年是进院里的第六年。他家里没有什么亲戚,但有一些侄子。他进院里是因为家里的两间平房拆迁,赔款不多,赔款之后又懒怠造新房。这位朱伯伯他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新闻发布稿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新闻发布稿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 (2011年3月1日) 为了摸清全国失能老年人基本状况,提出失能老年人照料对策,2010年全国老龄办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全国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失能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调查预测,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 %。到2015年,即“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加160万人,所占老年人比例下降0.18个百分点。 庞大的失能老年群体,特别是完全失能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活动必须有人照料,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然而,我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劳动力人口的迁移,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使得建立在多子女条件下的传统家庭照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城乡失能老年人,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照料的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为完全失能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本社会保护,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使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以下着重对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状况进行介绍。 1

一、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基本特征 分城乡来看,我国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的比例,分别为5.0%和6.9%,农村高于城市。按照国际通行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s)“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六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完全失能老年人中,84.3%的为轻度失能,中度和重度失能的比例,分别为5.1%和10.6%。其中,农村轻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高于城市13个百分点,而城市中度和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比重分别比农村高出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完全老年人失能的比例最高,为8.8%;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7.4%和6.7%;而东部地区完全失能的比例最小,为4.8%。不论是那个地区,完全失能老年人中,轻度失能的比例都是最高。 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特征来看,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评差的比例高达近七成。超过八成的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孤独感则更为严重,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达到了41.1%和50.9%。城乡完全失能老年人具有中度以上抑郁症状的比例分别达到 45.9%。特别是中、重度完全失能老年人的心理抑郁状况则更为严重。 二、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支持网络 (一)家庭的支持 城市完全失能老年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 %。农村完全失能老年人照料需求从2000年到2006年相对上升了51.0%,显著大于城市完全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相对增长的15.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