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资料.

植物学资料.
植物学资料.

问答题

1. 说明蔷薇科的主要特征, 如何区别四个亚科?

2. 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3. 表解由胚珠发育成种子时各部分的关系。

4. 菊科植物的花序及花的构造是怎样的?以向日葵为便说明菊科植物的花序及花的构造?

5. 简述禾本科的禾亚科和竹亚科的主要区别。

6. 什么叫双受精?简述双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7. 编写蔷薇科分亚科检索表。

8.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点是什么?

9. 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

10. 豆科分几个亚科?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

11.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点是什么?

12. 说明蔷薇科的主要特征, 如何区别四个亚科?

13. 豆科分几个亚科?简述亚科的主要特征。

14. 伞形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举出5种重要经济植物。

15. 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16. 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植物有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

17. 年轮是如何形成的?何谓假年轮?

18. 简述双子叶植物花和禾本科植物小穗的组成。

19. 被子植物最大的科是哪一科?说出科的识别要点,并举出该科5种常见植物。

20.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点是什么?

三、名词解释

1. 直根系

2. 胼脂体

3. 不完全花

4. 叶序

5. 不完全叶

6. 聚花果

7. 不定根

8. 等面叶

9. 单雌蕊 10. 显花植物 11. 初生结构 12. 不定根 13. 根瘤14. 有限花序 15. 假果 16. 异形叶性 17. 完全叶 18. 维管束 19. 心材 20. 子叶留土幼苗 21. 完全花 22. 上位子房 23. 同源器官 24. 凯氏带 25. 维管束 26. 等面叶 27. 完全叶 28. 无限花序 29. 显花植物 30. 后含物

1. 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关系是________。

A.共生B.寄生C.腐生D.竞争

2. 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

A.侧壁具筛域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C.端壁具筛板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3. 乔麦、何首乌的托叶鞘属________。

A.叶鞘B.托叶C.鞘状托叶D.托叶状的叶鞘

4. 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的过程中。

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

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D.造孢细胞→小孢子

5. 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________。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 具根、茎、叶的桃树幼苗_________。

A.为孢子体,处于无性世代B.为孢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C.为配子体,处于无性世代D.为配子体,处于有性世代

7. 生姜属于变态的________。A.根B.茎C.叶D.果

8. 禾本科植物小花中的外稃相当于_________。

A.花被B.小苞片C.苞片D.总苞

9. 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________。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

10. 根和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______。

A.韧皮部 B.形成层 C.表皮 D.周皮

11. 植物根和茎中,各种初生组织在次生生长产生的压力之下遭受破坏,但________例外。

A.初生木质部B.初生韧皮部C.表皮D.皮层

12. 水稻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许多自由核,然后才产生细胞壁,形

成胚乳细胞,这种胚乳称为_________胚乳。

A.细胞型B.核型C.同时型D.沼生目型

13. 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白色体

14. 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_________。

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15. 研究表明,_________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进入胚囊。

A.助细胞B.反足细胞C.极核D.次生核

16. 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17. 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__________所吸收。

A.胚B.胚芽C.子叶D.外胚乳

18. 苹果等梨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来自_________。

A.子房壁B.花筒(托杯) C.珠被D.花序轴

19. 多胚现象不会因_________而产生。

A.无孢子生殖B.无配子生殖C.孤雌生殖D.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20. 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明显增加部分是________。

A.次生韧皮部B.维管形成层区C.次生木质部D.周皮

21. 风媒花一般_________。

A.花粉结成花粉块B.花两侧对称C.花具杠杆雄蕊D.多集成柔荑花序、穗状花序等

22. 棉花是属于哪一科的植物?A. 椴树科 B. 锦葵科 C. 大棉科 D. 亚麻

23. 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 A.分生区B.根冠C.伸长区D.成熟区

24. 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_________。

A.两性花B.自交亲和C.雌雄同熟D.闭花传粉

25. 多室复子房具有下例哪种胎座?

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

26. 茄的果实属_________。A.浆果B.柑果C.蒴果D.瓠果

27. 禾本科植物小穗中的颖片相当于_________。

A.花被B.小苞片C.苞片D.总苞

28. 鼠尾草花适应异花传粉的特征,除具杠杆雄蕊外,还有_________。

A.花冠形态与虫体相适应B.具蜜腺C.雄蕊先熟D.A、B和C

29.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30. _________只能由单心皮子房发育而来。

A.核果和荚果B.荚果C.蒴果和颖果D.双悬果

31. 柑桔类植物可由珠心、珠被等处的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A.孤雌生殖B.无配子生殖C.无孢子生殖D.无性生殖

32. 被子植物的下列性状中哪一个是较进化的?

A. 两性花

B. 虫媒花

C. 木本

D. 单被花

33. 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 A.分生区B.根冠C.伸长区D.成熟区

34. 单子叶植物风媒传粉的高级类群是____。

A. 兰科

B. 天南星群

C. 禾本科和莎草科

35. 荚果与角果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

A.荚果果皮肉质可食,为肉果,角果的果皮干燥,属干果B.荚果比角果粗壮或长

C.荚果由具边缘胎座的一室子房发育而来,而角果由具中轴胎座的二室子房发育而来

D.荚果由单心皮雌蕊发育而来,而角果由二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

36. 西瓜的食用部分与_________的果实一样,均由发达的胎座发育而来。A.南瓜B.柑桔C.黄瓜D.番茄

37. 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__________所吸收。

A.胚B.胚芽C.子叶D.外胚乳

38. 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发生________。

A.角质化B.栓质化C.矿化D.角化或栓化或矿化

39. 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的是__________。

A.玉米籽粒B.高粱籽粒C.向日葵籽粒D.花生仁

40. 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________。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41. 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A.地下水位较高B.通气良好C.土壤肥力较差D.光照弱

42. 豌豆的果实属于_________。A.肉果B.角果C.荚果D.瘦果

43. 决定旱生植物形态结构最直接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A.水B.光C.热D.风

44. 罗汉果(光果木鳖)是属于____。A. 番荔枝科 B. 葫芦科 C. 西番莲

45. 叶片较大而薄,表皮的角质层薄,气孔较少,是________叶的特点。

A.沉水植物B.旱生植物C.阴地植物D.阳地植物

46. 凯氏带是________的带状增厚

A.木质化和栓质化B.木质化和角质化C.栓质化和角质化D.木质化和矿质化

47. 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__________。

A.受抑制性物质影响B.缺乏氧气C.具后熟作用D.胚尚未成熟

48. 杜仲是一种____。A. 落叶乔木 B. 常绿乔本 C. 灌

49. 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________。

A.根冠和生长点B.生长点和伸长区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50. 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________,根冠得到补充。

A.根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B.根冠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51. 乔麦、何首乌的托叶鞘属________。

A.叶鞘B.托叶C.鞘状托叶D.托叶状的叶鞘

52. 我们食用的红薯是________。A.块根B.块茎C.肉质根D.根状茎

53. 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________。

A.内外排列B.散生C.相间排列

54. 虫媒花一般_________。

A.具杠杆雄蕊B.昼间开放C.香味浓烈D.花大而显著

55. 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A.胚B.胚乳C.种皮D.子叶

56. 刺槐的刺是________。A.茎刺B.皮刺C.托叶刺

57. 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________。

A.心材与边材B.早材与晚材C.硬材与软材

58. 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用__________处理可打破休眠。

A.水冲洗B.赤霉素C.机械方法D.浓硫酸

59. 十字花科和伞形科的心皮数均为____。A. 2 B. 4 C. 3 D.5

60.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植物气孔一般________。

A.保持开张状态B.保持关闭状态C.随时开闭D.周期性开闭

开,此类果实属于_________。A.角果B.荚果C.坚果D.颖果

61. 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_________。

A.两性花B.自交亲和C.雌雄同熟D.闭花传粉

62. 豌豆种子萌发形成子叶留土的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生长迅速。A.上胚轴B.下胚轴C.中胚轴D.胚根

63. 苹果等梨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来自_________。

A.子房壁B.花筒(托杯) C.珠被D.花序轴

64. 中柱鞘细胞可产生________。

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和C

65. 百合胚囊发育属于_________。A.单胞型B.双胞型C.四胞型

66. 下列哪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________。

A.根冠和生长点B.生长点和伸长区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67. 水稻胚乳发育时,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许多自由核,然后才产生细胞壁,形

成胚乳细胞,这种胚乳称为_________胚乳。

A.细胞型B.核型C.同时型D.沼生目型

68. 中柱鞘细胞可产生________。

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和C 69. 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_________。

A.初生壁和次生壁B.果胶层和初生壁C.外壁和内壁D.果胶层和次生壁70. 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A.高尔基体B.线粒体C.肉质网D.核糖体

71. 棉花是属于哪一科的植物?A. 椴树科 B. 锦葵科 C. 大棉科 D. 亚麻

72.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73. 决定受精亲和或不亲和的物质是花粉壁和柱头表面的_________。

A.蛋白质B.硼C.钙D.硼和钙

74. 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________的特性。

A.初生根B.不定根C.次生根D.三生根

75. 木棉的雄蕊型属____。A. 单体雄蕊 B. 多体雄蕊 C. 二体雄

76. 裸子植物叶肉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

A.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B.细胞壁内突成皱褶

C.无光合作用能力D.位于下皮层之上

77. 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_________。

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78. 外胚乳来源于_________。A.反足细胞B.基细胞C.顶细胞D.珠心

79. 肉质植物属________,其叶内贮多量水分。

A.水生植物B.旱生植物C.阴地植物D.耐阴植物

80. 我国特产的被子植物, 可做药材及工业原料的是____。

A. 银杏

B. 杜仲

C. 浙西铁木

81. 茎中初生射线是指________。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纤维

82. 花药发育过程中,单核花粉(即小孢子)形成的过程是_________。

A.造孢细胞→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B.花粉母细胞→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C.孢原细胞→花粉母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

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

83. 多胚现象不会因_________而产生。

A.无孢子生殖B.无配子生殖C.孤雌生殖D.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

84. 马铃薯的块茎上凹陷处具有。A.定芽B.不定芽C.定根D.不定根

85. 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__________所吸收。

A.胚B.胚芽C.子叶D.外胚乳

86. 棉花是属于哪一科的植物?A. 椴树科 B. 锦葵科 C. 大棉科 D. 亚麻

87. 豌豆的果实属于_________。A.肉果B.角果C.荚果D.瘦果

88. 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__________。

A.相同的子叶数B.胚乳C.胚D.外胚乳

89. 被子植物的下列性状中哪一个是较进化的?

A. 两性花

B. 虫媒花

C. 木本

D. 单被花

90. 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

A.厚角组织B.纤维C.石细胞D.厚壁组织

91. 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_________。

A.纤维层B.中层C.绒毡层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

92. 风媒花一般_________。

A.花粉结成花粉块B.花两侧对称C.花具杠杆雄蕊D.多集成柔荑花序、穗状花序等

93. 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__________。

A.根B.芽C.下胚轴D.上胚轴

94. 合蕊柱是指____种情况。

A. 雄蕊愈合成柱状体

B. 雌蕊的花柱愈合成柱状体

C. 雌蕊花柱、雄蕊合为一体的共称

95. 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96. 苹果等梨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来自_________。

A.子房壁B.花筒(托杯) C.珠被D.花序轴

97. 杜仲是一种____。A. 落叶乔木 B. 常绿乔本 C. 灌

98. 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称_________。

A.孤雌生殖B.营养繁殖C.无孢子生殖D.无配子生殖

99. 植物茎木质部中无输导能力的是________。

A.早材B.晚材C.边材D.心材

100. .柑橘类果实的食用部分是_________。

A.内果皮B.内果皮擘上的肉质腺毛(汁囊)

C.种皮上的肉质腺毛(汁囊) D.发达的胎座

101. 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气隙(气腔)是遭破坏了的________。

A.原生韧皮部B.后生韧皮部C.原生木质部D.后生木质部

102. 木棉的雄蕊型属____。A. 单体雄蕊 B. 多体雄蕊 C. 二体雄103. 禾本科植物的叶卷缩与下列何种结构有关?

A.栓细胞B.硅细胞C.长细胞D.泡状细胞

104. 茎中初生射线是指________。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纤维

105. 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B.筛管分子和纤维C.导管分子和纤维D.纤维和伴胞

106. 罗汉果(光果木鳖)是属于____。A. 番荔枝科 B. 葫芦科 C. 西番莲107. 通常花粉管进入胚囊的通道是_________。A.珠孔B.合点C.珠柄108. 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__________。

A.低温B.干燥C.低温和干燥D.低温和避光

109. 鼠尾草花的杠杆雄蕊(杠杆系统)中的杠杆是_________的变态。

A.花丝B.花药C.药隔D.花粉囊

110. 果皮的作用是_________。

A.保护种子,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B.保护种子,协助种子传播

C.协助种子传播,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养料

111. 桑树的果实属于____。A. 浆果 B. 蒴果 C. 聚合果 D. 聚花果

112. 外胚乳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A.3N B.2N C.N

113. 从叶的解剖结构上看,夹竹桃属于________。

A.旱生植物B.中生植物C.阳地植物D.阴地植物

114. 叶具托叶鞘, 一般看作为是哪一科的植物特征?

A. 毛莨科

B. 蓼科

C. 伞形科

D. 茜草科

115. 小麦幼苗的第一片真叶是__________。

A.子叶B.外胚叶C.胚芽鞘D.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116. 水稻谷粒去壳后的糙米为_________。

A.颖果 B.种子 C.胚 D.胚乳

117. 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

A.地下水位较高B.通气良好C.土壤肥力较差D.光照弱

118. 由2-3心皮组成、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来,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此类果实属于_________。

A.角果B.荚果C.坚果D.颖果

119. 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________。

A.髓B.髓腔C.髓或髓腔D.木质部

120. 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

A.表皮形成根毛B.机械组织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木质部发达121. 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122. 中柱鞘细胞可产生________。

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和C 是非题:

1. 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8. 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

15. 中药银翘片名称中的“银”指忍冬科金银花的“银花”,“翘”是指木犀科连翘的果。

17. 由额外形成层产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别称为三生木质部和三生韧皮部。19. 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23. 食虫植物捕虫的结构是变态的叶。

24. 木兰目花被多3基数,显示了与单子叶植物的联系。

27. 子房的心皮数目一定等于子房室数。

29. 紫草科植物均为草本。

30. 单子叶植物胚中的外胚叶相当于双子叶植物中的外胚乳。

32. 大豆花冠为蝶形花冠。

37. 玉米雌花序为佛焰苞所包藏。

38. 产生簇生叶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茎节间缩短的缘故。

41. 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42. 红海椒表现出红色是因为其果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

50. 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53. 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55. 花粉管在雌蕊某些组织或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诱导下定向生长

63. 乌拉草属禾本科,为“东北三宝”之一。

64. 景天科植物为肉质植物,属旱生植物类型。

70. 普洱茶是常绿乔木,为茶的变种。

71. “五加皮酒”是用五加树皮泡酒而成。

72. 天南星科许多植物有块茎。块茎常入药或食用。

76. 花粉粒是由造孢细胞经花粉母细胞阶段发育而来的,因此它的发育与花粉囊壁层的发育无关。

82. 中药银翘片名称中的“银”指忍冬科金银花的“银花”,“翘”是指木犀科连翘的果。

83. 普洱茶是常绿乔木,为茶的变种。

86. 景天科植物为肉质植物,属旱生植物类型。

90. 种柄是由胚柄发育而来的。

93. 唇形科花中子房具2心皮却为4室,这是假隔膜出现的结果。

97. 木兰科植物的花序为总状花序。

99. 中药枸杞子的正品即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浆果。

101. 栽培大麻可同时收获纤维原料和医药原料。

104. 榛亚科总苞叶状或囊状。

105. 忍冬科植物花中花萼筒与子房贴生,意即子房下位。

106. 中药银翘片名称中的“银”指忍冬科金银花的“银花”,“翘”是指木犀科连翘的果。

112. 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113. 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

115. 中药枸杞子的正品即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浆果。

117. 曼陀罗是茄科植物,果为浆果。

120. 植物在某些情况下,自花传粉较异花传粉更优越。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三、名词解释(15分) 柑果(举例):由复雄蕊(1分)形成,外果皮革质(0.5分)中果皮较蔬松(0.5分),内果皮膜质(0.5分),内表皮囊状突起,例:桔、橙(0.5分)。ddd 有胚植物:在生活史中,出现胚的植物的总称(2分),如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排成十字形,称十字形花冠,为十字花科植物花的花冠。dddd 合轴分枝:顶芽生长活动(1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死亡或分化为花芽(0.5分),而靠近顶芽(0.5分)的一个腋芽(0.5分)迅速发育为新枝,代替主茎(0.5分)。ddd 小穗:由颖片和1至数朵小花组合而成的结构(2.5分)。如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ddd 颈卵器:形如瓶状的多细胞的雌性生殖器官(2分),由颈部和腹部组成(0.5分)。其中,有颈沟,腹沟和卵细胞。 地衣:藻类和真菌两类植物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共生体。ddddd 单性结实(举例):不通过受精(1分),子房就发育形成果实(1分),例如,香焦ddd 侧膜胎座:单室(0.5分)复子房(0.5分)或假数室子房(0.5分),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0.5分)相连的腹缝线上(1分)。dd 单身复叶:仅有1枚小叶的复叶(1分),原为三出复叶的,2枚侧生小叶退化而形成(1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叶轴常具翅(1分)。如柑橘叶。; dd 聚药雄蕊(举例):花药合生成筒状(1分),花丝分离(1分),如向日葵(1分)。dddd 菌丝体:真菌的分枝或不分枝的无色菌丝的营养体。 浆果(举例):外果皮薄(1分),中果皮(0.5分)、内果皮(0.5分)均肉质化,并充满汁液。例番茄 学名:拉丁文(0.5分)属名(1分首字母大写为名词)+种加词(1分全大写为形容词)+定名人(0.5分首字大写),如:Oryza sativa L; ddd 藻类:是一类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的总称,如蓝藻,绿藻,红藻,褐藻。 菌类: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的统称(2分)。如细菌,粘菌,真菌等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0.5分),花萼(0.5分),甚至整个花序(0.5分)都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举例:梨(1分) 合蕊柱:兰科植物(1分)的雄蕊与花柱,柱头完全愈合成的圆柱状结构即是合蕊柱。 角果(举例):两心皮组成(1分),具假隔膜(1分),成熟时从两腹缝线裂开(0.5分),例如,油菜、青菜 梯形接合:水绵两条丝状体相对处的细胞壁向外突起伸长并相接触,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形成接合管(2分),细胞的原生质体缩成一团,形成合子(0.5分)丝状体多处产生接合管(0.5分),形如“梯子”而得名的。 低等植物: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1分),雌性生殖结构由单细胞构成(1分),生活史中不出现胚(1分)。例如:细菌,藻类,地衣等。 头状花序:许多无柄花(0.5分),着生于极度缩短(1分),膨大平展(1分)的花序轴上,各苞片常密集成总苞(0.5分),花排列成头状。 世代交替:从无性世代的孢子体产生有性世代的配子体,又从有性世代的配子体产生无性世代的孢子体,有规律地轮回更替现象称世代交替。dd 聚花果(举例):由整个花序(2分)形成的果实,例如桑椹、菠萝。(1分) 假二叉分枝:顶芽(0.5分)长出一段枝条,停止发育或为花芽(0.5分),顶芽两侧对生的侧芽(1分)同时发育为新枝,新枝的顶牙和侧芽生长活动与母枝相同(1分)。 个体发育:植物从生命活动中的某一个阶段(孢子,合子,种子)开始,经过形态,结构和生殖上的一系列发育变化,然后再出现当初这一阶段的全过程。 种子植物:在生活史中产生种子,胚被种子的外部结构很好的保护(2.5分)。如裸子植物和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 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 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植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解释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植物学复习资料1植物各科识别要点

植物学复习资料(下册)附录1 植物各科形态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的识别特征: 木本。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的识别特征: 草本。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桑科识别特征: 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而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Ca4; CoO; A4 ♀:*Ca4; CoO; G(2:1) 石竹科识别特征: 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雄蕊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锦葵科识别特征: 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本科中有许多著名纤维植物,如棉花、麻、洋麻,此外,还有许多观赏植物,如锦葵、蜀葵等。 葫芦科识别特征:

具卷须的草质藤本。叶掌状分裂。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瓠果。 杨柳科识别特征: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十字花科识别特征: 植株具辛辣味。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蔷薇科识别特征: 花为5基数,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 Spiraeoideae 主要特征: 木本,常无托叶。 心皮通常5个,花托浅盘状。 果实为开裂蓇葖果。 2、蔷薇亚科 Rosoideae 主要特征: 草本或木本,有托叶,托叶和叶柄愈合。 子房上位,心皮多数,生长在凸起或下凹的花托上。 果实为瘦果或小核果。

植物学知识点汇总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 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有 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 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3脂类:经水解后产生脂肪酸的物质,单纯脂、复合脂、结合脂等; ○4糖类:单糖(葡萄糖、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纤维素、淀粉) --酶、维生素、激素、抗菌素等。

植物学整理笔记

植物学整理笔记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种子植物根据其胚胎是否有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P68 ?种子植物的植物体在构造上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前3种称为营养器官, 后3种称为繁殖器官。P68 第二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P68 ?所谓假种皮,严格地说是指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 枝、龙眼)。P69 ?成熟的种子,种皮上一般还有种脐、种孔、种脊,种脐和种孔是每种植物都具有的构造。P69 ?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个部分。P70 ?根据子叶的数目,种子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具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具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称 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定,通常都是两个以上。P70 ?种子的类型P70 1.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子叶肥厚、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 功能。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刺槐、梨、板栗、油茶、核桃等都是无胚乳种子。 2.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种子大部分,胚较小,如油桐、 橡胶树、松、稻、麦等。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 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P72 ?幼苗类型分为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P73 第三节根 ?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 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合成的功能,此外还有固定支撑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和繁殖作用(营养繁殖)。P75 ?定根(主根、侧根)和不定根P75 1.由种子中的胚根萌发而形成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从主根产生的侧根。 2.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从茎、叶、胚轴等部位产生,与胚根无关,称为不定根。蕨类、种子植物 扦插、单子叶植物等的根。不定根也能再产生侧根。 ?根系类型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P76 1.由主根及其产生的侧根构成的根的总和,称为直根系,有粗大的主根和发达的侧根。通常是深 根性的。因而比较耐干旱。如裸子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 2.由不定根形成的根的总和,称为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各根粗细和长短一致,侧根很少。 通常是浅根性,因而不太耐旱。如蕨类植物、单子叶植物、部分双子叶植物。常常因为胚根萌 发不久就死亡,而由胚轴上长出的不定根构成。 ?根的生长的三向性: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及其应用。 ?树种的根系特征也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依据之一。选择防护林带的树种,一般应选深根性树种,才具有较强 的抗风力;营造水土保持林,一般宜用侧根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时,除考虑地上部分的 相互关系外,要选择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合理配置,以利于根系的发育及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P77 ?植物根系分布在土壤中,它们和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植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高等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关系,称为共生。根瘤和菌根是高等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 之间共生关系的两种类型。P89 ?根瘤常见科属:除豆科外,桦木科、木麻黄科、鼠李科、胡颓子科、杨梅科、蔷薇科、苏铁科、罗汉松科

考研植物学资料

. 植物学名词解释 认为一切生细胞学说——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学说。1. 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由原生质所构成,是细胞各类 2. 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和微器官。3. 胞质运动——细胞内细胞质的流动。如胞质环流和变形虫伪足的伸缩。4. 初生纹孔场——细胞壁在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在细胞的初生壁上具有一些 5. 明显的凹陷区域,称初生纹孔场。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原生质细丝通过初生壁上的小孔而彼 6. 此相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7.纹孔——植物细胞在形成初生壁时,初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这些部分,也就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称为纹孔。 8.成膜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中部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和囊泡等组成的结构。在该区域囊泡聚集并融合形成细胞板。 9.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10.组织系统——指一个植物整体上,或一个器官上的一种组织或几种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一个单位,称为组织系统。 11.分生组织——植物体内能连续或周期性地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12.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是进步的表现。 13.穿孔——是指导管分子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这也是导管分子和管胞的主要区别。 14.颖果——颖果的果皮薄,革质,只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不易分离。果实小,一般被误认为是种子。颖果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的特有果实类型。 15.休眠——一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的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休眠的种子是处在新陈代谢十分缓慢而近于不活动的状态。 16.萌发——指充分成熟的种子,在适当条件下,从休眠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胚开始生长,逐渐形成幼苗的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 17.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脱离母体后,在合适条件下可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器官。主要包括具有起保护作用的种皮,新个体的雏体胚以及储存营养物质的胚乳或子叶等结资料Word . 构。幼苗——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18.凯氏带——某些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最初发育阶段,纵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的一条细19. 的木栓质或类木质素的沉积带。通道细胞—

大学《植物学讲义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 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北方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点难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一、分类学及其发展 分类学的任务不仅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学识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即根据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随着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分类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分类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如化学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等。 二、分类系统 (一)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 (二)恩格勒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三)哈钦松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一、茎的形态术语 (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划分 依茎中木质含量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茎含木质多,坚硬,寿命长。其中主干明显且高大的为乔木;基部分枝,主干不明显且较矮的植物为灌木,仅基部木质,上部不甚木质的矮小植物为半灌

木。另外,茎细长而不能直立的为藤本。

草本植物含木质少,多汁,较柔软。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划分 1、直立茎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4、缠绕茎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植物学资料整理汇总

一、细胞壁的结构 1、胞间层(中层):主要成分为果胶质。 2、初生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少量的果胶质、半纤维素):初生壁一般薄而柔软,可塑性大;同时可透水分和溶质 3、次生壁:(形成于细胞停止生长以后,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木质。):较厚,坚硬;分为外、中、内三层;次生壁强烈加厚的cell多数是死细胞。 4、纹孔:细胞壁增厚时,并非全面均匀增厚,其中常留有不增厚的部分称纹孔。实际上并 非真正的孔,而是一些薄壁的区域。分为具缘纹孔(底>口,发生在次生壁强烈加厚 的细胞间。)、单纹孔、半具缘纹孔 5、胞间连丝:在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 联系,这些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叫胞间连丝。 二、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 1、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位置:根尖、茎尖的先端 细胞特点:1)形小、壁薄、质浓、核大、无或仅具小液泡,排列整齐,无胞间隙;2)终身保持分裂能力。 2、初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位置:根、茎前最幼嫩部位,位于原分生组织之后。 特点:一方面cell仍能分裂;一方面cell开始初步分化 3、次生分生组织:仅见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侧生分生组织) 位置:根、茎中轴的侧面。 来源:成熟cell脱分化而成。 两类形成层→使根茎增粗。木栓形成层→形成周皮 4、居间分生组织 基本组织、)三、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布:较广,6种器官均有。 特点:(1)都是活cell、壁薄、核小、形大、液泡大、细胞间隙大;(2)cell分化程度浅,具潜在的转化能力,具较大的可塑性。 类型: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储水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传递cell 四、输导组织 木质部: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包括管胞和导管分子、纤维、薄壁细胞等。 韧皮部:复合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导管分子与管胞位于木质部(死细胞)

植物学大一整理~!!资料

植物学1.植物的分类 (1)自然分类法:恩格勒哈钦松克朗奎斯系统(2)人为分类法:科属种 2.依据景观特征用途分类 行道树: 香樟樟科,樟属 无患子无患子科,无患子属银杏银杏科,银杏属 枫树槭树科,槭树属 合欢豆科,合欢属 垂柳杨柳科,柳属 榕树桑科,榕属 蒲葵棕榈科,蒲葵属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 苦楝楝科,楝属梧桐梧桐科,梧桐属 构树桑科,构属 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 圆柏柏科,圆柏属 广玉兰木兰科,木兰属 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 毛白杨杨柳科,杨属 二球悬铃木(英桐)悬铃木科,悬铃木 属(PS:一球美桐三球法桐) 绿篱植物: 黄杨黄杨科,黄杨属 大叶黄杨卫矛科,卫矛属小叶黄杨黄杨科,黄杨属侧柏柏科,侧柏属 木槿锦葵科,木槿属 金叶女贞木犀科,女贞属卫矛卫矛科,卫矛属 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法国冬青忍冬科,荚迷属 紫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 枸骨冬青科,冬青属 火棘蔷薇科,火棘属 罗汉松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红花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珊瑚树忍冬科,荚迷属 攀缘植物: 牵牛旋花科,牵牛属 紫藤豆科,紫藤属 葡萄葡萄科,葡萄属 爬山虎葡萄科,爬山虎属扶芳藤卫矛科,卫矛属木香蔷薇科,蔷薇属 野蔷薇蔷薇科,蔷薇属凌霄紫葳科,凌霄属 绿萝天南星科,绿萝属金银花忍冬科,忍冬属花叶蔓长春夹竹桃科,蔓长春花属络石夹竹桃科,络石属 木通木通科,木通属 探春木犀科,素馨属 丝瓜葫芦科,丝瓜属 吊兰百合科,吊兰属 过路黄报春花科,珍珠菜属 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属 垂盆草景天科,佛甲草属 铁线莲毛茛科,铁线莲属 花坛,盆栽花卉: 菊花菊科,菊属 非洲菊菊科,大丁草属月季蔷薇科,蔷薇属百合百合科,百合属 唐菖蒲鸢尾科,唐菖薄属鹤望兰旅人蕉科,鹤望兰属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

吉林农业大学 2015级植物学复习范围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lq 如本资料有什么失误,请见谅,欢迎您进行斧正。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P6 2.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的区别P9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细胞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 3.细胞壁的分层P10 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4.质体的三种类型P19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 5.溶酶体的三种功能P23 异体吞噬,自体吞噬,细胞自溶反应

6.后含物的名词解释P25 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一些储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7.细胞周期的解释P28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淀粉的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9.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 10.细胞学说提出人物 施莱登,施旺 11.细胞学说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所有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细胞均由其他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分裂可形成组织 意义:细胞学说的创立,使动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了统一,为进化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1.简单组织与复合组织的比较P33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分生组织的分类P33,34 部位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性质来源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3.保护组织P35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4.传递细胞P39 这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细胞壁内突生长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5.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P40 6.导管的5种类型P44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7.侵填体的名词解释P44 在较老导管周围,薄壁或射线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纹孔向导管内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最终将导管堵塞。 8.分泌结构的分类P46 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9.有限维管束与无限维管束的比较P50 无限: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存在分生组织,可以继续增粗。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绪论 植物(Plant):在生物界中,营固着生活、具有细胞壁、自养的生物。 形态多样性:大小各异,形态多样。 结构多样性: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简单-复杂。 寿命多样性:短命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 营养多样性: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寄生、腐生 生态多样性:陆生、水生;沙生、盐生、冻原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的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生物科学,包括形态结构的发展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类群的进化与分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或系统植物学:根据植物的特征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演化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 物种:分类学基本单位,指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变型:形态特征变异相对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花重瓣、单瓣的变异、叶片有无色斑等。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并达到一定数量。 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个体构造、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建成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开发的科学。 分子植物学:研究植物材料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科学。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是建立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孢粉学、细胞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生态学和古植物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向日葵菊科一年生植物,原产北美,是重要的油料植物。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植物叶对生。 大花草分布于苏门答腊,大花草科寄生植物。 天麻.,兰科腐生植物,其根状茎入药,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疼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病、头疼、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和小儿惊风等。 第一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生活周期:从种子开始,当种子成熟后,在适应的外界条件下萌发成幼苗,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当植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顶芽或侧芽分化形成花芽,再进一步形成花、果实和种子。 器官: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由数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植物体的组成单位。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

植物学讲义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细胞学说: 时间:1838-1839 提出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中心含义:一切生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意义:将整个生物界统一起来。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能力即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影响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因素:遗传因素(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概念:由原生质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形态概念)。 原生质:构成生物细胞的一切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概念)。 1 细胞膜(原生质膜) (1)亚显微结构 单位膜:在电镜下由3 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 (2)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特点:具有选择透性 (4)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接受和传递遗传信息; 参与细胞识别;抗病菌;胞饮等 2 细胞核 (1)数量、形状、位置与细胞种类、活动等有关。(2)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有核孔,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换。 核仁:折光强的小球体,作用-合成与贮存RNA的场所。 核质:透明胶状物,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2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2 部分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微结构(微器官)。 叶绿体 质体(植物体特有的)有色体 白色体 叶绿体: 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结构(幻灯片18)-双层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的柱状单位)、基质片层和基质 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有色体:色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结构:双层膜,无内部结构作用:积累淀粉、脂类、传粉等 白色体:不含色素,主要作用合成和储存淀粉、脂类 3 种质体之间的转化 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基质,内膜内突形成嵴(上有嵴粒)作用:呼吸代谢的场所。 内质网结构: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类型-粗糙型,光滑型 作用:粗糙型主要合成运输蛋白质;光滑型主要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 细胞质膜—内质网—核外膜相邻细胞 高尔基体:结构-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边缘形成小泡。作用: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物(多糖及糖蛋白)。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单层膜内部为细胞液,含多种成分 作用-贮藏(糖、酸、丹宁、晶体、花色素(又称为花青素或花青苷)(酸性显红、碱性显蓝、中性显紫);参与各种代谢;维持细胞形状,利于物质交换。 微梁系统:微管和微丝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空心管状结构微丝:由类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实心丝状结构 作用:二者构成细胞内的骨架系统,起支撑作用,维持细胞的形状; 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并与细胞分裂等有关 核糖体:又称核糖核蛋白体组成:大亚基+小亚基成分:RNA和蛋白质 作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布:粗糙型内质网、核外膜、叶绿体、线粒体等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无特殊结构的胶体系统 特点: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与微管和微丝的排列方式有关。 功能:保持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为细胞器提供原料。

(整理)专升本植物学章节重点.

《植物学》专升本考试辅导资料 ●各章重点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简答题(试从发生、主要成分、特点等方面比较初生壁和次生壁) 初生壁:在胞间层内侧形成的壁层,果胶质和纤维素,具可塑性。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形成的壁层,纤维素,不具可塑性。 二、名词 1.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结构的总称。 3.纹孔:次生壁在形成时的中断部分。 4.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 5.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 6.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 7.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 8.细胞分化:来源相同的众多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差异的变化过程。 三、单项选择 1.下列细胞器中属于单层膜结构且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有关的是()C粗面内质网 2.植物细胞中起分解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细胞器是()B溶酶体 3.细胞核内合成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是()B核仁 第二章植物组织 一、论述题 1.何谓维管束?维管束的组成分子是什么?维管束有哪些主要类型? 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周韧维管束等。 二、简答题 1.何谓分生组织?其有哪些类型? 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有哪些类型?组成其细胞有哪些特点? 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壁薄,有发达胞间隙,分化浅。 3.试区分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异同点。 厚角组织:局部加厚,初生壁,活细胞 厚壁组织:全面加厚,次生壁,死细胞 4.试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为输导组织。 导管:输水组织,存在于木质部中,具次生壁,为死细胞 筛管:输导有机物组织,存在于韧皮部中,为初生壁,为活细胞 三、名词 1.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担负一定生理机能的细胞组合。 2.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包括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4.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植物学复习资料

1.双名法2.孢子植物3.传递细胞4.系统发育5.接合生殖6.原丝体7.梯形结合8.个体发育9.世代交替10.双名法11.核相交替12.珠鳞13.精子器14.有性生殖15.颈卵器16.聚花果17.种子休眠18.凯氏带19.胞间连丝20.同功器官

21.同源器官22.细胞分化23.双受精24.叶镶嵌25.异形叶性26.细胞周期27.聚合果28.内起源29.外起源30.通道细胞31.细胞器32.髓射线33.运动细胞34.离生雌蕊35.木质部36.环带37.聚药雄蕊38.异形叶性39.纹孔40.质体

41.韧皮部 42.组织 43.维管束 44.内膜系统 45.叶绿体 二、填空 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基本类型。 2. 原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初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次生结构,副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韧皮部结构。 3. 一片完全叶包括叶片、_叶柄_和_托叶_三部分。 4. 植物茎类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_成熟区三个区。 5.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群。 6. 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为四强雄蕊,锦葵科为单体雄蕊,菊科为聚药雄蕊。 7.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珠孔发育成种孔、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8. 马玲薯食用的部分是块茎。甘薯食用的部分是块根,荔枝食用的部分是假种皮。 9. 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10. 细胞质可进一步分化为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1.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通的贮藏物质,常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可分为单粒、

植物学资料大全

植物形态与分类 一、植物的地位 植物是生命世界中的第一生产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作为动物(包括人类)和微生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另外,植物体内的光合产物通过转化形成各式各样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些是此生物质),这些物质又是工业、医药原料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中心过程,它为畜牧业和水产业提供了有机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气候净化和气候调节也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 植物占地球生物量的98%,它跟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从35亿年前原始蓝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地球增加氧气、光合产物为后继者提供食物时起,植物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一直且将永远做出贡献。 二、植物的分类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伟大星球。地球可分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凡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物体都叫生物。而所有的生物都归于生物界。 生物界是一个浩瀚庞杂的综合体,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到几十吨重的鲸。要对这些生物进行研究,就好似蚂蚁吃地球——无从下嘴。因此就将生物界划为平行的五个界:原核生物界(细菌、

病毒)、原声生物界(真菌真核单细胞生物)、菌物界(蘑菇)、植物界和动物界。 1、分类等级 生物分类学是依据相似性进行分类的。生物界主要的分类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也可以在每个分类单位下增加次级分类单位如亚界、亚科、亚种等。 以茶为例: 茶在分类等级中的名称和归属: 等级名称 界门纲目科亚科族属亚属系种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 山茶科 山茶亚科 山茶族 山茶属 山茶亚属 茶系 茶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2.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 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3.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 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4.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 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二、论述题 1.试区别: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 答:细胞质由基质和众多细胞器构成。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原生质体是除去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质体?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前质体:无色或呈现淡绿色的球状体,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 内褶,伸入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小泡或类囊体,膜内基质有少量的 DNA RNA 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白等。当细胞生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 他类型的质体。 (2)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结构复杂,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构成,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 合成某些蛋白质,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个体发生上,叶绿体来自 前质体。 (3)白色体近于球体,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和油造体,来自于前质体。 (4)有色体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由前质体发育而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成。 3.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如何? 答:(1)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体、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2)核被膜包括核膜和核纤层两部分,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外膜表面由核糖体,并与内质网连通,核被膜上还分布由核孔复合体,是细 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是核被膜内膜的一层蛋白质网络 结构,为核膜和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并介导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相互

植物学整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植物学知识归纳整理 一、组织 构成高等植物体的细胞有多种类型,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组织的类型 依照发育程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划分:分生组织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分,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植物体的其它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体积小,排列紧密,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大液泡而有分散的小液泡 1、根据发生次序划分: 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的最先端,持续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紧跟在原分生组织之后,细胞已开始初步分化 次生分生组织:某些成熟的薄壁细胞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如根部的中柱鞘细胞) 2、根据分布位置划分: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尖、茎尖(产生新叶、腋芽、花),使植物长高。 侧分生组织:位于根、茎周侧,维管形成层(根、茎增粗)、木栓形成层,让植物增粗。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成熟组织之间(茎的节间、叶鞘的基部),在一定时间具有分裂能力,禾谷类的拔节、抽穗,韭菜、葱割去叶后继续生长,土豆的顶根都与居间分生组织有关。 成熟组织: 根据生理功能划分: 1.薄壁组织:广泛分布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细胞特征:体积大,壁薄,细胞间隙大 根据生理功能进一步划分为 ①同化组织:植物体的绿色部分,叶绿体丰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②贮藏组织:根、茎、果实和种子,细胞内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水稻的胚乳细胞,马铃薯的块茎, 贮藏水分,旱生植物仙人掌,高寒植物红景天,肉质叶片的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 ③通气组织:湿生、水生植物体内,薄壁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气腔或气道,有利于气体交换,如水稻、莲 因为薄壁组织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组织,所以也叫基本组织

植物学答案上课讲义

植物学答案

植物学答案 一、名解词释 线粒体:在真核生活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与呼吸作用有关,双层膜,内膜向基质内褶叠形成嵴,分布着基粒,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半圆形的亚单位组成,其唯一功能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肽链,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等真核自养生物细胞内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一种质体,由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组成,双层膜,是细胞的能量转换中心。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陈代谢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 期、G2和M期。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一方面继续进行着细胞分裂,一方面已经开始初步分化,是原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之间的过渡类型。 次生分生组织:由某些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恢复分裂功能转化而来的产生次生结构的分生组织。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产于原先茎的表皮的气孔之下,是补充细胞增生形成的突破口。 传递细胞: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驶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