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规划

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规划
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规划

城市滨江绿地规划设计

——以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规划为例

摘要:城市滨水景观对塑造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规划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恢复滨水绿地构建城市滨水景观,以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关键词:规划设计;滨江绿地;沱江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land On the Waterfront for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land On the Waterfront on Ziyang section of Tuojiang River

Student: GU Xiao-juan

Tutor:LIU Wei-dong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sty,Ya’an 625014 China) Abstract:Urban waterfro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ity image . This paper take the exampl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of Greenland On the Waterfront on Ziyang section of Tuojiang River and analyze and discuss how to revamp the waterfront green space and recover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of City so as to satisfy the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living quality .

Key words: planning and designs ; waterfront green space; Tuojiang

水域是滋养人类文明的动脉,是城市产生的摇篮。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区域,它既是陆地的边缘,也是水的边缘[1],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在水利功能上,能排洪泄洪、灌溉,为城市提供水源;在生态功能上,不仅能够调节和改善微气候环境,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现代建筑理念更是把水作为重要的生态构景元素,把“亲水性”作为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2]。如今,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是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的水岸空间和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然而由于防洪堤的修建,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的陆地植被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湿生生物失去了生存栖息的场所,破坏了河岸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造成生物资源丧失和生态失衡[14,15]。为恢复滨江地带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交往的绿色“厅堂”,对沱江资阳段流域进行改造和规划设计。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资阳位于东经104°21′—105°27′,北纬29°15′—30°17′,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阳,南连内江,东接重庆、遂宁,西邻眉山,城市建设一直围绕建设“西部车城,绿色资阳”这一核心战略目标进行。资阳自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特别是“723”工程的全面实施,将城市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此形式下,为了进行城市建设,市政府及时组织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地修编工作,提出了“东拓南延,拥江发展”的城市建设思路。基于此,资阳市规划和建设局委托资阳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沱江滨江绿地进行总体规划。

1.2 场地概况

资阳市平均海拔400m,属浅丘地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一月均温6.4℃,七月均温26.7℃,多年平均降雨900-1000㎜。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70%,暴雨发生较频繁,日降雨量100-200㎜,最大达到300㎜以上[3]。

历史资料表明,沱江每年都有洪水发生。沱江资阳段从1840年至2005年的165年中,城区遭遇大洪水和特大洪水15次,沱江最高水位为1898年特大洪水,洪峰水位为359.96m,涨幅12m。每年洪水的涨幅在4-5m,沱江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枯水期长达10个月,枯水期常水位为347.46m,水量小,裸露大量的河滩地。长期以来由于重视不够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造成此段环境较差,严重影响市容。

此次规划地段为资阳市二环路内,规划地段总长2.9km,规划总面积241649.7㎡,最宽

处150m,最窄处42m。周边多为居民住宅用地,以及部分商业用地,现旧城区的防洪堤已建成,堤内有大量滩地,部分滩地被农民当作菜地,沱一桥北侧部分滩地已被整理为较平的场地,部分滩地上覆盖有较为单一的低矮地被,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都较差。目前对河滩地的利用和建设将对整个滨江风光带的打造和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打好沱江这张牌,构筑良好的滨江生态景观带,对提升和优化城市形象,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对顺利实施“拥江发展”的城市建设思路,实现“绿色资阳”这一核心战略目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 设计依据

《资阳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资阳市旅游风景名胜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

资阳市沱江河相关水文资料。

其他相关规范、法规、文件。

3 规划方案及评价

3.1规划指导思想

保持滨江绿地自然的空间形态,延续自然生态脉络,坚持“回归自然”的理念,紧扣“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8],重点旨在保护和恢复沱江河河滩地的自然生态功能,进行人工恢复、保护及培育生态湿地景观。通过对沱江滨江绿地的规划改造,为市民和游人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改善当地环境,提升地区形象,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

3.2规划原则

3.2.1尊重场地的原则

关注沱江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结构,结合道路、周边建筑和防洪堤的改造,扩大城市绿地,完善其游憩、文化、排污、降温、保湿、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确保防洪安全等功能,展示资阳特色。

3.2.2亲水性原则

亲水是人的特性,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利用滨水特色条件,沿水设置各种设施如亲水平台、亲水步道等更大地丰富景观内涵,满足人们对水的视觉、触觉和听觉渴望。

3.2.3 坚持多目标兼顾的原则

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绿色为基础,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目标,通过创造水绿生态走廊,大力发展水绿生态体系,

改善水绿生态环境,营造水景,美化生产和创业环境,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促使“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统一协调地发展[4]。

3.2.4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环境、社会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是各种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受益者[5]。在本次景观规划中注重景观环境对人的关怀,在主要景点、主要道路、广场均设置残疾人坡道、肓道等,并依据空间的不同功能设置各类小品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3.3规划方案

3.3.1总体布局

3.3.1.1方案一

为了使滨江绿地保持自然的生态空间,因此将人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限制在堤外的滨江绿带中,使滨江绿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交往的绿色“厅堂”[6]。根据滨江绿地所处位置及周边用地情况从南至北分为6个区。

娱乐休闲活动区:位于沱江城区最南端,根据市民的不同活动需求,在娱乐休闲活动区内设置了音乐广场以及林间休闲活动场地;音乐广场作为开敞的活动空间,可满足市民日常跳舞、晨练需求并为社区举办文体活动、艺术表演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林间休闲活动场地设置敞轩以及林荫小广场供居民收藏展示或遛鸟、赏鸟等休闲活动的场地。林中设花架,四周遍植梨树,借梨园喻戏曲,提供戏迷聚集之处,弘扬民族文化。

图1 娱乐活动场地断面图

城市文化区:位于沱一桥桥头,为展现资阳石刻之乡的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区设置石刻广场,在广场上设置图腾柱及石雕文化墙等,展现资阳两千年的历史及历史名人。让更多的市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自豪感,使这里成为外来游客了解资阳的窗口。

都市风情区:位于沱三桥两侧,以疏林草地为主,用植物来展现四季美景,设置尺度怡人的休憩设施,满足市民观景的需求。在区内设置少量国外风情的建筑小品,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领略异域风情。同时设置有啤酒广场、露天茶室(图2)、美食广场等休闲设施。

图2 露天茶座效果图

健身保健区:在此区中为方便市民开展有氧健身活动,设置森林浴场、自由穿行的环氧慢跑步道以及可进行集体操的“健康加油站”等林荫广场,以树阵的形式栽植大量的香花树种以及能分泌杀菌素的树种,一方面具有滞尘、吸污及杀菌等抗污特性;另一方面,

循环都有影响[7]。为方便市民开展益智活动,对于局部环境小气候的调节,以及区域内CO

2

设置“闲庭对弈”亭廊。

自然生态区:位于沱江城区段最北端。通过利用植物造景及微地形处理及设置溪流的方式来创造出都市森林的景象,提供一个让人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自然奥妙的场所。在河岸处通过设置台地式驳岸(图3)创造亲水空间,满足人们亲水需求。

湿地觅趣区:为堤内的河滩地改造而成,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植被状态,并利用它们营造较为野趣的空间,适当补充、丰富一定的植物材料,增加可游、可看的景观空间,在湿地游览沿线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湿地景观,如水生植物区、沼生植物区、水生鸢尾区,恢复和营造自然浅滩湿地景观,为鱼类、两栖动物,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在狭长地带中设置自由曲线的漫步道,其中穿插木栈道、吊桥、茅草房等,增加人们散步、休息、观景等多种常休闲活动的趣味性,并向人们提供一个进行湿地生态教育的空间。

图3 台地式驳岸效果图图4 亲水弧形平台

3.3.1.2方案二

为了提升河滩地的利用价值,满足人们亲水、近水的需求,增强休闲娱乐时的亲水性,利用经营城市[11]的观点,对河滩地利用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调整。在保留了方案一的六个区的基础上根据河滩地所处的位置及宽度,新增2个区即:滨水娱乐休闲区、滨水运动乐园区。

滨水娱乐休闲区:为满足广大市民节假日期间开展篝火晚会需求,同时在春节期间也可成为烟花爆竹燃放点,滨水娱乐休闲区设置篝火广场,并设有亲水弧形平台(图4),三面环水,周围烟波浩淼,使人如入仙境,临水处建一露天剧场,看台上设置一组张拉膜结构的帐顶亭,白色的膜顶象征帆影片片,可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夏季夜晚以抽取江水作为水幕背景的演出将极富吸引力。为满足节假日家长带孩子来戏水寻石,捉鱼抓虾,放风筝等提供一个优美的活动场所,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充分利用滨水的优势,开挖沟渠,叠石成溪,建立生态小花园,修筑小型木质邻水平台,设置亲子乐园。设置美食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不同地域的风味小吃,同时根据可各地建筑的特色,建立活动临时建筑,让游人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体验异地风情。在缀花草坪缓坡上设置清风茶座,游人可一边品茶,一边享受迎面拂来夹杂着阵阵花香的河风。

滨水运动乐园区:由于城东片区体育设施较为缺乏,在滨水运动乐园区设置羽毛球场,门球场、排球场、赛车场、滑冰场等活动场地,满足各阶段年龄层次健身、锻炼的需求。

方案一着重于生态的恢复与建设,解决沱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在亲水性的表现上相对较差;方案二将人们的活动引导到河滩地上,使人们在休闲娱乐时有很好的亲水性、近水性,但是人们在滩地上大量的活动,对滩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影响较大,物种多样性得

不到保护,一些经营项目的设置如管理不当,会影响滩地的环境,一些临时设施的搭建也会影响沿岸的景观效果。通过讨论比较甲方最终选择了以保持自然的生态空间,解决沱江生态环境为主的方案一。

3.3.2绿化规划

滨水植物景观是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河流生态廊道的重要景观[9]。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植物景观,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

整个滨江绿地带以“运用多种观赏树种创造不同的生态景观”为宗旨,结合城市统一规划,植物选择以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的、易种易活的、耐水湿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如:柏树(Platycladus orientalis)、桑树(Morus alba)、黄葛树(Ficus vlrens var.sublanceolata )、香樟(Cinnamon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榆树(Ulmus pumila L.)、洋槐(Robinia pseucdoacacia)、慈竹(Dendrocalamus affinnis)等),做到四季常青(如:雪松(Cedrus deodara)、枇杷(Eriodotrya japonica)等)、三季有花(如: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樱花( Prunus serrulata Lindl)、地被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贴梗海棠(Chaenomeles lagenari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等)。采用各种高大的乔木、灌木、花灌木、地被、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等造景,形成“花叶相映、层次丰富、尺度适宜、景观有序”的现代绿色文化生态廊道[10]。通过绿化规划,将沱江旧城区建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大道,创造一幅人与自然生态、文化相融合的协调画面。

图5 湿地植物景观意向图

3.3.3道路规划

沿河岸线的滨河路为远处的观景路径,绿化带内的游园路、台阶步道提供居民一种接近自然的移动路径,同时承担空间路径与景观路径的功能,沿路径延伸,步移景异。

在近水地带设置亲水平台、木栈道等,由亲水步道联系形成交通纽带。作为水面和地面的两个界面的分界点,滨水区步道的布置在形态上呈现蜿蜒的曲线沿岸延伸,体现水体的曲线。

3.4方案评价

3.4.1突出营造自然生态环境

坚持“回归自然”的理念科学利用水体,加强生态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实行“以绿养水”、“以绿净水”方针,形成水绿相间的“生态走廊”,旨在保护和恢复沱江河河滩地的自然生态功能,进行人工恢复、保护及培育生态湿地景观。

3.4.2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

运用全新的生态网络结构概念 , 在湿地景观的建造中使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成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 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其目的是构建适合微生物和小动物生存繁殖和迁移活动的不间断基质环境 , 形成开放的微食物链系统。

3.4.3充分体现人文特色

在规划中根据现状以及资阳市的人文历史,因地制宜的设置各园林景观小品,创造及据文化,又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沱江作为哺育资阳人民几千年的母亲河,它必将在城市建设的新形势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4 规划成果

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见图6

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现状分析图见附图7

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构想图—方案一见图8

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构想图—方案二见图9

湿地利用及景观意向图见附图10

5 问题及讨论

在对沱江资阳段滨江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遇到和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需要与大家探讨:5.1河流季节性变化对滨水景观塑造的影响

在本次规划中通过广场与防洪堤采用台地式的处理手法融为一体,顺应地势,与江景

形成良好的对话呼应。亲水平台通过阶梯或台地式平台与主广场相连,以阶差减缓河岸的高差,使人能更安全地亲近水岸,由此获得层次丰富的江岸景观空间。堤内抢险道用彩色水泥砖铺砌,随地形或设计要求起伏,贯穿整个景观带,局部与防洪堤同高,拓宽作为景观平台。日常作为游览性步道,紧急情况才做抢险用。通过这些手法使景观功能与防洪功能的构筑物相得益彰,创造一个生态的、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滨水景观带。

5.2对滨河滩地的利用和改造

在本次规划中对滩地的利用和改造是通过以生态的手法将河滩地恢复和营造为自然浅滩湿地景观,在狭长地带中设置自由曲线的漫步道,其中穿插木栈道、吊桥、茅草房等,增加人们散步、休息、观景等多种日常休闲活动的趣味性,并向人们提供一个进行湿地生态教育的空间。

6 结语

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国内外已建设的一些城市滨水区成功的例子,对本次规划富有启发。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应该是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交融,才能达到多目标的设计目的,城市滨水区的合理规划设计,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

在本次规划中,结合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相关知识。遵从自然的滨水生态景观,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形式,恢复或促进滨水绿地构建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需求,提升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 16 (3): 75-77

[2]赵丽萍.南苑路延伸滨江绿地规划设计[J]技术与市场,2006(9):49-50

[3]四川省资阳志编撰委员会.资阳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俞孔坚,张蕾,刘玉杰.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J]

中国园林,2004,20(5):28-32

[5]施明珠,黄雁. 水·空间·印象-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之浅见[J]广西城镇建设2006,(11)

[6]何子张.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与空间环境塑造[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1999

[7]陶青,唐荣南.城郊森林区对城区环境生态影响[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2):13-17

[8]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黄河滩地景观建设的生态途径[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17(6):36-40

[9]张俊玲.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以哈尔滨市马家沟滨河绿地为例[学位论

文]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

[10]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21(4)59-62

[11]王冀.基于城市经营思想的滨水地区开发建设研究[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4

[12]刘莹.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分析[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13]周一晴,姬向华.浅谈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水景观规划[J]山西建筑2006,32(5):21-22

[14]方春.城市河滨区景观设计探索—以柳州市河东防洪堤景观规划为例[J]大众科技2005.(9)

[15]周一晴,朱建达.遵从自然的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规划—以河南新县新区小潢河滨水规划设计为例

[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6,19(3):64-68.第19卷第3期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规范-(GB50442-2008)

1 总则 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strative office land 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 and sanitary land 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and 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社会福利用地social welfare land 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201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作业与答案

第一次作业: 论述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的内容? 答:1.城市用地组织及城市干道网; 2.城市于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及于道纵坡; 3.城市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如铁路与干道的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的标高; 4.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岭、汇水沟、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 论述2、影响绿地指标的因素?并阐述。 答:1.国民经济水平 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外绿地指标暂时达不到,这是我们经济决定的 2.城市性质 我们说不同性质的城市对园林绿地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以风景游览为主的城市,由于游览、美化的功能要求,指标要高一些。一些重工业城市,由于环保的需求,指标要3.城市的规模 不同规模的城市,绿地指标也会不一样,一些大城市绿地指标高,中小城市绿地指标低一些。 4.城市自然条件 城市自然条件是影响绿地指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南方的一些城市,空气湿润、水源充足、植物容易成活,这样绿地建设较容易,绿地指标容易达到,像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炎热、水源比较困难,园林绿化有一定的难度。绿地面积应适当的控制,因此要根据不同气候分区来确定不同城市的园林绿地指标。 5.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 绿地基础较好的城市,原有的园林绿地改建数量较多的城市,容易提高园林绿地的指标,如北京历朝历代都是帝王所在之处,离宫别苑较多(如颐和园、圆明园等等),相对来说,比其他城市园林绿地多。 单选3、墙面高度对空间封闭感的影响中,有匀称感、亲切感的空间比例是:B A: D<H B: D=H C: D=2H D: D=3H 判断4、我国最早的园林雏型是商周的“囿”正确 论述5、屋顶花园的规划布局与地面花园布局有何区别? 答:区别在于:如何合理安排植物、道路、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素,为游人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同时又要照顾游人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些使用要求,还应特别注意楼体的承重限制、屋顶防漏,应遵循经济、适用、美观、创新和安全等几方面的综合要求。 单选6、城市空间中,人的步行距离一般不宜超过: B A:100米 B:200米 C:500米 D:1000米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1 总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 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 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康复、服务、救助等设施的用地。 3 行政办公 3.0.1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4 商业金融 4.0.1 商业金融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各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指标(hm2) 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配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50~100万人,服务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

宜为5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服务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 3.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5 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文化娱乐各类占该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公益性的各类文化娱乐设施规划用地比例 6 体育 6.0.1 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 表6.0.2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知识重点: ?1.重点掌握城市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内容。 ?2.掌握道路绿地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各类防护绿地的绿化要求;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的网络基础。因此,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状或网状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城市之中,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从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达到调节街道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改善街道的小气候,美化城市、方便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节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我国现有城市中道路可分为 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在绝大多数城市均选用此种道路模式。一般次干道、支线道路在10——40米宽的尺寸下,都采用一板两带式,道路横向距离近、障碍少,及经济又实用,管理也便利。 1、优点:简单整齐,占地少,结构简单比较经济,管理方便。 2、缺点: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二板三带式———道路在中间一条绿带隔离下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一般城市主、次干道在40米以上尺寸,为了分离不同车辆混流、车流,提高交通效率,均采用此种模式。 二板三带式 1、优点: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 2、缺点: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 优缺点: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

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v1.0 可编辑可修改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目录 编制说明 1 总则 (3)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3) 3 市级和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划导则 (4) 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9) 附录:术语、用词说明及参考文献(规范) (18) 《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条文说明

1 总则 【目的和依据】为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并考虑城乡发展需要,制定《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指七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更新改造时,可依据本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切实可行,并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服务水平。 杭州市辖县级市的中心城区可参照本标准实施。 城市特殊功能区域,如风景名胜区、前湾保税港区、港口、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的相关内容,另行规定。 【配置原则】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相关规划,应遵循系统、兼容、创新、继承以及适度超前或相对稳定的原则。 【强制性要求】本标准中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内容或规定应为强制性要求,在城市规划实施时,须优先安排并与其它建设工程同步予以落实;当公共服务设施无独立占地要求时,其建筑面积应作为强制性要求予以落实。 【相关法规】本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严格执行本标准,并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按其用地性质或使用功能,本标准将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七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4)体育;(5)商业金融;(6)社会福利;(7)行政办公;将居住区级以下(含居住区,下同)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八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娱乐;(4)体育;(5)商业金融服务;(6)社会福利与保障;(7)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8)市政公用。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综合考虑建设规模以及投资、布局方式等,可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五级: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绿地规划参考答案

第二章:1.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2.建设用地十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3.各类城市绿地内涵:(一)公园绿地(G1)(二) 生产绿地(G2)(三) 防护绿地(G3) (四) 附属绿地(G4)(五) 其他绿地(G5) 4.分析其特点与功能:(一)公园绿地: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二)生产绿地:指城市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绿色植物为主要手段,绿地比例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用地。圃地具有生产特点,如花卉展销中心。 (三)防护绿地分类与功能:A 城市防风林带:免受风沙侵袭,或者免受6m/s 以上的强风、台风的袭击 B 卫生防护林带:阻隔有害气体、气味、噪音等 C 安全防护林带:防火 防震 高压走廊保护 固坡固沙 (四)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 (五)“其他绿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物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地等 功能: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建设控制、减灾防灾、观光旅游、郊游探险、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 5.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方法:理论:1生态环境论2导向性生态论3景观格局理论4游憩论5 减灾论;方法; 1生态环境论:1.根据热岛环流布置城市边缘带状绿地2、游憩论:1游憩空间定额法(小公园出人率多)F=Pxf/eF:人均指标,m2/ 人P:出游率,f: 每个游人占有公园面积, 2城市绿地服务半径法3.减灾论:1 求出城市某地区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 公式: M ——地震时无家可归人数;a ——人均居住面积a=某地区总居住面积/总人口 A1——地震时毁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2——严重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A3——中等破坏的住宅建筑面积; 6.减灾论:绿地不仅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作为人们避震疏散之地 7.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目标与指标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3树种规划 8.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33%以上,建成区绿地率28%以上,人均公共绿地6m2以上;街道绿化普及率95%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25%以上;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35%以上;旧区改造绿地率30%以上;生产绿地2%,苗木自给率80%;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85%。 9.影响绿地规划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 城市自然条件 5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土壤等 6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7城市建筑 8园林绿地的现状与基础 10.我国常用的布局形式:1.块状绿地布局2.带状绿地布局3.楔形绿地布局4.混合式绿地布局 11.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12. 公园出入口分类:1.主要出入口2. 次要出入口 3. 专门出入口 13.公园出入口的大小:1.公园大出入口一般应考虑供两股车流并行所以宽度大约7~8米 2.公园小出入口一般应考虑1~3股人流并行即可,所以宽度大约1~2 米 14.公园出入口的功能:1.集散交通 ;2.门卫、管理;3.组织园林出入口的空间及景致;4.大门形象具有美化街景的作用 )10732(1321A A A a M ++=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 2.人均绿地面积 3.绿地率 4.绿化覆盖面积 5.绿化覆盖率 6.公共绿地面积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公园服务半径 9.城市绿线 10.道路红线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 2.城市绿化覆盖率 3.市区绿地率

三、填空题 1.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为(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可分为( )绿地、( )绿地、( )绿地、( )绿地及( )绿地。 3.我国城市绿地的布局形式有( )布局、( )布局、( )布局和( )布局。 4.综合性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在( )方面、( )方面、( )方面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为突出。 5.综合性公园按照在城市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 )、( )两种。 6. 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 )、( )、( )、( )、( )、( )、( )及( )。 7.市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区级综合性公园服务半径约为( )km。城市小游园服务半径约为( )m。 8.公园景色分区的形式可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为( )、( )、( )和( )等。9.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设在( ),但不要受外界过境交通的干扰。 10.小游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是( )、( )、( )、( )。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于城市通风、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绿地布局形式是()。 A 块状绿地布局 B 带状绿地布局 C 楔形绿地布局 D 混合式绿地布局 2.下列用于政治、文化集会、庆典、游行、检阅、礼仪、传统民间节日活动的广场是()。 A 集会游行广场 B 纪念广场 C 交通广场 D 商业广场 3. 综合性公园中起辅助性作用的,是为附近局部地区居民服务的出入口为()。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标准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围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居住用地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河北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教案 @ 任课教师: 班级: 时间: ! 教案首页

第一章

一、新课导入 、 当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活动空间。街头绿地设计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良好的设计容易形成简洁、自然、开放的景观。本文分析了城市街头绿地中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论述街头绿地设计的重要性。 二、授课内容 1、城市街头绿地概念及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概念 街头绿地指道路红线以外,沿城市道路布置,面积不大的开放性公共绿地。转盘、花园、广场以及街头小游园都属于街头绿地的范畴,其主要功能是装饰街景、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并为游人及附近居民提供游憩、娱乐场所其大小不一,变化多样,因地制宜是它们的主要特色。便利性、开放性、分布广泛性是其基本特征。 城市街头绿地存在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设计主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休憩、学习、交流的场所,但是在有些街头绿地中休憩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休闲健身器材数量不足等。据调查,一般来说对居民最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充足的休闲座椅58%,丰富的植物种类42%,交流空间40%,充足的休闲健身器材31%,休闲活动30%,其它7%。由此看来,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城市街头绿地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适当的休憩设施设计是街头绿地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城市街头绿地植物群落色彩树种较少,仅局限用少量的彩叶树种以及极少数的常绿树种,有的地方甚至全部栽植常绿树种,且地被植物和灌木栽植杂乱无章。这样会造成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景观

校园中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心区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彰显教育理念,倡导人文精神,激发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热情,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师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2.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生态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努力实践建筑与人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3.倡导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设计理念,实现功能性、实用性、生态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促进建筑与环境艺术的交流,推动景观创作的发展,促进高校教育向更高目标、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持续发展; 4.进一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主题 “微空间”——校园景观空间修补设计 三、设计任务 当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建成环境资源的时候,空间品质的问题就更加重要,并且主要体现在细微之处。如果细微之处无序,则整体校园品质也会降低。对此,请学生在规定范围内自己发现和定义“微空间”,并提出设计挑战,充分挖掘华水校园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周边环境,创造整体、多元、舒适的校园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环境优美、适合工作、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 要求基地内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已建建筑不可变动;水体所在地势较低,水体形状和大小可变动;基地内道路、广场、绿化、地形均可变动。 四、设计要点 1、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要体现文化内涵,在创造优美舒适的自然与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对校园人文精神的孕育和挖掘; 2、以人为本,塑造宜人空间。设计要新颖、具有美感与活力,与周边建筑、环境协调。设计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应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出功能与形式、物质空间与精神体验的融合,满足师生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3、因地制宜、因势造景,设计充分体现场地精神,充分利用校园及其周边的地理和人文资源,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体目标及其文化内涵,构筑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且具有传统人文韵味的校园景观; 4、节能(包括合理利用绿色能源)、节地、节水、节材方面有所突破,充分体现现代绿色、环保、生态的设计方向; 5、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无障碍设计应到位。 五、成果要求 (一)图纸内容包括: 1、现状分析图:根据已掌握的全部资料,经分析、整理、归纳后,对现状作综合评述。可用圆形圈或抽象图形将其概括的标示出来。在现状图上,可分析设计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分区提供参考依据。 2、规划总平面图 (1)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 (市规划局 2011年9月) 1、总则 1.1为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地区建立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并推动农村地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等国家、省、市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按照南京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参照同类城市农村地区的技术标准与准则,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制定。 1.3本指引适用于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市镇和新社区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指引合理安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规模。 现状新市镇和新社区的更新改造,可参照本指引优化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配套标准和服务水平。 1.4本指引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

筹、社会公平、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对农村地区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出的配套要求,着重于对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指导。 1.5新市镇、新社区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指引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6本指引将根据试行的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必要时进行版本更新。 2、术语 2.1农村地区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含主城、副城)、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地区。 2.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一系列设施的总称,包括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商业等社区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 2.3新市镇 农村地区镇街的镇区,规划人口规模一般在 2 万人以上。按照南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类:(1)有行政建制的现状涉农街道或建制镇的镇区(镇街政府所在地),为其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虽已撤销行政建制但规模较大且功能较为齐全的镇区。 2.4新社区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绿地设计作业答案 作业1(第一~二章) 一、试述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 (一)保护城市环境 1、净化空气、水体、土壤:园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对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的传播有阻隔和过滤吸收作用,且可吸滞粉尘;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绿色植物能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可调节小环境中的温度,减少温差变化,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有效缓减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小气候得到改善。 3、降低噪声:植物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合理布置绿化带,建造防噪声林带等措施,可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4、保护农田:加工厂区绿化造林,并在工厂与农田之间建造防护林带,对减轻和防止烟气危害农田,保证农作物蔬菜的丰收,有重要意义。 5、保持水土:园林植物可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渗入地中的水量,防止水土流失。 6、安全防护:园林绿地具有蓄水保土、防震防火、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等多种防护作用。 7、监测环境污染:利用“环境污染指示植物”的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可监测环境的污染。 (二)文教和游憩功能 1、文化教育功能:城市园林绿地是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通过各种展出,可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水平,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陶冶性情。 2、游憩功能:城市公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游憩、交往的活动空间,它是人们日常游憩活动、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场所。 (三)景观功能 美的城市其构成的景观清晰易辨,个性突出,环境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行动轻松,情绪安定,而城市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作用。 二、城市景观的五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利用它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 城市景观五大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城市面貌是一个整体,绿化、美化城市时要有机结合五大要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文物古迹,并从道路的走向上多考虑对景、借景和风景视线的要求,重视绿化的装饰作用。 (一)道路 良好的道路景观要有可识别性,必须有连续性和方向性。道路要通畅无阻,道路的宽度、道路两侧建筑的功能及风格要统一。重视道路绿化的重要作用,用绿色植物构成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结合城市特点,形成城市的特有面貌。道路沿线的两个方向应容易区分,有明确的起点有终点,道路端点可以是城市广场、公园、风格突出的城市建筑等,重视城市绿化在这些端点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边界 可利用空旷地、水体、森林等形成城郊绿地,形成边界景观,而最理想的是对现有的自然边界进行保护,使之呈现优美的自然景观。 (三)区域 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景观形象,必须对线索进行一定的强化;好的景观规划应该强化其现有的特征,保持其区域特征的统一性。 (四)节点 在道路上的不同地段,设置不同的节点,可以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在多条道路的集合点上,结合城市广场重点设计、开辟绿地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在中心地带的标志物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进行绿化,成为公园或性绿地以及绿化广场,可强化景观特征,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五)标志物 标志物必须以独特的造型,在大批可能的目标的一个突出因素,标志物与背景有强烈的对比,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形成特色。 一般城市标志物最好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处,对于有开阔水面的城市,利用水面背景标志物往往也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城市绿地可分为哪几类?其作用是什么? 城市绿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综合功能。 2、生产绿地:作为园林绿化的生产基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 3、防护绿地:主要具备防护功能,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4、附属绿地:其功能根据类型和场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功能有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提供休息活动场所,防护等。 5、绿色空间控制区:提供人们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各种游憩活动、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城市附近清洁空气的贮藏所,且为城市创 造防风条件。 四、简述城市绿地布局的形式、目的与要求。 (一)绿地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 3、楔形绿地布局 4、混合式绿地布局。 (二)绿地布局的目的 1、满足全市居民方便地进行文化娱乐、休息游览的要求; 2、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满足工业生产卫生防护的要求; 4、满足城市艺术面貌的要求。 (三)布局基本要求 1、布局合理 2、指标先进 3、质量良好 4、改善环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有附录)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及设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一、道路绿化的历史与现状 1、古代 周秦时代沿道路种植松树 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图a 西晋洛阳(今洛阳以东)“宫门及城中央大道皆分为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余……,夹道种榆槐树,此三道四通五达也。”有“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的记载。 大体说来,汉至南北朝间,都城御道多用水沟(或土墙)隔成三道,沟旁植柳,路旁种榆槐。 图b 北宋东京(今开封),是在后周都城基础上建成的,其宫阙布局系模仿洛阳旧制。在宫城正门南的御街用水沟把路分成三道,并用桃、李、梨、杏等花果树木列于御道两侧水沟边,沟外又设木栅,以限制行人,沟中植以莲花,春夏之间繁花似锦,盛夏荷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可以说宋朝的街道绿化已把传统的形式发展到极为丰富的程度了。 图c 2、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了很快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科学经验。重视城市道路上的绿化,街道林荫覆盖,如郑州、南京等城市道路绿化成效显著,长春等东北城市还有广场、街头花园、交通岛花坛等。 3、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成绩显著、问题突出。 (1)法规、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将干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重要建设经管的一项。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其中规定: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用地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地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城市绿线经管办法》(2002年)其中明确对道路绿地划定范围控制线。 国家规范《国家园林城市规范(2005年修订)》其中:(二)道路绿化1、城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2、全市形成林荫路系统,道路绿化具有本地区特点。 行业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7) (2)道路绿化形式丰富 多种绿带、街头游园、立交桥绿化、花卉上街、复层种植 (3)注重景观、忽视其他功能

校园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延庆县永宁中学校园二期绿化工程招标文件。 二、延庆县永宁中学校园二期绿化工程设计图纸。 三、延庆县永宁中学校园二期绿化工程现场踏勘。 四、参照的技术规范: 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CJJ/T82—99)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11/T212—2003) 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B11/T211—2003) 4、关于北京市城市绿地植物种植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园林局 2001年7月19日) 5、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北京市园林 局、北京市水务局2005年8月) 6、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8、其它相关的标准、图集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方法 一、土方工程 该项工程是一项综合的园林建设工程,其中土方工程是整个工程之基础,土方工程主要包括挖土工程和回填工程,土方工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力及持续性。 Ⅰ、挖土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机具准备 (1)、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自卸车、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施工准备 (1)在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确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备水平桩,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3)因特殊原因需夜间施工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有明显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的土方工程时,我们将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降至开挖面以下的0.5m,然后方可开挖。 (5)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更新日期:2004-5-17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 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1 总则 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用地上配套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可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 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公共设施的分级 公共设施按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配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