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2017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2017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

什么叫质量?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有什么特点?密度与社会生活有哪些联系?

二、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质量

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______叫质量,基本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2.质量的测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的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_,此时横梁水平;称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____盘上,用_______夹取砝码放在天平_____盘内,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密度

1.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义是:________的水的_______是1.0×103kg;常用单位是:g/cm3,1g/cm3=_______ kg/m3。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________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密度是_________的,与物体的形状、______和________ 无关。3.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m V

ρ=

质量公式:________ 体积公式:_____________

三、释疑——主动展示,阐述疑点

例1、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A球,在左盘中放三个B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1∶1

B、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2∶3

C、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为3∶2

D、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例2、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简、天平(带砝码)、烧杯。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4)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

(5)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

交流:①上述两种方案都存在不足之处,方案一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来做实验,为顺利完成该实验,该方案中不足之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启思——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测石块密度时,先后测出三个物理量:m石、V水1、V水2,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先测体积,则体积会偏_______密度会偏_______。

测盐水密度时,先后测出三个物理量: m杯总、V倒出、m杯剩,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

若先测空杯质量,则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测得密度会偏_______。

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

1.请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名初中生质量约50______ ②一只鸡蛋质量约50______

2.下列质量约为0.2kg的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梨子

C、一只鸡蛋

D、一只蚂蚁

3.下列关于物质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B、对某种物质而言,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C、某种物质的密度大小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D、只要测出物质的密度,就可以完全断定它是哪种物质

4.人体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A、0.005m3

B、0.05m3

C、0.5 m3

D、5m3

5.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应选用的量筒是

A、500ml,10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ml,2ml

6.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7.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80g、72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6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6 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8.一只铜盆的质量是540g,一只铜壶的质量是270g,,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9.“蒙牛酸酸乳”牛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_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体积为0.25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kg/m3。

10.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

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

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

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体积是

__________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_________kg/m3。

11.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

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中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3)等器材测干

12.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

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

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

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8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13.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祛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写出主要的计算步骤)

14.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15.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先将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求瓶内金属颗粒的密度多大?

16.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181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铜的质量各是多少克?(金的密度是19.3×103kg/m3,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17.一个铝球的质量是81g,体积是0.04dm3,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体积有多少。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则总质量是多少(已知ρ铝=2.7×103 kg /m 3,ρ3kg/m3)?

水银=13.6×10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 案(新版)新人教版 型复习课课标要求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流程备注知识链接第1节质量 【知识要点】 1、质量: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_____表示。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t =1 kg = __________ g = __________ mg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__________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__,即________的质量与_________的示数之和。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应先在天平的托盘上放一个__________。 ④天平应________放置,使用前应要使横梁________,物体应放在_____盘,砝码就放在_____盘。 【情景回顾】 1、正确使用天平: ①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②拨:把游码拨至标尺 ____端的________上。③调:调节_________,使指针指在 _________的______,或等幅摆动。④称:将物体放在______盘,用______向______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使天平平衡。⑤记:右盘______的总质量加上______对应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质量,即。⑥整: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整理仪器。 2、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按质量由____到____的顺序向____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一个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3、一个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______,所以无法用我们实验室的天平直接测量你能只利用天平和一盒大头针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吗?请简单的写出方法。 【巩固练习】

导学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导学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1课时质量及其测量 【学习目标】 1、初步知道质量的概念与单位,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学习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指导一」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性质 『自主预习1』 提问:如果你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的所含铁的多少不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8页的内容。 『小组讨论1』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教师点拨1』 1、物理上的“质量”含义,与生活中所指的某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区别。 质量的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等; 换算关系:1t=103 kg 1kg=103g 1g=103mg 『小组讨论2』 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1、一块密闭的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了,质量变化; 2、一块橡皮泥捏成小泥人后,形状变化了,质量变化;

3、一块金刚石被带到太空中,位置变化了,质量变化; 4、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太阳下,温度变化了,质量变化; 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和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师点拨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只看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 『自我检测』 1、_________所含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 1t=______kg 0.2g=______kg 200mg=_______kg 4、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学习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 『自主预习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9-110页“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2、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3、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 4、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3』 1、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测质量,生活中我们通常用、、等测质量。 2、如图所示:填空。

物理最新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练习题

2015最新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学案之解决重点难点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V m = ρ;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查漏补缺和巩固与提升 (选择专练) 1 . 对 于 密 度 公 式 =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武汉市中考题) A.密度与质量m成正比

B.体积V与密度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 D.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对于两个不同的实心球,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球质量一定大B.密度大的球体积一定小 C.体积大、质量大的球密度一定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把甲、乙两个立方体分别放入已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恰好平衡,若甲的边长是乙的两倍,则甲的密度是乙的()(上海市中考题) A.4倍B.2倍C.

初四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第八讲 物质的结构 质量和密度 [知识网络梳理] 基础知识巩固 一、质量及其测量 1、质量的概念 (1)、定义: 叫质量。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 改变而改变。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 、 一个苹果约 150 、一头大象约 6 、一只鸡约2 2、质量的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也可用 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计算出物体质量。 3、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 ,把游码放在 。 ③“调”:调节天平 使指针指在 ,这时 。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用 向 加减砝码,并调节 ,直到 。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左侧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二、密度 4、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如下表, 质量和密度 水的密度及其物理意义 质量 定义 单位 测量工具 密度 定义 公式 单位 国际 常用 关系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一般不同。 应用 密度的测量 原理:ρ=m/v 天平的使用和质量的测量 量筒的使用: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在水平 位置,然后正视,视线与筒内 液体的最低处相平 体积测量: (1)V=Sh (2)排水法V 物体 =V 排开的水 (3)溢杯法V 物体=V 溢出的水 (4)悬垂法V 物体 =V 2

(1)将上表填完整 (2)比较1、2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_______ (3)比较2、3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是_______ (4)比较1、4两次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密度的概念 (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不 同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常用单位 。 这两个单位比较: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 =103 kg/m 3 1kg/m 3 =10-3 g/cm 3 6、密度的应用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三、密度的测量 7、量筒的使用 使用方法:①要认清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代表多少cm 3 (毫升)? ②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凹底凸顶)。 8、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物体体积V=V 2-V 1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 状 不 规 则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 测量工具天平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 案鲁教版五四制 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例1:今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考点 2、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例2: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个苹果约15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60 一头大象约6 一只鸡约2 一只鸡蛋约50 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为80 练习1:质量为 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 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

D、你的质量综合、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60 ;一瓶娃哈哈饮料体积约为350 一粒药片的质量约是0、125 ;空气的密度是 1、29 考点 3、天平的正确使用:天平调平规律:左沉右移质量确定: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例3:小林同学用天平测量一铜块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6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铜块的质量,应将铜块放在天平盘,当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分度盘的指针向右偏时,应,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7所示,则铜块的质量是 _____g。练习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错误一: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 、错误二: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 、考点 4、过小物体质量的测量(利用积累法)例4: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一粒米的质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2017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一、知识梳理 1.质量: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天平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3.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与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 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4.密度的测量: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5.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 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 二、课堂合作与探究 1、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A、1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B、1m3的水银密度是13.6×103kg C、1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m3 D、1m3的水银体积是13.6×103kg/ m3 3、如图,有形状和质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3种不同 的液体,它们分别是水、盐水、和色拉油,请根据图形通过公式 __________,判断出A杯中盛的是________ ,B杯中盛的是__________。 4.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 砝码,其中1个100g、1个50 g、1 个20 g,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块金属的质量是。 5.(2013铜仁)将一瓶标有550毫升的北极熊矿泉水放 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完全结冰,这是______现象,冰的质量是______kg,体积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6. 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1011 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吨。 7. 1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熔化后体积是m3 8. 1791年,法国为了改变计量制度混乱情况,在规定了长度的单位米的同时,又规定了 质量的单位,即规定℃时1dm3纯水的质量为1kg,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 器,保持在法国档案局。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 9、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3-3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6.3-3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

2017 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一、导疑――情境导入,提出疑问 什么叫质量?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有什么特点?密度与社会生活有哪些联系? 二、引探——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一、质量 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______叫质量,基本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2.质量的测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______台上,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的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_,此时横梁水平;称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____盘上,用_______夹取砝码放在天平_____盘内,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密度 1.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物理意义是:________的水的_______是1.0×103kg;常用单位是:g/cm3,1g/cm3=_______ kg/m3。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性、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________的。 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密度是_________的,与物体的形状、______和________ 无关。3.密度的计算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的计算公式:ρ=m V ρ= 质量公式:________ 体积公式:_____________ 三、释疑——主动展示,阐述疑点 例1、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在天平右盘中放两个A球,在左盘中放三个B球,天平刚好平衡,则 A、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1∶1 B、A球和B球质量之比为2∶3 C、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为3∶2 D、A球和B球密度之比不能确定 例2、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简、天平(带砝码)、烧杯。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 方案二: (1)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班班通、赢在中考总复习 六、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课时就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七、教学资源:教学用书 八、授课班级:九年级(4)班、九年级(6)班 九、授课时间:2017年5月20日 十、教学课时:共两课时 十一、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 十二、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学生展示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教师补充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通过微视频及课件复习本章重点知识。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顾并完成重要知识点回顾。 (三)分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收集信息、精讲点拨、反馈纠正。 (四)反馈答疑:提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懂或哪类问题不太懂,特别要注意哪些,并解答学生提问。 (五)布置作业: 赢在中考章节练习 第一课时 学习方案 (一)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 1、质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改变, (2)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 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关系: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 2、关于质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实验室用______测质量。 (2)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______。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这时横梁平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 . 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容。 2.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复习重难点】 重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与密度一章,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本章知识,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1.本单元有哪几节? 2.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4.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 10 mg是()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 2.5×7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名小学生的质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2.(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质量变小 C.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质量和密度》专题复习学案-山东省潍坊昌乐县第二中学中考物理复习

第六单元:质量和密度 【课标要求】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中考题眼】 密度及其相关的计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图像的解读及计算;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相关计算;密度的测量 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的种类;物体实心空心的判断;解释生活中一些和密度有关的现象质量及其测量: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的测量——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第一学时《质量和密度》梳理构建 【复习构建】 回扣课本内容,将各知识点进行盘点,梳理构建成体系。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性质: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单位 国际单位:,符号为.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 单位换算:1 g=kg,1 mg=_______ g=kg,1 t=_________ kg. 2.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用ρ表示. (2)公式:___________变形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换算:1 g/cm3=kg/m3. (4)性质: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通过密度表可知: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温度、压强、物态.(均填“有关”或“无关”) 注意:密度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3.质量和体积的测量 (1)质量 测量工具:____________;生活中:台秤、案秤、杆秤、电子秤等.

初三九年级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质量 一、物体与物质区别?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任务一:看课本108—111页内容,说说质量的含义、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质量。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而变化。 知识点聚焦: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无关。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 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kg= g= mg ,

质量与密度 复习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理解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计算公式和单位。 3.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 5.知道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重点】利用天平测量质量。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难点】质量是物体属性的探究。应用密度的定义式及变形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 1.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叫质量。质量国际主单位是:_______。1t=______kg=______g=______mg。物体的质量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测质量。 2.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密度主单位是___________,1g/cm3=_______kg/m3=_______kg/d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_______。水的密度ρ=_________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_________上,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2)调节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______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读数(注意左右放错问题)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________;(2)加减砝码要用________,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放在托盘上。 【预习自测】 1.以下物体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一枚大头针 B.一个鸡蛋 C.一个西瓜 D.一只羊 2.“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物体和物质是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铁钉是_______,组成铁钉的铁是_______。 4.水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米3的______的质量是_______千克。 【合作探究】天平在使用过程中读数偏差问题 1.读数大于物体实际质量的 ①游码忘记调零,但横梁是平衡的,就直接对物体称量; ②调节好天平后,测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互相放错了; ③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有破损。 2.读数小于物体实际质量的 ①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②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上沾有灰尘,或者有小水珠。 【课堂达标】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常用单位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1t=_______kg 1g=_______kg 1mg=_______kg (1)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 (2)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8_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测量质量,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导学案

质量与密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知识点广顾: 1.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的单位:_____,单位符号:_______。 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的单位:______,单位符号:______,1g/cm3=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①测物体的质量________天平的量程. ②_______用手直接拿取砝码,应用镊子夹取砝码. ③不要把化学药品、潮湿的物体_______放在托盘上. 3.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指针“左偏_____ ,右偏____ ”. 4.加减砝码先____ 后____. 二、典例分析 例1.(2016·永州)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例2.(2016·滨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例 3. 一钢瓶内装有氧气,在一次焊接中用去了部分氧气,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______,瓶内气体的压强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4.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C.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E.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 【例5】.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三、自主训练提升能力 1.(2016·邵阳)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2.(大理模拟)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直至天平平衡.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

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2

《密度和质量》学案学习过程表示。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1)定义:物理学中,把 符号(2)单位:质量的主单位是 其他单位及换算关系3)(10))((mg 千克())毫克(吨(t)克() )一些物体的质量。(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3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 ②一个初三学生的质量约50 ③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 ④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 (4)质量的测量 ①实验室中常用测量工具:。 ②托盘的正确使用: a.“放”: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 b.“调”:调节横梁上的使横梁平衡;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把平 衡螺母向调; c.“测”: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砝码放在盘里,按从____到____的顺序增减砝 码必要时移动,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d.“读”:被测物体的质量= + 。 (5)对质量的理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4.密度 (1)密度的概念: ①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表示。 ②公式: ③单位: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符号 33换算关系:1g/cm=________kg/m④对密度的理解 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的密度,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 积。不同物质的密度。 b.同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着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 ⑤水的密度ρ= 表示。水 ⑥体积单位换算: 3333米(m)分米()厘米()()()

升()毫升(mL) (2)密度的应用 m V②求体积:③求密度:ρ①求质量: = (3)密度的测量 - 1 - ①实验原理: ②测量工具:和 ③量筒的正确使用: a.“放”把量筒放在上;b、“读”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④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密度的步骤: m ;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a.b. ; c. ; 表达式: (5)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步骤: a. ; b. ; c. ; 表达式: 5.密度与社会生活 ①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密度; 温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②水不简单地遵守一般物质遵循的“热胀冷缩”规律。事实表明:℃的水的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密度。人们把水的这 个特性叫做的水的反常膨胀。 【易混淆的知识点】 1.天平测质量时,砝码磨损时,测量值偏_____,砝码生锈时,测量值偏________。 2.量筒测体积读数时,俯视测量值偏________,仰视测量值偏_________。 3.测量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密度测量值会偏_________。 4.测量液体密度时,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密度测量值会偏_________。 二、拓展训练 (一)基础达标题 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 一张桌子 D 一头牛 3)() 1.3kg/m2.你所在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最接近(空气密度约A 1.5kg B 15kg C 150kg D 1500kg 3.盛夏天气炎热,小佳将奶茶喝掉一半后盖上盖子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她拿出奶茶瓶,发现

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一、质量 1.(1)概念:物体所含,通常用字母表示。 (2)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 置的改变而改变。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克(g)。 ③换算关系:1t= kg= =g=mg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选: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②放:把天平放在上,③拨:把游码拨 到标尺左端的处,④调: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在 处。⑤测:把被测物体放在,按的顺序依次向试加砝 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⑥读: 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⑦收: 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3.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 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 二、密度 1. 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 2. 公式:,变形公式、。 3. 单位及换算:1g/cm3= kg/m3 4. 水的密度:,物理意义:。 5. 密度是的一种属性;大小与物质的、以及有关。 三、密度的测量 1. 量筒的使用:量筒通常用为单位,1mL=cm3;使用前应该观

察量筒的和。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视线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 2. 密度的测量:测量密度的一般方法是用测出物体的质量,用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出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 密度与温度:温度升高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温度降低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2. 密度与社会生活:(1)鉴别物质,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出某种物体的密度,根据所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即可鉴别出该种物质;(2)农业上的;(3)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聚焦考点】 考点一质量与密度的理解 例1.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化成水。则冰块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跟踪练习】(2019?东营)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 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 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 考点二质量的测量 例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当他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天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复习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水的反常膨胀;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与温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另外还受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要点诠释: (1)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 当m一定时,V增大,ρ减小;V减小,ρ增大。即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 (2)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的密度最大,高于4℃时水和其他物体一样是热胀冷缩的;在0~4℃之间,水却是热缩冷胀。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要点二、密度的应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密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 要点诠释: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 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典型例题】 类型一、密度与温度 【例题】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

物理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质量和密度

第一轮中考物理总复习教学案《质量和密度》 知识整理: (一)概念部分: 1.质量: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质量。 ⑵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而变化。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⑷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 2.密度: 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密度公式为___________,还可变形为_________和________。 ⑶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1千克/米3=_______克/厘米3;1克/厘米3=________千克/米3。 ⑷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部分: 1.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 ⑴水平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横梁平衡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盘;横梁重新平衡 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取放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夹取,不能用手拿。https://www.360docs.net/doc/3b1626413.html, 2.密度测量: ⑴测定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用________来称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⑶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方法与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