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架控制臂

汽车悬架控制臂
汽车悬架控制臂

汽车悬架控制臂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臂( C o n t r o l a r l T l ,也称摆臂) 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控制臂( 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汽车摆臂分为前摆臂和下摆臂,前摆臂是悬架的向导和支撑,其变形影响车轮的定位,降低行车稳定性;而下摆臂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车身,减震器并且缓冲行驶中的震动。减速器对下悬挂臂能起到好的辅助作用,它与减震器和弹簧的默契配合才能构成一套出色的悬挂系统(总成)。

A.控制臂球铰总成结构

先介绍两种常见结构形式的控制臂球铰总成。

图1中球销6 装在球碗2 ,球碗2 为聚乙烯材料制成,避免了球销6 直接与球座1 接触。防尘罩4 上端通过卡环5 装在球销6上,下端通过卡环3 装在球座1 上,防尘罩4 通常为橡胶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

图2 中的球座2 底部为开放式,利用铝制挡板1 锁止球销8 ,和球碗7脱出。球铰总成通常通过球座与控制臂臂体装配,装配方式为球座与控制臂臂体锻为一体,嵌入、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联接。

B.汽车控制臂的结构:1.横向稳定杆连杆2.横拉杆3.纵拉杆4.单

控制臂5.叉( V)形臂 6.三角臂

1.横向稳定杆连杆

在悬架安装时,稳定杆连杆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控制臂或筒式减振器连接,横

向稳定杆连杆在悬架中对称使用,起提高操纵稳定性的作用。两种横向稳定杆连杆的结构图,如图3 、图4所示。图3 为双

衬套稳定杆。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3与臂体2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3与臂体2无相对运动,图4为双球铰稳定杆,臂体2为钢制拉杆,

球铰总成1,3的轴线与臂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需求可以设计为0°,90°,180°。球铰总成1,3与臂体2焊接在一起。

2 .横拉杆

在悬架安装时,横拉杆一端的橡胶衬套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另

一端的橡胶衬套与轮毂连接。此类控制臂多应用于汽车的多连杆悬架

和转向系统的横拉杆,主要承受横向载荷,同时对车轮运动导向。两种横向拉杆的结构图如图5、图6 所示。图5为不可调横向拉杆,臂体2 为钢制拉杆,橡胶衬套1 ,3, 外管与臂体2 焊接在一起。图

6 为可调横向拉杆,臂体由钢制螺纹拉杆2 、4 和螺纹导套3 组成,可以通过调节螺纹拉杆2,4 和螺纹导套3 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长度的拉杆。

3.纵拉杆

纵拉杆多用于拖拽臂式悬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图7 为纵向拉杆的结构图。臂体2 由钢材冲压成形。橡胶衬套1 、3 、4 外管与臂体2 焊接在一起。橡胶衬套1 安装在车身中部的受力部位,橡胶衬套4与轮毂连接,橡胶衬套3 安装在减振器的下端,起支承和减振的作用。

4.单控制臂

此类控制臂多用于多连杆悬架,两个单控制臂配合使用,可以传递来自车轮的横向和纵向载荷。

图8 为一种结构型式上悬控制臂的结构图。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 与臂体2 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 和臂体2 之间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3 为球座嵌铝板式,球座与臂体2 的装配方式为嵌入式。在悬架安装中,橡胶衬套1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球铰总成3与轮毂连接。橡胶衬套1 也可以为液压衬套。

图9 为另外一种结构形式的单控制臂,也称为支承臂。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 、4 与臂体2 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 、4 和臂体2 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5 的球座与臂体2 锻为一体。在悬架安装中,橡胶衬套1 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球铰总成5 与轮毂连接,臂体2 上的安装孔3 用以安装稳定杆,橡胶衬套4 与筒式减振器下端连接。

5. 叉( V)形臂

图10、图11为两种叉( V)形臂的结构图。此类控制臂多用于双横臂独立悬架的上下臂或麦弗逊悬架的下臂,臂体的叉( V)形结构主要传递横向载荷。在悬架安装时,图1 0 、图11示的叉( V)形臂的橡胶衬套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球铰总成与轮毂连接。

图10中,臂体3为钣金冲压件焊接成形。橡胶衬套1,2 与臂体3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2 与臂体3之间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4 与臂体2 铆接在一起。图11中,臂体2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5 与臂体2装配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5和臂体2 之间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3 为球座嵌挡板式,球座与臂体2 装配方式为嵌入式。对图1 1 所示叉形臂的结构,臂体2在锻造成形时,由于T形区金属流动比较大,锻造工艺要求较高。

6. 三角臂

此类控制臂多用于前悬麦弗逊悬架的下臂,用来传递横向和纵向的载荷,控制车轮与车身的相对运动。图1 2 、图1 3 为两种三角臂的

结构图。图1 2 为双衬套、单球铰三角臂,臂体2 为钣金冲压件焊接成形。橡胶衬套1 、4 与臂体2 装配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 ,4 与臂体2 之间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3为球座嵌挡板式,与臂体2 装配方式为铆接。图1 3 为单衬套、双球铰三角臂,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4 管与臂体2 装配时为紧

配合,因此,橡胶衬套4 与臂体2 之间无相对运动。球铰总成1 为球座嵌挡板式,球座与臂体装配方式为嵌入式;球铰总成3 为球座无挡板式,球座与臂体2 锻造为一体。悬架安装时,图1 2 中橡胶衬套1 、4 与副车

架或车身连接,球铰总成1 与轮毂连接;图1 3 中球铰总成1 和橡胶衬套4 与副车架或车身相连,球铰总成3 与轮毂相连。橡胶衬套1 的动态特性主要由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要求确定,橡胶衬套4 的动态特性主要由汽车的平顺性要求确定。

C.汽车的悬挂系统

1.汽车悬挂系统:汽车悬挂系统就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

簧。悬挂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挂系统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2.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

非独立悬挂系统和独立悬挂系统

3.非独立悬挂系统

非独立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4.独立悬挂系统

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

基于OptiStruct汽车控制臂的拓扑优化设计

基于OptiStruct汽车控制臂的拓扑优化设计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Vehicle Control Arm Based on OptiStruct 金莹莹 麦格纳斯太尔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1807 摘 要:本文基于OptiStruct软件对某汽车控制臂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并分别对比了优化前后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结果表明,通过OptiStruct软件进行的拓扑优化设计满足结构的要求,并实现了轻量化的性能需求,体现了拓扑优化技术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 OptiStruct拓扑优化控制臂强度 Abstract:The control arm topology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of the vehicle is based on the OptiStruct software. Compared with original control arm structure, the stress of the optimization control arm is a little larger, but lower than yield stress. For displacement, the optimization control arm is also larger than the original control arm structure, but lower than 1mm, which can be accepted. What’more, the weight is reduced by 35%, reflecting the engineering value of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OptiStruct, topology optimization, control arm, strength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汽车轻量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对机械结构和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汽车控制臂是汽车悬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性能件,它直接影响悬架系统的性能,以至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对控制臂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 结构优化通常有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形貌优化等,其中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1],但对结构优化所起的作用有限。拓扑优化是在工程设计的初始阶段为设计者提供概念性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得到既满足约束条件又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连续体布局形式,所产生的结果是全局最优解。本文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对汽车控制臂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1 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简介 目前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主要有三种,即均匀化方法、变密度方法和变厚度方法,其中,变密度法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所谓变密度法就是引入一种假想的密度值在[0, 1]之间的密度可变的材料,将连续结构体离散为有限元模型后,以每个单元的密度为设计变量,将结构的拓扑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元材料的最优分布问题,目的是减轻结构质量或提高结构性能[2]。当每个单元的相对密度X i=0时,表示该单元无材料应删除(即孔洞);当每个单元的相对密度X i=1时,表示该单元有材料应保留或增加(即实体)。拓扑优化时,应尽量使设计区域内的材料的密度为0或1。

汽车悬架控制臂

汽车悬架控制臂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臂( C o n t r o l a r l T l ,也称摆臂) 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控制臂( 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汽车摆臂分为前摆臂和下摆臂,前摆臂是悬架的向导和支撑,其变形影响车轮的定位,降低行车稳定性;而下摆臂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车身,减震器并且缓冲行驶中的震动。减速器对下悬挂臂能起到好的辅助作用,它与减震器和弹簧的默契配合才能构成一套出色的悬挂系统(总成)。

A.控制臂球铰总成结构 先介绍两种常见结构形式的控制臂球铰总成。 图1中球销6 装在球碗2 ,球碗2 为聚乙烯材料制成,避免了球销6 直接与球座1 接触。防尘罩4 上端通过卡环5 装在球销6上,下端通过卡环3 装在球座1 上,防尘罩4 通常为橡胶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 图2 中的球座2 底部为开放式,利用铝制挡板1 锁止球销8 ,和球碗7脱出。球铰总成通常通过球座与控制臂臂体装配,装配方式为球座与控制臂臂体锻为一体,嵌入、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联接。 B.汽车控制臂的结构:1.横向稳定杆连杆2.横拉杆3.纵拉杆4.单 控制臂5.叉( V)形臂 6.三角臂 1.横向稳定杆连杆 在悬架安装时,稳定杆连杆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控制臂或筒式减振器连接,横 向稳定杆连杆在悬架中对称使用,起提高操纵稳定性的作用。两种横向稳定杆连杆的结构图,如图3 、图4所示。图3 为双 衬套稳定杆。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3与臂体2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3与臂体2无相对运动,图4为双球铰稳定杆,臂体2为钢制拉杆,

汽车悬架控制臂的开发

汽车悬架控制臂的开发 一、引言 1. 设计一个控制臂时,输入条件 (1) 载荷条件:一般来讲,系统的载荷已知,但是零件的载荷难于确定 (2) 控制臂的最大工作空间:进行控制臂尺寸设计的基本考虑点 (3) 软件的选择:可以进行拓扑优化(Hyper-works, Ansys等) (4) A solider modeler:具有高级设计特征,来Capture拓扑优化以后的复杂特征 (5) 形状优化软件:减轻重量,同时保持较低的应力水平。 2. 设计流程 二、引言

对各个步骤的详细解释 Step 1A:确定控制臂的设计空间 重要性:设计空间的大小与优化结果有关 过小:优化的结果只是最优解的一个子集 扩大:在一些载荷工况下面,这个部件可能和其它的部件重合。 方法:利用Pro/E 的Behavioral modeling (BMX) 确定设计空间 Step 1B: 确定控制臂的载荷 利用ADAMS建立悬架的模型,汽车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已知,控制臂和车身或者转向臂的连接点已知。由此可以确定作用在控制臂上的力。(仅仅用于初始计算,由于控制臂的形状为初步的) Step 2 初步设计 控制臂过重,利用了最大的设计空间,但是连接点的设计要准确。 Step 3: 拓扑优化 目标:刚度最大,一阶固有频率最大等等。 约束:重量最轻,减小最大应力等等。 软件:Optistruc、Ansys等

Step 4: 利用拓扑优化的结果进行二次设计 (1) 考虑制造过程:锻造、铸造还是机加工。 (2) 在进行新的建模时,如何利用拓扑优化的结果 Step 5 形状优化(Overall shape optimization) 在进行拓扑优化时,没有加应力约束,此时需要进行形状优化。 Step 6:利用形状优化的结果进行第三次设计 12% 的weight reduction; 13% stress reduction。 Step 7:考虑控制臂的柔性,确定作用在控制臂上的载荷 控制臂的柔性可以改变作用在上面的载荷。计算发现,考虑控制臂的柔性以后,作用在控制臂上载荷的改变可以达到+/-33%,从而可能导致Fatige的改变。 Step 8:最终设计-部分拓扑优化和部分形状优化

控制臂安装使用说明 一汽汽车二级服务系统

目录故障原因分析: 1、长期在颠簸路面行驶 2、猛烈的冲击使三角臂运动超过限位 3、车身变形导致运动干涉造成三角臂受力不匀 4、弹簧和悬架性能下降 5、磨损加剧导致松旷 拆装方法: 1、拆卸下控制臂 2、拆装支座 3、从支座上拆下上控制臂 4、将上控制臂装到支座上 5、更换上控制臂前后衬套 6、拆装导向臂 营销话术

1、拆卸下控制臂 -拆下车轮装饰盖,对于轻合金车轮,拉下轮毂帽(用随车工具中的钩子)。 -拆下车轮。 说明: ·用皮革保护传动轴防尘套。 -从下控制臂的铰接轴颈上拧下螺母,然后从圆锥座上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96) 为了拧下减振器支柱/下控制臂上的六角螺栓,必须从车轮轴承壳体上拆下导向臂。 可用内六角扳手(SW4)来固定铰接轴颈。 -从导向臂铰接轴颈上拧下螺母,压出铰接轴颈(见图14-97)。

注意不要损坏传动轴防尘套。 -拧下六角螺栓l(见图14-98)。 -拧下带肋螺母2和1,取下连接件。 为了避免损坏上控制臂铰接处,可用V.A.G1383-A来支承,以防止过度回弹。-拧下六角螺栓4。 -取下下控制臂。 安装:

必须更换螺栓和螺母。 说明: ·只使用外侧的孔,图14-99箭头所示。 -橡胶-金属衬套只能转一定角度,因此应在车停在地面上时拧紧控制臂的螺栓(见图14-99)。 -装上新的六角螺栓4和新螺母。 -以80Nm拧紧后再拧90°。 -以100Nm拧紧导向臂/下控制臂铰接轴颈上的螺母(见图14-100)。

-以90Nm拧紧六角螺母1。 -连接件上的箭头指向车前进方向。 -以40Nm拧紧螺母2后再拧90°。 -以60Nm拧紧螺母3。 2、拆装支座 拆卸 -拆下车轮装饰罩,对于轻合金车轮要拉下轮毂帽(用随车工具中的钩子)。-拆下车轮 -用钳子拆下卡夹1(见图14-57) -该卡夹不必再装上。 -松开螺母2,拧下六角螺栓,向上拔出两控制臂。 不可用凿子或类似工具扩大车轮轴承壳体上的槽。 -要保护转向机构防尘套,防止其损坏(见图14-58)。

汽车悬架控制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汽车悬架控制臂 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 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控制臂( C o n t r o l a r l T l ,也称摆臂) 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控制臂( 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汽车摆臂分为前摆臂和下摆臂,前摆臂是悬架的向导和支撑,其 变形影响车轮的定位,降低行车稳定性;而下摆臂主要作用是用来支撑车身,减震器并且缓冲行驶中的震动。减速器对下悬挂臂能起到好的辅助作用,它与减震器和弹簧的默契配合才能构成一套出色的悬挂 系统(总成)。

A.控制臂球铰总成结构 先介绍两种常见结构形式的控制臂球铰总成。 图1中球销6 装在球碗2 内,球碗2 为聚乙烯材料制成,避免了球销 6 直接与球座1 接触。防尘罩4 上端通过卡环 5 装在球销6上,下端通过卡环 3 装在球座1 上,防尘罩 4 通常为橡胶材料或者聚乙烯材料。 图2 中的球座2 底部为开放式,利用铝制挡板 1 锁止球销8 ,和球碗7脱出。球铰总成通常通过球座与控制臂臂体装配,装配方式为球座与控制臂臂体锻 为一体,嵌入、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联接。 B.汽车控制臂的结构: 1.横向稳定杆连杆 2.横拉杆 3.纵拉杆 4.单 控制臂 5.叉( V)形臂 6.三角臂 1.横向稳定杆连杆 在悬架安装时,稳定杆连杆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另一端通过橡胶衬套或球铰与控制臂或筒式减振器连接,横 向稳定杆连杆在悬架中对称使用,起提高操纵稳定性的作用。两种横向稳定杆连杆的结构图,如图3 、图4所示。图3 为双 衬套稳定杆。臂体2 为锻铝件,橡胶衬套1,3与臂体2装配时为紧配合,因此,橡胶衬套1,3与臂体2无相对运动,图4为双球铰稳定杆,臂体2为钢制拉杆,球铰总成1,3的轴线与臂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需求可以设计为0°,90°,180°。球铰总成1,3与臂体2焊接在一起。

【CN110027374A】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96731.0 (22)申请日 2019.03.15 (71)申请人 宁波可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地址 315212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 假区莫枝北路369号 (72)发明人 张孟军 张广和 丁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慈溪夏远创科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6 代理人 金弘毅 (51)Int.Cl. B60G 3/20(2006.01) B60G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57)摘要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涉及汽车多连杆悬架结构,包括控制臂主体,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上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两侧侧壁竖起且以弹簧座为中心向两端逐渐收拢,所述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与所述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水平台阶面,所述的侧壁、所述的翻边和所述的水平台阶面一体成型,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上安装有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嵌合在所述的水平台阶面上,通过搅拌摩擦焊技术将所述上盖板、所述翻边和所述侧壁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由钢材制成,并在槽体结构上安装有盖板,通过特殊的搅拌摩擦焊技术达到槽体结构与盖板一体成型类似的强度效果,在尽可能减 重的情况下保证了整体的强度和刚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110027374 A 2019.07.19 C N 110027374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27374 A 1.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主体,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上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两侧侧壁竖起且以弹簧座为中心向两端逐渐收拢,其特征为,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为钢材质,所述的侧壁顶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的翻边与所述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水平台阶面,所述的侧壁、所述的翻边和所述的水平台阶面一体成型,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上安装有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为钢材材质,所述的上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座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上盖板嵌合在所述的水平台阶面上,所述的上盖板顶部与所述翻边顶部对齐,通过搅拌摩擦焊技术将所述上盖板、所述翻边和所述侧壁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上盖板厚度与所述的翻边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侧壁相对于所述水平台阶面的另一面设置有补偿隆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控制臂主体底面和所述上盖板上皆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控制臂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前端固定孔,所述的上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前端固定孔配合的连接的前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水平台阶面首尾两端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相抵且向内延伸的包覆件,所述的包覆件可作为搅拌摩擦焊结束后焊匙孔的设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上盖板向外的转角处圆弧过渡处理,所述的包覆件呈扇环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为,所述的通孔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孔翻边。 9.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总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将上盖板嵌合在水平台阶面后,在上盖板与翻边之间的接缝使用搅拌摩擦焊进行焊接,焊接时使得搅拌针下移至侧壁,使得上盖板和与上盖板接触的翻边、侧壁共同热塑化让上盖板同时与翻边、侧壁焊接。 2

某车型控制臂断裂分析

某车型控制臂断裂分析

————————————————————————————————作者:————————————————————————————————日期:

某车型控制臂断裂分析-企业管理论文 某车型控制臂断裂分析 程振兴孙春光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某款车型在路试试验过程中控制臂发生断裂,通过对故障件电镜分析、化学元素分析及板材力学性能分析,确定控制臂制造缺陷造成疲劳断裂。 关键词:疲劳断裂;断裂;制造缺陷;断口分析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少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爱车,我们在享受它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行车异响、漏油、断裂,NVH 等这通常是典型的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所引起,而最终引起顾客的抱怨和汽车市场上的负面影响;下面我们介绍一种汽车上的控制臂由于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导致的失效,而进行的具体原因分析和过程控制整改的经验。控制臂一侧通过螺纹连接与副车架或车架连接,另一侧通过球销连接,承受着簧上质量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同时控制臂控制着车轮的行驶轨迹及运动姿态,为整车关键零部件,失效后整车行驶过程中操稳性下降,行车异响,甚至无法控制车轮按照驾驶人员意愿行驶,造成交通事故。 针对某款车型控制臂断裂分析如下: 1 化学元素分析 从失效件本体上取样进行化学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控制臂所用材料化学元素满足标准要求。

2 力学性能分析 由于摆臂结构导致无法在失效件本体上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在与失效件同批次板材上取样,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根据试验数据可知,板材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3 断口宏观分析 通过宏观断口(如图1)观察发现,部分断口存在锈蚀,且两端断面及孔断面较为平齐,其他部分断面呈高低不平的曲面,其中摆臂直边部位的断裂曲面成45毅方向,主要受到弯曲与上下跳动的剪切力产生,此位置为控制臂断裂的源区,仔细观察源区可以发现,控制臂翻边根部已有裂纹存在(如图2),并与断口垂直,从裂纹发展的规律可以知道,次裂纹先于断裂形成,为成型时产生。 4 断口微观分析 断裂源区的微观形貌如图3、图4 所示,可以看到源区较为平坦,有疲劳辉纹,图5 为裂纹扩展区形貌。由于摆臂在运动时受到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扭转等,受力较复杂,裂纹扩展也较为复杂,图6 为裂纹以扭转的形式形

刘辉_基于OptiStruct软件的汽车下控制臂拓扑优化技术(精)

Altair 2015 技术大会论文集基于 OptiStruct 软件的汽车下控制臂拓扑优化技术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opology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lower control arm based on OptiStruct software 刘辉肖介平马忠民汤晓东 101300 北汽集团越野车研究院整车集成及 CAE 部北京摘要: 本文基于 OptiStruct 软件对某项目车型汽车前下控制臂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结构的应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 OptiStruct 软件进行的拓扑优化设计满足结构的要求,并实现了轻量化的性能需求,体现了拓扑优化技术的工程价值。关键词: 拓扑优化下控制臂OptiStruct 强度刚度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OptiStruct software, which preformed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 front lower control arm of a project vehicle model, and compared the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desig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lightweight, embodied the engineering value of the topology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Topology optimization, Lower control arm, OptiStruct, Strength, Stiffness 1 概述随着日益突出的能源问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白热化,汽车轻量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对机械结构和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汽车控制臂是汽车悬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性能件,它直接影响悬架系统的性能,以至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对控制臂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拓扑优化是在工程设计的初始阶段为设计者提供概念性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得到既满足约束条件又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连续体布局形式,所产生的结果是全局最优解。本文基于原车型钣金结构下控制臂(如图 1 所示)硬点不变情况下进行铸铝结构改制,为整车轻量化及车型改款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拓扑优化技术完成此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并完成了轻量化性能需求。 -1- Altair 2015 技术大会论文集图 1 原前下摆臂结构图 2 拓扑优化后的铸铝结构下摆臂 2 优化前处理 2.1 确定结构最大设计空间在拓扑优化分析之前,要确定结构最大设计空间,保证最终优化后的结构与周边部件不会发生干涉,如图 3 所示。图 3 原下摆臂结构最大设计空间 2.2 网格划分下控制臂模型应用 HyperMes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