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语文高一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语文高一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2016至2017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

2020-2021长沙市长郡中学小学数学小升初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长沙市长郡中学小学数学小升初一模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六(2)班有四成的学生是女生,那么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A. B. 40% C. D. 五成 2.一个大西瓜平均分成18块,小明吃了3块,小华吃了4块,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 A. B. C. 3.下面得数不相等的一组是()。 A. B. C. D. 4.把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剪成两个同样的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分米.A. 8 B. 12 C. 5 5.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提价10%,后又降价 10%,现价与原价比较,是().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6.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锯成6段需要()分钟。 A. 12 B. 15 C. 9 7.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 国际儿童节和教师节都在小月 C. 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D. 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8.把同样的黑、红、白三种颜色的花片各2个混在一起.闭上眼睛取出2个花片,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种. A. 3 B. 5 C. 6 9.根据下图中点M和点N则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在点N的东北方向 B. 点M在点N的西北方向 C. 点M在点N的东南方向 D. 点M在点N的西南方向 10.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 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 B. 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C. 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 D. 已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圆的面积与半径 11.有一张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上面堆叠有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如左下图),小正方体A的位置用(1,1,1)表示,小正方体B的位置用(2,6,5)表示,那么小正方体 C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 (6,2,3) B. (2,2,3) C. (2,6,3) 12.要比较东东和杰杰6到14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合适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折线统计图 B. 复式折线统计图 C. 复式条形统计图 D. 扇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13.3:5=9÷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成数) 14.4.85L=________mL 920cm3=________dm3 5t 730 kg=________t 7.54 m2=________dm2 15.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16.建筑队按2:3:5的比例将水泥、沙子、石子搅拌成混凝土.建筑队要搅拌25吨混凝土需要水泥________吨. 17.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 18.用四个不同的偶数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 19.商店运进a袋大米,每袋重25千克,一共重________千克。 20.把 L饮料平均分到6个杯子里,每个杯子分得________L. 三、解答题 21.学校建了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的底面内直径是20米,高2.4米。 (1)挖成这个水池,共需挖土多少立方米? (2)如果在池的四壁和下底面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浙江省宁波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答卷时间:满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涮.(shuàn)肉湍.(tuān)急夹.(jiá)衣兴.奋(xìng) B.摭.(zhí)拾思忖.(cǔn)曝.(pù)背脂.粉(zhī) C.栖.(qī)息蜿.(wǎn)蜒迸.(bèng)发剥.花生(bō) D.阻挠.(náo)泥淖.(zhào)笔杆.(gǎn)游弋.(yì) 【答案】B 【解析】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涟漪急燥寥阔书生意气B.卑微停驻蛇蟮怨天尤人 C.澄清蜇居战栗惊世骇俗D.耗费翱翔亲和力骄奢淫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辨能力。A急躁寥廓B蛇鳝C蛰居。字形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岛内民进党对于日本政府的挑衅行径视而不见 ....、一声不吭。 B.生活中遭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善于化解,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既不怨天 .. 尤人 ..,也不自暴自弃,要争取做最好的自己。 C.大学四六级英语“变脸”第一考,众考生纷纷铩羽而归 ....,新版四六级遭到“吐槽”。 D.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D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解答此类题目应结合具体的语境、修饰

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虎林市高级中学高一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

【35套精选试卷合集】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woman buy for her father? A. A watch. B. A book. C. A tie. 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n order. B. A deliveryman. C. The Spring Festival. 3. What did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wanted her to do? A. Pick up his parents. B. Lend him her dishes. C. Help clean his apartment. 4. Where did the woman get a copy of the novel? A. At a bookstore. B. At the school library. C. At the man’s home. 5. 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o go to the concert at first? A. He can’t afford the cost. B. He is not interested in it. C. He hasn’t brought his student I D.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6. Why is the man going to New York? A. To go to university. B. To enjoy a Broadway drama. C. To go on a business trip. 7. Where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get a good map? A. At the visitor’s office. B. At the train station. C. At the UN office.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8. What activity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to lose weight? A. Cycling. B. Running. C. Swimming. 9. How much does the woman want to weigh by the end of July? A. 110 pounds. B. 120 pounds. C. 135 pound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does the woman know so much about the 57th Annual Grammy Awards? A. She was present. B. She watched it online. C. She saw it on TV. 11. How many awards were presented in the 56th Annual Grammy Awards?

2017-2018学年度高一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安义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歌当(dāng)哭力能扛(káng)鼎汗流夹背桀骜不驯 B.睚眦(zì)必报震聋发聩泥淖(nào)变本加厉 C.畏葸(xǐ)弄堂(Iòng)绯(fēi)红屠戮 D.叱咤(chà)风云剑拔弩张陨身不恤寥落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 ....的话题。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 ....,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扑哧一声笑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对年味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在怀旧的情绪与传统的大旗下,扫房、写春联、办年货、放鞭炮、拜财神……这些仪式都被归到了年味儿的范畴。 B.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C.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D.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会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址。______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______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共22分。 丘处机传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寤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有旨改赐宫名曰长春,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月,浴于东溪。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 (选自《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5.对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器:重视今闻购将军之首购:购买 B.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饬:恭谨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 C.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踣:跌倒蚤自来谢项王谢:辞谢 D.数畋猎,非宜数:数目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表被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邻之厚,君之薄也 B.故天威震动以警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六月,浴于东溪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B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C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D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金华十校2017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四个国家中,目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的是 A.印度 B.俄罗斯 C.德国 D.澳大利亚 2.2017年12月1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找到了开普勒-90星系(距离地球2545光年)的第八颗行星。开普勒-90星系最可能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地方地形 B.地方纬度 C.地方气候 D.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 4.造成地球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现象的带电粒子流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A.辐射区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读英国能源消费量和结构变化图,完成第5题。 5.图中信息反映了 A.能源消费总量呈波动上升 B.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C.一次性电力比重变化最小D.2010年天然气消费量最大

读某地的锋面活动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示锋面类型和雨区所在位置是 A.冷锋;锋线前 B.冷锋;锋线后 C.暖锋;锋线前 D.暖锋;锋线后 7.图示天气系统对我国往往会造成 ①夏季北方暴雨 ②冬季南下寒潮 ③华北平原秋高气爽 ④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此时,甲地风吹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9、10题。 9.图示洋流的性质及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暖流;降温增湿 B.寒流;降温减湿 C.暖流;增温增湿 D.寒流;降温增湿 10.①常年盛行的风向为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西北季风

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数学

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纸上答题元效. 第I 卷(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θ∈R ,则“ππ ||1212θ- < ”是“1sin 2 θ<”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设函数()31,1 ,2,1 x x x f x x -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分解

2016-2017学年上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蒋亚梅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2道小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6分)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导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国语》 《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性。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大缺点 一一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有答案)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2.5)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is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call? A.Bill. B.Mike. C.Kate. 2.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is practising English. B.He doesn’t understand the woman. C.He doesn’t want to help the woman. 3.When will the film probably start? A.At 7:30. B.At 7:00. C.At 6:30. 4.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think of the exam? A.It is difficult. B.It is moderate. C.It is easy. 5.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The man’s friend-Henry. B.An excellent camping tent. C.The weath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版社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A new city library. B.Their math homework. C.Their college library. 7.Why does the man probably want to have coffee? A.He is tired. B.He misses the old days. C.He wants to meet the math professor ther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at is the man asking the woman to do? A.Visit Florida. B.Move to New York. C.Move to Florida.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

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 trip to Paris is not complete without a visit to the Eiffel Tower. To get the most out of your visit read our tips below: Visit at Night Riding up the Eiffel Tower at night and looking out over the streets of Paris, you’ll see why Paris is known as the “City of Light”. At street level, the spotlights on the top of the Tower and the reflections (倒影) of the Tower in the Seine (塞纳河) are sights not to be missed. Purchase (购买) Your Ticket in Advance Online Avoid the long ticket lines at the Eiffel Tower by purchasing your ticket online from the Eiffel Tower website. You’ll pick a time to visit and then select w hether to print out the ticket or display it on your phone or iPad, a convenient choice if you buy your ticket in Paris without a printer. Don’t Bring Valuable Objects with You Before entering the Eiffel Tower, your bags will be examined by a security officer. If an item you are carrying sets off the metal detector, the officer will take you away from the line for further inspection. Probably you will miss the chance to go up the Eiffel Tower. Have Drinks and Snacks at the Eiffel Tower If you’re like us, after an exciting trip to the Eiffel Tower, you’ll be ready to rest your legs and have a relaxing snack and a drink in a Parisian cafe. Across the Seine in the Trocadero area, there are many elegant cafes. The atmosphere is great, but the prices are in the stratosphere (极高水平). Actually, the perfect place for common visitors to eat and drink is on the Eiffel Tower itself. 21. Why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visiting the Eiffel Tower at night?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 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维认为中国戏剧导源于巫与优,优即以谐为职业。在古代社会中,优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左传》《国语》《史记》诸书都常提到优,优往往同时是诗人。汉初许多文人都以优起家,东方朔、枚乘、司马相如都是著例。 谐趣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性。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 谐最富于社会性。艺术方面的趣味,有许多是为某阶级所特有的,谐则雅俗共赏,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也喜欢谐,虽然他们所喜欢的谐不尽相同。在一个集会中,大家正襟危坐,每个人俨然不可侵犯,彼此之间无形中有一层隔阂,但是到了谐趣发动时,这一层隔阂便涣然冰释,大家在谑浪笑傲中忘形尔我。 尽善尽美的人物不能成为谐的对象,穷凶极恶的人物也不能成为谐的对象。引起谐趣的大半介乎二者之间,多少有些缺陷而这种缺陷又不致引起深恶痛绝,最常见的是容貌的丑拙。民俗歌谣中嘲笑麻子、瞎子、聋子、驼子等的最多,嘲笑容貌丑陋的风气自古就很盛行了。品格方面的亏缺也常为笑柄,如一首民歌:“门前歇仔高头马,弗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挂仔白席巾,嫡亲娘舅当仔陌头人。”寥寥数语,把中国民族性大缺点——刻薄势利写得十分脱皮露骨。除这两种之外,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例如:“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汉书?刘玄传》)事情出乎常理之外,可恨亦复可笑。 谐都有讥刺的意味,不过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例如《诗经?伐檀》中对奴隶主的讥刺:“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也是讥刺人事的乖讹,不过作者心存怨望,直率吐出,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味,就不能算是谐。 从几方面看,谐都具有两面性。首先,就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的感情来说,谐是恶意的而又不尽是恶意的。如果尽是恶意,则是直率的讥刺或咒骂。一个人既拿另一个人开玩笑,对于他就是爱恶参半。恶者恶其丑拙鄙陋,爱者爱其还可以打趣助兴。因为有这一点爱的成分,谐含有几分警告规劝的意味,可以说,凡是谐都是“谑而不虐”。其次,就谐趣情感本身来说,谐是美感的而也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成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第三,就谐笑者自己说,他所感到的是快感而也不尽是快感。它是快感,因为丑拙鄙陋能带来一时乐趣。不过可笑的事物究竟是丑拙鄙陋乖讹,是人生中一种缺陷,多少不免引起惋惜的情绪,所以同时伴有不快的感觉。 (选自朱光潜《诗与谐隐》)1.下列对于“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谐是喜剧的雏形,它带有讥刺的意味,能使人们在谐笑中认清被讥刺对象的丑陋而对其深恶痛绝。 B.和其他艺术方面的趣味相比较,谐极富于社会性:极粗鄙的人喜欢谐,极文雅的人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 宿迁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熟稔.(rěn)翘.首(qiào)玉墀.(xī)力能扛.鼎(gāng) B. 迷惘.(wǎng)城垣.(huán)氤氲.(yūn)高屋建瓴.(lín) C. 窥.视(kuī)聆.听(líng)淬.火(cuì)方兴未艾.(ài) D. 跌宕.(tuò)攫.住(jué)吝啬.(sè)惟妙惟肖.(xiào)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的组成部分。 ⑵这恶魔似的铁马,那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 ⑶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学样式,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着的作用。 A. 不容置疑震耳欲聋举足轻重 B. 不容置疑振聋发聩举重若轻 C. 不容置喙震耳欲聋举重若轻 D. 不容置喙振聋发聩举足轻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 ..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C.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D.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4. 下列诗词中,描写的季节与其他三句不相同 ...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不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骊山北.构而西折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