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诊疗指南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

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I。诊断标准:

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

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

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

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

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二、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

难治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1.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

2.中、大剂世的阿糖胞苷(Am-C)组成的联合方案;

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4.使用耐药逆转剂;

5.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

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疗方案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Flu)、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等。

2.中、大剂鼍Ara-C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利用其不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G-CSF使处于G

0/G

1

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

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联合IDA/Mitox/Acla/Vpi6;③HHT+Ara—C+蒽环类药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停药6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如

IDA+Ara—C等。

(2)年龄>60岁:临床试验、积极的支持治疗或预激方

案。

停药6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

5.方案举例

(1)FLAG方案: Ara-C+Flu+G—CSF(GM-CSF):G-CSF200ug.m-2.d-1,第0~5天;Flu30 mg/m2,第1~5天;Ara-C1~2g/m2,Flu用后4h使用,第1~5天,静脉滴注3h。

Flu是一种腺苷类药物。FLAG方案是在Flu+Ara-C的基础上加用G—CSF组成的,是目前治疗难治复发性AML高效、耐受性较好的方案。

(2)CAG方案: G-CSF(GM-CSF)150ug,每12h 1次,第1—14天;Acla20mg/d,第l~4天;Ara-C20mg/m2,分两次皮下注射,第l~14天。

(3)HAA方案: HHT 2 mg.m-2.d-1,第l~7天(或HHT 2 mg.m-2.d-1,每日2次。第l~3天);Ara-C 100~200 mg.m-2.d-1,第l~7天;Acla20 mg/d,第l一7天。

(4)HAD方案: HHT 2 mg.m-2.d-1,第1—7天;Ara-C 100—200

mg.m-2.d-1,第1~7天;DNR 40 mg.m-2.d-1,第1—3天。

(5)含中、大剂量Ara-C的方案: Ara-C l~3 g/m2,每12 h1次,第1、3、5、7天,联合DNR 45 mg/m2或IDA 10 mg/m2,第2、4、6天或Mitox或Vpl6。或Ara—C 2~3g/m2每12h 1次,第l一6天。

(6)ME方案: Mitox 10 mg/m2,第l一5天;Vpl6 100 mg/m2,第1—5天。

难治性白血病生存期短、预后差。对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患者,CR后应尽早

进行异基因HSCT。如果经过2个疗程仍未达CR,可以直接进行HSCT。HSCT不仅通过大剂量预

处理杀伤白血病细胞,更重要的是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清除白血病细胞。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年3月第38卷第3期Chin J Hematol ,March 2017,Vol.38,No.3·183· ?标准与讨论?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7.03.002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A505);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2011R50015) 通信作者:金洁,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Email :zjuhematology@https://www.360docs.net/doc/3b7192050.html, ;马军,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Email :majun0322@https://www.360docs.net/doc/3b7192050.html, Th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relapse /refractory )in China (2017)Leukemia &Lymphoma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Jin Jie,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00,China,Email:zjuhematology@https://www.360docs.net/doc/3b7192050.html,;Ma Jun,Harbin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Harbin 150010,China,Email:majun0322@https://www.360docs.net/doc/3b7192050.html,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诊断标准 1.复发性AML 诊断标准:完全缓解(CR )后外周血再次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050(除外巩固化疗后骨髓再生等其他原因)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L 诊断标准:经过标准方案治疗2个疗程无效的初治病例;CR 后经过巩固强化治疗,12个月内复发者;12个月后复发但经过常规化疗无效者;2次或多次复发者;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者。 二、复发、难治性AML 治疗策略总体而言,复发、难治性AML 使用目前治疗方案的预后仍较差。难治性AML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包括:①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②中、大剂量的阿 糖胞苷(Ara-C )组成的联合方案;③造血干细胞移 植(HSCT );④使用耐药逆转剂;⑤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对于复发的年轻AML 患者(年龄≤60岁),欧洲白血病网(ELN )推出根据患者年龄、缓解至复发的时间、细胞遗传学以及是否接受过HSCT 进行预后评估,可供临床参考(表1)。 表1 年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预后评估 组别低危(占9%)中危(占25%)高危(占66%) 分数0~67~910~14 1年总生存率(%)704916 5年总生存率(%)46184 注:评估适用于15~60岁的复发的AML (除外M 3)患者,分数计算依据如下:缓解至复发时间:>18个月0分;7~18个月3分;≤6个月5分。初发时细胞遗传学:inv (16)或t (16;16)0分;t (8;21)3分;其他5分。是否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否0分;是2分。复发时年龄:≤35岁0分;36~45岁1分;>45岁2分。根据累加分数将复发患者分为低危、中危或高危,可作为临床参考 三、复发、难治性AML 治疗选择 在化疗方案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改变、复发时间、患者个体因素(如年龄、体能状况、合并症、早期治疗方案)等因素,以及患者的治疗意愿。另外,建议完善分子表达谱的检测(包括FLT3突变)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 1.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要按照年龄来分层:(1)年龄<60岁:早期复发者(≤12个月)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②挽救化疗,继之HLA 配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或单倍体HSCT ,具体参考中国HSCT 专家共识。晚期复发者(>12个月)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②挽救化疗,继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单倍体HSCT ,具体参考中国HSCT 专家共识;③重复初始有效的诱导化疗方案(如达到再次缓解,考虑进行异基因HSCT ) 。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诊疗指南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 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难治性AMI。诊断标准: 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 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 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 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 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二、难治复发AML治疗策略 难治性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1.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 2.中、大剂世的阿糖胞苷(Am-C)组成的联合方案; 3.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4.使用耐药逆转剂; 5.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难治复发AML治疗方案 1.使用与原方案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化疗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如将柔红霉素(DNR)换为去甲氧柔红霉素(IDA)、阿克拉霉素(Acla)或米托蒽醌(Mitox),或加用原治疗方案中未用过的药物如高三尖杉酯碱(HHT)、氟达拉滨(Flu)、足叶乙甙(Vpl6)、吖啶类(AMSA)或联合应用三种化疗药物等。 2.中、大剂鼍Ara-C并联合一线药物或新药。利用其不同作用机制协同作用增强化疗效果。

3.预激方案:改变治疗策略,利用G-CSF使处于G 0/G 1 期的细胞进入增殖期,有 利于化疗药物将其杀灭。 4.选择化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早、晚期(6个月以内或以上)复发等因素。 (1)年龄<60岁:考虑用①FLAG方案;②中、大剂量Ara.C联合IDA/Mitox/Acla/Vpi6;③HHT+Ara—C+蒽环类药物;④预激方案;⑤新药试验。 停药6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如 IDA+Ara—C等。 (2)年龄>60岁:临床试验、积极的支持治疗或预激方 案。 停药6个月后复发者可以再次使用原先有效的方案。 5.方案举例 (1)FLAG方案: Ara-C+Flu+G—CSF(GM-CSF):G-CSF200ug.m-2.d-1,第0~5天;Flu30 mg/m2,第1~5天;Ara-C1~2g/m2,Flu用后4h使用,第1~5天,静脉滴注3h。 Flu是一种腺苷类药物。FLAG方案是在Flu+Ara-C的基础上加用G—CSF组成的,是目前治疗难治复发性AML高效、耐受性较好的方案。 (2)CAG方案: G-CSF(GM-CSF)150ug,每12h 1次,第1—14天;Acla20mg/d,第l~4天;Ara-C20mg/m2,分两次皮下注射,第l~14天。 (3)HAA方案: HHT 2 mg.m-2.d-1,第l~7天(或HHT 2 mg.m-2.d-1,每日2次。第l~3天);Ara-C 100~200 mg.m-2.d-1,第l~7天;Acla20 mg/d,第l一7天。 (4)HAD方案: HHT 2 mg.m-2.d-1,第1—7天;Ara-C 100—200 mg.m-2.d-1,第1~7天;DNR 40 mg.m-2.d-1,第1—3天。 (5)含中、大剂量Ara-C的方案: Ara-C l~3 g/m2,每12 h1次,第1、3、5、7天,联合DNR 45 mg/m2或IDA 10 mg/m2,第2、4、6天或Mitox或Vpl6。或Ara—C 2~3g/m2每12h 1次,第l一6天。 (6)ME方案: Mitox 10 mg/m2,第l一5天;Vpl6 100 mg/m2,第1—5天。 难治性白血病生存期短、预后差。对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患者,CR后应尽早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 马兴媚

难治性白血病治疗策略马兴媚 【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90-01 目前约 60% ~ 80% 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含 AML 和 ALL)或诱导治疗无效,或获得缓解后早晚仍要复发,最终难免死亡,这类病例称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1.1 难治性 AML: 1.1.1 Hiddemaann 等(1990):① 诱导缓解治疗无效;② 首次CR(CR1)6 ~ 12 个月内复发;③ CR6 ~ 12 个月内复发,原诱导方案再治无效;④ 两次或两次以上复发。 1.1.2 Estey 等(1996):① 诱导治疗 2 个疗程不缓解;② 首次CR1 期小于 12 个月;③两次以上复发,再诱导治疗无效。 1.1.3 GIMEMA-EORTC 协作组(1996):①绝对耐药(absolute resistance):诱导治疗第 1 疗程的第 28 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仍超过诊断时的 50%;② 低增生性耐药(hypoplastic blastic resistanve):化疗后骨髓抑制,但恢复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 50%;③ 髓外白血病案持续存在;④诱导化疗第 1 个疗程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小于诊断时的50%,但第 2 个疗程后仍不缓解。 1.1.4 Vioani 等(1994):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再诱导治疗后无效。 1.2 难治性 ALL: 1.2.1 难治性 ALL 诊断标准为具备下列诸项之 1 项或多项:①高白细胞性 ALL,诊断时外周血白血病计数> 100x109/L;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用标准方案诱导化疗 2 个疗程未获得完全缓解(CR);③完全缓解后 6 个月复发,复发后经正规诱导化疗失败;④多次复发。 1.2.2 常规一线化疗方案(以 VCR、Pred 为基础)治疗,不能达到 CR。 1.2.3 一线方案治疗第 14 天,骨髓幼稚细胞比例超过诊断时的50%。 2.白血病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根本原因(就是白血病细胞本身而言)是白血病细胞耐药。急性白血病耐药大概分两类,既药理学耐药(通常称多耐药)和生物学耐药(通常称再生耐药)。 2.1 药理学耐药:多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是白血病细胞对化学结构、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产生广泛的交叉耐药。 2.1.1 多耐药的机制: ① 药物转运:主要涉及P糖蛋白(P-gp)、多耐药相关蛋白(MRP)、非耐药相关蛋白(LRP)。 ② 药物代谢:与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s)有关。 ③ 药物靶:拓扑异构酶,尤其是 Topo II。 2.1.2 主要耐药逆转剂:多为高度脂溶性、非细胞毒性药物,通过与细胞毒药物竞争 P-gp 结合点位,是细胞内细胞毒药物浓度提高。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诊断和MIC分型】 (一)AML基本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体征:有发热、苍白、乏力、出血、骨关节疼痛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浸润灶表现。 2.血象改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正常或减低,分类可发现数量不等的原、幼粒(或幼单)细胞或未见原、幼粒(或幼单)细胞。 3.骨髓形态学改变: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骨髓涂片中有核细胞大多呈明显增生或极度增生,仅少数呈增生低下,均以髓细胞增生为主,原粒+早幼粒(或原单+幼单)细胞必须≥20%才可确诊为AML。红白血病(M6 )除上述外尚有红系≥50%且伴形态异常;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除了对骨髓涂片作瑞氏染色分类计数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外,应该做过氧化酶(POX)、糖原(PAS)、非特异性酯酶(NSE)和酯酶氟化钠(NaF)抑制试验

等细胞化学染色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异常细胞性质并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 【AML的MIC分型】 除了临床及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诊断以外,还必须作免疫表型(Immunophenotype,I)及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es,C)检查,即MIC分型诊断,尽可能作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M)融合基因检测,即MICM分型。 1.细胞形态学分型: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M0和M1~M7型。 2.免疫表型:髓系免疫标志:CD13,CD33,CD14,CD15,CDw65,CD45 ,MPO等;红系免疫标志:CD71,血型糖蛋白;巨核系免疫标志:CD41,CD42,CD62,CD61; 免疫表型常伴有淋系抗原表达,较常见的有CD7,CD19等,则诊断为伴有淋系标记的AML(Ly+-AML)。 3.细胞遗传学改变:①染色体数量改变:高二倍体(≥ 47),低二倍体(≤45),+21,-7,-8,-11等。②)染色体核型改变:t(9;11),MLL-AF9融合基因(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该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要点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要点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 1. 复发性AML诊断标准: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再次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050(除外巩固化疗后骨髓再生等其他原因)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 2. 难治性AML诊断标准:经过标准方案治疗2个疗程无效的初治病例;CR后经过巩固强化治疗,12个月内复发者;12个月后复发但经过常规化疗无效者;2次或多次复发者;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者。 二、复发、难治性AML治疗策略 总体而言,复发、难治性AML使用目前治疗方案的预后仍较差。难治性AML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白血病细胞耐药分为原发耐药(化疗前即存在)和继发耐药(反复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包括:①使用无交叉耐药的新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②中、大剂量的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联合方案;③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④使用耐药逆转剂;⑤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生物治疗等。

三、复发、难治性AML治疗选择 1. 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要按照年龄来分层: (1)年龄<60 岁:早期复发者(≤12个月)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②挽救化疗,继之HLA配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或单倍体HSCT,具体参考中国HSCT专家共识。晚期复发者(>12个月)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②挽救化疗,继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单倍体HSCT,具体参考中国HSCT专家共识;③重复初始有效的诱导化疗方案(如达到再次缓解,考虑进行异基因HSCT)。 (2)年龄≥60 岁:早期复发者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②最佳支持治疗;③挽救化疗,体能状况佳者继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HSCT,具体参考中国HSCT专家共识。晚期复发者建议①临床试验(强烈推荐); ②重复初始有效的诱导化疗方案;③挽救化疗,继之相合同胞或无关供者HSCT,具体参考中国HSCT专家共识;④最佳支持治疗(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进一步强烈治疗的患者)。 2. 常见的复发难治化疗方案: (1)一般情况好、耐受性好的患者可选择以下强烈化疗方案: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文章目录*一、哪种白血病最难治*二、白血病遗传吗*三、老年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哪种白血病最难治1、哪种白血病最难治 其实是并没有最难治的白血病的,因为白血病的种类有很多,而且也因为时期和患者体质不同,变化是很大的,所以不需要过 分担心。患了白血病最重要是要积极配合治疗,而不是疑神疑鬼。 2、白血病分类分型有几种 2.1、急性白血病 2.1.1、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淋白血病l1型、l2型、l3型。 2.1.2、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颗粒增多型。 m4: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2、慢性白血病 2.2.1、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all 2.2.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aml 2.2.3、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

2.3、特殊类型 有慢粒急变,低增生型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型白血病、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干细胞白血病等。 3、白血病的血常规是怎么样的 3.1、一般显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有时可见幼红细胞。网滞红细胞常减少,但少数病例可有轻度增多。白血病的早期血小板数目可正常或轻度减少,到中晚期,可有明显减少,低于10 ×10^9/L,血小板大小不等,畸形,有巨型血小板,血小板第三因子及凝血功能异常。白细胞数多时可达300 ×10^9/L,也可少至(0.2~0.3)×10^9/L(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初期白细胞数白细胞一般偏地,晚期多数偏高。白细胞总数特别高或特别低时往往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疗效较差。 3.2、血常规检查如果在进食后采血,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如血糖、血脂等)会出现暂时性变化,测得的各项结果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不能做出准确的临床判断。虽然说是空腹,但却不必禁水,少量的饮水一般不会对化验产生明显的影响。 白血病遗传吗1、白血病的发生是外在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的

完整 34+35章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三十四、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因造血干/祖细胞于分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分化阻滞、凋亡障碍和恶性增殖而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阻滞发生在较早阶段。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又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nkemia,AML )(亦称急性髓细胞或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lastic leukemia,ALL )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包括1985年提出、国内已经采用多年的法、美、英(FAB )协作组诊断标准和1999年正式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WHO )诊断标准。现分述如下: 【诊断标准】 (一) 法美英协作组诊断标准(FAB 标准) 除临床症状、体征与血象外,骨髓形态学分类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原始细胞(包括原粒、原单核及原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如图34—1所示。 图34-1 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步骤 ANC :全部骨髓有核细胞;NEC :非红系骨髓有核细胞 当骨髓有核细胞中原、幼淋巴细胞≥30%,即可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 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WHO 标准) 1. 血与骨髓原始粒(或单核)细胞≥20%,可诊断为AML 。 2. 当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8;21)(q22;q22)、inv(16)(p13;q22)或 t(16;16)(p13;q22)以及t(15;17)(q22;q12)时,即使原始细胞<20%,也应诊断为AML 。 3. 伴有多细胞系病态造血的AML 及治疗相关性AML 和MDS,分别单独划分为独立亚类。 4. 骨髓中幼稚淋巴细胞>25%时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34-1,表34-2)。 表34-1 世界卫生组织(WHO )AML 分类 伴有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ML AML 伴有t(8:21)(q22:q22)(AML1/ETO) AML 伴有骨髓异常嗜酸性细胞,inv(16)(q13:q22)或t(16:16)(q13:q22),(CBF β/MYH11) APL 【AML 伴有t(15:17)(q22:q12),(PML/RAR α)及变异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6)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约见于1%的AML,主要为本型。 4.免疫学检验:表达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 DR、CD13、CD33和CD57阳性。 5.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检出率高达90%。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 ⑶、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7T14:43:57.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赵秀劼 [导读] 急性髓系白血病属于内科常见的一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在老年白血病中占比高达8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白血病无论对患者生理还是心理都有负面影响,其中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主要的治疗难题。本文阐述了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根据临床医学的相应研究,针对性找出治疗措施。 【关键词】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临床 【中图分类号】R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234-01 急性髓系白血病属于内科常见的一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在老年白血病中占比高达80.0%。虽然化疗与移植能有效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但仍有一部分成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会出现疾病复发、难治等情况。相关研究表明[1],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通过挽救性治疗获得缓解,他们的5年总生存率不到20%,最终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如何治疗复发难治性急 性髓系白血病仍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现就近几年靶向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药物研究新进展作一分析。 1.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原因及诊断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由患者机体白血病细胞因化疗药物产生的耐受性引发,比如MRP会基于ATP功能环境下,使得药物被排出,由此分析,降低了化疗药物的相应浓度,导致细胞对药物有耐受性。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因素还受到药物异常代谢的影响,亲电化疗药物和谷胱甘肽发生相应反应,药物排泄,降低化疗药物应用效果,而在此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同工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因素还包括蛋白酶C以及拓扑异构酶介导等耐药性的影响。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主要有感染、出血等,也可以合并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症状,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数量迅速降低,外周血中有白血病细胞存在,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过度增生,分化障碍,同时还抑制其他血细胞的增殖。若是白血病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化疗后并没有显著效果亦或是患者有复发现象,依照相关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查措施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诊断。 2.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分子靶向治疗属于现阶段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较为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靶向性药物治疗方法,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均优于传统细胞毒药物治疗。目前,核苷类似物等治疗药物普遍应用于分子靶向治疗中,它与FLT3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等联合治疗,提高治疗疗效。 2.1 FLT3抑制剂 FLT3抑制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患者的干细胞的分化、存活及增殖进行有效的调控。据相关文献记载[2],30%~35%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会发生FLT3活化突变,其中多以点突变以及ITD(内部串联重复)等形式出现。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占所有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0%~25%,是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不良预后指标。由此可知,FLT3抑制剂对于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2.2 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 法尼基转移酶属于细胞内酶的一种,同时也是RAS蛋白反应后关键的步骤。Ras基因活化突变在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为常见。特定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可有效防止Ras癌基因受到激活,同时还能对于细胞的生长以及血管的生成产生重要的抑制作用。目前常见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Tipifarnib属于口服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的一种,其联合IA方案治疗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且相应不良反应(胃肠道毒性,肝功能异常等)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该种药物无法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率及生存率,治疗效果欠佳。Lonafarnib属于一种FT-ASE竞争性抑制剂。相关资料显示[3],该种药物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所带有活性是有限的,由于缺乏关于该种药物的相关临床研究,因此其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考究。 2.3 核苷类似物 Clofarabine是临床上常见的核苷类似物,作为抗癌药物的一种,clofarabine能够对于细胞增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该种药物的抑制效果主要因DNA聚合酶以及抑制核苷酸还原酶的方式实现。当clofarabine联合高剂量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时,能够有效提高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4]。 3.讨论 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了较高的突破,但若想消除微小残留病灶(MRD)长时间生存或者治愈,仍旧存在较大的困难。目前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环境也受到相应的污染,种种问题接踵而至,无疑提升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病率,因个体间差异,低毒性个性化联合治疗措施尤为关键,于白血病生物学特性的靶向治疗措施有较大的优势。根据临床试验分析,部分药物治疗效果较强,但能否应用于一线治疗仍旧需要考究,随着医学事业研究的深入,往后针对白血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会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陈旭,王利.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现状及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4):2185-2188. [2]刘超燕,娄世锋.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5):2361-2364. [3]初晓丽,李铎.氟达拉滨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41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4):99-101. [4]郑艳.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研究现状与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0):4129-4130.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知识科普】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占小儿白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儿童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AML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 二病因根据目前的认识,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但与地域环境因素、电离辐射、化学接触、酗酒与吸烟,以及与机体对某些病毒感染所致的特殊反应有关。此外,近年来通过基因突变频率和一些易患生物标记研究发现,它可能是遗传学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分型(一)形态学分型 1.M0-M7 根据FAB的AML形态学分型,将它分为M0、M1、M2、M3、M4、M5、M6和M7型: (1)原粒细胞微分化型(M0)原粒细胞胞体大,核仁明显,无嗜天青颗粒和奥氏小体,MPOSPB 阳性<3%。M0型在儿童很少见。 (2)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3)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以下两个亚型:①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30%~<9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②M2b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4)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2个亚型:①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②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5)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占15%~20%。按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4种亚型:①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 ②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③M4c原始细胞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发病几率逐渐中增加,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而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生存期相对较短,且复发率相对较高。而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现况以及治疗进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难治性疾病白血病;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现状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3-156-02 在临床上,白血病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占癌症5%左右,一般在儿童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多发性。而随着白血病发病几率的逐渐上升,其中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也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在临床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其方法不仅多样化,而且非常丰富,例如化疗、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尽管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各种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弄清,因而临床上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缺乏特效治疗手段【1】。而为了提升患者生存率,控制其复发率,本文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阐述,现具体报道如下: 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现况 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对白血病的治疗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而目的在于对该疾病进行准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治疗方案进行合理的制定,以确保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在上个世纪,国外一些学者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诊断标准,例如:针对采用诱导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无效的患者,或者再次治疗后,也无效的患者;而6-12个月完全缓解后,存在复发的患者,或者2次及以上复发的患者。而国外学者还提出,采用诱导方案对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无有效缓解的患者,再次进行诱导治疗,仍然无效的患者。以上白血病诊断标准,只包括了治疗白血病患者,或者中级治疗后,存在的一些难治性影响因素,但对于治疗前的难治性影响因素未给予关注。 根据以上叙述,诊断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标准应当为:患者接受2个疗程的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显著缓解的患者;而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后,存在复发的患者;由急性病、慢性白血病等,转化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在接受1个疗程化疗后,没有明显缓解的患者【2】。 2.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2.1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西醫治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恶性变转化。 基本信息 2主要病因 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白血病的病因仍未被完全了解。目前普遍认为,绝大多数白血病是环境因素与细胞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2、化学物质如油漆、苯、染发剂等通过对骨髓损害,也可诱发白血病。最近北京的一份调查报告发现许多儿童白血病患者在半年来均做过室内装饰。 3、细胞毒药物致病:急性白血病与口服氯霉素可能有关,其它尚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磺胺类、保泰松等。 4、病毒感染:近十年来的研究提示白血病很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引起禽类、小鼠、大鼠、豚鼠、猫、狗、牛、猪、猴的白血病,此外,目前认为C类RNA肿瘤病毒与人类白血病的病因有关。 3诊断标准 3.1英法美协诊断标准 英法美协作组(FAB协作组)于1976和1985年先后提出了AML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及修改建议,1991年又增补一特殊亚型,即AML微分化型,先介绍如下。

(1)M0(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骨髓中原始细胞≥90%(NEC),胞浆大多透亮或中度嗜碱,五嗜天青 及(或)CD13可阳性。淋系抗原阴性,但可有CD7+,Td T+;电镜髓过氧化酶(MPO)阳性。 (2)M1(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未化型);原理细胞(I+II型)≥90%(NEC),其中至少有3%的原粒细胞过氧化 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0%,单核细胞10%时,亦属此型。 核细胞(常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20%。 2)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系(包括原始、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5X109/L。 3)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而血清溶菌酶以及细胞化学支持单核细胞数量显著者。 4) 骨髓象类似M2,而单核细胞系>20%,或血清溶菌酶超过正常(11.5±4)mg/L,的3倍,或尿溶菌酶超过正常(2.5mg/L)的3倍。 5) 骨髓象类似M2,而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时亦可划分为M4。M4EO(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除具有上述M4个性特点外,骨髓嗜酸粒细胞>5%(NEC),其形态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大而不成熟的嗜碱颗粒,核常不分叶,细胞化学氯乙酸脂酶及PAS染色明显阳性。 (6)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又分为两种亚型。 M5a: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 M5b: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其余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等。 (7)M6(红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NEC)I+II型≥30%,红细胞系≥50%。 (8)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原巨核细胞≥30%,如原始细胞呈未分化型,形态不能确定时,应做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查,或用血小板膜糖蛋白IIb/Ⅲa或ⅧR;Ag以证明其为巨核细胞系。如骨髓干抽,有 注:原始细胞:指不包括原始红细胞及小巨核细胞,原始细胞包括Ⅰ型和Ⅱ型,Ⅰ型为典型原始细胞,Ⅱ型胞质可出现少许细小嗜天颗粒。核质比例稍低,其他同Ⅰ型原始细胞。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难治性特殊类型白血病)

第十三章难治性特殊类型白血病 难治性毛细胞性白血病 毛细胞性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惰性淋巴增殖性恶性疾病,以骨髓、肝脏、脾脏、淋巴结被B淋巴细胞来源的恶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形态不规则、有胞质突起、纤细如毛的特征性“毛细胞”,是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标志。HCL在美国的发病占成人白血病的2~3%。 通过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和染色体的研究发现,毛细胞是克隆性增殖的成熟B细胞,共同表达CD11c、CD19、CD20、CD22、CD25、CD38+、sIg+和CD103等。毛细胞还有克隆性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由于脾脏增大并发继发性脾亢,以及骨髓中毛细胞引起细胞因子介导的造血抑制,患者常有继发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脏受累常引起肝功能衰竭。部分患者伴有轻度的多关节炎、血管炎等自体免疫性疾病。感染是HCL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及主要的死亡原因,通常是少见的致病原,包括分支杆菌感染等。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腹水等。治疗HCL需考虑患者的症状,多数患者有明显的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症、显著脾肿大,以及HCL的其他全身症状和反复发生的严重感染而需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脾切除术、IFN-α或化疗,以及喷司他丁、克拉屈滨、免疫毒素BL-22和rituximab等。脾切除术对有明显脾肿大、骨髓浸润少的年轻患者有一定疗效。IFN-α不能治愈这种疾病,但明显抑制毛细胞的增殖。应用喷司他丁或克拉屈滨能治愈相当一部分患者。 一.难治原因分析 HCL是一种少见的B细胞来源的造血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主要为骨髓浸

润、造血功能不全、脾肿大。由于发病的原因及诱因至今尚未明确,所以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自从1958年提出该病以来,不断有针对该病发病机制、恶性细胞来源、疾病增殖的促进因素、新药治疗的研究进行,该病的预后有了相当的改善,但仍有一些患者对治疗不能缓解,甚至缺乏反应,所以进一步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 有证据表明,HCL患者造血功能不全和溶骨性病变可能是由一些可溶性的细胞因子引起。这些细胞因子是由恶性毛细胞本身产生的,通过一种旁分泌的途径及调控HCL细胞生长的自分泌途径完成的,本身还受自分泌和旁分泌调控。其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是TNF-α、IL-2、IL-4、IL-6和B细胞生长因子(BCGF)。最近的研究表明c-fms,一种编码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基因,也可能是与HCL发病机理有关。其他的因子包括病毒、肿瘤基因的作用还不明确。 HCL患者常伴有免疫抑制、T细胞功能缺陷,也是该病难治的可能原因。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如活化的T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例倒置等。近年的一些报道提出,HCL患者出现大量克隆性T细胞增殖,在外周血中达到相当高的水平,50%以上都是CD8+的T细胞。这些扩增的细胞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学和表型,常表现为大颗粒细胞,具有NK细胞表型。而T细胞克隆性增殖可诱导T细胞激活,出现自体反应性T细胞。所以HCL患者中超过1/4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自限性的皮肤关节性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炎。 IFN-α能诱导近90%的HCL患者反应,但完全缓解率只有5~10%。主要是体内出现了抗IFN-α的抗体,但对出现抗体的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研究表明,抗体的出现只是暂时的,而且对治疗的总反应率没有明显影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专家共识

第一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 一、年龄<60岁,无前驱血液病史患者的治疗 (一)诱导治疗阶段 1.方案:建议采用标准诱导缓解方案,①含Ara-C、蒽环类药物和蒽醌类药物的方案(即DA 3+7方案);②HA(HHT)③以HA+蒽环类药物,如 HAD(DNR)、HAA(阿克拉霉素)等 (1)标准剂量:Ara-C 100-200mg/㎡·d×7d+蒽环类或蒽醌类3d,或+HHT 7(或3)d,可能需要2个疗程 (2)含中大剂量Ara-C:中:1.0-2.0g/㎡每12h1次×6次,+蒽环类和(或)蒽醌类或HHT。DNR 40-45 mg/㎡·d×3d,HHT 2.0-2.5mg/㎡·d×7d(或4mg/㎡·d×3d,米托蒽醌6-10mg/㎡·d×3d 2.诱导治疗过程中方案调整: (1)标准剂量治疗后: ①化疗后第7天查骨髓象: 如果残留白血病细胞明显(≥10%),可考虑双诱导治疗:a.标准剂量Ara-C +蒽环类;b.中剂量Ara-C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FLAG方案:氟达拉滨+Ara-C +G-CSF);c.小剂量(如CAG:G-CSF+Ara-C+阿克拉霉素);d .也可不治疗,单纯观察(尤其在骨髓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无增生低下可选标准剂量:Ara-C+蒽环类等继续化疗(可与第一个疗程不同);还可联合蒽醌类或HHT、吖啶类、鬼臼类 残留白血病细胞<10%且骨髓增生低下可不再化疗,等随象恢复,此时可给予G-CSF,建议用量:5ug/kg/d(或300ug/d) ②骨髓恢复期:21天复查骨髓象和血常规:a.CR,进入缓解后治疗;b.幼稚细胞比例下降不足60%,按诱导失败对待;c.未CR,但幼稚细胞比例下降超过60%可重复原方案1疗程;d.增生低下,残留白血病细胞<10%时等待骨髓象和血常规恢复;≥10%考虑下一步治疗(参考双诱导或按诱导治疗失败对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定稿版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着,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贫血显着,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白血病(leukemia)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受累细胞(白血病细胞)出现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大量蓄积于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从而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淋巴结、肝、脾等组织器官。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两类,一类是正常造血抑制导致的骨髓衰竭相关的临床表现,如贫血、白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另一类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组织器官引起的临床表现,如肝脾肿大、绿色瘤等。 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是依赖骨髓涂片计数原始细胞比例。白血病的分型早期主要是依赖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目前白血病的分型主要是以流式细胞仪为基础的免疫学。遗传学信息主要用于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自然病程,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细胞的分化停滞于早期阶段,多为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数月。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CL)细胞的分化停滞于晚期阶段,多为较成熟细胞或成熟细胞,病情相对缓慢,自然病程可达数年。 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

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慢性白血病则分为慢性髓性白血病,常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及少见类型的白血病。目前按照WHO造血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CLL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为一类疾病,所以CLL的诊疗规范归入淋巴瘤部分。 临床上白血病的分类主要有两大标准,一个是FAB标准,临床重要性逐渐下降,见表1。FAB标准将原始细胞≥30%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按照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分为AML和ALL,AML分为M0~M7型,ALL分为L1、L2和L3型。由于ALL的FAB分型在临床已经不再使用,这里就不做介绍。 另一诊断分型标准是较新的WHO标准,见表2和表3。WHO将原始细胞≥20%作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将AML 和ALL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纳入,形成了MICM分型。WHO(2016)分类方案中对诊断AML 时原始细胞计数标准进行了明确,原始细胞百分比是指原始细胞占所有骨髓有核细胞的百分比。 表1:AML的FAB分型 分型中文名骨髓特点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噬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MPO及苏丹黑B阳性细胞<3%,CD33及 CD13阳性,淋巴抗原及血小板抗原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