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荷兰简介

《牧场之国》荷兰简介
《牧场之国》荷兰简介

打印版

荷兰简介

荷兰全称是荷兰王国,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该国以海堤、风车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中央政府在海牙。

荷兰被喻为“风车之国”、“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全称为“荷兰王国”,荷兰语:“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荷兰只是尼德兰王国的最大的省,所以古代中国就称之为“荷兰”,该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牧场之国》评课稿

《牧场之国》评课 今天,沈瑜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得一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绘得草原意境开阔,充满诗情画意,处处给人以美得享受。对写景文章得教学就是本身有点难度得,一方面要通过教师得引导让学生体会感受到优美得语言;另一方面,优美意境得建构,对学生来说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象体会,这些都就是有难度得。不过,沈瑜老师得这种追求就是值得我们赞赏得。对于,沈瑜老师得这节课,本人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浅得一些想法。 一、初步感知,水到渠成 沈老师一启课便让学生通过了解资料袋得内容,感受荷兰美丽得风光,引起学生得赞美与向往,揭题读题后,又以什么就是牧场?(放养牲畜得草地)世界上绝大部分得国家都有牧场,为什么荷兰被称为牧场之国呢?为主要抓手,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作整体感受。学生经过朗读,踊跃举手发言,争相交流.可见这个问题设计得恰到好处,既符合本课得整体感知要求,又贴近学生得最近发展区,学生汇报后对课文得大致感知就到位了.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对学生视觉得感知有一个比较规范得印象。 二.师生互动,亲与自然 沈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得互动交流显得亲切自然,一般而言,学生在高兴、愉快得情绪下比一般情绪下得学习效果肯定能够提高很多。沈老师为学生营造得一种宽松与谐得环境,即构建了与谐得课堂生态,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现。这里我们不去评论学生对句子朗读

得把握就是否就是正确得,但学生能有自己得朗读体验,并参与到感受句子该怎么朗读这个教学情境中来,就说明老师前面得引导就是受学生欢迎得。沈老师与学生得互动就是亲切自然得,那么能否在这个单向得互动基础上,在垂直交往得基础上引导生生互动,使互动更广泛呢?比如在这个环节得教学过程当中,就是否让学生针对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朗读——除了介绍经验,分享给班里得其她同学知道以外,能否让学生当场试着读一读呢?这时候生生互动起来,以学生得朗读经验、朗读效果影响着周围得学生得朗读体验,这样有时候学生就不教自会了。这样得话,就突破了垂直交往这种课堂教学传统得模式,成了多向得生生互动得交往了,这种形式得互动就是以交谈作为基本形式,由“如何朗读"这个话题得提出,使学生联想到已有得知识经验,调动起自己感受得冲动与表达得欲望,从而产生出“怎么评价朗读”得话题。话题又引出多种信息,通过话语来传递、接收与反馈。互动对话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与信息,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进而探究地、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既挖掘理解语言又训练感悟创造语言,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这样达到了教学合一得状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得精神家园中自主畅游,实现语言与精神得同构互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与谐共振。 三.朗读指导,需进一步 这篇略读课文,描绘得风景美,语言也以生动形象为胜,非常适合学生朗读,也适宜培养学生得语感。这一点,沈老师明显地意识到

牧场之国2

19牧场之国 南通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小学许美娟 板块三品读课文,感受夜晚之美 1、当夜幕降临,牲畜归圈后,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板书:牲畜归圈) (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2、小声读第5自然段,请试着用一个字概括你的感受。(静) 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荷兰夜晚的静?(课件出示)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1)指名学生读。 (2)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夜晚安静祥和、宁静之美)(板书:夜宁静) (3)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牧场上的宁静之美、静态之美。(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 3、在第5自然段中,除了感受到牧场的宁静,你还感受到什么?(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 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这种美好?(课件出示)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这句话中有个“才看见”,从这个词语中你想到了什么?(牧民们白天不会来打扰牲畜自由自在地生活,只在傍晚过来挤奶,体现出牧民对牲畜的关爱。) 4、你还从哪个句子看出人们对牲畜的关爱?(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 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牧民就算来到牧场,也尽量不打扰牲畜的生活,让牲畜生活在安宁、恬静的环境之中。) 5、细心的同学发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位置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单独成为一段?(总结) 1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说课反思及评课

《牧场之国》说课稿四(三)班张淑贞 设计理念: 《牧场之国》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根据文本特点,我在教学中实施了美的教育,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思路: 根据四年级儿童特点和文本特色,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自主朗读,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个性化阅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积累语言。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荷兰牧场的风光美,体会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法设计: 1、采用自读自悟,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读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情朗读的技巧。 2、情境教学法: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荷兰优美的田园风光图片。让真正领略到荷兰牧场的美丽,得到美的享受。学法设计:

首先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其次让学生读、画、思、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读、思、议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荷兰风景图片欣赏)教师简介(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效果。 1、认读词语,特别要注意多音字。 2、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初步阅读,知道文章大意。.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知道本课的重点是“为什么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从文中找出来。 2、知道本文描绘了哪四幅画面。 3、感受文章的总分结构。 4、总结本文第一段的写作方法。。 四、深入阅读,欣赏牧场之美 (一)走进白天的牧场 1、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细细欣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引领,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3、组织全班交流:打破文本叙述顺序作跳跃式阅读交流,结合多形式、有感情朗读, (二)领略牧场夜晚静谧之美,再次感叹。

荷兰劳动法介绍(DOC)

荷兰劳动法介绍 2014年6月10日荷兰国会通过了《工作与保障》这一法案。该法案将给予临时工更多权利。同时,该法旨在实现不同解雇程序中的平等待遇。该法对解雇赔偿金的最高金额作出了限制。最后,政府想通过缩短失业金领取期限的方式来鼓励工作。该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面小编结合该法为您全面简要介绍下荷兰的劳动法: 在荷兰雇佣员工有哪些办法? 在荷兰雇佣员工有这样几种可选方案:招募当地人员、聘用外籍人员,或者同时雇佣当地和外籍人员。这三种方案都各有利弊,最终还是取决于公司的业务目标、投资规划、现有人力资源、客户需求等因素。 第一选择很可能是将公司的员工派驻荷兰,毕竟他们对公司及其产品最为了解。毫无疑问,这些外派人员对于开展国际业务、在公司总部与新的海外分支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公司决定走外派路线,那么公司就需要为这些外派人员解决短期商务签证或者长期工作和居留许可,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问题。 根据实际经验,相比雇佣当地员工,外派员工的成本可能更高。因为这将会涉及到对于重新安家、回国探亲、员工子女就读当地学校等方面给予外籍员工的额外生活补贴。如果外派人员对于当地的市场特点、商务习俗、语言文化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也可能会阻碍企业在当地的发展,这些因素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外派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提前)终止了。 荷兰的很多行业都具备专业素质高、市场经验丰富、精通欧洲多国语言的人才。因此,善用当地的员工将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创造更高的商业利润。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从本国派驻主要的管理人员,同时配以当地的专业人才,这种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成功拓展当地市场。 雇佣合同有哪几种类型?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如果没有规定雇佣期限,那么该合同将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签订有一些限制,例如雇员先和雇主签订七个月的劳动合同,此后两次延期,都是七个月,第四次再延期时该合同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根据荷兰劳动法的规定,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能被延期两次,雇主和雇员不可无限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每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存在间隔期,该间隔期若小于六个月,最终在第四次延期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该合同

《牧场之国》荷兰简介

打印版 荷兰简介 荷兰全称是荷兰王国,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该国以海堤、风车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中央政府在海牙。 荷兰被喻为“风车之国”、“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全称为“荷兰王国”,荷兰语:“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荷兰只是尼德兰王国的最大的省,所以古代中国就称之为“荷兰”,该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其西部沿海为低地,东部是波状平原,中部和东南部为高原。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荷兰的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月平均气温:1月2~3℃;7月18~19℃。由于地低土潮,荷兰人接受了法国高卢人发明的木鞋,并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赋予其典型的荷兰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蕴藏。 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竭力保护原本不大的国土,避免在海水涨潮时遭“灭顶之灾”。他们长期与海搏斗,围海造田。早在13世纪就筑堤坝拦海水,再用风动水车抽干围堰内的水。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积60多万公顷。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镌刻在荷兰国徽上的“坚持不懈”字样,恰如其分地刻画了荷兰人民的民族性格。

荷兰的简要介绍

荷兰的简要介绍 M1210班肖楚 荷兰(Nederland),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位于东经3°21'至7°13'、北纬50°45'至53°52'之间。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低洼之国)。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与德国、比利时接壤。欧盟成员国之一,也是北约、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荷兰的领土可分为欧洲区(European Netherlands)与加勒比区(Caribisch Nederland)两个部份。欧洲区领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加勒比海区,位于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包括博奈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三个小岛。荷兰最大的三个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与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国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于鹿特丹,为全世界进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荷兰是欧盟、G-10、NATO、OECD、WTO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Benelux关税同盟的一部份。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总部位于尼德兰海牙。在这个国家中,拥有五个国际性法庭,包括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法院、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黎巴嫩特别法庭(Special Tribunal for Lebanon)等。前四个法庭都设在海牙,此外,欧洲刑警组织与欧洲检察官组织的总部也位于此,这使得海牙被称为是国际司法之都。 荷兰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在经济自由度指数列出的全球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7。在2011年,它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第10高的国家。在2013年,联合国世界快乐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将尼德兰列为全世界第四快乐的国度,显示了这个国家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一)自然地理 位置: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位于东经3°21'至7°13'、北纬50°45'至53°52'之间。荷兰国土总面积达41864平方千米。荷兰国土南北最远端相距约300千米,东西最远端距离约200千米,总面积为41864平方千米。沿海有1800多千米长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1075千米。十三世纪以来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除本土外,荷兰管辖着两个海外领地:阿鲁巴和安第列斯群岛,面积为980平方千米。水文: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莱茵河、马斯河。西北濒海处有艾瑟尔湖。地形:低平是荷兰地形最突出的特点。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除南部和东部有一些丘陵外,绝大部分地势都很低。南部由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三角洲连接而成。“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荷兰的最高点是位于南部林堡省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1米。荷兰地势最低点在鹿特丹附近,为海平面以下6.7米。气候:荷兰位于北纬51°-54°之间,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资源:荷兰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仅天然气和石油储量比较丰富(2012年探明的天然气总储量约19300亿立方米),还有一定数量的煤炭。荷兰天然气开发仅次于俄

荷兰的现代农业

荷兰的现代农业 作者:文章来源:发表时间:2013-12-20 点击量: 130 第一部分荷兰的现代农业概况 荷兰是重要的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荷兰农业的迅速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荷兰农业的地位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北两面临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为邻,其疆域南北长约 250公里,东西宽约 180公里。从其幅员范围和地理位置上讲,荷兰仅仅是一个 “海边的小国”,但就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荷兰却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农业,荷兰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近两年来,由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略有下降而荷兰农产品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如以净出口量计算,荷兰甚至超过了法国而排名世界第二。 荷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欧盟成员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是荷兰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国,1998年约62%的进口来自欧盟;同时出口的80%也在欧盟内部,主要是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英国和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尤为密切,如荷兰60%蔬菜出口德国。 就欧盟现有的12个成员国的农业状况比较而言,荷兰的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及农场规模等均无明显优势,荷兰农产品产值在本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与其他成员国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荷兰农业惟一独特的是人均耕地最少,仅0.126公顷(约合1.89亩),而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最高,与国内平均劳动生产效率之比达到0.93,明显地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二.荷兰的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荷兰国土面积 4.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很长,有1075公里,境内均为低洼平原,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60%的土地海拔不到 1米,境内最高海拔321米;70%的土地用于农业种植,其中34%为耕地,6%用于园艺种植,60%为草场。全国人口 16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荷兰纬度较高,因而光照较少,但由于受黑潮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温暖潮湿,冬暖夏凉,年降雨量600~800mm,且分布较均匀,一月份平均气温2℃~3℃,七月份为18℃~19℃,昼夜温差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性淤积土。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蔬菜、花卉以及牧草的生产。 2.农业生产基本结构 荷兰农业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以高产值的畜牧业和园艺业为主,种植业不占主导地位。199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1.3%,园艺业产值占35.4%,种植业仅占13.3%。20世纪90年代后,荷兰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种植业产值下降,畜牧业产值、园艺业产值稳步增加。荷兰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和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油菜籽。园艺作物以蔬菜、花卉为主, 大部分供出口,花卉品种多达上千种,其中最多的是郁金香,80%供出口。畜牧业历史悠久,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是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猪、羊及家禽。 3.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荷兰的农业生产多以家庭为主的大农场经营, 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也普遍较高。据统计, 1996年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1.07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9.11万个。在这些农场中, 种植业农场(包括大田作物、园艺、多年生作物、混种作物)3.81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23万个;畜牧业农场(包括放牧牧场、猪和家禽养殖场、畜禽混养场)6.76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5.51万个;混合农牧场(即多种经营农场)4927个,其中专业化农场3682个。每个农场的平均规模在18公顷左右。 4.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荷兰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高,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畜产品产量也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994年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谷物总量为6809.4公斤, 世界平均为1731.3公斤;生产块根和茎作物总量为38934.7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517.2公斤;生产蔬菜1789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431.0公斤;生产水果为4386.9公斤,世界平均为344.3公斤。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肉类14201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173公斤;生产鸡蛋3045公斤(第1位),世界平均为35公斤;生产牛奶为54045公斤(第2位),世界平均为407公斤;生产羊毛(原毛)为21公斤,世界平均为2.4公斤。 .c.1999年,荷兰农业劳动力的人均产值达55862欧元,是当年欧盟国家人均农业产值平均值(21210欧元)的2.63倍;而且荷兰的农业效率与其国内总的劳

牧场之国 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2*《牧场之国》 教学设计

22* 牧场之国 教材分析: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究、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练笔。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荷兰风光图片、万马奔腾图片、朗读配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做游戏“观鞋识天下”,出示三个不同国家的鞋子,让学生猜一猜它们代表哪个国家。 (用“观鞋识天下”这个游戏引入荷兰这个国家,从而激起学生想走近荷兰,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趣。)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在荷兰,不仅有木鞋,还有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这四大宝。瞧,这就是是荷兰的国花——郁金香。(边出示图片边介绍)在荷兰,光郁金香就有200多个品种,每年的3至9月郁金香开了,水仙花开了,风信子也开了……整个荷兰就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在荷兰境内道道运河纵横交错,船只可以在市区运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区的任何地方。在荷兰,大小不一的风车随处可见。荷兰,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是牧场。 2、孩子们,荷兰美吗?想跟老师去荷兰游览一番吗?今天,我们就走进位于欧洲西北部的荷兰,一起去欣赏那里独特的牧场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全文,感受牧场之美。

牧场之国 (第1稿)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嘉滨小学林佩然课题:写景文中的修辞手法指导策略 四大策略:直面修辞作用、结合语境评价 语句替换比较、言语情感补充。 上课时间:5月29日。 课程级别:片区开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3.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的妙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行语段扩写。 三、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假期快到了,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出示图片,并请潘晶莹配图读资料袋内容,重 点介绍水之国、花之国) 2.这段介绍文字来自我们的资料袋,听了介绍,你能不能用课文中一句话评价一下荷兰。 3.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总起句。让我们齐读课题——牧场之国。 (二)初读感知 1.大家预习了课文。看看屏幕上的词语, 你会读吗? 镶嵌、骏马、膘肥体壮、辽阔无垠、公爵、悠然自得、牲畜、模样、圈养 (个读,读中强调“垠”是前鼻音;“模”、“圈”、“畜“是多音字) 2.老师把这些词编成了一句话,让我们整齐响亮地读出来。(词语标红)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膘肥体壮的骏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奔驰,悠然自得的模样,宛如高贵的公爵。他们不是圈养的牲畜,他们 是牧场的主人。这就是美丽的荷兰。(齐读) 3.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我的眼前浮现了美丽的图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牧场之国,你能说说,2-5自然段都介绍了荷兰的哪些景色,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 (指导概括,出示标贴:牛群吃草、骏马飞驰、动物安闲、夜晚寂静) 4.小结:荷兰的白日,牛吃草、马飞驰、动物自得其乐。夜晚,美丽宁静,多让人神往,我们一起来欣赏着美丽的一天吧。 (三)精读悟情 图景一:绿原 1.我们先来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原。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如何形容你所见到的景象?你可以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2.这是一片广袤的绿原,文中,有如下的描写,老师进行了一个提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这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这是天堂般的绿色草原, 这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 这是真正的荷兰。 3.你发现没有,同样是写绿原,作者用到了不同的表达,调整顺序,改变修饰,语言变不再单调,稍加提炼,就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让我们再来读一 读,感受荷兰的诗情画意。 图景二:动物1.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牧场,栖息着许多动物。文中描写的了很多动物,有(简要盘点),你最觉得哪一种写得最精彩?为什么?请你默读并注明感受, 一会儿我们交流一下。 2.牛(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A、能谈谈你为什么喜欢牛吗? B、比较法:牛群吃草时非常认真,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细嚼慢咽。 C、补充法:家长是怎么样的?老牛像家长,给你什么感觉。 D、直面法: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荷兰简介

荷兰相关资料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牧场之国》(课文)描述的是荷兰的田园风光,下面是牧场之国课文内容及关于荷兰的背景资料。《牧场之国》作者是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译者是万世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荷兰的背景资料:荷兰常被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运河之国”,他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兰”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总面积41 54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领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荷兰地势平坦,位居欧洲理想位置,素有“欧洲大门”之称。 《牧场之国》课文内容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

荷兰 中英文对照

Hello! Every one, today I want introduce a country name is Holland. (Ming please shows the Holland on the map), the national flag of Holland is on the black board, looks like Yali’s uniform! 您好!每个人,今天我要介绍一个国家的名字是荷兰。(明请显示在地图上的荷兰),荷兰的国旗上的小黑板上,看起来海亚的统一! Well Holland is in west Europe, the complete name of Holland is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The Netherlanders speaks Dutch Holland is a developed country .The capital of Holland is Amsterdam, but the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urt is in the Hague. 荷兰在西欧,荷兰的完整名称是“荷兰王国。Netherlanders讲荷兰荷兰是一个发达的国家。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但政府和国际法庭在海牙。 Beatrix Wilhelmina Armgard is the most famous person in Holland. She is the queen of Holland; she is a successful woman I think. 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敏娜Armgard是荷兰最有名的人。她是荷兰女王,我觉得她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There are 12 provinces in Holland, they are Groningen, Friesland , Drenthe , Overijssel , Gelderland , Utrecht, north Brabant , north Holland , south Holland, Zeeland , Limburg and so on. 在荷兰有12个省份,他们是格罗宁根,弗里斯兰,德伦特,上艾瑟尔,海尔德兰省,乌得勒支,北布拉邦,北荷兰省,南荷兰省,泽兰,林堡等。 1.格罗宁根省(Groningen)—东北部 2.弗里斯兰省(Friesland)—北部 3.德伦特省(Drenthe)—东北部,格罗宁根之南 4.欧弗艾塞尔省(Overijssel)—东部,德伦特之南 5.弗雷佛兰省(Flevoland)—中部,IJsselmeer 6.格尔德兰省(Gelderland)—东部,上艾瑟尔之南 7.乌特勒支省(Utrecht)—中部 8.北荷兰省(Noord Holland)- 西北部 9.南荷兰省(Zuid Holland)- 中部偏西 10.泽兰省(Zeeland)- 西南部 11.北布拉邦省(Noord Brabant)- 南部 12.林堡省(Limburg)- 东南部,延伸到比利时。 The national day of Holland is on April 30th, we also call it queen’s birthday. Because this day is for commemorating late queen Juliana. On that day, you take any thing in orange the symbol, you will get praise, and you can do shopping everywhere! 荷兰的国庆节是4月30日,我们也呼吁女王的生日。因为这一天是为纪念已故女王朱莉安娜。在那一天,你在橙色象征任何东西,你会得到好评,你可以到处购物!

荷兰国际集团(ING)简介

荷兰国际集团(ING)简介: 荷兰国际集团是(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up N.V.,简称ING,又名:安银银行)在1991年由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和荷兰邮政银行集团合并组成的综合性财政金融集团。 管理结构:在董事会下面设有四个管理运作核心,荷兰总部;国际金融财经业务部;企业和资本市场部;资产管理部。 集团总部:负责荷兰本国市场上的全部保险和银行业务。 国际金融财经业务部:所有荷兰本土以外的国际保险业、零售银行业和商业银行业的运作皆由该中心管理。其保险业务划分三大地区:欧洲和拉丁美洲、北美洲、亚澳地区。银行业务则由中心统一管理。 企业及资本市场部:所有国际货币和资本市场管理部门都由该部门管理。包括国际银行网络以及金融产品、贸易、销售、投资银行、企业银行、风险管理及调研的各项业务。 财务评级:标准普尔 AA- 穆迪投资 Aa2 集团排名: No.1 根据2007年7月财富杂志全球500大企业,以上市寿险公司资产、盈利及收入计算,荷兰国际集团均名列第1;而以全球最大企业资产值计算则名列第8。 No.9根据2008年4月福布斯杂志全球2000大企业,以销售额、盈利、资产及市值计算,荷兰国际集团名列第9。 No.81根据2007年8月商业周刊,荷兰国际集团荣登「全球100大品牌」第81位,品牌估值约3.88亿美元。 李悦富先生简介: 李悦富先生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国际企业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现任ING安泰保险首席区域总监。作为美国寿险学会会士(FLMI)及美国寿险营销研究协会(AMTC) 课程导师,李悦富先生亦曾在1994至1997年出任香港寿险总会专业守则委员会委员。自1989年开始,李悦富先生为《香港经济日报》撰写专栏至今,涵盖保险金融服务等多种题材,是一位倍受敬仰的业界资深人士。 博志学院介绍 ?香港博志学院(Bausch Academy)是建基于香港的学习机构,在香港、大陆和国际培训发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学院提供一系列的方案与课程,旨在为香港地区和大陆举办卓越的高级行政及企业培训课程。在现今全球化及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中,政府角色在面对社会条件的演变。同样地高级领导也遇上不小的冲击,行政人员的发展和企业培训的重要性正在日益提高。本学院为企业、行政人员及专业人士提供切合其独特需要的高级行政及企业培训课程。学院宗旨是为国家、香港,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牧场之国 (1)

牧场之国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过程与方法 (1)多中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激发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词、句、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进行美感教育。 难点观键 1.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 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荷兰介绍片段)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激趣导题 1.出示艳丽的郁金香图片,导入: 你们知道郁金香代表哪个国家么?(荷兰)是的,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 2.引导回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导: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3.简介荷兰,课件播放有关片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子新词,读准字音。 镶嵌、骏马、膘肥体壮、无垠、公爵、悠然自得、牲畜 2.理解词意 仪态端庄、镶嵌、悠然自得、吆喝 3.自由读文,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的印象。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1 1.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圈出你不理解的地方,画上不明白的词句,并作上记号。 如:课文的第一自然度与全文是什么关系? 3.你喜欢文中的那些语句,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句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4.展开交流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5.结合学生的回报交流,相机引导理解以下的句子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理解体会这一句)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去读。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理解体会什么是专注?这里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读出略有所思的专注,语调轻缓平和。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引导理解体会这一句。 指导朗读:“丝绒般”读出轻柔。 (4)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理解体会这一句话的意境。 指导朗读:读出自由的闲适与快乐。 (5)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理解体会这一句话的意境。 指导朗读:语调少轻些,语速稍慢点,读出“安谧静美”的美感 6、朗读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五、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1.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2.教师小结全文。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牧场之国》评课稿和听课反思

《牧场之国》评课稿和听课反思 《牧场之国》评课稿和听课反思范文 今天,陈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的草原意境开阔,充满诗情画意,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写景文章的教学是本身有点难度的,一方面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感受到优美的语言,这过程就有所隔;另一方面,优美意境的建构,对学生来说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象体会,这些都是有难度的。何况这篇课文在表达形式上出现了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作者这样写——这让四年级的学生感受或是理解也是有难度的。这些方面就是制约着把这篇文章上好的瓶颈。不过,陈老师开自己未敢尝试的课文类型教学的先河,这种追求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对于,陈老师的这节课,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浅的一些想法。 一.初步感知,水到渠成 陈老师一启课便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以一个问题“你在牧场之国看到了什么”为主要抓手,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作整体感受。学生经过朗读,踊跃举手发言,争相交流。可见这个问题设计得恰到好处,既符合本课的整体感知要求,又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汇报后对课文的大致感知就到位了。那么在这个环节中,想跟陈老师一起探讨的是板书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如,当学生汇报时,说到“我看到了花牛、骏马……”教师根据学生

回答相机板书,后来,一个学生交流时说在第四自然段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小鸡、山羊、黑色的猪群等”,教师则板书“猪鸡羊”。这里的板书与前面写下的板书在内在逻辑上有些不统一。比如说“花牛、骏马”表示“怎么样的一种动物”,而陈老师板书的是“猪鸡羊”表示三种动物,而且学生在读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种感觉:好像是表示一种动物。在这里,是否可以将“猪鸡羊”三种动物用顿号间隔开来写呢?如果不间隔开来,那么单种动物成一个词,或是与“花牛、骏马”的写法一样,或写成“猪群”,或写“小鸡”,或写“山羊”,这样的板书对学生视觉的感知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印象。 二.师生互动,亲和自然 陈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显得亲切自然,尤其令我们欣赏的是教学第五自然段时,她用了“请教”学生“指导”老师朗读的方法来进行这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学。学生兴趣颇浓,纷纷举手示意。一般而言,学生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下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肯定能够提高很多。陈老师为学生营造的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即构建了和谐的课堂生态,学生乐于参与、乐于表现。因此有学生就说“老师这里(第五自然段)的太阳渐渐落山了,应该读得慢一点”,“最后一抹晚霞的‘最后一抹’应该读得重一点……”这里我们不去评论学生对句子朗读的把握是否是正确的,但学生能有这样的朗读体验,并参与到感受句子该怎么朗读这个教学情境中来,就说明老师前面的引导是受学生欢迎的。陈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亲切自然的,那么能否在这个单向的互动基础上,在垂直交往的基础上引导生生互动,使互动

关于荷兰的资料(字图)

关于荷兰的资料 荷兰(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全称是荷兰王国,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国土总面积为41864平方公里,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该国以海堤、风车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首都设在阿姆斯特丹,中央政府在海牙。 国歌 《威廉·凡·拿骚》,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首国歌。 首都: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人口73. 5万(2003年);政府所在地:海牙(The Hague) ,人口45.8万(2003年)。 宗教: 荷兰的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18%,1999年)和新教(15%)。63%的荷兰人不参加教会。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地区,而新教(主要是荷兰革新教会)则在北方较为普遍。 重要节日: ●1月1日:新年Nieuwjaarsdag ●3月4月:复活节Pasen 复活节放假两天●4月30日:女王日Koninginnedag 女王日即女王的生日,即国庆日。现在的女王日是已故朱莉安娜女王的生日,亦是已故上任女王让位与其长女贝娅特丽克丝(Beatlix)的纪念日。如果4月30日正好是星期日,那么女王节的庆祝活动将提前到星期六,即4月29日。●5月4日:死难纪念日Dodenherdenking 纪念二战死难者。(1945年5月4日占领荷兰的法西斯德军在瓦格宁根签署投降书,被定为荷兰“纪念日”)●5月5日:解放日Bevrijdingsdag 庆祝二战中从德国占领中解放。●复活节后第40天:耶稣升天日Hemelvaartsdag ●复活节后第7周:圣灵降临日Pinkstelen 放假两天●12月5日:圣尼古拉斯前夜Sintel'klaas Sinterklaas给孩子带来礼物。 ●12月25日, 12月26日:圣诞节Kelstmis 放假两天 人口: 16,500,156(2009年中估计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平方公里。80.9%以上为荷兰族,此外还有弗里斯族。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荷兰全国人口一千六百万,有一百万穆斯林,是社会上最被误解的人群。荷兰居民穆斯林约占6%,31%信奉天主教,21%信奉基督教。在荷兰居住着多个种族的人群。尽管如此,纯正荷兰血统的居民仍占总人口的大多数。荷兰是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荷兰居民平均身高为(包括移民的外国人)男182.5 ,女172 。曾有亚洲人到荷兰常因够不着汽车扶手,坐在坐便器脚够不着地而闹笑话。在2001年4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2002年4月1日,荷兰认可安乐死合法。另外,荷兰全境吸毒合法化,但是这里所说的毒品仅限于大麻,更加致命的毒品(比如海洛因)也是不合法的。 民族: 80.9% 荷兰人 2.4% 印度尼西亚人 2.4% 德国人 2.2% 土耳其人2.0% 苏里南人 1.9% 摩洛哥人0.8% 荷属安第列斯人和阿鲁巴人 6.0%其他种族 荷兰十大城市: 荷兰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及其人口数目: 阿姆斯特丹744,740 鹿特丹581,615 海牙474,245 乌特勒支294,742 埃因霍温209,601 蒂尔堡200,975 阿尔梅雷183,738 格罗宁根180,824 布雷达170,451 奈梅亨160,732

牧场之国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以表达喜爱之情。我针对文本特点,循“得意、得言、得方法”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关注语言形式,加强语言运用。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会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模仿或拓展性小练笔。 教学重点:在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可爱的基础上,感悟课文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拓展练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荷兰有关图片和数据,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询问、上网、阅读等方式搜集荷兰的相关数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出示郁金香幻灯片,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知道郁金香花代表哪个国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荷兰你还了解哪些? 2、学生汇报资料,介绍荷兰。 师:是的,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异国乡村吧!去感受真正的荷兰。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看老师提出的读书要求:(课件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一定要做到字字入目。 师:课文中有些难读的字和词,如果我们把这些难读的字和词都读准了,我就知道刚才你们是否读通课文了。(课件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 师:读得也不错。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一遍。生读。 师:还有两个多音字是容易读错的,大家一起看一下。我们书本上应该读成模(mó)样还是模(mú)样呢?还是有圈(quān)里的牛还是圈(juàn)里的牛呢?大家读得不错,看来大家是把课文读通顺了。 师:读了课文后,谁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生:荷兰是牧场之国。 生:荷兰牲畜多。 师:哪些自然段看出来? 生:从第二、三、四自然段看出来。 师: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按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哪几段写白天的牧场,哪几段写夜晚的牧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