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摘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五点建议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分别为:加强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工作、加强良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自我学习;组织文化

About enhancement traveling jobholders quality several ponders

YANG Da-peng

【Abstract】the traveling jobholders quality's enhancement is the tourism further need to develop,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ravels jobholders' overall quality not to be high,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s and is restrict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author proposed five suggestions improve the jobholders quality, respectively is: Strengthens the traveling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occupat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self-study and the self-enhancement work, strengthens the good organizatio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Occupational ethics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65-0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旅游业高速发展,硕果累累,成绩喜人。旅游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旅游业的日新月异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才建设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建设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人才建设开发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人才建设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其中以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最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需

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旅游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只有造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目前的旅游教育师资队伍中,绝大多数人缺乏旅游业从业经历,因而对旅游行业的工作缺乏了解,所讲理论与实际有脱节现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根据课程设置需要,选派一些有培养前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使他们开阔思路,扩大视野,学习发达国家的长处,掌握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从旅游部门和单位聘请一些旅游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聘请的兼职教师,最好在旅游业中从事多年实践工作,确有专长和具有教学才能的人担任;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专业教师的学习和再学习,培养专业教师的实际管理经营能力,除组织教师在国内旅游行业进修、学习和考察外,还可选派教师进入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景区等旅游企业中学习实际管理经验,参与企业管理,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积极创造条件从国外引进人才,聘请国外旅游专家和旅游教育专家到我国任教或讲学。通过各种措施切实提高旅游师资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从而由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造就高水平、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2 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大部分旅游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往往过多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如各种服务技能、外语水平和礼节礼貌等,却忽视了政治思想素质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忽视了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和职业养成意识的教育。如某机构对昆明市内30多家旅游涉外饭店的调查表明,约15%的

饭店的新员工有时只进行3天左右的草率培训仓促上岗,60%的饭店对新员工进行7-21天的培训,15%的饭店对新员工进行30-60天的培训。关键是大多数的培训只注重对员工进行

业务技能的培训,其它方面的素质就很少或几乎不进行培训。这应该引起旅游教育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首先在招工时就必须注重挑选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俱佳的人员。因为业务素质容易培养,而每个人的政治思想、心理素质有很大差异且不宜培养。在旅游服务企业中,员工面对的是各色各样的服务对象,他们的文化背景、性格、风俗习惯、政治观点、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因此,坚定的政治信念、遇事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及较强的承受能力,对旅游服务企业

的员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仅要结合培养目标的需求培养好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使从业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外,而且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意识、个人修养以及外语、计算机、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等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各家企业要加强投入,靠企业自己来培养所需的人才。改变惯用的短期培训、短期强化以后一劳永逸的教育培养方式,建立长期培训,长期教育,内容丰富,不断更新的方式。在企业内专门选送员工到学校或其他企业学习,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人员参加专业化、高层次的进修学习。并能把这种教育培养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深入到每个员工从进入企业开始直至离开企业的漫长职业生涯中。

3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调查表明,伴随着旅游活动的社会化、大众化和旅游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已成为旅游者投诉最多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上。如很多导游员在选择这个职业时就有这样一种想法:趁年轻免费游山玩水捞大钱。于是,他们在带团前想尽办法挑选一个他们认为能多拿小费的团队。在带团时不是热情地引导游客参观游参观游览,而是热衷于带客人逛

商店购物,或去医院进行所谓“体检”、“治疗”等,从中收取回扣。而到了旅游景点则态度冷淡,采取“放羊”的办法,让游客自行游览,而不加以任何导游讲解。有些导游甚至擅自更改旅游行程、路线。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太差。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一个行业或一项职业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近一段时间,国家和社会舆论大力提倡职业道德建设。旅游业作为窗口行业,是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的情况下所追求的精神层次上的享受,因而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使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得到快乐是旅游服务的根本所在。基于此,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就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旅游业的这一特点,我们应自始至终对从业人员加强以旅游专业为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

强社会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旅游行业“三意识”(政治意识、敬业意识、服务

意识)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考试各类岗位培训紧密结合。如多开展“一个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职业道德究竟有什么用”和“假如我是一名旅游者”的讨论,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优质服务的本质,扭转“客人坐着我站着,客人吃着我看着,客人玩着我累着”的不平衡心态,从而也真正意识到“客人永远是正确的”这

句话的内涵。

4 加强从业人员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工作

积极鼓励从业人员不断自学、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游刃有余,更加出色地去做好工作。如鼓励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到图书馆或书店,从书架上随意抽下各类书籍,浏览目录或全书大概内容、提纲;或到阅览室和阅报栏随手翻开各类杂志、报刊,快速阅读,无意记忆,甚至只读大标题;不断地在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获取崭新的知识,把握大量的信息,注意最新的科技动态。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大脑中存储、留下印痕,如果遇到问题,就会转移、改造和重新组合成为大量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推理、想象,冲击固有的思维定势,肯定会激发出他们创造的灵感,创造出新的东西,进而更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如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支持员工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在职攻读硕士等多种形式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培训,既使员工的自身层次得到提高,也使其知识面扩宽,理论知识充实,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相应改善,员工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5 加强良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

对于培养造就广大从业人员的旅游院校及企业来说,良好的组织文化是造就高素质人员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每一个组织内部都应有一种健康、积极、上进、丰富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会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组织内的每一名员工。高品味、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会对组织的每一名成员提供良好的文

化气息,使他们能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逐步改善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推动组织的向前发展。而缺乏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不佳的组织内部,一方面内部成员会逐步养成并滋生众多不良风气和习惯,从而使员工们渐渐丧失工作热情,对工作没有了积极性和进取心,然后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自身素质以及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失到其它的组织,同时也就使其他的社会贤才望而却步。进而导致整个组织走向衰退和灭亡。因此广大的旅游院校及各家企业应努力建设高质量并具有旅游产业特点的文化,提倡积极向上的组织精神,创造一个重知识、重文化、重人才的组织文化环境,使员工们养成努力工作,团结协作,积极乐观,友善待人的质朴精神。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年增长率最高的支柱产业,随着2008年北京

奥运会的临近,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酒店、餐饮市场的全面放开和旅行社市场的逐步放开,旅游业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竞争也将前所未有的激烈与残酷。而任何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人员素质的竞争,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竞争。只有认真实施旅游人才培养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力资源,不断培养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在竞争中站脚,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 杨森林.郭鲁芳.王莹.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6

[2]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

[3] 赵西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1

[4] 袁继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5] 《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中国国家旅游局,2002.1

收稿日期:2008-03-20

浅谈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浅谈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浅谈如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我国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旅游景区的数目也正在快速增加。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求与标准也越来越高。而一些旅游景区只是盲目的开发旅游资源,模仿其他景区,造成了景观雷同,层次低的后果,而且这类景区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一些旅游景区建设尝试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把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做为景区建设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如何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便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概述、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对策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how to buil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bstract]Since 21st Century,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The tourism in China is developed and produced a lot .The number of tourist area is increased quickly.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culture, people mo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Some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just a blind development, imitate other scenic spots, with result in a similar landscape. This type of scenic spots is gradually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At the same time, some try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to buil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s a breakthroug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enic spot. Thus how to buil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build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put forward the polic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tourism resources cultural connotation countermeasures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作者: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 WU Chu-cai, WU Zhang-wen, ZHENG Qun-ming , HU Wei-hua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长沙,410004 刊名: 旅游学刊 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 年,卷(期):2007,22(1) 被引用次数:71次 参考文献(11条) 1.Fennell D A Ecotorism:An Introduction 1999 2.Ceballos-Lascura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1987(02) 3.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 2006(04) 4.Orams M B Types of Ecowurism 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 2001 6.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cited in Catrina Brandon,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A Review of Key Issue,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 1996 7.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 1999 8.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1989 9.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1993 10.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11.Elizabeth Boo Ecotourism:The Potentiais and PitfailsWWF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2,17(2) 2.张跃西.ZHANG Yue-xi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7(11) 3.刘青.王智.钱谊.秦卫华.蒋明康.LIU Qing.WANG Zhi.QIAN Yi.QIN Wei-hua.JIANG Ming-kang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3) 4.王潇.WANG Xiao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9(10) 5.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5(10) 6.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LIU Zhong-wei.WANG Yang-Lin.CHEN Zhong-xiao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1,20(2) 7.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3,18(2) 8.李文杰.乌铁红.张宏磊.LI Wen-jie.WU Tie-hong.ZHANG Hong-lei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9) 9.薛怡珍.Hsueh I-Chen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台南市为例[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10) 10.叶文.薛熙明.YE Wen.XUE Xi-ming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 引证文献(72条) 1.王燕.孙德亮.张军以.周秋文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13(6) 2.刘小莉.魏伟.李中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旅游行业发展与个人职业规划

公司发展与个人职业规划 这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行业,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职业门槛,但需要高人一筹的情商; 这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但需要更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更广的资源人脉的挖掘建立; 这是一个容易被“复制拷贝”的行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建立金字招牌; 市场细分引导旅游业人才多元化 这几年旅游业快速发展,促使旅游消费者的市场分类也逐步细化,例如出现了度假保健型、购物型、生态探市场的细分险型、蜜月市场等多种形态的旅游市场种类。 旅游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衍生出了很多新的需求。因此,对于后台操作人员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旅游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温饱型消费向高端的度假型消费转变,传统、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推旧出新,开发新的产品。市场的细分对于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要求更高,在深度上更加专业化;而在广度上,人才形态更加多元化。 着眼于培养以旅游专业实践和应用为向导,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素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能胜任现代化旅游业实际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据数据统计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上升。 尽管前景一片看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众多,但我国旅游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内形态不甚规范,目前,旅游业内复合型人才罕见、中高端人才匮乏、基层人员流失率严重、新人心理落差大。

轻管理重资源导致中高端人才匮乏 在未来几年将会取得快速发展,可以说,旅游业从基层的操作人员到高端的管理职位,每条线都亟需人才。目前有五类中高端人才极其匮乏:1.高端市场策划人才,他们要能把握市场走势和导向,旅游知识面宽泛,深谙市场运作;2.经验丰富的旅游计调人才,他们需要熟悉国内外旅游线路和景点、酒店、交通以及导游的状况,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3.有资深行业背景、人脉丰富的销售人才,尤其是商务旅行销售人才;4.能够熟练地发掘、组合、打包产品,联络各个供应商,协调各个环节,不断推陈出新,并要承担起管理职能的旅游度假产品经理;5.以及既能开拓资源又深谙管理之道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即懂国内旅游又懂国际旅游,又能操作团队,也能销售团队的复合性专业人才。 不少职场新人把旅游业想象得太美好了,天真地以为这是一个能借着工作之名吃喝玩乐的职业,他们并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这是一份要起早贪黑,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这是一份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作,旅游业跟文艺界特别像,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但本身的性格符合刻苦历练才能脱颖而出。想要在旅游业长足发展,实现梦想,首先要设定好目标,热爱这个行业,要保持热情和兴趣,而不能只是单纯为了金钱,否则这条职业道路走不长走不远。 人才要求:高情商知识面宽泛完善自我 怎样的人适合进入旅游这个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呢? 1.理智和热情缺一不可: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会发现很多事情枯燥、乏味,工作激情会被打击,因此?理智?不可或缺;同时要在这个行业发展,?热情?必不可少。有热情,才能感染客户。如果仅把这个职业当作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只冲着金钱而去,在这个行业长久不了。对于没有经验的新人而言,经验固然重要,但如果喜欢旅游,对旅游有所认识,经验是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因为旅游业讲求对外沟通,讲求高度的团队融合度。他们更看重新人乐于参加哪些社会活动和实践经验。?把旅游作为兴趣点、有热情,这才是最强有力的工作推动剂,由于现在很多旅行社分工明细,负责指定区域或者特定线路,时间长了会缺失新鲜感,变成例行公事,发展下去就受局限。因此要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有意识地学习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开发新资源等,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现代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现代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近年来,夷陵区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上取得了辉煌成绩。例如,2001 年被评为湖北优秀旅游县(区)。2003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高达90.69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6 亿元,占全市GDP 的11.41 %。在不远的将来,旅游业可望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夷 陵区将建设成为中国最富有吸引力、最为发达的旅游区之一,宜昌市将建设成为“世界水电 旅游名城”和世界级旅游城市。区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要努力把夷陵区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经济强区、国内一流旅游名区和宜昌市特色新区”的奋斗目标。这说明区委、区政 府非常重视旅游,已经把旅游作为战略高度提到了议事日程。旅游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之一,要求旅游业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 万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 旅游业人才800 万以上,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 万以上。与此同时,专业的公关、媒介、会展等行业开始共同参与这个广阔的市场。旅游行业的职业化变得越来越迫切。由于旅游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相当严格,不仅要知识面广,还要精通外语,肯吃苦、肯钻研。优秀的人才不仅会指引旅行社在合法的政策、法规下发展,更会 为企业“另辟捷径”创造更多盈利空间。他们能设计完美的旅游线路,在不损害旅行社利益的 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与国内旅游相比,出境旅游不仅要在吃、住、行、游、娱、 购等方面提供服务,还要求组团社对各国的语言、货币、法律法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行业规范等心中有数,并具备与各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国外迅速处理紧急事务等能力,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旅游管理专业640101 二、修业年限 基本年限3年,有效年限2—5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学习,其中鼓励学生出国留学进行语言进修一年,同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三、招生对象与学历层次 (一)招生对象:参加普通高考招生考试和单独对口招生考试的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 (二)学历层次:普通专科。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能较快适应现代旅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和东南亚小语种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熟悉旅游管理的基本

技术,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的具体工作程序、技能和技巧,掌握旅游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和技能,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外语沟通和交流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毕业后具有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旅游相关行业从事综合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担任涉外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市场开发工作、项目开发工作。 (二)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具备旅游、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以及旅游行业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和东南亚小语种的综合 运用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习惯,掌握一定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 五、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序 号 知识结构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2019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9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 无锡市旅游从业人员现状成因分析 [论文摘要]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旅游人才的竞争,为了合理科学地制定 旅游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水平,对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现 状的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依托横向课题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前无锡市的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形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做了相应的分析。为决策者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一、引言 “十五”期间无锡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翻了一番,旅 游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旅游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无锡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的无锡市旅游业未来五年的蓝图,无锡旅游业进入了科学、和谐、稳步的发展时代。 旅游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无锡市实施旅游人才战略,大力开发旅游人才资源,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对于促进无锡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无锡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旅游强市和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 远的意义。二、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 “十五”期间,无锡市旅游大力发展推动了旅游人才规模迅速发展和质量稳步提升,旅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无锡市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1.5万,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直接从业人员中包括了旅游核心从业人员和具有旅游特征从 业人员,110万间接从业人员是由旅游业带来的具有旅游经济特征的从业人员。 通过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无锡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见表1。 依据抽样调查报告的相关统计数据,笔者就无锡市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2.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旅游行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40岁~50岁中老年层次为主,占41%左右;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年龄以30岁~40岁中青年层次为主,占37%左右;一 般员工的年龄以20岁~30岁年轻阶层为主,占44%左右。平均年龄在20岁~30 岁之间的比例占到75%。 3.从业人员职业教育(或培训)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无锡市旅行社新员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到85%以上,酒店业新员工职业培 训的比例在60%以上。 4.从业人员流动速度较快。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与培训发展趋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与培训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前景中,论述了旅游从业人员应具有的良好素质与培训发展趋势。目前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文化修养,还要拥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本着这个前提,每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培训已变成了刻不容缓的事实,进而,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教育;培训;素质 一、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目前随着旅游业的飞快发展,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旅游管理、政策、法规也日趋完善。在旅游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在他们的大多数人中,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专业水平比较低,讲解技巧不够娴熟,而且文化程度在高中、大专以下的居多,因而他们的素质普遍偏低,所以要尽快加强从业人员队伍素质的建设已变为刻不容缓的事实,本人认为,如果想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下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非常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那么,旅游行业中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民族,而我们现在从事的是社会主义旅游事业,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旅游道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或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因此,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服务中,必须体现中国的国格,体现中国人的人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旅游从业人员觉悟高、品德好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 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就是游客。游客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个人性格,千人千面。没有全心全意的思想、态度、行动,服务工作是做不好的。对外国游客来说,全心全意的服务,会使他们感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对华侨和台港澳同胞来说,全心全意的服务,会使他们感到祖国的温暖;对国内游客来说,全心全意的服务,会使他们感到亲切、平等。旅游从业人员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游客就会获得更多美的享受,服务者也会在游客的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业的良好形象也就随之逐步树立起来。 2.抵制西方不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在对外开放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潮中,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一些不良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涌了进来。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 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要注意不以个人一己意志强加于自然和其他生命,如见到野兽不要去打扰,更不可去捕捉,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

分感悟和审美自然。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般说来,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被视为生态旅游。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定义很严谨,不过有点高深莫测。我们来用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是观鸟。旅游者手拿望远镜,早出晚归,仅凭鸟的鸣叫或飞行的姿势,就能准确鉴定出鸟的种类。二是乘船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寻觅鲸鱼。一道喷水柱,或鲸鱼庞大的躯体下跌时溅起冲天的水花,令人心旷神怡。三是背起行囊,乘一叶扁舟深入神秘的亚马逊腹地:藤蔓低垂,猿猱长啼,食人鱼在水中唼喋作响。四是自愿参加一些研究项目的野外工作,用支付的食宿费来支持研究的进行。这些有利于自然保护,以及使游客从中接受到环境教育的旅游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所以在当今世界上风靡一时,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是由于在理论上它比传统的大众旅游有不少优越之处,如在适当利用的同时保护资源;为自然保护提供资金,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赚取外汇;提高地方和民间对自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2020042018130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推动我院的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市场调研,现将调研报告陈述如下:21世纪,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 前中国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2005年为6%,2010年达到7%,2015年达到8%,到2020年有望达到11%。据了解,中国已有20多个省提出了“旅游强省,旅游建省”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作 为优先发展的行业。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旅游强国需要旅游强才,旅游精才。 该调研报告主要的调研对象为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局。 在调研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调查问卷(封闭式开放式)、座谈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现分行业进行陈述。 一、行业调研 (一)酒店调研 主要是在星级酒店进行调研。 1.行业状况 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最切合实际,也最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层次。就行业性质来看,酒店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一线服务与管理,它的任何工 作程序都必须依靠人来完成,不能用高精密的机器来替代;从人才的学历层次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逐步地与国际接轨,酒店行业对人

才的需求越来越职业化和质量化,基层管理服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将逐步为大专学历层次的人员所取代,尤其是著名的国际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对人才的要求与挑选更为苛刻,语言、技能、素质、形象缺 一不可。 令人尴尬的是,目前行业发展与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显著,一方面是酒店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某些大专院校酒店专业毕业生呈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能适 应酒店对人才的要求;再者,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忍受不了从基层做起的酒店专业特点而转行,使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付诸东流。 以潍坊为例,潍坊酒店平均拥有员工350-400人,五星级有富华大酒店,按五星级标准建立的新富佳悦,四星级的有六家。旅游业从 业人数在4万人左右,是旅游类从业人数最多的。 (二)旅行社调研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毕业生在择业时,一些人更愿意到旅行社工作,旅行社的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挑战性,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大有裨益。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份额通常都占 到60-70%,这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消费为本。未来的人更多 的是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世界的精彩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沿海大开发战略,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 1.旅行社人才需求状况

生态旅游大发展调研报告

生态旅游大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xx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的动员令,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 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丰富生 态旅游内涵,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 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项目兴旅、品牌强旅、文化活旅,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 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的工作目标。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 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 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 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魅 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 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 游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 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 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 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 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 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 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 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 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 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 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 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美、民风淳朴,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文化优 势和文化基础。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浅论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一) 摘要: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又拥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要推进贵州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必须发掘旅游资源的内涵,组织好各具特色的旅游宣传。 关键词:红色旅游内涵特点 我省的旅游在空间上遍布贵州高原,而且与贵州独特的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自然融合,特色鲜明,文化深厚。特别是以遵义会议、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等重大历史事件所形成的长征文化,更具震撼力、号召力,更具垄断性。下面就谈谈贵州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宝地。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族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之众和内容之广,令人叹为观止。挖掘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贵州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贵州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大有可为。 二、红色旅游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的红色旅游,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宣传红色旅游,通过重温我党奋斗史、革命史和光荣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贵州的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不可多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据初步调查,红色旅游点160余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红军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到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形成三线三区: 三线是: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青杆坡战斗遗址、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二贵阳(息烽集中营)、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三省会议纪念碑、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毕节烈士陵园、夏曦烈士纪念碑)、赫章、威宁(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草海)。三贵阳(息烽集中营)、镇远(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黎平(黎平会议旧址、红七军部旧址、毛泽东在黎平住处、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黎平“烈士陵园”等)。 三、阳明文化旅游 贵州阳明文化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文化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开发以大贵阳为中心,范围涉及省内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旅游圈,对于带动贵州文化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实现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对接,使贵州文化旅游走向全国和世界,意义重大。

生态旅游的意义范文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别,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类别,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The key wo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ategor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旅游业行业分析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 (一)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 2015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同时旅游就业人数站总就业人数10.2%。并且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消费和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总量为475.4万人次,分为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大类,岗位培训441.5万人,成人学历教育34万人。岗位培训中,资格类培训39.2万人次,技术等级类培训50.5万人次,适应性培训351.8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中,中等教育14.4万人,高等教育19.6万人。全年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272.3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4.8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4.2万人次,主管培训29.8万人次,服务员培训172万人次。全年旅行社从业人员岗位培训91.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5.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0.9万人次,导游培训51.1万人次。全年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58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2.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5.7万人次,讲解员培训11万人次,服务员培训22.8万人。全年旅游车船公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12.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0.6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2万人次,司机培训7.8万人次。全年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培训7.7万人次,其中局处级干部培训0.8万人次,科级干部培训2.2万人次。 中国官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图将该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首次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我们还要把促进旅游业发展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路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 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旅游活动更加趋向于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人们外出旅游除了消遣度假外,还想通过旅游来增长见识,扩大阅历,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游客的这种日益增长的需要,导游就必须做到知识面要更广,要有真才实学。只有这样,导游的讲解才能以渊博的知识做后盾,做到内容丰富。由此可见,丰富的知识是做好导游工作的前提。而只有兴趣广泛的人,才可能有如此广博的阅读面。因此,广泛的兴趣是导游必备的心理品质。 2、外向乐观的性格特征 导游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外向乐观的性格特征。导游的服务对象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个人的背景、性格都不尽相同,因此,导游应当是一个活泼型、外向型的人,具有爱他人、乐于同各种类型的游客打交道的热情性格。只有这样,导游才能与所带团队的每一位游客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游客感到亲切,并且乐于接受服务。 三、积极的情感特征 情感是人的心里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正确的情感倾向性,良好的情感倾向一般通过良好的道德感、和理智感表现出来。 2、稳定而持久的积极情感, 四、处危不惊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的积极性的特殊形式,它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导游成功地带领游客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导游必须在旅游者面前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心和抗干扰能力。 五、较强的能力品质 (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导游过程中,导游的各种心理品质主要是以言语体现出来的,导游活动的过程也主要是与游客言语交往的过程。此外,导游讲解就是通过导游的语言表达,向游客传达各种信息,使之从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因此,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关键。 (二)良好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导游应有良好的感知力和观察力,要善于观察旅游者并敏锐地感知其不同的心理反应,及时调整导游讲解和相应服务,采取必要的措施、运用多变的手法,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灵活机动,有一定的预见能力 导游应善于从各种现象或得到的各种信息中预见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或是危险,以平静的心态,审时度势,并且灵活机动地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和消除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我国从业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 然而,当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服务人员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要求冲突产生的心理不适。 首先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特征完全切合职业要求纯属理想,他们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于表达、领悟能力强,善于处理客我关系,有人记忆好、长时稳定注意的能力强,但不善于交际。而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上,有人做事快速灵活,而有人则做事迟钝稳重,这些源于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52号)的精神,摆脱传统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跳出“学科本位”的误区,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旅游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政治理论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旅游企业一线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 二、改革的具体目标 1、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强化“双证书”制度。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5、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二、改革的基本内容 1、通过与市场对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0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几点思考 【摘要】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五点建议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分别为:加强旅游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工作、加强良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自我学习;组织文化 About enhancement traveling jobholders quality several ponders YANG Da-peng 【Abstract】the traveling jobholders quality's enhancement is the tourism further need to develop,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ravels jobholders' overall quality not to be high,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s and is restricting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author proposed five suggestions improve the jobholders quality, respectively is: Strengthens the traveling

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occupat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jobholders' self-study and the self-enhancement work, strengthens the good organizatio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teachers troop construction;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Occupational ethics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65-0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旅游业高速发展,硕果累累,成绩喜人。旅游人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面对旅游业的日新月异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才建设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建设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人才建设开发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人才建设投入不足,创新不够等。其中以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最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