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行业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0-12-30 13:39:03
一、技术名称: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二、适用范围:煤炭行业煤矿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年产 150 万吨的矿井,年供暖及工艺用热消耗近 1 万吨原煤。 四、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为了充分利用地热,选用水源热泵机组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冬季,利用水处理设施 提供的 20℃左右的矿井排水和乏风作为热能介质, 通过热泵机组提取矿井水中蕴含的巨 大热量, 提供 45~55℃的高温水为井口供暖。 夏季, 利用同样的水源通过热泵机组制冷, 通过整体降低进风流的温度来解决矿井高温热害问题。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热量提取 及换热系统、热泵系统和进口换热部分。 2.关键技术 热量提取及换热工艺,矿井供暖末端。 3.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和技术原理分别见图 1 和图 2。

图 1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系统流程图
图 2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原理图 五、主要技术指标: 1)提取热源不低于 15℃; 2)供暖温度为 40~50℃。 六、技术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通过山东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技术鉴定。 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并已应用 于新矿集团。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孙村煤矿、新巨龙公司、华恒公司 1)建设规模:4200kW 矿井乏风和排水系统。主要技改内容:3 台 10t 的热力锅炉改 造为三台热泵机组,增加热量提取装置。减少燃料排放,净化乏风,处理排水。节能技 改投资额 750 万元,建设期 1 年。每年可节能 1000tce,年节能经济效益 321 万元,投 资回收期 2 年。 2)建设规模:2600kW 矿井乏风和排水系统。主要技改内容:1 台 20t 的热力锅炉改 造为两台热泵机组,增加热量提取装置。减少燃料排放,净化乏风,处理排水。节能技 改投资额 550 万元,建设期 1 年。每年可节能 880tce,年节能经济效益 200 万元,投资 回收期 2.7 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全国煤矿 80%分布在北方地区,副井都需要供暖,否则影响安全生产。目前基本都 采用锅炉供暖,直接消耗一次能源,采用该技术可有效利用矿井乏风和排水的热能,降 低一次能源消耗。预计到 2015 年,该技术可推广到全国 30%的煤矿,建设约 540 个此 类项目,实现年节能能力约 55 万 tce。

矿井热害及防治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矿井热害及防治正式版

矿井热害及防治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矿井热害的形成 地壳最表层的温度受地面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到一定深度,这种影响基本消失,从而地温保持恒定。地温常保持恒定的带称为恒温带。在恒温带以上,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而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故称为变温带。在恒温带以下,地温的变化受控于地球的内热;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温,故称为增温带。恒温带则是变温带与增温带的分界面。 由于恒温带的深度大都为十余米、数

十米,而矿井生产的深度大都为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远远深于恒温带的深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地温增高,当地温超过某一温度时,就产生了矿井的热害问题。可以说,热害是矿井生产向深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2矿井高温环境的危害 正常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体温基本上维持在37℃。在体力劳动等情况下,体内能量代谢过程加速,产热增大,人体通过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加及呼吸加速等途径,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到体表,,以辐射、传导、对流以及汗液蒸发等换能换热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

井下抢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井下抢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井下抢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切实保障抢排水作业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 和有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井下现状 矿井于20xx年7月27日上午因停电被淹,据今日调 查了解,水位已达井口以下90m处;被淹井巷情况不清, 巷道内可能存在围岩松动、变形、垮塌、淤泥堆积,瓦 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集聚。 初步计算,须排水量为20万m?+,预计1月半排 完。 二、成立抢排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徐永江(投资人); 副组长:李泽晃(矿长);

成员:彭元祥、李尤川(调度、机房值班员),王传超、彭元军(副矿长),孔德贵(电钳工),徐兴盾、孔德果(采购员),彭庆喜、徐正员(安全员),王吉标(瓦检员),彭庆涛(绞车司机)。 前期准备工作:全员参加、统一集中、协调分配。 早班抽水: 队长:王传超; 队员:彭庆喜、彭庆涛; 调度值班:彭元祥;值班:李泽晃。 中班抽水: 队长:彭元军; 队员:徐正员、王吉标; 调度值班:李尤川。 夜间值班:孔德贵、蔡尧、李尤川、彭元祥、李泽晃、彭庆涛。

井下排水管路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370泵房排水管路安装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因矿井开采深度延伸。现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完善矿井排水系统,机电队根据矿井要求,计划于2015年2月7日至8日在-370泵房内安装排水管路两趟。 二、施工方案: 此次排水管路的安装由卢涛组负责,将地面车间加工好的4寸无缝钢管及管件运送到安装地点进行安装,并成立施工小组:安全负责人:贺营辉 施工负责人:何朋珍 主要参加人员:卢涛陈自勋赵耀东 三、施工方法与步骤 (1)施工前,应把周围杂物清理干净,并观察周围环境确保安全。 (2)施工人员施工时,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周围环境,20m内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施工。 (3)安装排水管采用4寸无缝钢管,两头焊接高压法兰盘,焊接工序在地面进行,焊接好后运到安装地点进行安装。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提前加工好短接、弯头和三通等,将施工所需的材料、工具(扳手、尖锥、铁丝、绳套)、配件(螺栓、螺帽、平垫、胶垫、闸阀)、以及各配件运送到现场;并检查所用的工具、材料等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2)施工负责人应与调度室及队值班联系,经允许后方可施工。 五、安全措施 1.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的位置安装三通和闸阀,施工人员的手、脚不能伸进管路的下方和两个接头之间,只能用尖锥找眼,不能将手指伸进螺栓孔内,防止发生意外。 2、支撑管路时,要先查看顶、帮的支护情况,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进行吊挂和支撑,吊挂管路的下方严禁站人,防止人员受伤。 3施工人员配备工具袋,施工工具和工件应防止滑落施。严禁向下抛投杂物。 4、检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必须安全可行,严禁冒险作业。起吊管子时使用的葫芦要完好,使用前有专人认真检查,其额定吨位要大于管子的吨位。根据单根管路重量为1200kg,固选用3t手拉葫芦起吊,起吊工具不完好时不得进行起吊。 5、登高作业时,应使用死扳手,如用活动扳手必须用绳子拴牢,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行位置。 6、使用梯子时,必须先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60度为宜。梯底宽度不低于50公分,并应有防滑装置。梯顶无搭勾,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7、铺设管路工作开始后,非施工作业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地点,施工地点以下严禁任何人员通行。 8、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六、技术措施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308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for mine water safet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防治水有关制度,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矿井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 1)、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2)、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掘进必须严格执行“逢掘必探,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原则,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

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平剖面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在矿井采掘工程中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避免再次遇到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溶洞水。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煤矿排水管路铺设安全技术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煤矿排水管路铺设安全技 术措施简易版

煤矿排水管路铺设安全技术措施简 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为了做好那精煤矿井下排水工作,需要从 风井铺设一路直径350mm大水管往井下,为了 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特编制本措施,施工队 须遵照执行。 一、铺设工程量 本次铺设排水管路从风井井口到风井联络 巷,线路总长约105米,需要铺设6米长的Φ 350mm无缝钢管18条,每条管重约450Kg。 二、铺设方法 1、人工(或使用铲车)从工业广场将排水 管搬到风井井口车场,装上专用平板车固定

好。然后使用绞车将水管慢慢放下。 2、排水管要靠左边帮铺设,固定在水泥墩上,每10米设一个水泥墩。放水管管前要先作好水泥墩,且每个水泥墩必须打有两根以上地锚。 3、管与管之间用电焊焊接,由机电中队负责。 三、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安排专职施工人员,负责清理施工地段巷道内积水、淤泥、矸、木材等杂物,保持巷道畅通,并由专职瓦斯检查员及安全员对施工地点巷道内的瓦斯、顶板及支护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无异常后方可由施工队进行施工,所有参加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听从施工队长和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安监员必须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

编号:AQ-JS-0167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t damage in coal mine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均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应根据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采用经鉴定的气温预测方法,进行矿井气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应有降温措施。 3对气温超限矿井,应采取综合降温措施。 4采用非人工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综合采用利用天然冷源、增加供风量或提高作业人员集中处的局部风速、下行通风或同流通风等有利于降温的通风方式、回避井下热源、隔绝或减少热源向进风流散热、疏放或封堵热水、个体防护等措施。 5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开拓开采系统、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系统、制冷降温范围、采深、冷负荷、矿井涌水量及水质和水温、回风风量和温度、采掘机械化程度、热源及条件

类似矿井的经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选用井下移动式空调或压缩空气制冷等局部降温措施、地面集中空调系统、地面与井下联合空调系统等降温方式。 6井下空气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下空气处理设备、设施,应根据空调系统和需处理的空气量、冷负荷等,综合采用直接蒸发式、水冷表面式、喷淋式冷却器或喷淋硐室; (2)井下空气处理方式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在各降温地点分别处理; (3)当需处理的空气量较大、冷负荷较大或狭长空间自然空气温度差大于10℃,用单一空气处理设备或设施难以达到效果或不经济时,宜采用综合的空气处理方式。 (4)空气处理设备的处理风量,应根据冷负荷与送风温差确定,但不得大于供给所在巷道处的风量。对掘进工作面,其处理风量不得超过该工作面全负压供给该处风量的70%。 7制冷机冷凝热排除方式应根据降温方式、冷凝热量、水源的水

井下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9491 井下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井下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我矿已于20xx年2月17日通过太原市煤炭工业局节后恢复建设批复,为确保建设期间的建设工期和建设安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井下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劳动组织及排水地点 劳动组织: 每班下井排水必须有一名矿领导带班,安全员一名,瓦检员一名,电工一名,排水工兼把钩工三名,并贯穿于整个排水过程,同进同出。 排水地点: 行人斜井(原主斜井机尾)井底

矿井热害及防治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79 矿井热害及防治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矿井热害及防治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矿井热害的形成 地壳最表层的温度受地面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到一定深度,这种影响基本消失,从而地温保持恒定。地温常保持恒定的带称为恒温带。在恒温带以上,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而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故称为变温带。在恒温带以下,地温的变化受控于地球的内热;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温,故称为增温带。恒温带则是变温带与增温带的分界面。 由于恒温带的深度大都为十余米、数十米,而矿井生产的深度大都为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远远深于恒温带的深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地温增高,当地温超过某一温度时,就产生了矿井的热害问题。可以说,热害是矿井生产向深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2矿井高温环境的危害 正常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体温基本上维持在37℃。在体力劳动

煤矿排水安全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排水安全措施(标准版)

煤矿排水安全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我矿属联合试运行矿井,目前处于试运行期间,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日常入井排水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由机电班负责编排水人员排班表并负责收集排水信息的整理和统计,排水情况在每日早上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二、入井排水人员在入井前,要先检查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入井。 三、入井排水人员必须学习《井下排水安全保障措施》、必须熟知水泵工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四、入进前严禁喝酒,发现有情绪者、精神状态不佳者不准入井。 五、入井排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六、入井前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毛巾、自救器、矿灯,戴好矿帽。 七、入井后要时刻检查瓦斯、顶板支护情况,并对“风进泵房”线路的顶板支护情况和瓦斯浓度进行认真记录,若有异常及时报告调

度室进行处理。 施工措施: 先检查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的瓦斯情况,当瓦斯浓度低于1%方可进行排水工作。 目前矿井没有采掘工作,矿井涌水量每天约为360吨,1台D46型水泵每小时约为40吨,每天排9-10小时,可以满足现有排水量。 排水前需检查开关触点是否正常、水泵各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电检修,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行。 启动水泵要按顺序启动,先启动供水泵、1-2分钟后开主水泵,开启后检查上水情况是否正常。 水泵排水时,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排水期间,严禁脱岗、串岗和去风速低的地方取暖。 水泵运行正常后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水现象,若有漏水现象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 排水完毕后,先关闭阀门,后切断电源。注意将水管内的余水放回水仓,预防结冰。 认真做好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429-33 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我矿属联合试运行矿井,目前处于试运行期间,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日常入井排水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一、由机电班负责编排水人员排班表并负责收集排水信息的整理和统计,排水情况在每日早上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二、入井排水人员在入井前,要先检查通风系统,在通风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入井。 三、入井排水人员必须学习《井下排水安全保障措施》、必须熟知水泵工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四、入进前严禁喝酒,发现有情绪者、精神状态不佳者不准入井。 五、入井排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六、入井前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毛巾、自救

器、矿灯,戴好矿帽。 七、入井后要时刻检查瓦斯、顶板支护情况,并对"风进泵房"线路的顶板支护情况和瓦斯浓度进行认真记录,若有异常及时报告调度室进行处理。 施工措施: 1、先检查工作地点5米范围内的瓦斯情况,当瓦斯浓度低于1%方可进行排水工作。 2、目前矿井没有采掘工作,矿井涌水量每天约为360吨,1台D46型水泵每小时约为40吨,每天排9-10小时,可以满足现有排水量。 3、排水前需检查开关触点是否正常、水泵各连接部分是否有松动现象,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电检修,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行。 4、启动水泵要按顺序启动,先启动供水泵、1-2分钟后开主水泵,开启后检查上水情况是否正常。 5、水泵排水时,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6、排水期间,严禁脱岗、串岗和去风速低的地方

矿井降温技术规范

矿井降温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热害防治技术的定义和术语、技术条件、适用范围、技术要求、降温系统测试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地下开采的矿井,包括生产、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件(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后确定,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586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15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155及AQ/T 1067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矿井热害mine victims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和安全标准,从而对人体健康、生产和安全造成危害。 3.2 矿井热害防治control of mine victims 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进行矿井热害的预防和治理,称之为矿井热害防治,又称矿井空气调节、矿井热害控制或矿井降温。 3.3 矿用降温设备mine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符合矿井特殊环境和安全要求的、为实现热害防治目的所需要的各种设备的统称。 3.4 矿井制冷降温mine cooling 采用人工制冷措施降低井下作业环境的空气温度。 3.5 矿井制冷降温系统mine cooling system 为达到冷却煤矿井下风流之目的,由制冷、输冷、传冷和排热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系统。 3.6 地温场geothermal field 地层中的温度分布。 3.7 地温异常区temperature anomalies

井下排水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排水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井下排水系统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概况淮北矿物集团公司青东煤矿副井井筒掘砌工程由我项目部承接施工。该井筒筒深655.3 米,净径为7 米。井筒穿过的含水层主要由表土段含水砂层和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组成。井筒穿过的二叠系含水层主要为3 煤上、下砂岩裂隙含水层及7 煤上砂岩裂隙含水层,为多层结构的砂岩裂隙含水层(段),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其中3 煤上、下砂岩裂隙含水层(K3)主要含水岩层为四层细沙眼,埋深分别为395.99-404.92m 、416.8- 420.7m 、450.27-459.94m 、485.37-488.54m ,地下水主要储存和运移在以构造裂隙为主的网络之中,由于砂岩裂隙发育具有不均一性,因此富水性也强弱不一。由于对基岩段含水层已经进行了地面预注浆,预计井筒揭开含水层后涌水量不大于10m3/h。但由于采用地面预注浆防治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实际井筒掘进过程中仍有出水的可能。临近矿井生产实际表明,K3砂岩层段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局部地段富水性较强,多个矿在井筒和巷道施工中突水,突水量最高达到194m3/h,造成淹井事故,因此在施工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为及时有效的排出井筒内的涌水,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必须安装卧泵进行排水,卧泵选用JC50-80X 11型锅炉给水泵,其主要技术参数有:扬程: 905m流量:50.4m3/h配用功率280KW 配用电机型号为YB2-355L1-2 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功率: 280KW 380/660V 485.2/280.2A 转速:2985r/minCOS①:0.92 重量:2090K? 为保证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特编制本措施,以指导施工。

矿井热害及防治

矿井热害及防治 1矿井热害的形成 地壳最表层的温度受地面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到一定深度,这种影响基本消失,从而地温保持恒定。地温常保持恒定的带称为恒温带。在恒温带以上,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而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故称为变温带。在恒温带以下,地温的变化受控于地球的内热;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温,故称为增温带。恒温带则是变温带与增温带的分界面。 由于恒温带的深度大都为十余米、数十米,而矿井生产的深度大都为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远远深于恒温带的深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地温增高,当地温超过某一温度时,就产生了矿井的热害问题。可以说,热害是矿井生产向深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2矿井高温环境的危害 正常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体温基本上维持在37 C。在体力劳 动等情况下,体内能量代谢过程加速,产热增大,人体通过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增加及呼吸加速等途径,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到体表,,以辐射、传导、对流以及汗液蒸发等换能换热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大气中,以维持体温在正常的变动范围内。 高温的工作环境会使人感到不舒适,从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增大事故率,影响安全生产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人在高温条件下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时,如果周围环境的冷却能力不足以吸收人体散发的热量,就会造成热量在体内蓄积,过高的热环境甚至使人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失调。在失水、心功能不健全、过度出汗后汗腺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可能进一步促使热量在体内的蓄积并导致大汗不上、体温升高、头昏、呕吐等中暑症状,甚至造成死亡。 3降温措施 为保障矿工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的安全进行,我国的矿山安全条例规定:井下工人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 超过28 C,超过时应采取降温和其他保护措施。同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超过26 C,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C,空气温度超过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改善矿内气候条件的措施很多,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为非人工制冷措施,即矿井通风;一般来说,在地 温31 C以上、37C以下时,可能产生热害,但这种热害一般通风方法(即:非人工风流的措施)就可以解决。 二为人工制冷来冷却风流的措施,也称为矿井空气调节;在地温达到37 C以上的地区,一般来说,单靠加强 通风降低温度难以达到目的,应考虑采用人工制冷降温系统。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30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 措施正式样本

煤矿通风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我矿因**等原因自行停止井下采掘作业,只进行 井下通风排水工作,根据相关要求,为确保停产期间 煤矿的安全,特制定兴隆煤矿井下通风排水的安全技 术措施。 一、劳动组织及排水地点 劳动组织: 每班下井排水必须有一名矿领导带班,安全员一 名,瓦检员一名,电工一名,排水工一名,并贯穿于 整个排水过程,同进同出。 排水地点:井底水仓

二、一通三防 1、瓦检员负责排水点的通风、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排水前先检查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确认安全后方可启动水泵。 2、井下停电或停风,工作面人员必须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通知调度室,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工作人员必须全部撤到新鲜风流中,恢复通风前,严格按照瓦斯排放制度。 3、在排水工作面悬挂便携式瓦检仪,位置设在风筒的另一侧距顶板0.2米,帮0.3米处;定期替换校对。 4、局部通风机要备齐双风机双电源必须有专人负责,保证正常运转。 5、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排水点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

煤矿井下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样本

刘家峁煤矿强排系统 安全技术措施 1月16日 强排系统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刘家峁煤矿已按设计要求完成了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设有中央泵房和中央水仓以及临时水仓。排水管路及水泵已安装完毕。 二、矿水文地质特征: 1、水文地质情况: ( 1) 由于本矿上部为1-2煤采空区, 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分析, 采空区内积水较少, 因此上部采空区对本工作面无影响。 ( 2) 1-2煤与2-2煤之间顶底岩性多以砂岩为主, 无较大地质构造, 为不导水层, 多以裂隙水为主, 且水量较小, 对本工作面开采无影响。 ( 3) 虽然采空内的积水不多,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重视探放水工作。 2、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初设表明: 矿井正常涌水量45m3/h, 最大涌水量60m3/h。 三、安装强排系统的目的: 煤矿井下水害不但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 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实践证明, 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 卧泵加矿用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1 建立抗灾强排系统的必要性防治煤矿水害除了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外, 建立强大的防排水系统是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

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有突水危险的煤矿, 除了保证完善的正常排水系统外, 还必须建立强排系统。 长期以来, 中国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均采用中央泵房、电机驱动卧式离心水泵的设计模式, 这几乎成为煤矿生产排水的定式。电动机和开关柜等主要电器设备, 虽具有防爆性, 但不具有防水性。一旦遇水侵害, 必然造成电气系统损坏而断电。当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时, 瞬间涌水量往往极大的超过泵房的最大排水能力, 因排量不足造成泵房被淹, 排水系统瘫痪, 从而发生淹井事故。鉴于此, 对于有突水危害或者局部突水严重难以有效治理的矿井,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抢险救灾, 有必要建设强排系统。 2 卧泵加潜水泵的强排系统矿用大型潜水泵是能够全部淹没在水里工作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不但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振动噪音小、效率高, 而且解决了大功率卧泵电机散热导致泵房温度过高的问题, 特别是在突水水患严重的煤矿, 突水后仍能继续工作, 能够避免淹井或延缓淹井, 为人员撤离和抢救设备赢得宝贵时间, 避免或减小淹井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矿用潜水泵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布置方式。卧式布置设备安装、维修方便, 但多台潜水泵布置在一个泵井内会使泵井宽度太大或增加泵井数量, 致使施工困难, 经济不合理; 而立式布置可多台潜水泵同井布置, 但安装起吊、维修较麻烦。因此两种布置方式各有利弊, 可根据矿井围岩状况、潜水泵数量及电动机功率等确定采用立式潜水泵还是卧式潜水泵。还需注意的是强排系统的控制应设置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参考文本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矿井热害的防治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均应符合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 新建、改扩建矿井设计时,应根据井田勘探地质报 告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采用经鉴定的气温预测方 法,进行矿井气温预测计算,超温地点应有降温措施。 3 对气温超限矿井,应采取综合降温措施。 4 采用非人工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综 合采用利用天然冷源、增加供风量或提高作业人员集中处 的局部风速、下行通风或同流通风等有利于降温的通风方 式、回避井下热源、隔绝或减少热源向进风流散热、疏放 或封堵热水、个体防护等措施。 5 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应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开拓开

采系统、巷道布置、矿井通风系统、制冷降温范围、采深、冷负荷、矿井涌水量及水质和水温、回风风量和温度、采掘机械化程度、热源及条件类似矿井的经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后,选用井下移动式空调或压缩空气制冷等局部降温措施、地面集中空调系统、地面与井下联合空调系统等降温方式。 6 井下空气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下空气处理设备、设施,应根据空调系统和需处理的空气量、冷负荷等,综合采用直接蒸发式、水冷表面式、喷淋式冷却器或喷淋硐室; (2)井下空气处理方式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在各降温地点分别处理; (3)当需处理的空气量较大、冷负荷较大或狭长空间自然空气温度差大于10℃,用单一空气处理设备或设施难以达到效果或不经济时,宜采用综合的空气处理方式。

下井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下井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下井排水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述 现项目部决定安排专业人员下井进行排水,目前吊盘 已经升到临时锁口位置,进行锁口施工,为了保护下井排 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编制此措施。 提升绞车的相关参数为: 型号2JK-3.5/20 排水泵的型号为:MD100-8×100 二、施工准备: 1、对绞车的各种保护进行详细的检查。 2、对井口信号功能进行详细的排查。 3、对绞车动力制动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 4、对准备使用的对讲机进行详细的检查。

三、施工工序及方法 (一) 施工工序 1、相关人员通过副提绞车下井至临时排水泵房。 2、水泵工启动水泵排水。 3、井筒中水排完,停止水泵。 4、相关人员升井。 (二) 施工方法 1、此次排水项目部安排5人下井排水,安检一人、瓦检一人、电工一人、水泵工一人、水泵修理工一人。下井人员中由安检和瓦检员各带一部对讲机,井口打点室同时要放置两部对讲机。 2、相关人员进入吊桶内后,保险带要生根。井口把钩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通知打点工向绞车房送点。绞车房得到信号后,下放吊桶。下放采用动力制动,要把绞车速度严格控制在1m/s以内。安检员和瓦检员要时刻将对讲机处

煤矿井底水仓清理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67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煤矿井底水仓清理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矿井底水仓清理计划及安全技术 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加强和规范雨季“三防”工作,防患于未然,从而全面提升矿井防治水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治水害事故的发生。现结合我矿当前防治水工作现状,经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20xx年雨季来临之前,对井底水仓进行清理,为了井底水仓清理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制定“井底水仓清理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涌水量及排水系统 1、矿井涌水量 根据历年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17.71m3/h,最大涌水量为53.13m3/h。2、

排水系统 排水垂高为206m。 矿井采用一级排水方式,在井底+1098m标高设有水仓、水泵房。主水仓长度为50m,有效容量为275.5m3,副水仓长度为37m,有效容量为203.87m3;水泵房安装有MD85-45×6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3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其流量为85 m3/h,总扬程为270m,功率110kW。在正常涌水量时使用一台工作,最大涌水量时使用两台工作,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安装两趟管径为φ159mm(6′管)的排水管。 3、井底水仓淤泥、煤矸积存厚度 主水仓:50CM,副水仓:40CM。 二、井底水仓清理计划 1、监督责任人

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古交福昌煤业有限公司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审核: 分管矿长: 二〇一一年三月

井下排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目的 福昌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古交市马兰镇办煤矿及古交昌盛煤矿整合而成,为保证福昌煤业公司整合两矿井下排水安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编制本 措施。 二、编制依据 1、现整合两矿井下涌水量 2、现整合两矿井下主排水设备及排水管道规格 3、现整合两矿水仓实际容积 4、《煤矿安全规程》 三、目前福昌煤业公司井下排水情况 1、原马兰镇办煤矿 矿井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30 m2 /h,最大涌水量45 m2/h,矿井水质中性。 水泵:安装2台100D-55×3水泵。 水仓:该矿井沿8#煤底板掘砌一水窝,容积约100m3。 排水管:敷设2路¢89mm钢管作为排水管路。 2、原昌盛煤矿 矿井涌水量:矿井正常涌水量10 m2 /h,最大涌水量17m2 /h,矿井水质中性。 水泵:安装3台D46-30×9多级离心泵,三台泵相互独立。 水仓:该矿在井底车场建有泵房、变电峒室,没有内外环水仓。 排水管:泵房内两趟排水管路分别是4英寸,3英寸,一台泵占用一趟管

路直接排至地面,另一台闲置,未形成环行管路。 四、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排水人员在入井前,必须有瓦检员和安检员对井下瓦斯浓度、通风状况、必经路线的顶板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进行处理后方可下井排水。 2、每班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一起下井排水。 3、定期对井下主排水泵、电机、管线、开关等进行检修维护。 4、定期开展井下主排水设备、各种电气设备隐患排查活动,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5、主排水泵司机必须熟悉掌握排水设备的构造、性能、技术特点、动作原理,并要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6、认真按时填写好各种记录,并妥善保存。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操作规程,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交接清楚。 8、司机接班后不得睡觉,不得进行与操作规程无关的事情。 9、司机遇有重大事故险情的紧急情况下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转,迅速汇报值班人员。 10、由于原马兰镇办矿涌水量相对较大,水仓容积小,必须每天进行两班连续排水;原昌盛矿涌水量相对较小,可每隔两天下井排水一次。 1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作业。

苇子沟项目部井下工作面疏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苇子沟项目部井下工作面疏排水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苇子沟项目部井下工作面疏排水安全技术 措施(新编版) 随着苇子沟煤矿矿建二期工程向前的推进,将揭露B6、B7、B8上、B8煤层,西山窑组上段下段与煤层间(B6—B8煤层间含水层)含水层段为主要含水层,施工中的防治水原则为:钻孔探水,疏放降压,以疏为主,探注结合,排水保障,先探后掘。为保证二期工程的安全施工,特编制此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回风井井筒已施工完,现施工集中回风上山,已施工至里程285m。主斜井井筒已施工至1145m。副斜井井筒已施工完,现施工井底车场,已施工至里程74m。 根据《新疆准南煤田呼图壁县苇子沟井田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评审验收意见:

1、初步查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段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砂岩,含水层段厚度20—110m,平均65m;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洪冲孔隙潜水含水层、烧变岩层空隙裂隙含水层。 2、预测首采区开采涌水量及主、副斜井筒涌水量: 矿井正常用水量为Q1=725m3/h,最大涌水量Q2=1160m3/h; 主斜井涌水量B5煤顶板以上含水层涌水量为Q1=88.04m3/h,Q2=140.87m3/h;B5-B8煤层间含水层涌水量为Q1=63.77m3/h,Q2=102.04m3/h; 副斜井涌水量B5煤顶板以上含水层涌水量为Q1=88.15m33/h,Q2=141.04m3/h;B5-B8煤层间含水层涌水量为Q1=58.69m33/h,Q2=93.91m3/h 二、各工作面排水方案 1、目前回风斜井总涌水量30.5m3/h,在临时水仓设置3台D85排水泵,已形成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集中回风上山160m 设置临时水仓,配备2台D46排水泵,集中回风上山的掘进至中部车场,在中部车场设置临时水仓,配备2台D46排水泵。使中部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