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与热机【教学设计】第1节 物体的内能

能与热机【教学设计】第1节 物体的内能
能与热机【教学设计】第1节 物体的内能

第1节物体的内能

新课讲授一、认识内能

1.用机械能来帮助学生理解内

能。

[观察一下]“分子”和“孩子”

是否有相似之处?

物体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是机

械能。微观世界的分子虽小,同

样具有质量,由于分子在不停的

做热运动,同样具有动能,而分

子间的作用力,又使得它们具有

势能。

2.给出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

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

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有关

“热”的能量的差异,本

质是分子运动情况不同。

学生对比理解,分子虽小

但也具有能量。

思考、联想、类比、理解。

认识内能。

“类比”理解是物理

教学时,遇到较抽象

的概念时常用的一

种方法。是感性认识

迈向理性认识的好

方法,适合初中学生

的思维特点,也间接

的告诉学生有意识

地培养理性思维的

方法,为高中继续学

习更加抽象的概念

做个铺垫。

给出内能的定义至

关重要,为以后规范

的表述内能和分析

内能的变化做好铺

垫。

新课讲授3.以问题的形式提示学生注意

两个问题。

①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

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

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

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想一想,冰山有内能吗?

②因为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冰山也不例外。

倾听教师讲解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

出的问题。

重点强调内能和机

械能的区别,强调是

分子能量。防止学习

困难的学生混淆概

念。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想一想,根据你所掌握的知

识,如何判断同一物体内能是否

发生了变化。

(1)小组讨论:内能大小变化

表现在哪?

(2)讨论结果: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越剧烈。

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运动速

度加快,意味着内能增加。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分组实验并讨论。

小组讨论。

从宏观现象推理出微观机

制,再从微观理论推出宏

观表现,思考内能改变的

外在表现。

学生尝试总结。

小组讨论并实践提高铁丝

温度的方法。提出使铁丝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应用能力。什么

时候分子运动得

快?什么时候分子

间的作用力会发生

变化?这是对上节

课所学知识很好的

考察机会,是学有所

用的体现。

给学生搭建平台,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充

[想一想做一做] 你怎样让一段50cm的铁丝温度升高呢?

①请各组说出使物体温度升高的方法,教师一一板书。

②让学生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评价,发出质疑。

③引导学生将方法归类。

(2)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热传递

①让学生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

②提出“热量”的标准物理概念。(3)改变物体内能方法:做功①做功:演示实验A

②演示实验B

实验B要让学生看,还要做。教师要让两组同学来做这个实验,第一次粗做,第二次细做。详细描述实验看到的、体验到的感受。

3.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本质。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一下这两种方式的本质。温度升高的方法有:用火

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

用手焐、踩在脚下用力一

拉、用锤子不断敲击、反

复弯折等等。

交流、讨论,尝试归类。

初步明确物体温度升高的

方法。

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

的问题。

注意聆听教师讲解“热量”

的概念。

观看教师演示实验A。

两个学生合作,演示实验

B。

再次体验实验B,注意对

实验细节的观察。

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

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

本质。

分发散思维,在已有

经历的基础上,对感

到质疑的问题,具备

动手实验验证的意

识。

通过学生生活经验,

分组验证实验,教师

演示,归纳出提高温

度的一般方法。提高

了归纳能力。

B实验之所以要重复

做两次,主要是提示

学生观察要仔细,对

事物变化的观察要

到位,要关注细节,

第一次做该实验的

同学,实际充当了教

学的反例。

由于该实验现象比

较明显,再做一次也

能满足学生的好奇

心。

课堂引导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总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1.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2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健康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_______________。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 ___和分子之间___ ___. 5.摩擦生热实质是利用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是__ __和___ ___ 6.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能的多少叫做。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的物体将能量向温度的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间温度。 7.我们发现物质吸热升温的本领是的,若要研究这种不同与物质种类的关系,(一)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 (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是。(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升高的温度,说明水的吸热能力。(1)定义:的某种物质,温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2)物理意义:c水= 表示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它仅与有关。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9.若烧开一壶水需完全燃烧0.2kg煤气,那么完全燃烧0.2kg干草能否烧开这壶水?这说明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 10.在物理上用_______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情况,定义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固、液体燃料单位符号________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符号。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 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 12.热机燃料燃烧放出能量只有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物理上用__________表示热机的这种性能,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吗?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2.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热传递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3.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C.水被太阳晒热D.烧红的铁放在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4、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A)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B)物体可能对外界做功, 本身温度升高(C)一定有外界力对物体做功,温度升高(D)物体可能是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 5、在以下物理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给电饭锅通电使它热起来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C、人造成卫星落入大气层被烧毁D、子弹从枪膛射出;6.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从轮船、火车, 到拖拉机、摩托车等,它们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内燃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内能学案

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学习重点:1.理解内能的概念。 2.改变内能的方式。 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正确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课前预习学案 1.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能。 4.动能大小与________ 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内探究学案 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类比图13.2-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分子的动能就越。 类比图13.2-2 :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能。 1、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内能越。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②质量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③物质状态同种物质,当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相互作用力的强弱都会变

中考沪科版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内能与热机》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内能与热机》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生产与生活中,常用摄氏温度表示 温度的高低,该物理量的符号是______,单位叫__________,记为_____。 2.温度与人类息息相关,请你估测一下现在的气温是,人的正常体温是,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3.回想一下,刻度尺使用之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你认为我们若想正确的使用温度 计,在使用之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哪些方法是正确的?结合课本图 12-6所示,看看谁总结得又多又全面! 知识点2.物体的内能 4.阅读课本24页关于物体的内能的知识,总结出内能的定义: 5.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 关。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高时_____大,温度低时________小。 6.物质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在________着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_,因 此物体的内能不会__________,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知识点3. 改变内能的途径和热量 7.物体温度变化了,其内能就可能发生了改变,通过课本24页的实验探究1中的两 个小实验,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探究2中的生活事例说明 ___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 1 )____ __;( 2 ) ______________。 8.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单位是 _______。 9.通过阅读课本25页的“加油站”中的内容,热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和三 种方式,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值 10.结合课本28页实验回答,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1)水和煤油的质量 (相等或不相等) (2)选用的加热器有什么特点? (3)要记录什么数据?设计一表格。 (4)这是运用了的研究方法。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与热机第3节内燃机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内燃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概念,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 2、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能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从老师的实验得到什么启示,猜想可能是由于水烧开后,产生大量高温的水蒸气在试管内膨胀对,从而将塞子冲起,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从而导入新课? 【自主预习案】 1、热机是将能转化为能的机械。 2、热机的种类有、、、等。其中是最常见的热机。 3、燃料在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4、内燃机的种类有机和机。 5、理解两个名词概念。 (1)什么叫一个冲程;(2)什么叫一个工作循环。 6、内燃机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 2)、通过汽油机模型,结合自学,小组相互协作探讨认识汽油机 ①构造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知道名称的同时,要能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②工作原理。 观看汽油机的模型,结合书本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向运动,门打开,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叫冲程。活塞运动到汽缸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运动。这时门和门都关闭,被强行压缩,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叫冲程。该冲程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该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由上向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叫。该冲程结束,活塞继续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教学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温度与内能 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单位: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 (2)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A、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B、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2.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3.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3.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 三.内燃机热机效率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 (1)定义: 直接在发动机 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 和 。 (3)四冲程:是指 , , , 。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 转化为 ,做功冲程把 转化成 。 3.热机效率 (1)热值: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 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分析其原因。 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 .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 C .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4、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水的﹍﹍﹍﹍﹍较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缘故。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7、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都是空气 B 在压缩冲程柴油机气缸内气体温度比汽油机低

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答案学案

高考数学教案和学案有 答案学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学案11 函数与方程 导学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值. 自主梳理 1.函数零点的定义 (1)对于函数y =f (x ) (x ∈D ),把使y =f (x )的值为____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 (x ∈D )的零点. (2)方程f (x )=0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象与____有交点?函数y =f (x )有______. 2.函数零点的判定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一条不间断的曲线,且____________,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________上有零点. 2 对于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的,且f (a )·f (b )<0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从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自我检测 1.(2010·福建改编)f (x )=?? ? x 2 +2x -3,x ≤0 -2+ln x , x >0 的零点为 ______________. 2.(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函数f (x )=3ax +1-2a ,在区间(-1,1)上存在一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与x 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图中交点横坐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若函数f (x )唯一的零点在区间(1,3)、(1,4)、(1,5)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①函数f (x )在(1,2)或[2,3)内有零点; ②函数f (x )在(3,5)内无零点; ③函数f (x )在(2,5)内有零点; ④函数f (x )在(2,4)内不一定有零点.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专题一:温度、内能与热量 1. 分子动理论 (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之间有 ;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 有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 跟踪训练:1.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2. 指出下面两句俗语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破镜不能重圆 墙内开花墙外香 2. 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 而具有的 ,以及分子之间 的总和。单位是 (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与 。热传递是能量的 ,做功是能量的 。 跟踪训练: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下列现象中是用哪一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筒壁会发热,这是___________使气筒的内能改变 (2)原始人钻木取火,是属于_______________使木头的内能改变 (3)冰块在阳光下熔化成水,是______________使冰块的内能改变 2.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但由于___________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使得车轮在地面上摩攘,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黑色的痕迹刹车痕),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3.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 的方式所改变的 。国际单位是:_____.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内能由 向 传递。 跟踪训练:1.铁块和铝块互相接触后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有相间的( ) A 热量 B 温度 C 内能 D 比热容 2.如图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热量越大 C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4. 对同一物体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知识结构 概念: 内能物体内能的大小:.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功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热传递:用传递的热量多少来衡量内能的变化定义: 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单位: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热机内燃机:四个冲程 燃料的热值: 概念: 公式: 单位 一、内能 1、内能:,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 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二、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方法: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 能会。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 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 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 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热传 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 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 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现象中的“热”是指: 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三、热量 1、比热容 ⑴定义:。 ⑵物理意义: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 。 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计算公式: ※注意:此公式只能用于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能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用公式计算时,还要注意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质量的单位是kg,温度的单位是℃, 热量的单位是J。 四、内能的利用、热机 (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 燃料燃烧:能转化为能。

锋与天气学案教案

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①________的②________空气。分类:A 为③________,B 为④________。 2.锋 (1)组成 ????? D ⑤ :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 过程中相遇形成的交界面,自地面向高空 ⑥ 一侧倾斜C ⑦ :D 与⑧ 的交界线锋:D 和C 的统称 (2)锋与天气 ????????? 冷锋:⑨ 气团主动向⑩ 气团方向移动 的锋。移动速度较? ,常带来大风、雨 雪、降温天气 暖锋:? 气团主动向? 气团方向移动 的锋。移动速度较慢,可形成? 降水 或雾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 ,使锋面来 回? 的锋,常形成持续的? 天气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 锋的形成 探究主题 教材P 41图锋的形成。 在每天的天气预报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听到主持人说“受强冷气团影响,未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 1.什么是气团?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别?

2.由图探究锋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征? 【考例探究1】 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完成(1)~(2)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探究点二锋与天气 探究材料 冷气团对暖气团的情谊 1.通过图形探究:锋有哪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锋形成的天气有何异同点?

学案与教案的区别联系

学案与教案的区别联系 (一) 从教案到学案是“扬弃” 学案与教案都是为了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设计的教学方案,都是一种在课堂中沟通“教”与“学”的媒介。建国以来的几十年中,教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由于科技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到来,科学技术领迅猛发展,更新越来越快,从而要求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合作精神、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教育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教育改革导致了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作为教学媒介的“教案”也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课堂的教学需要,从而能适应现代课堂的教育需要的教学媒介“学案”便应运而生。当然,在学案设计中,并不是把原来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完全否定,其中优良的思想和方法得以保留并更加发扬光大。不适应的方法与思想被否定,并融进了很多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方法,也就是说,从“教案”到“学案”,是“扬弃”.例如,在现代教学的“学案”设计中强调发现式学习,但并不排除原来的教案设计中的接受式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种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如果要学习的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式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学习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去发现,也不容易被发现,则可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反,如果在发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所以在学案设计中,要注意恰当运用原来教案设计中的接受学习,注意对传统教案设计的继续和发展。 (二)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1、观念不同 教案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而设计,重在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案以学生为中心(主体),围绕引导学生如何学而设计。设计重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知识并进行知识构建,积累自主学习经验,学会学习与创新。 2、目的不同 目标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设计目标不同。教案是为教师上好课作准备,是教师上台表演的台词和程序,教案就是上课的剧本。学案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如何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调控。 第二,追求目标不同。教案的追求目标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论升华、学科思想的形成主要由教师提炼后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案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培养创新能力。知识体系的形成与理论升华都主要由学生自己提炼完成。

内能与热机复习教学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精品

内能与热机 内能 1.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2.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2.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三.内燃机热机效率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 (1)定义:直接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和。 (3)四冲程:是指,,,。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转化为,做功冲程把转化成。3.热机效率 (1)热值: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 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分析其原因。 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 .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 C .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4、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水的﹍﹍﹍﹍﹍较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缘故。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7、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都是空气 B 在压缩冲程柴油机气缸内气体温度比汽油机低 C 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气缸的空气和柴油的混合气 D 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8.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取500g 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水的温度为20℃,然后向酒精灯倒入10g 酒精,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将温度计插在水中观察水温的变化,当温度计的示数恰为70℃时,酒精灯内的酒精全部消耗完。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求:①请计算该实验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中考物理专题综合总复习学案11内能与热机

第十一讲内能与热机 中考热点 本讲中关于温度的考查要求不高.只要求同学们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见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物理与社会的关系,能通过热岛效应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于物体内能的考查,一般是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通过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归纳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有关比热容的概念,一般考查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考点精讲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叫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叫做1摄氏度,用符号1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用符号K表示。 2.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常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内能与热机 (1)内能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因为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也称为热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吸热公式Q吸=cm(t一tn);放热公式Q放=cm(t0一t);以上两个公式可用热量计算公式Q=cm△t来表示. (3)内能的利用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即释放出热量.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①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减少热损失. 内能的两种重要应用:加热和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4)热机 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②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中的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教案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 知识与网] 1.通过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归纳出改变内能的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知道热量是热传递中内能的改变量.[来源:Z §xx §https://www.360docs.net/doc/3c14334630.html,] 2.理解比热容概念,会利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来源学*科*网] 3.通过内燃机的学习,了解燃料热值和热机效率概念. 过程与 1.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学习用类比方法(比较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 1.通过科学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知识点二:物质的比热容 问题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它 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结: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热学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 一定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有 关,它不随物体的质量而变化, 也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不 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 少而变化.但应注意同一种物质 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 的(如水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 的). 问题2:关于比热容定义的理解补充练习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质量为2千克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质量为1千克20℃时的 水所含的热量 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大的物体,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问题3:如何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小结:比热容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本领,比热容大的吸热本领大,放热本 领也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 大的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或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放 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 升高(降低)的值小.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所以用水来做冷却液 或用热水来取暖. 问题4: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解析】本题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以在横坐标上取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也可以在纵坐标上取相同的温度变化,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充分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教师特别强调B中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C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用控制变量叙述结论,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选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加深对压力的理解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内能与热机》(沪科版九年级)

2009年中考《内能与热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 中考热点 本讲中关于温度的考查要求不高.只要求同学们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见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物理与社会的关系,能通过热岛效应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于物体内能的考查,一般是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内能与温度的关系;通过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归纳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有关比热容的概念,一般考查其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考点精讲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叫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叫做1摄氏度,用符号1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用符号K表示。 2.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常用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内能与热机 (1)内能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因为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也称为热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2)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吸热公式Q吸=cm(t一tn);放热公式Q放=cm(t0一t);以上两个公式可用热量计算公式Q=cm△t来表示. (3)内能的利用 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即释放出热量.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提高炉子效率的措施:①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减少热损失. 内能的两种重要应用:加热和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4)热机 ①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②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中的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③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第1节 物体的内能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复习 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二)、情景导入 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内能。 【自主预习案】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间的“无形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具有的势能叫。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的单位是。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课堂探究案】 1、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红墨水,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

内能与热机【学案】第1课时 比热容

12.3.1 比热容 1.从生活中感受“温差”的悬殊,能想到不同物质吸、放热的性能不同,复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公式. 2.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3.重点:会应用“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和等效转换法. 4.从生活现象中提炼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一、生活体验 1.在一天内,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是否相同?哪个气温变化大些? 答案不相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大些. 二、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2.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请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 (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的时间长? (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答案(1)半壶水容易烧开; (2)一壶水烧开用的时间长; (3)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和水的质量有关,把水烧开,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一定质量的水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温度升得越高,水吸收的热量越多. 3.一杯开水和半杯开水,都自然冷却到室温,放出热量多的是一杯开水. 4.在探究有多个变化因素的问题时,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经常用到,例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在“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实验中,控制了不变的物理量是质量与温度变化. 5.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吸、放热性能上的差别,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三、什么是比热容 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公式c=,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1 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学案"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区别: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探索,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它侧重使学生“会学”。 联系: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