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A : 摆锤法撕破强力

夹所夹持部位;当重锤瞬间下落时,样品会从撕破三角区域第一根纱线

开始断裂;直到整个样品被撕破;那么从第一根断裂的纵向纱和被剪刀的

二组横向纱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撕破三角区域。

B:裤型法撕破强力

裤型法撕破强力原理同摆锤法撕破强力,二者差异在于撕破的速度不一样;摆锤是一种快速撕破,而单舌是一种较慢匀速的撕破。

C:梯形法撕破

梯形法与摆锤、单舌完全不同;如果说摆锤法是撕破中一根单纱在战斗,那单舌法就是至少二根或者几根纱在战斗,而梯形法就是一组纱线在战斗,前扑后续,直到样品完全断裂。

从撕破机理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梯形法撕破从第一根标红线的纱线开始直到第n根未伸直的止,这一组纱线都在抵抗来自于垂直方向的拉力;所以梯形法撕破与其说是撕破,还不是说是部份纱线的拉伸强力更为贴切。

D:翼形法撕破

翼形法撕破强力基本和梯形法撕破的原理一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角度不同代表参与抵抗拉力的纱线根数不同,所以不能梯形法和翼形法只是同种类型的测试,而测试结果不能相互比较。各种类型撕破结果比较(仅以平纹棉布为例,因为其他组织结构的面料受组织结构特殊性的影响,撕破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以平纹为例旨在让大家对撕破各种类型的数据有个大概的了解)

总结:摆锤法 < ≈单舌法 < 双舌法 < 翼形法 < 梯形法

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原材料,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同的原材料所表现出来对外界撕破力和拉伸力的抵抗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是纱线的性质:①纱线的线密度:这个很好理解,粗一点的自然抗撕破力和抗拉力就好一点。②纱线是长丝还是短纤维,短纤维如棉,长丝如涤纶长丝,短纤维需要通过加捻的方法使短纤维集合成纱。长丝可直接成纱用于纺织。很明显短纤维的强力要低于长丝的强力。③纱线的捻度,捻度可以使短纤维纱线或者长丝更好的抱合在一起,形成凝聚力,提高强度和弹性,从而可以提高织物的撕破力。但捻度有他的极限值,过高的捻度不但提高不了强度和弹性,反而纱线发脆,会使强力和弹性下降。④纱线的断裂伸长率或者说弹性,纱线的断裂伸长率越高说明线断裂时的弹性就越大,就足以影响到织物撕破时,撕破三角区的大小而影响织物的撕破强力。

第三是织物的组织结构:①平纹组织:该组织纱线浮点长度仅一根纱线,所以受力撕破三角区最小;表现出的撕破力也是最小的。

②斜纹组织:该组纱线浮点长度根据设计最小为2根纱线,即1/2斜纹,所以这类组织结构的面料的,浮点越长,撕破三角区域就越大,撕破强力就越好!③缎纹组织:该组纱线浮点长度比斜纹组织的长度更好,撕破三角区域就更大,撕破强力就更好,大家可以参看上面的缎纹组织图。比较一下。④变化组织:这类组织就是三原组织(也就是上面所说有平纹、斜纹、缎纹)任意组合变化而来。所以这类组织撕破力的大小基本上没办法进行比较,但肯定大于平纹组织。

第四是织物的密度和织缩率:密度的多少,决定了纱线的屈曲波高,也就决定了织物织缩率的大小。而织物的屈曲波高越大,在受力的情况下,织物的伸长率相对来说就就较大;从而影响织物撕破三角区域的大小,而影响撕破力的大小。

最好就是织物的后整理加工工艺,磨毛:磨毛工艺就将织物表面进行打磨,使组织表面产生短而整齐的小绒毛。这样就使织物表面这组纱线的结构破坏掉了,纱线的强力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做磨毛工艺的面料,撕破强力就拉伸这二个指标一定得考核。起绒:和磨毛工艺一样,将织物表面用绒刀起一定量的绒毛,只是绒毛较磨毛布长一点。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缎纹组织就是原组织中最复杂得一种组织。这种组织得特点在于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得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并且所有得单独组织点分布有规律且不连续。这些单个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得另一系统纱线得浮长所遮盖,在织物表面都呈现经或纬得浮长线。因此,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缎纹有经面缎纹与纬面缎纹之分。组织循环通常用枚来作单位。如组织循环数为5,则称为5枚缎,织物表面显示经纱效应称为经面缎,而显示纬纱效应,则称为纬面缎。图为5枚纬面缎纹组织,图(a)为组织图,(b)为纬向剖面图,(c)为结构图。 一、缎纹组织结构 为了达到缎纹织物得特点,缎纹组织得参数应为: 1、组织循环数R≥5(6除外); 2、单个组织点飞数S应符合下列关系:1 其次,为何S与R之间不能有公约数?因为当S与R之间有公约数时,则会发生在一个组织循环内一些纱线上有几个交织点,而另一些纱线上则完全没有交织点得现象,因此,不 能形成组织,如图所示,若R=8、Sj=2,结果第2、4、6、8根纬纱没有与经纱交织,不能形成组织。

再次,为什么缎纹组织循环R不能为6呢?原因为如果选1或5作飞数,则绘制出来得组织为斜纹组织;如果选2、3、4作飞数,则与6均有公约数,故缎纹组织循环不能为6。 缎纹组织也可以用分式来表示。分子表示缎纹组织一个循环得完全纱线数R,分母表示组织点得飞数S。例如,8枚3飞缎纹可写成8/3缎纹。8枚5飞缎纹可写成8/5缎纹。 二、缎纹组织图得画法 (一)飞数得确定 为了正确地构作一个规则得缎纹组织,在确定了组织循环数R后,就要选择飞数S。例如,要绘作一个8枚缎纹组织,即R=8,其飞数S得选择方法就是将完全纱线数R分为两个数之与。如8可分为1+7,2+6,3+5,4+4四组数,根据前面所述S必须为1

YG(B)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使用说明书

YG(B)026H 电子织物强力机 使 用 说 明 书 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1、仪器特点、用途: YG026H系列电子织物强力机是根据织物强力测试国家标准,运用最新传感器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而成的,该机测试精度高(误差≤ 0.02%F〃S),外型尺寸小,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是广大生产厂家、科研 院校、商检、质检等单位经济实惠的首选强力测试仪器。 仪器性能符合断裂拉伸各项标准中对等速伸长型(CRE型)试验仪器的要求,适用于棉、毛、麻、丝、毛纤织物、无纺布、纸张、织带,纱线及非织造布的抗拉伸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2、仪器技术性能 2.1测试方法:按国际首选的等速伸长(CRE)原理,测定试样断裂强力及伸长, 利用微机记录其峰值强力值和断裂伸长值。 2.2测力系统:采用电阻应变片测力传感器 2.3测力范围及最小分度值: 2.4测力精度:≤〒0.02%F.S 2.5采样频率:1000次/s 2.6夹距:20-500mm 任意设定 2.7拉伸速度:10-500mm/min 数字设定 2.8回程速度:10-500mm/min 2.9输出形式: 2.9.1液晶显示 2.9.2中文报表 2.9.3串口联结电脑 2.10 数据处理量:≤200次试验 2.11 使用电源: AC220V〒10% 50Hz

2.12 外形尺寸:750(L)〓650(W)〓1800(H)(mm) 2.13 重量:约90Kg 3、仪器结构及作用 本仪器由机架、传动升降机构、测力传感器、上下夹持器、电气控制箱及显示面板等部件组成(如图一、图二)。 3.1机架 本仪器机架由立柱5、底座2组成。在机架内安装有测力传感器、光电编码器、传动部件及驱动电机;立柱5内装有螺旋传动副。 3.2传动升降机构(如图二) 本仪器传动由一只调速电机驱动,经同步带减速装置减速将运动传递至立柱内的螺旋传动副,使上夹持器作上下直线运动。 上夹持器的上升与下降极限位置由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控制,在仪器右侧配有夹距限位调节旋钮,调节限位调节旋钮的位置,即可按要求获得需要的试样夹持距离。 3.3测力传感器 本仪器选用高精度电阻应变片式负荷传感器,并按不同的机型分别选用不同规格的传感器(同2.3) 3.4试样夹钳 本仪器上、下夹持器均为波纹夹板式,根据不同功能选择不同的夹持宽度,上夹持器与力值传感器直接联接作上下直线运动,实现对试样的拉伸,下夹持器直接固定在底座上。 3.5电气控制部分 装于电器控制箱内,它是以32位ARM处理器为核心,由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接口电路、薄膜键盘、液晶显示器等部分组成。该部分控制仪器的运行状态,并对测试值进行数据处理,然后由显示器显示输出。 3.6显示面板 显示和操作全为液晶触摸屏。 4、仪器测试原理 4.1强力值测量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1100420 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 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总学时:52学时 6、理论学时:44学时 7、实验学时:8学时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 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节平均浮长

第五节织物分析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二重组织 第三节双层组织及多层组织

第四节毛巾组织 第五节起毛组织 13、执行大纲的几点说明: (1)先修课程:不要求 (2)选修教材:顾平.《织物结构与设计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主要参考书目: [1]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第三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9月. [2]沈兰萍.《织物组织与纺织品的快速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区秋明.《小花纹织物设计》.纺织工业出版社.1998年11月. [4]陈秋水.《织物结构与设计》.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5]苏州大学.《织物组织与纹织学》.纺织工业出版社.1984年5月. [6]蒋高明编.《现代经编产品设计与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2.

第五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第五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简单组织与复杂组织的区别: 简单组织由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一个系统的纬纱交织而成,而复杂组织中至少有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组成。

第一节重组织 重组织可增加织物的厚度,可使织物正反面有不同的颜色和组织。 一、经二重组织 1、经二重的组成: 由两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 表组织——表经与纬纱交织里组织——里经与纬纱交织 反组织——里组织的反面: 2、设计经二重组织的原则:[重点、难点] (1)表、里组织的选择:要求织物正反面均具有经面效应。 表组织——经面组织里组织——纬面组织 反组织——经面组织 (2)表组织的经浮长应大于里组织的经浮长,且里组织经浮长尽可能配置在表组织经浮长中间。 (3)表、里组织点排列方向相同。 (4)表、里经纱排列比m:n: m:n=1:1(表、里经纱线密度和密度接近) m:n=2:1(里经粗且差) (5)Rj、Rw计算: 3、组织图绘制:

[例]某经二重织物,表组织为3/1↗,反组织为3/1↖,m:n=1:1,试作出组织图。 Rj=8 Rw=4 [练习] 某经二重织物,表组织为5/2j,里组织为5/3w,m:n=1:1,试作出组织图。 4、上机要点: (1)穿综采用分区穿,提升次数多的表经穿在前综。 (2)穿筘:每筘齿穿入数= (m+n)的倍数,以便一组表、里经纱相互重叠。 二、纬二重组织 1、纬二重的组成: 由两组纬纱与一组经纱交织而成。 表组织——表纬与经纱交织里组织——里纬与经纱交织 反组织——里组织的反面 2、设计纬二重组织的原则:[重点、难点] (1)表、里组织的选择:要求织物正反面均具有纬面效应。 表组织——纬面组织里组织——经面组织 反组织——纬面组织

织物撕破强力的测试方法

织物撕破强力的测试方法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衣物被锐物钩住或切割,使纱线受力断裂而形成裂缝,或织物局部被拉伸,致使织物被撕开等,这种现象称之为撕裂。抵抗这种撕裂破坏的能力为织物的撕破性能。生产上广泛采用撕破性能来评定后整理产品的耐用性,如经过树脂、助剂或涂料整理的织物,采用撕破强力比拉伸断裂强力更能反映织物整理后的坚牢度变化。 1.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方法 关于织物撕破强力测试的方法众多,国标中叙述相关的五种测试方法。根据撕破过程,及撕破机理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测试方法,对比表如下: 对比项测试方法试样尺寸(国 标) 撕裂过程测试仪器 舌形试样(双缝)法长220±2mm, 宽150±2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横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裤型试样(单缝)法长220±2mm, 宽50±1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横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梯形试样法长150±2mm, 宽75±1mm 竖直方向被撕裂, 竖直方向纱线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等速牵引(CRT)试验仪 翼形试样(单缝)法长200±2mm, 宽100±1mm 竖直方向织物呈一 定角度被撕裂 等速伸长(CRE)试验仪

落锤法长100±2mm, 宽75±2mm 冲击撕扯数字式Elmendorf撕破强度测 试仪、电子式撕破强度测试仪 (扇形) 相关术语有: (1)等速伸长试验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只夹钳是固定不动的,另一只夹钳作等速运动的一种拉伸试验仪。 (2)隔距长度:试验装置上两个有效夹持线之间的距离。 (3)撕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使试样上从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经纱被撕断的称为经向撕破强力,纬纱被撕断的称为纬向撕破强力。 (4)峰值:在强力—伸长曲线上,斜率由正变负点处对应的强力值。 (5)撕破长度:从开始施力至终止、切口扩展的距离。 1.1 GB/T 3917.4——舌形试样(双缝)法 测试原理:在矩形试样中,切开两条平行切口,形成舌形试样。将舌形试样夹入拉伸试验仪的一个夹钳中,试样的其余部分对称夹入另一夹钳,保持两切口线顺直平行。在切口方向施加拉力模拟两个平行撕破强力。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力,并根据自动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力。

YG(B)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使用说明书

YG(B)026H 电子织物强力机 使 用 说 明

书 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1、仪器特点、用途: YG026H系列电子织物强力机是根据织物强力测试国家标准,运用最新传感器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设计制造而成的,该机测试精度高(误差≤ 0.02%F·S),外型尺寸小,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是广大生产厂家、科研 院校、商检、质检等单位经济实惠的首选强力测试仪器。 仪器性能符合断裂拉伸各项标准中对等速伸长型(CRE型)试验仪器的要求,适用于棉、毛、麻、丝、毛纤织物、无纺布、纸张、织带,纱线及非织造布的抗拉伸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2、仪器技术性能 2.1测试方法:按国际首选的等速伸长(CRE)原理,测定试样断裂强力及伸 长,利用微机记录其峰值强力值和断裂伸长值。 2.2测力系统:采用电阻应变片测力传感器 2.3测力范围及最小分度值: 2.4测力精度:≤±0.02%F.S

2.5采样频率:1000次/s 2.6夹距:20-500mm 任意设定 2.7拉伸速度:10-500mm/min 数字设定 2.8回程速度:10-500mm/min 2.9输出形式: 2.9.1液晶显示 2.9.2中文报表 2.9.3串口联结电脑 2.10 数据处理量:≤200次试验 2.11 使用电源: AC220V±10% 50Hz 2.12 外形尺寸:750(L)×650(W)×1800(H)(mm) 2.13 重量:约90Kg 3、仪器结构及作用 本仪器由机架、传动升降机构、测力传感器、上下夹持器、电气控制箱及显示面板等部件组成(如图一、图二)。 3.1机架 本仪器机架由立柱5、底座2组成。在机架内安装有测力传感器、光电编码器、传动部件及驱动电机;立柱5内装有螺旋传动副。 3.2传动升降机构(如图二) 本仪器传动由一只调速电机驱动,经同步带减速装置减速将运动传递至立柱内的螺旋传动副,使上夹持器作上下直线运动。 上夹持器的上升与下降极限位置由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控制,在仪器右侧配有夹距限位调节旋钮,调节限位调节旋钮的位置,即可按要求获得需要的试样夹持距离。 3.3测力传感器 本仪器选用高精度电阻应变片式负荷传感器,并按不同的机型分别选用不同规格的传感器(同2.3) 3.4试样夹钳 本仪器上、下夹持器均为波纹夹板式,根据不同功能选择不同的夹持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中文版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关键词: ASTM D1424-96冲击摆锤法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冲击摆锤装置测定织物进一步撕开所需的力。 1.2 本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的织物,例如:机织物、多层毛毯、绒类织物、安全气袋织物。可以用来 测定那些在测撕破时容易撕偏的织物。可测试织物经处理前、退浆后,经涂层、树脂整理或其它的整理以后的撕破力,也可测定织物湿态情况。 1.3 对于经编织物,本标准仅可测试其经向撕破力,不适合测定其的纬向撕破力。除经编外的其它针织物均不适合采用本标准。 1.4 本标准有两种单位:SI制和美国客户的单位,两者单位务必区分。 1.5 本标准未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介绍。但希望在操作本标准前,应建立一些与安全卫生有关的管理文件。 2. 参考文献 2.1 ASTM D123纺织品的相关术语; 2.2 ASTM D629纺织品定量分析法; 2.3 ASTM D689 测定纸的撕破强力; 2.4 ASTM D1776纺织品测试的调湿; 2.5 ASTM D2904 纺织品对比测试结果分布分析; 2.6 ASTM D2906 纺织品精度和误差的说明 2.7 ASTM D4848 纺织品的强力、变形及相关指标的术语。 3. 术语 3.1 定义 3.1.1 机器横向(CD):与织物受力方向垂直,即与两夹钳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1.1.1 机器横向与机织物的纬向或宽度方向类似。 3.1.2 撕破长度:从开始施加力到试样被撕开至终止时切口进一步撕开的距离。 3.1.3 机器方向(MD):与织物受力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与两夹钳中心线一致。 3.1.3.1 机器方向有点类似织物的长度方向或经向。 3.1.4 撕破能量:撕破试样时所做的功。 3.1.5 撕破强力:在规定条件下,将试样上初始切口进一步撕开所需的力。 3.1.6 抗撕破强力:织物抵抗被撕破的能力。 3.1.7 织物:由纤维或纱线交织而成的一种平面结构。 3.1.8 本标准中用到的其它纺织术语,请参照ASTM D123,与纺织品强力和变形有关的术语,请参照ASTM D4848。 4. 原理 4.1 试样固定在夹钳上,将试样预先剪一切口,并将试样撕开一定长度,其抵抗撕破的能力可以从摆锤释放的能量体现,并从仪器刻度盘上读出其数据。 5. 意义和实用性 5.1 商业上广泛采用摆锤法测定撕破强力,但需注意对于有些布种,买卖双方可能会测出不同的结果。因此按照5.1.1描述进行对比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5.1.1 在商业上,一旦由于测试结果的不同而产生争执时,买卖双方应该做一些对比测试以便查清两家实验室间的差异所在,建议选用权威机构来做对比可能会更好。同时,两方选择的样品应保证一致,一般的做法是两方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以查清整个的水平情况。一旦发现两方有差异,应尽快纠正统一,否则必须向对方解释结果差异的原因。 @=================@###page###@=================@ 5.2 如果经过验证OK,也可采用微处理系统进行测试数据收集(即数字式撕破仪)。 6. 仪器 6.1 冲击摆锤撕破仪:仪器包含有:一个固定夹钳,一个连接摆锤一起摆动的可动夹钳,调水平部件,固定摆锤的定位键,该键往下按即可释放摆锤,显示力值的指针。

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这种组织的特点在于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相距较远,并且所有的单独组织点分布有规律且不连续。这些单个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遮盖,在织物表面都呈现经或纬的浮长线。因此,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缎纹有经面缎纹与纬面缎纹之分。组织循环通常用枚来作单位。如组织循环数为5,则称为5枚缎,织物表面显示经纱效应称为经面缎,而显示纬纱效应,则称为纬面缎。图为5枚纬面缎纹组织,图(a)为组织图,(b)为纬向剖面图,(c)为结构图。 一、缎纹组织结构 为了达到缎纹织物的特点,缎纹组织的参数应为: 1、组织循环数R≥5(6除外); 2、单个组织点飞数S应符合下列关系:1 其次,为何S与R之间不能有公约数?因为当S与R之间有公约数时,则会发生在一个组织循环一些纱线上有几个交织点,而另一些纱线上则完全没有交织点的现象,因此,不能形成组织,如图所示,若R=8、Sj=2,结果第2、4、6、8根纬纱没有与经纱交织,不能形成组织。

再次,为什么缎纹组织循环R不能为6呢?原因为如果选1或5作飞数,则绘制出来的组织为斜纹组织;如果选2、3、4作飞数,则与6均有公约数,故缎纹组织循环不能为6。 缎纹组织也可以用分式来表示。分子表示缎纹组织一个循环的完全纱线数R,分母表示组织点的飞数S。例如,8枚3飞缎纹可写成8/3缎纹。8枚5飞缎纹可写成8/5缎纹。 二、缎纹组织图的画法 (一)飞数的确定 为了正确地构作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在确定了组织循环数R后,就要选择飞数S。例如,要绘作一个8枚缎纹组织,即R=8,其飞数S的选择方法是将完全纱线数R分为两个数之和。如8可分为1+7,2+6,3+5,4+4四组数,根据前面所述S必须为1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 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 涤纶:化纤物(机织物) 二、分析织物用途 服装 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 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

五、设置参数

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 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 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 m 75mm 50mm 43mm

3、涤纶撕破强力 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 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启动仪器,直至涤纶破裂活缝纫线断裂而使接缝处裂开,试验终止,记录最长接缝强力值和顶破扩张度。记录试样最终破裂原因:织物破裂、缝纫线断裂:其他破裂情况。 5、涤纶悬垂性测试 将试样(如图)放在夹持盘上,使OA 线与一支架吻合,加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禁止3min ,在夹持盘下方装有抛物反光镜,反光镜的焦点上有一光源,由反光镜射出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在试样上,未被遮挡的光线被位于上方的另一抛物面反光镜反射,在该反光镜的焦点上装有一光敏原件,把反射聚焦光线的强弱变成电流的大小,仪器显示熟为悬垂系数,经调零后,依次测出OB 、OC 、OD 三个读数。 6、涤纶硬挺度测试 选择一种洗涤和干燥的方法,将每块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共循环操作五次,以长度方向为垂直方向,将试样无折叠的悬挂起来,以避免其变形,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将试样调湿2H ,将试样夹在支架上,固定在双侧板上,以长度方向为垂 A C

YG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

YG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本机软件V1.0已通过国家计算机强力测试软件认可保护(证书号:2011SR003281号 ) 智能电子触摸屏,高端铝合金框架设计,美国Amceiis进口测力传感器,国家 认可测试软件 (主机可独立操作、也可连接电脑双向控制)【仪器特性】 ●智能灵动触控界面,5.7英寸超大屏幕任意点击。 ●中英文双界面任意切换,测试曲线、图表、数据动态显示。 ●采用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飞利浦32位全数字化控制及2500 f/s高速数据采集。 ●美国精密预载荷滚珠丝杠,无反向间隙,定位精度高。。 ●非离合器式驱动装置,能够在最大力下全速运转。 ●完全符合“机械设备2006/42/EC”、“低电压2006/95/EC”、“EMC指令 20044/108/EC”和GOST-R;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计算机强力测试软件认可保护证书(证书号: 2011SR003281)。 ●获得国际第三方认可实验室计量校准证书。 【本机可测试功能】特殊功能可订制 ●断裂拉伸功能●压缩功能 ●剥离功能●弹子顶破功能

●舌型撕破●梯形撕破 ●弯折功能●蠕变功能 ●定伸长测试●定负荷测试 ●缝线滑移●掖下接缝 ●初始模量●松式夹持 ●单纱强力●化纤长丝强力 ●弹性回复测试●拉链强力测试 【多种夹具可配套】: 【适用范围】: 用于各种纺织品的拉伸、撕破、顶破、定伸长、定负荷、弹性、缝线滑移、剥离等力学性能测试,并广泛用于橡胶、塑料、皮革、金属、线材、纸张、包装、建材、石化、电工、土工材料之拉伸、压缩、弯折、粘接、剥离、撕裂、顶破、蠕变等试验的力值、伸长、变形测试。 【相关标准】: GB/T3923.1/2 GB/T13772.1/2/3 GB8687 FZ/T20019 FZ/T70006 FZ/T01085 FZ/T01030 FZ/T70007 ISO13934.1/2 ISO13935.1/2 ISO4606 ISO9073.3/4 ASTM D5034 ASTM D5035 ASTM D2261 ASTM D434 ASTM D4964 ASTM D5587 ASTM D3936 JIS L1093 BS DIN等 国标详情: GB/T3923.1-1997织物条样法拉伸强力 GB/T3923.2-1998抓样法拉伸强力 GB/T3917.2-1997等速法舌形撕破强力单舌 GB/T3917.3-1997梯形撕破强力 GB/T3917.4-1997等速法舌形撕破强力双舌 GB/T13772.1-2008定位移缝线滑移强力测试 GB/T13772.2-2008抓样法定负荷缝线滑移量测试 FZ/T70007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测试方法 GB/T13773.1-2008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 GB/T13773.2-2008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 GB/T19976-2005钢球法顶破强力 FZ/T70006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定负荷法 FZ/T70006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定伸长法

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试验 一、目的要求 按国际标准ISO 9073—3—198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三部分:拉伸强力及伸长测定》方法测定非织造布的拉伸断裂强力,同时测定织物的伸长率。通过试验,掌握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用具及试样 试验仪器为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如图1所示。试样为一种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并需准备直尺、剪刀等用具。 二、实验仪器、用具及试样 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主要技术参数 测力范围 500N (L )-5000N (H ) 测力精度 500N 量程﹤0.1% 5000N 量程﹤1% 预加张力范围 100CN -500CN 拉伸速度 12-400mm/min 速度误差 ﹤2% 断裂时间误差 ±0.01s 隔距 25mm -200 mm 连续可调 次数 脱机状态最大设定60次,联机状态999次 脱机功能:定时拉伸;定速拉伸;定伸长拉伸;定负荷拉伸;撕破、剥 离;顶破。 三、实验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沿试样长度方向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四、 试样的制备(剪切条样法) 1、在离布边至少100mm 处按GB 3923附录B 规定的平行法裁取试样。 2、在样品的纵向(机器输出方向) 裁取3块以上试样,并使试样长度方向分别平行于纵向(机器输出方向) 。 3 、试样的宽度为50±,长度应满足名义夹持距离200mm 。 五、 试样的调湿与标准大气 1、试样的预调湿按GB 6529第3章规定进行,调湿在规定标准大气中平衡24h 以上。 断裂伸长率 = %1000 ??L L 预张力夹持试样时: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 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01100420 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 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 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 5、总学时:52学时 6、理论学时:44学时 7、实验学时:8学时 8、学分:3学分 9、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 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 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 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 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 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节平均浮长

第五节织物分析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第四节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本节主要介绍几类具有一定外观特征的联合组织的特征、作图方法、上机要点及其应用。 第一节条格组织 第二节绉组织 第三节透空组织 第四节蜂巢组织 第五节凸条组织 第六节网目组织 第七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第八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第五章织物几何结构的概念 主要介绍织物几何结构相、织物紧度的概念以及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一节织物几何结构概述 第二节织物紧度与织物几何结构相的关系 第六章复杂组织及其织物 主要介绍复杂组织的定义、分类和部分有特色的复杂组织的构图、设计要点。 第一节复杂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二重组织

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织物撕破强力机的撕破机理 A : 摆锤法撕破强力 夹所夹持部位;当重锤瞬间下落时,样品会从撕破三角区域第一根纱线 开始断裂;直到整个样品被撕破;那么从第一根断裂的纵向纱和被剪刀的 二组横向纱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撕破三角区域。 B:裤型法撕破强力 裤型法撕破强力原理同摆锤法撕破强力,二者差异在于撕破的速度不一样;摆锤是一种快速撕破,而单舌是一种较慢匀速的撕破。 C:梯形法撕破 梯形法与摆锤、单舌完全不同;如果说摆锤法是撕破中一根单纱在战斗,那单舌法就是至少二根或者几根纱在战斗,而梯形法就是一组纱线在战斗,前扑后续,直到样品完全断裂。 从撕破机理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梯形法撕破从第一根标红线的纱线开始直到第n根未伸直的止,这一组纱线都在抵抗来自于垂直方向的拉力;所以梯形法撕破与其说是撕破,还不是说是部份纱线的拉伸强力更为贴切。 D:翼形法撕破 翼形法撕破强力基本和梯形法撕破的原理一样,只是角度不同而已;角度不同代表参与抵抗拉力的纱线根数不同,所以不能梯形法和翼形法只是同种类型的测试,而测试结果不能相互比较。各种类型撕破结果比较(仅以平纹棉布为例,因为其他组织结构的面料受组织结构特殊性的影响,撕破的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以平纹为例旨在让大家对撕破各种类型的数据有个大概的了解) 总结:摆锤法 < ≈单舌法 < 双舌法 < 翼形法 < 梯形法

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织物撕破强力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原材料,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不同的原材料所表现出来对外界撕破力和拉伸力的抵抗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第二是纱线的性质:①纱线的线密度:这个很好理解,粗一点的自然抗撕破力和抗拉力就好一点。②纱线是长丝还是短纤维,短纤维如棉,长丝如涤纶长丝,短纤维需要通过加捻的方法使短纤维集合成纱。长丝可直接成纱用于纺织。很明显短纤维的强力要低于长丝的强力。③纱线的捻度,捻度可以使短纤维纱线或者长丝更好的抱合在一起,形成凝聚力,提高强度和弹性,从而可以提高织物的撕破力。但捻度有他的极限值,过高的捻度不但提高不了强度和弹性,反而纱线发脆,会使强力和弹性下降。④纱线的断裂伸长率或者说弹性,纱线的断裂伸长率越高说明线断裂时的弹性就越大,就足以影响到织物撕破时,撕破三角区的大小而影响织物的撕破强力。 第三是织物的组织结构:①平纹组织:该组织纱线浮点长度仅一根纱线,所以受力撕破三角区最小;表现出的撕破力也是最小的。 ②斜纹组织:该组纱线浮点长度根据设计最小为2根纱线,即1/2斜纹,所以这类组织结构的面料的,浮点越长,撕破三角区域就越大,撕破强力就越好!③缎纹组织:该组纱线浮点长度比斜纹组织的长度更好,撕破三角区域就更大,撕破强力就更好,大家可以参看上面的缎纹组织图。比较一下。④变化组织:这类组织就是三原组织(也就是上面所说有平纹、斜纹、缎纹)任意组合变化而来。所以这类组织撕破力的大小基本上没办法进行比较,但肯定大于平纹组织。 第四是织物的密度和织缩率:密度的多少,决定了纱线的屈曲波高,也就决定了织物织缩率的大小。而织物的屈曲波高越大,在受力的情况下,织物的伸长率相对来说就就较大;从而影响织物撕破三角区域的大小,而影响撕破力的大小。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 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

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3按单位面积的质量(每平方米克重)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4)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工艺分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工艺分为本色坯布和色织物。2按织物的染色加工工艺分为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3按织物的后整理分仿旧整理、磨毛整理、丝光整理、折皱整理、模仿整理和功能整理。 一般织物及其名称 机织物:1按纺织加工体系分类:棉及棉型织物,毛及毛型织物、丝及丝型织物和麻及麻型织物。2按织物组织分:原组织织物(平纹斜纹缎纹)变化组织织物(重平、方平及变化重平和变化方平组织,加强斜纹、复合斜纹和斜纹变化组织织物,加点缎纹织物和変则缎纹织物)3联合组织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构成的新组织)4复杂组织织物(至少由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系统纱线组成)5纹织物(又称大提花组织,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 针织物:1按成形方法分: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2按织物成品形式分为:针织坯布、针织成形或半成形产品。 非织造布:1按纤网的形成方法分:干法成网非织造布、聚合物挤出成网非织造布和湿法非织造布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为机械加固法、化学粘合法和热粘合法。 特种织物:按织物结构分为平面型结构和立体型结构。 平面型结构织物分为:1机织物(二轴向斜交机织物,三轴向机织物)2编结物(按编结形状分为圆形编结和方形编结,按编结织物厚度分有二维平面编结和三维立体编结)3复合针织物 立体型结构织物分为:1立体型结构机织物(三向正交立体织物)2立体型结构针织物(多轴向经编织物)3立体型结构编结物4立体型结构非织造布

GBT 887 织物胀破强度实验方法

GBT 887 织物胀破强度实验方法 试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测定织物的顶破强力。通过试验掌握织物顶破强力仪的顶破原理和破裂特征,并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标准 采用标准GB/T 8878《棉针织内衣》、GB 7742《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试验仪器与用具 试验仪器: 电子式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夹布圆环的内径2.5cm;弹子直径2cm;试验仪的下降速度100mm/min。 液压式胀破强度仪,应同时具有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装置,并能使试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破裂;在仪器所使用的压力范围任意一点,精确度要求达到±1%,指示胀破扩张度的工具精确度要求达到±0.25mm。 用具: 弹子式顶破强力仪试样夹持用具,如图42-1所示。 液达式胀破强度仪配备的环形夹具,内径为30.5±0.05mm,外径至少55mm,或内径为113±0.1mm,外径至少140mm,底面要平整光滑以使夹住试样时做到各处与膜片密接并能均匀受压;夹具加压的工具要有足够的压力,以防止试样滑脱。

符合规定技术指标的橡皮膜片 液体,规定采用浓度85%的甘油(丙三醇)。 剪刀、钢尺、样板、划粉 工作原理 弹子顶破法:弹子式顶破强力仪是用一对如图1所示的支架代替电子织物强力仪的上下夹持器,上支架及下支架可以作相对移动,将试样固定在夹布圆环内。当下支架按一定速度下降时,顶杆上的弹子垂直顶向试样,直到试样顶破为止,仪器自动显示顶破强力和顶破伸长值。 弹性膜片法:是用液体来顶破织物的。如图42-2所示,一定面积的织物试样1放在压罩2和气压箱3之间,试样下面放上适当厚度和韧性较好的橡皮衬垫(弹性膜片)4,并用一个规定尺寸的环形夹具夹住。打开进液开关,在膜片下平缓地增加流体压力,直到试样破裂。从液压表5上读出胀破强度值,并在伸长计上读出试样在胀破时的顶破伸长。 取样 常规试验时,应根据产品标准中的规定抽取试样。取样应保证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样品应平整无折皱,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试样及制备 弹子顶破法:在不同部位取试样5块,每一块裁成直径为6cm的圆形。 弹性膜片法:试样有效尺寸有2种,直径为30.5mm或直径为113mm;采用环形夹持方法,一般在试验中允许不裁剪试样,采用梯形取样方法:各块试样呈梯形排列,要求至少在距布边1/10幅宽处取样。常规试验,每个样品至少测试5次。国际贸易仲裁检验时,每个样品需测试10次。均需附加2个预试样。 试验环境及修正

织物透气性及其测试方法

织物透气性及其测试方法 摘要:本文从织物的透气性能出发,简单介绍了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因素、透气性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并结合GELLOWEN透气性测试仪,对织物透气性测试的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 1、织物的透气性能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而织物的透气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一般气体通过织物有交织空隙和纤维间缝隙两条途径,而以交织空隙为主要途径。 空气透过织物的能力即织物的透气性,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服用性能。如夏季用的织物希望有较好的透气性,而冬天用的织物外衣透气性应该较小,以保证衣服具有良好的防风性能,防止热量的大量发散。对于国防及工业上某些用途的织物,透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降落伞的透气性要适中,过大下降速度太大;过小下降速度过慢。所以织物的透气性的好坏与织物的服用性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穿着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透气性织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CoolMaX 面料,杜邦公司研制的、专利技术的四管道纤维材料,具有强大的透气性和良好的湿气控制性,能将人体所产生的过多热量及汗水抽离皮肤,传输到面料表面,从而迅速蒸发;再如,戈尔特斯(GORE-TEX)面料,突破一般防水面料不能透气的缺点,通过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使其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广泛应用于宇航、军事及医疗等方面,被誉为“世纪之布”。

2、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因素 2.1织物材料对透气性的影响 有试验表明(如下表),对组织结构和厚度相似的棉、麻、羊毛、涤纶五类织物进行透气性测试,结果发现,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好于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这说明,不同的织物材料对其透气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织物组织结构对透气性的影响 织物组织结构也是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其透气性关系为:透孔织物>缎纹织物>斜纹织物>平纹织物。这是因为平纹织物经纬线交织次数最多,纱线间孔隙较小,透气性也较小;透孔织物纱线间空隙较大,透气性也较大。由于织物组织结构与密度的变化,引起浮长增时织物的透气率也随之增加。当织物的经纬纱纱支不变,经密或纬密增加,织物的透气性下降;织物密度不变,而经纬纱细度减小,织物的透气性增加。一定范围内,纱线的捻度增加,纱线单位体积重量增加,纱线直径和织物紧度降低,织物的透气性提高。 2.3 加工方式对透气性的影响 织物染色之后一般都要经过后整理,而不同的后整理工艺对织物的透气性也有影响。比如,液氨整理 织物后,纤维变细,中空腔管和孔洞空隙变小,使织物透气性增加;而经三防整理的织物,因为将整理剂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