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练习题参考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习题答案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3-2Q2+15Q+10。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答:(1)因为STC=0.1Q3-2Q2+15Q+10

所以SMC= =0.3Q3-4Q+15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且已知P=55,于是有:

0.3Q2-4Q+15=55

整理得:0.3Q2-4Q-40=0

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Q*=20(负值舍去了)

以Q*=20代入利润等式有:

=TR-STC=PQ-STC

=(55×20)-(0.1×203-2×202+15×20+10)

=1100-310=790

即厂商短期均衡的产量Q*=20,利润л=79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即P AVC时,厂商必须停产。而此时的价格P必定小于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

根据题意,有:

AVC= =0.1Q2-2Q+15

令:

解得 Q=10

故Q=10时,AVC(Q)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AVC(Q)有:

最小的可变平均成本AVC=0.1×102-2×10+15=5

于是,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

(3)根据完全厂商短期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有:0.3Q2-4Q+15=p

整理得 0.3Q2-4Q+(15-P)=0

解得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的要求,取解为:

Q=

考虑到该厂商在短期只有在P 才生产,而P<5时必定会停产,所以,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Q=f(P)为:

Q= ,P

Q=0 P<5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

(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解答:(1)根据题意,有:

LMC=

且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根据已知条件P=100,故有MR=100。

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得:3Q2-24Q+40=100

整理得 Q2-8Q-20=0

解得Q=10(负值舍去了)

又因为平均成本函数SAC(Q)=

所以,以Q=10代入上式,得:

平均成本值SAC=102-12×10+40=20

最后,利润=TR-STC=PQ-STC

=(100×10)-(103-12×102+40×10)=1000-200=800

因此,当市场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Q=10,平均成本SAC=20,利润为л=800。

(2)由已知的LTC函数,可得:

LAC(Q)=

令,即有:

,解得Q=6

且>0

解得Q=6

所以Q=6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

以Q=6代入LAC(Q),得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

LAC=62-12×6+40=4

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6。

(3)由于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相应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单个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题的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固定为P=4。以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Q=660-15P,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长期均衡数量为

Q=660-15×4=600。

现已求得在市场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均衡数量Q=600,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Q=6,于是,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600÷6=100(家)。

3、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LS=5500+300P。试求:

(1)当市场需求函数D=8000-200P时,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当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200P时,市场长期均衡加工和均衡产量;

(3)比较(1)、(2),说明市场需求变动对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均衡价格个均衡产量的影响。

解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有LS=D,既有:

5500+300P=8000-200P

解得=5。

以=5代入LS函数,得:×5=7000

或者,以=5代入D函数,得:

所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

(2)同理,根据LS=D,有:

5500+300P=10000-200P

解得=9

以=9代入LS函数,得:=5500+300×9=8200

或者,以=9代入D函数,得:=10000-200×9=8200

所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9,=8200。

(3)比较(1)、(2)可得:对于完全竞争的成本递增行业而言,市场需求增加,会使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即由=5上升为=9;使市场的均衡数量也增加,即由增加为=8200。也就是说,市场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也成同方向变动。

4、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6300-400P,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S=3000+150P;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

(1)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判断(1)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求企业内的厂商数量;

(3)如果市场的需求函数变为,短期供给函数为,求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4)判断(3)中的市场是否同时处于长期均衡,并求行业内的厂商数量;

(5)判断该行业属于什么类型;(6)需要新加入多少企业,才能提供(1)到(3)所增加的行业总产量?

解答:(1)根据时常2短期均衡的条件D=SS,有:

6300-400P=3000+150P

解得P=6

以P=6代入市场需求函数,有:Q=6300-400×6=3900

或者,以P=6代入短期市场供给函数有:Q=3000+150×6=3900。

(2)因为该市场短期均衡时的价格P=6,且由题意可知,单个企业在LAV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也为6,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该市场同时又处于长期均衡。

因为由于(1)可知市场长期均衡时的数量是Q=3900,且由题意可知,在市场长期均衡时单个企业的产量为50,所以,由此可以求出长期均衡时行业内厂商的数量为:3900÷50=78(家)(3)根据市场短期均衡条件,有:

8000-400P=4700+150P

解得P=6

以P=6代入市场需求函数,有:Q=8000-400×6=5600

或者,以P=6代入市场短期供给函数,有:

Q=4700+150×6=5600

所以,该市场在变化了的供求函数条件下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6,Q=5600。(4)与(2)中的分析类似,在市场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变化了后,该市场短期均衡的价格P=6,且由题意可知,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也为6,所以,由此可以判断该市场的之一短期均衡同时又是长期均衡。

因为由(3)可知,供求函数变化了后的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产量Q=5600,且由题意可知,在市场长期均衡时单个企业的产量为50,所以,由此可以求出市场长期均衡时行业内的厂商数量为:5600÷50=112(家)。

(5)、由以上分析和计算过程可知:在该市场供求函数发生变化前后的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价格是不变的,均为P=6,而且,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也是6,于是,我们可以判断该行业属于成本不变行业。以上(1)~(5)的分析与计算结果的部分内容如图

1-30所示(见书P66)。

(6)由(1)、(2)可知,(1)时的厂商数量为78家;由(3)、(4)可知,(3)时的厂商数量为112家。因为,由(1)到(3)所增加的厂商数量为:112-78=34(家)。

(b)行业

图1-30

5、在一个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AC=Q3-40Q2+600Q,g 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130000-5P。求:

(1)该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

(2)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

解答:(1)由题意可得:LAC=

LMC=

由LAC=LMC,得以下方程:

Q2-40Q+600=3Q2-80Q+600

Q2-20Q=0

解得Q=20(负值舍去)

由于LAC=LMC,LAC达到极小值点,所以,以Q=20代入LAC函数,便可得LAC曲线的最低点的价格为:P=202-40×20+600=200。

因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从相当与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高度出发的一条水平线,故有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P s=200。

(2)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 d=130000-5P,又从(1)中得到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200,所以,以P=200代入市场需求函数,便可以得到行业长期均衡时的数量为:

Q=130000-5×200=12000。

又由于从(1)中可知行业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20,所以,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12000÷20=600(家)。

6、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是多少?

(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

(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各为多少?

(4)判断(1)中的厂商是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处于规模你经济阶段?

解答:(1)由已知条件可得:

LMC= ,且已知P=600,

根据挖目前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LMC=P,有:

3Q2-40Q+200=600

整理得3Q2-40Q-400=0

解得 Q=20(负值舍去了)

由已知条件可得:LAC=

以Q=20代入LAC函数,得利润最大化时的长期平均成本为

LAC=202-20×20+200=200

此外,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值为:P·Q-LTC

=(600×20)-(203-20×202+200×20)

=12000-4000=8000

所以,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0,平均成本LAC=200,利润为8000。

(2)令,即有:

解得Q=10

且>0

所以,当Q=10时,LAC曲线达最小值。

以Q=10代入LAC函数,可得:

综合(1)和(2)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判断(1)中的行业未实现长期均衡。因为,由(2)可知,当该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的均衡价格应等于单个厂商的LAC曲线最低点的高度,即应该有长期均衡价格P=100,且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应该是Q=10,且还应该有每个厂商的利润л=0。而事实上,由(1)可知,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P=600,产量Q=20,π=8000。显然,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利润都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对单个厂商的要求,即价格600>100,产量20>10,利润8000>0。因此,(1)中的行业未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3)由(2)已知,当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10,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有P=最小的LAC=100,利润л=0。

(4)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其理由在于:(1)中单个厂商的产量Q=20,价格P=600,它们都分别大于行业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在LAC曲线最低点生产的产量Q=10和面对的P=100。换言之,(1)中的单个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

价格组合发生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即LAC曲线处于上升段,所以,单个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7、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极其条件。

解答:要点如下:

(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的价格和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具体如图1-30所示(见书P69)。

(2)首先,关于MR=SMC。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来决定产量。如在图中,在价格顺次为P1、P2、P3、P4和P5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Q2、Q3、Q4和Q5,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1、E2、E3、E4和E5。(3)然后,关于AR和SAC的比较。在(2)的基础上,厂商由(2)中所选择的产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与短期平均成本SA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量或最小亏损量。啊图中,如果厂商在Q1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л=0;如果厂商在Q2的产量的水平上,则厂商均有AR

(4)最后,关于AR和SAC的比较,如果厂商在(3)中是亏损的,即,那么,亏损时的厂商就需要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和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大小,来确定自己在亏损的情况下,是否仍要继续生产。在图中,在亏损是的产量为Q3时,厂商有,于是,厂商句许生产,因为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4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而在亏损时的产量为Q5时,厂商有ARAVC,于是,厂商必须停产,因为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

(5)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其中,MR=AR=P。而且,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

8、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解答:要点如下:

(1)厂商的供给曲线所反映的函数关系为(),也就是说,厂商供给曲线应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所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量。

(2)通过前面第7题利用图1-31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SMC 曲线上的各个均衡点,如E1、E2、E3、E4和E5点,恰恰都表示了在每一个相应的价格水平,厂商所提供的产量,如价格为P1时,厂商的供给量为Q1;当价格为P2 时,厂商的供给量为Q2……于是,可以说,SMC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但是,这样的表述是欠准确的。考虑到在AVC曲线最低点以下的SMC曲线的部分,如E5点,由于ARAVC,厂商是不生产的,所以,准确的表述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

曲线上等于和大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那一部分。如图1-32所示(见书P70)。

(3)需要强调的是,由(2)所得到的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它表示厂商短期生产的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此外,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该厂商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9、说明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解答:要点如下: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行业供给量就等于行业内所有厂商在该价格水平的供给量的加总,即有行业供给函数,其中,表示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由此可得,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2)根据(1)的分析知,可以推知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相类似,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斜率为正的,它表示市场的短期供给量与市场价格也成同方向的变动;此外,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厂商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10、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解答:要点如下:

(1)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在这里,厂商在长期内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下面以图1-33加以说明(见书P71)。

(2)关于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在图1-33中,当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厂商选择的产量为,从而在均衡点E1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均衡产量Q1,有AR>LAC,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即л>0。由于每个厂商的л>0,于是就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的生产中来,导致市场供给增加,市场价格P1下降,直至市场价格下降至市场价格到使得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即л=0为止,从而实现长期均衡。入图所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0发生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P0也等于LAC曲线最低点的高度。

相反,当市场价格较低为P2时,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2,从而在均衡点E2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均衡产量Q2,有AR<LAC,厂商是亏损的,即,л<0。由于每个厂商的л<0,于是,行业内原有厂商的一部分就会退出该行业的生产,导致市场供给减少,市场价格P2开始上升,直至市场价格上升到使得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为л=0止,从而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的最低点E0实现长期均衡。

(3)关于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通过在(2)中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和P0时,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分别是Q1、Q2和Q0。接下来的问题是,当厂商将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分别确定为Q1、Q2和Q0以后,他必须为每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一个最优的规模,以确实保证每一产量的生产成本是最低的。于是,如图所示,当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1曲线和SMC1曲线表示;当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2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2曲线和SMC2曲线表示;当厂商实现长期均衡且产量为Q0时,他选择的最优生产规模用SAC0曲线和SMC0曲线表示。在图1-33中,我们只标出了3个产量水平Q1、Q2和Q0,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上,都必然对应一个生产该产量水平的最优规模。这就是说,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是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实现长期均衡的一个必要条件。

(4)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发生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此时,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对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此,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11、分别用图推导完全竞争条件下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解答:要点如下:

(1)如果一个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增加,不对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则称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相应地,当一个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则分别称该行业为成本递增行业或成本递减行业。

(2)需要强调的是,推导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必须要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它不仅要求市场上供求相等以实现均衡价格,而且,它还要求在该行业中每个厂商在该水平价格上的利润为零,即不再有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进而使得由供求相等所决定的均衡价格是得以维持的长期均衡价格。

(3)在此,以图1-37、图1-35和图1-36来分别说明推导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要点。

在这三幅图中,分析的起点都是分图(a)中的E1点和图(b)中的A。E1点表示单个完全竞争厂商在LAC1曲线的最低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长期均衡,且单个厂商的利润лi=0。A点表示由市场的需求曲线D和短期供给曲线SS相交形成的短期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但考虑到此时的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故行业中不会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所以,由D曲线和SS1曲线的交点A所决定的P1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市场均衡价格,而且同时还是一个长期的市场均衡价格。

由分别表示的厂商和市场的长期均衡的E1点和A点出发,当市场需求增加,即D1曲线右移,使得市场价格上升时,单个厂商便获得利润即лi>0,于是,新厂商就会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新厂商的加入,产生了两个影响。一个影响是使得产品市场上的供给增加,在三副图的分图(b)中,都表现为时常的短期供给曲线SS1右移。另一个影响是使得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增加,而在不同类型的行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对生产要素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对成本不变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不发生变化,所以,在图1-34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不变;对成本递增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会上升,所以,在图1-35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上移;对成本递减行业来说,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会下降,在图1-36中,表现为单个厂商的LAC1曲线的位置下依。在以上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即一方面SS1曲线向右移动,另一方面LAC1曲线的位置不变或上、下移动,最后,在这三副图中,都有:SS2曲线和D2曲线相交形成的新的短期均衡价格P2刚好等于单个厂商的新的长期平均成本LAC2曲线的最低点的高度,且单个厂商的利润лi=0。很清楚,行业中又一次在存在厂商加入或退出的情况,所以,三副分图(a)中的E2点都是厂商新的利润最大化的才后期均衡点;三副分图(b)中B点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点。

最后,由于三副分图(b)中的A、B两点都是供求相等的市场均衡点,且同时单个厂商的лi=0,即不存在一个厂商进出一个行业,所以,A、B两点都是市场的长期均衡点。连接A、B两点的线,便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而且,由图中可见,成本不变行业的L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增行业的L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成本递减行业的L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⑵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2、能力目标: ⑴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⑵鉴赏课文中由事推理的感悟美。 3、德育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1、朗读复述法: 本文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作者从童年的一次“脱险”经历,感悟到战胜艰难险阻的人生哲理。通过朗读感知文意,朗读以“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三点要求给予指导和评价。复述故事情节,体味记叙的周密。 2、设疑研讨法: 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复述把握课文情节,设疑探讨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爱拼才会赢》录音) 同学们,恰如歌曲所启示我们的,人生的路途总是从坎坎坷坷中走过来的,“试一试就能行,拼一拼就会赢”是应对一切艰难险阻的积极有为的心态。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从自己童年时一次“脱险”的人生体验,获得了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他讲述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中,去获取丰富的教益。 二、朗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阅读过程中,既要特别留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重要信息,又要把握阅读速度,大致在5分钟内完成。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就故事情节要素组织学生抢答,以巩固识记。 ⑴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提示:费城。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讲课稿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 答案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 B.《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类编排。 c.“志怪小说”是魏晋时代一种以描写鬼神灵异为主的小说,它源于神话小说、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其中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D.“苦吟派”是以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为代表的诗派,因他们作诗态度认真,着意于文词的锤炼,一字一句苦吟得来而闻名,孟郊“推敲”的典故即反映苦吟的情景。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史”是《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盂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长生殿》(清·洪昇)。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儒林外史》(清·吴敬梓)。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 B.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c.“乐府”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作乐府。 D.作为唐代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清新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用犀利的笔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他“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诗多用“赋”“比”“兴”手法。因而又有“《诗经》六艺”的说法。 B.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著名戏曲作家,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老残游记》被称为我国晚清时期四大谴责小说。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琳娜》等。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上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散文学家司马迁。 B.崔莺莺、杜丽娘和李香君分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三部戏曲中的女主人公。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媒体演示法,多 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 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 点就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 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 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 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 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马老师用课件出示军需 处长在雪地里冻僵,像座晶莹的丰碑的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并想 像,“当军需处长靠在树下马上要牺牲了,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有什 么心愿吗?”让学生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 展了思维,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这种精神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 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马老师又问学生:“你从军需处长 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 达出来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 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 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马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 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让语文课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

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整式讲学稿无答案北师大版

广东省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复习课《整式》讲学稿 北师大版 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20分钟 学习目标与要求:理解整式的有关概念。 学习内容 随堂笔记 (整理归纳等) 仔细阅读广东中考命题研究与技能强化数学资料P3,并快速完成【预习学案】中的预习题4、5。 一、【主要知识点的复习】对整式知识点的梳理。(参考课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 1、请你仔细阅读广东中考命题研究与技能强化数学资料P3中的课堂预习学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和 统称为整式; (2)同类项的概念。例如 和 是同类项。 2、【练一练】快速完成广东中考命题研究与技能强化数学资料P3中的预习题4、 5. 二、【自主探究】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532x x x =+ B.632x x x =? C.6 2 3)(x x =- D.236x x x =÷ 2、下列不是同类项的是( ) A.212与- B.n m 22与 C. 2214a b ba - 与 D 22222 1 y x y x 与- 【知识要点的回顾】 1、幂的运算法则:(以下的n m ,是正整数) _____)1(=?n m a a ; ____))(2(=n m a ; _____))(3(=n ab ; )0______()4(≠=÷a a a n m ______))(5(=n a b 2、零指数 )0(10≠=a a 3、负整数指数 ).,0(1为正整数p a a a p p ≠= - 三人小组互评: 组内互助互查,并根据书写内容,对子间给出星级评定: (★五星评定)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30分钟 学习目标与要求:能进行整式的有关运算。 研讨内容 随堂笔记 (整理归纳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张旭红)

各位专家好,我是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的张旭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将工作岗位应用与课程学习有机融合起来,是这门课程一直探索、追寻的。今天,我所要汇报的题目是融工作、学习为一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思路与实施,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设计;三、实施条件;四、教学效果;五、课程特色;六、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我将从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来阐述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地位课程性质 是公共必修课,学时是128学 时,课程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 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 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是我院学生入学后学习的首 门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它可以没 有前导课,但是如有中学信息技 术课程的基础,学习效果会更 佳。后续课程是服务于不同专业 学习或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职业 6 10 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课程。如平 面设计、会计应用、机械CAD 制作、课件制作等课程。计算机 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高校有着 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目前高校 开设最为普遍、受益面最广的一 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 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起 始教育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内容 丰富、覆盖面广、适应性强及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内容又进行了深化和提炼,这门课程的选择依据是: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机处理核心能力。具体表现为三大模块、七个项目、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三大模块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应的七个项目是:1、计算机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及应用;3、文字处理与编辑;4、数据处理与分析; 5、演示文稿与展示; 6、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了体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了十九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是:1、认识计算机;2、购买计算机;3、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多角度探究阅读。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小组交流、推荐有趣味的作文片断在班上诵读,师生共同评议。 二、多角度阅读 1、方法指导: 同学们,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姿,那么进入视野中的庐山形象也就有了差异。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西方评论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思维空间的拓展,阅读质量也就随之提升了。 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说,评论文中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文中很多。 2、学生研读文章,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 教师启发、整理。如: ⑴父亲怎样教孩子脱险? ⑵评论杰利。 ⑶评论四个孩子。 3、小组合作研讨,多角度探究文意: ⑴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 ⑵哪些地方写到杰利,请一一加以评论。 ⑶请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 ⑷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⑸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鼓励学生“走进去”“走出来”深入理解课文情节,结合人生体验谈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教师启发、点拨: ⑴爬上石架的“我”,上不去,下不来,陷入绝望、恐惧,父亲并没有用梯子上去救护,而是鼓励、指导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训练孩子的,他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富有教益的方法使孩子获取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办法告诉人们,对孩子不要溺爱,要科学地训练孩子,使之自立自强。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以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在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 ⑵在“我”爬上石架,陷入困难时,“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尔后是杰利去把父亲找来的,说明他还是富于友情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精编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评课稿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以“人生体验”为主题,本单元的语文能力点是学习在默读时圈点勾画,并且能够通过默读概括文章中心。 听了李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我想,教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讲得再少,也是学生的。李老师在这堂课中贯彻了“生本”、“文本”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基本上按照教学设计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思路清晰,小组合作探究较为有效,并基本上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一,游戏导入,通过抢答,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第二,整体感知:学生通过默读,勾画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然后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默读时圈点勾画的能力,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目标。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引导,来不断完善复述内容。 第三,深入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读文中那些让我们感受到“险”的句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给出明确的自学指导,给学生时间,去读,去品,去写,去分享。同时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于语句的品析,并且由读懂到读出语气语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文本,从而使学生对于“险”的体验也越来越深刻,为接下来“我”一步一步脱险做了很好的铺垫。

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对于“险”的体会过细,花费时间过多,本文的教学应紧扣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来体会“我”在这一件事中心理上的变化,但在本节课中,这一“变化”还不够突出,学生对于这一“变化”没有深入理解,使得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还流于表面。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九全 古诗文默写讲学稿(无答案) 语文版

古诗文默写 学习目的: 1.明确九年级全册考纲内的重点古诗文篇目; 2.通过再次的朗读复习、背诵、默写,进一步理解经典诗句、重点文言句段,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运用; 3.通过完成近四年中考题能梳理中考古诗文默写的考点、题型,探究解决此题的方法与技巧。 相关链接: 1、九年级古诗词复习重点: 上册《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如梦令》;下册《关雎》《蒹葭》《黄鹤楼》《钱塘湖春行》《相见欢》《行路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虞美人》《破阵子》 重点文言文背诵上册:《愚公移山《捕蛇者说》《论语》《鱼我所欲也》《马说》;下册:《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 2、近4年广东省中考试题链接: 2011年 (1)子日:“口口口口口,可以为师矣。”(《论语》)(1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2分)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周敦颐《爱莲说》)(1分)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012年 (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分)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西!。 (4)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 “,”。(2分)(5)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 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13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计算机系统》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系统》。本次说课分6个部分:分别是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媒体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 本节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系统》这一节中的内容,属于教材的开卷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包括: 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②、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这节课是计算机课程的开卷篇,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 1、教法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 2、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2

《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解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与《紫藤萝瀑布》、《短文两篇》、《在山的那边》、《虽有嘉肴》组为“人生单元”,成为引导初一学生关注生活,进而思考人生,珍爱生命的重要组件。课文中作者回忆他在8岁时爬悬崖,在一处岩石架上的时候陷入两难的境地。后来他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终于成功脱险。作者把这一经历延伸到将来的人生之路上,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是一篇记叙文,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形象生动,人物刻画十分鲜明,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根据从语文中学习得到的经验去照应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学习本课着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关注生活,感悟人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识别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评论人物言之有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一步一脚印沉着应对的心理,教会学生能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故事主要情节完整。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 朗读分析法: 在引导学生找出作者攀爬悬崖时的心理语句时,结合语境来体会感受课文情节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把握事情发展过程,逐步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讨论法 就课文中的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的问题,我给学生设置了小组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去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体现“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 (二)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搜索、归纳、感受、表达、想象、探究等学习方法通过动脑思考、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会在集体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Excel中工作表的格式化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Excel中工作表格式化”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五章(EXCEL2002及其应用)第三节内容。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Excel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第五章是重点,在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岗位中EXCEL表格的修饰与美化的应用也相当的广泛。(附:岗位及所用到的表格)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本教改课程的使用者定位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其年龄在19周岁左右,其生理发展已接近或完全完成,其个体的心理变化开始向形成稳定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智能高度发展、思想和行为表现充分。具体表现在:(1)部分动机趋弱、成就动机增强 “得到周围人的赞扬”、“获得奖赏”、“学习纪律的约束”等外部动机对学习者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的升高逐步递减,“在专业领域要有所建树”、“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对以后在社会上容易立足”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动机。

(2)自主性强 大学生的学习由以记忆为主的再现型向以理解迁移为主的应用型转变;学习方法、自学时间和课外学习计划能够自决、自控;学习内容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到超越讲授范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2、知识障碍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一,由于高校的生源情况复杂,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硬件设备条件及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所以,要求也不一样。(四)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设置单元格格式; 学会设置工作表格式; 学会自动套用表格样式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中级操作员相关操作; 能够制作和修饰库存日报表和调拨通知单 能够制作个人简历,实现对表格的修饰和美化 2、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统一格式的表格,自动套用表格样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自动套用表格样式是重点;设置单元格格式和设置工作表格式的操作相对比较繁琐,所以这个部分是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学法):

小学语文《有趣的汉字》评课稿

小学语文《有趣的汉字》评课稿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方式,是在语文前提下开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趣的汉字》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我组四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就紧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活动化”。 2、突出了“自主性”。 3、突出了探究性。 4、突出了语文性。 通过听王老师的课,联系我自己的课堂,我认为要上好综合实践课,主要还是从这几方面着手: 1、写好计划书。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梳理,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整体策划,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让计划更有目的性。 2、充分认识到阅读材料的作用。 阅读材料是出发点,承担着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活动素材、引领研究方向的作用。阅读材料是例子,教师要通过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阅读材料是原点,每一篇阅读材料都可以看做是一方面典型的代表,可以引领学生以此为点,辐射更大的扇面、走的更远、见识更广。所以,要运用好阅读材料。更好地凸现三位目标。 3、体现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教师对知识要点的点拨、对学生展示的评价是必要的。 4、要体现语文味。

“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有互动才会有碰撞,有碰撞猜会有提升。只有个人展示是不能引起共鸣的,可以让学生说创作感受,谈收获,甚至学生互相提问,这些形式都可以形成互动的情形和氛围,让课堂上充盈语文味。 5、教师的文学素养、语文素养、跨学科的相关知识还需要拓展、加强、丰富。 教师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目的还需明确。 教师对自己要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到敲到好处需要思考。 综合性学习这一项目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第一轮使用还处于摸索和逐步深入的阶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盲点:如何将课内外活动统筹安排,做到有机结合?如何充分利用阅读材料?过程指导如何更好地实现互动和提升?成果展示活动怎样学生成为“首席”二教师又不全部隐退?建立怎样的评价机制? 我们五年级已经轻轻掀开了综合性学习的面纱,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丰富。我们将在“走一步”的兴奋中,期待“再走一步”的快慰。

《水调歌头》赏析选择题讲课稿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巳深,而词人无眠,照应了小序中“欢饮达旦”。 D.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的问天,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作者于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照着那些彻夜不眠的人,映衬出人间离别之苦,同时寄寓了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表示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篇将写景、叙事、议沦、抒情融为—体,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5.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教学实录(肖培东)

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 一.学法指导 师:一篇新文章拿在手里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这篇文章,第一步做什么 生:第一步,认识字词,正字正音。 师:学习第一步,消灭阅读障碍。字词不会读的,看课文注释。 1 教师教读生字词,每个两遍。(示范:正字正音) 训诫嶙峋(形容瘦削)啜泣(抽噎)眩纳罕(惊奇,诧异) 2 抽一生教读全班(练习巩固) 生:第二步:通读全文,标出自然段。 师:翻看阅读提示:第四单元第二段话,大家一起朗读。(学生齐读)师: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魔都课文,第二遍大家的语速稍微快些,拿出笔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找出关键句(看看自己会不会找关键句)。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怎样的故事,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概括出来。(生自读勾画) 二.概括文章故事。 生1:我在和小伙伴攀爬悬崖的过程中,因胆怯而畏缩不前,最终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经过努力脱离了危险。 师:两个句子转换中间,大家听出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最终)说明她在表述故事过程时思维是很清晰的。 师:把复述内容再压缩得短一点。 生2:在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我和小伙伴去爬悬崖,可是我

蹲在了悬崖上,最终在父亲的引导下我爬下了悬崖。 师:这位同学把前面的时间也强调进去了,为什么要强调时间记叙文的要素之一。大家齐读他刚才说的那句强调时间的话。 生齐:“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三“闷热”曲径通幽 师:概括时可以适当简化这个句子让它更精炼。我对这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能读出那句话吗 生“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师抽生读这句话。 师:要想读好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这件事对“我”印象深刻的话,应该读好那几个词啊 生:“57年”“至今”反复读。 大家把“还能”也强调一下读一读。生再读。 师:“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在文章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那天的闷热 生1,生2,生3.更多的学生都说没有,学生疑惑了。 师顺势而问:“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可文章竟然没有写到那天的闷热,可见我至今感觉到的闷热是不是天气的闷热那是什么生:不是闷热天气,是心里。 师:心里的什么 生:儿时的那一件事情让我的心里感到的无比的恐惧。 师:哦,是因为恐惧、害怕所造成的愈加的闷热。有没有道理那是哪

雪答案

众望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Array课题:第6课《雪》课型:新授执笔:陈敏审阅人签字: 课时:3课时总第31-33课时学生姓名: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处.()子磬.()口塑()雪罗汉粘.()结脂粉奁.()目光灼.灼()朔.()方粘.()连凛.()冽.() 二、说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1 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 2 然而很洁白,很明艳。() 3 目光灼灼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4 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5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6 便蓬勃的奋飞。() 7 旋转而且升腾。() 8 在凛冽的天宇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如何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部分(1~3段):江南雪景 第二部分(4~6段):北国雪景 四、泛读课文,读出美感。 1、你更喜欢哪幅雪景图?为什么? 2、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幅雪景图?文中哪个词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学习研讨】 五、精读课文,读出感悟。 1、作者笔下的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滋润美艳、孕育着美好生命 2如何理解“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江南雪景蕴含着健康的、蓬勃的生命力。 3、作者对江南的雪所怀有的是什么样的感情? 江南的雪景是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眷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在作者笔下,北国的雪有什么特点? 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奋飞 5、作者仅仅是在写北方的雪吗?请给北方的雪拟个副标题。 作者并非仅仅写北国的雪,而是重在表现某种精神。 奔放的挑战者、孤独的精神斗士 6、如何理解“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朔北的雪象征了什么精神?雨死了,其灵魂变成了雪。就如同奋斗的战士,肉体消亡了,精神却永远不死。“死”是一种献身精神,是一种精神的升华。 北国的雪象征的是孤独的奔放的挑战者,象征着不屈的反抗的精神。 7、作者对北方的雪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更欣赏北国的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这才是崇高的美。 8、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了。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六、品析语句。(课后练习二) 【巩固拓展】 4,文章是否一开篇就直写江南的雪呢?是写什么?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否,江南的雨)(单调) 5,江南的雨给人的感觉是“单调”的,江南的雪是否也是“单调”呢?能找出相关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吗?从你找的语句中你会想到什么? (否。那里还隐……也听到他们嗡嗡地闹着) (江南的雪不是单调的,寂静的,它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 6,作者在写江南的雪时,还写了一件怎样的事?你认为那些词写得好? (塑雪罗汉)(如,“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美好的回忆。)7,江南的雪蕴藏着生机,蕴育着生命,那么江南的雪是否非常完美呢? (不是,江南的雪虽美,但经不住磨炼,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语句:晴天又来消融……而嘴上的胭脂也裉尽了。) 1,描写完江南的雪,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用“但是”一词,起什么作用?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遗憾和引起下文对朔方雪的描写和赞美。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几种分类方法;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此外,还介绍了计算机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本节内容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了解,并学会如何组建简单的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实用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网络知识有很大的好奇心,但也仅仅把它作为上网玩游戏、聊天的工具。随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加深学习,激发了他们对网络的学习兴趣,这也对本节内容的教授起到了很好的兴趣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掌握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能力目标 能够在提供设备、工具的前提下自主建立简单局域网。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思想、精神的融合; (2)增进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基本分类方法。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2.难点 如何组建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 3.重点的突破 采用任务驱动法法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但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这个重点作为一个任务展示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来引出重点知识的学习。此知识点以教师讲授,学生交流为主。 4.难点的突破 有了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特点,历史,分类的学习,引出如何组建简单局域网,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知识需要了解,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了解此知识后,采用演示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组建工具,设备内容讲完后,教师通过实际演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水晶头、局域网的组建操作,继而让学生最终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归纳汇总”的五步教学模式。 六、学法指导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评课稿

小学语文评课稿 《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三大段.陈老师用了美文美读 的方法,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听了陈老师的课感受也是 颇深的,下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读为本.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 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诵读,直到悟出尽凭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 想内容.在这堂课上,学生的读是比较充分的,有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等等.特别是对"雾来是……雾去时……;雾浓时……雾稀时……"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谈了对这句 话的理解,品读了语言文字,体会其间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 们也确实真切的感受到了"雾来时"的"风起云涌","雾去时"的"轻轻 柔柔","雾浓时"的"遮遮掩掩"以及"雾稀时"时的"隐约之色".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读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而教师的朗读指导却不着痕迹,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2,以人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只有在这样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 习的效果可见一斑.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陈老师引用学生以前学过的 古诗《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为导入手段,这样做,不仅有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XXX学院的任课教师X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据处理》,它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的一节。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这堂课,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Excel 2003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本教材是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内容难易适中,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 2、Excel 2003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中的一个重要组件,是一种以“表格”形式管理和分析数据的软件; 3、本节内容主要讲解怎样对数据排序、筛选、合并、分类汇总以及建立数据透视表,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办公中应用广泛,也是Excel 2003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实际需要来看,本节的内容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当多的大一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计算机学习,已经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熟悉了word和Excel 2003的一些基本概念,这给我们逐步深入的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心

理上,学生对上机操作尤其感兴趣。我认为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并配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身心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2)数据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3)建立数据透视表。 2、能力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课程的热爱,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难点是建立数据透视表、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实验—观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

小学语文《掌声》评课稿三

小学语文《掌声》评课稿三 一、评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瞿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1、紧扣关键点,突出内涵 所谓关键点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关键部位,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句、一个过渡段等。本文的关键点是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瞿老师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同学们的两次掌声,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段第二至四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的两次掌声给小英的鼓励和赞扬,给小英带来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声的内涵。 2、转换角色情,领悟内涵 当学生阅读文本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体会不到真切的情感。瞿老师就发掘学生善良天性,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如果你是小英,你听到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变成文中的人物,产生联想或幻想,激发出情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就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掌声给小英变化,领悟掌声的内涵。 3、抓住掌声义,延伸内涵。 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鼓励、赞赏,给了她生活的信心,掌声的内涵就是给人的尊重、鼓励和关爱。瞿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停止在对掌 声内涵的理解,而是接着问:你想给同学或朋友送去勇气和自信,除了给他掌声之外,你还有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延伸了掌声的内涵,可以直接说,可以写纸条,可以竖起大拇指等等,都对别人的鼓励和关爱。 4、出示《掌声》诗,升华内涵。 读完最后一节,瞿老师出示了一首小诗《掌声》,掌声的内涵都融化在这首短小精悍的诗中,一连串的比喻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形象地升华了掌声的内涵,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鼓励就是阳光、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给了我

们力量和信心,这就是一份真爱。学生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品读着这首小诗,会再次被感动,升华内心的体验,并将这暖暖爱意融人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 二、评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1、教学xx严谨 《掌声》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四步进行: (1)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课文写的两次掌声。(2)品读小英上台演讲前的表现,体会两次掌声给小英带来的变化。 (3)结合小英演讲后变化,进而理解掌声的内涵。 (4)拓展阅读小诗,升华掌声的内涵。 这一教学思路,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文章的脉络,围绕掌声的内涵设计教学环节,自然而合理。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仅定位在知识与能力上,更多的表现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升华,价值取向的引领。 2、教学语言优美工整 最后瞿老师出示的是一首自己写的小诗,可以看出瞿老师的语言功底优美而工整。在整堂中我们可以听到瞿老师优美工整的过渡语与小结语: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这是期待的掌声、这是安慰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热烈、持久的掌声,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理解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掌声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在生活中,我们的要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除了鼓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 3、教学细节扎实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