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内容提要通过回顾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归纳出上海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并从各服务行业的进出口规模、结构形态和竞争力等各方面对上海服务业各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途径与建议,对现实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服务贸易上海路径选择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进入2l世纪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正面临重大的转型,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将在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依托科技、教育、管理、信息和人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运输、金融、保险、邮电、广告、展览、人力资源、信息、咨询、审计、法律等

国际服务贸易业。80年代,上海每年的国际服务贸易额为20亿美元左右。进入9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额明显增长。1999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亿美元左右。同时,上海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逐步进入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咨询、设计装潢、广告等领域。到1999年底,上海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1,85亿美元,占比达%。到2005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已达到近亿美元。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从服务贸易规模看,贸易规模加速增长。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出口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口额从2000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如表1-1所示。根据计算,2000-2005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出口年均增长%,进口年均增长%,均高于同期上海口岸贸易进出口

的年均增长率。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其中出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1,2%上升到2005年的%,进口额占全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从2000年的%上升到2005年的%。但是从总体规模来看,上海服务贸易总额仍较小,2002年新加坡、中国香港服务贸易出口分别为269亿美元和452亿美元,是上海的倍和倍;服务贸易出口分别为206亿美元和242亿美元,是上海的倍和倍。

(二)各服务行业进出口状况从行业分类来看,在十四个子项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出现逆差,前三位分别是运输、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和教育医疗保健,2004年其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顺差主要来自于旅游行业、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广告宣传,2004年顺差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但后两者的顺差额明显偏

低。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具有比较优势且一直保持顺差的工程承包项2003年出现逆差,这主要是受“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所致。扣除这一因素,可以看出上海在传统的旅游、工程承包行业仍然保持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等新兴服务业的领域,上海企业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预示着上海在服务业领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新兴服务业的异军突起将可能成为上海未来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整体能级和规模提升的助推器。br>

(三)服务贸易结构和形态从贸易结构看,上海服务贸易近年来形态相对单一,但贸易结构有所优化。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在近几年维持稳定,但服务贸易类型较少。其中,运输、旅游、咨询所占比重最大,分另0约占出口总额的50%、20%和10%。从进口结构看,运输基本保持在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0%以上;旅游这一项从2000年的19%

下降到现在的9%,2003年因“非典”下降到4%;特许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咨询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现在稳定在10%左右。从服务贸易结构看。上海服务贸易类型较少,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工程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领域,其贸易额约占服务贸易总额的70%,总体呈略微下降趋势,而计算机信息、专利权利使用和特许经营、教育医疗等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所占份额虽较少,但比重持续上升,贸易结构有所优化。

(四)服务贸易竞争力从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上海服务贸易总体逆差呈缩小趋势,但核心竞争力仍有待提高。表5中TC指数大多呈负数。上海总体竞争力较弱,2005年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指数同2004年持平,均为-。旅游、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是产生顺差最大的三个项目。而体现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运输、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教育医疗保险一直是产生逆差最大的三

个项目,国际竞争力不高,与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有一定差距。

二、上海服务贸易发展三大途径

(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关于目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到底是重点发展服务业还是重点发展制造业,对照借鉴香港的发展经验,现在有两种观点;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上,是应该继续维持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还是要大力建设国际服务中心,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1、产业结构两种发展道路之争香港20世纪80年代后的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作为经济的支柱,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形成离岸形式。主张上海走此道路的人认为上海发展的瓶颈在于:长期以来,即使在人均GDP增长和产业结构自发演进的转折阶段,仍不断强调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不符合产业结构的升级规律。香港正是强调了服务业的主导地位才保持其较高的GDP水平,在2004

年服务业更是占到GDP的%;世界其他城市的发展也同样显示了这个规律。另一种思路是,上海应认识到今天香港经济面临的困境就在于丧失了制造业优势,单纯依赖服务业特别是金融地产业的发展,使整体经济失却了依托,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削弱了香港经济的增长动力,并增加了金融地产业所引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鉴此,上海更应强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不应削弱它以促成第三产业份额上升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香港近几年一直提出发展高增值服务业以及重振制造业。香港的发展经验也告诉我们,在追求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额提升的同时,也应加快高增值制造业的发展。2、的观点我们认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可以互相推动、互补相长,亦即可以协同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的本质含义是指高科技制造业、科技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就要提高其科技、知识的含量,而不是提高资源消耗

的比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定会为制造业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等等。制造业的发展也必定会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上海过多地强调制造业主导地位、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必定会丧失很多发展先机和竞争优势。同样,如果一味单纯地依赖服务业,那么整体经济失却依托,产业空心化会削弱经济的增长动力。而新加坡却于仍然重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因此能更快地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增长动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无需对立,而是应该共同发展、协同发展。以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服务贸易的提升,以服务贸易的提升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除破各种不合理的行政性壁垒,加大市场开放程度,积极吸引有国际水平的服务性跨国公司人驻上海,优化上海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能级的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通过国际运输、国际物流、国际旅游、国际贸易等

行业的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对目前不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加大开放力度和深度,以开放促进发展,培育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中心。

商务成本的适度提高,有利于城市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方向升级。这已经在跨国公司加速将其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向上海转移上体现了出来。对上海而言,人均GDP达5000美元显示出其已经和上世纪80年代时候的香港一样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借鉴后者二十多年来的直接经验,上海应在发展服务业、产业结构轻型化的同时,顺应制造业自身的演进,注重培养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分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某些环节上发挥比较优势并形成集聚,从而增强价值增值。与此同时适当发展部分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避免制造业空心化。总的来说,就是应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推动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现代服务业,使之具有更准确地发展方向。

(二)加大对外开放度1、上海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的必要性要加快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尽快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当今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贸易倾斜发展,发达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以及上海加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势在必行,它是加速发展服务贸易,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根据杜珍儿《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估模型》的研究结果,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发展水平。另外还指出,对于整个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度是最重要的,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的行业,它的影响力却是不一样的。WTO前副总干事、

印度计划委员会委员安瓦鲁尔·豪达在2005年6月份举行的世界服务贸易论坛上表示,开放的服务业发展进程要高于低自度的行业,实现各种服务也对内对外的市场“自化”有助于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做大作强。张蕴如(2002)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开放度和竞争力问题。她认为,我国服务业发展不足的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服务业的开放度不够,包括服务业对外贸的开放度和外资的开放度都较薄弱。香港服务业高度发达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高度自化的经济制度,实行低税率的自贸易政策,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带动本地运输、仓储、金融、商业咨询等服务业共同振兴。2、上海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现状近几年上海服务贸易开放的程度有所加大。自浦东开放以来,中央授予浦东和上海各项功能性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许多与服务贸易有关,比如允许外商在金融和商品零售等行业投资经营,允许

外资在整个上海的范围内开办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允许外商在外高桥保税区开办贸易机构,批准建立中外合资外贸公司,批准部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等。根据WTO公布的《服务贸易分类表》所列的12大类150多个项目,除金融保险部分项目以及新闻、出版、电信等大类外,上海已向全世界开放了大部分的服务贸易项目。从表6,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跨国公司投资上海服务业领域各行业的现状及需要采取的战略措施:第一,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其他类服务业等行业在服务业领域中利用外资的项目数和金额都相对较小,需要从数量和金额方面同时加大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第二,房地产业利用外资的项目数虽然相对较少,但投资总额却相对较大,根据这一特点,今后要重点与更多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力争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上海的房地产业;第三,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在服务业领

域利用外资的项目数虽然较大,但投资总额相对偏小,需要提高项目合作的水平和层次。目前,在服务业领域中还没有利用外资的项目数量和金额都相对较大的、相对处于强势地位的行业,这也表明上海服务业领域利用跨国公司投资分散度较大,没有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3、上海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度的建议第一,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有国际水平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入驻上海,优化上海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能级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谨慎渐进开放。采取渐进的方式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并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开放计划,确定不同的开放深度,尽可能使竞争能力弱的行业有较长的适应和缓冲时间。

(三)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上海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普遍非常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除了要加大对外开放度之外,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服务外包。1、大力发展服务

外包产业的必要性所谓服务外包就是企业将信息系统构架、应用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等业务,发包给第三方服务提供者,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逐步把部分服务内容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且这一趋势呈愈演愈烈之势。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是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提升服务业的能级和水平;是上海转变外资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优化外资结构,推动实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是上海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服务全国,带动上海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已成为上海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一个新增长点。2、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若干建议一是要主动承接

跨国公司内部的离岸外包,大力吸引、承接全球的服务外包;巩固目前服务市场,加快向高端服务市场转变,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重点发展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和金融后台服务等领域,提升上海服务外包能级;大力培育若干个知名的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使之成为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服务外包总发包商。二是要加快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规章和规定,健全相关行业的管理规范和行政执法机制,推动行业信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三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和服务。设立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依法严惩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信息服务。四是建立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国家最新统计标准,结合上海实际,研究建立反映服

务外包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并试行服务外包统计制度;加强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分析,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上海服务贸易在初级劳动力、现代化通信设施等生产要素上需求条件和相关产业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但进出口规模总量偏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高、结构形态相对单一、服务类型相对较少以及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等是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劣势所在。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服务贸易趋向自化的背景下,上海应以自身优劣势为基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深入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这是比较符合上海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因此,上海应就此思路来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而发展服务贸易的首要方法就是加大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度,拓宽对内对外开放范围,在服务业内部

广泛引入竞争机制,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度将会进一步提升沪上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外包能力;同时,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放松,应加强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突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商务动态图片新闻商务视频商务统计商务研究商务委年鉴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商务研究> 上海开放型经济30年> 正文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日期:2009-06-25) 长期以来,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服务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依托产业、区位、人才等优势,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形成良好势头:在所有服务贸易进出口项目大类上均实现了贸易量;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服务业企业落户上海;服务业“走出去”位于全国前列。上海正在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服务贸易中心城市。 服务贸易附加值高、摩擦少、解决就业多、对环境友好,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我国商务工作新的重点和舞台。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工作从1997年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推进了十年。回顾这十年的历程,我们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并举”的外贸工作指导思想,在全国第一个设立服务贸易处,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服务贸易协会,在全国第一个建立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在全国第一个发布服务贸易年度发展报告等等,为全国服务贸易推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与货物贸易相比,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时间尚短、规模尚小、管理体制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迫切要求我们加紧研究,采取新的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上海服务贸易更好更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贸易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海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按照五年计划来分期,上海服务贸易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九五”以前是认识提高期,“九五”到“十五”是探索实践期,“十一五”是大力发展期。 由于上海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可采集年份始于2000年,因此在第二部分就近十年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给予量化分析。对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服务贸易发展历程的分析,将通过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 运输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0%左右。198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仅0.18亿吨,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仅2.99万标准箱;2007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达5.6亿吨、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已达2615.2万标准箱、已跃居全球第二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运输服务贸易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际货代业务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独家垄断经营,仅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生了?岸70%以上的进出口运输代理业务。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三十年来我国外贸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开放和深化。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加上CEPA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行政许可法》的全面贯彻,2004年7月1日起取消对内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向内外资各种所有制全面开放。目前,上海国际货代行业竞争充分,本土企业的服务水平、管理理念进步快,与国外先进物流与货运企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同台竞争,互相促进。 旅游也是上海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目前约占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左右。1978年上海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为24万人次,平均每天来沪旅游人数仅658人次;到2007年,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模拟试题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以服务贸易模式与影响服务提供和消费的壁垒结合起来进行分类,对外商在本国投资比例的限制属于。 A.产品移动壁垒B.资本移动壁垒C.人员移动壁垒D.开业权壁垒 2. 发达国家希望在后续的服务贸易谈判中将《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承诺方式修改为。 A.肯定式B.否定式C.准入式D.限制式 3. 没有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仅有无形资产优势的服务企业宜采用实现跨国经营。 A.对外直接投资B.对外间接投资C.出口贸易D.特许经营 4. 在衡量贸易政策保护程度的指标中,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的是。 A.名义保护率B.实际保护率C.生产者补贴等值D.消费者补贴等值 5. 在下列按照经济用途和性质划分的服务业中除外是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 A.政府服务业B.消费者服务业C.生产者服务业D.分配服务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WTO体制下的服务贸易谈判主要集中在方面。

A.改善市场准入B.政府采购C.紧急保障 D.补贴问题E.完善框架协议 2. 服务贸易保护政策产生的微观经济因素有。 A.规模经济B.系统性失灵C.政府干预 D.信息不对称E.信息不完全 3. 在迈克·波特指出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阶段中,服务贸易将对发展产生影响。A.竞争因素主导阶段B.投资因素主导阶段C.生产因素主导阶段 D.创新主导阶段E.丰裕主导阶段 4. 体现了服务业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A.避免谈判成本B.弱化技术不确定性C.保证中间产品质量 D.便利运输和通信E.避免政府干预 5. 影响服务贸易的宏观变量主要包括。 A.商品出口额B.商品进口额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均国民收入E.服务业增加值及年增长率 三、判断改错题(对的写T;错的写F,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 竞争优势指数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其值等于1表明一国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2. 服务贸易比无形贸易的范围更为广泛。()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 内容速览]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提出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点。我国经济发展对衍生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衍生品市场高度繁荣造成的严峻态势,使得发展模式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长远经济利益的核心命题,确立一种适宜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突围”的关键。因此,关于衍生品市场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关于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从市场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是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国内学者关于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外汇衍生产品上,利率和债券衍 生品的相关 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权益类衍生品的相关研究则非常少。 关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条件,Fratzscher (2006)

指出,一国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那么,标的资产的市场流动性, 稳健的会计、税收及监管标准,以及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的指标。韩立岩、王允贵(2009)对Fratzscher 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条件仍然不成熟,大多处于尚未开始或者是正在建设的过程中。张维、王平、熊熊(2007)从制 度经济学的角度总结了海外股指期货和利率衍生品的发展条件,认为主要包括发达的现货市场、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完善的市场交易与风险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方面。 陈晗(2008 )指出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类演进模式:强制性演进模式和诱致性演进模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衍生品的出现完全是自发的,政府从未有意识地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甚至法律常常成为衍生品发展的障碍。发达市场更倾向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以美、英为代表,而新兴市场更偏向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代表。强制性变迁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印度都是较为明显的失败案例,韩国和新加坡金融衍生品 市场则因为政府的介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韩立岩、王允贵(2009)则将外汇衍生品的发展模式归 结为三类:一是自然演进模式,以美国为代表,外汇衍生品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外汇避险保值需求自然产生的;二是被动发展模式,如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的外

上海市加快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

上海市加快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上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8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在推进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贸易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产业升级新支撑、外贸增长新亮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和扩大就业新渠道,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继续巩固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领域的规模优势;重点培育文化贸易、技术贸易、离岸服务外包、专业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领域发展,提升其在服务进出口中的占比;积极关注数字贸易、金融保险、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潜力型服务领域;不断加强中医药、体育、教育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挖掘服务贸易新增长点,探索服务贸易新领域、新业态和新模式。 提高开放水平,推动对外投资。逐步放宽服务贸易各领域商业存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准入限制;吸引具有国际营销渠道、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商会协会和总部基地等入驻;加快落实双边和多边服务贸易协议,深化与港、澳、台的服务贸易合作。支持服务贸易企业赴境外投资,通过新设、并购和合作等方式,加快建设国际营销网络。鼓励企业积极构建跨境产业链,带动国内劳务输出和服务、技术出口。 加强宏观引导,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服务贸易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加快提升服务贸易企业的整体形象,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服务”品牌企业。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环境营造、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定期发布《上海市服务贸易促进指导目录》,更好发挥宏观引导作用。 二、发展目标

模式与路径区别

目录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词语释义 设计模式简介 框架 原则 要素 模式 商业模式简介 历史 管理模式简介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展开编辑本段词语释义 词目:模式拼音:móshì基本解释[pattern;design;mode] 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详细解释事物的标准样式。《魏书·源子恭传》:“故尚书令、任城王臣澄按故司空臣冲所造明堂样,并连表诏答、两京模式,奏求营起。”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闻先生之艺久矣,愿见笔法,以为模式。”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王君、夏君表章前哲,以为邦人士模式,可谓能勤其职矣。” 编辑本段设计模式 简介 模式一词的指涉范围甚广,它标志了物件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而这些物件并不必然是图像、图案,也可以是数字、抽象的关系、甚至思维的方式。模式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似解决问题的经验的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设计模式 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确定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当经过积累的经验的抽象和升

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形成经验的高度归纳总结。只要是一再重复出现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种模式。模式,即pattern。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即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Alexander给出的经典定义是:每个模式都描述了一个在我们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无数次地使用那些已有的解决方案,无需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在一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框架 一、设计模式和框架现在,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现在一般划分为三大类:应用程序工具箱和框架(Framework),我们平时开发的具体软件都是应用程序;Java的API属于工具箱;而框架是构成一类特定软件可复用设计的一组相互协作的类。EJB (EnterpriseJavaBeans)是Java应用于企业计算的框架. 框架通常定义了应用体系的整体结构类和对象的关系等等设计参数,以便于具体应用实现者能集中精力于应用本身的特定细节。框架主要记录软件应用中共同的设计决策,框架强调设计复用,因此框架设计中必然要使用设计模式. 模式 另外,设计模式有助于对框架结构的理解,成熟的框架通常使用了多种设计模式,如果你熟悉这些设计模式,毫无疑问,你将迅速掌握框架的结构,我们一般开发者如果突然接触EJBJ2EE等框架,会觉得特别难学,难掌握,那么转而先掌握设计模式,无疑是给了你剖析EJB或J2EE系统的一把利器。 原则 1、"开-闭"原则 2、里氏代换原则 3、合成复用原则 4 依赖倒转原则5 接口隔离原则 6 抽象类7 迪米特法则 要素 设计模式使人们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复用成功的设计和体系结构。将已证实的技术表述成设计模式也会使新系统开发者更加容易理解其设计思路。模式名称(pattern name)一个助记名,它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模式的问题、解决方案和效果。命名一个新的模式增加了我们的设计词汇。设计模式允许我们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进行设计。基于一个模式词汇表,我们自己以及同事之间就可以讨论模式并在编写文档时使用它们。模式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便于我们与其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及设计结果。找到恰当的模式名也是我们设计模式编目工作的难点之一。问题(problem) 描述了应该在何时使用模式。它解释了设计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前因后果,它可能描述了特定的设计问题,如怎样用对象表示算法等。也可能描述了导致不灵活设计的类或对象结构。有时候,问题部分会包括使用模式必须满足的一系列先决条件。解决方案(solution) 描述了设计的组成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的职责和协作方式。因为模式就像一个模板,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场合,所以解决方案并不描述一个特定而具体的设计或实现,而是提供设计问题的抽象描述和怎样用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元素组合(类或对象组合)来解决这个问题。效果(consequences) 描述了模式应用的效果及使用模式应权衡的问题。尽管我们描述设计决策时,并不总提到模式效果,但它们对于评价设计选择和理解使用模式的代价及好处具有重要意义。软件效果大多关注对时间和空间的衡量,它们也表述了语言和实现问题。因为复用是面向对象设计的要素之一,所以模式效果包括它对系统的灵活性、扩充性或可移植性的影响,显式地列出这些效果对理解和评价这些模式很有帮助。 模式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服务贸易发展:上海的路径选择 内容提要通过回顾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归纳出上海服务贸易的现状特征,并从各服务行业的进出口规模、结构形态和竞争力等各方面对上海服务业各行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途径与建议,对现实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服务贸易上海路径选择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进入2l世纪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正面临重大的转型,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将在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依托科技、教育、管理、信息和人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运输、金融、保险、邮电、广告、展览、人力资源、信息、咨询、审计、法律等

国际服务贸易业。80年代,上海每年的国际服务贸易额为20亿美元左右。进入9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额明显增长。1999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亿美元左右。同时,上海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外资逐步进入银行、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信息咨询、设计装潢、广告等领域。到1999年底,上海服务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1,85亿美元,占比达%。到2005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已达到近亿美元。 (一)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从服务贸易规模看,贸易规模加速增长。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出口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口额从2000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亿美元,如表1-1所示。根据计算,2000-2005年上海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出口年均增长%,进口年均增长%,均高于同期上海口岸贸易进出口

服务贸易外文翻译

关于杭州中心地区服务业竞争力及其发展 战略的评价(节选) 郑建壮,中国浙江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江海霞,中国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 摘要:服务行业的竞争力是直接反映在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潜在能力之中的。本文研究了杭州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心区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服务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杭州每个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文章给杭州的服务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战略建议。 关键词:中心地区,服务业,竞争力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已呈现从“工业经济”转向于“服务经济”的变化趋势。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好转的一个关键的引擎(2005年李和王),它在改善国家经济、增加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服务行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而不是郊区,因为中心区一般被视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心脏”,它在地理位置、交通和文化等方面都占有有利因素,不仅可增强生产要素、人口和产业聚集的力量,也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因此,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服务行业的主要区域(李2007)。本文在分析杭州中心城区的服务业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评价,旨在寻找到一种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城市的服务行业发展。 2. 服务产业竞争力的文献研究 大部分关于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的学术研究都是基于它们的地区竞争能力之上的。因此,服务业的竞争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服务行业在竞争中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国外的研究学者更倾向于特定的服务行业的竞争力分析与研究,如商业服务行业(2001年Rubalcaba和加戈)、保险业(哈德威克和窦1998)、知识密集服务(1999年Windrum和汤姆林森)。然而,在中国,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特定的行业,如中国的31个主要省份(吴2003),中国六大发展先进的省份(2004年刁、庄),中国16个主要省份(2005年苏、张)。由于很多的因素都可以影响服务业的竞争力和复杂性,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总目标指导指数”。

迪斯尼项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迪斯尼项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F0812013 5081209452 于梓轩

摘要 上海迪斯尼乐园将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斯尼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亦是同行业中最有价值的品牌。在中国主题公园旅游业方兴未艾之时,上海引进迪斯尼项目无疑将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上海迪斯尼应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自我调整以克服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同时,上海迪斯尼项目会对整个上海旅游服务业造成什么影响,上海其他主题公园应如何自我调整已应对上海迪斯尼的挑战。研究这些问题对“迪斯尼时代”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自去年10月底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迪斯尼入主上海已成定局,预计最早于2014开放。近十年来,上海及其周边的主题公园业不断发展,然而毕竟未能在短时间内在国际上树立口碑。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主题公园界的庞然大物——迪斯尼的引进无疑会对上海乃至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在香港和欧洲迪斯尼普遍亏损的背景下,用和香港迪斯尼同样的投资方式诞生的上海迪斯尼是否能够避免亏损?同时,在上海迪斯尼建成之后,与香港迪斯尼两虎相争的局面不可避免,这又会对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上海本土的主题公园而言,迪斯尼这个巨人的到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还是难以抵挡的天灾?课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及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探讨上海迪斯尼项目带来的可能性及其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上海迪斯尼旅游服务贸易影响香港迪斯尼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一、旅游服务贸易的理论概述 (1) (一)旅游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 (1) (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2) 二、迪斯尼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 (2)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得成本增加 (3) (二)对上海旅游产业的结构产生影响 (3) (三)迪斯尼乐园的管理和运营受到挑战 (4) 三、迪斯尼对上海主题公园发展的启示与展望 (4) (一)上海主题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1.盈利模式单一 (4) 2.被动体验模式居多 (5) 3.服务导向缺失 (5) 4.区域内协调发展意识差 (5) (二)上海主题公园发展的应对策略 (5) 1.规模化经营 (6) 2.坚守价格优势 (6) 3.园内商品组合销售 (6) 4.创造服务的系统景象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整理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1基本概念: 1.服务的含义:服务是对其他经济组织的个人、商品或劳务增加的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的基本要素:服务包含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即人力资本)三个基本要素。 3.简答:服务的基本特征: 1)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 2)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3)服务的异质性。 4)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5)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6)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 4.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 一,农林牧渔及相关服务业; 二,采矿、制造、电力、燃起、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 三,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 5.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G A T S(《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4类: 1)跨境交付: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在美国的律师为在英国的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境外消费: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一成员的消费者到另一成员领土内旅游、求学等。 3)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例如,一成员的银行或保险公司到另一成员领土内开设分行或分公司,提供金融、保险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例如,某先生是A国的律师,他来到B国后,没有设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而直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6.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 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7.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 一个国家内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2.1分类: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修订稿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其中,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日益凸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因此,研究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市场占有率、TC指数和RCA指数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2000—2009年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环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经济增长 Abstract:With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whole worl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n service trade is far more than that in goods trade, which,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astest growing, most potential new industries, and its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attracting wide attentio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market share, TC index and RCA index,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s acquired by the time series data from 2000 to 2009.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lusion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combining with the macro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Key words:Shanghai tourism service trade competitiveness economic growth 目录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发〔2009〕24号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发〔2009〕 24号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要求,在试行《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2007〕1号)的基础上,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由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补助性资金。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亿元,获得市级引导资金支持的区(县)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第三条(使用范围)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用于如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服务业引导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 (二)支持符合《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的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包括航运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会展、旅游、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创意产业等,对该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三)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对重点企业给予绩效支持、贷款贴息、保险费用补贴、认证补贴及境外推广费用补贴等;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四)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五)支持能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资金等服务支撑、完善服务业整体发展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六)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其核心区域功能、建筑及立体交通组织的前期规划论证给予适当补贴。 (七)经市政府批准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第四条(支持方式和额度) 市级引导资金的支持,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二者选一)。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单个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20%,金额不超过300万元。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最高不超过2年,贴息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第五条(申报和审批程序)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引导资金的申报受理、评估管理、审核批复、监督稽查等工作。评审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市属企业和单位可直接向市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其他企业和单位可向其税务注册地的所在区县有关部门申报。申请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根据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编写引导资金年度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底前,送交评审小组办公室。已经安排政府资金补贴或支持的项目不予受理。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须对申报材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1.2 服务的特征 1、服务的无形性 2、服务的不可分离性 3、服务的异质性 4、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5、服务支付价格通常并不与其实际产出相联系 6、服务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 在我国,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一次对我国三大产业做了明确的划分,并将第三产业的产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开始将第三产业改为“服务业”,但统计上仍使用“第三产业”。 二、服务业的分类 1 从服务消费的角度看 生产资料服务业:服务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构成有形商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 生活资料服务业:服务产品主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服务对象以居民个人为主。 2 从服务业产生的时间顺序看 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举例2-3个) 传统服务业:饮食业、旅店业、商业 现代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

教育培训 区别: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特征,发展上呈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态势,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 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 二、服务贸易分类 (一)商业分类 1 以“移动”为标准:服务是否在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移动 (1)分离式服务:运输服务是典型 (2)需要者所在地服务:银行、金融、保险是典型 (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消费者跨国界接受服务 此标准涉及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 2 以行业为标准 银行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建筑和工程服务;专业服务;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服务 3 以生产过程为标准 生产前服务、生产服务、生产后服务 4 以服务对象为标准 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 5 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 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劳动密集型服务

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发展。而在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中,旅游服务贸易更是功不可没。据WTO统计2009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了87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26%。进口额达到了790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25.1%。可见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一直处于迅猛发展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变化不可忽略,而且服务贸易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中旅游服务贸易增加更是功不可没。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为41919百亿美元。至2009年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都为全球第三,进口占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总进口额的43. 7%,出口占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39.7%。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来提出一些对上海服务贸易有力的建议,更希望上海在这方面的经验能传播到中国的其它地区,从而促进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国外对旅游国际竞争力领域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较多地是从旅游地客源竞争、旅游需求、竞争策略的角度出发,侧重市场定位、目的地形象塑造等;而国内大多学者大都侧重于分析我国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较少研究新的相关理论以及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给出对策。(一)国外研究动态 Prof. Edward在Tourism Review[1] (1975)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教育水平可以推动旅游的发展并提出旅游也可以尝试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在通货膨胀的国际背景下抓住机遇迅速发展。Csilla Jandala [2](1997)认为教育是导致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篇文章不像其它文章写到了旅游的所有影响因素,而是重点突出了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且Csilla Jandala与Prof. Edward都认为教育是旅游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_图文.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孙夏 摘要:本文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五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体系;旅游公关 —-一,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 本文借鉴波特竞争力理论、旅游业系统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贸易的“国际”因素考虑进去,即新增加了“国际旅游公关”、。国际竞争环境”和“国际旅游消费需求”等因素,提出新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本文将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划分为五大部分:(1旅游供给因素(旅游特色资源、旅游业相关支持性产业;(2旅游需求因素(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3旅游服务主体因素(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4旅游环境因素(国内旅游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5旅游介入辅助因素(国际旅游公关、政府作用、科技创新与网络信息,它们构成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系统的要素结构。 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 主因素分因素说明 旅游供给妇素旅游特色资源 rI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人造吸引物 旅游业相戈支持性产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哭产业与服 qk与联务敬施 务僦 旅游j|:;求内素 I问内外【i{内外旅游行的需求规模和特iI|!、箭求方旅游消费{|};求式、_}fi赞能力等

H内旅前月=境 fI然乍志_叫=境、人殳社会耳=境、政治纤济旅游环境因素环境、f:}学技术环_Ifl、|盘全【i乍环境啊际竞争环境【q际旅湔竞争#嶝和威胁 自《游地区位旅游近邻教啦、通达度、潜铸度、吸引度旅游J裂务t体因素旅游氽业和人才旅i}}企业经营臀理能力,竞争战略、组织和≈懒结构、人员服务质蚺等 运刖传橘手段和方法.进入嘲际iH场与囝外冉关的行类公众发生关系.通过自计划周际旅游公关阿特久的努力,与吾类公众建札J}丌qf者赖, 旅游介入辅助因紊柙巨理解的和谐关系,从咖即造旅游企业发其旅游产‘品在世界公众心fj中的瞧好形象 政府作用政府戈,-旅游的发键战略,贸易政策、规划,静柙体制、畋冶影响等 科技创新与嘲络信息旅游消费、墙{务和f¥销方式中科技的创新与网络信息的运『fJ -◆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1.中国旅游资源缺少有效和深度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导向的单向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景区、景点的开发.忽视了客源市场、旅游设施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开发:旅游资源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中国旅游产品依旧是观光型产品与度假型产品占主流。而这些产品均属资源消耗型产品,其创汇能力低.缺乏独特的竞争力。 2.中国旅游需求消费层次和水平低 国内旅游市场总体消费水平偏低。目前,中国国内的旅游人数已达到世界第一,但旅游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属于后列。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主要得力于城镇居民的出游,而农民出游比例较低。 国内旅游消费者层次低。根据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从旅游目的看,观光游览的出游人数最多.占出游总人数的41.4%。在选择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

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现代服务经济与服务贸易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各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额持续以高于世界商品贸易额的增速增长,成为继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助推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特征。发展服务贸易竞争力成为推动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战略。 上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传统基地和地处对外经贸交流前沿的国际大都市,全面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国际服务贸易是今后上海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仅成为制约实现城市发展“四个中心”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也对加快全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速。但同时也应看到,国际横向比较显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容乐观,发展水平有限,面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运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和实证分析,结合上海市情实际,研究上海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研究的动态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及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是近年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学者近年来从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来探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情况的文献也颇多。 (二)最新成果

上海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研究

上海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研究 一、上海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特点及问题瓶颈分析 (一)生活性服务业的概念内涵 1、生活性服务业的概念 生活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它直接面向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购买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性服务业是连接物质、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载体,物质、精神产品只有经过生活性服务业才能被人们所消费。国家《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62号)明确提出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房地产业等9大类。 2、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1)社区商业模式 社区商业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服务。社区商业中心是由相对集中的社区服务网点组成的集聚商业、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生活服务为一体的服务业综合体。社区商业的典型特征是拥有大型超市主力店、餐饮、洗染、摄影、美容、健身等休闲设施以及儿童教育、音乐培训、舞蹈培训等教育设施。社区商业中心占地

面积大、服务范围广、业态齐全,能够满足社区居民“一站式”购物和消费需求,其发展需要政府在社区开发时进行统一规划,并对进驻的各类商贸服务企业的资质有较高要求。同时,社区商业发展要求政府对一些微利型的便民业态,如生鲜超市、快餐店、大众浴池等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集聚区发展模式 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模式主要体现为生活服务街区,如美食一条街、摄影一条街等。我国发展较早具有一定规模和成效的主要是餐饮集聚区。这种集聚区模式将一些本地特色品牌企业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对餐饮企业可以产生集聚效应,有利于通过相互学习和竞争,促进餐饮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将美食与歌舞、婚庆、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更好地方便消费者就餐,而且形成了餐饮服务经济产业链,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这种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模式发展的条件,一是需要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和定位;二是需要政府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三是在运营方式上,政府委托企业经营和管理,通过“政府+市场”的手段合力促进其发展。 (3)融合嵌入式 与社区商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模式不同,融合嵌入式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在一起。例如,在中央商务区或总部经济区,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作为配套服务,与金融

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题目: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有特殊作用,服务贸易的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品种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因而,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前沿课题。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服务贸易仍然存在着的地区和国家不平衡,发达国家在大多数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保险、通信以及信息行业、高科技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它们在服务贸易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在发展国家的倡导下而发展起来的。相反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除个别领域外)。服务贸易地位的不平衡导致了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 与此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服务贸易也不过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理论界对服务贸易的探讨尚处于初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利用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促进了当代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自由化。但是,与迅猛发展的世界服务贸易的现实相比,理论研究仍然显得非常落后,还存在一些亟待克服的缺陷。国内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则更显得落后与不足。 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相对于中国服务贸易改革开放的实践,服务贸易研究仅仅是个开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服务贸易基本概念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服务贸易概念的探讨是从“服务”本身的概念开始的。早在1977年,霍尔(T.P.HILL)提出了为理论界所公认的服务概念。霍尔指出:“服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