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有人说,创业期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也有人说,创业期的企业最要紧的是打市场,搞销售,这个时候不要谈什么企业文化,等企业做大做强了再提企业文化。真是这样吗?我先给大家讲个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海龟”,回国后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家网络技术公司,专门给企业做管理软件和相关技术服务,他担任CEO,另外几个人以合伙的形式担任公司的技术、市场、销售等要职,刚开始大家干劲很足,也非常的团结,公司的业务增增日上,2年后年销售额达到了2亿多,但这时问题出来了,几个人开始闹分家,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贡献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各有各的打算,有人想另起炉灶,有人想分钱散伙,也有人想继续发展。更严重的是,下面的管理人员也人心惶惶,一个副总带走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公司业务快处于瘫痪状态了。

后来我这位朋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公司人事进行了大胆改革,并重新对公司进行了定位,半年之后整个公司稳定下来,重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一次聊天中,他回忆这件事说,那阵公司真是糟糕透了,大家都没心思工作了,连他都觉得奇怪,他对员工很好,公司的待遇也很高,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志不合不同与谋”,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早晚要打架,所以他快刀斩乱麻,先是坚决明晰股权关系,想走的走,想分的分,然后就是重新树立公司的文化,洗心革面,重头开始。这次变动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前他总是觉得销售很重要,忽略了文化建设,但是不知不觉公司就产生了许多负面文化,文化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如何建的问题。创业期企业的文化就象是一棵小树,企业高层要象园丁一样,经常的给他浇水、施肥,还要修剪那些长歪的树杈,必要时还要进行矫正,否则这颗小树可能就会长歪,甚至长出毒瘤。

有很多创业期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刚刚创建时,往往是因为一个点子,一个好的想法,创业者就开始了行动,刚开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物质回报,是一种创业的冲动,比如刘永好当初是一个小学老师,下海创业只是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想法非常的单纯,对于什么价值观、战略和文化都没有考虑太多。可是企业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这时创业者的想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初的目标也许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怎么办?这关系到很多问题,包括企业创始人的个性、理想、目标等等。创业期企业的文化究竟有哪些烦恼呢?

老板行为决定了企业文化。

创业期的企业由于更关注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老板大都把焦点几种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一般老板的主要工作也是营销,做技术和研发的很少。很多老总都是“公牛型”的人,个人魅力很足,威望很高,象蒙牛集团的牛根生,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个性耿直,他的这种风格就体现在蒙牛的日常管理中,比如蒙牛文化里有“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这样的警句,效果很好,同事之间闹别扭的少了,互谅互爱的多了,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蒙牛的人才理念。另外,牛根生本人是个很坦荡的人,很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因此公司从创业初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上下级之间只准“向下经营”,不准“向上经营”,什么意思呢?就是领导看员工是关心,员工回头看领导是行贿。过年领导可以给部下拜年,只要部下去了领导家不正常,有问题,他们就要追查责任,只准上级请下级,不准下级请上级。牛根生说一起出去吃饭他花钱最多,因为他的“官”最大。

企业文化处于自发阶段。

创业期的企业,可能没有很清晰的文化,但只要是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创业期的企业,还在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对“文化”这种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好像就少了许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有企业里面存在人,就会有文化。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言行举止和管理风格,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只是这种文化还没有制度化。比如TCL的总裁李东生在讲述公司的文化风格时提起一件事,他听说下面的人找他汇报工作要先问问他的秘书,今天李总的心情怎么样?这件事对李东生的触动很大,公司倡导的文化可能比不上老总言行举止的力量,如果老总喜欢听好听的,那就逐渐会形成“报喜不报忧”文化。

还有的企业形成了“赞歌”文化,大家只要在一起,就互相大唱赞歌,什么都好,就是不能说意见,否则就会“红脸”,尤其是那些高层领导,听的赞歌多了,反而习惯了,谁要是不说或者说的不深刻,老板就会对谁有看法。

企业即使没有人提企业文化,一样会存在文化,“没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企业老总不刻意提炼和建设自己的文化,往往会让企业的文化处于自发状态,有可能形成好的文化,也可能形成企业的精神“毒瘤”。

没有明确的理念体系。

创业期的企业,老总往往忙于各种应酬和具体事务,很难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公司的战略和文化。象IBM、HP、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成功企业,刚开始创业时根本都不是从事现在这个行业的。诺基亚1895年成立时只是从事纸浆生产,之后公司历经几次转型,逐渐进入电子和电信行业,并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功。

理念体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企业理念宣言,包括愿景、使命、宗旨、价值观、哲学、精神、经营理念、人才理念、营销理念等,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和经营思想。

企业在创业阶段没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理念体系,因为还处于一个摸

爬滚打的阶段,站稳脚跟是关键。但是不是说就可以没有自己的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创业期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人云亦云,一会觉得这个行业赚钱,一会又觉得那个行业有前途,很多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会长不大或者遇到成长的瓶颈,大多是跟自己没有核心理念有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发展比较盲目。包括象TCL这样已经比较成功的企业,其实还是在创业阶段,前几年在网络等几个项目的失败,都反映出公司发展理念不清晰,定位不是很准确的弱点。李东生自己在谈到网络项目的失败时说,“如果当时我们能够从企业文化价值的角度去做判断,我们做出的决策对企业就会更加有利一点儿。事实上,我们当时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行业的观念文化在许多方面和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格格不入的:项目还没有做就跟我谈以后要多少期权,业务上热衷炒作,不注重创造实际价值。许多人心态浮躁,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而当时我却不能从企业价值观的角度去判断这种事情。所以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建立,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文化的建设“形神不合”。

由于创业期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本质理解不够,所以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么想建不知道怎么建,要么乱建,最后成了“四不象”。企业文化的理念层面是企业的“神”,企业理念说简单点就是企业对成功经营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由于企业还处在创业期,因为还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因此,这时如果要建立系统的理念体系是不现实的,企业老总要把握的是抓住核心理念,比如在用人标准和企业经营思路上。中国企业在塑造文化时,更喜欢提炼企业精神、企业哲学这些“虚”的理念,比较注重精神层面,但文化是根植于企业管理的,管理即文化,是一种“实体”文化,是文化的“形”。对于创业期的企业而言,企业老总往往没有理解文化必须根植于管理,所以导致文化与管理“两张皮”,互相不统一,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

“神”与“形”不合,悬在空中。

比如我们曾经接触的一家企业,他们是有政府背景的开发投资公司,成立2年多时间,管理层大部分都是从原来事业单位调过来的,公司老总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想法很多,用下面人的话说就是“一天一个主意”,很难跟上老总的思维,但老总感觉下面的人都无法理解他的想法,都不得力。按照老总的想法,企业文化要服从于市场开发,高层都在找项目、谈项目,没那么多时间做企业文化,因此让人力资源来负责这件事。但人力资源部也对企业文化不是很了解,而且人力资源部还负责了很多党政工团的工作,最后整个企业的文化就只有企业精神“团结、务实、创新、高效”。但是这家公司“真实”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呢?

就拿“团结”来说,对于这样的一家刚刚创立的公司,业务模式还不是很成熟,部门定位还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各部门负责人发扬团队精神,但实际并非如此,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严重,都怕承担责任。比如,公司原来的绩效考核很不规范,后来请了咨询公司重新设计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办法,但是在具体分工上引起了纠纷。人力资源认为,既然目标的制定和分解是战略规划部的工作,那考核也应该他们来做,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考核的监督检查;但战略规划部觉得考核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职能,应该由人力资源部和总经理办公室来协调管理;总经理办公室又觉得既然目标的制定和考核自己都不参加,那为什么又要参与监督检查呢?三个部门都不愿意承担责任,结果吵来吵去,最后老总拍板,定在人力资源部负责总体考核的实施与管理。虽然老总定出了这样的决策,但是由于部门之间沟通不好,缺乏团队精神,后来在实施中还是经常为目标的制定、分解与考核吵来吵去,既应该了公司的业绩,也使公司“团结”的企业精神成为一句空话。

索尼的创业故事也许值得我们深思。井深大于1945年在日本战败后的废墟中创立索尼时,除了考虑公司的产品和营销,也作出一件非常罕见的事

情,为这个新创的公司确定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包括明确的价值观、企业目标和管理方针,这些都是索尼公司文化的核心。40年后,索尼CEO 盛田昭夫用简介优美的声明重新阐述公司的理念,称之为“索尼的先驱精神”。这种精神起源于公司创立之初,近半个世纪基本不变,是公司重要的指导力量。

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包括创业期的企业。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塑造明确的理念体系外,还需要系统地对制度、行为和物质层面进行规划,并且要专门组织培训、研讨等活动进行文化导入和重塑,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创业期的企业,业务模式还不成熟,还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思想,因此无法形成自己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也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重塑和建设工作,但这个时期是文化形成的阶段,就如同一个儿童开始接受各种观念和思想,如果在性格形成的这个关键阶段能够灌输优秀的思想和方法,那将来成才的可能就比较大。企业也是这样,象索尼的井深大,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确定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可谓高瞻远瞩。

(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最全版

(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 之根基

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 不管您意识到与否,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文化的根基的阐述,试图让人们认知、认识,进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人们明确,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据此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兴企、富民、强国的目标。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在打破国界,在全世界兴起,成为新世纪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其主要内容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行成的,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创新、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

(创业指南)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创业期企业文化的烦恼 有人说,创业期企业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也有人说,创业期的企业最要紧的是打市场,搞销售,这个时候不要谈什么企业文化,等企业做大做强了再提企业文化。真是这样吗?我先给大家讲个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海龟”,回国后跟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家网络技术公司,专门给企业做管理软件和相关技术服务,他担任CEO,另外几个人以合伙的形式担任公司的技术、市场、销售等要职,刚开始大家干劲很足,也非常的团结,公司的业务增增日上,2年后年销售额达到了2亿多,但这时问题出来了,几个人开始闹分家,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贡献大小不同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各有各的打算,有人想另起炉灶,有人想分钱散伙,也有人想继续发展。更严重的是,下面的管理人员也人心惶惶,一个副总带走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公司业务快处于瘫痪状态了。 后来我这位朋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公司人事进行了大胆改革,并重新对公司进行了定位,半年之后整个公司稳定下来,重新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一次聊天中,他回忆这件事说,那阵公司真是糟糕透了,大家都没心思工作了,连他都觉得奇怪,他对员工很好,公司的待遇也很高,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他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志不合不同与谋”,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早晚要打架,所以他快刀斩乱麻,先是坚决明晰股权关系,想走的走,想分的分,然后就是重新树立公司的文化,洗心革面,重头开始。这次变动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前他总是觉得销售很重要,忽

略了文化建设,但是不知不觉公司就产生了许多负面文化,文化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如何建的问题。创业期企业的文化就象是一棵小树,企业高层要象园丁一样,经常的给他浇水、施肥,还要修剪那些长歪的树杈,必要时还要进行矫正,否则这颗小树可能就会长歪,甚至长出毒瘤。 有很多创业期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刚刚创建时,往往是因为一个点子,一个好的想法,创业者就开始了行动,刚开始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物质回报,是一种创业的冲动,比如刘永好当初是一个小学老师,下海创业只是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想法非常的单纯,对于什么价值观、战略和文化都没有考虑太多。可是企业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这时创业者的想法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初的目标也许已经完成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几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怎么办?这关系到很多问题,包括企业创始人的个性、理想、目标等等。创业期企业的文化究竟有哪些烦恼呢? 老板行为决定了企业文化。 创业期的企业由于更关注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老板大都把焦点几种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上,一般老板的主要工作也是营销,做技术和研发的很少。很多老总都是“公牛型”的人,个人魅力很足,威望很高,象蒙牛集团的牛根生,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个性耿直,他的这种风格就体现在蒙牛的日常管理中,比如蒙牛文化里有“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这样的警句,效果很好,同事之间闹别扭的少了,互谅互爱的多了,非常生动地体现了蒙牛的人才理念。另外,牛根生本人是个很坦荡的人,很讨厌组织内部的官僚主义,因此公司从创业初就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上下级之

华夏基石讲企业文化

(一)文化驱动企业成长 企业文化是一个既虚又实的概念。要求企业的员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时,能让客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内在的文化功力,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到今天,还要提出重塑企业文化,为什么中国很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日前,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北京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彭剑锋。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仔细去深究和挖掘的话,会发现它的背后都会隐含着文化的问题,都会有来自文化本身的内在驱动。 他说:“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活下去取决于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个为理念依据,就是你有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未来、战略有没有完整系统性的思考;第二个是客观依据,即企业能不能持续地活下去,光有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市场,要赢得客户的忠诚。” 有人认为,现在三流企业是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卓越型企业卖的是文化。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三流、二流的卖力气阶段。一个真正的企业,要想成为产业领袖,最终它要卖的是文化。对此,彭剑锋表示:“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从明星变成流星,从根上讲,就是在机会主义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凭借某项产品、某项技术,抓住市场机会,一夜之间把企业做大。但企业做大之后,反而找不到方向了。这就需要企业去思考文化的问题,就是通过文化建设来帮助企业实现系

统思考,实现战略落地。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文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一些企业去完成系统思考,同时,文化建设也是帮助企业家去完成系统思考的过程。” 而对于企业高层与中基层怎样才能消除沟通障碍、达成目标一致,彭剑锋认为,现在很多企业家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觉得下面的员工执行力不足。很多企业家买了大量的书籍让员工去读,结果越读大家越不知道该怎么执行了。“我曾问过一个企业家,你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书他说,我现在的理念很好,我的战略也没问题,但就是缺乏执行力。这是为什么我认为,执行力不足是领导力不够,上司和属员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具备执行能力的前提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系统,尤其是企业家与中基层必须要建立一个文化传递系统。” 国内很多企业在其组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普遍感到迷茫、迟疑而不愿跟进,最终导致了企业变革成效不佳。对于这个问题,彭剑锋的解释是,原因在于要搞清楚组织与流程的背后是权利与利益;权利与利益的背后是责任与能力;责任与能力的背后是人的行为。一个企业不是简单地画出一个组织结构图,简单地把流程画一下就算是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了,必须改变其背后的权利、利益机制;在权利、利益机制背后,还必须要建立责任体系和能力系统;在责任系统和能力系统背后,就必须要去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如果在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上不去改变,组织的变革与流程的再造就会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文档资源★★★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其实它就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地环绕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离了它却不行。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

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

创业初期企业文化

创业初期企业文化 01创业伊始,你是如何做企业文化建设的? 我曾向一些CEO们提出这个问题,得到的是不屑的眼神和如下的答案: “企业文化可以激励人、凝聚人、指导人,在内部我们非常强调扁平、自由、平等的文化,这不就是么?" "我花了高薪聘请了政委、BP就是为了加强文化建设,这不就是么?“ ”我花了很多精力梳理的文化,并把它挂在墙上,放在心里,开会培训以核心价值观开头,以核心价值观结尾,这不就是么?“ ”我以身作则,跟手下兄弟们同甘共苦,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不就是么?“ ”创业初期,产品、运营是王道,文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关注的,现在没必要重视“ 02创业公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哪里? 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不同企业间参与建设维护企业文化,对此我稍作总结: 成功企业,在创业伊始就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30年前,刚上任的海尔厂长张瑞敏挥舞手中的铁锤,砸向自己生产的劣质冰箱,不正是在建立追求卓越的文化吗? 十几年前,当阿里巴巴还在居民楼里,马云不就对着手下十八罗汉的滔滔不绝的发表企业愿景价值观时么? 几年前,随着小米异军突起,其在后来被众多创业者竞相推崇的的”平等“”扁平“”用户导向“,这不是企业文化么?

这样的案例细数起来,更是不胜枚举,他们也都在告诉后来的CEO们一个道理,那些优秀的企业都是从一开始就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 文化建设对创业公司从战略选择到执行落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实在创业之初,文化的基因就已存在,基因、行业、创始人风格等诸多不同,让各自的企业文化都呈现着独一无二的面貌,就如CEO在做战略选择,决定作什么不做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做等问题时,文化就是决定那些选择背后的隐性因素。 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引导着团队成员的价值观、战斗力、行为,创业团队的发展历程都是在找到行业痛点后,迅速完成的产品的原型打磨,在借助资本力量打开市场,期间人员增长、业务难度增加等都会带来的文化稀释,而且这些往往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CEO很难再像过去通过个人以身作则影响团队的每个人,这时文化将成为决定战略能否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那些半途夭折的创业案例不也比比皆是么,就如凡客的昙花一现 文化建设与经营业绩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这往往会被很多CEO 所忽视。 文化建设的好坏,我一般会从三个层次即“外显层”“行为层”“业绩层”去做判断 今天任何企业在招聘时都在说类似于“老板好”“美女多”“零食无限供应”的话,这些在我看来就和那些挂在墙上的语录一样,属于文化的一种,只不过这只能是文化的表层,并不能算是文化的核心,可怕的是,有些CEO把这种表层的东西当成了文化的本质。 今天我们有很多类似阿里铁军的团队,他们的行为、行事风格是明显带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烙印,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这就是文化在”行为层“所带来的意义。 文化对于经营业绩的推动,这是才是更大意义上的价值体现,很多CEO认为文化是虚的东西,怎么能对经营产生影响呢?需要说明的

创业首先要创造令人兴奋的企业文化

创业首先要创造令人兴奋的企业文化 即便不是每天都在灌输企业文化,你也不能随心所欲,或偶尔想起才强化一番。 在商业领域,成功绝不仅仅是一堆耀眼的销售数据,而是关乎一些更深层次的经营哲学:你的企业的生存命脉是什么?你希望向员工及顾客传递哪些价值?通往优秀企业的道路,始于确立并拥抱积极的、极富效率的企业文化。 5年前,MikeWest创立了BPVCapitalManagement公司,尔后他所领导的这家合股投资公司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扩张。仅2013年一年,这家总部位于田纳西州Knoxville的公司员工队伍便达到38人,几乎翻了一番。在我们向West探寻快速成长的奥秘时,他首先提及的是辛勤工作以及创新。不过,随后他也指出了自创立伊始便形成的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West形容,BPV的企业文化为适度的“紧张”及“放松”,即一张一弛。这个听起来很玄的文化是如何运作的?“我认为如果你需要完成某项任务,你必须形成一种放手去干、全力以赴的心态。”West说,“但如果你要开展的是创造性、创新性且富有建设性的工作,那么你需要自由、微笑、放松心情。” 点燃企业文化的智慧火花,是创业型公司成立之初非常关键的一步。但如何延续企业文化的星星之火,是一家公司从创业班子向数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扩张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训练工作。上至

领导办公室,下至邮件收发室,乃至全国、全球各地的办公室,都需要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今时今日,任何人言及企业文化,无一不对鞋类电商Zappos点头称赞,这家企业以高水准的顾客服务及积极稳健的品牌知名度享誉业内,并以“Zappos之家核心价值观”闻名。 据ZapposInsights经理ChristaFoley透露,由于其企业文化深受追捧,为了满足公众亲身体会Zappos企业文化的迫切愿望,Zappos将自己位于前拉斯维加斯市政厅的新总部对外开放,每日提供4次参观机会。据悉,每天约有120人免费参观。 “在Zappos参观,你能够体会到员工们是如何互动的。”Foley表示,“你会发现员工都非常愉快,陶醉于自己的工作。我们公司没有统一着装的规定,而是鼓励员工穿自己的衣服。你还可以看到各种气球和彩旗四处飘扬,虽然看起来有些乱,但也不失个性。” Foley加入Zappos时,公司员工仅有100名左右,今天已达到150 0名,每年创造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公司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让卓越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Foley建议,“它应该是公司优先考虑的事情,其重要度堪比为公司创造利润。”创造令人兴奋的企业文化 一些公司通过撰写标语或者展示观点来普及企业文化,另一些公司则借助统一的着装或办公室设计来彰显企业文化。Ella’sKitchen创始人PaulLindley表示:“我对公司如何发展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愿景,同

创业如何创企业文化完整版

创业如何创企业文化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创业如何创“文化” 创业企业必须着力构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本身及对企业的作用力所决定的。有些人把企业文化视为泛政治化的东西,这样对企业尤其对创业企业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为了实现其经营意志,着力塑造并在经营活动中体现的企业本质特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力是具实战意义的。创业一开始经营者就必须依照自己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创意来组建一个目标一致的团队。如果申请创业投资,投资人除了看好你的项目,更看重你有没有自己的经营思想。例如联想风险投资便要求创业者在商业计划书里写出公司的核心理念;在创业期间,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可以使你摆脱管理不到位的缺陷,轻松跨跃经营险滩;总之,企业文化的作用就一句话: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这里是“提高”,而不是什么“促进”。 ? 说到企业文化挣钱,美国知名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教授与其研究小组,用了11年的时间调查“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与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公司:11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前者为682%,后者为166%。公司净收入前者增长756%,后者只增长1%。 ?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管理平台。这个台子扎不好,唱什么戏都可能塌棚。联想柳传志在谈如何创办成功企业时说得好:管理是房屋,企业文化是地基。 ? 那么,创业企业如何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呢

? 一、解决观念问题,形成共识。 ? 这需要创业者积极倡导和鼓动,也可以请一些实战性的理论专家来讲课,弄清企业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等基本理论,统一大家的思想,形成树立企业文化的共识。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有抵触或者大家盲目地服从,就会造成文化与管理的脱节。 在统一思想中,有个观点必须树立起来,那就是企业文化是可操作的,是一个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有调整、有变革、有升华的科学体系,而不是有些学者说的“无为而治”自然而成的。这对创业者尤为重要,有时候一听一堆高深的企业文化“玄学”就可能会放弃创业初期建立企业文化的想法,“等发展了再说吧!”。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因为你不着力创造强势的健康企业文化,企业便会滋生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反作用力会吞噬你创业中的许多经营成果。 ? 所以呢,你请老师讲课,千万不可请个讲“大道理”的。 ? 有了共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 二、摸清团队,找到利益共同点和价值取向的统一点。创业一般是团队的运作,这就需要对团队每个人进行调查。说是调查,其实是一项能提升人气的管理沟通。要弄清大家对创业的思路和前景的看法,有哪些期望,有没有差异,什么差异,共同的利益观是什么,

包政-和君创业企业文化

包政: 下面我们有请大名鼎鼎的刘继衡刘总,掌声欢迎刘总。 刘继衡: 首先先表示抱歉,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按时到会,没有遵守大会的纪律,表示歉意。我先首先表示感谢,第一感谢在以我们公司王明夫新的合伙人对上海浦东一年大力支持和正确的指导下,首先是感谢这个;第二感谢我们和君创业其他部门和同仁对和君创业的支持,对上海本部的支持;第三感谢上海本部的同仁在今年工作当中尽了最大的努力,今天我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简单向在座同仁汇报一下上海和君创业今年工作的情况。 第一先把今年的工作概括,我先简单说一下,因为去年上海和君就想在上海成立和君创业的分部,是去年7月份开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进展不是很顺利,在公司领导下,今年在年初的时候,首先对上海本部进行环境建设,因为进入新的城市我们认为环境建设非常重要,特别是上海这个地方,所以把上海和北京环境进行重新部署,特别是上海,我们前期做了一些铺垫。 第二我讲一下项目运营总体情况,今年项目总量接触121个,开发项目是68个,收费的项目17个,那么项目的成功率应该总体算起来接触成功率15%,开发成功率是26%,总的收入到今天为止,将近2000万,19000万左右。项目运营的特点第一是收费是两极分化,大的单项几百万,小的项目是十万,有的甚至不到十万;第二两极分化就是需求的两极分化,大到像特区统计策划的事情,没边的事情;小就帮助人家游说,像上次在山东为一家公司收购公司,是游说,把所有人说服就行了,所以那次我们做了这个工作;第三个事情是程度的两极分化,项目的复杂化像天歌复杂到这样的程度;还有简单到非常简单的,就是写个报告,帮助人家做做报告就可以了,所以今年从项目的特点来看非常两极分化,不像以前。 第三就是项目的规范,项目运营第三个小点就是项目规范。今年我们完善咨询八个工作流程,因为去年刘总提出如何做好咨询工作流程情况,我们全方面调整并完善八个流程,并今年一年试运行来看我们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也得到客户充分的认可。再就是我们研究确立咨询方案的摹本,并赢得顾客高度认可。去年由于上海本部重要的认为是完成并购重组,第二是战略,我们在战略这一块已经有了自己的摹本,而且这个摹本在目前最近的几个比较大的项目运作过程中,那么基本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项目执行完毕之后,基本上得到客户的高度赞同。 第三是业绩的状况。今年我们基本上完成历史上的一些补亏,因为去年我们由于有一些项目之不够严格,我们项目有些亏损情况,财务还是比较紧张的。经过今年一年德努力之后,我们完成了历史上的补亏,并达到正常现金流的水平,目前基本上实现战略性积累,不出大的意外,到春节之前基本上完成现金流的积累,为明年做项目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今年我们完成品牌传播的问题,进入上海在江浙一带和北方情况不一样,我们客户积累主要是在北京,在北方比较多一些,江浙一带比较少,所以到上海就是如何树立品牌的问题,上午李总介绍一下天歌的事情,我们也抓住了天歌的机遇,目前在上海的曝光率还是比较高的。另外我们采取了分层推广的方式,对不同的媒体进行了一些正确的引导,这样使媒体对和君创业总体来看,基本上是表示认同的。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1、确定MI(理念识别),包括: (1)确定全体职工的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企业的命脉,关系企业的兴衰。现代企业不仅要实现物质价值,还要是文化价值,要充分认识企业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是人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伦理智慧的竞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2)确立企业精神。培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内在潜力,是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和主要内容。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并经过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必须是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独特的、具有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企业的信念和追求,并由企业倡导的一种精神。培养企业精神,要遵循时代性、先进性、激励性、效益性等原则,不仅要反映企业本质特征,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3)确立符合集团实际的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追求,它是以企业发展的目标、目的和发展方向来反映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理解作出的评判事物的伦理准则。企业作风是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体现企业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确立VI(视觉识别),统一标识、服装、产品品牌、包装等,实施配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还要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企业视觉识别各要素,做到改进—否定—再改进—再确定。包含企业标识、旗帜、广告语、服装、信笺、徽章、印刷品统一模式等等。以次规范员工行为礼仪和精神风貌,在社会上建立起企业的高度信任感和良好信誉。 3、确立BI(行为识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是对外经营、社会责任等内容。要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将企业确立的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实践中,指导企业和职工行为。 4、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分别达到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理想,规范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形象扩大社会知名度的目的。为此要做好建立学习型组织;

创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真正有能力的人来到一个企业,为什么愿意为这个企业效劳?一方面是这个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里工作觉得有奔头;另外,当然是他要拿到自己认为物有所值的物质回报的激励,这是肯定的;第三条也非常重要,就是在这个企业工作,能够心情舒爽,上下级团结一致,没有办公室政治,这个软环境也非常重要;当然,第四条是所在的企业能够有很好的声望。 对于企业来说,别的先不提,激励和让大家在这里工作,能够团结一致、心情愉快,我想是留住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激励这个问题光有物质激励肯定是不够的,让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很好地工作,这能够弥补中小企业激励方面的暂时不足。真要能够把第三条做好,企业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我是军事院校出身,所以军队的文化——要冲上去、玩命、一往无前的精神,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文化真的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有两部分的内容。员工心中要有一条准则,这条准则就是核心价值观。所有的企业,从上到下,到底我们共同认可什么、不认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联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条:企业利益为第一位、 求知进取、以人为本等。各个企业的价值观肯定是不一样的,服务业、制造业,包括投资,各行各业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企业的价值观无论是怎样的,就像我们攀珠穆朗玛峰一样,最重要的是要上到山顶。核心价值观的意思是要上到山顶,你可以从南坡上,也可以从北坡上,但是不能这个企业一半人从南坡上,一半人从北坡上。所以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但企业创始人如果带头做不到,那就没有资格去要求下面的员工做到。我和我的老同事创办联想时,我们都是计算所出来的人,我们的子女都是学计算机居多。当时我们定了一个规定,坚决不让子女进 公司,不管你的子女多么了不起,坚决 不让进。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正流行子 接父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个企业 里面父子、亲戚全在里面,这个企业就 很难管了。 另外,公司办到一定程度,会有大 的客户和各种很重要的人物推荐他们的 子女到公司来,我们对这个事也开过 会,把这个事讨论得很明白。当基本条 件符合以后,要三个副总裁以上的人签 字,才允许这个人进来,这说明他不是 因为哪个人的私人关系而进来的,免得 公司进入到一种宗派或者是别的状态, 创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要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文/柳传志 再则,我们会有一个很高的目 标。但你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实际 上是要分了段来做的。联想一直有一 个比较高的目标,而且不断给自己提 出高的目标,但是如果你真的那么 做,你一定会死。于是,我们拐大弯, 提前把一些事想好了,一步步做,最 后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一点,打了胜仗,你要想想是 怎么打赢的,打了败仗,你要想想是怎 么打输的。尤其是打了胜仗,你要想想 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本事还是客观的情 况变了,不然会进入到迷途之中。(作 者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CONTEMPORARY MANAGER 2010.1 27

和君咨询 经典文章

关于和君咨询的一些疑问 一2008年的分裂(李肃-和君创业,王明夫-和君咨询)“和君创业是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当年曾以四君子而闻名,但是从2008年以来,实际上应该已经经历又一次的拆分,既以李肃为首的和君创业和以王明夫为首的和君咨询,但是两方对于这一次拆分都采用非常淡化的处理,而在网络上和各种媒体上也看不到任何相关的报道和说明。” 根据网上的一些信息来看,中国排在前几家的咨询公司有远卓、新华信、和君和北大纵横等。 这几家公司可以说各有特点,远卓的开始的合伙人都是来自国外的如罗兰贝格、麦肯锡等公司,所以其从开始运作就最规范,国际化的程度相对也最高,新华信属于实用派,而北大纵横则依靠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学院气息。 今天主要要说的是和君,和君是国内咨询公司中充满理想的一个公司,其抱负从公司的一些宣言,王明夫的一些讲话和著作中都可见一斑。 如果提到和君咨询,则不得不说到当年赫赫有名的和君四君子,他们是王明夫,当年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和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包政,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李肃,曾经是北京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 和君创业的正式成立是在1998年,是王明夫和李肃共

同成立,不过在此之前,其实李肃所在的君创和王明夫任职的君安公司早就有过合作,这也是和君为什么能够形成管理咨询+投资银行模式的原因。到2000年,由于彭剑锋和包政的加入,和君正式进入四君子时代,这也是他们最好的时期。 这种时期大概持续到了2005年,之后包政和彭剑锋分别独立,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之后的和君创业就只有了王明夫和李肃两个人。关于彭和包的离开,从网上还能见到各种资料。 但是在2008年以后,本人发现网上关于和君的网站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以王明夫为主的和君咨询,一个是以李肃为主的和君创业。后者的网站上董事长是向宏,总经理是李肃。显然,和君实际上在2008年初的时候,已经又经历了一次大的人事变动,王明夫和李肃已经分拆,从网上能够得到的资料来看,应该是李肃占有了原来公司的主要部分,而王明夫是另起门灶了,显然和君创业的规模要比和君咨询的规模要大的多。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两个公司都仍然按照管理咨询和投资银行的模式运行,而且两个公司都在其各自的网站中列了公司以往的业绩,都是将没有分开前的各种业绩都归到自己名下的,不过两个公司似乎都在避免提及最后一次公司的变动,特别是以王明夫为首的和君咨询,在其网站中提及以往业绩时,都用的是和君咨询的名称,实际上我们知道直到

最新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中石油的企业文化 1.企业使命:“奉献能源,创造和谐”。 2.企业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1)“爱国”:爱岗敬业,产业报国,持续发展,为增强综合国力作贡献。 中国石油积极承担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努力发展壮大公司实力,致力于产业报国。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为目标,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尽快完成由国内石油公司向跨国石油公司的转变,由单纯的“油气生产商”向具有复合功能的“油气供应商”的转变。 通过持续有效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依法向国家缴纳税费,为出资者提供理想的投资回报,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为增强综合国力作出更大的贡献。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融入到振兴祖国石油工业、加快集团公司发展的实践之中。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勤勉自励,为提高公司业绩多作贡献,这是爱国主义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 2)“创业”: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创业永恒,始终不渝地追求一流。 艰苦创业是中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在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复杂激烈的形势下,更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力求避免决策失误。 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锐意进取,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慨,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创造发展条件,开辟新的增长领域,谋求集团公司更大的发展。 永不满足,创业永恒。以创业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把每一个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努力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业绩,塑造一流的企业形象。 3)“求实”:讲求科学,实事求是,“三老四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尊重科学,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这是集团公司致胜的法宝。其关键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努力形成重实干、讲实效、看实绩的良好风气。按照“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以“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精神的传承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精神 的传承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这是一个前所未见的企业,它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它人性的光芒令人惊异。当记者整理完材料,终于拨开种种传奇故事,触摸到这个企业的灵魂时,内心的兴奋竟然久久难以平息。 记者害怕自己拙陋的语言难以完整地表达这个企业,和这个人。 这个企业完全是由人的境界成就的梦想,用梦想成就的事业。这个梦想为所有人的心灵提供栖所,同时也让许许多多的心灵通向幸福和高尚。这一切都由一个人的心灵来完成。 多年来,父亲的形象——脚上裹着石膏,歪在沙发上,不能出去工作,不能挣钱,被抛入社会最底层的那副模样——一直萦绕在霍华德·舒尔茨的脑海里。父亲是个老实人,一生落魄潦倒,没有自己的房子,他兢兢业业地当卡车司机,只是为了让家里的餐桌上有吃的。 他们一家住在纽约着名的贫民区。现在父亲跌断了脚踝,没有医疗保险,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工作。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完全没了收入,母亲为了下一餐不得不去向人借钱。这让渐渐长大的舒尔茨既痛心又痛苦,他感到自己背负着一种贫穷带来的耻辱。 最糟糕的是,父亲从来没有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过人生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舒尔茨下决心跳出父母的阴影。于是他一生都在“惦记着什么”,他努力、坚持,把命运握在手里。打橄榄球别人都停下来休息时,他总是在亢奋地奔跑,像是在发泄,又像在追逐着某种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东西……

“我想赢!” 眼睛看不见的对你才是最要紧的。 ——安东尼·德·圣埃克胥佩里 两个弟妹还小,舒尔茨必须快快长大。他很小就开始挣钱,12岁时他干过骑车送报的差事,后来又为小快餐店打工。16岁在纽约曼哈顿的成衣区找到了一份可以放学后去干的活,为一个皮衣生产商拉拽动物的皮。他曾经在一家运动鞋店里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在编织工厂里用蒸汽处理过纱线。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充满生机,所有人都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报偿。母亲总是教育舒尔茨“社会是公平的”。她是个聪明、有见识、做事有条理的人,只是有点武断,她一直是儿子强有力的榜样。她鼓励儿子把自己放在最困难的位置上:“你只要倾心倾力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功。” 贷款上了大学,毕业后舒尔茨成了施乐公司的推销员。他有足够的激情和动力,在6个月的时间里每天打50多个推销电话,在曼哈顿中城从第42街跑到第48街,从东河跑到第50大道,一家一家敲开别人办公室的门。 电话推销对做生意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它教会舒尔茨即兴思考的能力。上门推销时那么多扇门砰地关上,你必须厚着脸皮,用最简洁的话,三言两语把产品最诱人的地方介绍清楚。这份活挺刺激,让舒尔茨把年轻的活力全发挥了出来,还能使他一直保持幽默

关于创业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创业期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论文摘要:介绍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阐述了创业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创业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建设、企业文化培训、领导者的身体力行等方面着手。1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美国杰克·费茨—恩兹博士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的论著中指出:“文化是团结和力量的源泉,它使得公司能在身处逆境时不屈不挠,并且能够充分利用顺境时的机遇”。《寻求优势》的作者、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指出:“成绩卓著的公司能够创造一种内容更丰富、道德高尚而且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准则,一种紧密相关的环境结构,使职工们情绪饱满,互相适应和协调一致”。企业文化,特别是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会产生极为显著的经营效果。无论是对竞争对手,还是为顾客提供服务,他都能使企业采取快捷而且协调的方式。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大于企业管理研究和经营策略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经常涉及的那些因素,如经营战略、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等等。浙江娃哈哈公司从1987年由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历经10多年来的拼搏,从默默无闻的弄堂小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铸就了全国闻名的民族品牌。该公司领导干部有同心力、中层干部有向心力、职工群众有凝聚力。同心力、向心力、凝聚力,共同铸就了娃哈哈的公司文化。在干部大楼,天天灯火通明,各项决策雷厉风行;一个新产品问世,不出10天就能推向各地的销售网络。生产车间文明洁净,职工敬业爱岗。娃哈哈的文化管理已为其实现远大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2创业期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说,创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也有人说,创业期的企业最要紧的是打开市场,搞好销售,这个时候不要谈什么企业文化,等企业做大、做强了再提企业文化。真是这样吗? 很多创业期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创业者往往是因为一个好点子、好想法,就开始了创业行动。刚开始大家都有一种创业冲动,关注得更多的是物质回报。比如刘永好当初是小学老师,下海创业只是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想法非常单纯,对什么价值观、战略和文化都没有太多的考虑。但企业在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创业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创业者的想法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业期的企业文化究竟有哪些烦恼呢? 2.1老板行为决定企业文化创业期的企业由于更关注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老板大都把精力集中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问题上,老板的主要工作也是营销。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到了企业走向成熟时还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以至企业再想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已非常困难,有的企业甚至走到崩溃的边缘。 2.2企业文化处于自发阶段创业期的企业可能没有很清晰的文化,但只要是企业就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empirenews.page--] 有人认为,创业期的企业解决“温饱”是首要问题,对“文化”这种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就少了很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企业有人存在就会有文化。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言行举止和管理风格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只是这种文化还没有制度化。比如TCL总裁李东生在讲述公司的文化风格时提起一件事,他说下属找他汇报工作先要问问秘书“今天李总的心情怎么样”,这件事对李东生的触动很大,公司倡导的文化比不上老总的一句话,这是不正常的,如果老总喜欢好听的,那就逐渐会形成“报喜不报忧”的文化。企业即使没有人提及企业文化也一样会存在文化,“没有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企业老总不提炼和建设自己的文化,往往会让企业的文化处于自发状态,有可能形成好的文化,也可能形成企业的精神“毒瘤”。 2.3没有明确的体系创业期的企业老总往往忙于各种应酬和具体事务,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企业的战略和文化。企业在创业阶段还处于一个摸爬滚打的阶段,站稳脚跟是关键,没有必要建立系统的文化理念体系。这是不是说可以没有自己的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创业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理念,没有核心理念的企业就如同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很多民营企业为什么长不大或者遇到成长的瓶颈,大多与自己没有核心理念有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发展比较盲目,包括像TCL这样已经比较成功的企业,其实还是在创业阶段。前几年TCL在网络等几个项目的失败,都反映出公司发展理念不清晰,

创业公司应具备怎样的企业文化

创业公司应具备怎样的企业文化 创业公司应具备的企业文化 很多创业公司,刚起步很难,可能缺少很多东西,但是正因为是创业公司,在确定可行之后,每一步工作都是很大的前行。金册最近接触的公司,是一个创业公司,专家团队思考了很多问题,包括了团队组建、产品设计以及市场、文化方面的东西。金册认为,一个创业公司,如果有个不错的团队,并且有一流的产品或服务创意,再加上好的时机,那这个公司的成功指日可待。 很多企业家认为,决定创业企业成功的三个最重要因素是: 1、团队 2、产品或服务 3、市场(时机、容量、等) 除了这三个基本要素,对创业公司的成功起很大影响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正确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创业公司拥有完美团队、破坏性的产品和绝佳的市场机会,如果他们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那这个创业公司也会走不远。 一个创业公司,刚起步,文化很重要,但是相对于市场、产品、团队,文化又是没必要花太多心思,但是一定要有。对于初创公司,企业文化很简单,因为其构成简单,所以更直接,主要有三点: 1、共同的发展目标(阶段性):目标是看得见、可及的,不是那种世界第一的口号,让他们有朝气,有目标,在物质无法富裕的时候,精神富裕有你想象不到的作用; 2、热爱你的产品:产品是初创企业的唯一依靠,让他们都爱它,都认同它,虽有不足,却有归属感,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 3、患难与共,合理的奖励:让他们知道,公司的成长与他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这里是他们的另一个家,家好,他们也好: 初创企的企业文化,虽然也是围绕着产品开始发展的,但资深企业高管哈桑:重塑公司要靠企业文化

企业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探讨经营情况时,话题通常集中在市场动向、并购机会、资本管理和提高生产率方面。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只有员工为取得成功而全情投入、行动一致并且动力十足,公司高层才能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我曾成功地带领六家公司实现扭亏和转型,包括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法玛西亚(Pharmacia)、法玛西亚普强(PharmaciaandUpjohn)、惠氏(Wyeth)以及诺华制药(Novartis)旗下的两个经营实体。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文化可以成为强大的杠杆,它能让企业取得更辉煌的长期成功。但许多管理者都没有把文化放在显要位置上。正是这样的疏忽促使我最近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二次创造:领袖成功连续剧手本》(Reinvent:ALeadersPlaybookforSerialSuccess)。 一家公司中每个团队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共同努力来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要让员工这样做,就得让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得通过一种包含了主人翁精神、责任制和不断学习的文化来提高他们的水平。 1997年,我成为法玛西亚普强的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刚刚经历了一次非常糟糕的合并,原因之一是领导班子在结构上无法实现对接它在斯德哥尔摩、米兰和卡拉马祖设有三个业务中心,又在伦敦附近的温莎市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中心这是1995年合并谈判的内容。内部小团体风气正在对这家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让员工目标一致,同时鼓励他们共同努力,我们撤销了这四个中心,并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新的、经过优化的管理机构。我们还把管理团队压缩了一半。此举还帮助我们送走了一些文化阻力分子,也就是那些对有益变化持反对态度的公司老人。法玛西亚普强精彩地扭转了自身的局势。随后,该公司于2000年和孟山都(Monsanto)合并,市值增长了两倍,达到520亿美元(3187.6亿元人民币)。 我的方法是通过文化实现二次创造,其中的一些措施包括: 明确期望值 指明前进的道路,制定宏大的战略,让人们同意做出改变,以便让他们为必要的牺牲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