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之一

《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之一
《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之一

《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之一《一件难忘的事》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二、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

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

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

(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

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所以2要比1难忘。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

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

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

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始作文。

1、学生列好提纲,开始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继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学生继续作文,教师巡视了解列提纲、作文情况。(所列提纲能不能发挥最大作用)

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1)选事是否准确;(2)是否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提纲;(3)事情的过程是否写具体。

板书:一件难忘的事

选取事例(难忘)

列提纲:按事情发展顺序,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具体而不罗嗦。

(这次习作教学的难点是写出这件事为什么是难忘的,所以选材是关键,着力指导。)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bpmf》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设计意图

3b p m f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而“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能生动活泼起来”。本课教学设计根据这一理念,充分挖掘文本中b、p、m、f音形与学生熟悉的爸爸拄着拐杖上山坡,山顶矗立一尊大佛,小朋友玩捉迷藏(摸人)游戏等生活情景的契合点,把文本嫁接于丰富多彩、兴味盎然的生活之树上,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学生就会在喜闻乐见中轻松完成读准b、p、m、f这四个声母的音,掌握发音方法,认清形这个教学重点,突破与单韵母组成带调音节拼读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汉语拼音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字母卡片、带调音节卡片。(师生) 2.画有四线格的小磁力贴、配有课文插图的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找朋友:10名同学书桌里藏有ɑ、o、e、i、u、ü和ɑ的四声卡片各一张,找到卡片的小朋友领读相应的拼音。 2.看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今天,我们随小明一起去爬山。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学生回答。 预设:小明和爸爸正在爬山。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声母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情境,学习b和p

(一)学习声母b。 1.课件出示菠萝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你吃过吗? 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b,指导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b和“菠萝”的“菠”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学生指名读,师正音。 (3)学生思考:b像什么? (4)教师引读“听广播”,学生接读b、b、b。 3.学习b和ɑ的拼读。 (1)教师用卡片演示两音相碰过程,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ɑ。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音节bɑ。 (3)教师把教材第25页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猪八戒手里拿着数字8,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一个箭靶,一座大坝。)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认识分数,能读写几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必要性。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经历分数认识的过程,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难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来到中心校非常高兴,因为我见到了一群活波可爱的小朋友。老师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 既然我们都是朋友了,那大家能帮助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吗?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要分给2个小朋友,该怎样分?(引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个月饼,要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 如果是1个月饼,又该怎样分?(引出“一半”) “一半”怎样用数来表示呢?(引出“分数”)(板书:分数) 你们看到“分数”两个字,有没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什么是分数?分数怎样写?什么时候用分数……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的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中的一部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二、新授

1、认识1 2 (1)了解1 2 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多少? 学生:一半 这一半我们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这一半是月饼的二分之一,那这一半呢?学生:也是二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块月饼的1 2(板书) 那二分之一怎样写呢?大家先看看老师怎样写的(板书1 2) 让同学说说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老师并介绍每部分的名称以及含义。 让同学说一说1 2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1 2。) (2)折一折1 2 我们认识了1 2,那接下来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 1 2,并涂上自己喜 欢的颜色。 (3)练习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哪些能用1 2表示?(学生 回答后,找同学说一说其他的图形为什么不能用1 2表示) 2、认识1 4、 1 3、 1 5 课件出示图片,让同学说出是几分之一,然后齐读。 3、总结出:几分之一 让同学根据前面学习的1 2、 1 4、 1 3、 1 5总结什么是几分之一(强调平均分)。 4、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91页做一做,然后订正。 5、动手折一折1 4 先让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片,折一折1 4,并涂上喜欢的颜色。然后老师呈现出几种

2017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bpmf

3.b p m f 教学目标: 1.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读音节的方法。 3.会认“爸、妈”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爸爸,妈妈”。 4.通过看图,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和认识汉字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学会“b p m f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会认“爸、妈”2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爸爸,妈妈”。 教学难点: 掌握拼读声母和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具准备: 课件、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6个单韵母: (一)告诉学生:这6个单韵母都要读得响亮清楚,发音时口形不变。 (二)按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颠倒顺序认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公园吗?今天阳光灿烂,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三、讲授新课 (一)指导看情境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主要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四人为一组讨论后汇报) 3.教师总结故事。 星期天,爸爸带小红去公园玩,大家爬上山坡,看到了一座大佛,小红想用手去摸大佛。爸爸告诉她:“你听,大喇叭正广播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在相应的地方出示音节) 4.出示语境歌 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二)教学bpmf的读音 1.教学b读音 (1)b的读音。板书,并出示图一。提问:图上画了谁?他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一位运动员,他在水上冲浪。) (2)告诉学生波浪的波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有点像,但也有点不一样。 (3)教师范读b和bo,要求学生认真听,区别他们的不同。 (4)教师小结发音方法。 读b这个音的时候,要读得b又轻又短,上下唇互相接触,突然放开,让气流

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

“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分苹果,再现平均分 (1)一天,刺猬妈妈采来了4个苹果,想分给小刺猬丁丁和冬冬。谁来帮他们分一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样多,每人2个;一种不是同样多) (2)丁丁2个,冬冬2个,你分得真公平,我们称之为——平均分。 (出示:平均分) 2、练习:判断有没有平均分。 ()()() 3、平均分,引出问题 (1)这时,从树上又掉下一个苹果,这可难住了妈妈,平均分给他俩,每人得多少呢?(板书:半个) (2)半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表示?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吗?(不能表示)今天,老师在这里想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科学,更简便的表示方法。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3)揭题: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认识1/2 1、理解1/2 (1)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读作二分之一,(跟读1/2)。 (2)分数会读了,现在请看仔细它的写法,“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苹果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先跟着老师书空一遍1/2,然后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2、你还能在这个苹果中找到1/2吗? 3、强调平均分 请看这个苹果,老师把它也分成了两部分,这部分是多少?1/2吗?为什么不是?(没有平均分) 强调:只有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4、出示一条绳子,如果老师想要这条绳子的1/2,该怎么做?如果是一张纸呢? 5、谈话:同学们自己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1)活动要求:拿出手中的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反馈:老师这里也有和同学不一样的折法,同学们课后也可去试试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折法)(3)在这里涂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的1/2,那么空白部分是多少呢?(1/2) 5、理解1/2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小结:无论是一个苹果,一个长方形,还是其他物体或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 6、巩固练习,加深对1/2的认识 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直接用1/2表示吗?为什么? (二)、认识几分之一 1、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吗? 师板书:1/4 生读。读作:四分之一 这个1/4也是分数,但是老师发现刚才1/2下面的数是2,而这个1/4下面的数为什么是4呢?4表示什么意思?(板书:4份) 那为什么上面的数仍旧是1呢? 2、练习,判断涂色部分哪些是1/4 3、创造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公开课导学案_8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几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内容分析: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的知识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概念是一次扩展,也是学生认知上的一次飞跃。在意义上和读写方法上,分数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很困难,因此,教学时,我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和感兴趣的动画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练习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 学情分析: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是个全新的概念,无论

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是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动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猜猜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人公?这节课就让我们踏上动漫列车一起到数学王国去遨游吧! 下面我们看看熊出没你的老朋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故事呢?熊大熊二去郊游。第一天,它们带了四块月饼,如果分的同样多,每只熊分到几块月饼?第二天,它们带了2块月饼,每只熊能分到几块?第三天,它们只带了一块月饼。一块月饼该怎样分呢/?这样分公平吗?是啊,你看,熊二特别生气,一个劲地嚷着:“不干不干,俺要重分!”那到底怎样分才公平呢?请生回答。数学上把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跟老师读平均分。 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只熊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半块月饼,那半块月饼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学了今天这节课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你就知道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汉语拼音bpmf》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3、bpmf。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bpmf,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二部分是拼音练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以音节bɑ为例,借助图画教学拼音方法;二是声母b和带调韵母ɑ的拼音;三是bpmf和ɑoiu相拼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bpmf的书写格式及笔顺。第四部分是读词认字,配有图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本课设计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安排上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小博士帽。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插图,帮助学生记忆声母的音、形。 3、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写姿。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教学难点: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 数山有路趣为径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习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从分数的份数定义入手,始终关注每份和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强调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从而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②使学生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相应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优质课”评选资料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浮山县城关小学秦芳【设计理念】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4个桃子的1/2、8个桃子的1/2、6个桃子的1/3等过程,让学生思考、交流、发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分母就是1”,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6——78页的例题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三年级(上册)已经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桃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美猴王给它的孩儿们带了一个大蟠桃。可面对眼前的2

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分数的初步理解导学案 教学内容:理解几分之一及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课本P91—P93的例1—例3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自学指导: 复习:1、把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两个小朋友都没意见,而且公平呢。应该()分。每人分()个。 2、怎样才是平均分?答:每份要分得()。 3、把4个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4、把2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 )支。 上面的题没难着你吧!你真棒! 5、思考:老师只有一个,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个。A:1 B: 半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吗?()怎么办? 新知:一、理解几分之一 请看书P92-93。并填空。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要动手、动脑、动口哟: 用不同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纸折一折(你有几种折法),并用斜线表示出二分之一来。并口头叙述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结合你的图用这种模式说: 把一个()平均分成了()份,其中的一 1 份是()的()。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分之(),写作:() 像这些数都是()数。你能举出这样的分数吗?如:()()。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注意:分数必须强调:()分】 3、用一张正方形纸 3、你知道分数的写法、读法吗? 写法:写的时候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2,

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1,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我会写: 九分之一 写作:( ) 你会读分数吗?如: 读作: 4、请看书P91你在画面上找到哪些地方有几分之一的分数吗?并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5、你还能表示出其它几分之一的分数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示?(把你表示的分数写在纸的背面,涂色部分后,并说说你是用哪种方法得出这个分数的。 二、 比较分数的大小。 用同一形状的纸分别折出 并涂上颜色,你发现了什么?哪个大? 小结: 从上可知:1、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 )。 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它的每一份反而越( )。 也就是说:2、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 ),分母小的分数反而( )。 41 2 1分数线: 表示( ) ( ):表示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份 这是( ),表示其中的( )份 1 3 1 8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bpmf》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b p m f》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而“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能生动活泼起来”。本课教学设计根据这一理念,充分挖掘文本中b、p、m、f音形与学生熟悉的爸爸拄着拐杖上山坡,山顶矗立一尊大佛,小朋友玩捉迷藏(摸人)游戏等生活情景的契合点,把文本嫁接于丰富多彩、兴味盎然的生活之树上,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学生就会在喜闻乐见中轻松完成读准b、p、m、f这四个声母的音,掌握发音方法,认清形这个教学重点,突破与单韵母组成带调音节拼读教学难点,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强汉语拼音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字母卡片、带调音节卡片。(师生) 2.画有四线格的小磁力贴、配有课文插图的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找朋友:10名同学书桌里藏有ɑ、o、e、i、u、ü和ɑ的四声卡片各一张,找到卡片的小朋友领读相应的拼音。 2.看图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今天,我们随小明一起去爬山。请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学生回答。 预设:小明和爸爸正在爬山。爸爸背着一个大背包,手里拄着一根拐杖。山顶上有一尊大佛,山下有两个小朋友在门洞里做游戏。 ;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既复习了旧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声母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情境,学习b和p (一)学习声母b。

1.课件出示菠萝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你吃过吗 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b,指导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b和“菠萝”的“菠”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 (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学生指名读,师正音。 - (3)学生思考:b像什么 (4)教师引读“听广播”,学生接读b、b、b。 3.学习b和ɑ的拼读。 (1)教师用卡片演示两音相碰过程,学生拼读,体会“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成一个音节:bɑ。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音节bɑ。 (3)教师把教材第25页四幅插图贴在黑板上,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猪八戒手里拿着数字8,小白兔正在拔萝卜,一个箭靶,一座大坝。) (4)教师出示bā、bá、bǎ、bà四个音节卡片,指一名学生把它们放到合适的图画下面。 (5)学生看图自由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bā、bá、bǎ、bà四个音节。 ` (二)学习声母p。 1.课件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明和爸爸正在干什么。(他们在爬山坡。) 2.教师出示声母卡片p,告诉学生上坡的“坡”读得轻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p的音。 3.师范读,学生认真看口形双唇先紧闭,然后被气流冲开,听发音。 4.学生领读、分男女生读,体会读时,要往外送气,气流较强。 、p对比读。教师用一张白纸放在嘴前,读b时白纸不动,读p时气流吹动白纸。让学生口对着手心试读,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6.学生记忆形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p像什么。 7.学生自由回答。 … 8.教师引读“上山坡”,学生接读p、p、p。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通过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并且联系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理解,通过操作,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过程与方法。本轮学习与第一轮一样,无须归纳和揭示“分数的意义”,而是组织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操作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形象地建构分数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学生在上册时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课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内容主要是认识把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中的一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特有的民俗剪纸文化,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第1课时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并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课件) 教师:请看图,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森林公园开展数学活动,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交流后,教师注意直奔主题: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几瓶矿泉水?) 教师:8个同学可以用8表示,4瓶矿泉水可以用4表示,看这里有几个月饼、几个西瓜,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可以用学过的整数表示吗? 教师:其实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表示,今天这节课一起来认识

“分数”。 板书课题:几分之一 二、游戏活动,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1.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分月饼的游戏来研究分数好吗? (1)4块月饼,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怎样分公平?(板书:平均分) 为什么?(说明:每人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 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4÷2=2(块) 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2÷2=1(块) 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块? 1÷2=?(半块) (2)教师:“半块月饼”用什么来表示?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创造一个数来表示吗?(同学们各抒己见,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2.比较各种表示方法,并体会分数的简洁性与含义(除号与分数线很相似),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形式。 三、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认识。 (1)将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2)二分之一写作:(边写边说写法)。 (3)教师:想一想:在“”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建立分数概念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分数,能自己往下写分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功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初步建立几分之一分数的概念。教学用具:各类卡片图,各类折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t: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在奥运赛场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学校里老师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来教育我们,你也想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员、小法官和小老师吗?(想!)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出示:小华、小丽两个小朋友。 a:出示6个大苹果,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要求学生说出“平均分成两份”,学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样公平、公正来分一分。(“平均分成两份”,

学生分。) c:出示两个汉堡,又该怎样来分?(齐分,学生上去分。) (小结:我们都把它们进行了“平均分”板书。) d:出示一个大饼,你能公平公正地来分一分吗?你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吗? 揭题:我们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它叫做“分数”(板书)(二)探究新知,不断摸索: 1.认识。 t:刚才我们把一个大饼通过平均分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就是“”。那“”怎么来书写呢?跟着老师一起写(学生举起手指一起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把大饼平均分成了2份,再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二分之一(齐读“”两遍,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边演示边说:把大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拿起分好的大饼:左边这一份是整个大饼的,那右边这一份呢?(齐说:) 同桌活动:从信封中拿出各种折纸,你能折一折这些图形的吗?(请学生交流,注意语言的表达。) t:老师也忍不住想来折一折了(拿起一个正方形的折纸,随便一折,将它剪下,举起一块说是“”。)(学生反对,强调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碰到过的例子?(学生交流。)

bpmf教学教案

《b p m f》教学设计 特级教师 【设计理念】 “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能生动活泼起来”。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知识、言语、情感等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把文本嫁接于丰富多彩、兴味盎然的生活之树上,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就能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b p m 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教读、教写b p m f 2.学习拼读音节。 3.教学带调拼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韵母家族的6个朋友(出示a o e i u ü)一起读读,你们读得真准,能不能按字母顺序摆一摆,再按顺序读一读。你们记得真清楚。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用拟人化的口气叙述旧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一起到拼音王国里再认识四个声母家族的朋友,充满生活情趣。 二、创设情景、学习“b p”音形 (一)导入新课 指导儿童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声母。 师问: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看大佛)对,这就是“大佛”的“f”,相机出示卡片“f”指着图上的山坡部位,问,他们看大佛,要先爬一段什么呢?(山坡)这就是“山坡”的“p”,出示卡片“p”,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这就

是“用手去摸”的“m”,出示卡片“m”。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这就是“广播”的“b”,出示卡片“b”。 [设计意图]练习生活亲情导入,使语文课堂充满的生活味儿。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小学生学得亲切自然。 (二)教学发音:教学声母“b”: 1.看图说话引出b。 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个音就是把“广播”的“播”读得又轻又短。 2.教学b的发音,认清字形。 (1)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然后教师示范,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发音。一定要读的又轻又短,也可以运用教材中“波浪”的的“波”。编口诀“帆船冲浪bbb”。 指导发音要领:双唇紧闭,然后嘴唇突然张开,吐气成音。读时要轻而短。 (2)师范读、领读,正音。 (3)忆字形。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会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分别是聪聪和明明,他们俩要去公园游玩,妈妈为这姐弟俩准备了一些好吃的,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呢 出示图:四个苹果2瓶水一个月饼 2.生成问题:你能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吗怎么分公平 依次分苹果和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分)

3.现在只剩下一个月饼了,怎么办呢还能平均分给两人吗每人分得多少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0,1,2,3……等数表示吗这些数都是整数,遇到不够一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月饼。这就需要数学王国的新朋友来帮忙了,想知道是谁吗(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1 二、学习 2 1.读、写1/2 (1)出示纸月饼 仔细观察: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几份(两份)这一半正好是这两份中的几份(1份)板书:-,2,1,1份是这个月饼的1/2,知道了二分之一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它怎么写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写。师:先写一个短横,表示平均分,我们把月饼平均分成几份(2份)那就在短横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1份)就在短横的上面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 (2)小结: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想读一读这个数指名读,齐读。(提示:从下往上) 1/2是由1,2,和——合成的一个整体,它是一个分数。你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吗也就是说分数必须有分数线,分母和分子。 1的吗同桌互相轻(3)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块月饼的 2 声的说一说。 (出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每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这里的它指的是谁

《几分之一》精品教案(通用版)

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中国的什么节日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中秋节,因为看到了月饼。 师:那上边的小女生吃了几个月饼?(半个,一半……)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分得的结果不是“整个”的情况,为了表示这样的结果,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几分之一)(设计意图:以分食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 2 。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月饼的一半,一半怎样表示呢?生1:可以这样表示。 生2:我见过分数,可以这样表示:1 2 。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一下。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在1 2 里,2是分母,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1是分子,表示其中的 1份,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师边板书边解释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师:这一份是1 2 ,那另一份呢?它指的是谁?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 得到这个月饼的1 2 的呢? 3.表示出1 2 。 师: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你能表示出1 2 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1/2,理解1/2的含义。 1、出示主题图,说说他们都在干什么? 2、一块月饼分给小东和小明吃,怎么分得公平?,(平均分)如果给你一把刀,那刀得从哪儿下?(中间)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几分之一。(揭题) 3、主题图中哪些东西也能用1/2表示? 4、判断(电脑出示)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形的1/2吗? (从生活实际引入分数,让学生分一分月饼,突出强调“平均分”,使学生感受到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一半”。 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二、动手操作,认识1/4。 认识了21,想认识41吗?如果要表示出这张纸的41 ,猜猜要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几份? 1、拿出准备好的纸。你能折出这张纸的1/4吗?并用彩色笔涂出它的1份。学生动手操作 2、随手展示学生作品。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1/4表示

4 1 师:我们一起来看,同样的正方形,我们可以这样折,也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 同学们折法不同,那涂色部分为什么都是这个正方形的41 呢? 生:它们平均分成4份。 师:是这样吗?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师小结:看来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41 形状一样吗(不一样) 可涂色部分为什么也都可以用41 表示呢? 生都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正好是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图形的41 。 师:你看,用不同的图形,也能表示相同的分数。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用圆折的。 师: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41 吗? 展示

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x

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木9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学习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复习:1、把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怎样分两个小朋友都没意见,而且公平呢。应该()分。每人分()个。 2、怎样才是平均分?答:每份要分得()。 3、把4个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4、把2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支。 上面的题没难着你吧!你真棒! 5、思考:老师只、,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个。A: 1 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吗?()怎么办? 新知:一、认识几分之一 自学指导:请看书P90,并填空 一、分月饼 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1个刀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二、小组合作,认识1/2。 1、你能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吗?可以画图表示,还可以口己试着创造一个数学符 号来表示。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行! 2、小明这样说对吗? 小明说:“我把一个西瓜切成两块,我吃了其屮的一块就是吃了这个西瓜的丄: 2

3操作交流 (1)动手折一折、涂一涂,你能找到手中图形或毛线的丄吗? 2 (2)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得到1 ? 2 思:刚才我们所用的图形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呢? 三、认识() () 1、认识了 1 ,你还想认识1 ?赶快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把你得到的 2 () 分数写在下面吧。 2、如果把你折的图形多涂几份,可以用()表示?涂一涂,写一写。 () 四、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1 ……( ) ----- ??????( ) 2…… ( ) 五、巩固练习 1、下面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