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

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
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四套)

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

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

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

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

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更有效。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B、珍爱生命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

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不确定

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

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

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

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答

五、论述题(20分)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2)、关键是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

2020年小学科学课标考试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

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A、6

B、18

C、4

D、3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小学科学课程性质是什么?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3)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3、小学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

(2)倡导探究式学习。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

(2)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3)处理好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

(4)不要把探究式学习作为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五、论述题。(6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小学毕业升学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毕业升学数学模拟试 卷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二) 评分: 一、仔细推敲,谨慎判断。(正确的涂Y ,错误的涂N 。共6分) 1、钝角大于90°,所以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 2、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所以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正方形的周长越大,面积就越大,长方形的周长越大,面积就越大。( ) 4、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半径和高成反比例。 ( ) 5、大于52而小于5 4 的分数有无数个。 ( )

6、比的前面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二、反复比较,准确选择。(请在答题卡上涂黑你的选项。共6分) 1、两个分数的积一定,它们成( )比例关系。 A 、反 B 、正 C 、不成 2、甲、乙两人同时走一段路,甲用21小时,乙用3 1 小时,( )走得快。 A 、乙 B 、甲 C 、不能确定谁 3、根据 ………现在图中有n 个三角形,要用( )根小棒。 A 、2n+1 B 、2n+2 C 、3n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积最小的是( ) A 、长方形 B 、圆形 C 、正方形 5、a 大于O ,下面式子中,得数最小的是( ) A 、a ×54 , B 、a ÷54 C 、a+5 4 6、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明天也下雨,那么后天( )

A 、一定下雨 B 、不可能下雨 C 、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三、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我市人口总数为1795027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人。 3、( )÷( )=5 3 =( ):( )=( )% =( ) 小数 4、零上2℃记作( )℃,零下15℃记作( )℃ 5、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6、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3 2 :0.5化成最简比是( ),比值是( )。 8、85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单元 (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目镜(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材料,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入括号内。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纸 镊子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乙(放大倍数小,视野宽阔)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2、1、 4、3、5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见14页) (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 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 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 结论:水中含有微生物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5分) (6)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5)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 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2016河北省对口升学数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2016年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模拟试题(一) (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 一、本试卷共4页,包括三道大题37道小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所有试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 设集合{}{}{}d c b B c b a A e d c b a U ,,,,,,,,,,===,则=?)(B C A U ( ) A.{}d c b ,, B.{}d c b a ,,, C.{}a D. {}e a , 2.如果1>>b a ,那么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4 4 b a ≤ B .lg()0a b -> C .22-- 3.已知0>ab ,则“ab x =”是“b x a ,,成等比数列”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下列各函数中,与函数2y x =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y = B.4 y = C.y x x = D. 3 x y x = 5.若01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log x a y a y x -==与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6.函数sin cos 4 4 x x y ππ=+的值域为( ) A .)1,1(- B .]1,1[- C .]2,2[- D .]2,2[- 7.函数()32 x x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A. x 轴 B.y 轴 C. 原点 D. 直线1y = 8.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 若11=a ,公差2=d ,117k k S S +-=,则=k ( ) A.8 B.7 C. 6 D. 5 9.已知)2,(m ,)1,1(-+m , ⊥,则m 为( ) A.-2 B. 1 C.-2或1 D.2或-1 10.将函数x y 2sin =图像向x 轴负方向平移12 5π 个单位得到)(x f y =的图像,则函数)(x f 的解析式为( ) A. )652sin(π+ =x y B. )1252sin(π+=x y C. )652sin(π-=x y D. )12 52sin(π-=x y 11. 若直线b x y +=3与圆102 2=+y x 相切,则=b ( ) A.10± B. 102± C.±10 D. 1010±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4.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垃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5.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 (√)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 3.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 4.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5.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6.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 7.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8.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

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 A.直接的 B.指导性的 C.限制较死 D.控制严格 2.“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3.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 4.工程领域的核心是(C)。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A.6 B.18 C.4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小学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卷(2020年整理).doc

小学毕业升学全真模拟试卷 (9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23分) 1、五十五万一千零九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7 3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 3、2.08千克=( )克 3立方米5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4、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质数多( ),最小的合数是( )。 5、6,12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6、一个圆的直径是4厘米,它的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7、在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4.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4.5﹕0.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6厘米,高是底的4 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这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3.954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 )。 11、一袋面粉重25千克,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袋面粉的( ),每份重( )千克。 12、六年级二班今天出勤的人数是48,占全班人数的25 24 ,这个班今天有( )人没来上学。 13、把35化成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是(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5分) 1、13的倍数中,最小的是26。 ( ) 2、4∶6和12∶18可以组成比例。 ( ) 3、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 ) 4、正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 ( ) 5、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三、看一看,选一选(8分) 1、一根长5米的绳子,剪去3 1后,又剪去5 1米,求还剩多少米。正确的列式为( )。 A 、5 13 1 5-- B 、?? ? ? ??513 115-- C 、5 13115--??? ? ?? 2、乙数比甲数少4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A 、3∶2 B 、3∶5 C 、5∶3 3、用三个1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下列各数中两个零都读出来的是( )。 A 、11010 B 、11001 C 、10101 4、把4克酒精溶于40克水中,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是( )。 A 、1∶10 B 、1∶11 C 、5∶11 5、加工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 A 、100% B 、99% C 、1% 6、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7、用两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48 B 、24 C 、40 8、四个学生期末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5分,其中三个学生的成绩分别是89分、94分、98分,第四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是( )分。 A 、96 B 、97 C 、99 四、计算(24分) 1、直接与得数。(8分) 19+42= 1.58+0.42= 252-101= 0.25×4= 7.8÷0.6= 4 1 21-= 0÷ 13 8= 1÷9 1×9= 2、竖式计算。(4分) 81×12 8.47÷7.7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9.7÷0.01-35.6×6 275×58+42×275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3分) 、整理器材。(1分)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3分)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1分) 、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1分) 6、整理器材。(1分)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睿.智(ruì) 孱.头(càn) 燠.热(ào) 锱.铢必较(zī) B.油腻.( nì) 便.当(biàn) 山岨.(jū) 毛骨悚.然(sǒng) C.屯戍.(xù) 抽噎.(yē) 萌蘖.(niè) 蓊.蓊郁郁(wǒng) D.轨.道(guǐ) 笑靥.(yàn) 嗾.使(zú) 自惭形秽.(s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花园里的郁金香迎风吐艳,远远望去像一群阿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B.人生怎么可能真的常乐未央,于是我们不再希望快乐,只希望自己不要不快乐! C.他气又大,腰又痛,便掀开烂棉絮,悉悉窣窣地从谷草上爬起来,想出去转一转。 D.古希腊晚期,当哲学像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自己终点的时候,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已经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这块久受希腊理性文化精神浸润的土地上。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自鸣得意,自以为见解高过别人,依我看来,正是五十步笑 .... 百步 ..。 B.初中时候,我跟同桌礼尚往来 ....了整整三年。 C.他说起话来冠冕堂皇 ....,在任期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保

爱老百姓的爱戴。 D.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不能不落 ..。 ..窠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种新培育出来的,耐干旱、耐盐碱的月季花,最近在全市街头花园大量种植起来。 B.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这位教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的安全,自己却搭上了性命。 C.中山路少年活动中心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在青少年人群中推广羽毛球运动的专业团队。 D.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以及体裁对应完全正确的项是 A. 李乐薇《离太阳最近的树》当代散文 B. 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当代散文 C.汪曾祺《胡同文化》当代散文 D.蒋伯赞《内蒙访古》现代小说 6.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侏,俟我于城隅。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D.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 ( 解决( 3 自己( 更有效。 4 又是(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B、珍爱生命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3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4、教学建议中指出,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 息阶段 5 A、搜集资料B 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 答:(1)、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2 3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对口升学考试文化基础模拟试卷

对口升学考试文化基础模拟试卷 文化基础(250分) 语文(7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找出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彳亍(chíchú)炫(xuàn)耀氤氲(yīnyùn)暧昧(àimèi) B、狼藉(jí)坍圮(yǐ)熨贴(yǜ)敕(chì)造 C、颓圮(tuípǐ)亘古(gèn)恪守(kè)沮(jǔ)丧 D、肆意(sì)意蕴(yùn)弥(mí)漫濒(bīng)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泄露机密水泄不通一泻千里 B、委曲求全屈指可数无事生非 C、举止安祥礼尚往来至高无上 D、相辅相成一脉相承关怀备至 3、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为人豪爽,交游甚广,朋友可谓汗牛充栋。 B、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只能是不刊之论。 C、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家炙手可热的话题。 D、.唐代"草圣"张旭的草书水平之高,可谓登峰造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董存瑞》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貌似年轻的外公其实已经六十五岁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5、下列各句中,不是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华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B、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 C、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 D、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下列课文的篇名、体裁、作者对应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A、《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文——贾祖璋 B、《项链》——小说——雨果 C、《荷塘月色》——小说——朱自清 D、《雷雨》——小说——曹禺 8、下列各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①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广。②但是,切记也不要忘了精读。 ③既要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④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 ⑤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①④③②⑤ 二、名句默写和仿写句子(14分) 1、海内存知己,。 2、海日生残夜,。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老骥伏枥,。 6、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最新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班级姓名评分 一、填补空白。(每题2分,共20分) 1、一亿五千零八万四千三百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2、30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某一天河源的最高气温是零上19℃,记作+19℃,北京的最高气 温是零下2℃,记作()℃。这一天两座城市的最高气温相差()℃。 4、():16==()÷12=75%=()。<填小数> 5、3600立方分米=()立方米,小时()分钟。 6、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占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100度,底角是()度。 8、如果甲数是乙数的,那么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少()%。 9、爸爸买了5000元国家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6.5%,到期时他能获得()元的利息。 10、在歌手大奖赛中,有五位评委给1名歌手打分。去掉一个最 高分,平均得分为8.9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为9.1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

二、分清是非(对的打“√”,错的打“×”)。(8分)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2012年的2月份有29天。() 3、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4、-8比-6大。() 5、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出售,就是指衣服的现价与原价的 85 %。() 6、河源到广州行车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7、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8、从盒中描出红球的概率是5%,说明这个盒中一定有5个红球。()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0分)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厘米,实际距离为300千米,这幅图比例尺是()。 A、1:50000B:1:500000C、1:5000000D、1:50000000 2、下面的小数去掉数字0而小数大小不变的是()。 A、6.08 B、6.80 C、60.8 D、60.08、3、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200元,先涨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是()元。 A、1188 B、1320 C、1080 D、1200 4、把10克盐放入100水中,盐占盐水的()。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新编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姓名分数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 (),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 自己()、(),比() 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不确定 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 息阶段 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模拟试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共22分) 1、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截止2000年7月,我国人口已达00人,这个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人。 2、3分24秒=分 3.5米=米分米 1吨50千克=( )吨 3、1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从5月1日“劳动节”到10月1日“国庆节”共有( )天。 5、工地上有a 吨水泥,每天用去b 吨,用去6天后还剩下吨。 6、( )÷15= 45 =:( )=( )%=( )(小数)=( )成。 7 、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比是1:2:6,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8、圆的周长和直径( )比例。如果y=8 x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9、六⑴班男生人数占全班的95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10、鸡兔共有20个头,70只腿。鸡有()只,兔有()只。 11、把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切成两个部分,表面积增加96 平方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分米。 12、一个盛满水的圆锥形容器,水深18厘米,将水全部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 形容器里,水深是()厘米。 二、仔细比较,慎重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1:100 B、 1:99 C、 1:101 2、4x+8错写成4(x+8)结果比原来() A、多4 B、少4 C、多24 D、小6 3、下面各数中,只读出一个零的数是() A、600606 B、606600 C、606060 4、12、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A、1:2π B、1:π C、2:π 5、某工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60%,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少()% A、60% B、% C、40%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表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班别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烧瓶(10分)②水槽(或烧杯)(5分)③气球(5分) 2、气球受热的变化(40分) ①在烧瓶口上套一个小气球(20分) ②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20分) 3、气球受冷的变化(30分) ①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大小变化(15分) ②解释气球大小变化的原因(15分) 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能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气球大小变化证明: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气体的热胀冷缩 (四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班别座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讲述仪器用品名称(20分) ①条形磁铁(10分) ②指出一块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涂色的条形磁铁)(10分)2.观察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35分) ①将两块涂色的条形磁铁两极相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20分) ②判断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填写实验记录(15分) 3、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35分) ①将涂色条形磁铁与未涂色条形磁铁靠近(10分) ②判断未涂色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用S和N标上记号(15分)4.整理仪器(10分) 仪器用品整齐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 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极相互,异极相互 后白塔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表 试题: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 (三年下册) 学校:班级:考核日期:年月日

监考员签名: 后白塔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技能操作测试试题班别座号成绩 实验目的: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定滑轮、铁架台、测力计、杠杆尺、钩码等。 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测出所用的拉力。 3、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朝不同的方向用力。 实验现象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50克的钩码,用力_____牛。 2、用定滑轮提起50克的钩码,所用的拉力____牛。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12分) 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可分为和。 2、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3、,凌万顷之茫然。 4、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第要素,塑造人物是小说的。 5、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他的早期喜剧代表作 是。 6、,千里共婵娟。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词加点的字注音与书写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宁谧.(mì)滑稽.(jī)贮.藏(zàng)尴.尬(gān) B、倾扎.(yà)蹙.缩(cú)巾帻.(zé)纨绔.(kù) C、谬.种(miù)溯.洄(suò)纹.乱(wén)臀.部(tún) D、氛.围(fēn)墓冢.(zhǒng) 吮.吸(shǔn)敕.造(chì) 2、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朝代)作品中人物,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鸿门宴》-----西汉----项羽-----古代散文 B、曹禺-----《雷雨》-----现代------鲁待萍-----小说 C、鲁迅-----《祝福》-----现代------四婶------小说 D、曹雪芹-----《红楼梦》-----清代------探春-----小说 3、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爷爷“老了”,她请假回家奔丧去了。(讳饰) B、他手指缝里夹着一支“大中华”,不停地跟乡亲们打着招呼。(借代) C、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比喻)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是您忠诚的儿子。(呼告)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块地里种满了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西红柿等。 B、由于人口过多,造成了我国各大城市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日益严重。 C、来自京、津、沪三地的当年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 军老战士代表将登台演唱革命歌曲。 D、今天开会,主席台上坐着三个学校的校长。 5、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一片。 (2)、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茶蔬下饭,只见一个人将进来,在酒店里坐下。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随后文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 A、(1)平静、宁谧(2)撞(3)泻(4)精巧 B、(1)安宁、柔静(2)闪(3)泻(4)精细 C、(1)柔静、宁谧(2)闪(3)泻(4)精巧 D、(1)安宁、柔静(2)跑(3)泻(4)精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范增数目.项王。(2)朝服.衣冠。 (3)项伯杀人,臣活.之。(4)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侍之。(6)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A、(1)(3)/(2)(4)/(5)(6) B、(1)(2)/(3)(4)/(5)(6) C、(1)(2)(3)(4)/(5)(6) D、(1)(3)(4)/(2)(5)(6)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比()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