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大省

浙江:经济大省为何要做强“文化引擎”

——解读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战略部署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辆名为“钱江浪花”的文艺直通车,车身两边展开后就能搭建成一个80平方米的大型舞台,直通车带着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优秀文艺节目,在浙江全省乡镇农村一路行来一路演,已为渴望文化享受的基层观众演出多场。从去年开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组建的“钱江浪花”艺术团,它的名字在浙江越来越响亮,逐步形成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艺节目配送中心;那辆根据基层演出特点和需要专门设计的“直通车”,也逐渐为众多基层群众所熟悉和喜爱。不久前,浙江钱江浪花艺术团有限公司新组建成立,每年将为基层演出200场以上,走遍全省更多乡镇农村。一朵朵文化建设的“钱江浪花”,正在浙江次第绽放。提升文化“软实力”,浙江的步伐坚实豪迈。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人文精神,正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文化灵魂”。刚刚侵袭浙江的“麦莎”台风,成为检验浙江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一场特殊考试。面对无情袭来的巨大自然灾害,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沿海各市县干部群众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人的生命最可宝贵,全省上下及早部署、科学防范,安全大转移124万群众;台风刚过,家园遭受重创的沿海干部群众挺身而出,携手互助,抗灾自救,“流汗总比流泪管用”、“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此次成功抗击“麦莎”台风的实践,不仅丰富了浙江的抗台经验,更是“浙江精神”的生动写照。

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力度空前,城乡文化设施正加速建设。杭州市古运河畔,“西湖文化广场”展露新姿。作为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目前,这一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的核心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已经结顶。不久的将来,展览馆、影视艺术中心、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礼仪集会区等文化设施将为群众提供一流的文化服务和活动场所。从2001年到2005年,省财政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建设浙江美术馆、科技馆等;每年拿出5000万元,扶持基层文化建设、保护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省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累计达到27.74亿元。各地文化设施建设的“热情”持续升温,新建和改建一批高质量的文化设施。

公益性文化事业百花齐放,为广大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眼下,到浙江嵊州务工的外来人员都会收到一份温馨的文化礼物——“文化绿卡”,持卡可以在各文化场所免费消费,和当地市民一样享受“文化大餐”;在外来务工人员中,还组建起业余越剧演唱队、民乐演奏队、体育运动队等。不仅如此,全省“万场电影进农村”、“百场广场文化演出”、“老年越剧周”、“雏鹰计划万里行优秀儿童剧送戏演出”等各类文化载体,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面向基层、贴近群众。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全省8家国有文化集团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涌现新品、精品。活跃的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成为浙江文化经济一大亮色。横店集团、宋城集团这些率先涉足文化领域的民营企业,享誉全国。2004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669.70

亿元之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最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25.2%,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文化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是立竿见影和轰动效应;文化工作是一项相对务“虚”的工作,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更加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这篇“务虚文章”,正在扎实、深入地推进,令人欣喜。

崭新的坐标

厚厚一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调研报告,汇聚了经济浙江的文化智慧和汗水,记者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蓦然回首,1999年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以来,省委、省政府的思路措施越来越清晰:2000年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年出台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2002年又将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经济写入党代会报告,2003年浙江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

正是在总结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省委今年毅然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列入重点调研课题。省委书记习近平主持调研,省领导先后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地,实地考察了60多处文化设施和单位,举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四个强省”等专题座谈会。省政府、省政协和其他部门也作了大量相关调研。

6月底,省委负责同志率队专门赴京,恳切问计,签定了“浙江省—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协议意向书”

基于扎实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支持,浙江省委7月底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会,科学决策,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大省建设,提出崭新的建设坐标:

增强文化“三力”。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深化理论武装、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进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使全社会共享文明成果。

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包括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

建设“四个强省”,深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体制改革。

与此配套,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组成的课题组,就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命题,制定出一套完整严密的刚性指标评价体系。它对全省及11个市文化建设的现状量化统计,合理设置,公平评价,严格考评。这样的体系使得文化建设“软”目标变成了对各地进行动态推进的硬抓手。

眼下,各市县党委、政府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文化产业扶持和配套政策、加文化建设的投入、引导和推进社会力量共同经营,文化文化建设好戏连台,让人振奋。

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辆名为“钱江浪花”的文艺直通车,车身两边展开后就能搭建成一个80平方米的大型舞台,直通车带着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优秀文艺节目,在浙江全省乡镇农村一路行来一路演,已为渴望文化享受的基层观众演出多场。从去年开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组建的“钱江浪花”艺术团,它的名字在浙江越来越响亮,逐步形成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艺节目配送中心;那辆根据基层演出特点和需要专门设计的“直通车”,也逐渐为众多基层群众所熟悉和喜爱。不久前,浙江钱江浪花艺术团有限公司新组建成立,每年将为基层演出200场以上,走遍全省更多乡镇农村。一朵朵文化建设的“钱江浪花”,正在浙江次第绽放。提升文化“软实力”,浙江的步伐坚实豪迈。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人文精神,正成为引领浙江发展的“文化灵魂”。刚刚侵袭浙江的“麦莎”台风,成为检验浙江干部群众文明素质的一场特殊考试。面对无情袭来的巨大自然灾害,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沿海各市县干部群众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人的生命最可宝贵,全省上下及早部署、科学防范,安全大转移124万群众;台风刚过,家园遭受重创的沿海干部群众挺身而出,携手互助,抗灾自救,“流汗总比流泪管用”、“只要有生命就有希望”。此次成功抗击“麦莎”台风的实践,不仅丰富了浙江的抗台经验,更是“浙江精神”的生动写照。

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力度空前,城乡文化设施正加速建设。杭州市古运河畔,“西湖文化广场”展露新姿。作为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目前,这一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的核心区域——文化艺术中心已经结顶。不久的将来,展览馆、影视艺术中心、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礼仪集会区等文化设施将为群众提供一流的文化服务和活动场所。从2001年到2005年,省财政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建设浙江美术馆、科技馆等;每年拿出5000万元,扶持基层文化建设、保护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省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累计达到27.74亿元。各地文化设施建设的“热情”持续升温,新建和改建一批高质量的文化设施。

公益性文化事业百花齐放,为广大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眼下,到浙江嵊州务工的外来人员都会收到一份温馨的文化礼物——“文化绿卡”,持卡可以在各文化场所免费消费,和当地市民一样享受“文化大餐”;在外来务工人员中,还组建起业余越剧演唱队、民乐演奏队、体育运动队等。不仅如此,全省“万场电影进农村”、“百场广场文化演出”、“老年越剧周”、“雏鹰计划万里行优秀儿童剧送戏演出”等各类文化载体,让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面向基层、贴近群众。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全省8家国有文化集团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涌现新品、精品。活跃的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成为浙江文化经济一大亮色。横店集团、宋城集团这些率先涉足文化领域的民营企业,享誉全国。2004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669.70亿元之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最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25.2%,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文化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而不是急功近利,需要的是一砖一瓦的积累和一代一代的传承,而不是立竿见影和轰动效应;文化工作是一项相对务“虚”的工作,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因此,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更加需要求真务实的精神,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在浙江,文化大省建设这篇“务虚文章”,正在扎实、深入地推进,令人欣喜。

解读纲要:用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大省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3年多来,阔步走在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征程上的浙江人,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架构,满怀信心地迎接新一轮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纲要》:文化大省建设的进军号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省第十次党代会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提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0年,省委在制定新世纪第一个发展纲要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眼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把文化的发展摆到了战略的高度加以整体规划,讨论通过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将此与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融合,与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部署接轨。

这无疑是新世纪发展先进文化的奠基礼,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进军号。人们越来越真切地领悟到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越来越深刻地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内容之一的深远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发生许多新变化。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省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教育高潮迭起。在群众性讨论基础上产生的《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虽说只有992个字,却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行为操守的准则。

总结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全省开展学习范匡夫、马健、毛泽平、张家明、朱缀绒等先进典型的活动,为从政道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创佳绩。紧密结合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广泛、深入地推进,杭州、宁波跻身全国先进城市行列,温州、绍兴、嘉兴等市城乡面貌大变,绍兴县、慈溪市、萧山区、义乌市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舟山文明旅游景区焕然一新。各地还涌现了1023个省级文明单位、110个省级文明社区和107个省级文明村镇。

通过广泛深入地揭批“法轮功”,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本质,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创新:文化大省建设的生命力

作为民族灵魂和精神旗帜的文化,必须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又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大省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浙江是资源小省,何以成为经济大省?新千年之交,全省开展的“总结浙江经验,弘扬浙江精神”的大讨论,使人们豁然开朗:我省经济之所以持续快速发展,追根究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文化传统和文化积累。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来的特有人文精神,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锤炼而获得创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究实效”。过去,我们凭着“浙江精神”,赢得了居于全国前列的经济成就。而今,在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需要高扬“浙江精神”。

3年多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大批文化设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矗立于现代都市之中;全省财政在文化事业中的投入达10多亿元,特别是加大了对公益类文化事业的扶持;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初步形式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兴文化产业群体以及城市带动农村的文化发展格局,传媒业、旅游业、演艺业、美术业、会展业、体育业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正在孕育更大的发展势头。

文化大省建设的提速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浙江精神的广泛宣传,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互动:现代化建设的交响曲

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源泉和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兴起,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与经济日趋融合。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快文化发展;加快文化发展,又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与机制的改革。文化大省建设如果不能与经济强省建设互动,现代化建设就会出现“跛足”现象。

应当清醒地看到,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整体素质有待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竞争,经济实力的提升需要文化的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我省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并且经济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机制和资金,将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可以优化我省的产业结构,有利于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社会进步。实践证明:文化和经济日益相互渗透,经济的发展中有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的勃兴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看到,在新千年重新亮相的杭州“西湖博览会”,连续两年全面提升了省城会展业、服务业;舟山的沙雕节连办3年,引来了43万中外游客,带来了3亿元的联动效益。

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经济竞争力就越强。台州市在城市建设运作中培育文化产业,不仅带动了市民的文化消费支出,而且优化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民间资金的投入;浦江县将书画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融会贯通,发展了水晶制品、竹木根雕等工艺品产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同样可喜的是,不少知名企业不仅在企业经营中导入了文化理念,加大了文化含量,而且以高涨的热情投入文化产业。这些景象都鲜明地显示:经济强省建设的高潮,正在呼唤和推动着文化大省建设的高潮。

建设文化大省若干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不仅需要我们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上取得进步,而且需要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跃上一个相应的高度。省委六届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任务,体现了十六大精神,顺应了我省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笔者以为,文化大省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省。要扎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以外,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十个方面的要点:

一、建设文化大省,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真正把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文化的力量融会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综合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力的强弱与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从提升综合省力、加快河北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确立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切实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当前,要抓紧制定建设文化大省规划实施纲要,明确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要加强党委的统一领导,健全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大文化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尽快研究建立文化发展保障和统计指标体系,为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建设文化大省,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大省的根本思想保证。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三、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大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观念更新滞后和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我省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机制上大胆创新,大胆突破,在文化发展上不断打开新视野,开拓新境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化创新的工作重心是,密切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围绕破除制约河北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

碍,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为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大省,为破除两个障碍、加快河北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西柏坡精神和新世纪河北精神。十六大报告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河北而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落到实处,就要着力弘扬和培育西柏坡精神和新世纪河北精神。我们所有文化工作都必须立足于构建促进我省加快发展的精神支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西柏坡精神和新世纪河北精神,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与省委提出的“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有效承接起来,以此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焕发活力,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五、建设文化大省,必须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新世纪河北形象。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我省加快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逐步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河北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充分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种载体,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全力构建“诚信河北”,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文化;全力构建“创业河北”,营造勇于攻坚、敢为人先的创业环境,努力塑造新世纪河北新形象。

六、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切实加大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投入,全面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投入严重不足是影响我省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文化事业发展能力处于一种更需扶持的阶段,需要政策扶持的现实要求更加迫切。因此,要下大决心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完全落实中央和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文化公益事业的投入。加大投入的重点,除十六大提出的“四个扶持”以外,要放在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要突出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下大力解决我省文化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力争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七、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加快发展我省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省的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已成为很多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国内一些先进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很快。我省文化产业各门类与先进省市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与国外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相比差距就更大,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我省的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加紧制定完善我省文化产业政策,如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等;加紧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统计指标体系,并尽快进入实质性运作。另一方面,要加快我省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通过集团化建设,对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要注重运用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下大力推进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八、建设文化大省,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活跃文化市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整体推进,逐步建立充满活力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要抓紧制定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在制约

文化体制改革的干部人事制度、国有资产经营授权等方面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松绑,使其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地位。要关注文化消费需求的新变化,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和数量,优化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活跃文化市场。同时要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加快文化立法进程,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九、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努力培育文化大市、文化大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群落。只有各市、县的文化建设跟上来,才能为建设文化大省奠定坚实基础,一个文化大省的形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要把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要突出当地特色,确定城市文化形象和主题,逐步建成若干标志性文化设施或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同时,要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区域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逐步形成具有时代气息和区域特色的文化群落。要下力抓好群众性文化活动,拓展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我省是文物大省,民间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间特色文化产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是目前培育文化大市、文化大县一个极其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十、建设文化大省,必须全面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文化大军。建设文化大省,人才是保证。我省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相当突出,主要是缺乏属于自己的文化艺术大家和学界名家,缺乏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专家和人才,缺乏懂政策、能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当前,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我省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认真研究我省文化队伍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确定工作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和文化艺术院校,逐步建立人才学习培养基地。二是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实现文化人才资源共享。积极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建立文化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人才的合理流动。要树立“要求所有,更求所用”的人才观念,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政策,抓好引进环节,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形成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为建设文化大省造就一支复合型的文化管理队伍、一支专家型的文化研创表演队伍、一支开拓型的文化经营队伍。解永会吕新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