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材料

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材料
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材料

中国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红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她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经验,是当代中国非常珍贵和优秀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30 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红色文化热” 的兴起则满足了人们心灵的需求。这一时期,红色小说的再版,红色电影的播放,红色之旅的推出,红色歌谣的传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唤醒了储藏在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

而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红色文化” 日渐成为文化产业中一支颇具潜力的重要力量,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进出口”比例为12:1 ,呈现出极大不平衡的态势,而红色文化产业符合中国的实际,这一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如今的红色文化产业可以成为红色文化产品的中流砥柱。红色文化只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才会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如何把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核心价值理念一直是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

一、红色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部分地区经济的招牌产业

虽然红色文化产业在我国的起步普遍较晚,在规模、档次、市场占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重庆和江西瑞金的这两座站立着的红色之城以唱红歌、读经典、演艺红色歌舞节目等活动,打造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经典传承,将红色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了当地经济的招牌产业。

重庆拥有蕴含着震撼人心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瑰丽壮观、斑斓绚烂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通过有效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得来的。从历史资源进行整合:重庆具有独特的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资源,并将其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和现在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从地区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城区内资源整合和区间资源整合:重庆市主城区内的红色资源丰富,红岩联线秉持“整合资源,联点成线”的发展方针已经对重点景区如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曾家岩周公馆、桂园等进行了整合,营造了非常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主城区内的红色资源与江津、酉阳、城口、铜梁、潼南、开县等进行系统整合,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的合力。重庆红色文化产业市场,目前以红色旅游、展演奏响了序曲,要全面推进就要以市场开发促资源整合,以整合资源促进市场占有,以此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能和高效益。红岩联线在红色文化产业上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努力和尝试,从20 年前账面资金不足5 万元,发展到今天收入数千万,固定资产上亿的规模,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重庆红色文化产业在这二十多年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缩影。重庆人吹响了红色文化抢机突围的集结号和冲锋令,创造了红色文化发展的新天地,推动了红色文化产业逐渐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招牌产业。

江西省瑞金以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为基础,努力寻找文化与市场的结合点,精心培育红色文化产业。如今,该市已初步形成以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教育和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体

系,红色文化产业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瑞金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新生力量。2007 年以来,红色文化产业直接经济收益达3500 多万元。瑞金市顺应文化市场的需求,抢抓机遇培植、壮大本地红色文化产业。以闻名中外的“红井” 、大柏地战斗、沙洲坝一家八兄弟全部参加红军、由瑞金籍战士组成的长征先遣队英勇壮烈捐躯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井水》、《大柏地》、《血洒长征路》、《红

都,生命的礼赞》等30 多个红色歌舞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并掀起长盛不衰的红色文化热潮。另

外瑞金境内保存的革命旧址遗迹在达180多处,各种珍贵革命史料1 万多件,充分开发利用这一独特“宝藏” ,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2010 年吸引民间资金10 多亿元,签订红色竹编等文化产业项目35 个,开发共和国摇篮雕塑园等文化产业项目130 多个;红色文化产业实现产值31.6 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税收2.3 亿元,并带动10 万余人就业创业。红色文化成了瑞金最具活力的招牌产业。

二、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叫的响的红色文化品牌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文化品牌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四川广安则立足自身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了旅游业超常规的发展;江西井冈山则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另外还有陕西省成立了红色文化产业促进会,致力于发掘陕西红色文化的独特资源,它们的出现成就了这一批叫响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红色文化品牌。

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中国旅游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广安立足自身,发挥比较优势,高举红色旅游大旗,促进旅游业超常规发展,成为四川红色旅游和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龙头、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也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品牌之一。它主要是围绕“三个坚持”不动摇,突出培育红色旅游。始终坚持红色旅游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集中力量造精品的思路不动摇,邓小平同志故居等邓小平青少年活动遗迹、华蓥山游击队的英雄传奇及其活动遗址是广安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并以此为契机,将邓小平故里和华蓥山旅游区建成国家4A 级景区,成为四川红色旅游的闪亮名片。邓小平故里被评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中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 ,“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 成为知名红色旅游品牌;始终坚持举众之力、整体联动的举措不动摇。遵循“经济规律”抓发展,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坚持政府主导,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企业主体,广泛筹集发展资金,整合营销传播,提升旅游知名度。围绕“五个结合”抓提升,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与基础条件改善相结合;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民俗宗教旅游相结合;发展红色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发展红色旅游与开展主题活动相结合。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的遗址、文物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近年来,井冈山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并成功的打响做强了它的文化品牌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品牌之一。当地政府对井冈山所蕴藏的宝贵红色资源极为重视,为此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加快了建设革命纪念地的步伐,并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和红色旅游促销,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井冈山革命纪念地的建设以及对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为井冈山市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更好地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在旅游景区规划中,坚持强化“红色吸引人,红色留住人” 的主题,从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天下第一山” ,同时又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 级风景旅游区出发,做足做活红绿结合文章。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自然景观与红色景点结合起来,注重把众多的红色景点统一规划建设成为红色景区,注重通过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来整合全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正因为注重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才实现了红色旅游的较大突破。2005 年,井冈山的风景名胜区接待的游客量突破了203 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15 亿元,旅游总收入10.48 亿元。随着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现在它正被广大游客誉为中国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三、红色文化集聚区成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十二五”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带动当地的经济,以红色文化集聚区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在纷纷掀起的红色热潮背景下,卢沟桥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吉林省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集聚区通过积极梳

理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文化集聚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资源丰富,有卢沟桥、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雕塑园、卢沟桥历史博物馆、二七遗址、留法勤工俭学遗址、镇岗塔等历史文化资源,又有永定河、鹰山森林公园、园博园等生态资源,区位优势良好,为集聚区发展以历史文化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极具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红色文化景点,通过资源整合与包装,将在集聚区内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更大的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五大区块:卢沟桥——宛平城区块、晓月岛——岱王庙区块、长辛店古镇区块、永定河卢沟桥段区块(包括宛平湖、晓月湖)、园博园区块,其中的以“七七事变”战场遗址、卢沟桥——宛平城遗址为主的多处红色战争遗迹保存较为完整。2008 年编制的《卢沟桥—宛平城文化旅游区总

体规划》,定位将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经济效益突出的红色文化旅游区、演艺娱乐区和节庆会展区。坚持以卢沟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为依托,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和节庆会展等三大产业,逐步形成“历史文化丰厚、生态保护良好、产业布局合理、经济效益显著、持续能力强劲”的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建成集红色文化旅游区、演艺娱乐区和节庆会展区为一体的、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以“一桥、一城、一岛、一镇、一河、一园”为核心,着力打造了六大特色主题区。卢沟桥的案例证明了红色文化集聚区已经成为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吉林省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下,为实现使文化产业成为吉林省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引导区域性特色文化走上产业化、集群化的道路,结合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战略,提出建立跨区域、跨行业一体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即建设长春、吉林、延吉、图们文化产业带;开发建设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以长春、吉林、集安等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集聚区;开发建设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集聚区;开发建设以查干湖、向海、莫莫格、乾安泥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草原湿地原生态风光开发利用集聚区,发挥了文化产业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尤其以四平、白山、通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集聚区,为吉林省红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道风景。红色文化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更是有助于推动了吉林省红色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

四、“红色旅游”成为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托载体

“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各地积极梳理并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文化内涵,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尤其是红色旅游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湘潭与大西柏坡是全国各地以“红色旅游” 带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载体的成功案例。这两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他们抢抓发展机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真正使优势产业成为了经济腾飞的强大推动力。

革命老区平山县的西柏坡地处河北省,是全国著名的文化红色文化旅游圣地之一。在它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是以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为基础,使“红色旅游” 成为西柏坡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按照“红色是品牌、绿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人人是环境”的理念,全面加强了软环境建设,挖掘展示西柏坡历史文化内涵,着力构建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古文化、温泉汤治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等五大文化相融共荣的“大西柏坡” 文化体系,使旅游成为发展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发展红色旅游成立的西柏坡精神研究会和借助“西柏坡文化艺术节”、“西柏坡论坛”等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了“红色文化” ,紧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这个主题,打造了一批文化艺术精品,丰富了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让西柏坡元素融入社会各个环节和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增强它的影响力;按照“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原则,整理、挖掘古代历史文化和民间

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互为补充。如今,西柏坡的“红色文化旅游”已经是河北省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预计到2015 年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成为河北省的“红色旅游龙头” 。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他们把红色旅游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全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是他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伟人故里的独特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富民强市的现实生产力,把红色圣地的丰厚文化资源转化为推进“四化两型” 强劲动力的重大抉择。因此,湘潭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时,按照“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红色圣地、宜居家园”的城市定位,整合文化与旅游资源,互促双赢;强化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互动融合,使“城市处处有景致,沿线处处是景区” 。将“毛泽东成长之路”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有机连接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黄公略故居、陈赓故居和谭政故居,对韶山、大东山、乌石、雨湖和岳塘红色旅游区、水府生态旅游区、白石文化旅游区等六大主题景区整体包装和建设,打造一条集红色观光、红色教育、红色休闲、红色美食、红色商品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带。以韶山为中心,辐射湖南第一师范、宁乡刘少奇故居、浏阳胡耀邦故居,构建“红三角”旅游圈。大力发展红色艺术、红色影视、红色出版、红色动漫、红色旅游纪念品等红色文化产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大融合、大发展。在旅游线路的打造和旅游产品开发上,动静结合、红古结合、红绿结合,增强红色文化旅游的叠加吸引力和综合优势。

五、“红色经典”的消费需求呈现急速增长态势

“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

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各种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如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其中洋溢着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 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年来,改编、翻拍“红色经典”成为影视艺术生产领域的一股潮流,取得了票房和收视率上的大丰收,同时在艺术创作领域,红色绘画/ 宣传画在拍卖市场上也屡创高价,“红色经典”艺术藏品的需求量在持续增

长。

2009 年,新中国成立60 周年重点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上映一个月,就取得了超过4 亿元的票房成绩,创下了当时国产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2011 年同样明星荟萃的《建党伟业》即将上映,其口碑和票房不出意外将谱写另一段传奇。在电视剧方面,从《沧海》、《誓言永恒》、《今生欠你一个拥抱》到《解放》、《谍影重重之上海》,从《龙须沟》、《红色电波》、《勇者无敌》、《狙击手》、《地上地下》到《东方红》、《决战南京》,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黄金时段都是一片飘“红”,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 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洪湖赤卫队》平均收视率为4.32, 最高点为7.92, 创下央视2010 年电视剧收视新高,搜狐网络点击率超过3000 万次, 网评火爆;电视剧《江姐》在搜狐网的观众满意度调查中,83.25% 的观众给该剧打出了满分。重拍“红色经典”是对红色原

著的激活和重建,有利于新的历史背景下红色原著的传播,并能对当下的意识形态格局、民众精神图谱和文化艺术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在艺术创作领域,“红色经典” 特指历史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此类作品由于题材特殊,作品存世量小等原因,近年来也被市场赋予了一种新的价值。在1995 年嘉德秋拍上,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创作,1967 年)以605 万元的高价拍出,标志着“红色经典”题材油画正式进入内地拍卖市场。2007 年,陈逸飞的《黄河颂》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再次受到藏家青睐,经过竞拍者多轮反复争夺,最终以4032 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一价格创下了当时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中国嘉德2009 春季拍卖会上,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795.2 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而在北京华

辰2010 年秋季拍卖会上,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幸福渠》以4592 万元人民币成交,则成为近年来“红色经典” 系列作品的新高峰。据了解,“红色经典” 版块自2003 年后持续行情看好,各大拍卖行逐渐将红色题材油画作为一个主题性版块隆重推出,甚至形成了自身的一个拍卖品牌。红色题材油画日益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拍卖行红色主题性版块推出的举动引导了收藏界的投资方向,激发了投资者红色主题收藏意识的产生,同时也是因为红色题材油画自身的收藏价值引发了投资者的自主性收藏意识,红色主题性油画收藏意识也就此逐渐在收藏界形成。

六、嫁接新媒体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力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及民族凝聚力为鲜明特质的“红色文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名度不断大增。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文化传播中来,弥补现有文化传播体系的不足,也可以使受播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红色文化,进行学习探讨,传播红色文化。

2009 年,在中共湖南省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湖南日报》联合湖南省文明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经过反复研讨周密策划,成功举办了首届“彩传盛世、情动湖湘”红彩信制作传播活动。凡是反映湖湘本土精神、反映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来巨变的红色彩信和红色短信,均是活动鼓励欢迎的对象。据统计,首届红彩信、红短信制作传播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近10 万份,参与投票下载52万人次。一年之后,第二届活动开篇主题即为“红满湖湘” ,口号定为“红旗、红花、红歌,请把红色发给我” ,并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的湖湘精神注入彩信、短信,带动主流文化和健康积极的文化一起主动出击,抢占先进文化制高点。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覃晓光认为,大力提倡红彩信、红短信,不仅是对低俗信息的坚决抵制,更有利于用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引领新的话语空间。

2009 年,重庆市委举办了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和群众性传箴言活动,引导广大手机用户和网民创作、传播红色箴言,培养健康向上的短信文化。在传播载体上,重庆“传箴言”活动覆盖手机报、手机短信、彩信、彩铃、微博客等几乎所有新媒体平台,并陆续开展了“电子贺卡传箴言”和“红色微博传箴言”等活动,使红色箴言进入户外广告、黑板报、墙报、电子显示屏、轻轨公交车厢等处,进一步延伸渠道。此外,“动画传箴言”也应运而生——重庆腾讯大渝网发动动漫爱好者对箴言进行创作,将有故事的红色箴言绘制成生动的漫画、插画、Flash 等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传箴言”活动在重庆已形成人人参与的活动热潮,截至2010 年10 月30 日,重庆市手机用户累计转发优秀

箴言2.8亿条次,腾讯大渝网"QQ天天传箴言”活动已有近10万QC用户上传箴言,专题页面总流量达1.23 亿次。华龙网对上万名受众的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认为“传箴言”

有效挤压了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优化了媒体环境,有利于弘扬正气。

2011 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以电影《建党伟业》的发布为契机,开展一系列贯穿全年的红色阅读活动,通过开辟红色阅读专区、推出“党史上的今天”等多个栏目和线上线下互动活动,以手机阅读的全新形式促进红色阅读、全民阅读的开展,藉此提升青年的阅读层次,传播先进的红色文化理念。以手机新媒体作为新的舆论宣传阵地,向用户提供便捷的阅读形式和丰富的阅读内容,打造中国红色阅读第一门户,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的献礼,这无疑是红色文化在传播方式上的一大创新。

七、红色文化生态与遗产得到有力的保护性开发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爱国情感,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一般的生态与遗产的开发相比,红色文化遗产开发的特殊性在于更加强调社会效益,更加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和文化教育功

能。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是决定红色文化遗产开发成败的一个战略问题。

大西柏坡地区作为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区,拥有各级文物234 处,为推动大西柏坡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强化大西柏坡的历史文化特色,提升大西柏坡的区域文化地位,国家对西柏坡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总体规划,完善其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大西柏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大西柏坡地区凸显了作为滹沱河文化遗产聚集带的起始节点的重要地位。滹沱河文化遗产聚集带的遗产类型与遗产特征得到完善;以西柏坡中共中央为核心的环岗南水库文化遗产核心区得到重点保护,突出了红色主导性;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遗产核心突显出文化遗产格局中的圣地主导性特征;以及郭苏河文化遗产线路、险溢河文化遗产线路、温塘河文化遗产线路都得到重点保护,形成文化遗产格局的网络化、系统性。大西柏坡地区形成“一带、一环、一核、三线” 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格局。一带即滹沱河文化遗产聚集带。一环为以西柏坡中共中央为核心的环岗南水库文化遗产核心区。一核为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遗产核心。三线分别为郭苏河文化遗产线路。

成都市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斥资近亿元打造的“八益? 光辉锦绣生态园” 位于双流县九江镇蛟龙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占地380 余亩,集红色文化与餐饮、会晤接待、观光农业、休闲娱乐于一体,为都市人群带来生态美食、红色文化精神盛宴。光辉锦绣生态园整个园区以长征组歌的形式,浓缩了红军长征途经的重大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如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彝海结盟等均将在此完美演绎。园区内整体餐厅在绿树掩映下,把一个悲壮的故事含蓄展现出来,隐约含蓄地表述了长征这段充满着悲壮、艰辛的历程。红色革命歌曲《长征组歌》的十余个篇章将整个园区分为5 大部分,并增加了前奏和后续,使得这种红色文化更加浓郁。设计师在单纯的商业功能空间中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妙地增加了科教、科普文化,恰到好处地弘扬了长征的精神。大型长征人物雕塑展现昔日长征的艰辛,时刻提醒着人们幸福的来之不易。期间还举办了八益光辉锦绣生态园开业大典、纪念毛主席诞辰116 周年及铜像落成仪式、毛主席书画展将同期举行。其独到的红色文化内涵及精湛的造园艺术在国内均属罕见,成为影响整个红色旅游、餐饮的时尚坐标。

八、以创意和创新激活红色文化产业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日益临近,诸如唱红歌、读红书、传播红色短信、游览红色景点等诸多纪念活动在举国上下逐浪高涨。不经意间,人们在用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表现“红色主题” 、用具有时代特色的展映方式再现当年岁月的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储藏心底的美好记忆,更赋予“红色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谈红色文化,既要怀旧,更要具有创意和创新。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江西瑞金在积极发展传统红色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大力开发一批红色文化衍生产品,不断拉长红色文化产业链。目前,瑞金引入的文化创意公司已有10 余家,涉及文化设施开发建设、文化艺术原创、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服务等各个领域。瑞金文艺工作者创作编辑出版的苏区时期的书籍、光盘、画册,也成为人们喜爱的红色礼品。如今,瑞金企业开发的红色品牌产品有60多个,2009年1至7月份,这些产品创造的产值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畅销海内外市场,实现出口创汇6000 多万美元,全年瑞金签订的文化产业招

商引资项目有11 个,其中超亿元的就有3 个。

将革命传统经典题材与时代发展完美结合,让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在广大观众心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是江西打造文化品牌的重头戏,而传承形式的创新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2006 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首次推出的大型活动,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红歌会”一经推出就征服了全国亿万观众,在2006 年曾受到国家广电总局和江西省政府的高度评价, 被认为是纪

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最有创意、效果最佳的活动之一,在2007 年又获得第四届“中国媒体企划奖”金奖。“中国红歌会”为红色文化传播树立了一个典范,在全国掀起了红色文化新的浪潮,神州大地处处红歌飞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观众评价。而这种发端于江西的红歌会从舞台布景、乐队伴奏到电视表现手法等等,都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得新时代的红歌能够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这种形式上的创新精神至今仍被广泛借鉴。此外,江西歌舞剧院在创排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时,将《十送红军》、《井冈山上太阳红》等革命经典歌曲一并融入到现代舞蹈、戏剧、音乐中,并通过电脑灯光布景制作,把井冈山的美丽风光再现于舞台,以情景交融唤起岁月情感,提升审美境界,红色经典剧目的时代感和感染力因此得到显著增强,也是的整个红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深化与扩展。

九、红色文化产业与城市品牌的结合愈加紧密

目前全国各地,多个省市已经将红色文化品牌作为其发展目标之一,陕西省成立了红色文化产业促进会,致力于发掘陕西红色文化的独特资源;沂蒙山革命老区以文化创意激活蒙山沂水,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临沂的支柱产业;井冈山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激扬的红色文化,正成为历史赐予这些省市最耀眼、最恒久的名片。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韶山作为“红色圣地、伟人故里“,伟人文化是韶山城市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的持久动力。韶山不仅打造文化产业,更运用伟人文化来塑造韶山城市品牌,增强伟人文化对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党建等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提升韶山软实力。尤其在城市文明、产业发展、人文秉性、党的建设中,深深的植入伟人文化,彰显红色底蕴,使韶山真正成为感动中国、影响中国、走向世界的品质之城。韶山高速建成通车,韶山核心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纪念设施的品位和功能大大提升,先后建设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遗物馆、韶山旅游服务中心、韶山南北绕行公路、金房大酒店等一批重大项目,整合了韶峰景区、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旅游资源,游客人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10 年来韶游客达65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 亿元。在“文化立市” 的基本思路下,2011 年,韶山在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韶山旅游走上市融资发展之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韶山旅游业逐渐兴旺起来,不少韶山人从日益红火的红色旅游中“掘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文化产业日渐蓬勃的今天,韶山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现代工业、商贸服务、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韶山按照“大韶山、大旅游、大景区”的基本要求,准确确定韶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参照系、坐标系,以国际化的视野、高标准的要求来谋划,推动韶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向国内外先进的旅游城市看齐,定高目标、用大手笔、拿大举措,把韶山真正建设成为湖南旅游的龙头、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国际品质的红色经典旅游城市。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江姐、赵世炎、雷锋……18块极具鲜明

时代个性的公益广告牌,一段段启迪人心的经典语言都表明——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党史资源丰厚的“红色文化富矿” 城市。重庆红色旅游市场开发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重庆以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核心,重点打造“红岩联线”品牌。尤其是“红岩魂展览” 、“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其中,红岩魂走遍全国280 个城市,参观人数达3 000 万人次,创下红色旅游全国巡展之最;“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则被评为2001 年全国十大演出盛事、2002 年中宣部重点宣传剧目之一、“五个一”工程奖。2003 年推出的“风雨作证歌乐山”情景表演剧则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参观完美结合起来,为红色旅游开发的真实性创新了探索模式。重庆电视台以“红色经典,英雄交响” 为主题,开办大型文献电视日播专栏《记忆》、经典诵读专栏《品味》等,并且拍摄了《周恩来在重庆》、《解放大西南》、《江姐》、《风雨同舟》、《邓小平主政大西南》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影视作品。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仅2009 年一年,红岩联线就接待全国各地观众超过500 万人次,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打出了一张

靓丽的、具有重庆特色的优质红色文化品牌。

十、红色文化产业的“双效”作用日益凸显

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多个省市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影响也日渐广泛。在考核红色文化产业的丰硕成果时,不但要关注其为地区经济作出的贡献,还应关注其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影响。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应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发挥了其积极作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直以来,革命纪念馆发展存在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革命纪念馆要能健康地发展下去,不能“等、靠、要” ,单纯靠国家拨款办事业,而要树立市场意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拓展创收渠道,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并将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效益,最大限度地用于纪念馆事业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把纪念馆办好、办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茅山作为抗战时期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被列为全国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 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目前共有纪念馆、纪念碑、茅山宾馆以及门面房租赁等几个经济创收部门。几年来,每年年初均由馆长与各有关部门签订经济创收目标责任状,确保经济创收指标每年都有增长,超奖亏罚,同时也确保职工的福利待遇按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提高,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大家搞经营创收的积极性。经过全馆上下的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经营创收2002年为120万元,2003年为180万元,2004年为200 万元,2005 年为220 万元,2006 年为250 万元,经济创收逐年增长,为纪念馆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活力。茅山革命纪念馆在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外拓市场,内树形象,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观众不断增加、展馆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

遵义在贵州省经济排名第二,这与其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密不可分。2007 年6 月,遵义会议纪念馆贷款2.19 亿元,购置了遵义会议景区内红军总政治部与红军烈士陵园之间的一条商业街,命名为“红军街” ,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以文化带动经济的有益新尝试。遵义提出“打造老城红色旅游文化商圈” ,依托现有的红军街、杨柳街、步行街推出特色旅游商品,经营本地特色旅游商品,形成连片效果;把解放路段和子尹路段规划为遵义小吃一条街,集中展示遵义特色风味小吃:羊肉粉、豆花面、刘二妈米皮、凉粉,汇聚川渝及全国的一些餐饮名店;把老城新街规划为酒吧一条街,集中酒吧、咖啡馆、电影院、茶楼,使之成为游人休憩的最佳场所;把纪念广场设计为一个露天的中小型演出

场地,组织当地的文艺团体,每天推出代表遵义红色文化的文艺演出,如红色歌舞《遵义会

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十送红军》等,黔北民间民族特色剧目《海龙薅秧歌》、《遵义花灯》。依靠旅游部门和旅行社,对来遵的旅游团队主推。红军街的成功尝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未来规划展望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它的发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然很低。虽然早在党的十七大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回顾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绩是可喜的。其中2011年电影业产量达到世界第三,赢得“故事大国”美誉。最典型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把现实的挑战变成潜在的机遇,使我国文化产业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适应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应 对“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挑战,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保证。 就国际机遇而言:首先,最大的机遇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历史潮流下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再次,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也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加入WTO,这种影响将更加强烈。在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国际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以国内机遇而论:首先,党中央关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念及政策十分明确,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其次,我国文化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在“九五”期间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其次,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二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也已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而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扬长避短的一种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十分强大,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仍十分弱小,“弱势文化”面临着“强势文化”的扩散渗透。 其次,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强弱势差距,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涉及到文化安全,即我国面临着“文化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网络文化殖民”、“文化交流逆差”、“数码鸿沟”的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就个人看法而言应从以下方面步步解决:

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南上海文化创意创业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暨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概念规划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 第三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四章主要建设工程 第五章基地招商范围 第六章基地功能 第七章基地经营管理 第八章建设资金筹集与经济效益预算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项目总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包括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电影与录像、数码娱乐、动画制作、时尚生活产品设计、软件及计算机服务、音乐、表演艺术、新闻出版业、电视和广播及旅游、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休闲旅游、体育等行业。

当前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并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占美国GDP的12%;英国GDP的10%。就业人员各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0%、10%。美国影像出版等年收入超7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航天业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上升。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近4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海、北京两地单位联手合作,拟发挥各自广泛拥有文化创意、产业精英的优势,联合在上海市奉贤区***地段建设“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South Shanghai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以下简称“SCIP”)。 一、SCIP发展定位 SCIP的发展定位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生产制作、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文化旅游、贸易物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成为南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SCIP主要建设项目为南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交易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孵化中心、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国际书画家之家、文艺广场及生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特别报道 经济日报/2005年/02月/05日/第005版/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 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 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业基本属于 无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具体体现 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是否具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就看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目的。 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目标 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入手,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时,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期后,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是国家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深刻意义。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必然性,文化产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0美元。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全国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的约占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已有1. 3亿人口、大约4000多万个家庭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从国外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正是这种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为3000亿元,占2000年GDP的3%左右,而在实际生活中文化产品的消费是800多亿元,只占消费能力的1/3还不到。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文化产品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那么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6000亿元。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文化产业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从改革开放到目前为止,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1978-1985年,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娱乐业从无到有,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文化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录音机首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与革命歌曲不同,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流行歌曲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尤其是每年春节晚会后人们对港台歌星的迷恋,引发了录音磁带的热卖,使得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音像出版得到率先和快速发展。这一新的文化现象的出现,刺激和引领了社会的文化消费。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把文化艺术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生产统计的项目,这事实上确认了文化艺术可能具有“产业”的性质。 (二)1985-1992年,文化产业的自发培育和成长阶段。以广告公司和演艺公司的大量出现为标志,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文化企业。1991年,国务院批转《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同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使用了“文化产业”一词,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三)1992-2001年,文化产业走向自觉阶段。1992年“十四大”之后,我国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文化企业的自由度也逐步加大。社会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市场化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迅速从以政治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导向大众市场。1996年广东在全国率先组建报业集团,形成了多种媒体协同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舆论宣传体系;1998年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并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文化产业金融发展报告

2010年是中国的文化金融年。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战略定位的提升、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使金融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在文化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及金融资本的共同推动下,文化产业资本运作全面提速,上市融资、信贷规模,以及债券发行、信托计划与主题基金数量均创历年新高。随着文化产业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文化领域金融创新持续推进,证券化趋势渐行渐近,文化在与资本共舞中实现了新的嬗变。 一文化企业上市实现新的跨越 (一)文化企业迎来上市高潮 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到相关主管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均被摆在各项工作中的突出位置。2010年共有16家文化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创历年文化企业上市数量之最。上市企业中,除江西出版集团为借壳ST鑫新上市外,其余企业均为IPO(InitialPublic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其融资功能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和高额的股东回报成为文化企业上市的主流模式。从融资规模看,15家IPO企业共募集资金128.5亿元人民币及9亿美元,其中,中南传媒成功发行3.98亿新股,募集资金42.3亿元,成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IPO项目。由于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以及A股IPO“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额)持续不退,境内上市对文化企业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除昌荣传播等6家企业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外,其余企业均选择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其中,中青宝等6家企业选择在境内创业板上市,超过境内上市文化企业的半数,体现了创业板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有力支持。(二)文化产业题材备受市场关注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国民经济格局中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呈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文化产业在IPO市场上受到了强烈追捧。境内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市场表现良好,半数股票涨幅均接近或超过50%。作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首发上市第一股,2010年文化产业首家上市的企业———皖新传媒股价首日上涨49.41%,次日直线涨停,并带动传媒股集体上涨。“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在4只同时上市的创业板新股中,以107.80元的收盘价、58.53%的涨幅居首。“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天舟文化网上申购获得了184倍的超额申购倍率,上市首日收涨5722%。“旅游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发行市盈率103倍,共冻结资金1903亿元。作为A股市场首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中南传媒在五只新股“同场竞技”的情况下,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达4322亿元,与2010年农业银行IPO冻结资金规模相当。上市次日中南传媒一度冲击涨停,总市值突破248亿元,成为文化产业板块股票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文化”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具热度的题材之一。 (三)股权投资基金助推文化企业上市 近年来,我国包括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第3季度末,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达到571家,实到资本1074亿元,注册资本已接近15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力量。由于A股上市渠道的日渐畅通和国内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入股———上市———退出”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理想的运作模式。其中,上市是股权投资基金实现投资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因此,股权投资市场的迅猛发展对企业上市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股权投资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具有高成长性的文化产业引起了股权投资基金的高度关注。作为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专业财务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基金的介入也加快了文化企业的上市进程。在2010年上市的文化企业中,12家企业在上市前均获得了股权投资,占上市企业的75%,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新兴文化业态及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领域。股权投资基金以市场化形式助推文化企业上市已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新趋向。在投资机构中,不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目前,上海共有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起步较早,数量较多,规模也比较大。 根据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年检报告,上海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营业收入、税收、入驻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有大幅度提高,平均租金稳中有降。 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总产出3900亿元,其中园区产出672.8亿,约占总产出的20%;园区主营收入50%来自租金。 园区产业主题特色鲜明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题特色鲜明。 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7家以网络、数字多媒体为主题;3家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3家以文化艺术原创和艺术品经营为主题;1家以演艺产业和影视产业为主题。 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不少特色主题创意产业园。比如以动漫文化为特色的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以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为特色的花园坊,以雕塑艺术为特色的红坊,以建筑设计业为主题的环同济集聚区等。 老厂房是重要载体 上海77家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约2/3由老厂房改建而成。 老厂房是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原生态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目前,如八号桥、M50、田子坊等由老厂房改建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成为了具有上海地标意义的“人文景观”,在全国范围内也颇有知名度和“样板”意义。 目前,一些沪上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利用集聚效应所形成的辐射功能,逐渐向街区和社区发展转型。典型的如田子坊,它将创意产业与商业、旅游业、文化、居民生活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也为改善居住环境、探索城市旧区改造新模式创造了条件。 服务和管理逐步规范 近些年来,创意园区的功能从物业管理服务向产业要素服务转变。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动漫公共服务技术平台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专业化创意服务平台先后出现。据统计,沪上7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共建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状调研报告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调研组在倪建华副主席带领下,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2019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200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 1 / 10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文化进出口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文化进出口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在8月26日举行的市政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章海介绍了上海文化产业2008年统计数据。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上海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作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文化产业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对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上海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 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分类目录》标准测算,2008年,上海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56.98万人;实现总产出33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实现增加值780.1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1%,增幅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见图1),对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 图1: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增加值及所占比重 (2005-2008年) 二、上海文化产业的结构分布 文化产业由文化服务业和文化相关产业两部分组成。其中文化服务业主要由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组成,是文化产业的主体。2008年,上海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市文化产业的61.3%。

在文化产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文化相关产业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08年,上海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0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市文化产业的38.7%。 三、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带动文化相关产业实现较快增长 2008年,在国内消费市场保持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下,以居民家用视听设备为主的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加快更新换代。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文化相关产业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08,上海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实现增加值增长20.6%,均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网络文化服务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工具。以互联网内容服务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业由于受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2008年,上海网络文化服务业实现总产出250.46亿元,比上年增长33.5%;实现增加值107.8亿元,增长26.5%(见表1)。 表1:2008年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情况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doc

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 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 产业 10 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 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 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 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 余年发展“热运行”,回归“常态化”蓝皮书指出, 2015 年 1 月 23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 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 亿元,占GDP 的3.63% 。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 亿元,比

上年增加 2010 亿元,增长11.1% ,比同期GDP 现价增速 高1 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 2012 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 180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5% ,比同期 GDP 现价增速高 6.8 个百分点, 2013 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 下降,几乎与同年 GDP 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 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 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 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 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 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 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 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 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 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2016-2020最新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精品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报告 2016年10月

内容简述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目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电信、交通、房地产等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渗透和融合,形成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密切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产业列入到了当届政府“十二五”的重要工作日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为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障。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等诸多文化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 2014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节节攀升,跨界并购此起彼伏,文化传媒行业成为资本市场新宠。与此同时,多个省份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涉及金融支持、区域发展、产业园等领域。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已经明朗,“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2015年3月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广泛开展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各地政府要想壮大文化产业,必须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首先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市场政策在内的各项主导政策,通过文化产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来调控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共十

2014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5年01月30日 08:47 2013年是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年,上海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改革创新试点,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文化“走出去”等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上海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等中央文件精神,落实自贸区文化市场开放政策,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推进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文化产业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为让社会各界了解2013年和2014年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事业产业处、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处和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共同撰写了《2014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本报告主要分析2013年上海文化产业的基本数据,总结2014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进展和重要事件,并对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研判。 一、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总体规模持续扩大 2013年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87.99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高出同期地区生产总值0.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3%。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图表: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新兴文化产业占比大、增长快。以文化软件服务、广告服务、设计服务为主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实现增加值521.4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7.6%,同比增长11.6%。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实现增加值120.63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7%,同比增长15.9%。 2、传统文化产业占比相对较小,正处于转型调整期。新闻出版服务实现增加值36.41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6%。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实现增加值44.81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2%。文化艺术服务实现增加值36.9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7%。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工艺美术品生产实现增加值211.48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5.2%。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面临巨大挑战。 图表:上海文化产业主要行业增加值(2013年) 3、文化相关产品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文化相关产品生产实现增加值388.0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7.7%,同比增长6.9%。其中,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增加值为130.25亿元,同比增长6.8%,文化产品的生产增加值为195.87亿元,同比增长6.7%,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增加值为61.94亿元,同比增长7.5%。 图表:上海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情况(2012-201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试卷86分答案

1、文化产业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概念,根据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产业的概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正确 错误 2、当代文化产业是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第二次文化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说明现代文化产业是非常有道理的 正确 错误 3、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 正确 错误 4、十年以前,文化产业只是一个理论界的边缘话题 正确 错误 5、根据联合国发表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所占比重达到21%,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正确 错误 6、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以产业起步为主线,进入了“十二五”时期 正确 错误 7、进入从文化产业向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后,国民经济从总体上将转向以文化附加值为标志的经济 正确 错误 8、截止2008年,文化产业中的公有资本比例远高于非公有资本 正确 错误 9、文化产业属于夕阳产业

正确 错误 10、2009年7月22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这个过程中,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正确 错误 11、关于文化产业,国内外有统一的概念内涵 正确 错误 12、讲座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经济与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概念 正确 错误 13、文化和产业在传统的理解中,是属于相同的社会部门,遵循相似的运行原则 正确 错误 14、知识经济是服务业中从事脑力劳动、以处理知识和信息为工作内容的行业占了主导性作用经济类型 正确 错误 15、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项目研究发现,以人文、文化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 正确 错误 16、传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大众文化发展为标志 正确 错误 17、商业文化和精英文化是没区别的,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势。陈少峰教授指出,基于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积累和最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未来5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10大趋势。 第1个趋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中国将出现120家左右的文化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在境内外上市,并在上市之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3个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第4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

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第5个趋势,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第6个趋势,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由此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的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第7个趋势,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范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拿地和用地标准。 第8个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将取得积极效果,特别是有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开展境外媒体、企业和文化娱乐项目的并购,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将逐渐加大。不过,短期内的文化内容贸易逆差还难以全面改观。 第9个趋势,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启示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启示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并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创意产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概念,其在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中的影响,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对经济发展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因而成为各国、各地区增强本国、本地区社会与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市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国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我国创意产业发育最早的城市,上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路径与经验,或许可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自发地形成了四行仓库、田子坊等一批上海最早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到90年代后期八号桥、张江高科技园等一批新型都市产业园兴起,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04年12月首届中国创意产业论坛的举行,标志着上海开始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05年,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成立,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启动,《上海市创意产业“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提出打造“创意上海”,建设亚洲最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至2006年底,上海已有四批75家园区被正式授牌,聚集了2500余家创意企业和3万余名创意领域人才。园区覆盖了数字娱乐、工艺美术、博物展示、设计装潢、咨询策划、体验休闲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上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经验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无论在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方面,还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选择及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十分注重扬长避短,突出国际化、高端化和信息化等特点,充分体现和发挥上海的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产业战略地位,实施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政策通常由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两部分构成。前者着眼于保证特定产业在产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后者则着眼于特定产业内部的组织,以保证产业各单元间(集群间、企业间)的有序竞争和互补合作。这方面,上海有着较为成功的实践。 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倾全市之力促进张江高科技园的发展。2004年,颁布了以重点扶持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主要内容的《浦东新区扶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月出台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以金融业、文化服务业等6大领域的集中突破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之后,又先后创新地推出了文化科技创意企业(机构)认定办法,解决了原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不适合文化创意企业认定的问题,使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可享受高科技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与此同时,逐渐加大对创意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上海市委宣传部下属的上海市文化基金会投入了600万元,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发展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委在张江投入400万元资金,打造以动漫、网络游戏和影视后期制作为重点的创意设计产业与创业服务集成的高地——上海创意设计国际孵化器;浦东新区政府投资1000万元,与张江集团和上海电影学院组建了动漫研发平台,支持动漫产业发展;2005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