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片

奔向海洋时代,是江苏人多年的热切盼望。而今,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伴随火热澎湃的开发大潮,精彩即将在江苏沿海扑面袭来。

?沿海开发不是沿海开挖,而是在保护中发展,保护中开发!?一打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省环保厅负责人与省住房与建设厅党组书记江里程的开场白,不约而同:?沿海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惠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我国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区、循环经济建设的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而这‘四区’的定位,将是

江苏沿海更美丽的名片。?

一红一绿,提升环境支撑力

[关键词]重要生态功能区

[规划摘录]江苏沿海地区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12大类、92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区域生态平衡作用,是构筑生态安全的屏障空间。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保护,是沿海开发的应有之义。

省环保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保护?红线?,将为沿海地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重要依据。在这92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的珍稀鱼类种质繁保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等,将实施强制性保护,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已经存在的工矿企业必须搬迁,并开展生态恢复建设。

[关键词]?四纵五横?的生态廊道

[规划摘录]在现有沿海防护林体系基础上,以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海堤公路、河流湿地为主构建?四纵五横多节点?的生态廊道网络。

生态廊道的建设,可以避免生态的岛屿化、碎片化,大大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据了解,子规划已经详细标注出了生态廊道的?绿线?:?四纵?为新海堤、老海堤、沿海高速和通榆河四生态廊道,?五横?为石梁河水库—新沭河—临洪河口、黄河故道(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洋港—大纵湖、长江口北支五生态廊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影响和破坏生态廊道的各类建设项目;对必须占用生态廊道的建设项目,实行?占一补一?,确保生态廊道不被分割、破碎。

严把门槛,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关键词]严把环境门槛

[规划摘录]要提高产业项目环境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防止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严格控制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建设项目必须与开发园区产业定位相符合,并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

省环保厅负责人介绍了四项大的保障之策:一、严控?两高一资?,单位GDP的能耗、水耗标准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二、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提出需要?关停并转迁?的产品和企业名录,鼓励企业优化升级;三、加强园区环境管理,2012年取消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所有乡镇工业集中区(零排放产业园区除外);四、保证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科学布局,城乡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规划?全覆盖?

[规划摘录]建立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促进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加快规划实施的法制化进程。

江里程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带来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城乡发展始终坚持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这其中,城乡规划具有先导性作用,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目前,已基本完成《江苏省沿海城镇带规划》编制工作,待省政府审定。目前,所有沿海市、县期限到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均已

完成,部分市、县正在修编2030年总体规划,连云港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南通正在编制新一轮到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盐城完成了2020 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局部调整。

[关键词]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规划摘录]统筹城乡交通、市政公用、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沿海开发中统筹城乡的一个亮点。

江里程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供水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区域供水保障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供水的需求,确保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目前,全省城镇污水管网进一步向乡村延伸,沿海地区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水平很高,绝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了BOT、TOT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扩大融资渠道的同时,提高了设施服务水平。?十一五?以来,我省沿海地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550吨/日,预计到2010年,将新增处理能力2500吨/日。沿海地区一批垃圾处理厂也已开始发挥区域统筹处理的作用。

[关键词]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规划摘录]到2020年,把连云港、盐城、南通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努力把沿海地区县(市)城镇建成中等以上城市。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在沿海开发规划中占了重要篇幅。江里程说,根据规划,江苏沿海城镇的空间布局总体结构,必须以尊重资源为前提,考虑到临海地区滩涂等生态敏感区的特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极、一带、多点?。?三极?,指发展壮大3个中心城市,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带?,指沿204国道和沿海高速城镇带;?多点?,是指临海依托港口发展的战略点。按照规划,连云港以建设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为目标,盐城以建设我国沿海地区现代化工商城市为目标,南通以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为目标。到2020年,努力把沿海地区县(市)城镇建成中等以上城市。同时,加快临港小城镇发展,促进人口集聚,扩大城镇规模;保护和利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强化其独有的自然和文化特色。

唐山市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共唐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日期:2011-01-10 16:22来源:未知 https://www.360docs.net/doc/3c8197476.html,/a/fazhanguihua/zongheguihua/2011/0110/370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c8197476.html,/html/bmfw/fagaiwei/gzdt/2011/0112/15422.shtml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使命,强力推进我市科学发展、争先进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争先进位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唐山发展历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性地推动各项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形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全省领先,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城市第18位、地级市第4位,全部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均保持全省第1位;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以曹妃甸新区为龙头的唐山湾“四点一带”地区开发建设加速推进,沿海经济隆起带已见雏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新机场建成通航,唐山港吞吐量跃居全国港口第10位;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三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曾提出“海上苏东”发展战略,然而二十多年过去后苏沿海经济并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崛起。近年来江苏沿海发展被再次提到战略高度,江苏沿海后发优势有望得到体现。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历史分为发展、停滞和缓慢增长三个阶段,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从本省和沿海两个层面上对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表明当前江苏沿海经济带在两个层面上均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状态;江苏沿海有可能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人民政府提出开发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并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海上苏东”战略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一措施收效甚微,并没有能够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在苏南苏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时候,江苏在本世纪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等一批文件以促进江苏苏北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提升江苏整体实力做出重要的规划,但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江苏省先后组织了知名专家承担省“十五”、“十一五”社科课题研究江苏沿海经济发展问题。2007年,江苏沿海发展被再次提到战略高度,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会议明确指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而连云港、盐城、南通这三个中心城市,也将成为江苏省集中布局临港产业,形成功能清晰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的“桥头堡”。 一、江苏沿海历史发展状况 江苏沿海经济带是中国民族产业的发源地之一。从张謇的“废灶兴垦”和“植棉兴织”,至现如今基本建成现代化的区域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反映了江苏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沧桑巨变。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专家在沿海经济带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次提出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海上苏东”发展战略,实施百万亩滩涂大开发计划,引起区域经济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纵观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征,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沿海经济的历史发展阶段(?—1953) 江苏沿海三市曾经有辉煌的历史,尤其在明清代。据江苏地方志记载,100年多前由于民族实业家张謇在此创办企业并推动城市改造,南通由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连云港曾是漕运的重要水道,康熙初年成为题定口岸,于此设关,征收海盐税。然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江苏沿海经济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江苏省沿海地区植棉面积减少的原因及对策

2014.11经济作物 民以食为天,人以衣蔽体。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自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在粮食、能源安全压力加大,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1],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急剧下滑,作为产棉大省的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骤减程度尤为突出,其中2013年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初步统计约16.2万公顷(243万亩),已不足历史最高年份(1984年,1082万亩)的四分之一。 1 植棉面积减少的原因 1.1 粮棉比价不合理 根据历史经验,粮棉比价为1∶8.5,让种粮种棉的 收益相当,粮棉生产才能处于相对平稳的格局。事实上目前种植棉花只有良种补贴一项,每公顷只225元的良种补贴,而针对粮食补贴的有: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及农资综合直补达1476元[2],严重打击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另外,棉花生长周期长,从整地播种到采摘将近8个月,生产管理技术复杂,耗工耗时,农资成本近年来也持续上升,抵减了植棉本身带来的收益,使农户对植棉望而生畏。 1.2可耕农田有限 随着城市的外扩发展,反季节蔬菜大棚和设施 园艺的发展壮大,大量农田被征用或改种见效快的瓜果蔬菜,加上粮食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使棉田不得不选择“靠边站”,多种植在山沟田埂边阡地,无法 形成规模。这些都对江苏省棉花生产形成巨大冲击,而棉花价格疲软是棉花被边缘化的最直接原因。 1.3缺少青壮年劳力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突飞猛进,当前农村“空心 村”、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尤为凸显,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部分留守的青壮劳动力一方面要照看家中老人小孩,另一方面早出晚归到周边打点小临工,对农田多选择种植用工少、便于管理的农作物。 1.4灾害性天气频繁 江苏省是沿海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但近年来天 气越发反常,大旱与水涝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棉花的生产,加上农田水利设施重用轻养,损毁严重,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公路、铁路及高架路桥等四通八达的铺建使得排灌系统打乱,沟渠淤积,排灌不畅,部分棉田遇大雨就渍涝,遇久旱就成灾,基本成了望天收。 2对策和建议 面对江苏省植棉面积锐减的现状,我们结合近 几年江苏省沿海植棉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和缓目前棉花生产现状。 2.1夏棉直播或麦后移栽 2O 世纪9O 年代,麦套棉种植模式在黄河流域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和发展,麦套棉模式逐年萎缩,目前仅苏北地区零星种 江苏省沿海地区植棉面积 减少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简介:崔小平(1974-),女,硕士,主要从事农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 崔小平1 王卫军1 陈立昶1,2 (1.江苏省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宿迁223800;2.江苏省泗阳综合试验站 泗阳223700)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植棉面积急剧萎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从种植模式、种植地区选择、农技指导到位等方面着手有望改善江苏省植棉面积和其生存境况,以缓解粮棉争地的矛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沿海;滩涂;植棉;夏棉;立体套种164--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

一、江苏沿海地理概况 1、岸线:全省大陆海岸线长954千米。沿海岛屿16个,主要分布在连云港沿海。海岸线类型以粉砂质、淤泥质海岸为主,海岸平直,长约884千米,占全省岸线总长度的90%以上;其次是基岩海岸,分布于连云港市区,岸线长40千米;其它是砂质海岸,岸线长30千米,分布在海洲湾北部。 2、海底地貌与沉积:江苏沿海海底可分为4个地貌区:一是海州湾区,主要地貌类型为水下浅滩,沉积物以粉砂质泥为主其上分布着变质岩岛屿;二是黄河水下三角洲,面积可达6000平方千米;三是辐射沙脊群区,它叠置在古长江和古黄河的水下三角洲之上;四是长江水下三角洲,主要有现代水下三角洲和古长江三角洲。 3、海洋水文水温:江苏近海水温平均温度最低为2月,最高为8月,南部海域表层最低水温4.9度,底层为5.1度,北部表层最低水温4.4度,底层4.5度,南部水温表层最大27.4度,北部为26.8度。盐度:全区各月平均盐度变化在29.53—32.24之间,枯水期盐度较高。潮汐:中部港至小洋口潮差最大,平均潮差3.9m以上,新洋港至射阳河口平均潮差1m左右,长江口北支,平均潮差3m,小洋口外是我国近海潮差最大的海区之一。 4、气象状况气温: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递增,渠北13—14度,渠南14—15度受海洋调节冬半年偏暖,夏半年偏凉,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迟。降水:自北向南逐渐增多。风向:受季风控制,全年多风向渠北为N—NE—ENE,以南为ESE —SE—SSE,夏季风向较稳定,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风速:全年平均、近海5—7m/s南北基本相同,3—5月风速最大。 二、江苏沿海资源 1、滩涂资源:江苏沿海滩涂面积约1130万亩,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1/7多,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以上。平坦开阔,土壤易于改良,现仍以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淤涨,是江苏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2、渔业资源:计有鱼类150种,软体动物142种,虾类35种,贝类的资源总量大,文蛤、大竹蛏等为全国的主要产地,海带、紫菜的生产量也很大。 3、港航资源:具有类型不同的各类海岸线,特别是具有较长的深水海岸线,可为大型综合性商港及专用港口提供理想的选址。且深水岸线由南到北分布较合理,便于全面规划深水岸线的利用。辐射沙洲的潮汐通道建港条件优越。 4、海洋化学资源:海盐资源丰富,淮北盐场是我国四大盐产区之一。 5、海洋矿产资源:苏北南黄海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较好的沉积盆地,具有蕴藏油气的良好远景。 6、再生性能源:潮汐能主要集中于长江口北支,辐射沙洲区和海州湾,该处属强潮或中强潮区。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丰富每天有效风能可利用时数在12小时以上,海岸带是我省风能最丰富的地区。 7、旅游资源:无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比较丰富,景点组合合理,种类齐全,质量较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云台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望山汉代佛教造像石刻和锦屏山将军崖的岩画;国家级的丹顶鹤和麋鹿两个自然保护区。以及丰富的以自然景色、民俗、历史古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 三、江苏沿海地带的开发

经济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是**开发区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采取新举措、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一)明确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 (1)突出工业核心地位。一是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定位,即以工业为主,集商贸、物流、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二是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同类企业聚集,做大做强优势行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三是扶持骨干企业,要分规模,分类别加以引导和指导,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实现其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2020年有20个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企业,40个销售收入达1—10亿元以上的企业。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全力打造好开发区的硬 件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和倾斜;二是加大对开发区投资公司投资力度,使之自主运行,早见成效;三是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分期完成开发区道路建设;四是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加速完善电信、有线电视、宽带等配套设施。同时要依据开发区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到2020年底,完 成开发区内已批拓区面积的全部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5 亿元,其中开发区投资20亿元,基本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集工业、商贸、 物流、金融、文教、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开发园区。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东向发展,主攻长三角,紧盯珠三角,关注中韩自 贸区、合肥自贸区(待批)等地区,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全力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努力把开发区建成皖江城市带和皖西南的配套产业基地。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明确重点区域,加大宣传力度。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做到主动出击与被动接收相结合,县内聚集与吸收外资相结合,以商招商与驻点招商相结合。 (4)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发挥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的引领作用,把握产业发展总体 方向,促进产业培育壮大。优先支持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品牌创建。重点支持最有发展潜力的电子产业率先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机械制造业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协调推进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提高经济长远竞争力夯实基础。培育发展成长性较好、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有效对接国内知名企业、科研机构、金融资本,促进创新型企业迅速形成产业化能力。支持企业拓展新的产业领域,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新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落实和开工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在5年内成功培育5家以 上上市企业,提高开发区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水平。 (二)制定发展目标,推动园区发展。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崛起的战略思路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崛起的战略思路 一、江苏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洼地”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城市,其中南通为长三角“15+1”城市群成员之一,毗邻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同时,南通和连云港还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现实情况来看,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与其良好的区位和政策资源并不相称,无论是在江苏省域还是长三角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层面,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形成“洼地”。 从江苏省来看,沿海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如表1所示,沿海三市以占全省近30%的土地和人口,仅贡献了16.14%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1.31%的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增加值和利用外资金额等在全省所占比重都没有超过15%,与相对发达的苏锡常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沿海地区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18.73%下降至2005年的16.41%,而苏锡常地区则由38.94%进一步上升至44.66%。 表1. 江苏沿海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情况表(2005年)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6》;江苏统计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c8197476.html,/;各城市统计年鉴(2001)注:带*表示为2000年数据。 从长三角城市群来看,沿海三市中目前只有南通属于长三角“15+1”城市群,其总体经济实力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属于“第四

层次”1(新华网)。如表2所示,从2005年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南通的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七,但其与排名第六的南京相差将近千亿,而与排名第八的绍兴只相差30亿左右,只与排在末位的舟山的差距超过了千亿,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出口总值三项指标,南通的排名则落在9-10名左右。盐城和连云港在长三角城市群中也只能算作最低的发展水平。但是也应该强调指出,南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其2005年的合同外资金额已跻身长三角前五,而且在各项增长速度指标方面更是跃居长三角城市群之首,呈现出领跑长三角的发展趋势2。可以说,南通区位价值的提升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表2.长三角及江苏沿海地区各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05年)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6》、《江苏统计年鉴2006》、《浙江统计年鉴2006》及相关城市统计年鉴。注:括号内为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排名以及盐城与连云港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的排名。 从我国东部沿海来看,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南通和连云港的发展也基本上处于下游水平。如表3所示,南通除在利用外资方面跻身前五以外,2005 1以2005年的GDP进行分析,长三角16城市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五个经济实力层次,第一层次是GDP 超9000亿元的上海,第二层次是GDP超4000亿元的苏州,第三层次是GDP超过2000亿元的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第四层次是GDP超过1000亿元的南通、绍兴、常州、台州和嘉兴,第五层次是GDP低于1000亿元的扬州、镇江、泰州、湖州和舟山。 22005年南通GDP增长率为15.4%,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9.6%,均位居长三角城市群之首。

2020年经济开发区工作计划

经济开发区工作计划 XX年,我们面临世界经济回暖、国内内需拉动、全市“突破xx”战略持续效应,全市开发区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得到深入贯彻,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充足,园区产业更加集聚、更显特色,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不稳定因素得以集中化解,软环境越来越好以及园区干部的责任意识、赶超意识十分浓烈等十分有利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为加快大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XX年总的指导思想与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冲刺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四晒”、“四包”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实施“1338”发展战略(即:“产城一体,三化同步,三大战役,八项工程”),力争在“三重一大”项目建设、产业集聚、特色园区建设、“产城一体化”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继续保持领跑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确保年内跨入全市省级开发区第二方阵,确保在全省综合排名再晋升xx 个以上位次,努力开创全区工作新局面。 XX年经济发展目标:确保gdp增长xx%,完成xx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增长xx%,完成xx亿元;招商引资总额增长xx%,完成xx亿元;业务收入增长xx%,完成xx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增长xx%,完成xx亿元。

(一)坚持“产城一体”,加快工业新城建设步伐。 加强多规衔接,加强区域统筹,全力打造“产城一体”示范区。主要是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建设,要坚持高质量。全力推进“三重一大”项目建设,科学施工,全程服务,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工程质量。三是集聚,要坚持高层次。着力打造白色家电、皮革皮具等主导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三个集聚区,为全县工业经济添彩,为全县城市建设增色,为全县园区提振发力! (二)坚持“三化”同步,不断增强和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1、工业化。按照“边办工厂边造城市”的发展理念,与县城区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综合考虑开发区的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构建以百亿级企业为龙头、以xx亿级企业为重点、以xx亿级企业为基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联动的开发区工业新格局。 2、城市化。按照“2+x”的产业发展定位,着力做优北区、做强西区、开拓南区、规范东区。一是依托徐洪河升级工程、xx铁路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仓储以及承接特色产业转移。二是依托金

河北省沿海与内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探讨

河北省沿海与内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探讨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等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河北省作为东部省份,其自有的沿海与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导致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近几年人均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河北省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对该差异出现的成因综合阐述,并针对沿海与内陆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标签:沿海;内陆;经济差异;协调发展 F2 〖HJ2.6mm〗 1 河北省沿海与内陆经济差异分析 1.1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整体分析 河北省下设11个地级市,其中秦皇岛、唐山、沧州是沿海城市,加上省会石家庄、毗邻首都的廊坊,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而承德、张家口、保定、邯郸、邢台、衡水则相对落后。为测度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选取11个市2003-201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i)作为总体指标,用标准差(σ)、加权变异系数(CVw)等进行测算。 上表中标准差呈现出逐年增大的特点,2010年比2003年增长了3倍多;加权变异系数除了2009年、2010年略显缩小外,其余都呈扩大趋势,2008年更是增长了22.2%。可见河北省经济差异整体呈扩大趋势。 1.2 河北省沿海及内陆各市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1)静态分析——以人均GDP离差及比率为指标分析地区间差异。 目前,学术界大多使用相对平均离差作为综合差异指标。本文选取2003-2010年河北省沿海与内陆各市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与同年全省人均GDP做离差和比率,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2003年沿海地区除沧州外,秦皇岛、唐山的人均GDP均在全省人均GDP之上;到2010年三个沿海地区均超出全省人均水平,唐山尤为突出,秦皇岛位居第二、沧州也仅次于石家庄和廊坊,位居第五。无论是2003年,还是2010年,内陆地区除了石家庄、廊坊外,其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考虑到石家庄与廊坊的特殊性,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显而易见。 (2)动态分析——以相对发展率为指标衡量经济发展速度差异。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解读之六:为沿海开发打造更美丽名片 奔向海洋时代,是江苏人多年的热切盼望。而今,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伴随火热澎湃的开发大潮,精彩即将在江苏沿海扑面袭来。 ?沿海开发不是沿海开挖,而是在保护中发展,保护中开发!?一打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省环保厅负责人与省住房与建设厅党组书记江里程的开场白,不约而同:?沿海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惠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我国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区、循环经济建设的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和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而这‘四区’的定位,将是

江苏沿海更美丽的名片。? 一红一绿,提升环境支撑力 [关键词]重要生态功能区 [规划摘录]江苏沿海地区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12大类、92个重要生态功能区。 重要生态功能区,具有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区域生态平衡作用,是构筑生态安全的屏障空间。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保护,是沿海开发的应有之义。 省环保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保护?红线?,将为沿海地区优化产业布局提供重要依据。在这92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区、饮用水源的一级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的珍稀鱼类种质繁保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公益林等,将实施强制性保护,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已经存在的工矿企业必须搬迁,并开展生态恢复建设。 [关键词]?四纵五横?的生态廊道 [规划摘录]在现有沿海防护林体系基础上,以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海堤公路、河流湿地为主构建?四纵五横多节点?的生态廊道网络。 生态廊道的建设,可以避免生态的岛屿化、碎片化,大大提升环境的承载能力。据了解,子规划已经详细标注出了生态廊道的?绿线?:?四纵?为新海堤、老海堤、沿海高速和通榆河四生态廊道,?五横?为石梁河水库—新沭河—临洪河口、黄河故道(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新洋港—大纵湖、长江口北支五生态廊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影响和破坏生态廊道的各类建设项目;对必须占用生态廊道的建设项目,实行?占一补一?,确保生态廊道不被分割、破碎。 严把门槛,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关键词]严把环境门槛 [规划摘录]要提高产业项目环境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防止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严格控制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建设项目必须与开发园区产业定位相符合,并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 省环保厅负责人介绍了四项大的保障之策:一、严控?两高一资?,单位GDP的能耗、水耗标准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二、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提出需要?关停并转迁?的产品和企业名录,鼓励企业优化升级;三、加强园区环境管理,2012年取消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所有乡镇工业集中区(零排放产业园区除外);四、保证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2012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科学布局,城乡发展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规划?全覆盖? [规划摘录]建立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促进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加快规划实施的法制化进程。 江里程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带来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城乡发展始终坚持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这其中,城乡规划具有先导性作用,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龙头。目前,已基本完成《江苏省沿海城镇带规划》编制工作,待省政府审定。目前,所有沿海市、县期限到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均已

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XX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 意见 2014年7月10日 为进一步加快XX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促进我县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要求和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以规划为龙头,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基础,以重大项目为重点,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开发区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结构优化,使开发区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带动实体经济、带动居民就业、带动百姓致富”的平台和载体。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原则。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规划环评》。 二是产业集聚原则。要根据XX县的资源特点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发挥XX、XX产业的比较优势,优化全县的产业结构,鼓励全县工业按产业向开发区集中,区内居民向生活小区集中,实现开发区建设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良性互动。

三是高标准建设原则。要向省内一流的开发区看齐,超前进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增强XX、XX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的承载力、吸引力。 四是产业导向原则。进入开发区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XX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无污染的项目。 五是循环经济原则。大力推行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循环生产,按产业链延伸发展。加快开发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4年,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完成XXXX万元,企业投资额完成XX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X%,新增建成区面积X亩,入库税金增长X%,产出率增幅X%。通过加快开发建设,使开发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创新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建立精干高效的XX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设置。开发区管委会是XX县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县政府授权对开发区范围内的经济和行政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区要完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发区管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河北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郭健 【摘要】国际上有经济学家曾经预言,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以沧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沧州市城镇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沧州市的发展条件,提出了差异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 引言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2011年全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不论是从发展空间还是政策基调看,城镇化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驱动力量。 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河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选择。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打造发展新引擎”成为河北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的七项重大任务之一。 2011年,《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沧州市作为“河北沿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渤海新区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两个区域重点增长极之一)。然而,2012年沧州市城镇化率仅为44.0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城镇化水平。如何把握发展机遇,推动全市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沧州市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 1.沧州市概况 1.1 基本情况 沧州市地处华北地区东部,外沿渤海,内环京津,是河北沿海地区三个中心城市之一,是《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的关键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壮大中心城市、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政策的重要落实地区。截至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为719.77万人。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报告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20) (修改稿) 江省农业委员会 二○○九年八月

目录前言 第一章发展背景 1.1 自然条件 1.1.1地理区位 1.1.2 土地资源 1.1.3 地形气候 1.1.4 土壤状况 1.1.5 水资源 1.1.6 生物资源 1.2 社会经济 1.2.1人口及其分布 1.2.2 综合经济实力 1.2.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4基础设施条件 1.2.5 优势高效特色产业 1.2.6 农业产业化经营 1.2.7 农村居民生活 1.3 制约因素 1.3.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

1.3.2农业投入不足 1.3.3自然灾害频繁 1.3.4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第二章总体规划 2.1 指导思想和原则 2.1.1指导思想 2.1.2基本原则 一、现代高效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四、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2.2 发展定位与战略 2.2.1科技创新战略 2.2.2体制与机制创新战略 2.2.3企业化经营战略 2.2.4可持续发展战略 2.3 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3.1 优质粮棉油产业带 3.1.1 发展思路 3.1.2 发展目标 3.1.3 建设容与布局

一、优势粮油主产区 二、沿海高品质棉区 3.2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 3.2.1 发展思路 3.2.2 发展目标 一、水产业 二、畜牧业 三、园艺业 四、特色产业 3.2.3 建设容与布局 一、水产业 二、畜牧业 三、园艺业 四、特色产业 3.3 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带 3.3.1 发展思路 3.3.2 发展目标 3.3.3 建设容与布局 3.4农产品加工基地 3.4.1 发展思路 3.4.2 发展目标 3.4.3 建设容与布局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远发展规划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开发区, 规划, 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1世纪初叶,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重点实施的阶段,同时也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确立未来1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大开放、大开发和大发展的蓝图,根据《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纲要)》的部署,结合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西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西安市为扩大对外开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设立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坚实的基础。截止1999年12月,开发区共引进合同项目192项,总投资115.2亿元人民币,合同外资7.18亿美元(其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投资占60%),实际进资已经超过6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4.08亿美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已使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达到“七通一平”条件,可基本满足各类项目建设的需要。目前入区项目开工113个,竣工投产项目68个,基本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医药和生物工程、食品饮料以及新材料为主要行业和以高新科技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工业结构。1999年,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工业产值31亿元,工业增加值9亿元。在西安市历年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经济

开发区始终名列前茅,不仅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作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作用,同时也为开发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实施西部大开发,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决策的启动和实施,国家将会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向西部倾斜,还将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这将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西安位于西部的门户,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和前沿阵地。而作为西安重要经济增长点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自然会在大开发的热潮中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技术,并率先得到大发展。所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审时度势,科学筹划,研究确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十年发展的基本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规划的总体指导思想和主要发展目标(一)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工业开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晋升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坚持和发展“巢凤相成、滚动发展、高大名洋、求实创新”的建区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加大对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招商力度,提高利用外资(包括外地资金)的水平和质量;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使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增强;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区域服务和保障

京津冀区域规划

1. 情定“两环开放”战略京津冀一体化之后:河北向海的已知和未知 刘玉海 本报记者刘玉海 石家庄、唐山、北京、天津报道 在一群记者的包围下,赵勇艰难挪下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的主席台,随后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突围而出。 他刚刚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共同主持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批的新闻发布会。自此,拥有近秦皇岛、唐山、沧州500公里海岸线却错失中国改革开放后“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机遇的河北,终于得以将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时,长期以来被寄予厚望的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正陷入困境和更广泛的争议,来自学界和河北省官方的质疑之声开始半公开化和公开化被表达出来,甚至直接提出“河北正因为靠近京津才发展落后”这样的观点。 于是,该规划的获批,被认为代表了最近几年河北决策者对该省省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反思的努力,是河北省向海发展战略新思维的一个新开始。 而一个引发广为关注的“巧合”是:今年8月27日、28日,张庆伟、张庆黎先后空降河北,分任河北省代省长、河北省委书记。10月27日,久拖两年不决的河北沿海发展规划终于获得国务院批复。 这样的巧合,遂被解读为河北省在“二张”主政的新时代,该省或将正式走出“自主发展还是借力京津、环渤海还是环京津”的战略困扰,更加旗帜鲜明地在“自主发展”和“环渤海”的战略方向上寻求突破。自此,这个拥有7000万人口的内陆型经济省份毅然转身,重心向海。 “打个比方,《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获批,就像2001年中国加入‘WTO’!”河北省发改委系统一位官员兴奋地说,“河北拿到了中央的‘路条’”。 这种兴奋的背后,是河北在稳定与发展、均衡发展与发挥比较优势、环渤海与环首都、借力京津与自主发展之间,在京津冀与中央三地四方之间长达30年的纠结与坎坷探索。其间,河北方面曾多次寄望于京津冀合作,然终沦为漫长的等待、冷遇和失落,曾为此委屈,继而愤怒,却又无助。 面朝大海,能否春暖花开。对于河北省省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真的可以撇开纠缠不清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困扰,在自我为主、独立发展、面向大海的道路上赢得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吗?何况,在河北省的历史上,面向大海、自主发展的战略方向并非是第一次被提出、被实践。 1. 畿辅河北的宿命 在发布会现场,赵勇侃侃而谈,在其看来,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毗邻京津。 而事实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毗邻京津,亦被大多数河北人视为其最大的发展优势。 自辽代以后,北京成为中国首都以来,河北一直是拱卫京师的要地。即便到晚清,也环绕京师,领有天津卫。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后,将总督衙署由保定迁往天津,使天津成为河北首府。新中国成立后,京津直辖,不断的将河北的地盘吞入日渐膨胀的北京。 1949年,河北省设立通县专区,辖通县、蓟县、三河、香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13县。到1958年,不足十年的时间里,通县专区下辖的县不断并入北京,最终撤销建制,只有蓟县、三河、香河和后来成立的大厂县以及并入的固安县重新被划归河北。 “北京、天津从河北区域内挖出去成为两个特大城市后,把河北割裂得支离破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杨连云说,从石家庄到承德、张家口还得路过北京! 但这丝毫不影响河北对北京的期待。主流的观点是:北京作为首都,云集着中央政府机关、国有大企业、众多科研院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河北只需承接好来自北京的产业升级及外迁,就能轻松赚个盆满钵满,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但实际上,环首都带给河北的首要任务是做首都的“护城河”,而不是经济发展。 每逢“两会”及“非典”等“特殊”时期,河北需全力投入以保持首都稳定:河北境内进入北京的铁路、公路沿线,得派人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任务分解到各机关单位,不出人就出钱。 维护首都稳定之外,越来越多的任务也开始落在河北头上:保障首都供水、空气质量、环境等,这迫使官厅、密云水库上游的张家口、承德地区农民只能放弃打井取水,放弃种植水稻;迫使河北不得不下马一些工业项目。而这一切在相当长时间里并未获得补偿或者补偿很少。 河北的这一首都“护城河”角色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进京交通线24小时派人值班,电线铁塔派人值守;严控人员进京,以免给北京增加人口交通压力;首都周边一些工业企业停产6个月,造纸厂、化肥厂等地方支柱工厂纷纷下马;卡车不准进北京,前往宣化、张家口需绕行山西…… 从历史上来看,国都周围地区称为京畿,承担支援和服务首都的重要职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畿辅河北,首先需要直面“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这并非偶然,甚至可谓其宿命。发展终究是绕不过去的课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 寒亭区北部沿海开发发展规划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潍坊市寒亭海洋化工开发区管委会二00五年三月在本世纪的头几十年内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寒亭区也不例外。面对新的宏观经济和国内外环境寒亭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应放在北部地区。为更好地发挥寒亭北部的带动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一、二、开发背景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技术和制造业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转移基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这种转移的重点。“寒北”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基地的计划已经启动市委、市政府也做出了建设“三北”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这一些都在宏观上为“寒北”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面对周边省、市、区战略转移调整带来的激烈竞争为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捷足先登、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加快发展。二进入新世纪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中、日、韩及港台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是亚洲的高经济增长区。潍坊市地处这一地区的咽喉部位而“寒北”又位于潍坊市北部沿海的中心地带。因此“寒北”必须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产业转移平台吸引日、韩、港台地区的资本、项目进入本地区发展。三“十五”以来我区工业发

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张但工业总量仍然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偏低。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在南部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必须按照土地、资源、产业的发展实际对寒亭区工业的在发展空间上进行重新定位。而“寒北”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充足的工矿用地成为该地区吸引外来资本的重大优势。 三、开发的意义以央子镇为中心开发“寒北”对我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可实现资源的集约式开发利用从而将资源、地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寒北”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二是能使我区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城区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可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四、开发的基本条件一开发“寒北”的有利条件。——区位优势突出。“寒北”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水陆交通便利。省道新海公路、央赣公路在此交汇;大莱龙铁路在境内设有央子、潍北两站;建有两个5000吨泊位和一个滚装码头的潍坊港现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筹划中的环渤海高速公路将于20____年建成通车 五、总体构想。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

江苏省沿海开发的条件和优势

江苏省沿海开发的条件和优势 1996年,江苏省政府曾提出“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然而十多年过去后,江苏沿海经济并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崛起。2007年,江苏沿海开发被再次提到战略高度,江苏沿海开发有哪些条件?其后发优势是否能得以体现?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江苏苏南发达地区资源、能源、环境等发展瓶颈的制约日益加剧,而沿海地带的土地、劳力、海洋、矿产、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之丰富,在全省均居前列,并拥有多处可建深水海港的优良港址,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江苏沿海不仅区位优势突出,而且已经具备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辐射,加快区域开发的优越条件。江苏沿海开发的具体条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条件: 江苏沿海经济带是中国民族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实行新一轮的沿海开发,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 1953年以前,江苏沿海三市曾经有辉煌的历史,尤其在明清代。据江苏地方志记载,1O0年多前由于民族实业家张謇在此创办企业并推动城市改造,南通由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连云港曾是漕运的重要水道,康熙初年成为题定口岸,于此设关,征收海盐税。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江苏沿海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但在客观上也加速了江苏沿海的开放。 1953年后,由于受中国工业的大转移、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影响,江苏沿海经济步入停滞不前的阶段。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中央政府开始将经济将设的重点转移到京广铁路、陇海铁路沿线及东北三省的广大内陆地区,江苏沿海在这期间发展也处以停滞甚至倒退状态。而1984年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江苏独占2席,占江苏沿海城市的2/3。江苏在沿海城市的开发中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江苏沿海城市开发并未出现应有的繁荣。 二、区位条件: 江苏沿海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突出。沿海、沿江和沿陇海-兰新大陆桥地带是中国国土开发的三大主轴,这三大主轴纵贯和横穿于江苏,也构成我省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