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决定百万考生命运的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2017年高考命题在四月底刚刚结束,也就是决定百万考生命运的试题已经新鲜出炉啦。

高考命题人都是何方神圣?

高考命题者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

其中,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高考选拔的对象要进入大学,所以高等教育的思维也需要贯彻到高考中,然后指导高中教学。

高考试卷知识点虽然是高中范围的,但考察的方向却是在努力与高等教育接轨,高中教师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首先要“资深”,这包括已达到一定的职称,一般都是特级教师居多,而且教学经验丰富,只有这样他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学科领域;

其次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老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如果让高三教师出题,难以保证公平性;

还有一点就是,家里不能有直系亲属当年参加高考。此外,如果参加过高考辅导教材编写也不能入选,而师德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最终的评选。

高考试卷如何生成呢?

首先第一位——保密!通过审核获得命题资格的老师,都是临时通知,有的人到了命题封闭地点才醒悟过来,自己是来参加命题的。

一般教育部门在审核后不直接通知老师本人,而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告诉其所在学校的校长,让校长在第二天早晨告知老师,一般通知出发地点后,当天就走。通过校长来通知老师,一方面是为了让学校安排该老师后面一个多月的教学;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内,校长也负责该老师和家人之间的联络等。

被选中的老师们通过体检后,就进场了。地点一般是选在偏僻一点、省级以上的疗养院,武警把守。只要进去了,一直到高考该科目考试结束才能离开。对外统一的口径是:出差。只是这个出差时间有点长,一个多月。

命题老师入场时,所有的电子设备全部上交,断绝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早些年命题老师在武警监视和录音监控下,可以亲自与家人通电话;后来改由武警打电话,替老师们报平安。要是被发现串供,结局就是:坐牢。

武警把守的疗养院,片纸不能流出。疗养院内负责清洁和照顾日常起居的工作人员,坚决不允许触碰任何纸片,24小时监控。不需要的草稿纸等,由2为老师在2名武警的陪同下,在制定地点焚烧,确认完全烧尽后才可离开。哦对了,任何稿纸、白纸,写没写过字的纸,统统不得带回房间,24小时监控。

命题老师还需要签“终身保密协议”。虽然这个身份是对老师能力的一个极大肯定和荣誉,但不能对外透露。成为命题教师后,每个人首先要上一节安全课,要求在高考结束后,所有命题教师不能撰写点评高考题目的文章,不能对外宣传自己曾是命题教师的身份,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引用其中一位老师的原话:

高考命题,是一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过程,出题稍有不慎不慎,会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高考命题的几个方向?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

每一道题,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绝对不会出现超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反押题”贯穿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一定要该题找出来,此题就不用。

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命题组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还需要从近几个月的国外杂志中,几百上千篇中,挑选出主题积极向上的、生词量比较均衡的、语法涵盖全面的文章,进行出题。

语文作文的命题过程是基本是要翻阅所有的模拟题,坚决避免被预测。有时作文的命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有一次就是命题期间,一位命题老师的父亲去世了,后来这位老师得知的时候痛哭不已,伤心之余、后悔自己曾经没有好好陪伴父亲。这位老师的经历也刺痛了其他老师,引起共鸣,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与“生命”相关。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毛毛在听到这个的时候也很吃惊,每道题必须要在课本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和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绝对不允许出现超纲内容,否则必须砍掉。

4、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

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要有具体的预测值,而且要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这个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最客观的。具体到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试卷出来,平均分也基本定了。根据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一定会有具体的预测,而且会对比往年。

一位命题老师的原话是:

还没高考,平均分就已经定了。一个80分水平的考生,一定考不出120分。

试卷专用运送车

最后一步就是交印试卷啦!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六月。会有几个印刷厂在动用警力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彻夜工作两天,印刷出所有试卷。待考生考完,命题老师才可回家。

全国高考试卷命题规范原则及阅卷流程

出题背景 01高考主要由大学教授命题 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老师出的。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在1、3、4月份,选择一部分优秀高中教师和一部分大学教授(以各地大学和师范学校为主)。 另外,考试中心都有一个库,里面是适合命题的各地教授,一般为了稳定高考全国卷的连续性,几年才会换一批。 02分工明确:命题人→选题人→学科主持人 出题工作大概会持续到4、5月份,一部分命题人出完题,做完参考答案就可以回家了,但选题人和各学科主持人要一直待到6月10号,转战阅卷工作。 每两个出题人命一个题型,每个题型初步出15道题,而且是可以超纲的。 选题人要从每个题型中选出最优秀的题进行组装。选完题,工作人员负责把题目跟网上和市面上的参考资料对比,题型和内容超过50%雷同的会换掉。最后选出今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 03全封闭命题 接到通知参加命题后,考试中心会给出题人一个口头通知,并且签订保密协议,然后就“关小黑屋”。 前一天没收所有个人物品,只发教材、大纲、笔、纸。接着出题人审题人分组进驻不同宾馆,一个宾馆一个组,方便工作。

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后,出题人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只有在有人陪同、全程录音的情况下才能打电话与家人联系。 04 测试生:提前高考的“小白鼠” 当命题完成后,会有数名考生提前考试,接触到刚刚定好的当年高考试卷,选拔标准是成绩中游,来自省内几个县市的主要中学。试考的成绩就是他们高考的最终成绩。 根据测试生的成绩,命题人会对题目进行微调,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会将题目难度降低。 命题原则 1 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2 尽量不出怪题、偏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3 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高考命题的10条原则

高考命题的10条原则 命题原则是高考各学科测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包括学科教育测量的基本理论、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设计(题型设计、难度设计、试卷设计),还包括测量的评价,这些问题各学科专家有专门的论著。我这里讲的命题原则是我研究高考多年,从历年的高考试题、试卷中总结出来的共性的、比较通俗易懂的、可操作的一些拙见,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特别是帮助考生认识高考试题,矫正认识偏差,调整学生考试心态。命题原则从宏观上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公平、公正的原则。高考的每一道题、每一张试卷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公平、公正的原则,高考是常模参照考试,也就是选拔考试,考生、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考生要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是无可指摘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国民对教育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目前的情况下高考的公平、公正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是区分度问题。高考测量有许多量化指标:试题、试卷的难度值、标准差、信度、分半信度等等,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区分度,高考说到底就是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便于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常模参照考试”说到底就是这个意思。第三是支持课程改革的原则。高考要支持目前正在实施的高中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课程改革的目标等在高考试题中要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是科目组的设置,还是试题的指向、包括情景的设置都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命题的程序简单的说是三个步骤:立意、情境、设问。立意就是考什么,也就是考试内容、能力要求,立意相对稳定,每年会有些微调,但变化不大。情境就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设问指检查方向,要求灵活、多样,角度要不断变换。 命题的原则包括哪些方面? 原则一:入门宽,路子多,深入难;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这一原则是从区分度的角度考虑的。高考试题为了保证有良好的区分度,除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外,除了试题难度坡度设计外,每道试题难度的起点一般不太高,“入门宽”和“大开口”就是这个意思。进入试题后考生会发现解题的方法、路子有许多,但越走越难,这就是“深入难”、“小出口”。所谓“层层设卡,题题把关”是指每一题的每一问都是一个“关口”,说到底就是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优秀考生才能走到底。 原则二: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这一原则是从情景的角度考虑的。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情景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这就是“材料在外”,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在考生的知识网络中,都在教材中,这就是“答案在内”。所谓起点高是说有些问题调子很高,比如政治试题有些问题好像是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部长、总理的,但是解答这些问题的落点低,答案就在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之中。再比如有些生物、化学试题是尖端科研课题,是获诺贝尔奖的内容,起点很高,但落点低,就在考生的知识网络中、课本中。 原则三:背景公平,陌生之中考查熟悉。这一原则是从高考要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考虑的。命题者在编制每一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每一道题的背景对每一地域、每一个考生而言都是公平的。所谓“陌生”是相对熟悉而言,陌生,大

命题老师揭秘高考试卷如何出炉

命题老师揭秘高考试卷如何出炉阅卷专家评析6 选测科目 王璟沈考宣张琳 高考刚刚结束,从2004年开始,江苏已实施自主命题。一份高考试卷如何出炉,高考命题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多位曾参与命题的老师向扬子晚报记者揭秘。此外,昨天省教育考试院还约请历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 测科目的高考阅卷组专家点评今年试卷,并从试卷的导向对中学教学的影响做 出提示。 江苏高考命题老师揭秘“封闭生活” 由于高度保密,高考试卷的命题一直鲜为人知。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 多位曾经参与高考命题的老师,听他们揭秘那一个多月的封闭命题生活。 扬子晚报记者王璟张琳 命题“集结”:一个电话神秘“人间蒸发” 一位曾经参加过江苏高考数学命题的中学特级教师回忆说,当年4月底的一天,他突然接到电话,被省考试院征询意见,能否参加当年高考数学命题,回 复可以后要求两天内到指定地点报到,并严格保密。“我们报到后住一夜,然后 命题组成员全部被拉到机场进行安检,连书都不给带。”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 学名师告诉记者,安检合格后,命题组才把所有成员拉到一个类似度假村的地方,距南京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当时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但那个度假村是被包 下来了,容易封闭,住宿条件一般。” 我接到参加命题的通知后,只是临走的时候匆忙跟爱人和单位领导说了一声。进去之后手机就关机了,所以很多人以为…消失了?。一位曾参加江苏英语阅卷 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一消失就是一个多月。每年江苏高考命题组成员通常在4 月底或5月初集中,然后就开始与世隔绝的日子。 命题生活:没网没手机,紧张而枯燥 “命题生活”紧张而枯燥。“没有手机,不能上网,房间里只有电视机。三餐都 是集体自助餐,打扫房间也有服务员帮忙。命题期间就连这些服务员也不允许 出去,厨房工作人员买菜也都得有武警陪着,保密工作十分严密。”一位参与阅 卷的数学老师说,各学科的命题老师虽然都在一幢楼内,但彼此之间不能交流,吃饭的时候也被安排在不同的桌子。如果需要用到网络,通常是由学科秘书去 网上查。 手机没收了,电话能打吗?可以,但通话必须用普通话,而且要被监听。“一 般都是有重要的事情才给家里打电话,也就匆匆几句话。一个星期至多打两次吧。”曾经参与语文命题的一位大学老师说。“我们会和命题组签订保密协议, 内容包括:5年内不能写有关高考内容的书,不能开有关高考的讲座,也不能 对外透露自己担任过高考命题人的身份,等等。”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试卷大概

高考试卷的命题原则和趋势

高考试卷的命题原则和趋势 万事均有规则,高考命题也是有规则可循的,到目前为此,我们还没有见到象“高考试卷评价标准”一样的一份命题规则的文件,但我们研究“评价标准”研究高考试题,与命题专家一起开会,交谈,我们还是可以把握住高考命题原则的。 一、高考命题的价值取向 1、在改革探索中,高考命题正逐步实现“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一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查学科主体内容,即中学重点内容;考查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内容;(解读:高考复习是高中学习与高校学习的上衔接,高考命题是高校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下衔接,因此高考命题的主力是高校教师)。 3、高考试题的立意、情景、设问的角度及方式要求:科学、可信、新颖、灵活。 4、高考试题各种题型起点低、入手容易,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属于常规试题,强调“三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5、在学科知识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6、试卷不是试题的堆砌,而是逻辑严密的有机统一整体。从哲

学的角度看,高考试卷作为一个整体,由素材、题目、设句、选项组成,只有当它们以有序的结构组织在一起,试卷的整体功能才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解读:比如阅读的考查,从能力上分成四个层次:微观理解、宏观理解、评价、发散,这四个层次显示了阅读的逻辑顺序,也体现了逐步深入的逻辑关系。) 高考试卷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全卷试题从易到难,每一种题型、每一道大题内部也是由易到难的排列顺序,试题及对能力的考查则是坚持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综合,由综合向应用、由应用向探索的发展方向。 7、一题多问、一问多点、分解试题难点,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做答空间,答对一点得一分、答对五点得五分,从而增加了试卷区分度。 上面这七点是摘录,加了少许解读;这些都是命题专家对命题价值取向的解读,还可以摘录很多,在以后的博文中再做补充。 二、高考命题原则 再罗列几条我在多年高考研究中对命题的感悟与认识,权且叫做高考题的原则吧! 1、高考试卷、高考题型、高考大题的排列原则是:从易到难波浪式向前推进,高考试题为了达到区分度目标,采用“层层设卡,题题把关”的模式,在试题设计上采用“大开口,小出口”的架构,进去得分容易,出来得高分、得满分难! 2、“材料在外,答案在内”,“陌生中考查熟悉”,这是为了保证

高考试题命题和答案总结

高考试题命题和答案总结 一、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1.“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记——必须把课本上的每一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子是对应哪个原理的要分清楚,这在选择题中很可能会用得上。对于我们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把原理分清,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尤其不要混淆。可以看一些参考书,或者上上求学网,看看书上是怎样分析的,要从哪个角度下手,怎样表述。政治学要特别注意不同术语间的区别,记的时候尤其要强调准确,因为有可能差一个字这个说法就完全不同了。 2.“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求学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学哲学尤其要注意和时事结合起来。平时看到一则新闻就可以想想,它可以体现怎样的哲学观点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观点去分析,经常这样问自己,做题时下手就会快得多,角度也比较准确。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

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 二、高中政治学习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体系 高中政治学习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上要用基本思维方法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把他们串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彼此联系起来,就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了,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并运用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思维方法)作为“红线”把知识“串”起来。 1.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意义或危害)、怎么做(手段和措施)、怎么体现的(在具体材料中)”的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来联系知识。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就包括“为什么需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宏观调控?”三个层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框则是按照“经济效益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怎么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层次展开的。 2.教材的知识组合方法一般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个别———一般)与演绎(一般———个别)相结合的逻辑展开的。比如:先讲什么是使用价值、价值,再讲二者的关系,这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先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注意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

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决定百万考生命运的高考试卷是如何命题的? 2017年高考命题在四月底刚刚结束,也就是决定百万考生命运的试题已经新鲜出炉啦。 高考命题人都是何方神圣? 高考命题者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 其中,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高考选拔的对象要进入大学,所以高等教育的思维也需要贯彻到高考中,然后指导高中教学。 高考试卷知识点虽然是高中范围的,但考察的方向却是在努力与高等教育接轨,高中教师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首先要“资深”,这包括已达到一定的职称,一般都是特级教师居多,而且教学经验丰富,只有这样他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学科领域; 其次不能是高三教师,每个老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这种偏好会贯彻在他的教学中,如果让高三教师出题,难以保证公平性; 还有一点就是,家里不能有直系亲属当年参加高考。此外,如果参加过高考辅导教材编写也不能入选,而师德等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最终的评选。 高考试卷如何生成呢? 首先第一位——保密!通过审核获得命题资格的老师,都是临时通知,有的人到了命题封闭地点才醒悟过来,自己是来参加命题的。 一般教育部门在审核后不直接通知老师本人,而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告诉其所在学校的校长,让校长在第二天早晨告知老师,一般通知出发地点后,当天就走。通过校长来通知老师,一方面是为了让学校安排该老师后面一个多月的教学;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内,校长也负责该老师和家人之间的联络等。 被选中的老师们通过体检后,就进场了。地点一般是选在偏僻一点、省级以上的疗养院,武警把守。只要进去了,一直到高考该科目考试结束才能离开。对外统一的口径是:出差。只是这个出差时间有点长,一个多月。

高考试卷到底是怎么来的, 命题啥依据

高考试卷到底是怎么来的, 命题啥依据? 作为高考前的绝密资料,高考试卷到底在哪里命题?命题者是不是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要在监狱里呆几个月?下面这篇文章试图还原高考试卷的神秘命题经过。一定不要错过!! 高考命题人都是何方神圣? 时间:4月中旬到6月8日下午3点左右 地点:市郊某栋封闭大楼 人物:大学教授和高中老师(高考命题者主要由大学教授、高中老师组成)。 其中,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高考选拔的对象要进入大学,所以高等教育的思维也需要贯彻到高考中,然后指导高中教学。 高考试卷知识点虽然是高中范围的,但考察的方向却是在努力与高等教育接轨,高中教师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高考命题人是如何选拔的呢? 资深:这不是简单地指教学年龄噢,而是要求教学经验足够丰富,达到一定的职称,最常见的是“特级教师”。这样做,是为了能保证命题老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的命题专业性。 非高三教师:不是歧视,而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侧重和偏好,会体现在他的教学中。如果让高三教师出题,那他所教的学生必然是“占便宜”的,公平性就会受到挑战。没有直系亲属参加当年高考;没有参加过高考辅导书编写。 绝密:当命题人员库组建完成,是该通知命题老师来干活了。但是,干活前,先签一份卖身契。啊不,是终身保密协议。 高考试卷的保密性不必多言了。 每个通过审核获得命题资格的老师,都是被临时通知的。教育部门会找各种理由,把老师们“运送”到命题封闭地点。从不直接通知老师本人,而是在前一天的晚上报信给信鸽——老师们所在学校的校长,让校长第二天早晨通知老师,然后老师们被当日运走。 此时命题老师才醒悟过来:啊,原来我是被上帝选中的孩子,是高考命题老师。 信鸽校长的工作还没结束,他要负责命题时间内老师和家人之间的联络,以及安排好老师后面的教学工作。信鸽校长对外传达的统一口径是:老师去了出差学习。只不过这次出差时间,有点长了,一个多月呢。 好,说回命题老师。 老师们被送往的命题地点,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选在稍微偏僻、省级以上的疗养院,而且有武警把守。被选中的老师还要体检。体检通过后,才能进场。一旦进去了,就得等到高考该科目考试结束才能出来(有种坐牢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和我们进入考场一样,命题老师入场时同样要上交所有电子设备,禁止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很多很多年前,命题老师尚可在武警监视和录音的双重监控下,亲自与家人通电话。后来,规则变成了只能由武警给老师们的家里打电话,替老师们报平安。要是被发现命题老师向外泄密,结局只有一个,送入牢房! 保密功夫严谨到什么程度?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与逻辑)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 命题与逻辑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B 是全集U 的两个子集,则A B ?是()U C A B U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冲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 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 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βα??m l ,. 有如下两个命题:①若m l //,//则βα;②若.,βα⊥⊥则m l 那么( ) A .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 .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 .①②都是真命题 D .①②都是假命题 4.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βαβα//,,则⊥ ⊥m m ; ②若βααβγα//,,则⊥⊥; ③若βαβα//,//,,则n m n m ? ?; ④若m 、n 是异面直线,βααββα//,//,,//,则n n m m ?? 其中真命题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m = 2 1 ”是“直线(m +2)x +3my +1=0与直线(m -2)x +(m +2)y -3=0相互垂直”的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a =b ”是“直线相切与圆2)()(22 2 =++-+=b y a x x y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βα,,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n m n m 则αα ②若;,,//m n n m ⊥⊥则αα

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

高考模拟试题命题、说题竞赛 一.试题呈现 【选择题】 12. 对于函数()f x ,若12x x ,满足1212()()()f x f x f x x ++=,则称12x x ,为函数()f x 的一对“线性对称点”,若实数a 与b 和b a +与c 为函数()3x f x =的两对“线性对称点”,则c 的最大值为() A.3log 4 B.3log 41+ C. 43 D.3log 41- 【填空题】 15. 在ABC ?中,点P 在线段BC 上,λ=,过点P 的直线交AB 延长线于点M ,交AC 于点N ,若AC n AN AB m AM ==,,当n m 2+取得最小值3时,λ= . 【解答题】 {}2 2ln 2)1(., 21 ,21,)1(,ln )(.2111+-<-==≤+=+n n S a S n a a a a ax x f x x f n n n n n )求证:(的值;求项和为其前满足数列在其定义域内恒成立已知函数 二.试题解析 【选择题】 12. 对于函数()f x ,若12x x ,满足1212()()()f x f x f x x ++=,则称12x x ,为函数()f x 的一对“线性对称点”,若实数a 与b 和b a +与c 为函数()3x f x =的两对“线性对称点”,则c 的最大值为() A.3log 4 B.3log 41+ C. 43 D.3log 41- 【答案】D 【解析】依题?=+=+++++c b a c b a b a b a 333,3 333333a b c a b c ++++=, 因为b a b a b a b a ++=?≥+=32332333,所以34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又3333 a b c a b c ++++=,所以3314 313333 3111a b a b c a b a b a b +++++=≤---==+, 从而c 的最大值为:3log 41-,故选D.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含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2018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24πS R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球的体积公式:34π3 V R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棱柱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为棱柱的底面面积,h 为棱柱的高; 棱锥体积公式:1 3 V Sh = ,其中S 为棱柱的底面面积,h 为棱柱的高; 台体的体积公式:() 1213 V h S S = 其中12,S 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底、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设集合}11{ 2,{ 22x A x N x B x ??? =∈≤=≤? ???? ,则A∩B =( ) A. }{ 1x x ≥ B. }{0 ,1 C. }{1 ,2 D. }{ 1x x ≤ 2.(改编)已知221(32)z m m m i =-+-+(,m R i ∈为虚数单位),则“1m =-”是“z 为纯虚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摘录)下列函数中周期为π且为奇函数的是 ( ) A.)2 2sin(π -=x y B )2 2cos(π - =x y C.)2 sin(π + =x y D.)2 cos(π + =x y 4.(改编)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a ,且a l ?则 ( ) A.a 内所有直线与l 异面 B.a 内只存在有限条直线与l 共面 C.a 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l 平行 D.a 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l 相交 5.(改编)已知函数()y 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 )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内容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 教育部最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新高考的考试内容、形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上周末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分析了未来语文高考命题可能发生的六大变化。 变化1: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此相关的思维的能力。 以前的语文考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及其熟练程度,今后的高考仍然会考察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比重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考核方式也可能从考察记忆转化到考察运用。 温儒敏介绍说,教育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质量检测体系,包括检测工具、模板、手段的制作,虽然主要是面向学业水平考试的,但其某些原理、方法也可供高考语文参照。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温儒敏介绍说,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温儒敏看来,中学多学点文学是可以的,但不能都是文学。“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不太合适。”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几年前温儒敏曾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 温儒敏表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4: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在温儒敏看来,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