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一、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

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

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

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

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功能清心安神,

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

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

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

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

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

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 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

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

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

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

换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

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七、高血压病

降压耳穴方(黑龙江中医药1988;(4):29~31) 王不留行籽。取单侧耳降压沟、

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

耳穴上,每穴压1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3日换压

对侧穴位,1个月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八、眩晕

止晕耳穴方(江西中医药杂志1988;(1):43) 王不留行籽。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功能滋阴潜阳、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主治各

型眩晕。

九、水肿

利水消肿耳穴方(中国针灸1989;(6):15) 王不留行籽。

主穴:肾、肾俞、输尿管、膀胱;配穴:交感、肾上腺、神门、三焦、内分泌,根据病情再配以心、肝、脾、肺穴。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所选穴位上,

嘱患者每日按捏十几次,每次3~5分钟。每次选'3~4个穴。2天1次,1周为l 疗程。功能疏通三焦。化气行水。主治各型水肿。

十、自汗

止汗耳穴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肺、交感、肾(主穴)、内分泌、肾上腺、三焦(配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O.6cm见方的胶布

对准穴位敷贴。用手指按压3分钟,每日5次。3~5天换穴1次。功能调阴阳

和营卫。主治自汗、盗汗。

十一、尿潴留

耳穴利尿方(北京中医1986;(5):58) 火柴1根。在耳穴的泌尿区(肾、膀胱点),找出明显的压痛点,以火柴棍的火药端,捻转压迫,强刺激,两耳交替进行,

每个压痛点捻转压迫5分钟。功能化气行水利小便。主治肛门术后尿潴留。

十二、泌尿系结石

排石利尿方(吉林中医药1986;(4):15) 王不留行籽。耳穴肾、膀胱、输尿管、

尿道、三焦、外生殖器。用带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固定于穴点处,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换药一次。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

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功能利水通淋排石。主治泌尿系

结石、小便淋漓。

十三、颈椎病

颈椎病耳穴压豆方(《耳穴诊疗法》) 王不留行籽。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位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1疗程。主治各型颈椎病。

十四、腰痛

耳穴压豆止痛方(《耳穴诊疗法》) 王不留行籽。耳穴腰、肾、肝、神门等,按耳穴压豆法操作,3天换1次,1个月l疗程。功能补养肝肾。主治肾虚腰痛。

十五、月经不调

耳穴压豆调经方(河北中医1987;(3):17) 王不留行籽。主穴:肾、子宫附件、盆腔、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卵巢。配穴:膈、心、肝、脾、腰痛点。以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穴处,主穴必贴,配穴随症选用,左右交替贴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15~20分钟。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贴两个疗程,间隔半个月可继续贴。功能凉血活血、调经止血。主治月经过多的月经不调。

十六、闭经

通经耳穴压豆方(云南中医杂志1985;(5):37) 绿豆。以绿豆压耳穴内分泌、子宫、肾、卵巢、肝,每次取单侧,每3日交换1次,连用至愈。功能调气血通经脉。主治各种闭经。

十七、痛经

调经止痛方(湖北中医杂志1986;(6):44) 王不留行。以王不留行用胶布贴压子宫、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降压沟、耳迷根穴位。每日按压10次以上,越痛越按。功能调经止痛。主治各种痛经。

十八、小儿遗尿

耳穴压豆遗尿方(中医药学报1987;(4):32) 王不留行。耳穴取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常规消毒一侧耳廓,将王不留行籽粘在O.3×O.3cm见方的胶布上,对准以上所选穴位贴压。嘱其每日按压3次,每次5分钟左右,睡前必须按压1次。每6日两耳交替贴压1次。治疗期间定时换醒小儿小便。功能温补下元。主治小儿遗尿。

十九、失音

耳穴压豆发音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选取耳穴肺、大肠、肾、膀胱等处,埋压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功能滋肾润肺。主治肺肾阴虚型失音。

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参考表

耳穴治疗常见病症取穴参考表 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枕、肝、脾 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肺 胃神经官能症:胃、神门、肾、交感、肝、内分泌 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皮质下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枕、内分泌、皮质下胃痉挛:胃、神门、交感、耳中、枕 慢性胆囊炎:胰胆、肝、交感、内分泌、神门 慢性胰腺炎:(胰腺炎点)、内分泌、交感、神门、肾上腺 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 肠胀气:肺、大肠、小肠、胃、交感、三焦 消化不良:肠、胰胆、脾、胃、内分泌、三焦 食欲不振:胃、脾、胰胆、三焦、肝 胃肠功能紊乱:胃、交感、脾、大肠、小肠、枕、三焦 过敏性结肠炎:内分泌、大肠、交感、肺、神门、直肠、小肠、三焦 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交感、脾、肾 酒精中毒:艇中、枕、额、皮质下 咳嗽:气管、咽喉、对屏间、神门、肺 胸闷:交感、心、胸、肺、肾上腺 胸痛:肝、神门、相应部位、交感 伤风感冒:内鼻、外鼻、肺、肾上腺、神门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枕、耳迷根、肾 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间、肾上腺、肾、脾、大肠 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耳尖(放血)又咽喉,可用蒜泥天灸内关穴 高血压:角窝上、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耳背沟、相应部位 低血压:心、交感、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相应部位 心肌炎:心、交感、神门、肾上腺 阵发性心动过速:心、交感、神门、小肠、内分泌、枕、皮质下 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小肠、肾、(耳折痕) 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心动过缓:心、交感、肾、枕、肾上腺 心律失常:心、交感、神门、内分泌、小肠、枕 头晕、头痛:枕、颞、额、神门、皮质下、肝、肾、耳尖(放血) 失眠:神门、肾、心、枕、胃、耳尖(放血) 多梦:神门、肾、枕、心 偏头痛:颞、神门、肾、皮质下、枕 三叉神经痛:面颊区、颌、神门、肝、枕、眼 面神经麻痹:颊区、眼、口、枕、神门、额、胃 肋间神经痛:脑、神门、枕、交感、腺 1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定义: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腧穴或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 治疗高热、神昏、中暑、感冒、各种疼痛、风眩、急惊风、中毒、毒蛇咬伤等病证的方法。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放血疗法在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医家对放血疗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热病篇》中说:“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 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提到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我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疾病,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常见疾病耳穴

常见疾病耳穴取穴 感冒:肺、肾上腺 咳嗽:肺、肾上腺、气管、屏尖、交感 哮喘:肺、肾上腺、气管、交感 肺气肿:肺、气管、肾 慢支:肺、气管、肾 肺炎:肺、气管、肾上腺、交感 失眠:心、肾、脑干、皮质下、神门、枕 嗜睡:心、肝、脾、胃、皮质下 胃痛:胃、脾、肝、交感 胃下垂:胃、脾 呕吐:胃、贲门、食道 泄泻:大肠、小肠、脾、胃 便秘:直肠、大肠、皮质下 眩晕: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 神经衰弱: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 健忘: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 腹痛:内分泌、脾、胃、神门 心绞痛:心、皮质下、交感、肾 水肿:皮质下、肺、脾、肾、膀胱 头痛:脑干、额、枕、神门、皮质下 高血压:肝、心、降压点、枕、肾上腺 低血压: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 糖尿病:肺、脾、肾、内分泌 月经不调:内生殖器、卵巢、肝、脾、肾、内分泌、缘中 痛经: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神门 带下病:内生殖器、盆腔、脾、肾 子宫脱垂:内生殖器、肝、脾、肾、交感 结膜炎:眼、肝、肾、皮质下 沙眼:眼、目1、目2、肝、耳尖 鼻炎:内鼻、肺、肾上腺、内分泌 咽炎:咽喉、肺、神门、肾上腺 扁桃体炎:肝、扁桃体、咽喉、心 耳鸣耳聋:内分泌、皮质下、内耳、神门 牙痛:垂前、屏尖、牙、面颊区 口腔溃疡:肺、心、口、舌 痤疮:面颊区、肺、胃、大肠、内分泌 湿疹:肺、脾、神门、肾上腺 荨麻疹:神门、枕、肾上腺、肺、内分泌 痔疮:直肠、大肠、皮质下、肾上腺、外生殖器 癃闭:肾、交感、膀胱、外生殖器、皮质下、尿道、神门尿失禁:肺、脾、肾、三焦 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皮质下、脾、胃、肝、肾

耳穴疗法概述

耳穴疗法概述 [摘要]:耳穴疗法:是指用一定的刺激方式,刺激耳穴以达到条理身体和治疗 疾病的一种作用。耳穴是耳郭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近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耳穴诊治方法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耳穴诊治体系。 [关键词]:耳穴,经络,脏腑,诊断,治疗,发展 关于耳针疗法的记载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自1958年法国医学博士Nogiet提出的人体耳廓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理论传入中国以后,又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耳针学的发展。关于耳穴疗法的原理,一段时间从整体在耳部的缩影,耳与脏腑的关系,经脉与耳相通方面入手研究【1】。 耳穴与内脏肢体通过多条途径使在多个层次上联系起来。神经系统是一个重要途径:经络是学术界早已公认一条联系途径;体液也是一条联系途径【2】。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 耳穴疗法为什么有效 (一)耳廓与经脉的关系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3】。 (二)耳郭与脏腑的联系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黄帝内经》言:“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等。后来医家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大丰富完善了这一原理。《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荒荒无所视,耳无所闻”,《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现代实验电针耳穴胃区,对胃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

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对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外用派瑞松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湿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湿疹;放血疗法;瘙痒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慢性湿疹的主要特征为病情反复发作、骚痒以及皮肤浸润肥厚等。慢性湿疹患者往往具有时轻时重的病情,而且很难完全痊愈,特别是剧烈瘙痒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慢性湿疹受到了临床的普遍关注[1]。为了对梅花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选择本所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所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湿疹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女42例,男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7.3±11.8)岁,病程8个月~11年,平均病程(5±3.9)年。对照组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8.4±10.5)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5±4.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采用派瑞松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派瑞松在患者的患处涂抹,涂抹2次/d,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采用梅花针放血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用胺尔碘消毒液在患者局限性皮损处周围进行消毒,随后通过对腕关节弹力的利用,采用梅花针头对准患者局限性皮损处,再用针尖将皮肤刺破之后,马上弹起,采用这种方式反复地实施数十次。通过对重度刺激手法的利用,将局限性皮损处叩打至出血,保证适量性;如果在患者的肌肉薄弱的地方进行治疗,就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询问,保证患者的耐受性,在治疗之后的24 h内禁止患者沾水,每隔2 d 对患者进行1次治疗,保证叩刺部位的不同性,在进行4周的治疗之后对疗效进行评价[2]。 1. 3 护理方法①常规护理:治疗室应该安静、舒适以及清洁,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要具有新鲜的空气及充足的光线。②梅花针放血疗法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好吗 皮肤病有很多种,类型还特别的多,常见的皮肤疾病有荨麻疹,麻醉,还有白皮病等这些都是属于常见的皮肤疾病,还有银屑病,牛皮癣等疾病,皮肤病虽然说对身体的伤害很小,但是如果皮肤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危害性质还是挺大的,很多皮肤疾病做治疗的时候人们想到了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那么中医针灸治疗皮肤病效果好吗? 针灸治疗无毒性作用。针灸治疗牛皮癣,可避免某些药物毒性反应重、耐药性大、疗效低且不巩固的不足。经临床验证,针灸疗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容易推广,是一种治疗牛皮癣较好的方法。 针灸治疗有最佳适应证。针灸治疗牛皮癣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初发者及未经过激素、抗肿瘤等药治疗者效果

佳,复发率低;而对病程长或久服免疫抑制剂及皮质激素等药物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效果还同病程、年龄有关,病程短、年龄小的患者疗效好;相反病程长、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容易复发。 针灸治疗牛皮癣与皮损形态有关,点滴状和混合型皮损的疗效优于钱币和地图状皮损的疗效。据临床观察,进行期牛皮癣比静止期有更明显的疗效。 牛皮癣的病因复杂,至今为止还没有根治牛皮癣的有效药物,传统中医治病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而针灸治疗牛皮癣历史比较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有有针刺、刺络放血、三棱针点刺法、耳穴割治法等,以及穴位注射、穴位埋线、中药等综合疗法,具有疗效整体性、无毒副作用等治疗优势。牛皮癣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多了解一些治疗方法也是很有帮助的。 牛皮癣专家向患者介绍,对于多数患者说,用针灸治疗牛皮癣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由于患者体质、病情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获得的治疗效果也截然不同,尤其是不当使用可

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

主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腹穴:腰、骶椎内侧中点近耳腔缘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乙状结肠:左耳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肺:心区的下方,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取下肺。 腹泻取穴 主穴:直肠、大肠、神门、脾、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炎症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内分泌、肾上腺 脾肾阳虚型:肾;肠胃不和型:小肠、胃 直肠:耳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与大肠穴同水平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神门:盆腔与降压点连线中、下1/3交界处。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面中点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cm. 小肠: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 高血压取穴 主穴: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 配穴:头晕:枕、晕区;肝肾阴虚:肾 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降压点:三角窝内的外上角 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与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连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神经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下缘中点(卵巢与丘脑连线中点) 肝:耳甲艇的后下方。 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颞与脑干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取中点,此点与脑干,脑垂体连线区域即为晕区。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一.呼吸系统 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 ●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 ●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 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穴枕、耳迷根、肾 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配穴肾、脾、大肠 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 二.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2)有些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 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 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

●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 ●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 ●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 ●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 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 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配穴小肠、肾 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 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 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 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 三.消化系统 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 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 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 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 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 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 7.急性胆囊炎:胰胆、交感、肝,配穴神门、内分泌、胃、三焦、脾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 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 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 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 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 2、当茶喝的药: 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 3、洗患处的药: 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 4、擦患处的药: 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 瘢痕疙瘩 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 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 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 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 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 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 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 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这个方子是陕北米脂的寂严法师传我的,末学试过以后,真实不虚! 如果在柏枝水里再加点益母草,不光效果好,还能起到补的作用。 再有,我们每天喝剩下的茶叶卤子千万别倒,那可是宝贝! 1:将其倒在窗台上晾干,用纱布缝两个小包,凡是臭脚的人,每天回家脱鞋以后,将小茶叶包放到鞋里,鞋没有臭味。 2:凡是有臭脚的人,每天晚上将和剩下的茶叶卤子加水煮开(多煮会儿),先烫脚、再洗脚,最后洗袜子,效果也很好! 冻疮效方(原创) 此是福建一民间中医的效方,他的名字我忘了,但这个方子的效果,你用了就不会忘记! 方:麻黄、附子、细辛各25克,大黄、生姜各20克,桂枝10克,60%酒精500ml,将上药研碎后,兑入酒精内浸泡10天,去渣取液,涂患处,破溃者涂周围,每天2-5次,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0.6 x 0.8cm 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 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 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 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 次,每次3 分钟左右,贴敷1 次持续3~5 天。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x 0.5cm 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x0.5cm 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 次,每次按压5 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 次,每次每穴按压40 次,5天交换1 次,10天为1 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七、高血压病降压耳穴方( 黑龙江中医药1988;(4):29~31) 王不留行籽。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耳穴上,每穴压1 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 次,每隔3 日换压对侧穴位, 1 个月为1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八、眩晕 止晕耳穴方(江西中医药杂志1988;(1):43) 王不留行籽。主穴: 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 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 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 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常见疾病的耳穴治疗: 呼吸系统(普通感冒、咳嗽、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大肠、咽喉、气管、支气管、肾上腺 鼻炎:内鼻、外鼻、肺、肾上腺、额、风溪 消化系统: 呃逆:膈、胃、神门、相应病变脏腑(肺、脾、肝、肾) 胃痛: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 腹痛:胃、小肠、大肠、肝、脾、交感、神门、皮质下 胁痛:肝、胆、脾、胃、肾、神门、胸 黄疸:肝、胆、脾、胃 泄泻:大肠、胃、脾、肝、肾、交感 痢疾: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 便秘:大肠、直肠、交感、皮质下 泌尿系统: 遗尿:肾、膀胱、皮质下、尿道 癃闭:肾、膀胱、肺、肝、脾、三焦、交感、神门、皮质下、腰骶椎 阳痿:肾、肝、心、脾、外生殖器、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遗精:内生殖器、肾、心、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妇科: 月经不调:皮质下、内生殖器、内分泌、肾、肝、脾 痛经: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 经闭: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皮质下、神门

崩漏:内生殖器、皮质下、内分泌、肾、肝、脾 绝经前后诸症: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脾 带下病:内生殖器、内分泌、膀胱、三焦、脾、肝、肾 不孕症:内生殖器、皮质下、肾、肝、内分泌 缺乳:胸、内分泌、交感、肝、肾 乳腺增生:胸椎、内分泌、胃、心、神门、肝、脾 儿科: 小儿惊风:交感、神门、皮质下、心、肝、肾 小儿脑性瘫痪:枕、皮质下、心、肾、肝、脾、神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心、肾、肝、皮质下、肾上腺、交感、枕 头痛:枕、额、脑、神门、皮质下 眩晕:皮质下、交感、神门、肝、肾、脾 郁证:神门、心、交感、肝、脾 心悸: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 消渴:胰、胆、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肺、屏尖、胃 神经衰弱(失眠):神门、心、肾、皮质下、垂前穴、交感、神经衰弱区高血压:耳背沟、角窝上、神门、心、肝、肾 肥胖症:脾、胃、口、大肠、内分泌、三焦 更年期综合征: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神门、交感 痤疮:面颊区、内分泌、肺、脾、交感、大肠 黄褐斑:肺、肝、内分泌、内生殖器、肾上腺、面颊区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 本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物品准备 消素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小尖刀)、75%酒精、棉签、消素纱布、胶布、弯盘。 2、操作方法 (1)点刺:(又称速刺) ①选好点刺之穴位血络,局部用酒精行常规消毒。 ②术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待刺部位,将针尖对准选好之血络,迅速刺入约0.1~0.3cm立即出针。 ③用手指轻轻挤压点刺穴位周围皮肤,挤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签擦之,再挤压1~2次,放出适量血液后,用干棉签压迫止血。 (2)挑刺:(此法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 ①选好部位,轻轻揉挤局部,使细小静脉充盈。 ②常规皮肤消毒。 ③用消素的三棱针或小尖刀挑破(或划破)微小静脉,并挤出少量血液。 ④用干棉球擦去血滴,再揉挤放出少量血液,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 ①选好部位,并在放血部位上方用手自上而下按挤,或扎上止血带,使其静脉充盈。 ②常规消毒皮肤。 ③用消毒的三棱针或粗毫针刺入浅表静脉约0.3cm,再缓缓退出针头。 ④以干棉球擦去放出的血液,松开止血带,再以干棉球压迫止血。 (4)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 ①点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用消毒的三棱针沿病灶周围按顺序点刺出血。 ③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点刺皮肤,必要时覆盖上消毒敷料。 3、护理 (1)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以免紧张,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宜采用此法。 (2)注意器械及皮肤的消毒,防止感染。 (3)手法宜稳、准、轻,不宜过猛,放血不可过多。 (4)一旦出现晕针现象,立即扶病人平卧,喝热水,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症状较重者,请医生处理。 4、在护理的中应用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 (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 (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 (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 (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 (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 (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放血疗法与慢性过敏性皮肤病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皮肤病三白散穴位放血中医药疗法 MeSH主题词效率(Efficiency)风(Wind)对照组(Control Groups)观察(Observation)放血(Bloodletting)性(Sex)荨麻疹(Urticaria)氯雷他定(Loratadine) 分类号R275.982 栏目名称临床报道 皮肤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过敏形式,临床发现有20%的人有皮肤过敏现象。皮肤过敏又称为“敏感性”皮肤。从医学角度讲,皮肤过敏主要是指当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学制剂、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 过敏引起的皮肤问题,一旦时间久了,导致毛细血管流通不畅,体内就会产生毒素。用放血的方法,可以排除毒素、泻出淤血,使体内的各组织器官重新活跃起来,使血液正常地供应氧气和营养。 放血疗法能从根本上调理病症,没有任何副作用,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法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皮肤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临床常见慢性皮肤

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结果治愈56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耳穴刺络放血疗法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皮肤疾病有明显疗效。 目的:观察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96例,内服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双侧耳尖、大椎、肺俞、曲池、血海、委中等穴放血;对照组24例, 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15天,停药2周后观察结果,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有 效32例,无效8例;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白散与过敏煎结合放血疗法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放血疗法是针灸疗法中常用的一种,在民间已有广泛流传的历史.是仅用三棱针刺破人体肌肉浅层或 刺破表层血管,挤出或放出适量的血液.作用能调整血液循环,通畅经络运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内经 说:“郁者决之,”“宛陈则除之。”的一种放血除热、清火、散癖、解毒的方法。耳尖部放血:在耳尖部能看到明显的血络,如果血络不清楚,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耳尖部,这时就会看到明显的血络。看准血络,左手捏住耳尖,右手拿好三棱针,快速点刺。如果点刺准确,就会看到有一股暗色血流自然涌出,耳尖部的出血量宜在3 ~ 5毫升为宜。 曲池穴放血:在曲池穴也可以看见血络,对准血络点刺放血。如果看不到血络,可以散刺2 ~ 3 下;如果出血量不多,亦可以拔罐出血。 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主要从“肝、脾、肾”方面入手治疗皮肤湿疹获得较显著的效果。在人体五脏中,“肝、脾、肾”三脏主导着人体的“疏通渲泻、生血化湿、津液平衡”。 “肝”主渲泻,“肝气郁结”则面色晦暗、斑毒于形、疮痍滋生。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若脾气不调,则“脾虚湿蕴”,皮肤则呈现瘙痒无度、身上长湿疹、浸淫生疮、日久蔓延。 “肾”主水,主掌人体全身津液平衡,肾水失调则皮肤粗糙暗沉。所以,中医认为,湿疹症状虽其“形”表现于皮,而其“因”在于血,其根却在于“肝、脾、肾”三脏失调。

耳穴治疗近视的研讨

一学即会的耳穴疗法 目前,有很多同学都会或多或少有点视力衰退的状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学习和工作是一定会变得紧张而高强度,人们的视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 些青少年,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保护自己视力的意识,而且学习压力又很大。目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近视眼了。不过,他们大多属于假性近视,大多可以通 过一定的疗法来改善视力的。耳穴贴豆疗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 我是上了大学之后才了解了这项技术,自己也亲身体验过,也会给同学贴一帖, 有好几个同学,原本有较重的近视眼,以前视力都在0.8左右,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现在的视力竟然都快接近正常的1.0了,这是效果比较明显的几个同学,可能是他们 的近视并未发展为真性近视吧。也有几个同学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不过贴了耳豆之后,他们都觉得眼睛看事物清楚多了,眼睛也不那么难受了。看来还是有一定的疗效的啊。 那么,耳穴治疗近视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内经》原著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又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素问·金匮真 言论》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内经》认为人体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病在内而必见于外,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如果经络脏腑、气血阴阳 发生病变,必然从五官四肢体表等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即《灵枢》所云:“视其外应,以 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所以,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生理上,也体现在病理 方面。 经络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通路,病邪往往通过经络传入内脏,内脏的病变又通过 经络反映到体表。由于耳与经络、脏腑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体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的相应部位(耳穴)上来。 因此,通过诊察耳穴的变化就可对相应的疾病作出判断;而对这些相应的耳穴进行适当的刺激,即可达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平衡机体阴阳而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 认为近视是由于眼部调节机能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肝气不足、眼部气血不畅、先天 发育不足或后天用眼失当、“久视伤目”等所致。而耳穴经临床验证具有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疏肝明目、健脑益视等功效。耳穴疗法之所以有这么明显 的疗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耳穴在临床上的做法通常是是在耳朵的压痛点或者穴位上压上一颗王不留行籽或 磁石,并不会对肌体皮肤造成任何伤害,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的产生。

耳穴埋豆常见疾病穴位

内科: 胃肠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长急性发作。辩证取穴:主穴:胃、大肠、脾、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直肠、小肠、耳尖。主穴全取加2~3个配穴,急性发作,病情急的科双耳同取。手法:对压或直压。 呃逆,指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膈肌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又称膈肌痉挛。辩证取穴:主穴:胃、交感、膈区敏感点、神门。配穴:小肠、皮质下。手法:对压或直压。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伴有头痛。主穴:相应额、颞、枕及神门、皮质下。配穴:前头痛:胃;偏头痛:胆、交感;后头痛:膀胱;头顶痛:顶;全头痛:以上诸穴。 神经衰弱,本病指由于长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从而使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致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主要症状有精神疲惫、记忆力减退、精神过敏、易怒、多疑、焦虑、忧虑、失眠、多梦等。辩证取穴:神门、心、肾、皮质下、枕、额、垂前、神经衰弱区。外科: 胆囊炎、胆石症。辩证取穴:胆、肝、交感、神门、内分泌、三焦、皮质下。配穴:腹、脾、十二指肠、艇中、耳迷根、耳背胆。每次一侧,对压或直压,中枪刺激。 泌尿系结石,辨证取穴:主穴:相应部位(尿道、肾、膀胱、输尿管等)交感、神门、艇中。配穴:肝、皮质下、腰骶、腹,一般两侧交替进行,对压或直压为主,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宜强刺激。 术后疼痛、腹胀。术后疼痛主穴:相应部位耳穴(胃、肺、肝)、皮质下、神门、耳尖。配穴:肺、骨折时加肾。术后腹胀:腹、交感、皮质下、肝、大肠、小肠、胃。两耳交替,对压或直压,宜强刺激,毎穴按压30~60钟。 骨伤科 颈椎病,由于颈椎增生,椎间盘退变,破坏颈椎的内在平衡引起的颈肩疼痛、眩晕、猝倒、上肢麻木、步履异常等临床症状。辩证取穴:主穴:颈椎、肾、肝、枕、内分泌、神门。配穴:头晕加额、缘中,手指麻木加指。两耳交替,对压或直压,宜重刺激,3日一换,10次一疗程。 腰痛,腰肌劳损主穴:腰肌区、神门。配穴:脾、肝。腰椎骨质增生主穴:腰椎相应部位、肾、膀胱、肝、脾、神门。配穴:三焦、内分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穴:腰骶椎。配穴:坐骨神经、神门、臀、膀胱、肝。两耳交替,对压或直压,宜重刺激,2日一换,10次一疗程。 妇产科 术后或产后尿潴留,主要为产后或术后小便不通,下腹胀满,如不能及时有效解除这一症状,可激发尿路感染。产后尿潴留更可能引起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而致产后大出血。主穴:膀胱、肾、尿道、三焦相应部位耳穴(腹、子宫)配穴:皮质下、肺。一耳或两耳,对压或直压,宜强刺激,每穴按揉30秒。 妊娠恶阻,又称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3月左右自然消失。但如妊娠早期反应严重,呕吐不止,甚至不能进食、进水,称之为恶阻。主穴:胃、肝、耳中、交感、皮质下。配穴:内分泌、神门、脾。用点压或按揉手法,两耳交替,2~3日一换,7次一个疗程。 五官科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一、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 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 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 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 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功能清心安神, 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 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 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 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 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 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 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 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 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 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 换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 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七、高血压病

治疗皮肤病药方

治疗湿疹的药方一、药物: 1、煮吃的中药:二花(三钱)荆介(三钱)连翘(三钱)防风(三钱)草支子(三钱)甘草(二钱)退虫(二钱)党参(三钱)子草(三钱)野菊(三钱)高粟壳(二钱)共11种,高粟壳又名米壳、或阴粟壳,或鸦片壳2、当茶喝的药:参须(三钱)(煮开后平时作茶饮用)3、洗患处的药:花胶(二两),少量的食盐,一同煮水,用药棉洗患处4、擦患处的药:雄黄(一两)、水煮过的鸡蛋黄四个、冰片(一钱)(将蛋黄、雄黄、冰片三样合成粉后,用毛笔擦患处)瘢痕疙瘩取三七粉适量,用食酷调成膏状,敷患处,每日2次,至愈为度.用药期间如过敏,暂停用药.有效率为89% 治疗寻常疣特效方雄黄50克放入100克酒精内,用棉签蘸酒精涂抹疣体一般10天左右即愈。此方我已应用多年,屡用屡效,在此献给大家。一个巧治扁平莸的方法有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方子,用龙虎牌清凉油(在任何药店都有卖,红色圆盒子,很便宜的)抹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扁平莸上。我当天就去药店买了一盒回家开始

抹,大概两周以后,扁平莸开始脱皮,然后慢慢就平了,现在我眼皮上盒嘴角上的已经好了,那块最大的也摸着平了,只是还有一点印,我现在还继续用着清凉油。 治疗脚气效方亲身试验有效。我自己有脚气多年,什么方法都用了:达克宁、脚气膏、脚癣一次净等,还有一些偏方,都不行,实在是太顽固了,经介绍用白醋(最好是原液,只有1元一带,还比较经济)泡脚的偏方,由于也并不是太信,一周内用了三次,竟然好了!之后我推荐给几个人效果均很好。后面了解真菌适合生存于碱性环境,看来确实有科学依据,但是我了解有的人曾经用一般的食用醋泡脚效果却比较差,原因也不太清楚。注意在使用时更换袜子和鞋。不同的醋,有不同的度数,我想尽量选些高度的可能更好。供养大家一个治疗臭脚丫子的绝方!每天晚上用适量的干净柏树枝叶煮水(多煮会儿效果大),然后用这个水先熏脚,再烫脚(多烫会儿),最后用这水洗脚。(洗完脚后,顺便用这个水洗袜子,如果是白袜子就算了,否则就变色了。)每天如此,半个月后出奇效!

常见疾病耳穴治疗取穴

便秘取穴 主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腹穴:腰、紙椎内侧中点近耳腔缘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乙状结肠:左耳大肠、小肠两穴之间。 肺:心区的下方,下方为同侧肺,临床上多取下肺。 腹泻取穴 主穴:直肠、大肠、神门、脾、交感、消化系统皮质下 配穴:炎症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内分泌、肾上腺 脾肾阳虚型:肾;肠胃不和型:小肠、胃 直肠:耳轮起始部,接近屏上切迹,与大肠穴同水平 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 神门:盆腔与降压点连线中、下1/3交界处。 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 消化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部区域中点,即卵巢、丘脑、腮腺连线成等边三角形中点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而中点 内分泌: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cm. 小肠:耳轮脚上方的中1/3处。 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宜下方的耳甲艇处。 高血压取穴 主穴:降压点、心、额、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肝、交感。 配穴:头晕:枕、晕区:肝肾阴虚:肾 心: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降压点:三角窝内的外上角 额:对耳屏外侧而前下方下缘中点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与神经系统皮质下,消化系统皮质下连成等边三角形顶点。 神经系统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下缘中点(卵巢与丘脑连线中点) 肝:耳甲艇的后下方。 枕:对耳屏外侧而外上方下缘中点(额与脑干中点) 交感:对耳轮下脚内侧1/3处,对耳轮下脚内上缘 晕区:脑垂体与枕连线取中点,此点与脑干,脑垂体连线区域即为晕区。 面瘫取穴 主穴:三焦、相应部位(而颊区、眼、口)、脑干、神经系统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配穴:脾、肝。 三焦:外耳道孔后下方与对耳屏内侧下1/2连线中点。 面颊区:3、5、6区交界,包括上额

耳 穴 疗 法

耳穴疗法 一. 耳穴疗法的基本原理 耳朵,并非是单一的听觉器官;耳廓虽小,却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朵是整体的缩小,带有整体的全部信息。耳穴通过经络连接到体内的各个脏器,这就是耳穴的生物全息规律。身体某个部位一旦发病,病理反应就会循着经络路线迅速传递到相关的耳穴上,在耳穴表面发现异常,如能再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便会使病态逐渐退却,症状消失,病状痊愈。 二. 耳穴贴压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耳穴疗法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脾等诸多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病症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而且对许多疾病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耳穴贴压疗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一是刺激效应稳定,灵活可靠,效果良好。据对使用耳穴贴压疗法的500余篇报道分析,有效率均在80%以上。二是以丸代针,刺激持久;耳穴贴压疗法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不用针刺,以丸代针,避免了针刺产生的疼痛和感染,且可将刺激物长久固定于耳穴上,每天定时或不定时进行按压刺激,效应持续而稳定,同时还能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按压。三是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性作用或不良反应,不用针刺,不伤害人体组织,不会造成感染,基本无痛,也无刺伤内脏之虞,因而被人们称为“无痛苦、无创伤、无损害、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耳穴贴压疗法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耳穴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具有多种特色,治疗病症亦较为广泛,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近视、弱视以及失眠、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它也不是能包治百病的灵方妙药,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各有千秋,互有长短;在临床上,应根据情况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可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效。 三、治疗取穴原则 (一)、依相应部位,如压痛取牙、胃病取胃,肩周炎取肩、痛经取内生殖器。 (二)、依脏腑经络,如痤疮取肺、大肠,神经衰弱取心,坐骨神经取膀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