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探索

美的探索
美的探索

第一章美论

一、美的探索

1.古希腊和罗马早期

2.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3.古典美学

*4.三个论美的模式

美的理论观念的全部多样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范式:

(1)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这种模式肯定美的客观性并且与现实性,也找出了形式美的某些规律。(美在客观)

一个方向就是偏重于“美在客观形式”,因而形成一种“技术美学”。

另一个方向则偏重于“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形成了心理学派的美学,比如精神分析美学。

(2)美不在现象,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主观)

为真正从具体出发把握抽象、把握本质提供了可能性。

(3)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美是生活。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综合。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力图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启蒙时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和神秘主义美学加以吸纳和融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则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扬弃。

二、美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本人对美的理解来对美的本质进行界说。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真正科学的根基是马克思提供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基础就是劳动。马克思第一次从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揭示出美的基础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揭示了美的实质,使美学成为了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就对“劳动”作一界说。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

社会是由诸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体,而其中发生最密切联系并作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首要因素是人和自然。社会关系中首要和基本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首先,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正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本身和工具的制作操作构成了主客体两个相关的系统。人意识到了自己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而工具本身和它被使用时作用的对象构成了客体。

其次,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人类自身生态的发展是随着劳动和操作工具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并不是直接面对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人成为审美活动主体的前提,而这一前提是由劳动所

创造的。

再次,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指,并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生产劳动在确定人的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即人类的劳动产品在人的对象世界中,增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也可称为“第二自然”。这是一个融合了人类真(符合客观规律)的观念和善(符合人类目的、利益、追求)的观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在产品中再现了人的意志和力量。

*2.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人化自然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实践

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人化自然”则是从“自在自然”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表现为一个历史地扩大的过程,转化的基础便是劳动实践。

(1)“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人化自然的产生)

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即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

对于人来说,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条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能动地把外界事物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和理想目的现实地对象化,通过自己的活动有意识地创造出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创造出原来自然所不具有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便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方式。

人把自身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别出来,提升为主体。把外部世界和自然对象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人通过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能力对象化到客体之中,在这个对象客体上留下人的主体性印记,生产出自己的需求对象。

总之,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能动性和对象性的本质。正是这种能动和对象性的实践,使人成为主体,使人和物之间形成了原来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完全新型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出现,说明人通过实践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人化的自然,自然已经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所以,“人化自然”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2)“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人化自然的扩大)

“人化自然”不仅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实践是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不断转化的动力。

首先,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来看。主体通过自己所创造的客体,使主体的素质和本质力量得到巩固、充实、丰富和完善。主体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完善,又使得实践主体改造外界自然的能力增强以及所需求的新愿望产生,所以,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过程,始终具有开放的、可塑的特点。

实践一方面是客体改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主体自身改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人化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主体素质和本质力量提升的过程,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其次,从人的创造性本质来看。人是自己创造自己生活和活动方式的一种存在物,创造性是人特有的本质。“人化自然”的不断扩大正是在人的创造性本性驱使下,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再次,从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来看。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人正是为了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本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断地从事实践活动同时,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根据主体的“内在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它首先表现为对自然形式的改造,即造形。进一步地,人类的物质生产是通过自然形式的改变,使自然规律为人的目的服务。因此,主体尺度与自然形式的统一,乃是主体目的合自然规律的统一,这才是“美的规律”的全部内容。

总的看来,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理论明确了“自然”并非纯粹自然,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历史地生成的自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丰富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这里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包括人的对广义自然的(功利的、认识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包括人对狭义自然的多层次(功利的、认识的、审美的)把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进行美的创造的创造能力。因此,人类的美的愿望、美的理想、以及对美的规律的把握,都是人类实践过程中对象性的自我创造的结果:美的愿望可以在历史实践中找到它的历史根源;美的理想是人对掌握世界、以及掌握自身的希冀;把握和运用美的规律则是自然的人化和人本身的人化(文明化、社会化)的最高体现。

3.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一,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经过认识的自然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这两方面就是自然美的根源所在。人在劳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社会美形成的根源所在。

其二,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

主体自身通过历史性劳动的“人化”问题。

主体自身的自然“人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形体的、物质的和生理器官方面的(脑、手等);另一方面是内部的、精神的和心理素质的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总起来说,这些特性包括:

a. 概括性。

b.联系性。

c. 情感性。

d.创造性。

综上所述,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劳动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本质的自我获得;人类通过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人的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便体现了美的本质。

三、审美关系

就美而言,审美关系则是其核心的范畴。在美的领域中,种种范畴只有在审美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

*1.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

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劳动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审美关系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层的层面上却是通过审对象来间接地“审己”。

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人是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同自身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2)审美关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人同世界的各种关系都可以分别归入两个大类: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关于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和审美关系。

认识关系主要表现为:人通过实践认识对象世界的外貌、本质、联系、规律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及其对人类的意义。认识关系是以合乎对象的规律性为指归的,我们简称为合规律性。

功利关系,是指对象的存在与人的实际需要之间的关系。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必须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衣食住行、安全、尊重、友谊、爱情等等。功利关系是以人实现自身愿望的目的性为指归的,我们简称为合目的性。

审美关系则较为复杂,和认识关系与功利关系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然而又有质的不同。我们往往只能从审美关系相对于前两种关系的否定性关系中探究它的实质。

审美与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1.审美关系不同于认识关系。从人的历史形成的审美能力来说,主体面对着对象的时候,第一步往往是形式把握,也就是说起作用的首先是“审美直觉”。

人同世界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关系都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作为掌握世界的方式,马克思就将它们分为四大类:理论的、艺术的(即审美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

2.审美又根本不能排除认识。如果连最起码的认识都没有,也就不能审美;而广博深厚的认识,将有助于审美范围的扩大,提高审美关系中主体一方的能力,使他的眼光“更具”美感,丰富和加深对象一方的美的内涵。

可以这样说,审美关系不同于认识关系,但以认识关系为前提和基础;审美不是认识,却包含或趋向于某种认知。

审美关系和功利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1.审美关系不同于功利关系。审美关系中的对应双方是对象的美与主体的情,而功利关系中的对应双方则是对象的善与主体的意志。功利活动的目的是占有、支配对象甚至消灭对象,而审美活动的目的则只是观照对象,以求得精神的享受与充实;功利活动具有排它性而审美活动则具有分享性,等等。由于审美关系与功利关系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因而混同两者是不对的。

2.另一方面,从多种角度来看,审美关系和功利关系又是联系着的。

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实用功利活动是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与他的世界建立起审美活动的基础。正是在实用功利活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才可能孕育和滋生审美需要;正是在长期的实用功利活动过程中,人同世界才有可能建立起情感联系和兴趣联系;也正是在发现和熟悉对象的实用功利价值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现和培育对象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其次,功利关系本身的内涵也是历史地丰富着的。人类的物质生产使得精神生产成为可能,而精神生产一方面是审美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功利关系被提升为伦理关系成为必然。在精神生产的领域内,伦理关系作为精细化了的功利关系表现为对个人、社会、共同体具有历史约束力的价值体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对自然美的“比德”说。在他们的眼中,美的对象和伦理对象交融一体,互为因果,自然美中包含着浓厚的伦理意味。

从以上各个方面看,我们说:

审美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真和善的统一。从原理上说,审美是求真能力和求善能力的综合运用。

正是审美关系与功利关系、认识关系构之间有着这样的联系,所以审美关系中的“美”呈现出了多层级、多侧面的丰富多彩的属性。

2.审美关系中美的多重属性

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决定了审美关系中“美”的多重属性。横的方面,一则是我们上一节说的人类认识上的诸种关系(认识、功利、审美关系)的内在勾联,再则是美本身的不同范畴(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复杂关系;纵的方面,是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处在一种历史进程之中的发展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只能宏观地来对这些多侧面、多层级的美的属性作一简单的概括。

(1)个体性和集体性。美首先作用于具体的审美者,使后者形成审美感受,这是一种个体活动。当然,审美个性背后隐匿着审美关系的集体性标准,这一标准是社会、阶级、民族等价值标准的综合体,个人审美的特殊性总是在这个大的框架中活动着的。

(2)民族性。共同生活的地域,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这些条件和因素使得每个民族同他们的审美对象建立起了各不相同的审美关系,往往同一个对象对不同的民族来说具有不同的审美内涵。

(3)阶级性。在审美关系当中,美还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在特定的阶级社会,生产关系上的阶级性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在审美关系中,离功利关系越近的美的领域反映得越清楚,社会美和艺术美中显性的阶级反映就要比在自然美中清楚。

无论是个体性、社会性、民族性,还是阶级性,审美关系中的美,最具特征的综合属性就是历史性,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当然也包括美的观念——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审美关系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审美主体(美感)”和“审美对象”两个层面,所以“美感”和“美的对象”也具有审美关系的上述特征。

美的本质只能在人的历史性劳动、社会生活的关系系统中去理解。这是符合历史,也是符合实际的。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徐影 广告2班 08132216

提要:美食怎样定义的?在我的眼中美又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呢?是残缺的美,还是距离的美亦或是大画家艺术家的作品才是美呢? 关键词:客观属性、唯物论、残破美、距离、爱、情感 正文 人、事、物是美?是不美?是丑?是不丑?这是人、事、物的一种属性(审美属性),不是人、事、物本身;而且,审美属性与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即自然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和人、事、物本身,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以纳入唯物论的范畴。而审美属性却是一种人文属性,与审美主体--人--密切相关,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物),一些人认为美,一些人认为不美,一些人认为是丑,这样的事累见不鲜;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其美感(即审美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时代不同而不同,比如我国唐代女人以丰满为美,而现在大多数人却以苗条为美;人的美感还会受某种倡导和导向的严重影响,“吴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殍”,而当今很多人把毫无韵律、反来复去只有那么两句、扯着嗓子干喊乱叫的歌曲当作美,一些格调低下毫无艺术性的东西大受欢迎,就是媒体炒作、导向的结果。因此,将美与美感截然分开,将审美属性纳入唯物论范畴则是机械唯物论,由此而来的关于美的定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定义。真正的定义应当是什么样的?到底什么是美? 在我看来,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这个答案当然令人毋容臵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过绝对的完美?它是一种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它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不真实,这种高高在上,这种遥远,也让"完美"这个光环渐渐黯淡下来了。 又有的人说:"破碎亦是一种美丽,而且是一种另类的美丽,特质的美丽。"这可能让大部分人难以接受,但细细想来,又发觉其中不无道理。曾记得不知哪一首诗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多么让人震撼的一句话,让人一刹那才发觉生活中的许多美丽原来是由破碎产生的。断树残桩是一种美,枯枝萎叶也是一种美。圆明园那让人揪心的美,正是在于它的断壁残垣,它的破碎,它的亘古不变的真实,伴随着那痛心的历史,这比雍容华贵的颐和园更能感触人心。林黛玉破碎的美,在于她与贾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破碎的美,在于她在写作中真挚地宣泄情感而后对生命的解脱和潇洒;梵高的破碎的美,在于他把绘画的灵感和生命的灵魂二合为一,而又超脱两者。这一切一切不同的破碎,就像破裂后的镜子,在每一块碎片中可以映射出一个太阳。 还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美,两颗心的思念跨过空间而碰撞出的火花多美啊!"想想看,两个人在天空的两头,独自对着苍穹天宇数念着见面的日子,细细品味着那份思念的怅惘,心里总留着一份对对方的惦记,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呢?在天上,牛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仿佛为我们在天空划下一道无形的彩虹,让我们仰望星空时,都感觉到这份距离的美;在人间,凄美的梁、祝故事打动了多少人,他们生时被隔着一道不能跨越的墙,最后要

美的存在领域

第三章美的存在领域 第一节美的单面形态 一、形式 美 1、形式美的涵义 形式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的形式美 指具体事物所具有的美的形式。这种形式美是具体的,与具体内容不可分离。如达·芬奇的《蒙娜莉莎》,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 (2)狭义的形式美 指构成事物外部形式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如形、声、色所具有的审美潜能,如对称。比例的法则。这种形式美是相对抽象的,与事物的具体内容分离出来。 审美批判广义的、具体的形式美,审美理论则只能研究狭义的、抽象的形式美。 2、形式美的构成 (1)自然物质属性的审美潜能 ①形状 点、线、面、体是形的几种形式,也是构成具体形体的几种几何要素。 点是美的起点。 点是中性的,见不出鲜明的性格特征。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性格鲜明,刚柔判分面是点的扩大、线的展开。从整体上表现不同的动态趋向。正三角形给人以稳重感(金字塔),倒三角形有倾覆之兆。正方形显得方正稳健,圆形显出随和、自足,周流不息的特性(太极图)。 ②色彩 色彩与光线密不可分。1666年,牛顿第一次利用三棱镜的折射将太阳光分析出红(波长最长)、黄、橙、绿、青、蓝、紫(波长最短)的彩色光带,揭示了色彩的奥秘:由于物体对色光具有吸收或反射的功能,一切物体才呈现出各种颜色。对色光全部吸收就呈黑色,全部反射呈白色。若物体表面就反射一部分光线而吸收其它部分,如果反射出来的是红色光线,而吸收了黄、橙、绿、青等色的光线,此时我们就感觉那个物体是红色的。 色彩的特征(给人的不同感觉):冷暖之分,如红、橙、黄为暖色,蓝、青为冷色。动静之分,如红色是活跃的,蓝色是冷静的。轻重之分,黄色和青色较浅,蓝色和紫色较深,浅色给人轻的感觉,深色给人重的感觉,布洛由此提出“重量原理”,较深的颜色应在浅色之下。性格之分,如红色的活泼、豪爽,蓝色的深沉、忧

人体美的概念和形式美法则

人体美的概念和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 ●人体美天然地汇集了所有形式美的法则,诸如对称、 匀称、均衡、节奏、和谐、整体、多样性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 ●黄金分割定理: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发现, 从数学关系去探讨美的规律,并认为美就是和谐与比例,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就可以组成美的图案,1.618:1或近似等于8:5的关系. 在人体以肚脐为分割下半部与上半部的比例关系,恰是8:5的关系; ●早在5世纪. Leonardo De Vince就把颅面部横分成 二等分 ●上半部是从颅顶到鼻根部,下半部从鼻根部到下颏 部,这两部分的高度应该相等, ●两眼之间的距离为一个眼的宽度, ●鼻翼的两外侧缘不超过两内眦的垂直线。 ●口角的两侧缘恰好在两角膜内侧缘的垂直线上, ●面部正面可纵行分为四等分 从面部中线和其左右通过虹膜外侧缘及面部外侧角做垂线纵向分割成四个相等的部分 也有人将面部做五眼分法,即在眼睛水平线上,左右耳孔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五个眼的宽度. ●右边的牙齿咀嚼,因此右半边的咀嚼肌和下巴骨发 达,给人以健壮的感受。相比之下,左半脸给人以匀称和温柔感,流露着爱情和体贴。 ●由于左脑掌管思维和语言,支配人体右半侧 ●右脑掌管感情和视觉,支配人体左半侧,所以,多数 人左半脸表情机敏。从而使得左半脸更富丰富的表情 ●Leonardo认为八头身(即身长是头高的8倍)的身 材,且以两侧髂骨最高点连线将身体分为上下相等的两段才是健康男女青年理想的身材. ●测角学说、常用以鼻尖点和颏下点的直线为基准,这 条线可以用来观察嘴唇的突出度 ●鼻尖唇-颏下点基本为一直线时,被认为是美人的标 志之一。 美学新标准 ●对脸部也做了精确的数学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卡尼如 默经过研究,提出了下列6条通用标准: 1、眼宽为脸宽的3/10; 2、下颏长度是脸长的1/5; 3、眼中心至眉毛的距离是脸长的1/10; 4、正面可见的眼球纵向长度是脸长的1/14; 5、鼻子所占面积应为整个脸部面积的5%以下; 6、嘴的宽度应是嘴部脸宽的50%。 ●眉毛的外侧缘向上外微微翘起才显得年轻、有朝气, 否则就毫无生气.在平视时上睑缘与瞳孔上缘齐平, 下脸缘则与角膜下缘齐平,但是对于老年人则不适 宜. ●人体是这世界上最杰出的艺术品,从面部到身体都遵 循黄金分割率。以人的面部来说 ●脸的宽度和长度比值为0.618时,为最完美的脸型; ●上身长和下身长的比值为0.618时,是最协调的身 材。 ●我们的牙齿、耳朵、宽度和长度的比值也都近似 0.618。 ●在人体内, ● 1.消化道长9米,乘以0.618后正好为5.5米, 是承担消化吸收任务的小肠的长度。美国牙科学博士 杰弗逊表示:“这个比例不仅仅关乎审美,也关乎健 康。” ● 2.面部过长的人普遍容易有呼吸方面的问题,因 为他们的鼻窦窄,很多时候需要用口呼吸,导致打鼾 甚至失眠,还可能导致牙齿畸形。 ● 3.面部过短,下颌关节就容易压迫血管,阻挡部 分流入大脑的血液,导致头疼,反过来头疼会加重下 颌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导致磨牙。 ●而一项对于心脏健康的研究显示,心电图中的T点如 果出现在两次心跳间的黄金分割点上,表示此人无论 生理还是心理,都有一颗“健康心”。 温度黄金分割点 ●人体的体温和黄金分割率也有着直接联系。水的冰点 是0℃、沸点是100℃。而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恰好处于负黄金点0.382的附近。所有其他生物 的体温,也都是围绕这个值上下波动的。 ●基于人的正常体温37℃,可以得出人体在22—24℃ 时感觉最舒适,因为37℃与0.618的乘积为23℃, 在这一环境温度中,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生 理功能均处于最佳状态。对此,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 专家洪昭光表示,确实,不论春夏秋冬,23℃最让人 感到舒适,工作时不会觉得热、睡眠时不会觉得冷。 年龄黄金分割点 ●如果把人的一生定为0岁至100岁,它自然地包括了 两个点。一个人一生最顶峰的年龄是100×(1-0.618) 即38.2岁,在此之前,一切都在积累和上升阶段. 38.2岁是人体的黄金年龄是有道理的。虽然此时人 的体能肯定已经不处于顶峰,但是心理上已经趋于成 熟,接近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在价值观、判断 力等方面达到了顶峰 ●而最容易出现健康问题的年龄是61.8岁,在此之后, 身体开始全面老化。危险年龄61.8岁,可能是源于 此时积聚的健康问题开始暴露,而退休的压力又会带 来内心的空虚,所以,在这个“人生转型期”蕴藏着不少危机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对美的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美的定义,美的释意有几方面: ⑴指味、色、声、态的好。如:美味;美观;良辰美景。《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⑵指才德或品质的好。如:美德;价廉物美。《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⑶善事;好事。《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⑷赞美;称美。《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⑸喜欢;称心。《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以上总结为一句,美的定义为: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从事这个设计这个专业,需要掌握基本的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儿童时,觉得玩具是美的。有自己的兴趣时,觉得画笔是美的。拿着画笔,觉得自己所画的是美的。上学时,觉得有朋友一起玩耍是美的。劳累时,觉得放假是美的。小时候,觉得长大后的未来是美的。长大后,期待更久后自己创造出的美好生活。从小学美术的我,需要整理自己这么多年来对美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小时候,画着儿童画,自己有无数的想法在头脑中,得过许多奖,也许那时候大人们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很美。高中时,画了许多素描,色彩,速写,觉得能把它们都画得好,就是真正造出了美。写意的画法和写生的画法都能创造出美,所以让自己觉得美并不是绝对的。到了大学,看到许多新奇的作品和事物,自己在茫然中的时候,感到自己对这些如此陌生,感到自己的创新少之又少。时刻去告诫自己不能去依赖某些东西。应该需要怎么去进步呢要在大学中去积累,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涌现出更多好的想法。 也出去旅游过,看见过一些奇山妙水,在国家森林公园中呼吸大自然的空气,那种惬意让人不自然的感觉到大自然的美,站在高山上远眺,在船中漂流,感受奇观》自然所创造出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特点与形态,也许这就是美吧。 也品尝过许多美味,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创造着更多美味让自己享受,从味觉升华到人的心理愉悦舒畅,这也是一种美。 在枯燥烦躁时听听音乐,改善自己的心情。每个人有自己对美的评价标准,美妙的音乐能理清自己的思绪。从音调或歌词中体会到意境或体现出自己的切身实际,这是一种独特的美。美好的形态,受大家欣赏的建筑、物品、图案、产品、食物、颜色……。从眼中所见到呈现在头脑中,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增长人们的见识,扩大人的眼界。 情感之间体现出的美,自己也难免体会过一些,对异性的欣赏。这些感性的事物也属于自己

关于美的定义

音乐的各种美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动态,主要表现为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而其内在的本质,则更多的表现为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 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这对一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 我们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戏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一、优美 优美是音乐美学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其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和力度适中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都属优美的范畴。 二、壮美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者称为雄壮美。一般美学中并没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是不可忽视的、普通的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就和现在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进行曲与军歌都是壮美的典型表现;著名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属于壮美范畴。 三、崇高美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信念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刘炽的《祖国颂》等等。都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四、欢乐美 欢乐美是音乐美学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形态,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正格表现。音乐的欢乐美是通过欢乐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调性轻盈的和声、速度等等手法来加以表现。它大体可以划分为喜悦和欢乐。如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施光南的《祝酒歌》。还有传统的民间器乐、管弦乐曲等等。欢乐美的音乐还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使舞曲成为表现欢乐美的重要体裁。 五、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并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音乐的悲剧美在音乐中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极具光彩的组合,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

第一章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 美是什么? 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 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 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5.羊大为美。 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1.美是理念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 4. 美恶皆在其心 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 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 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美的根源 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 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 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 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 第三节美的本质 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第四节美的特征 一、非功利性 (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 (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 二、形象性 (一)美以形象呈现 (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 三、感染性 四、创造性 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 一、美和真、善的区别 二、美与真、善的联系 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 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美的本质及根源 2、美与真、善的关系 课后练习: 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 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 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 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2 -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不同的自我意识会对美有不同的感受,基于个体意识的对美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美的感受从来就不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自我意识;但美感却是可以相通的,因为我们同样属于整体意识的一部分。美的定义在于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想象,美是我们意识的内在的部分,是基于意识整体的方向。 对于美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美感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却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柏拉图的美学与其哲学一样是基于理念论的,美的理念(存在)是美的具体事物(感性存在)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谐是美的基本特征,认为不仅艺术,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象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力量的和谐。 希腊修辞学家郎吉弩斯提出了另一个美学范畴——崇高。《论崇高》“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认为艺术应具有崇高的风格,作者须有“伟大的心灵”,崇高不是别的,正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的思想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崇高是人超越自身的一种境界,崇高是自然的赐予。 黑格尔《美学》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

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只有通过心灵理念才能变为真正真实的和显示的,才能具有自由和无限的形式。美学的范围在于艺术美,而不是自然美。艺术从象征、古典到浪漫的转化是精神自由的、无限的理念要求冲破一切物质形式的束缚回到其本身,在绘画、音乐、诗歌中物质因素削弱到最低限度,精神得以更自由的表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艺术再现生活现实,是生活的代替品。桑塔耶纳《美感》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指出“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组现象,艺术品以及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活动。 从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了解美的定义同样是两种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其实美本身并不在于这两者的区别,美是意识的内在,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物质更多是审美的对象。美学仅仅在于研究美的意识机制,而并不在于美究竟在那个域。美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表现为和谐,在郎吉弩斯、博克表现为崇高,在康德、黑格尔表现为自由,在车尔尼雪夫斯基、桑塔耶纳表现为客观或现实。由于不同意识的观察美存在的角度,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一个理由。 我们并不准备确定美的定义是自然、自由、崇高或者和谐,因为美是一种意识现象,它具有基于自由意识的不同。因此对美的定义是

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

第一章美的本质与特性 一、填空题 1、美的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本质) 2、古希腊的,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 3、美学家,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 4、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发展并完善了“美在理念”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5、“”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 (美在关系) 6、“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车尔尼雪夫斯基) 7、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马克思) 8、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 9、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10、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两次“提升”,从物种关系上说,就是日益获得把握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主要为;从社会关系上说,则为不断改造阻碍历史前进的现实关系,以利于人类的发展——主要为。 (求真、向善) 1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所谓“”,把宽与长成1﹕1.618的长方形,说成是最美的形式。 (黄金分割律) 12、人类社会与对象世界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 关系、善——关系、美——关系三大类。(认识、功利、审美) 13、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马克思) 二、选择题 1、古希腊的,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 哥拉斯学派(d) 2、美学家,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克莱夫·贝尔(d) 3、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发展并完善了 “”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 关系(c) 4、“”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 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 关系(d) 5、“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德谟克利特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托尔斯泰(c) 6、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a、马克思 b、恩格斯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普 列汉诺夫(a) 7、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a) 8、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贝多芬(b) 9、马克思曾经说过如下这段至理名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来建造。” a、种的尺度 b、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c、美的规律 d、内在的尺度(c) 10、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狄德罗 d、黑格尔(c) 三、解释题 1、美在理念

关于美的定义名言

关于美的定义名言 导读:本文关于美的定义名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提供的关于美的定义名言,欢迎阅读。 ●至善方能至美(拉丁语) ●美是善的标准语汇中的一部分(爱略特) ●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苏格拉底) ●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音(罗·安·约翰逊) ●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美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自然优势(柏拉图)

●美不是人工造就的,而是天生固有的(狄更生) ●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在任何大自然中都无法认得美的人,这正表示其人心中有缺陷(德国) ●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刘·华莱士) ●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法国) ●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塞·丹尼尔) ●十全十美虽无法达到,但却值得追求(罗·布坎南) ●美是奇异的。它是艺术家从世界的喧嚣和他自身灵魂的磨难中铸造出来的东西(毛姆) ●要创造出真正的美必须具备巨匠的技艺(约·德莱顿) ●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要幸福得多(爱默生) ●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的事物(德谟克利特) ●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德谟克利特) ●富有生机就是美(威·布来克) ●端庄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 ●如果不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就不会有出类拔萃的美(培根) ●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德国)

美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征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词义分析,美学史、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探讨,以及从哲学层面对美的本质界定,使学生对美学中最大难题,即美的本质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进而了解美的各种特征。 第一节美的本质 一、美的词义分析 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体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从词源学和日常生活用语两个角度分析“美”这个词的含义,虽然不能直接揭示美的本质,但可以对深奥的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提供通俗易懂的经验基础。 现代汉语的“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羊”与“大”字组成。“羊大则美”,肥大的羊可作膳食(“主给膳”),满足人们饮食的需要,有实用价值,是善也是美,“美与善同意”。另有解释说,“大,人也”。“大”字像人形,所以“大”就是“人”,所以“羊大则美”也可以说是“羊人为美”。有人说“美”就是羊头或羊角为装饰的人,又有人说“美”就像头上戴羽毛装饰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但都是装饰之美,都有功利价值。还有人说,“大”是由“火”演变而来,故“美”是火烧羊,是味美。无论是肥美、味美,还是饰美,都意味着美对人与社会具有价值。有人对《论语》作了统计,“美”字讲14次,竟有10次是“善”、“好”的意思。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对“美”的理解还有独到之处,他认为“美”与《论语》中“告朔之饩羊”,即每逢初一人们进行祭祀活动时敬献的生羊有关。他把“美”与其他两个相关的汉字“義”(义的繁体)和“善”联系起来考察。如果一个人在祭神活动中双肩扛上一只羊献上,那么,他的精神就达到“义”的境界。如果有人不仅献上一只羊,而且还用一种容器“豆”给装上,就达到“善”的境界,因为“善”字的下部分是由“豆”演变过来的。如果有人不仅用“豆”装上羊献上,而且他献的羊比别人大,那么他就达到了“ 美”的境界。仅献上羊是尽了自己的义务;按一定规矩献上羊是遵循了一定的伦理规范,因而是善的;而贡献大则是美的。所以,今道友信认为美的精神价值是大于义与善的。 二、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考察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当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柏拉图的早年著作《大希庇阿斯篇》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希庇阿斯是一个诡辩者,专门以授辩论为职业,苏格拉底以请教为名,同他展开了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当苏格拉底问及美是什么时,自负但却迂腐的希庇阿斯先后主要提出三个概念: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看法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为一谈了,如果“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也可以是美的,一个美的竖琴也

简述一次探索光与美的旅程

简述一次探索光与美的旅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每次去看Silmo(巴黎国际光学眼镜展),潜意识里总是觉得应该尽量发现一些新鲜的素材,似乎这样才能满足现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过于”喜新厌旧”的需求。新的款式设计、新的生产原料、新的科技运用??通过无数的”新”,我们仿佛在印证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一成不变的东西,那是留给人们瞻仰的遗迹;而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持续健康的发展才是存续的根基。 到底有多少高精尖的产品和技术被运用到了眼镜行业?究其重要性和优先级而言,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仍然无法与航空航天或者IT等产业相比。幸运的是,眼镜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具有多面性,除了科技,还可以拿设计、美学等元素作为话题。 每年9月,数以万计的眼镜人,带着各种各样的期待,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巴黎的Paris Nord Villepinte(巴黎北郊展览馆)。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员,

在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更希望以专业媒体人的冷静眼光,尽量在事后去还原一个真实的Silmo 2015。 鸟瞰Silmo 2015 展会结束后,Silmo组委会对2015年巴黎国际光学眼镜展的描述: 专业观众:34250人(相比2014年的33301人,增加了约5%),其中57%来自法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参展商:892家(2014年的数据显示”约900″家,大致持平),其中75%来自法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展出面积:33300m2,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 展区:11个(和去年一样),包括:创新科技和材料、奢华产品、运动眼镜、时尚设计、镜架、镜片、隐形眼镜、光学仪器、眼镜店装饰、装修材料、眼镜店配套服务和设备以及专业视光培训和教育。活动:四大知识性活动,即:S I L M O A C A D E M Y S Y M P O S I U M( S I L M O 学院) 、F A S H I O N S T Y

美的探索

第一章美论 一、美的探索 1.古希腊和罗马早期 2.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3.古典美学 *4.三个论美的模式 美的理论观念的全部多样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范式: (1)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这种模式肯定美的客观性并且与现实性,也找出了形式美的某些规律。(美在客观) 一个方向就是偏重于“美在客观形式”,因而形成一种“技术美学”。 另一个方向则偏重于“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形成了心理学派的美学,比如精神分析美学。 (2)美不在现象,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主观) 为真正从具体出发把握抽象、把握本质提供了可能性。 (3)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美是生活。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综合。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力图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启蒙时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和神秘主义美学加以吸纳和融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则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扬弃。 二、美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本人对美的理解来对美的本质进行界说。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真正科学的根基是马克思提供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基础就是劳动。马克思第一次从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揭示出美的基础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揭示了美的实质,使美学成为了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就对“劳动”作一界说。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 社会是由诸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体,而其中发生最密切联系并作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首要因素是人和自然。社会关系中首要和基本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首先,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正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本身和工具的制作操作构成了主客体两个相关的系统。人意识到了自己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而工具本身和它被使用时作用的对象构成了客体。 其次,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人类自身生态的发展是随着劳动和操作工具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并不是直接面对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人成为审美活动主体的前提,而这一前提是由劳动所

第八课艺术美的特点

第八课艺术美的特点 比较我们更能加深对艺术美的了解。我们先讲第一个问题,艺术美的主要特征。在这个大问题里面要分别讲两个小问题。我们先讲第一个大问题,艺术美和现实美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都知道,艺术创作离不开客观现实生活。客观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是另外一方面,艺术创作同样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性,离不开艺术家他的创造性劳动。所以,艺术家创作同样凝聚着艺术家主体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我们说艺术创作是主客体统一的一种结晶。所以,一方面我们强调艺术美离不开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优秀的艺术作品,没有一件不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我们可以举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作为例子。比如说:清代著名的画家石涛,他有一句名言叫做“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讲的他要看遍天下的奇峰,然后再来进行创作。实际上就是要从大自然里面吸收灵感,向自然学习。也就是唐代张璪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就是向自然学习。“中得心源”就是发挥艺术家的主体创作思想。石涛的画是非常著名的。就是因为他大量的吸收了大自然的这种灵感。而且呢,他阅历了各种名川大山,把他们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所以使得他的作品特别富有个性特色。你比如说,石涛的《黄山图》他就抓住了黄山的特点,画出了黄山的山和松。但另外一方面,我们更强调,艺术美是高于现实美的。因为艺术美毕竟不是客观现实简单的模仿或者再现。而是凝聚着

艺术家创造性劳动成果。这方面,我们可以说,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在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创作造艺术的典型形象。比如说,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就画的非常成功。一方面,画家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罗中立曾长期深入到农村,在四川的农村,做了大量的素描和写真。而且,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他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他自己讲,他在画《父亲》这幅画的时候,正好是一个夏天,烈日酷暑之中,他说他是脱了上衣光着膀子画了这幅画。他体验到农民劳动的艰辛,画出了父亲这么一个形象,也是一个老农民的形象。我们看到这幅画,就会想起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黄土地》,想起我们千千万万养育了我们的农民父亲。而且想起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就像父亲和母亲养育了中华儿女。所以《父亲》这幅画实际上不仅仅是画了一个农民的形象,也画出了画家更深情的执着,甚至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执着。就是如此贫困的土地,养育了如此伟大的民族。这个是陈凯歌在导演《黄土地》的时候,他自己讲的,在导演阐述里面讲的他最核心的一个精神就是如此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生活的土地是很贫瘠的,而且我们这么小的土地,可耕土地很少,但是养育了我们十三亿中华民族人民。所以,罗中立《父亲》这幅画也凝聚着画家画家本人的很多思索。再比如说,唐代著名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图》。韩干是中国绘画史上有名的画马的大师,经常去观察马的生活,马的习性。因为当时他是宫廷画家,宫廷里面养了很多马。他经常去观察马的奔跑、跳跃、嘶鸣等等动作。

作业(美的本质)

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的不同学说 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是什么,首先必须对“美”这个词的词源学进行考据,在我国汉代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羊大则美,故从大”。在这里,美显然是和功利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美主要是人们心里获得满足的体验。这也造就了中国美学的价值论的传统。中国人谈美是和价值密不可分的,或者说是从价值角度来谈美的。比如儒家哲学,它就很强调美的功利性,美有时和善都是同一的,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道家哲学中,有关美的谈论,最为著名的就是庄子,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庄子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超越性,其实庄子也是从价值方面来谈美的,只不过它谈的美是超功利性性的美,是超越价值的美。而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加通,所说的美是感性的意思,建立美学的本义就是建立一个“感性学”——主要解决我们的感性认识问题,即我们对于事物的感性认识。他说,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变系统化了莱布尼兹等的“美在完善”的观点,他结束了西方哲学中有关美的本体论的论证,而使对美的认识转向了认识论,对西方美学研究起革命性的作用。但是在整个西方对于美的认识,哲学家是有分歧的,大概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种主要的研究视域,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美的本质的,西方有关美的本质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以上四大视域来研究的。 中国当代美学处于困境而难以解脱的重要表现是:各个学派都能指出其他学派存在的缺陷并作出有力的责难,但对于自己受责难的地方则辩护无力,修正无方,难以有根本的改观。这意味着各方都存有缺陷,不能成为完整、可靠的学说。而且,同迄今为止世界美学理论发展的情形大致一样,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各个理论体系虽对美本质等基本问题作出了回答,并在某一点上似乎是合理的,但对复杂具体审美现象的解释仍是顾此失彼,不能一以贯之。这说明其理论思想是有问题的、难以成立的。在现有水平和行进方向上,再怎样长久地争论下去,也不会取得建设性的成就。要使美学研究摆脱困境、有所进展,就要透过表面的繁杂头绪,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要害之所在。 纵观目前中国当代美学界以新一代美学家为代表的各主要学派间的论争,可以发现,各学派尽管在体系、学说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却都认同“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以人本质为整个美学理论的支点,这是中国当代美学最大的误区,也是它走入困境的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论争的实质:逻辑起点不同而理论支点相同.当前论争中的各主要学派为了澄清自己的理论内容,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往往首先确定学说体系的逻辑起点,并把它当作理论阐释的“元点”。由此形成各学派之间的根本之争。但其实,这些逻辑起点还不是其理论体系的最根本之处。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更具根本性的理论支撑点,即关于如何寻求美本质或审美本质的一般看法或方法。只是在这种理论支点的基础之上,才沿不同方向形成了不同的逻辑起点。 中国当代美学现有理论支点的形成,主要是实践论美学的杰作。实践论美学针对着纯客观论的观点,对审美现象加以辨析,认为:美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必定与人有关。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实践论美学进行了一系列貌似合理、实则大有问题的推导:既然美必定与人有关,显然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关;美的本质是看不见的,人的本质则可以看见;于是,可以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美的本质;最终直接地得出了“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看法。从而由可靠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着眼点,采用无事实根据的逻辑推论方法,沿着不可靠的方向建立起不可靠的理论支点。 这样的理论支点一旦建立,美学研究便变了味道并大大简单化了:人们“只要问一个问题就行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成为人?或者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获得了‘人的本质’?”以此为开端,中国当代美学中,美学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人学问题。“人本身成为美学的最大课题”。各个学派纷纷在人学问题上极力发挥、充分展开,形成各不相同的人学观点。其争

美的哲学定义

美的哲学定义:美是部分具体事物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部分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类为了实现生存发展的目的,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作用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取出来的,包含一般物质和具体形式两个组成部分,同丑相对立的元实体事物。 美是部分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美不能够离开具体事物单独存在。 美存在于个别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之中。美景、美酒、美玉、美事、美的生活都是包含美的具体事物。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明法、成理存在于天地、四时、万物之中,是天地、四时、万物的组成部分。 柏拉图认为: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所以美的原因。 柏拉图所谓的理念,是指部分可感具体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柏拉图所谓的美是指一切美的具体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性能和组成部分,是指接触美的具体事物的人产生美感的原因,是指美的具体事物所包含的不可被人感知但可被人知道的抽象事物。 美是部分具体事物具有的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功利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 什么是价值? 价值的哲学定义:价值是全部可感事物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自然事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人们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经验过的全部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抽象出来的,包含一般物质和具体形式两个组成部分、相对独立存在的元本体事物。 自然事物普遍具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自然事物、环境、现象具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性质和能力,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环境、变化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能力,各种化学物质具有相互发生化学反应、融合生成新物质的性质和能力。 人们约定俗成地把个别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称为价值。例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劳动价值、化合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等,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个别具体事物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的称谓和界定。 价值是元本体事物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正价值和负价值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元本体的哲学定义:元本体是全部可感事物共同具有的组成部分或组成元素,是全部可感事物共同具有的规定、限制和性能,是人类通过认识实践活动,从全部经验过的事物中发现、界定、彰显、抽取出来的,具有一定边界、限制、规定和冠名,包含两个或多个对立统一组成部分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本体自然事物。

美学原理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美学原理试题 第一套 ★单选题:> 当艺术形象具有了()时,也就具有了艺术价值。 A、美好的形象 B、内在的情感 C、独特的思想 D、深刻的意义 ★单选题:> 最早的史前壁画是()。 A、拉斯科岩洞壁画 B、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C、沧源司岗里崖画 D、撒哈拉地区壁画 ★单选题:> 绘画与雕塑相比有更多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寓意性 D、写实性 ★单选题:> 在审美创造中,直接决定作品价值的是()。 A、审美联想力 B、审美知觉力 C、审美理解力 D、审美想象力 ★单选题:> 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寓教于乐”思想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 C、观 D、品 ★单选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单选题:>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单选题:>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单选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单选题:>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单选题:> 《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 ★单选题:>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