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_概念_流派及其理论演进_周伟林

城市经济学_概念_流派及其理论演进_周伟林
城市经济学_概念_流派及其理论演进_周伟林

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 周伟林 严 冀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的路径主

要有两个:一个是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另一个是侧重从宏观层面来研究。从理论流派上看,主要

为“主流城市经济学”与“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经

济地理学”这种新的关于城市经济研究的理论正在快速地兴起———它试图回答城市经济学中一系列

最为本质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家正在把城市经济学拓展为一个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经济学内部的交

叉学科。

[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模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9)12—0084—05

 作者简介:周伟林,男,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 200433;严冀,男,经济学博士。

本文尝试对城市经济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它们首先涉及了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方法论和理论流派;另外,就该学科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前沿问题也作了简要的回顾。

一、基本概念

城市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这里,我们把城市范围定义为具有较高人口密度和较大人口规模的地带(以某个最小人口规模为参照系)。实际上,很多有关城市中心地带的研究都是假设在某个城市内部的中心人口密度达到最大的峰值,距离这个城市越远,人口的密度下降的数量就越多。可见,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学和它的姊妹学科———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后者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都强调从空间(而不是工业门类、经济主体的职业或是其它划分经济体的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因此这两个领域采用的很多研究方法和模型都是非常类似的。

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路径主要有两个:第一类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或者说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比如,有关城市内的人口空间密度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家们一直很感兴趣的命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址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公共服务、地方的税收、当地交通状况等等。第二类则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M c D o n a l d,1997)[1],在此,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过程。大量的宏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都假设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商品的交换。特别在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中,体系中的每一个城市都负责一组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因此城市体系总体上的某个变动都会对该体系内的每个城市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些城市的职能也会发生改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讨论城市经济的方法只是一个过于粗略和简单的划分,它们在实际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相互独立的。很显然,城市类型和职能的显著改变肯定会对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变化同样对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深刻的意义。例如,城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的劳动力进入该城市,而反过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内的工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从19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围绕城市经济问

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这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在规范主义和实证主义两个方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城市经济学范围内的实证主义研究框架主要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1)对现有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2)进一步修正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3)建立能够解释城市问题的模型;(4)结合数据来估计经济模型内的参数,并检验理论假说的准确性;

(5)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政策制订等等。不过,在实际的经济研究中,研究者会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工作的重点:例如,他们有时会结合现实经济中的情况来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正(上面的步骤1、2和3),也可能使用那些已经被广泛接受的模型来做出经济预测(上面的步骤4和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量实证研究推动了理论模型的修正过程,但是在城市经济学中很多早期的模型与最新的模型都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共存的状态,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哪些模型是更好的。比如有两类城市经济增长基本模型:经济基础模型和凯恩斯的城市乘数增长模型,从需求的角度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解释;而同样作为主流的研究城市经济增长的方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则侧重从要素供给的层面来理解城市经济的增长。那么,这些模型能否在一个更加完整的框架内进行讨论呢?经济学家们还没有给出定论,不过在他们看来,试图找出一个最佳的模型来解释城市经济增长的现象是不现实的。

应当指出,无论是宏微观的角度还是规范或实证主义的方法,都只是在研究路径的角度对城市经济学进行了一个概要描述,这些内容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经济学者在研究城市经济问题时,都是带有一定的经济理念。换言之,理论流派的差异会对相关城市研究的过程和结果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城市经济学者都认为他们属于“主流城市经济学派”(M a i n s t r e a m U r b a nE c o n o m-i c s)。他们的研究框架内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最大化城市内部主体的效用。当然城市内的土地、资本和时间资源等等都是有限的。而这个“规范问题的解”,一般会是某个产品或者活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若违反了这个条件,会造成交易中的某一方的福利蒙受不必要的损失。主流城市经济学家们相信,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然而,他们也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等)市场会出现失灵,所以需要政府的干预。同时,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可能无法兼顾收入分配的公平,所以制订收入调节的公共政策很有必要。然而,收入调节政策本身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主流城市经济学者认为,社会往往会容忍一定的效率损失来实现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个思想对主流城市经济学家设计宏观层面的城市经济政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普遍赞同城市政府应该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短期的城市经济稳定与长期内城市经济的平稳增长。主流城市经济学的思想决定这个学派内的研究很多都是围绕着政策的制订来开展的。这方面的一个简单例子是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政策研究,研究人员首先会收集住房市场和低收入家庭状况的数据,然后建立模型并且用统计数据来进行参数估计,这样就可以寻找到能够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的最优方法。主流城市学家认为,兴建大量的公房来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一项成本非常高昂的计划,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采用居住许可证的方式,以鼓励城市居民在私人住房市场购买合适的住房。此外,政府对城市住房市场的居住许可权进行补贴也被经济理论证明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城市经济学领域的另一个主要研究思想被称为“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C o n s e r v a t i v e U r b a n E-c o n o m i c s)。这方面理论的创始人是米尔顿·弗里德曼(F r i e d m a n,1962)[2],他的基本思想可以简单表述为:经济制度的最终目标是保护社会的成员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具有充分的自由,因此,他认为政府对市场干预必须受到限制,而且政府权利要分散到地方而不能过于集中。保守主义经济学家对垄断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们看来,垄断最重要的成因是政府的低效率的类似于合谋性质的管制政策,所以如果能够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降低政府对本地经济的干涉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有效避免垄断。而对于外部性的现象,弗里德曼等人非常推崇科斯(C o a s e,1960)[3]的理论,即如果能够充分界定产权而且达成协议的交易费用是可以忽略的话,那么外部性就不会带来低效率。最后,保守主义的城市经济学家认为降低城市的贫困水平是社会的中心任务之一。围绕这个问题,该学派提出了负向收入税的概念,而它成了城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经典的命题。他们认为负向收入税至少

可以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它直接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购买力;其次,负向收入税可以帮助市场在无约束的条件下运行;第三,这项制度也在客观上激励了低收入人群更努力地工作。我们看到,负向收入税完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府对当地居民的简单补助计划,因为它内含的经济学理念是保守主义的,或者说是更强调居民的自由选择权利;而主流学派的补助计划,则体现出更多的官僚机构(如社会保障部门)对经济干预的色彩。

可见,由于基本的经济理念存在差异,因此保守主义的城市经济学家在设计城市经济政策时,与主流城市经济学家的确会有很大的不同。

三、从理论到应用

理论城市经济学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城市为什么能够存在?相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6年黑格(H a i g)[4]的经典论文,他借助纽约的城市统计数据,第一次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A g g l o m e r-a t i o n E c o n o m i e s)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但是这项研究对集聚经济的理解仍然是描述性的。到了1970年代,城市经济学家开始用更为精密的计量经济学工具来探讨集聚经济的存在性,这方面的论文的确表明大城市对吸引企业进驻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蒙马瓦(M o o m a w,1983)[5]对这些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既然集聚经济使得企业在城市内集聚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接下来自然要问决定城市规模的因素是什么。我们知道,在现实世界中的每个国家中,大型城市往往在数量上少于小型的城市。换句话说,一国的城市体系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早期的很多地理学家为城市体系提出了一个直观的解释,他们认为,城市或者城镇都是为周边人口所组成的市场区域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中心地带”。城市居民数量越多,那么中心地带所服务的市场区域就越大,因此,较小范围的居民居住区从空间上看就嵌入到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域内,同时较小的中心也相应地出售那些更为频繁使用的商品和劳务(B e r r y和P a r r,1988)[6]。尽管传统的中心地带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解释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内出现城市体系的情况,它却在说明工业经济下城市体系的过程时,遇到了很大困难,因为在工业经济的条件下,城市厂商不仅把产品出售到周围的市场,还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开展交易。对于这个情况,伊文思(E v a n s,1973)[7]倾向于认为,工业经济中的城市体系实际上是两种相反的作用———即集聚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活动在狭小范围内集中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如污染、高昂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达到均衡的结果。

城市规模理论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城市中心地带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入。城市中心的土地往往具有较高的需求,所以相应的土地租金会比较高,而如果土地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越远,其租金下降的幅度就越大。该理论最早的开创者是冯·屠能(V o n T hǜn e n),他的研究起点是农业区的土地利用,这个思想在阿朗索(A l o n s o, 1960)[8]、穆斯(M u t h,1969)[9]和米尔斯(M i l l s, 1972)[10]那里得到了发展,并逐步演变成了单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的分析框架。例如,单中心城市的居民被理解为在上班费用(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越远,这个值越大)和住房成本(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这个值越小)之间做出权衡,另外,由于这个区位权衡理论可以被轻易地转化成数学模型,所以它也构成了城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实世界的很多城市并非是单中心的,而且前面所强调的城市体系的长期均衡分析,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城市内局部市场出现的非均衡或者低效率等问题。因此,将基本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各类城市问题的局部分析,成为近几十年来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的线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往往是快速的城市化所导致的,农业的集约化使得农业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进一步导致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工业化。哈里斯和托达罗(H a r r i s a n d T o d a r o,1970)[11]的模型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文献。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城市问题一般是伴随着人口和工作的分散化。不少学者提出,城市内部的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制造业内部就业岗位出现分散的趋势来解释。但是,福斯特和理查森(F o s t e r a n d R i c h a r d s o n,1973)[12]却发现如果考虑其它因素,居民的迁移行为可能会发生在工作分散化之前。围绕这个有趣的命题,一些研究采用更高级的计量工具来观察影响就业分散化的各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而且已经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被认为是值得重视的:集聚经济显著性的下降、城市中心高昂的税收、生产技术变革对大型生产基地的需求、城市交通的改善和城

市劳动力区位的变化等。

我们已经看到,整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伴随城市经济增长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城市失业就是在这个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按照这个逻辑,城市土地市场出现的问题,也是城市内土地所有者在调整土地利用效率以适应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标准的城市土地市场模型一般表明城市土地的利用是有效率的,因为市场机制可以保证土地的使用者是那些出价最高的人。不过,哈维(H a r v e y,1973)[13]等人对传统理论所坚持的土地所有者中性的假说提出了置疑。在他们看来,城市土地的所有者可以用退出土地市场的方式来把地租率调节到长期利率的水平。针对土地没有在当前最高地租水平实现充分供给的现象,他们的理论提供了三方面解释: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对其它高回报投资的关心和土地所有者可能把土地当作消费品。因为对土地的使用一般要求厂商在长期内保证稳定的资本投入,所以某个时点上的最优土地使用决策,在其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不再是最优的。相关的研究(如M u t h,1973)[14]包含着这样的意义,即在那些提供相当于最高土地租金的产出的土地中,绝大部分的城市土地却并没有在当前最高地租的水平上得到使用,因为土地上所承载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大多是在过去建造出来的。

城市政府特别是城市的各种财政职能是应用城市经济学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例如,地方财政支出的波动一般会受到中央政府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城市的财政支出系统应该主要由城市税收来支撑,而且城市财政资金的使用必须由居民投票来决定。萨缪尔森(S a m u e l s o n, 1954)[15]认为,居民经常没有动力来显示出他们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偏好,但是蒂伯特(T i e b o u t, 1956)[16]却强调,如果我们把那些居民通过赋税的方式向政府购买的产品理解为公共产品而且存在着大量的地方政府的话,萨缪尔森的假说就不一定成立。原因很简单,居民一般会比较不同地方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和税收计划,然后搬迁到那些最符合他们自身对公共品的消费偏好的地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内,城市经济学家们利用统计数据对蒂伯特假说进行了各种实证检验,有趣的是,尽管蒂伯特假说中的条件和现实经济并不很吻合,然而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大城市中居民分布的状况与这个经典理论却非常的一致。

四、若干前沿问题

在最近的20年内,经济学家对城市和城市内空间经济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世界范围内区域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以及这个过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也激发了经济学家研究城市经济的热情。

基础的城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很多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非可分性是城市产生的重要原因。从一个更为广义的视角来说,除了必要的技术进步从而导致农业剩余的出现以外,城市出现的另一个非常根本的条件是劳动的分工。不仅如此,城市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普遍认为,规模报酬递增是促使城市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规模报酬递增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或者是在总量上研究城市内的经济乘数。同时,规模报酬递增在解释城市形成时的巨大作用以及这个现象长期被忽视的状况,恰恰不仅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经济学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充分重视,而且可以说明随着经济学建模技术的改进,我们现在可以方便地为城市形成、城市体系的结构等问题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K r u g-m a n,1995)[17]。城市经济乘数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城市内存在大量的企业,从而地方的产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城市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将会逐步增大,这样更多的消费者将会选择居住在城市。相应地,当地潜在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会诱使更多的销售者进入该城市,从而出现类似于滚雪球式的经济集聚效应。类似的过程同样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当城市内的厂商可以享受到多种投入品所带来的好处时,总量上的规模报酬效应就出现了。最后,信息外溢式的外部性有时对于城市的发展可能更为重要,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看重人力资本积累和信息循环所带来的集聚效应(L u c a s,1988)[18]。上面这些效应都加速了人们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结果经济活动在地域上出现了分工格局,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经济主体愿意支付高额的租金在城市的中心地带生产和生活,因为在中心地带这些效应的强度是最大的。相反,污染、犯罪及高昂的城市土地租金却倾向于阻碍城市的经济增长,并造成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化。在这些负向的影响中,目前讨论最多而且和空间的关系最为密

切的效应是城市内的拥挤问题。

结合上述讨论,人们不难发现,一种新的关于城市经济研究的理论正在快速地兴起,这种被称为“新经济地理学”(N e wE c o n o m i c G e o g r a p h y)的理论正在努力回答城市经济学中一系列最为本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者借助了大量不同的模型来说明城市经济的一些侧面。新经济地理学对城市经济的研究与以往古典的城市区位分析存在很大的不同,它和现代主流经济学前沿的联系更为紧密。借助产业组织学、公共经济学、新国际贸易理论和内生的经济增长模型,新经济地理学家正在把城市经济学拓展为一个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经济学内部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重新关注城市问题,重新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和它在未来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M c D o n a l d,J o h nF.(1997).F u n d a m e n t a l s o f U r b a nE c o-n o m i c s,P r e n t i c eH a l l,U p p e r S a d d l eR i v e r,N J.

[2]F r i e d m a n,M i l t o n(1962).C a p i t a l i s m a n dF r e e d o m.C h i c a-

g o: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

[3]C o a s e,R o n a l dH(1960).“T h eP r o b l e m o f S o c i a l C o s t.”J o u r n a l o f L a wa n d E c o n o m i c s,V o l3(O c t o b e r),p p.1-44.

[4]H a i g,R.M.(1926).“T o w a r da n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M e t r o p o-l i s,I a n d I I.”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 E c o n o m i c s,40,(2)a n d(3),F e b-r u a r y a n dM a y.

[5]M o o m a w,R o n a l dL.(1983).“S p a t i a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V a r i a-t i o n s i n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A C r i t i c a l S u r v e yo f 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A n a l y-s e s.”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e g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v i e w,8,(1)J u n e.

[6]B e r r y,B r i a n J.L.,a n dJ o h nP a r r(1988).M a r k e t C e n t e r s

a n dR e t a i l L o c a t i o n:T h e o r y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E n g l e w o o dC l i f f s,N.J: P r e n t i c e H a l l.

[7]E v a n s,A l a nW.(1973).“T h eP u r eT h e o r yo f C i t yS i z e i n

a n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n o m y.”U r

b a n S t u d i e s,9(F e b).

[8]A l o n s o,Wi l l i a m.(1960).“A T h e o r yo f t h eU r b a nL a n d M a r k e t.”P a p e r s o f R e g i o n a l S c i e n c eA s s o c i a t i o n,6.

[9]M u t h,R i c h a r dF.(1969).C i t i e s a n dH o u s i n g,C h i c a g o: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

[10]M i l l s,E d w i n S.(1972).S t u d i e s i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 e U r-

b a nE

c o n o m y,B a l t i m o r e:J o h n s H o p k i n s P r e s s.

[11]H a r r i s,J o h nR.a n dM i c h a e l T o d a r o(1970),“M i g r a t i o n, U n e m p l o y m e n t,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AT w o S e c t o r A n a l y s i s.”A m e r i c a n

E c o n o m i c R e v i e w,60(1),M a r c h.

[12]F o s t e r.C h r i s t o p h e r D.a n dR a y R i c h a r d s o n(1973).“E m-p l o y m e n t T r e n d s i n L o n d o n i nt h e1960s a n d t h e i r R e l e v a n c e t o t h e F u-t u r e.”I n D.V.D o n n i s o n a n dD.E.C.E v e r s l e y(e d s),L o n d o n:U r b a n P r o b l e m s,P a t t e r n s a n d P o l i t i c s,L o n d o n:H e i n e m a n n.

[13]H a r v e y.D a v i d(1973),S o c i a l J u s t i c ea n dt h eC i t y,L o n-

d o n:E d w a r dA r n o l d.

[14]M u t h,R i c h a r dF.(1973).“A V i n t a g e M o d e l o f t h e h o u s-

i n g S t o c k.”P a p e r s o f t h e R e g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A s s o c i a t i o n,30(2).

[15]S a m u e l s o n,P a u l A.(1954).“T h eP u r eT h e o r yo f P u b l i c

E x p e n d i t u r e.”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S t a t i s t i c s,36,N o v e m b e r.

[16]T i e b o u t,C h a r l e s M.(1956),“AP u r e T h e o r y o f L o c a l E x-p e n d i t u r e s.”J o u r n a l o f 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y,64,(5),O c t o b e r.

[17]K r u g m a n,P.(1995).D e v e l o p m e n t,G e o g r a p h y,a n dE c o-n o m i c T h e o r y.C a m b r i d g e,M A:M I TP r e s s.

[18]L u c a s.R.E.(1988).“O n t h e M e c h a n i c s o f E c o n o m i c D e-v e l o p m e n t.”J o u r n a l o f M o n e t a r y E c o n o m i c s22:3-22.

收稿日期:2009-11-18 责任编辑 刘梅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 城市经济学的地位与城市的地位有关。马克思早已指出,社会的全部历史,都可以概括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运动。他具体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列宁更明确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现在,国内外经济学家都承认城市是区域的中心,是"增长极",是"龙头"。现在,国内产生了一种说法,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相比,前者应是三类学科,后者应是二类学科,把城市经济学置于区域经济学之下,对学科的分类不是依据学科的性质和客观作用,不是依据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依据学科所研究的"面积"的大小,使人忍俊不禁。如果讲一讲国际对接的话,我们不妨看一看美国的经济学分类。据我所知,美国的经济分类共十大类,第十类代号"000”,有三个学科并列:福利计划、消费者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代号"930"的二级学科为"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下还有三个三级学科:"931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932住宅建筑经济学"、"933城市运输经济学";代号"940”的二级学科为"区域经济学",其下有一个三级学科:"区域经济学"。由于城市经济学是二级学科,所以早在1968年美国各大学就有53个系可以培养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位,如果按照我国某些权威人士的上述见解,一定要把城市经济学学科地位降一级的话,我国以后不仅不会有城市经济博士生,就连城市经济硕士生也不会有了。那么,受损失的不仅仅是这方面的莘莘学子的学位,而且会是我国整个城市经济管理和城市经济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严重损失,最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损失。城市经济发展受到损失必然连带影响区域经济同时受到损失。事情就会这样走向某些一心想强调区域经济学比城市经济学更重要的同志的意愿的反面。我建议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审慎加以研究和决策。 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断想(一)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交通环境 2、可持续发展 3、urban economics 4、urban area 5、住宅存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 3 四、计算与论述(30分)Q 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 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10分) 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 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 cloth 1 2 a、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机会成本。(5分) 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 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5分) 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 成本(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 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

城市经济学_概念_流派及其理论演进_周伟林

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 周伟林 严 冀 [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的路径主 要有两个:一个是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另一个是侧重从宏观层面来研究。从理论流派上看,主要 为“主流城市经济学”与“保守主义城市经济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经 济地理学”这种新的关于城市经济研究的理论正在快速地兴起———它试图回答城市经济学中一系列 最为本质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家正在把城市经济学拓展为一个具有更为广阔前景的经济学内部的交 叉学科。 [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规模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9)12—0084—05  作者简介:周伟林,男,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 200433;严冀,男,经济学博士。 本文尝试对城市经济学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它们首先涉及了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方法论和理论流派;另外,就该学科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包括前沿问题也作了简要的回顾。 一、基本概念 城市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这里,我们把城市范围定义为具有较高人口密度和较大人口规模的地带(以某个最小人口规模为参照系)。实际上,很多有关城市中心地带的研究都是假设在某个城市内部的中心人口密度达到最大的峰值,距离这个城市越远,人口的密度下降的数量就越多。可见,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学和它的姊妹学科———区域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后者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学还是区域经济学,都强调从空间(而不是工业门类、经济主体的职业或是其它划分经济体的方法)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因此这两个领域采用的很多研究方法和模型都是非常类似的。 一般而言,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路径主要有两个:第一类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或者说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比如,有关城市内的人口空间密度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家们一直很感兴趣的命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址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公共服务、地方的税收、当地交通状况等等。第二类则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M c D o n a l d,1997)[1],在此,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过程。大量的宏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都假设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商品的交换。特别在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中,体系中的每一个城市都负责一组特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因此城市体系总体上的某个变动都会对该体系内的每个城市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很多情况下这些城市的职能也会发生改变。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讨论城市经济的方法只是一个过于粗略和简单的划分,它们在实际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相互独立的。很显然,城市类型和职能的显著改变肯定会对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城市内部的经济结构变化同样对城市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深刻的意义。例如,城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的劳动力进入该城市,而反过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内的工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从19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围绕城市经济问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1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两者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土地利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又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产生反作用,交通会改变城市地区的可达性,从而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中的土地开发会使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量增加,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反馈。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1.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与城市土地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布局也会影响城市经济的集约程度和人口密度分布。 3.城市交通系统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极大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狭义上的基础设施常常接近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环卫等,适当放宽则可以经常地包括水利、交通、环保、防灾等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公用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特性:服务的公共性、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效益的外部性与间接性;自然垄断性与使用的低边际成本;建设的超前性与使用的耐久性;供给的门槛性与连续性;运行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 具有地方公共物品性质和外部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桥梁及场站设施,城市环境系统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设施。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一般由企业提供,主要包括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邮电及通信设施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收费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条件:体制市场化、投入资本化、经营主体的企业化、产品的商品化、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政策:政企分离、领域开放、允许竞争、消费有偿、合理定价、财政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规划与布局提供基础、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未来容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pdf

《城市经济学》课程标准 (Urban Economics )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城市经济学是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城市系统经济运行、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课程主要为后续的《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设计》、《区域规划》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具体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与区域运行的经济要素与经济机制,了解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城市形成与发展,城市问题与政策,城市管理的经济理论。 2、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课程名称 城市经济学课程编码08054214 课程类型及 性质 专业基础必修考试/考查考查适用专业 城乡规划开课单位建筑系总学时 32 总学分 2

学习掌握从经济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 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观察、思维、推理、判断、分析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形成敬业、守信、高效、协作、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与素质,使学生能自 觉树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的意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因《城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采用讲授法与案 例分析法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我国经济改革、城市发展的现状和不断变化的发展动态同,结合当前形势,部分章节采取课堂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其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 单元一: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教学目标:理解城市的定义、主要特征;掌握城市经济的涵义及其地位、主要特征;了解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城市经济学基本方面的认定、城市经济学产生与 发展的脉络、城市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教学内容: 1、基础内容:1.1 城市的经济学透视及其产生动因 1.2 城市经济的界定及若干运行问题 1.3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定及其发展脉络 学时:2 重点:城市的定义、主要特征 难点:城市经济运行的若干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讲解、课堂讨论 2、提高内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及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3、拓展内容:北京市城八区的不同功能定位 单元二:城市化经济分析及中国均衡城市化方针政策 教学目标:理解城市化定义;掌握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集聚经济、城市化经 济与城市化;了解城市化悖论与均衡城市化分析、中国可持续均衡城市化的方针政策 选择。

城市经济学知识点

1.现代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现代工业、第三产业以及非农人口集中的地方,在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2.城市的特点:空间特性表现味;相对高人口密度,经济特性表现为;工商业发达,社会属性表现为:“异质性”或“多样性"。 3、当比较优势和交换的规模经济同时存在时,贸易城市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当存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时,工业城市才能得以出现和发展;企业间的空间竞争使得每一个企业和每个城市体系都有自己的市场范围。 4、不同角度城市分为不同类型:按城市的性质或功能分为: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风景旅游城市。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分为: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非农业50-100万);中等城市(非农20-50万);小城市(非农10-20万);镇(非农2000-10万)。按照行政地位(中国)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此外,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可分为为沿海,内地和边境城市;根据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强度分类;按城市所处的气候环境分为寒带、温带、热带城市等。 5、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合理组织的科学。前者是宏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后者是微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6、城市化发展的三阶段论是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于979年提出的。第一阶段: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当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时,

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第二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当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随着工业过程的迅速推进,城市化呈现出快速整长的态势,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第三阶段: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当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开始减缓,城市人口比重最终大体稳定在70-80%。 7、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 K=0. 5、K=1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前城市化社会;K<0.5,相当于前工业化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0.5==1,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统筹城乡发展起点。城市化后期:城市化水平高于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后期。成熟的城市社会;城市化水平高于60%,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或者现代社会。 8、城市是指在相对较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人口的地理区域。城市地区是指人口不少于限定数量。且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不低于限定数量的固定地理区域。大都市区是指拥有大量人口的核心区以及与其在经济上结为一体的临近社区。 9、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10、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

城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基础部门: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2.城市经济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系统的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组合状态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3.集中系数:指某一地区的某一经济部门,按人口平均的产量、产值等相对数,与全 国或全区该经济部门相应指标的比值。 4.当断定律:在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引发新的道路需 求,而交通需求总是超过道路供给。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不管投入多大的人力财力,结果必然导致交通拥堵。 5.就业: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项社会劳动,并 获取赖以生存的报酬或经营性收入的经济活动。 6.乘数效应:指基础部门规模增长所带来的城市经济整体规模增长的倍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 整体部门(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之和)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 7.主导产业:是指以优势商品和服务产品为基础,具有较大的规模,较强供给力与市场竞争 力,以及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 8.城市政策:是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政策集合。是由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制定的旨在影响 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发展的制度、法规、计划或大型活动的总和。 9.失业:相对于就业而言,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 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现象。 10.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增长中供给基础的主要部分。 11.城市经济规模:是指城市经济的综合容量与范围,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资 产规模、市场规模和经济当量。 12.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经济中心作用,以及由 这种作用发挥而产生的效能。 13.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 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 14.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指城市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全地区同一产业部门中的比重与城 市全部产业活动在全国或全地区全部产业活动中的比重之比。 15.世界城市:是指已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化城市。 16.社会救济制度: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与社会保险不同的是,社会救济具有特殊的针对性, 通常是专门针对残疾人、孤儿、孤寡老人等丧失劳动能力者的福利帮助。 17.社会保险制度:指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对国家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失业、 退休等不同时期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来源给予物质帮助和保障的制度。 二、简答论述题 1.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一般规律: (1)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次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2)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为主,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演进;(3)工业内部逐渐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中心向组装加工再向以高\精\尖工业为中心演进;(4)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演进。 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垄断等。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没有通过价格而给另一个行为主体带来成本或收益的经济现象。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来解释外部性。外部性问题的提出是和历史上对于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作用的争论联系在一起的。即认为外部性是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22134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3分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 课程简介: 《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 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时安排: 章次内容总课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 4 第三章城市经济结构 4 第四章城市经济发展机制 4 第五章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4 第六章城市开发概述 4 第七章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 6 第八章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与产出 6 第九章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 5 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开发 4 第十一章城市土地开发 4 第十二章城市功能区开发 4 合计 51 第一章绪论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比价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并为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规模经济: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的规模上进行,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市场区域和运输成本三方面的约束。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

精品文档 城市经济学 1.城市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分化成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前者主要研究城市的形成、成长机制、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包括城市与国民经济以及城市辐射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关系,同时也要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趋势;后者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城市内部所特有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 学科性质:城市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同时也是一门属于中观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研究内容: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预测,城市化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面内容。微观城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2.城市特征及分类(人口标准)。 特征:密集型-物质与精神的密集;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多元性-多功能与多类型;经济上的非农性-城市的经济特性 分类:根据行政级别可分为四类: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 根据人口规模分为:(1)户籍人口:特大城市(100万人口)、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2)常住人口:2型小城市(小于20万)、1型小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50-100万)、2型大城市(100-300万)、1型大城市(300-500万)、特大城市(500-1000万)、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3.如何用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解释城市的形成。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指区域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第一源动力,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当商品流通要求达到规模经济时,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即应运而生。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商人便在交通运输的特惠地点聚集起来,形成集市,最终导致早期城市的产生。 规模经济:是城市形成的又一基本经济力量。比较利益仅为社会分工和贸易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则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在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规模上进行,才可得以降低生产成本。 集聚经济:是指因企业设址接近另一个企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聚集经济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集聚,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膨胀的根本力量。其产生的原因:空间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利益、信息传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送利益、大数法则利益、互补性利益。 4.城市化的涵义、形式,如何测度一个区域/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涵义: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 形式:集中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此形式占主导地位)、分散型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向外扩散,将其周围非城市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在城市化的中级阶段乃至高级阶段,此类型占主导地位)、就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教学内容

城市经济学 1.城市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自然地分化成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前者主要研究城市的形成、成长机制、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包括城市与国民经济以及城市辐射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关系,同时也要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及其趋势;后者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城市内部所特有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 学科性质:城市经济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同时也是一门属于中观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研究内容:宏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预测,城市化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面内容。微观城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2.城市特征及分类(人口标准)。 特征:密集型-物质与精神的密集;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多元性-多功能与多类型;经济上的非农性-城市的经济特性 分类:根据行政级别可分为四类: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 根据人口规模分为:(1)户籍人口:特大城市(100万人口)、大城市(50万以上)、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2)常住人口:2型小城市(小于20万)、1型小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50-100万)、2型大城市(100-300万)、1型大城市(300-500万)、特大城市(500-1000万)、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 3.如何用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解释城市的形成。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指区域比较利益,是城市形成的第一源动力,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比较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于是就为另一类专业分工-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当商品流通要求达到规模经济时,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即应运而生。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商人便在交通运输的特惠地点聚集起来,形成集市,最终导致早期城市的产生。 规模经济:是城市形成的又一基本经济力量。比较利益仅为社会分工和贸易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则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在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规模上进行,才可得以降低生产成本。 集聚经济:是指因企业设址接近另一个企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节约。聚集经济为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它是多样化的厂商、居民及相关组织单位得以集聚,推动城市形成并使之不断膨胀的根本力量。其产生的原因:空间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利益、信息传

大学考试试卷《城市经济学》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城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以下哪一项不是微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A. 城市土地利用 B. 城市化问题 C. 城市交通 D. 城市就业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环境污染的形式有() A. 大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酸雨 D. 热岛效应 3. 以下哪一项是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A. 城市化进程缓慢 B. 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 C. 大城市发展滞后 D. 城市带相继崛起 4. 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不包括()。 A. 规模经济效益 B. 优位经济效益 C. 外部经济效益 D. 循环经济效益 5.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代表观点的是:() A. 增长极限论 B. 发展轴理论 C. 贫困恶性循论 D. 梯度理论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征收的原则的是()。 A. 按不同城市征收 B. 按不同地区征收 C. 按不同性质征收 D. 统一标准征收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是() A. 环境收费 B. 财政补贴 C. 强制刺激 D. 指令性管理 8. 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城市生态系统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维持,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B. 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功能 C. 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小 D.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城市环境保护的政策的是() A. 收费

B. 分区制 C. 综合治理 D. 指令性管理 10. 以下哪一项是微观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A. 经济区 B. 城市化问题 C. 城镇体系 D. 城市就业 11.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个层次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2. 城市环境污染的形式不包括() A. 水体污染 B. 热岛效应 C. 酸雨 D. 固体废弃物 13. 以下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有(?) A. 环境收费 B. 押金制度 C. 指令性管理 D. 强制刺激 14. 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下列哪个城市属于帝国主义控制的。() A. 北京 B. 上海 C. 西安 D. 成都 15. 下列不属于西方城市环境保护的政策的是() A. 城市规划 B. 分区制 C. 综合治理 D. 扶持政策 16. 当第二产业占GNP比重高于第三、第一产业,且以重化工为主时,经济发展处于() A. 工业化前期 B. 工业化中期 C. 工业化后期 D. 后工业化社会 17. 以下不属于当代世界城市化特点的是() A. 大城市超前发展 B. 城市带相继崛起 C. 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 D.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18. 城市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是以()为研究对象。 A. 农业生产 B. 商业生产

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城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多样化城市 2、城市化经济: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出的上升而下降的经济现象。 专业化经济:各城市地区凭借其自然条件、劳动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实行生产集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地区专业化部门的经济现象。 3、城市体系(城市群) 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 4、什么叫城市经济学,研究什么 城市经济学是将经济学和地理学结合,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布局,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5、市场中心型城市:由市场导向型企业构成的城市。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强,企业偏于 靠近市场。 6、资源导向型城市:由资源导向型企业构成的城市。原材料产地对企业的吸引力较强,企 业偏于靠近资源所在地。 7、Rank-site(等级规模法则)p74 指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现出的规则。通常来讲,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这种人口规模规律,成为等级规模法则。 8、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

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填空题 1、城市经济学的5个准则 价格调整以实现区位平衡prices adjust to achieve locational equilibrium 自我强化效应会产生极端结果self-reinforcing effects generate extreme outcomes 外部性导致效率低下externalities cause inefficiency 生产受制于规模经济production is subject to economies of scale 竞争不会产生任何经济利润competition generates zero economic profit 2、根据城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的城市2 贸易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市场型城市、港口型城市、工业型城市、资源型城市 3、城市劳动力供给需求的政策p92/89 环境设施、房产税、劳动生产率、出口需求、城市居民公共服务、企业收税、产业公共服务、土地利用政策 4、影响农业地租、制造业地租、服务业地租的因素6 农业:土地肥沃度 制造业:通达性 服务业:人口密度 5、政策的作用16 进行资源配置、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经营自然垄断产品和将地方外部性内部化。 6、企业集聚的原因p41-52 共享劳动力资源、自我加强效应、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应、知识溢出效应、蓄水池效应

城市经济学_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 作者:周伟林, 严冀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上海,200433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2009,30(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8条) 1.Muth Richard F Cities and Housing 1969 2.Samuelson Paul 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外文期刊] 1954 3.Muth Richard F A Vintage Model of the housing Stock 1973(02) 4.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1973 5.Foster Christopher D;Ray Richardson Employment Trends in London in the 1960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the Future 1973 6.Harris John R;Michael Todaro Migration,Unemployment,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 1970(01)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6849093.html,ls Edwin S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1972 8.McDonald John F Fundamentals of Urban Economics 1997 9.Alonso William A Theory of the Urban Land Market 1960 10.Evans Alan W The Pure Theory of City Size in an Industrial Economy 1973(02) 11.Berry Brian J L;John Parr 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 1988 12.Moomaw Ronald L Spatial Productivity Variations in Manufacturing:A Critical Survey of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1983(01) 13.Haig R 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etropolis,Ⅰand Ⅱ 1926(02) 14.Coase Ronald 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 15.Friedman Milton Capitalism and Freedom 1962 16.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88 17.Krutman P 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 1995 18.Tiebout Charles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1956(05)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小野进.崔岩儒家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范式(paradigm)之一的东方经济学[期刊论文]-日本研究2010(1) 2.赵红军.尹伯成.Zhao Hong-jun.Yin Bo-cheng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7(11) 3.冯云廷试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期刊论文]-天津社会科学2008(1) 引证文献(1条) 1.黄国雄.宋丕丞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分析比较[期刊论文]-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d16849093.html,/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912019.aspx

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浅谈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城市的经济是整个城市各方面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说城乡的发展为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则支持着城乡的各方面发展。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既是一门以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会综合的边缘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等姐妹学科一起,都是城市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有分工,又有所交叉,其研究领域互相渗透,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互相借鉴。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该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按照编制城乡规划的节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可以说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在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基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乡规划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及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与解决。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有一系列理论不如其动力机制为:农业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石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等。 城乡规划将遵循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研究理论进行相关的统筹规划,达到城乡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发展。 二基于经济中心与中心城市问题的关系 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式就是中心辐射式发展,城市群中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辐射周围的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中由经济中心地区向周围辐射发展。 在城市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是工业生产中心 2 商品流通中心 3 交通运输中心 4金融中心 5 信息中心 6 科学技术中心 7 文化教育中心 而城乡规划基于经济中心与城市中心的作用于性质来进行城乡规划的统筹规划。要在格局,交通,建筑等多方面体现经济中心的作用,便于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