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姜秉国 韩立民

摘要: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随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山东省沿海7市也纷纷展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旨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部署。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科学界定蓝色经济区,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试图在界定蓝色经济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证。

一、蓝色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①。经济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经济区建设既涉及地理环境因素,也涉及经济科技和历史文化因素,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岸线和海域)、气候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共同决定的,是一个涵盖自然环境、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

习惯上,人们把海洋经济称之为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称之为蓝色产业。但是,我们认为,蓝色经济比海洋经济的概念更大,内涵更丰富,它应该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得经济活动的综

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姜秉国,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266071);韩立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发展中心研究员(青岛266003)。

①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合。蓝色经济的外延不仅包括海洋产业,也要包括众多的临海产业。更广义地讲,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该是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要求,以海陆统筹为基本途径,海洋优势产业、临海产业、涉海产业合理配置,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海洋特色经济区。

———从地域视角看,蓝色经济区位于沿海地区,海岸带地区是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从文化视角看,蓝色经济区以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为其鲜明特色,区域内居民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情感积淀;

———从经济发展视角看,蓝色经济区是国家海洋经济最集中的区域,海洋产业发展成为区域支柱产业之一,对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看,蓝色经济区是生态文明示范区,肩负着最大限度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任,做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改善的有机统一;

———从科技创新视角看,蓝色经济区是海洋科技发展的领先地区,代表国家海洋科技实力和水平,并在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从对外开放视角看,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紧密的外向型经济核心区之一,也是港口密集,外商直接投资聚集度较高,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区域。

总之,蓝色经济区以海洋为特色,但又不局限于海洋,它所强调的是人、海洋、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其基本特征是:陆海一体与海陆统筹、海洋科技先导与外向辐射、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开放互动(向海、向陆)与城乡一体。作为沿海地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蓝色经济区的提出,标志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较高级阶段。

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分析

山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发展战略以来,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山东半岛地区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和中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具备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基础条件。

1.资源基础。山东半岛沿海地区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前提。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和砂矿等6种海洋自然资源进行丰度评价,山东省位居沿海各省市之首。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建立相关海洋产业门类,不断集中、转化和成长为海洋经济,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相比陆地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开发所表现出来的难度大、科技依赖度高、资金投入大等特点,以及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中高技术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使海洋人才、海洋科技、海洋信息服务、海洋综合管理等海洋社会资源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山东省海洋社会资源聚集度在全国首屈一指,海洋科技人员总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央驻鲁的海洋科研教学单位有15个,海洋界两院院士16人;已建成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4家,5个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已经启动。高度聚集的海洋社会资源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山东半岛率先在全国建成蓝色经济区成为可能。

2.产业基础。海洋产业结构决定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首先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然后从第三产业到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动态演变性特征①。因此,作为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通过海洋产业发展带动临海产业及相关陆域产业。2007年,山东省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3675亿元,与2003年相比年均增长15.3%;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1726亿元,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19.5%,高于全省经济增长率6个百分点,占全省G D P的比重上升为6.6%。海洋渔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基

①张静、韩立民:《试论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本实现调整升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科技新兴海洋产业不断成长,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2:29:39调整为2007年的18:38:44。可以说,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遵循海洋产业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初步实现了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一定程度避免了海洋产业的“同构化”和“低度化”①,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奠定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基础。

3.生态环境基础。一切海洋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海洋经济效益可以不断提高,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则会严重损害海洋经济效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的支撑,不断提高海洋经济效益,最大限度降低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局限。总的来看,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处于较好状态,全省近岸海域主要以清洁和较清洁海域为主,近年来海洋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良性发展趋势。据《2006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白皮书)》显示,2006年山东污染海域面积比2005年减少14%,适合海洋生物生存和海水养殖、游泳的水域占到了90%。2008年,山东新建海洋特别保护区7个,各类海洋保护区达到2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15万公顷。不断改善的海洋生态环境为实现海洋产业的优化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以及蓝色经济区的高水平建设奠定了生态环境基础。

4.城市化基础。沿海中心城市同时集聚了大部分海洋社会资源和优势海洋自然资源,是海洋产业密集区,以及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沿海地区城市化不断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海洋产业的集聚,提升蓝色经济核心区域的竞争力;同时,立足于本地海洋自然资源优势和海洋资源特性,通过发展相关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促进沿海地区次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是蓝色经济区建设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方面。目前,山东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007年全省城镇人口为4379万人,全省总人口9367万人,人口城市化率为46.75%;2005至2007年间,山东省人口城市化率同比分别提高1.5、1.1和0.65个百分点。半岛沿海地区是山东城市化发展的领先地区,山东城市化质量指数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青岛、威海、济南、东营、烟台,均位于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内,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到2010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坚持与半岛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互相推进。

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地理边界涵盖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7个沿海地市。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由“陆上山东”、“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的历史性跨越。从“陆上山东”到“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发展空间的延伸和拓展;从“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区建设,则是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是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型。我们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该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水平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综合分析,全面考量。

1.宏观发展层面。立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发展,从宏观视角审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主要面临科学规划和协调发展问题。

科学规划问题的关键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如何准确定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此基础上规划蓝色经济区未来10年到20年的发展进程。在2009年5月到7月2个月内,国务院先后通过并批复《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沿海区域发展规划,福建、江苏和辽宁沿海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四小”的发展格局②。山东半岛地区处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南北夹击”之中,特别

①②所谓产业结构“同构化”是指在各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低度化”主要是指海洋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的动态过程中,升级速度缓慢或在较低水平上重复的趋势。

“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是环黄渤海地区的江苏沿海经济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等周边区域性产业聚集区的迅速发展,都对山东省未来在环黄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势在必行,科学定位和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关系着山东地区社会经济未来发展走向。

在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背景下,科学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立足于区位、交通、科技教育、产业基础、资源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和外经贸等区域本身的条件,做到“上下衔接、前后衔接、内外衔接、省内衔接、海域衔接”。上下衔接,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有效对接国家社会经济当前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力争在国家经济整体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使之进入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决策;前后衔接,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与“海上山东”、“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等规划做好衔接,真正实现从发展模式到发展理念全方位的转变;内外衔接,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与周边沿海经济区(主要指环渤海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江苏沿海地区,以及韩国西海岸地区和日本北九州地区)发展相衔接,做到不同经济区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省内衔接,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和山东省西部内陆地区协调发展相衔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有效带动山东西部地区发展;海域衔接,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对接国家海洋功能区划、国家海洋经济规划,科学用海,实现与周边其他海域开发的整体协调发展。

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来带动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实现山东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规划蓝色经济区的主要难点之一。当前,山东省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难题,通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带动山东全省社会经济整体推进,意义重大。因此,蓝色经济区建设一定要做到海陆统筹发展,通过半岛地区海洋资源开发,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与山东西部地区陆地生产力布局、规划搞好对接,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集疏运互通、经济互联,实现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在不断推进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引导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进一步合理产业分工,优化生产力布局;同时,发挥蓝色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在西部地区发展相关产业,广泛开展东西部专业化协作,多种形式促进“东西联合”。

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科学规划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难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较为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使海洋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大,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等重点海域海洋生态、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任务艰巨,充满挑战。因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要把协调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区建设的首要目标,把改善和修复已损害的部分海域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并逐年减少排向海洋的污染物;科学制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积极探索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区;依法对海洋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严格限制围填海项目等措施,实现海洋资源的集约可持续利用。

2.中观产业层面。在科学定位和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大前提下,从产业选择、发展和集聚的中观层面入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主要面临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和项目支撑两个问题。

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实现,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轨迹,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里,我国海洋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步向追求质量、提升发展层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要围绕“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这个中心,通过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来推动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促进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的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推动各具特色的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不同类型的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引导措施,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不同层次对集聚区内的相关企业进行优化配置,推动研发外包、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多种资源整合模式,实现集聚区内资源共享、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分布格局;加强相关产业上下游关联产品、平行产品间的联合技术攻关、共性技术交流及共同目标市场联合开发与共享,建立开放型的、集聚化发展的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也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高新技术项目的支撑。要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选择那些产业集聚效应

高、成长性好、支撑力强、环境友好的项目,以大项目建设推动大企业集团发展,以大项目引导企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和产业转型,进而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配套产业链形成,加速区内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辐射面广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完善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逐步形成数个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多家中小型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链体系;同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金融机构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为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渠道。

3.微观主体层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由政府组织推动,通过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序竞争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体到微观主体层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功能定位问题。

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必须明确政府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定位。我们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倡半岛城市间共同制定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促进城市规划间的有机衔接;注意从制度层面鼓励发展新型环境友好型、高附加值的产业,打造半岛地区一流的临海产业;二是要大力建设半岛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增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淡化行政边界的约束;三是鼓励城市间联合建设临海产业园区,建立园区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高素质临海产业集中配置,通过大项目组合地市资源;四是建立跨地区的公共平台,如公共信息平台、人才交流平台、融资平台、招商引资平台等。通过各种公共平台凝聚城市间联系,打破行政区划的藩篱,促进半岛地区经济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五是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蓝色服务业,即海洋科技教育与管理服务业,如科技教育、港口物流、金融服务、气象海况预报、海洋环境监测等;六是促进经济腹地延伸,打通山东省的南北大动脉。现在,山东的海洋交通运输吞吐能力很大,但吃不饱,到大连要转圈,到苏北转南京,如果打通南北大交通,北呼东北、京津塘,南呼江苏,腹地将大大延伸。

大多数海洋产业属于典型的外部性行业,带有明显的“外部经济”特征。因此,海洋产业优化和布局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单纯通过市场机制是不能够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的行政干预和必要的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在海洋产业优化和布局中,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政府计划机制的作用,强化法律法规对海洋产业布局的宏观调控。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B u i l d i n g t h e B l u e S h a n d o n g P e n i n s u l a E c o n o m i c Z o n e

J I A N GB i n g-g u o H A NL i-m i n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l l e g e,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Q i n g d a o266071,P.R.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Ab l u e e c o n o m i c z o n e i s a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a r e a w i t h m a r i n e i n d u s t r y a s i t s m a i n s t a y f o r m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v i s i o n o f l a b o r.I t i s a m u l t i f u n c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z o n e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v a r i o u s e l e m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n a t u r a l e c o l o g y,s o c i a l e c o n o m y,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s w e l l a s c u l t u r e.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B l u e S h a n-d o n g P e n i n s u l a E c o n o m i c Z o n e s h o u l d i ns t r i c t c o n f o r m i t y w i t ht h e m a r i t i m e r e s o u r c e s,m a r i n e e c o-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r e g i o n a n d a t t h e s a m e a i ma t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e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o p m e n t p a t t e r n a n d t h e 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 p a t t e r n o f t h e p r o v i n c e.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t h e z o n e r e q u i r e s s c i e n t i f i c p l a n-n i n g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t t h e 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l e v e l.I n t e r m s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o p t i m a l i n-d u s t r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t h e p r o m o t i o n o f p r o j e c t s a r e n e c e s s a r y f o r i t s s u c c e s s.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g o v e r n m e n t s a t v a r i o u s l e v e l s s h o u l d b e c o m m i t t e d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z o n e b y p r o v i d i n g t h e n e c e s s a r y g u i d a n c e a n d s e r v-i c e s.

K e y w o r d s:B l u eS h a n d o n gP e n i n s u l aE c o n o m i cZ o n e;l a n d-a n d-s e ai n t e g r a t i o n;m a r i n eh i g h-t e c h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z o n e

[责任编辑:贾乐耀]

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科研技能训练期末论 文学生姓名:王伟指导教师:赵银系别:人文艺术系专业、班级: 1002学号: 9011100236时间: 2012 年 11 月 2 号《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 备的报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海洋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地位愈加突出,海洋问题正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事务。当前全球海洋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的趋势。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从海洋中获得巨大利益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战略。联合国总部设立了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办公室,在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都要专门研究海洋事务。在联合国的倡导下,世界各沿海国家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随着世界海洋科技发展,可将世界蓝色革命分为四次浪潮:一是以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代表的渔业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食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拓展了人类食物来源的渠道。二是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大提高了航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了

海洋资源利用,打开了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四是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特殊功能基因组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将带来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群。许多科学家预测,海洋科技是 21 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从20 世纪 80 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高潮。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难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生产现代化的进展,海洋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海洋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原因在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所选择的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和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日益提高的地位。我们国家抓住了全球化的机制,利用世界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选择了吸收外资、发展沿海加工贸易,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当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是世界为数不多的从经济全球化中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发展战略案例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发展战略案例 案例一 原文标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 5. 相关案例分析:联想集团成长过程中的组织结构选择及调整 5.1. 案例描述 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多个支撑条件。其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阶段成长特点及企业战略的变化调整组织结构级管理体制,是保障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作为国内最大的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的企业集团,联想集团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了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联想集团在十几年实践过程中,进行过三次大的组织结构调整和整合。 5.1.1. 由“平底快船”调整为“大船结构” 联想成立初期,公司组织结构比较简单,其目标是开发出一种产品或服务以求得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因此,开始时主要是做贸易和服务以积累资金。后来是开发联想汉卡。针对当时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以及研制、生产联想汉卡的需要,联想采用非正规化和没有权力等级的简单结构,即所谓的“平底快船”结构,主要通过个人权威实行集权控制。总经理直接指挥,权力高度集中,以维持组织的灵活性和快速决策的能力。总经理领导下设技术开发部、工程部、办公室、财务室、业务部。其中业务部又包括宣传培训、维修、门市和技术实体。 由当时人员少、部门少,所以能够保持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反馈,领导人也有能力和精力对为数不多的下级实行监督和控制。实践证明,这种组织结构基本适应了当时环境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成长和规模的扩大,高层领导者不仅需要解决业务和技术问题,而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组织管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联想提出了旨在明确岗位责任和权力等级、使交流和沟通正式化、采用权力分工明确化的直线——职能制结构——“大船结构”模式,强调“统一指挥、专业化分工”。 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首先,集中指挥、统一协调。公司设置一个决策系统,一套服务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内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指令性工作方式。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其次,各业务部门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公司按工作性质划分各专业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第三,公司实行集体领导,董事会下设总裁室。第四,思想政治工作与奖罚严明的组织纪律结合。 这种组织结构不仅适应了当时市场需求多样化程度不高、企业规模经营以及集聚力量进军海外市场的需要,而且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5.1.2. 由“大船结构”调整为“舰队结构”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日益扩展,1991 年联想制定了十年内建成一个“宏基”的战略目标,销售收入到 2000 年达到 5 亿美元。直线——职能制的“大船结构”已难以适应环境和企业发展的要求。首先,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大船结构决策速度慢、市场应变能力差的弊端日益显露;第二,大船结构的研究开发体制不能很好的贴近市场并按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开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完整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及实证研究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物流与经济的内在关系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 1.2.2物流需求预测研究现状? 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研究角度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第2章生活资料物流基本概念 2.1 生活资料物流?2.1.1 生活资料物流的内涵?2.1.2生活资料物流的特征?2.2生活资料物流需求与供给 2.2.1 物流需求的内涵和特点 2.2.2物流需求量、物流供给量和物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2.4 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2.2.3物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移动 2.2.5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分析 ?第3章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3.1物流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分析 3.1.1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1.2 新形式下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 3.2 物流与经济内在联系分析 3.2.1 分析方法? 3.2.2 物流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研究 3.2.3 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 第4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需求分析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4.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介绍 4.2蓝色经济区内生活资料物流需求的分析 4.2.1蓝色经济区内物流需求的特点和内容 4.2.2 蓝色经济区生活资料物流相关分析?第5章基于区域经济 5.1基于区域经济等影响因等影响因素在区域物流需求中的应用研究? 素建立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 5.1.1 研究的出发点 5.1.2 “影响因素一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建立 5.2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实证研究 5.2.1 数据来源 5.2.2 主成分分析 第6章实证研究 6.1 青岛市货运量预测实证研究 6.2青岛市物流业产值预测实证研究 6.3结论\ 第一章绪论

成功企业战略经营经典案例分析

成功企业战略经营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经营的七大类战略决策 在这七类决策中,第一类和第七类两类属于程序化决策,其余五类都属于非程序化决策。这里没有投资决策,是因为我们把它分成了行业选择决策、产品选择决策、市场推进决策三类。在此仅就每个大类决策作一扼要分析,更详细的分析只能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 筹资决策。 它是对如何筹集企业运行和发展所需的资金的决策。不同筹资渠道的筹资成本、筹资风险、筹资可行性都不同,这就要求在对所有可行的筹资渠道进行评估后,在对负债结构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对筹资渠道进行组合,以尽可能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保证企业运行必须的资金供给。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渠道组合筹资是这一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行业选择决策。 它是对企业选择什么行业与不选择什么行业的决策。每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结构、进入门槛限制、退出成本、盈利能力都不同。这一方面要选择确定与自己所控制的资源相适应的行业;另一方面要对所能进入的多个行业进行组合,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企业的行业选择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生命攸关的。要进入什么行业、退出什么行业、如何实现行业组合优化,这是行业选择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产品选择决策。 进入一定行业之后,在这个行业中生产经营哪些种类的产品,这就是产品选择决策。在同一个行业中,不同类、不同种的产品生产经营对资源的性质和数量要求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选择产品结构,包括产品线的深度和

宽度,就是产品选择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市场推进决策。 这里的市场推进是从狭义上讲的市场战略。广义的市场战略应包括行业选择决策和产品选择决策。市场推进仅仅指市场推进开拓决策,即如何在激烈的同行市场的竞争中,保持和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的决策。内容涉及到广告媒体决策、渠道组合决策、促销方式决策、定价决策等。 内部挖潜决策。 这是对企业运行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进行取舍和选择,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提升效益的决策。企业进入了一个好的行业,并抓住了一个好产品,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赚钱,实现持续稳定发展。高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企业运行中,强化什么活动、淡化什么活动、消除什么活动,则是这一决策必须解答的问题。 人事管理决策。 它是指为了稳定企业人才,保证企业发展人才所需,调动员工积极性所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内容主要是如何选人、用人、留人,如何招聘选拔人、如何培训开发人、如何考核评价人、如何激励凝聚人等,这些都是这一决策要解答的问题。 质量标准决策。 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超过一定限度的质量标准,会让生产投入增大到得不偿失的地步。提供何种水平的产品质量,这种选择就是质量标准决策。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或者说客户所购买产品的效能价格比最优,这是企业制定质量标准决策的依据。 在企业的七大类决策中,筹资决策和质量决策两个程序化决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五种非程序化决策却在逻辑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上一个决策,构成下一个决策的基础;下一个决策又是对上一个决策的具体化。行业选择决策是产品选择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

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理区位:孕育广阔发展空间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2010年12月21日11时,4辆满载蔬菜和电子元件的集装箱货车驶入停靠在威海口岸的中韩货轮,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正式开通,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通过渡轮将两国间 的道路运输衔接起来,相当于把高速公路架设在海上。 近年来,借助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山东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海关统计数字显示,去年1至11月份,山东省进出口总值达1705亿美元,较前年同期增长36.6%,超过2009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00多亿美元。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产业国际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与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发现,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山东半岛与多个经济圈、都市圈联系密切,本身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圈层中心,是中国北部延伸至太平洋进而通向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南接长三角地区, 北临京津冀都市圈,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根据最新统计,山东省海岸线长约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以半封闭型居多,其中大于1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约49处,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约320个,其岛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岛岸线长约561公里,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山东省海洋空间资源类型齐全,海域总面积约15.9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辽阔的蓝色国土必将为山东经济 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

蓝色经济区

如果你是烟台市市长如何理建设蓝色经济区 1》以科技资源配置与开发助推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 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问题探讨 1、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给烟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烟台市必须找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烟台蓝色 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重点。文章最后阐述了打造烟台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思路。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重要城市,烟台市在新的历史机 遇和挑战面前,如何进行科学定位,拟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积 极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城市层次,增 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和建设,是当前亟需解决 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关系到烟台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 (一)烟台市的机遇 1.为烟台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 蓝色经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模式,鲜明特征是创新、 科技、开放、生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要求烟台市转 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由陆地向海洋扩展,从近海向深海 延伸,注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开发和保护并重,沿海和内陆发 展同步,国内和国外双向开放,各方面、各领域统筹兼顾,在海 陆统筹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产业 统筹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这为烟台市的发展带来了新 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烟台市的发展更新思路,转变观 念,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2.为烟台市纳入国家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带来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 分的烟台市,亦将进入国家决策层面,有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科技创新、海陆统筹以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享受先行 先试政策,得到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烟台临海县市区战占省的近三 分之一,海域陆域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是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 的主阵地,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 省的政策优势,放大自身的区位效应,拓展城市的腹地和开放空间, 城市的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城市和区域发展将面临 更大的空间,地位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山东省和环 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内的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 3.为烟台市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南北沿海产业带 (经济带)提供了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能源矿产、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 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领域,目前烟台市在这些领域 均具有较为显著的产业优势或较为突出的发展潜力,部分优势产业 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进一步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姜秉国 韩立民 摘要: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2009年4月21日至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随后,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山东省沿海7市也纷纷展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和规划,旨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部署。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热潮,从经济学理论出发,科学界定蓝色经济区,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试图在界定蓝色经济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论证。 一、蓝色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①。经济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进行有效整合的结果。经济区建设既涉及地理环境因素,也涉及经济科技和历史文化因素,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岸线和海域)、气候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共同决定的,是一个涵盖自然环境、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 习惯上,人们把海洋经济称之为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称之为蓝色产业。但是,我们认为,蓝色经济比海洋经济的概念更大,内涵更丰富,它应该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得经济活动的综 收稿日期:20090622 作者简介:姜秉国,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岛266071);韩立民,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发展中心研究员(青岛266003)。 ①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修订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案例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和利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当领导要有威信,要有群众基础,就必须要有作为,能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让企业员工口袋里的钱一年比一年增长,做领导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说话才有份量。杭州天开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领导、同志、员工的努力。但是,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降温,使公司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公司本身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如企业发展方向模糊,战略目标不明确,机制不灵,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失衡,技术管理人才匮乏,市场开拓较被动,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公司今后到底如何发展?怎么生存和做强?以下是我对天开公司今后发展的几点构想: 一、制订战略,明确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不同情弱者。 在当前市场经济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的大好环境下,根据国家、我省及杭州市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结合本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必须很好地明确企业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从而突出各阶段工作的重点。一步一个脚印,使企业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避免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高起点绘就企业发展蓝图,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的发展战略规划,能够对我们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凝集力,使员工自觉融身于企业的发展目标中,群策共力。鉴于此,我们已与省经济规划研究院进行了初步衔接,计划委托该院为我公司编制公司20年发展战略规划,为公司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二、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向多元化发展 目前甚至将来一段时间,国家特别是我们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会较快,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为我们赢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应看到建筑业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较大,市场管理还不尽规范,为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在公司的产业发展战略上突出园林和市政这两块主打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优势,同时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具体有如下设想: 1、借着公司园林绿化资质升一级的机遇,利用各种手段宣传自己。一是公司要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桐庐园艺场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与上述单位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成为上述单位的科研基地、实习基地、种苗实验基地,发展鲜切花、无性繁殖、湿地植物、无土栽培等新科技、新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公司业务在扩展上要开拓视野,主动出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周围环境越来越注重,因此业务向住宅小区、

某公司发展战略调整案例分析

夏新公司发展战略调整案例分析 目录 导言.......................................................... - 2 -一背景篇....................................................... - 2 - 1.公司简介.................................................. - 2 - 2.夏新发展现状.............................................. - 3 - 3.案例背景.................................................. - 4 - 4.小结...................................................... - 6 -二分析篇....................................................... - 7 - 1.屡战屡败的战略转移........................................ - 7 - 1.1 残酷的现实........................................... - 7 - 1.2 技术资源分析........................................ - 12 - 1.3 战略管理分析........................................ - 14 - 1.4 结论:错误的战略路径选择............................. - 15 - 2.立足3G 寻求突破.......................................... - 16 - 2.1 环境分析............................................ - 16 - 2.2 竞争战略分析........................................ - 17 - 2.3资源分析............................................ - 20 - 2.4品牌分析............................................ - 26 - 2.5夏新公司的SWOT模型分析............................. - 31 -三战略决策篇.................................................. - 35 - 1.夏新公司面对市场新变化之决策............................. - 35 - 2.决策建议................................................. - 35 - 3.夏新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 38 -结束语......................................................... - 39 -案例感言....................................................... - 39 -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点评

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近岸海域以清洁、较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自净能力较强。全省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近年来,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砂矿等六种资源对沿海各省市进行丰度指数评价,山东位居第一。其中山东半岛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青岛港码头岸线全长3420米,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日照可供建港的海域达20多海里,湾阔水深,不冻不淤,地质条件良好,特别适宜开发建设深水泊位;烟台、威海等地的深水良港也较多。 山东近海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海洋渔业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达400多种。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海上风能、地热资源开发价值大,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储量丰富,海阳、荣成核电项目建设有条不紊,供电潜力巨大。 完善的基础设施 铺就发展快车道 去年年底,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传来消息,山东青岛港吞吐量突破3.5亿吨,日照港[0.00% 资金研报]、烟台港相继突破2亿吨,预计山东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9.3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36亿吨,是“十五”期间的2.3倍。其中外贸吞吐量将完成4.5亿吨,由全国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并成为全国惟一拥有3个亿吨海港的省份。随着港口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海港综合功能和集疏能力也将显著增强。 除港口运输外,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快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水利、能源和通信等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山东省公路网发达。目前,山东省公路密度超过每百平方公里4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省会济南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

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第一篇企业战略管理经典案例 ●战略管理总论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选择 ●企业战略实施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总论 第一节企业战略涵义 第二节企业战略特征 第三节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实用案例1 索尼:为何你的品牌套路开始失效 实用案例2 麦当劳:有效实施管理控制 实用案例3 古井酒厂:实施PPSP战略 实用案例4 春兰公司:大胆决策,周密部署 实用案例5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控制过程 实用案例6 海尔:优势企业经营战略 第二章企业战略分析 第一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第二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1 柯达:与机遇失之交臂 实用案例2 摩托罗拉:从集权到分权的演绎 实用案例3 福特汽车: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实用案例4 梅赛德斯:面向市场,赢得竞争 实用案例5 长虹:捍卫民族彩电的价格战 第三章企业战略规划

第一节企业总体战略 第二节单一经营发展战略 第三节多样化发展战略 第四节一体化发展战略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一个世纪的辉煌 实用案例2 福特汽车:“优秀中心”的全球战略实用案例3 联想集团:独具特色的海外发展战略实用案例4 青岛啤酒:在困境中崛起 实用案例5 长虹:跻身“世界500强”的梦想 第四章企业战略选择 第一节战略制定框架 第二节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经营战略选择 实用案例2 日本松下:战略转移,走为上计实用案例3 苹果公司:走出经营困境 实用案例4“康师傅”:迎合需求,占领市场实用案例5 通用:组织结构创新与战略选择 第五章企业战略实施 第一节战略计划体系 第二节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 实用案例1 福特汽车:历史使命与战略目标 实用案例2 通用:推行分权制度 实用案例3 德州仪器:改善组织机构 实用案例4 惠普与王安:截然不同的命运 实用案例5 耐克公司:与阿迪达斯的竞争策略实用案例6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竞争战略 实用案例7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案例

企业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企业多元化战略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多元化战略类型主要有: 1)同心企业多元化战略。亦称集中多角化或同心多样化。 指公司增加与企业现有产品或服务相类似的新产品或服务。考虑实施集中多角化战略时,新增加的产品或服务必须位于企业现有的专门技能和技术经验、产品系列、分销渠道或顾客基础之内。当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时,集中多角化对于强化它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领域地位是十分有用而可行的。 2)企业多元化战略----纵向一体化 是一种向前后两个方向扩展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增长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指组织的业务向消费它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扩展,而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为他目前的产品提供作为原料的产品或行业扩展。 3)复合企业多元化战略 是一种增加与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显着不同的新产品的增长战略。这一战略https://www.360docs.net/doc/3d16859912.html,似乎很受企业青睐,实行这一战略的企业的名单很象美国著名企业的排行榜。 企业采用复合多角化的外部原因主要是: (1)企业原有的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处于长期停滞甚至下降趋势; (2)所出产业集中程度高,企业间相互依赖性强,竞争激烈; (3)环境因素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迫使企业更加注重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内部原因主要是企业存在较强的资源与能力。 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既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降低单一业务风险、回避业务萎缩和获得整体规模优势的重要途径。而其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企业能否把握环境的变化,正确选择相关业务,并将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三九集团作为中国百强企业中的著名企业集团,拥有涉及药业、食品加工业、酒业、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包装印刷业、房地产开发业和汽车工业等产业的200多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在它的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多元化战略案例: 三九集团自主的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多元化探索(—1994年) 1989年,当时的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投资办厂的成本不高,中药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为了规避风险,当时的南方制药厂决定要发展多种经营,既要以一业为主,也要有东边不亮西方亮的准备,因此决定走出药品的范围,实施多元化经营。管理者认为多元化的经营既可以有效的分散经营风险,三九的品牌、管理机制和销售等无形核心竞争能力又可以通过输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企业通过涉足各个产业最快地获得最新发展信息,集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发现和介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公司的业务先后进入包装印刷业,西药行业,房地产及汽车贸易市场,进入酒店业等各个产业,多元化经营可以说是做的如火如荼。 第二阶段:多元化快速发展(1994-1997) 1994年在“三九胃泰”被国家列为自费药后,药厂的生存出现危机。也直接威胁到集团的生存,因为三九集团90%的利润来自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制定了把单纯的产业型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__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次活动中具有怎样的独特的优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背景、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是什么?分析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1.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2.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3. 战略目标 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3.发展趋势 (一)“一体两翼”:两点拉动,青岛为龙头,半岛城市群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显现。 (1)“一体两翼”的概念 “一体”,是指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为支撑,主要由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板块组成的区域。“两翼”分别指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2)“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架构的由来、进程 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省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竞争力。一体推进,两翼展开,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山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努力探索区域发展新思路,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着力构建的“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为全省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做出了积极贡献。(3)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合力推动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体两翼”新战略,从过去着力从东西横向上解决东西差距问题,转而从南北纵向上探求山东经济协调发展,丰富和深化了对山东区域发展特点、趋势和规律的认识,对于促进工作指导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统筹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自主创新和培育服务业。我省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山东“六大产业基地”即食品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及煤化工基地、精品钢铁基地、优质建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同时,把服务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提高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SWOT分析法及企业战略规划案例分析

SWOT分析法及企业战略规划案例分析 一、概念: SWOT模型分析法是一种企业战略评估分析工具,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识别和测试企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存在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从中识别必要的资源,将企业战略确立在优势发挥和劣势的消除的基础之上,形成不同的战略匹配。 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法)是一种能够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免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它很有针对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单位的发展商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是把企业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等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订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在经营活动中,企业或项目的负责人要经常地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下列问题:我们的客户是谁?在哪里?产品是什么?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应付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变化?存在哪些威胁和竞争对手?会发生什么样的竞争?如何扬长避短地取得竞争的优势?怎样的改善自己?分析和明确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经营和竞争策略的过程。为企业的发展能与壮大提供战略性指导。 二、模型: 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还可分为四种战略:SO战略、WO 战略、ST战略、WT战略,他们的具体相互关系如模型所示: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对外经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鲁政办字[2012]111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7.23 【实施日期】2012.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的框架方案的通知 (鲁政办字〔2012〕111号) 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的复函》(商办亚函〔2012〕594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利用我省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

示范区,是国家优化对外开放布局的新部署,也是山东扩大开放的新优势。青岛等7市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及与日韩经济产业互补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与日韩的对接工作,努力实现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青岛等7市要发挥各自优势,把与日本、韩国合作城市开展对口交流作为突破口,争取尽快 建立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要利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启动中日、中韩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注重吸收借鉴日韩理念、发展模式及管理服务体系,注重产业集聚、错位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积极吸引日韩地方政府、经济团体、大企业参与产业园规划建设。要不断丰富与日韩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在投资、贸易、会展、金融、旅游、港口物流、空中航线等领域培育合作典范。 三、省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汇报与衔接,积极争取中央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支持政策,切实做好重大政策的落实。要结合职能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方案》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在投资贸易便利化、国民待遇、投融资、土地利用等方面探索创新,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省政府驻日韩经贸代表处要积极协助各市对外联系商谈推进工作。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解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谋划、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坚持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立体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要依据半岛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组团架构、错位发展的思路,以重点港口、大型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规划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区,促进沿岸线、环半岛地区联动发展,形成整体优势。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沿岸分布有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此外,山东半岛还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0个,且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海洋资源类型齐全,可用于开发建设的空间广阔。 山东半岛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 经过近20年的“海上山东”建设和不懈努力,山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604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居全国第二位;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区内实现进出口总额110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7亿美元。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海洋科技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共有国家和省属涉海科研、教学事业单位近60所,省部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9家,各类海洋科学考察船20多艘,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基地10个,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十五”以来共承担国家海洋领域“863”计划项目470多项。 同时,山东省着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累计建成各类海洋与渔业保护区88处。全省拥有日照、牟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