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植物配置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常用耐水湿乔木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如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根草等。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例如: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等。

4.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如: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等。

5.多利用香花植物芳香植物有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创造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美人蕉、姜花、慈姑、黄菖蒲等。

雨水花园的概和设计方案

雨水花园的概念和设计方案 目前,人们对水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循环代谢速度。推广使用雨水等非常规水和节水设施是发展趋势。“雨水花园”作为一种利用雨水资源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简单丽而又效果明显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雨水花园的概念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加以净化,是集收集、净化、造景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图1)。 真正意义上的雨水花园则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一名地产开发商在建住宅区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希望用一个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MPs)。在该郡环境资源部的协助下,最终使雨水花园在萨默塞特地区被广泛地建造使用。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m2的雨水花园。它的建造被证明是高效而又节约的。建成后对其进行了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一8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在世界各地都开始广泛地建造备种形式的雨水花园(图2—4)。

图2 波特兰雨水花园 图3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图4 某停车场雨水花园 二.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 1.雨水花园的功能 除了能够有效进行雨水渗透之外,还有多方面功能: 1)能够有效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2)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外排,保护下游管道、构筑物和水体; 3)减小水流速度、降低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加快生境的恢复与复原等。 4)通过对雨水的滞留吸纳,补充地下水源。 5)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园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6)雨水花园中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7)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简单:与传统的草坪景观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2.雨水花园的类型 雨水花园按其功能可分为2种类型: 1)以控制雨洪为目的。

可供雨水花园使用的植物

可供雨水花园使用的湿生植物 1)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科属:禾本科,芦苇属 别名:苇、芦、芦芛 植物形态: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米,节下常生白粉。叶鞘圆筒形,无毛或有细毛。 生长区域:世界各地均有生长,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当今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沭阳、浙江、安徽等地。 生长习性:芦苇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河溪边等多水地区。具长、粗壮的匍匐根状茎,以根茎繁殖为主,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或干枯的水塘里。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优点:根系发达,可深入地下60~70cm,具有优越的传氧性能,有利于COD 的降解,适应性、抗逆性强。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缺点:植株较高,蔓延速度过快,小面积雨水花园中不适用。

2)芦竹(Arundo donax) 科属:禾本科,芦竹属 别名:荻芦竹、江苇、旱地芦苇、芦竹笋、芦竹根、楼梯杆 植物形态:多年生,具发达根状茎。秆粗大直立,高3-6米。叶片扁平,长30-50厘米,宽3-5厘米,上面与边缘微粗糙,基部白色,抱茎。 生长区域:产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生于河岸道旁、砂质壤土上。南方各地庭园引种栽培。亚洲、非洲、大洋洲热带地区广布。模式标本采自西班牙。 生长习性:喜温暖,喜水湿,耐寒性不强。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优点:生物量大,根状茎粗壮,较耐旱。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缺点:植株较高,小面积雨水花园不适用。 3) 美人蕉(Canna indica L.) 科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别名:大花美人蕉、红艳蕉、兰蕉 植物形态:植株全部绿色,高可达2米。叶片卵状长圆形,长10-30厘米,宽达10厘米。花果期:3-12月。 生长区域:全国各地适应。 生长习性: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壤中生长最佳,也适应于肥沃粘质土壤生长。一般长江流域以南,露地稍加覆盖就可安全越冬;长江以北,初冬茎叶经霜后就会凋萎,因此霜降前后,应剪掉地面上茎叶,掘起根茎,晾2~3天,除去表面水分,平铺在室内,覆盖河沙或细泥,保持8℃以上室温,待次年春季终霜后种植;也可在2月以后进行催芽分割移栽。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优点:对于COD和氨态氮的去除效果明显。 做雨水花园植物的缺点:根系较浅。

屋顶花园设计原则

屋顶花园设计原则 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由于屋顶花园夏季气温高、风大、土层保湿性能差,冬季则保温性差,因而应选择耐干旱、抗寒性强的植物为主,同时,考虑到屋顶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承重的要求,应注意多选择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利于植物的运输、栽种理。 ②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屋顶花园大部分地方为全日照直射,光照强度大,植物应尽量选用阳性植物,但在某些特定的小环境中,如花架下面或靠墙边的地方,日照时间较短,可适当选用一些半阳性的植物种类,以丰富屋顶花园的植物品种,屋顶的种植层较薄,为了防止根系对屋顶建筑结构的侵蚀,应尽量选择浅根系的植物。因施用肥料会影响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故屋顶花园应尽量种植耐瘠薄的植物种类。 3选择抗风、不易倒伏、耐积水的植物种类。在屋顶上空风力一般较地面大,特别是雨季或有台风来临时,风雨交加对植物的生存危害最大,加上屋顶种植层薄,土壤的蓄水性能差,一旦下暴雨,易造成短时积水,故应尽可能选择一些抗风、不易倒伏,同时又能耐短时积水的物。 ④选择以常绿为主,冬季能露地越冬的植物。营建屋顶花园的目的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美化“第五立面”,屋顶花园的植物应尽可能以常绿为主,宜用叶形和株形秀丽的品种,为了使屋顶花园更加绚丽多彩,体现花园的季相变化,还可适当栽植一些色叶树种;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布置一些盆栽的时令花卉,使花园四季有花 ⑤尽量选用乡土植物,适当引种绿化新品种。乡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有高度的适应性,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屋顶花园,选用乡土植物有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考虑到屋顶花园的面积一般较小,为将其布置得较为精致,可选用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新品种,以提高屋顶花园的档次。 屋顶花园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要求,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结构坚固的要求,具有承载力和隔水、防水层以及排水设施等等。 屋顶花园防水设计与施工的体会 (1)建筑防水观念应该转变。首先要提高防水技术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建筑技术和装修标

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

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设计 摘要: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雨水利用,实质上是对雨水产生段、雨水传输段和雨水储存段的雨水用景观途径进行雨水就地资源化。同时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雨水花园对雨水利用在功能效益、观赏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具有现实重要意义,并对未来我国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居住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景观设计 1 居住区雨水花园 1.1概念及特点 雨水花园是指在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凹地上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甚至乔木的一种生态型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它收集并渗透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加以净化,极具观赏价值,是收集、净化和造景功能三位一体的设施。雨水花园是收集渗透净化雨水的一种花园,它不是水景园,只是在雨季用来收集、利用、净化雨水的一种花园,平时是没有积水的。雨水花园具有成本低、效能高、建造维护简单、小巧灵活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1.2功能 雨水花园之所以受到欢迎,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生态和景观等多种功能。从生态意义上来说,雨水花园通过短暂滞留并渗透雨水,增加了雨水的渗透时间和渗透量,降低了雨水径流的流速,削减了径流量,减小了雨水给市政排水管道带来的压力,缓解了河湖水系堤岸的防洪压力,从而有效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增加地基含水量,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此外,在渗透的过程中,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而且还能为野生动物,如鸟类、蝴蝶、蜻蜓等提供天然栖息地,丰富了生物种类,维护了生物多样性。 1.3 景观意义 雨水花园通过不同色彩、不同花期、不同质感的植物的搭配组合,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景观,美化了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感受。随着生态、低碳、节能减排等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主动地将城市雨水管理与景观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显著环境生态功能、强烈艺术感染力,并且深受公众喜爱的生态景观。 2 景观设计的原则 2.1因地制宜

简史—植物的演化及与环境的关系

简史—植物的演化及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对于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与进化,达尔文曾经精辟地将其规律概括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人类没有出现或者没有能力过多介入自然界的时候,植物就已经在不停地湮灭或者生长繁衍了,植物的进化历程是在不打破自然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万世沧桑,大约四亿年前,植物在这片贫瘠的大陆诞生了在那个遥远的、人类尚未出现的久远年代里,植物这个地球上最为庞大而神奇的生物种族究竟走过了一个怎样的进化历程。自然界中一切物种的进化都源于生命体,而生命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准备好所有条件,生命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植物的诞生与进化亦是如此。植物的生命从海洋起始,经历了简单的藻类绿体阶段、陆地苔藓阶段、蕨类繁茂阶段、获得繁衍种子的裸子植物阶段,最后进化到了万千纷繁、千姿百态的被子时代。从植物进化的观点出发,目前的被子植物繁荣时代是植物进化史上的最高期,现在已知的植物在地球上已约50万余种。这些众多的植被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覆盖着地球绝大部分的陆地表面以及江河湖海。——《植物的进化历程》中国出版集团 关键词:生长繁衍进化藻类蕨类裸子被子 〈一〉植物进化的四个阶段 人们研究了过去居住在地球上那些动物和植物残余的化石,证明了生物一直在演变,在进化。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完全不一样,年代越是离现在久远,那个时代的生物就越低级,越简单。恩格斯提出了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概念,他肯定了生命界和非生命界的统一性,他把生命看成是发展的产物。他给生命下了一个光辉的定义,他断定了蛋白质是物质的生命携带者。一九五二年,米勒通过了科学实验证实了由原始大气演变为生命物质的过程,给唯心主义以致命一击。生命起源的科学规律也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了。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已出现了植物.最初的植物,结构极为简单,种类也很贫乏,并且都生活在水域中;经过数亿年的漫长岁月,有些植物从水中转移到陆地上生活.陆地上的环境条件不同于水中,生活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变化很大比如说,植物在水中生活时,用身体的整个表面吸收养料,而在陆地上就需要专门的器官,一方面从土壤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另一方面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 一、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条件作斗争。环境不断在发生变化,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也必然会跟着发生变化。 二、由于某些地理的阻碍而发生的地理隔离,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使许多生物不能自由地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这样,就使在海洋东岸的种群跟西岸的种群隔离了。隔离使得不同的种群有机会在不同条件下积累不同的变异,由此出现了形态差异、生理差异、生态差异或染色体畸变等现象,从而实现了生殖隔离。这样,新的种类就形成了。 三、在自然条件下,植物通过相互自然杂交或人类的长期培育,也使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第26卷第10期中国给水排水www.waterg鹪heat.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第二大主要污染源。以北京为例,2006年雨水径流COD排放量已占到水环境排放总量的1/3左右…。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处置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UD/BMP滞留措施。一般建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由耐淹植物、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填料层、砾石层组成,外表似普通景观花园,却能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即天然/人工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的渗滤、截留和吸附作用净化、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径流雨水,达到削峰减量、保护水质、涵养地下水的目的。 鉴于雨水花园具有高效除污、经济简单及生态美观等特点,将其与渗井结合,组成雨水蓄渗系统,用于净化、消纳屋面径流,在充分截污减排的同时还能美化周边环境。对2007年3月于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绿地建造的雨水蓄渗系统示范工程中的雨水花园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物去除能力及净化规律。 1雨水花园的设计与构造 1.1完全水量平衡法 我国多数城市区域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在选择雨水花园建造模式时,要兼顾削减径流量和污染物总量,笔者认为雨水花园面积的计算应对其渗滤能力、蓄水层植物影响、空隙储水能力等因素加以考虑,进而提出以下包括渗滤和滞留在内的完全水量平衡法忙J。计算方法如式(1)和(2)所示。 Af=Ad?日?妒?df/[60×K?r?(df+矗)+^。?(1一工)?西+n?《](1)式中A,——雨水花园的面积,m2 Ad——汇流面积,m2 卜设计降雨量(按设计要求决定),m 妒——径流系数 d,——雨水花园的深度,一般包括种植土层 和填料层,m K_种植土层的渗透系数,—n/s 卜计算时段,min ^。——蓄水层的最大水深,m .Il——蓄水层设计平均水深,一般为最大水深 ^。的l/2,m‘工——植物横截面积占蓄水层表面积的比 例,一般为20% 当鬈=O时,式(1)可简化为: .Ad?月?妒,.、以r2i可F历而【2)1.2雨水花园构造 雨水花园自上而下由以下五部分组成[3]:①蓄水层。一般为loo~250mm。②树皮覆盖层。一般为50一80mm。③植被及种植土层。厚度根据所选植物确定,草本植物一般为250mm,一般选用多年生的可短时间耐水涝植物。④人工填料层。一般为0.5—1.2m,选用渗滤速度较大(K≥l×10。5n∥s)、净化效果较好的人工材料。⑤砾石层。一般为200~300mm,其中可埋设直径为100mm的穿孑L管进行收集利用。 雨水花园的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雨水花园构造示意 Fig.1 Schem鲥e diagram0ftaing瞰^m 2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2007年3月,北京某办公大楼附近建造了一套以雨水花园为主要处理单元的蓄渗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屋面径流,该系统除雨水花园外还包括含有填料层的渗井,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穿孔管收集进入渗井并最终回灌地下水,其工艺流程剖面见图2。 图2雨水蓄渗系统示意 Fig.2 schem撕cdi咿唧ofraiⅡ们∞盯咖嘲萨-硎iltB砸∞ 日y蜘 该蓄渗系统中雨水花园面积为12m2,汇水面积为390m2,设计降雨量为21mm,蓄水层为250mm,树皮覆盖层为75mm,种植土层为250mm,其上种植大花萱草、沙地柏、景天等短时耐水淹植物,

屋顶花园植物

屋顶一般应选择阳性的、耐旱、耐寒的浅根性植物,还必须属低矮、抗风、耐移植的品种。常见的有黑松、大叶黄杨、珊瑚树、棕榈、蚊母、丝兰、栀子花、巴茅、龙爪槐、紫荆、紫薇、海棠、腊梅、寿星桃、白玉兰、紫玉兰、天竺、杜鹃、牡丹、茶花、含笑、月季、橘子、金橘、茉莉、美人蕉、大丽花、苏铁、百合、百枝莲、鸡冠花、枯叶菊、桃叶珊瑚、海桐、构骨、葡萄、紫藤、常春藤、爬山虎、桂花、菊花、麦冬、葱兰、荷花等。可因时因地区确定使用材料。 对于屋顶花园上,栽培的介质也有一定要求,一般选用轻质材料,如蛭石、锯末、蚯蚓土等等,也可自制一些介质。 屋顶花园植物装饰,根据种植形式的不同,常有用观花、观叶及观果的盆栽形式,如盆栽月季、夹竹桃、火棘、桂花、彩叶芋等等,也可利用空心砖做成25厘米高的各种花槽,用厚塑料薄膜内衬,高至槽沿,底下留好排水孔,花槽内填入培养介质,栽植各类草木花卉,如一串红、凤仙花、翠菊、百日草、矮牵牛等,也可以栽种各种木本花卉 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所以风力也比较大,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 土层厚度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草皮等低矮地被植物,栽培土深16厘米左右;灌木深40-50厘米;乔木深75-80厘米。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 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屋顶花园的设计和建造要巧妙利用主体建筑物的屋顶、平台、阳台、窗台、女儿墙和墙面等开辟绿化场地,并使之有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浅析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

浅析雨水花园植物的选择与设计 利用雨水花园可以处理自然中的雨水,使其达到洁净的目的,有利于降低污染,节约能源,因此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这一技术使其进入地势相对较低地区,利用植物与沙土对其进行净化,再进入土壤当中,从而达到丰富地下水的目的,也可以将其使用在城市景观、厕所冲洗等各个方面。雨水花园对雨水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对雨水的渗透过滤滞留和减少径流量作用,同时它可利用雨水创造景观,以自然生态的景观形态进行雨水的管理,兼具生态效果的同时又不失景观品质。由于雨水花园建造费用低,面积大小灵活,后期维护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绿地类型中。 标签:雨水花园;植物;选择;设计 城市建设中,道路表面一般是硬化的。在雨季,90%的城市必须靠雨水管道、抽水站等设施排水,超负荷的工作量造成暴雨、城市洪水危害的加剧。再加上地下管网的长期无序发展,情况更加严重。低标准的城市排水和雨水利用系统的不足,使城市最缺乏的资源变成了导致城市涝灾的主要诱因。 一、雨水花园植物选择原则 (一)优先选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学特征与当地自然条件一致,适应性强。具有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在雨水花园中能快速成景,对保持城市特色和建设乡土景观有积极作用。此外,乡土植物可以保证雨水花园小生境的稳定性,避免外来物种对乡土植物的入侵,能够应对雨水花园复杂的小环境。 (二)选用根系发达的植物 雨水花园水体富含营养成分的特殊环境容易造成植物出现生长茂密但根系与枝叶不协调生长的情况,根系发达、生长快速、生物量大的植物对营养成分有较强的吸收力,可以防止植物由于根系支撑能力差而出现倒伏现象。同时,具有发达根系的植物能够穿透种植土层直达填料层,起到松动土壤,增强雨水渗透速度的作用。 (三)选用抗性强的植物 雨水花园的淹水深度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会出现季节性无水期。为了减少灌溉耗水,在该地区筛选雨水花园植物种类时,不但需要考虑植物的耐涝特性,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旱能力。此外,所选的植物也要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够适应较差的生长环境,这有助于小生境的维持。如果设计的雨水花园冬季用于储存或接受融雪径流时,对植物的耐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常用耐水湿乔木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如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根草等。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例如: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等。 4.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如: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等。 5.多利用香花植物芳香植物有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创造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美人蕉、姜花、慈姑、黄菖蒲等。

国外“雨水花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与规划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景观设计包括:会展展览设计艺术景观设计空间道具设计节日气氛设计。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水是人体宝贵的资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体受到了污染,人们可用的淡水资源也日益减少,建筑景观设计需用大量的水,如何有效的利用雨水来进行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各国景观设计师的重视。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体景观设计是“雨水花园”,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雨水花园”几乎吸纳了会议中心屋顶上所有的雨水-堪称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些富有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师已经发现雨水所蕴含的艺术潜能。关键是表达出雨水在整个设计中的独特动感之美。景观设计师史蒂夫·科赫为波特兰的一座公寓设计的庭院景观就是一个典范。科赫的设计将屋顶雨水收集起来,水流在高低错落的水道中欢快地跳跃着,最后注入岩石围筑的水池。水池下是一个用于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利用现代技术,融入灯光、音乐,利用电脑控制,会产生更独特、梦幻般的效果。

屋顶花园植物搭配原则详解

屋顶绿化被称为"建筑第五立面"的屋顶,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屋顶绿化不仅仅是绿地向空中发展,节约土地、 开拓城市空间的有效办法。也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在保护城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方面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2、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 3、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 4、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5、保温隔热,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 6、消弱城市噪音; 7、增加空气湿度,净化水源; 8、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 9、可种植瓜果蔬菜,形成城市菜园、果园; 10、可根据喜好建立简单休闲娱乐设计。 屋顶绿化的基本样式

屋顶绿化工程可以分为:花园式、草坪式、组合式。 1、花园式 可以使用更多的造景形式,包括景观小品、建筑和水体,在植被种类上也进一步丰富,允许栽种较为高大的乔木类,需定期浇灌和施肥,因此它对建筑屋顶荷载的要求很高。 (1)经常养护; (2)经常灌溉; (3)植物整体高度为15-100cm (4)载重为150-100kg/m3 2、草坪式 采用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平铺栽植于屋顶绿化结构层上,重量轻,适用范围广,是屋顶绿化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此型可用于那些屋顶承重差,面积小的住房。 (1)低养护 (2)免灌溉 (3)载重为60-200kg/m3 3、组合式 使用少部分低矮灌木和更多种类的植被,能够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但是需要定期养护和浇灌。此类型介于二者之间,与草坪式相比,在维护、费用和重量上都有增加。 (1)适时养护 (2)及时灌溉 (3)植物的选择包括草坪、灌木 (4)植物的整体高度为12-25cm (5)载重为120-250kg/m3 屋顶绿化景观设计的类型 类型分类

雨水花园结构

雨水花园结构 【篇一:雨水花园综述】 雨水花园综述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表径流和雨水循环问题出现,这同时也引发了水资源浪费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雨水花园 的推广、建设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花园是一种 生态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以及雨水利用设施,具有低成本、高效能、 建造简单等优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雨水花园的定义及其源流,介绍了雨水花园的功能与类型;然后,针对中国现状,就雨水花园如何在国内发展提出了 建议。 关键词:雨水花园;雨水利用;水循环 abstract:more and more storm water and rain circulation problem come up as the urbanize acceleration.at the mean time,thats why water waste and urban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get focused.set up rain gargen is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s.the rain garden is an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facility used for storm and flood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it has advantages of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and easy constructing.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rain garden and its origin are expounded first, and its functions and types are introduced. after tha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some suggestions on rain garden developing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ain garden; rainwater utilization;water circulation 1.绪论 1.1 城市化与雨水问题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20年之前,我国将延续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势头,城市进程的加快,大量硬质不透水材料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自然 上地被不透水材料所覆盖。它们密闭而不透水,因此雨水不能及时 渗入地下,从而使自然界的水循环受阻。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 国家,许多城市主要依靠地下水资源供给城市用水,而城市中大面 积不透水的地面导致大量雨水从城市下水管道中流走,不能渗入地

雨水花园在景观中的应用概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7298346.html, 雨水花园在景观中的应用概述 作者:张琳悦张童陈娇阳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雨水花园的自然面貌和易与城市景观融合的特点,使得其与景观行业的结合成为必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从雨水花园的背景、雨水花园的研究范围、作用与价值分析、雨水花园案例几个方面,阐述了雨水应用的现状以及雨水花园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对雨水花园的应用环境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雨水;景观;应用 一、研究背景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浅凹的园林绿地或土壤被植被覆盖,用于雨水的收集与净化。通过收集、净化出的雨水可使地表雨水的径流值下降同时还可以涵养地下水,它还具有吸附、净化、降解、挥发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减少污染的作用。这是一个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设施。 二、雨水花园的研究范围、作用与价值 (一)研究范围 一些海绵城市使雨水花园的理论构思在实际项目得到了实现,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依靠雨水收集、净化、存储等设施,进行雨水收集,以便于雨水为景观服务。雨水花园的建造是构建海绵城市规划中最大的亮点,针对不同的地理条件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和雨水储备设施,以达到雨水资源的控制与管理。 雨水花园让景观成为海绵城市的“代名词”,使整个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打造一个“鸟语、蝉鸣、鱼跃、蛙叫”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因此,研究范围不能局限于雨水花园所营造的环境,还可以在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滞留草沟,雨水再生系统等方面营造雨水花园景观。 (二)雨水花园的作用 1.雨水资源的利用 雨水花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水系统,可将不连续和不稳定的雨水在时空间上转化为可持续的供水模式,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植物成活与生长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其生长的环境,因此,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必须从屋顶的环境出发,首先考虑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然后才能考虑植物的配置艺术。 1、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 由于屋顶花园的夏季气温高、土层保湿性差,冬季温度较低,因而应选择耐旱、抗寒性强的植物。同时,考虑到屋顶的承重问题,应选择矮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便栽种管理。 2、选择阳性、耐瘠薄的植物 屋顶花园的大部分区域日照直射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应尽量选择喜阳性植物,但在一些日照时间短的小环境中,也应选择耐阴性的植物品种。屋顶花园的土壤层比较浅薄,因此,应选择耐瘠薄的植物,同时,考虑到为防止屋顶建筑结构受到侵蚀,应选择浅根系的品种。 3、选择抗风、耐积水的植物种类 在屋顶的环境下,风力一般要比地面大,再加上屋顶种植层瘠薄,土壤蓄水能力差,植物在这种情形下受到的危害最大。故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抗风、耐积水的植物。在常年有6级以上风力的地区,不宜在屋顶绿化中选择大型乔木。 4、尽量选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此,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屋顶花园中,选用符合当地种植环境的乡土植物要比盲目选择的外来物

种更合适。另外,可选用些小型的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种,将其布置的更为精致,提高屋顶花园档次。 5、较低养护管理要求的植物 屋顶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难度要比地面绿化植物大,尤其是许多不上人屋顶,因此,在植物选择时要注意低养护植物在屋顶上的应用,选择耐修剪日生长较慢的品种。 6、选择可吸收、滞留有害气体或粉尘的植物 在屋顶绿化植物选择时,要优先选择既有绿化效果又能显著改善环境的植物品种。从城市绿化发挥的生态作用角度出发,屋顶绿化应能够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能够吸收、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

雨水花园的植物推荐

雨水花园的植物推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雨水花园的植物应用推荐? 一.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原则 雨水花园既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也是装点区域环境的景观系统,因此花园内植物的选择既要具有去污性又要兼顾观赏性。植物的选择需符合以下原则: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但国外在雨水花园的研究、建造和植物选择、培育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材,可以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既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避免物种入侵。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发挥相辅相成的降解作用,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上述功能,是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重要标准。其次雨水花园在降雨期间水体流动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植物拥有较深的根系。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作为一个需经常处理污染物的人工系统,容易滋生病虫害,所选的植物也要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

雨水花园的植物推荐

雨水花园的植物应用推荐 一.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原则 雨水花园既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也是装点区域环境的景观系统,因此花园内植物的选择既要具有去污性又要兼顾观赏性。植物的选择需符合以下原则: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但国外在雨水花园的研究、建造和植物选择、培育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材,可以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既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避免物种入侵。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发挥相辅相成的降解作用,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上述功能,是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重要标准。其次雨水花园在降雨期间水体流动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植物拥有较深的根系。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作为一个需经常处理污染物的人工系统,容易滋生病虫害,所选的植物也要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 4、选择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

城市住宅小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规范江苏标准2020版

城市住宅小区雨水花园植物配置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住宅小区雨水花园基本术语、植物配置原则、设计形式及植物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雨水花园植物的配置与营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雨水花园rain water garden 一个将雨水的收集、传输、滞留、蓄积、渗透和利用各功能区段环环相扣的生态水处理系统,兼具一定美学效果的绿化设施。 4植物配置原则 4.1适应性 选取优良乡土树种;结合立地条件,考虑植物的耐阴性、抗寒性、耐水湿、耐旱性等特点;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 4.2景观性 植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等符合景观设计的美学要求;充分考虑植物的体量和层次性、色彩搭配、季节变化等因素。 4.3安全性 要求植物不带刺、不释放刺激气味,不含有毒素,不易引起过敏等。 4.4功能性 植物的配置具有减小地表径流,促进雨水下渗,兼具一定程度的水体净化功能;宜选择根系发达,茎叶繁茂的植物。

4.5多样性 保持物种的多样性,避免配置的单一性,增加群落的多样性,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4.6协调性 合理配置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配置,比例控制在1:5~1:8之间;乔、灌、草种植面积配置合理。 4.7新优性 要求配置1/5以上的新优苗木,增加景观的效果及生态性。 5设计形式与植物配置 5.1立地要求 土壤渗透系数>10-6 m/s,植物种植土层为砂土:原地表土:草炭:蛭石=4:2:2:2;植物种植覆土层应>30 cm;可采用防渗或不防渗处理,不防渗雨水花园设施距离建筑基础应>3 m。 5.2结构要求 基本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工程布(砂层)和砾石层;对有回用和排水要求的可在砾石层埋置集水穿孔管;为防止雨水花园超过承载极限,在雨水花园中部设置溢水装置,装置顶部应与设计的最大蓄水深度平齐。 5.3设计形式 5.3.1雨水种植池 设置在邻近建筑物处,宜采取防渗处理;设计长度应>1.5 m,种植土层0.3 m~0.8 m,蓄水深度宜为7.5 cm~20 cm,蓄水时间<48 h。 5.3.2浅草沟 设置在雨水溢流口处,坡度小于1.5%,可采取防渗处理或不防渗处理,种植土层0.3 m左右,宽度≤60 cm,蓄水深度宜<15 cm,蓄水时间<48 h。 5.3.3滤水草坡 设置在较为开阔处,坡度<15%时,种植土层厚度无要求,宜采取不防渗处理;雨水滞留时间极短。 5.3.4草阶 设置在较为开阔处,坡度>15%时,可采取防渗处理或不防渗处理,阶梯的设计符合GB51192—2016的规定,顶部雨水滞留时间宜<12 h,蓄水深度7.5 cm左右;底部雨水滞留时间<48 h,蓄水深度宜为20 cm左右。

屋顶花园植物选择(优选.)

屋顶花园植物配置选择(可供参考) 屋顶一般应选择阳性的、耐旱、耐寒的浅根性植物,还必须属低矮、抗风、耐移植的品种。常见的有黑松、大叶黄杨、珊瑚树、棕榈、蚊母、丝兰、栀子花、巴茅、龙爪槐、紫荆、紫薇、海棠、腊梅、寿星桃、白玉兰、紫玉兰、天竺、杜鹃、牡丹、茶花、含笑、月季、橘子、金橘、茉莉、美人蕉、大丽花、苏铁、百合、百枝莲、鸡冠花、枯叶菊、桃叶珊瑚、海桐、构骨、葡萄、紫藤、常春藤、爬山虎、桂花、菊花、麦冬、葱兰等。可因时因地区确定使用材料。 对于屋顶花园上,栽培的介质也有一定要求,一般选用轻质材料,如蛭石、锯末、蚯蚓土等等,也可自制一些介质。屋顶花园植物装饰,根据种植形式的不同,常有用观花、观叶及观果的盆栽形式,如盆栽月季、夹竹桃、火棘、桂花、彩叶芋等等,也可利用空心砖做成25厘米高的各种花槽,用厚塑料薄膜内衬,高至槽沿,底下留好排水孔,花槽内填入培养介质,栽植各类草木花卉,如一串红、凤仙花、翠菊、百日草、矮牵牛等,也可以栽种各种木本花卉 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所以风力也比较大,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 土层厚度控制在最低限度。一般草皮等低矮地被植物,栽培土深16厘米左右;灌木深40-50厘米;乔木深75-80厘米。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屋顶花园规划设计屋顶花园的设计和建造要巧妙利用主体建筑物的屋顶、平台、阳台、窗台、女儿墙和墙面等开辟绿化场地,并使之有园林艺术的感染力。 由于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受到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的制约,与露地造园相比,其设计既复杂又关系到相关工种的协同,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水电等工种配合的协调是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屋顶花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难度大、限制多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

雨水花园的植物

雨水花园的植物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雨水花园的植物应用推荐 一.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原则 雨水花园既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也是装点区域环境的景观系统,因此花园内植物的选择既要具有去污性又要兼顾观赏性。植物的选择需符合以下原则: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但国外在雨水花园的研究、建造和植物选择、培育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植物选材,可以在试验驯化的前提下谨慎选用,既提高花园中物种的多样性,又避免物种入侵。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发挥相辅相成的降解作用,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上述功能,是雨水花园植物选择的重要标准。其次雨水花园在降雨期间水体流动速度较快,因此要求植物拥有较深的根系。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作为一个需经常处理污染物的人工系统,容易滋生病虫害,所选的植物也要具有较高的抗逆性,能抗污染、抗病虫害、抗冻、抗热等。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设计营造 摘要探讨了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概念、功能、建造原则、建造方法、植选择和配置方法以及养护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居住区; 雨水花园; 生态设计; 雨洪管理 A bstract The concept, functios, constructio ,principles, construction methods, plant selections and configurationm ethods, maintenance and ma nagemeasures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Key w ords Residential community; Rain garden; Ecological design; Rain flood management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原有的林地、耕地等疏松透气的地表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 水材料取代, 阻隔了土壤中雨水的渗透, 雨水不能及时补充地下水, 导致城市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导致城市径流系数大大提高,造成地表径流的相对集中, 形成城市洪水; 另外, 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很快排入排水管道,缩短了土壤的有效净化吸收时间, 雨水夹杂着污染物排入城市河湖水系,严重污染了城市水体;城市的大规模建设, 也导致野生动物自然栖息地的丧失, 不仅严重破坏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造成大量雨水的白白流失。 如何最大程度地收集利用雨水资源, 减少城市水体污染,保护城市脆弱的自然水循环系统, 保护并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解除城市洪涝灾害隐患等, 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雨水花园是指在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凹地上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甚至乔木的一种生态型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它收集并渗透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 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加以净化, 极具观赏价值, 是收集、净化和造景功能三位一体的设施。 雨水花园是收集渗透净化雨水的一种花园,它不是水景园, 只是在雨季用来收集、利用、净化雨水的一种花园, 平时是没有积水的。雨水花园具有成本低、效能高、建造维护简单、小巧灵活等诸多优点, 因此备受人们青睐。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具有绿化面积大、环境效益好等特点, 这些无疑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 从生态意义上来说, 雨水花园通过短暂滞留并渗透雨水,增加了雨水的渗透时间和渗透量, 降低了雨水径流的流速, 削减了径流量,减小了雨水给市政排水管道带来的压力,缓解了河湖水系堤岸的防洪压力, 从而有效减少了城市内涝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增加地基含水量, 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此外, 在渗透的过程中, 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吸收雨水中的污染物, 净化水体, 而且还能为野生动物, 如鸟类、蝴蝶、蜻蜓等提供天然栖息地,丰富了生物种类, 维护了生物多样性。[7] 从景观意义上来说, 雨水花园通过不同色彩、不同花期、不同质感的植物的搭配组合, 创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景观, 美化了居住环境,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感受。[1] 雨水花园主要由5部分组成。其中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可以铺设一层砂层或土工布。根据雨水花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环境条件可以采用防渗或不防渗两种做法。当有回用要求或要排入水体时还可以在砾石层中埋置集水穿孔管。[3] 1) 蓄水层。为暴雨提供暂时的储存空间, 使部分沉淀物在此层沉淀, 进而促使附着在沉淀物上的有机物和金属离子得以去除。其高度根据周边地形和当地降雨特性等因素而定。一般多为100~250 mm。 2)覆盖层。一般采用树皮进行覆盖, 对雨水花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保持土壤的湿度, 避免表层土壤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在树皮土壤界面上营造了一个微生物环境, 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径流雨水的侵蚀。其最大深度一般为50~ 80 mm 。 3)植被及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为植物根系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碳氢化合物、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 有较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一般选用渗透系数较大的砂质土壤, 其主要成分中砂子含量为60% ~ 85%, 有机成分含量为5% ~ 10%, 粘土含量不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