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摘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的真实存在,十分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神,以及他在绘画是的科学性和对待绘画的严谨和认真。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关键词:严谨、科学、人性

论文正文:

1.社会背景:

达芬奇出生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此时正爆发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2.画家生平: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达·芬奇于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

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韦罗基奥(1435~1488;意大利雕刻家,画家)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它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

达·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

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

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它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以画宗教画着称于世)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1503年,达·芬奇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在这期间,他创作了《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

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础。其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5000多件笔记和未完稿的《画论》中,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

达·芬奇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奠基于他对众多自然学科领域的研究。他以博学多才着称,在数学、力学、光学、解剖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以及机械设计、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和发明。他用深刻的观察和敏捷的思考以及熟练的数学、工程知识丰富了几乎所有知识领域。他随身带的笔记手稿已发现有7000多页,可惜没有完整的著作发表,因此许多先进的思想和天才的预见,当时未能发挥作用。例如,他曾用虚速度的原理来解释静力学的基本问题。他还结合绘画研究过光影、明暗、色彩和各种透视现象,指出黑白不是真正的颜色。他设想光的传播如同投石击水引起的水波和空气中的声波一样,也由中心向外传播。他作过针孔成像实验,并以光线的直进加以阐明。他还曾研究过人的眼球,设计光学仪器。

3.绘画艺术特色

论点1:达芬奇的绘画在表现这种"人"的真实存在,十分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神

论据:《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颜色主要以黄色和黑色为主,色调的搭配给人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话中的主人翁像是一位刚刚分娩的

端庄贤淑的母亲,她的发式很时尚,穿着很华丽,体型很丰满,她应该是一位出身高贵的贵族家庭。仔细观察会发现,她没有眉毛,我想这应该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她的背景是一幅山水画,由近到远逐渐变得模糊。天色黑蒙蒙的,应该是傍晚或者阴天。

提起这幅画,人们联想到的多是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看上去好像和蔼可亲的温婉的微笑,也像是多愁善感的感伤的微笑,她的笑好似是由内而发的微笑,它的诱人之处,全在于她神秘莫测和令人倾倒微笑。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欣赏这幅画,人们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秘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秘莫测的心灵活动。

这幅画并不是描绘的传说中的人物而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的人

所以说达芬奇的绘画在表现这种"人"的真实存在,十分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神

论点2:达芬奇绘画时的认真严谨

论据:《蒙娜丽莎》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据听说达芬奇画这幅画用了了4年。为了完成这幅画他甚至不顾教会的规定解剖尸体,研究人体的内部结构。这件事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达芬奇对待绘画艺术是多么的认真、多么的苛刻,她的这种精神是值得现代艺术家门的学习,但是这种做法不应当提倡。那

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与此可见达芬奇在绘画时的和对待绘画的认真严谨、

论点3:达芬奇绘画的科学性,他把这种科学性渗透到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上.达芬奇的画中,他将两者融为一体,它们是完整的结构整体,他的画中,充分表现着和谐的比例和各个形象之间的平衡感。

论据:他将前辈画家关于人体解剖、透视和素描等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上升到系统理论。如人体解剖,据说,他不顾当时天主教禁律,亲自解剖了30多具尸体,他的那幅著名的人体解剖素描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想把完美人体造型包含在一个圆形和正方形的理论。主要论著有《绘画论》,他把他所设想的完美人体展现在他的众多绘画作品中,比如众所周知的黄金比例就在他的作品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使他的作品处处充分表现着和谐的比例和各个形象之间的平衡感。

因此说达芬奇的绘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4.影响:

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特点,而他的作品也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

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

在天文学上的影响,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在物理学方面的影响,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他的这一发现使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学说产生了动摇。他发展了杠杆原理,除推导出作用力与臂长关系外,还算出了速度与臂长的关系。他指出了“永动机”作为能源的不可能性。达·芬奇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

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破坏力。”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影响,被认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陈代谢的作用。他说血液不断的改造全身,把养料带到身体需要的各个部分,再把体内废物带走。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事和机械方面的影响,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但是达·芬奇的大多数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本来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

总之,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

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系别:数字传媒系

班级:10级十月数码2班

学号:101341152

姓名:张浩宁

达芬奇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课程论文 题目:达芬奇绘画欣赏 专业:13经济学 班级:13级经济学班 学号:2012153004 姓名:沙建军 提交日期:2015年6月26日 达芬奇绘画欣赏 【摘要】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就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她就是一位学识渊博,才艺出众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与音乐家。她以天才般的才智用心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达芬奇的艺术风格就是追求严谨与精确的,研究解剖学也就是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人体的比例,结构。达芬奇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天才般的才智与异于常人的精力让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关键字】艺术理论;全能;创作经历;著名作品 一、达·芬奇个人简介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1]中期的著名美术家、科学家与工程师,1452年4月15日生于托斯卡纳[3]的芬奇附近。她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4]拜师学艺,成

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军事工程师与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与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与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就是艺术家,又就是科学家即理论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与应用科学家(包含发明家),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就是无师自通,就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她最大的成就就是绘画,她的杰作《蒙娜丽莎》《抱银鼠的女子》《卢克雷齐亚·克里韦利》与《最后的晚餐》,体现了她精湛的艺术造诣。 她还擅长雕刻、音乐,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达芬奇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体,人体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难画那就就是人,而她却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与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她进行研究与探索,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她的祖国意大利更就是把她作为文化的象征。 达芬奇的智力超群,IQ在200左右,她在文艺复兴时代就能与现代人有很多相似的观点。。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难画那就就是人,而她却就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人物肖像画作与照相机拍的照片几乎一样的画家。 二、达·芬奇的作画风格 人体动态表情与心理的描写就是达芬奇的艺术的一个要素。达芬奇认为“运动就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连素描画里的线条也就是点的运动的结果。她喜欢用波浪起伏的曲线去安排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世界闻名的艺术珍品。尽管达·芬奇不是一位美学家,也从未提出过一个完整的、合乎体系规范的关于美本质的命题,但在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当中,却处处可以窥见其深刻的美学思想。 这里说的达芬奇的美学思想,其实应该算是艺术家的美学,讨论艺术创作的著作历来有两类。一类是作家或艺术家用来表述他们的创作思想,像托尔斯泰的《艺术论》,阐述的是他的艺术思想,不如说是他的艺术观,他并不标榜为美学。还有一类,例如达芬奇的《达芬奇笔记》,讲的是绘画创作和技法,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这些艺术家们的著作中的议论虽然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但是却不能说这他们是一本美学著作。似乎,美学从来是哲学家的事情,从古希腊哲学起,美学就是哲学一个组成部分。从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和黑格尔,美学堂堂正正成为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我们只能说《达芬奇笔记》以及《绘画论》等著作中体现的美学思想是达芬奇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美学的自我思考。 不过达芬奇的这些作品中的观点虽然不是系统的美学知识,达芬奇却以其中的观点作为创作指导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如在其著名艺术理论著作《绘画论》中,达·芬奇高扬理性的大旗,倡导艺术应像镜子一样忠实反映自然,艺术家应以理性为指导去反映自然,作品既要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这些观点实际上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总纲。与此相映的是,达·芬奇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蒙娜丽莎》还是《最后的晚餐》,都无不以人性战胜神性、理性高于神权为创作思想,“艺术模仿自然”的美学信条在这些作品中均得到了完美的贯彻。 下列我们分别对他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进行简单的分析,看这两幅名作中何处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及美学思想:《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作于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餐厅的壁画,取材于《圣经》新约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复兴时期,还是之后的数百年,同名作品虽然不少见,但是只有达芬奇的这幅千古不衰,长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看重,不厌百赏。这副画中体现的构思、透视法、人物心理、多样统一的原则等方面的技巧都在他的《绘画论》有所体现。中,另外这副画中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来分布画面的原则,体现出几何的对称美,则在《达芬奇笔记》中有所体现。 身为画家的达芬奇,还具备丰富而精湛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也让达芬奇对科学和艺术有了更加理性与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用科学的眼光来研究绘画理论,因此,他的绘画在构图上尤为细致和精准。如《蒙娜丽莎》这幅画,就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因此《蒙娜丽莎》这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最优秀的肖像画之一,是达芬奇最高成就的标志。。这幅画最引人注意、人们评论最多的、最能引发人想象的就是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个微笑,可随着欣赏者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有人说她的微笑端庄而典雅;也有人认为她的微笑带着魅惑,还有些人认为,她的微笑透着邪气:甚至有人对她的微笑百思不得其解,而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能引起人们如此丰富想象力的画像,在世上艺术珍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件。这也与达芬奇平时自觉的美学思考有着分

达芬奇简介及作品赏析

《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论文 引言: 听了《美学原理与赏析》这门课,我对“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却又不怎么了解了。因为在我原来的印象里,“美”就是好看,远没有这么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深表钦佩。虽然课时很短,但我学到的东西很多。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可能显现不出来,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多了一份评判美丑的意识,对“美”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学生平时就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颇感兴趣,听了老师的课,兴趣愈发浓厚。怎奈平时苦于课业,无心专门查阅学习。想到老师留此作业,苦思冥想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索性写一篇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人物—达·芬奇的论文,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但绝无半点糊弄搪塞之意。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正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也造就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列昂纳多·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杂家”。他所精通的学科门类范围之广,恐怕连《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望尘莫及(不知道诸葛亮美术方面有何造诣)。正是由于他天赋异禀,使得后人为他杜撰了许多传奇的经历,因为就像没有福尔摩斯断不了的案一样,仿佛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都不足为奇,这也为他的一生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还有好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达·芬奇的影子,例如《盗走达芬奇》,《达芬奇密码》等,足见后人对他的仰慕之情。我便是被他的才华和神秘所深深的折服了。 列昂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无师自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不仅如此,他还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其中包含滑翔机,弓弩,自行车,降落伞等设计雏形的手稿,令人惊叹不已。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降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海滨小镇—芬奇镇的一个叫安奇雅诺的小村庄里。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庄园中度过的,家境很富有,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孩童时代的他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随着他一天一天的长大,他惊人的回话天赋也慢慢的展现出来,而后被他的父亲皮耶罗·达·芬奇发现。在他14岁那年,父亲皮耶罗将他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从此,达·芬奇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在这里,达·芬奇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

达芬奇生平简介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达·芬奇于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A.del韦罗基奥(AndreadelVerrocchio;1435~1488;意大利雕刻家,画家)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它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 达·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它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2014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 □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吴慧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格》:1987年5月,李政道教授亲自设计了这个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图案。图中“格”字由李政道书写,表示“格点”或“测量”,含格物致知之意,其背景是用于研究格点规范理论的哥伦比亚并行机的线路图。(摘自中国大学生在线网) 前段时间,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谈论到科学与艺术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影响问题,这促使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来。就直观印象而言,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显然属于完全不同种类的人。如果让我们看图猜人,答案只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话,衣着随意甚至褴褛、表情丰富甚至过于兴奋、性格怪异甚至略带神经质的形象,肯定会更多地被指认为艺术家;而穿着白大褂、表情冷静而刚毅、性格理智而稳重的形象则显然会更多地被指认为科学家。事实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异与界限往往就是这样被不断建构的,以至于人们似乎忘了它们曾经是那样的不可分离。 恰好在上个月,我收到上海交大出版社邮寄过来的由戴吾三和刘兵两位教授编的《艺术与科学读本》,如果没有记错,这似乎是国内为数很少的相关书籍之一。作为一本面向大众和带有指导性的文集,这本书或许对我们思考艺术和科学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就书中收录的文章可见,编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来帮助读者解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包括应用的、历史的、知识的、哲学的维度等,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差异性的坚持,更能看到他们对二者之间联系性与互补性的强调。

■不知道你怎样看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读完这册读本,无法归结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掩卷之际,对科学和美之间的关联却是浮想联翩,既有想起并不赞同书中所展示的历史上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也有想起中学时代在数学课堂上的惊叹。中学时代,每天在交数学作业之前总是事先和同窗核对一下答案,对那些不能肯定的答案,判断的标准总是说,“这个数字看看很像的”,“这个数字太难看了”。做考卷也是一样,得到一个奇奇怪怪、数字复杂的答案时,总是没有信心的。当我看到《读本》里介绍爱因斯坦只要觉得一个方程是丑的,就对之完全失去兴趣,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人愿在上面花费很多时间的时候,我觉得挺玄妙的。爱因斯坦天赋异秉,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可是转念一想,类似的经历,不是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吗? □从某种意义上,我同意《读本》部分选文的观点,即科学和艺术从理念、方法到形式都是有差异的,它们属于气质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或许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它们的联系上,因为在当下的话语中后者似乎更多地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况。依据《读本》,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应用层面的、观念层面的和哲学层面的。在实际中,公众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往往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然会带来艺术创作的方法革新,这几乎已成为一个直觉判断,但即使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至少还应该看到对科学技术产品与活动的艺术表现,也能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你说的现象或许可算得上是二者在观念上的联系,在这方面人们似乎更多地强调艺术对美的追求会影响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至科学发展的历程,当然科学观念和思想也会影响到艺术的发展。上升到哲学层面,我觉得赫胥黎的说法很好,“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艺术和科学都是对事物秩序的表达,只不过表达的形式有所不同。也如同萨顿的金字塔隐喻,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后会统一到一个点上。 ■对,刚才我提到了科学和美之间的关系的最凡常的经验和体验,科学和艺术的美感之间是否真的存有对应,这种联系又是否具有共通性,这个是我阅读到科学家的审美感时发出的疑问。书中引用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数学家华生(G.N.Watson)在阅读和证明拉玛努扬的恒等式时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说这种感觉同面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昼》、《夜》、《晨》、《昏》时受到的震颤一样。我久久端详着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雕塑里的不安和距离感都让我很难联系起那些恒等式,只能承认我们的感知力不同。 从生活经验出发,我曾经多次听到理工科的研究生讨论,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习惯听巴赫的作品,我相信其中不乏古典乐的发烧友,但他们说在那段时间里对其他一切作品都不敢兴趣,而只听巴赫。巴赫的无止境的回环往复、整齐划一的节奏,它们多像那种规律而恒常的思维方式!可是没有人觉得江南丝竹中的《三六》带来的心理体验是相同的。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认为从心理感知力出发,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不可能是一对一的固定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取决于人——这一主体本身的素养。艺术家口中的科学和科学家头脑中的科学肯定不是一回事,反之亦然,而能够达成联系,取决于其本身的素养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及影响 摘要:在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艺术成就达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继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峰,仅绘画而言,则达到了欧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的艺术作品不仅象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以思考指导创作,从自然界中观察和选择美的部分加以表现。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的真实存在,十分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神,以及他在绘画是的科学性和对待绘画的严谨和认真。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关键词:严谨、科学、人性 论文正文: 1.社会背景: 达芬奇出生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此时正爆发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其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2.画家生平: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达·芬奇于1452年生于佛罗伦萨郊区芬奇镇,1519年5月2 日卒于法国昂布瓦斯附近。 达·芬奇15岁开始在画家韦罗基奥(1435~1488;意大利雕刻家,画家)的作坊学艺。1472年入画家行会。15世纪70年代中期个人绘画风格逐渐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国,除为米兰公爵服务外,还从事其它艺术和科学活动。这期间他的绘画作品不多,但《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则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游曼图亚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罗伦萨,创作《圣母子与圣安娜》和《蒙娜丽莎》,还着手为市政厅绘制壁画。1507年再去米兰,并服务于法国宫廷。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又到法国,最后定居昂布瓦斯。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死后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 达·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

达芬奇艺术赏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7737351.html, 达芬奇艺术赏析 作者:李子杰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5期 摘要:人们用美丽的词赞扬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流学者”。达芬奇是旷世奇才,他不仅仅是伟大的画家,还是思想家、发明家等,但最伟大的地方在于画家,因为他的作品是最伟大的。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达芬奇 前言 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创作有两个特点:①把中世纪神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②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关系,以便表现一个真实的人。这些特点已经接近成熟,随即巨人出现了三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博学者,他一边热心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去造型表现形体,一边研究自然科学[1]。为了真实的从画面中表现出人体,他运用生物 学以及透视等其他科学加入到画面中,使得画面给人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力。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的原因,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画,以及研究成果。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现代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表现人、歌颂人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集中的体现,这个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文艺复兴初期绘画作品把神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比如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他画的耶稣是一个穷人,圣巫是一个老太太,但是作品中加了一件神的外衣,所以还是表现神,但是在达芬奇的作品中却歌颂一个普通的人。《蒙娜丽莎》的模特是一个货商的妻子,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他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如此,他表现的人,达芬奇前面的艺术家从来没有像蒙娜丽莎那样的真实,从以下几点可以表现:①蒙娜丽莎的眼珠。无论坐在什么位置上都能感觉蒙娜丽莎在看你,表现了一个活人的眼睛。②作品中的手具有重量感,生命感。画人难画手,但达芬奇把手表现的非常真实,中指在微微的翘起,好像是在听音乐打拍子。③蒙娜丽莎的笑容会变,有时是温柔的笑;有时是严肃的笑,甚至目光都是严肃的;有时是哀伤的笑,眼睛是哀伤的[2],因为作者画这幅画的时候他们刚刚死去了自己 的孩子,所以模特是强颜欢笑,取其“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我们表达不出她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微笑,因为语言是简单的而艺术是复杂的,语言不可能把艺术的一切表现出来,其意韵是说不出来的。《庄子·天道》中这样写到“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微笑,需 要观者认真体会。瓦萨里这样评价“画中的头像显示出艺术的摹仿自然到何等程度,人们一眼便可看出,每一个细节都画得十分到家,水灵的眼眸脉脉含情,就像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双颊白里透红,还有眼睫毛,一切都巧夺天工。眉毛,如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稀,与随着毛孔卷曲的头发一样,再逼真不过了。鼻子红润柔软,鼻孔好看,像在呼吸。嘴微微的张开,嘴角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达芬奇《蒙娜丽莎》

课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达芬奇《蒙娜丽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讨论法、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组织教学 二、实践导入新课(高中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亲自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达芬奇密码》的视频导入课程的主要人物。 2、再演示几张最动人微笑的图片,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及美术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在意大利城市兴起,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

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大师,特别是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而列奥那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把人文主义思想内容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使绘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达芬奇艺术生平的总结(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老师引导并用脑总结)。 1、达芬奇简介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其父为律师兼公证人,母为农妇,他15岁来到佛罗伦萨,学艺于韦罗基奥的作坊。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关于达芬奇的小故事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刻家佛罗基阿的画坊当学徒。达·芬奇来到画坊以后,老师佛罗基阿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教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教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西方文艺理论复习资料分析

第一大题正误判断(1*10) 第二大题不定项选择(1*10) 第三大题作品与作者对应(文艺理论论著、作者;理论论题、提出者)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 1、毕达哥拉斯美在和谐;模仿说;艺术功用论,音乐有两种:勇武激昂者和温文尔雅者,音乐能陶冶情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2、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相对性 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灵感说;美育论, 4、苏格拉底美在效用;美是相对的;发展了模仿说 5、柏拉图讨论美学和伦理学:《大希庇阿斯》、《会饮》、《墨诺》、《莱西斯》 讨论文艺问题:《伊安》、《斐德若》、《理想国》(卷十) 讨论哲学政治和文艺政策:《政治家》、《法律》、《理想国》 (后人把他有关文艺美学问题的写作结集为《文艺对话集》,除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外,全部是对话体写作) ①理式说(1、理式:最高本体 2、两个世界理式世界、感觉世界(经验世界、现象世界) ②美论(1、美的本质:美在理式。 2、审美:分有说。) ③艺术本质论(1、模仿的艺术: 2、回忆的艺术:) ④艺术功用论政治功用;教育作用;情绪感染作用 ⑤艺术批评论(1、批评标准:政治标准。 2、诗人的三大罪状: A.艺术不真;B.亵渎神灵,丑化英雄; C.摧残理性,放纵情欲。) ⑥艺术创作论(1、回忆的艺术的创造:灵感说 2、模仿艺术的创造:照镜子。) ⑦门类艺术研究 6、亚里斯多德逻辑学著作共六篇,统称《工具论》。 理论科学的有:《形而上学》、《物理学》、《天象学》、《论灵魂》、《动物志》。 实践科学的有:《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家政学》。 创作科学的有:《诗学》和《修辞学》。 【观点】①实体论和原因论②艺术本质论(艺术模仿人的行动,模仿是艺术的本质。)③艺术创作论④悲剧思想⑤艺术功用论⑥人物性格论⑦艺术类型论(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和模仿对象等方面区分艺术)⑧艺术批评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和“不合情合理的可能”) 古罗马文论(公元前一世纪到三世纪) 7、贺拉斯《诗艺》 【观点】①、古典主义的三大理论原则(a.合式原则b.古典原则c.合理原则)②艺术功用论:寓教于乐③人物性格论(类型说和定型说)④诗人修养论 8、普洛丁(普罗提诺) 【观点】美在太一;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代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过渡人物,他的重要性正在于这种历史过渡性 中世纪文论 三大代表: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阿伯拉。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十四到十六世纪) 1、但丁诗为寓言说;重方言和俗语 2、卡斯特尔维屈罗戏剧三一律原则 3、锡德尼《为诗一辩》(《为诗辩护》) 新古典主义文论(十七、十八世纪) 1、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 2、布瓦洛《诗的艺术》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

论 达 芬 奇 绘 画 艺 术 特 色 侯聪聪软工四班1510252377

论达芬奇绘画艺术特色 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达·芬奇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学术界一般将其创作活动分为早期和盛期两个阶段。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 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

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阴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逼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它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以来我们都学习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所蕴含的深意,但自己还是觉得哲学领域的探索是博大精深的。学习了《自然辩证法》以后,在无限的概念中,也总能找到指导思想的启明灯,告诉我自然是什么,科学是什么,技术是什么,社会是什么……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步。从这里,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正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概括起来,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生活全面发展,比如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无须再为复杂的运算而烦恼,电子计算机能快速算出结果;当你想要休闲娱乐时,打开电脑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网上冲浪、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等,甚至可以不出门就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可以与亲朋好友快速方便的在网上聊天见面……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 2.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目前有的国家已经超过了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作用,表明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产品科技含

达·芬奇作品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莱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 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仅限 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物理、建筑、地质、医学 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达?芬奇的艺术 中,科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将自然科学知 识融入了美术。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 个叫芬奇的小镇,大约在他14岁的时候来到了委 罗基奥的画室进行学习。在那里,他不仅学习绘画 与雕塑,同时还进行科学研究。 WENHUAGUANGCHANG文化广场达一芬奇作品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 达?芬奇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所涉猎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达?芬奇始终相信科学,他曾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文艺复兴运动全面展开,科学和文学发展得很迅速,同时有着丰富的古希腊、古罗马的遗迹和遗物,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意大利成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与艺术中心。在这个时期,达?芬奇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写给米兰大公的自荐信中,却把自己绘画的特长列在了最后一项。 在医学、机械工程、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中,达?芬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医学解剖。在达?芬奇的存世作品中,医学解剖图和人体比例图无疑是非常耀眼的。 达?芬奇是艺术史上第一位对人体和动物的比例作过系统研究的艺术家。他研究解剖长达40年之久,还亲自解剖了几十具各个年龄层次的尸体。他不但熟悉人体的外部比例,而且了解人体的内部结构,因此笔下人物的比例、结构、动态都十分准确,无懈可击。例如达?芬奇最著名的人体比例图,他描绘了一个男子人体的理想比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体直立,双臂齐肩平伸时,人的身高即为左、右平伸的中指指尖距离;那条乳头线到下巴是一个头的距离,耻骨结合部在人体一半的位置。同时把头部发际线以下分成了相同的 三等份;而大腿、小腿均为两个头的长度, 骨盆是一个头的长度,展示了入体的对称 美以及人体结构的规律性。直至今日,这 些仍然是我们学习人体素描、医用解剖的 理论基础。再如《马背上的裸男》,达?芬奇 把人的胸廓调转过来,从正面向背面画浅 色阴影,画马的胸廓时,从马背到马肚子 上画深色阴影。人的胸廓背后的肩胛骨正 好与马的胸廓侧面的肩胛骨形成对照,充 分体现了骨骼与肌肉群之间的关系。能够 画出一匹如此漂亮的马,我们感受到了大 师对于解剖知识了如指掌。除此之外,达? 芬奇还描绘了人体的内脏图,并且发现了 心脏有四个腔,并且画出了心脏瓣膜。除 了医学解剖作品之外,达?芬奇的存世手 稿中,还有很多物理、机械T程、建筑方面 的内部结构图,几乎无所不包,体现了达? 芬奇对于科学的痴迷。 而在这些解剖图、笔记手稿中,达-芬 奇的艺术功底无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的观察十分细致,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 和精确的造型能力,画风古朴、庄严、典雅, 塑造感强,线条运用刚柔相济,擅长利用疏 密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 二、自然科学在艺术中的体现 在达?芬奇的众多艺术作品当中,最 令人惊叹的当属《最后的晚餐》《蒙娜丽 莎》和《岩间圣母》。建筑、光学、解剖学等 自然科学理念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蒙娜丽莎是当时一个银行家的夫人, 此时刚刚丧婴。达-芬奇为了使她露出自 然的微笑,想尽了一切方法,最终极其准 麓陈熙 确地捕捉到了蒙娜丽莎那一瞬间迷人的 微笑,用精湛的笔触描绘了她微妙的心理 活动。整幅画面体现出了“和谐”两个字。 画中的模特坐在椅子上,双手自然地交搭 在胸前,身躯和头部进行不同程度侧转, 显得高贵、端庄,丰富和发展了前入的金 字塔型构图,体现了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 统一。“蒙娜丽莎”的右手更是充满了实体 感,被称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在 《蒙娜丽莎》中,达?芬奇运用透视学原理和 明暗转移法,背景山水迷茫,将蒙娜丽莎 的形象与背景山水融合在一起,给整个画 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气息。她那 垂落在右肩上的乌发仿佛连接着一条弯 曲的山径,左肩上的披肩仿佛连接着一座 小桥,不知要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何方。背 景的虚无缥缈增强了人物自身的实体感。 人们一直在谈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发 现她的微笑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在不 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去看,感受似乎都不 同。那微微抿起的嘴唇,微微上挑的眼角, 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高雅而又神秘的微 笑。现在达?芬奇笔下的这一“微笑”被赋予 了新的含义,已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的表 情,而是~种具有抽象意义、普遍意义和 典型意义的“微笑”,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 中体现,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为圣玛利亚 修道院食堂所作的壁画。题材选自圣经,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 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众弟子的一阵 骚动。达?芬奇巧妙地描绘了耶稣12个门 徒瞬间的表情:有的向老师表明自己的忠 2008 2决策探索67

艺术与科学关系浅析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呢,其实是相通的,要想了解这个问题呢,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首先呢,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艺术,弄清楚二者的概念。只有了解这二者的概念了,才能够进一步讨论这两个之间的关系。下面就先讨论下这二者的概念。 科学一词,源于中国古汉语,科举之学。而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因此近代翻译文章中,引入了这个词汇,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随后的康有为,严复都引用了这个词汇。后来,科学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广泛应用起来。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科学的特点呢,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也有很多分类。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是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科学有别于真理,真理就是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正确的客观规律及其描述,而科学就是一定条件下的合理的方法、实践机器描述;科学不一定是真理,真理就一定是科学。 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从科学和艺术的定义看,两者似乎关系不大,其实不然。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说: 首先从研究对象来说。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本身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简单、美、对称、和谐等等,必然在其物理规律(定律或公式)中有所体现。科学研究实际上就是要揭示大自然的美丽,科学研究到最高的层次一定会发展到艺术的层面。实际上,科学在不同的层次可以表现出美。特别是在物理本质和数学基础上。一个方程可以表现出简约和对称的美。黄金数则与美丽的五次对称性[如五角星]相联系。看到黄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