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Z_0_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_谢方平

4LZ_0_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_谢方平
4LZ_0_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_谢方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8月 第41卷 第4期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Aug. 2015, 41(4):435–439 DOI:10.13331/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ki.jhau.2015.04.018 投稿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4LZ –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谢方平1,2,3,王修善1,3,任述光1,2,3*,刘大为1,3,李旭1,3,陈立永4

(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3.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4.湖南农广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湖南 娄底 417700)

摘 要: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和效率,研制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

割机。对收割机行走装置、脱分系统、清选系统、二次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整机性能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机型生产率为0.116 hm 2/h ,清选含杂率为1.8%,破碎率为0.2%,总损失率为2.0%,均达到或优于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 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中规定的标准。

关 键 词: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气流清选;设计

中图分类号:S2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032(2015)04?0435?05

Design of 4LZ–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d harvester

Xie Fangping 1,2,3,Wang Xiushan 1,3,Ren Shuguang 1,2,3*,Liu Dawei 1,3,Li Xu 1,3,Chen Liyong 4

(1.College of Engineer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Hu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hangsha 410128, China; 3.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outhern Chinese Grain and Oilseed, Changsha 410128 China; 4.Hunan Nonggua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Limited Company, Loudi, Hunan 417700, China )

Abstract : There are a lot of mountains and hills in the Southern China, and the fields are small with dispersed height. It makes the work environment unfit for a large-size combined harvester.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bad work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zed harvesting in south of China, a 4LZ–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d harvester was designed with small low loss rate and high clean efficiency. The parameter of key components, such as the walking device, the threshing and separating installation, the cleaning system and second cutter were analyzed and confirmed. A experiment has been done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duction rate was 0.116 hm 2/h, the impurity rate was 1.8%,the broken rate was 0.2%, and the total loss rate was 2.0%. All of the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industrial and local standards.

Keywords : 4L–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 harvester; airflow cleaning; design

收稿日期:2015–01–18 修回日期:2015–04–08 基金项目:湖南省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攻关计划(2014GK1056)

作者简介:谢方平(1970—),男,湖南沅江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性能创新设计,hunanxie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通信作者,任述

光,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shugren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南方稻田多为山地丘陵田块,面积小、连片少,泥脚深烂,田块之间落差较大,联合收割机难以广泛使用[1],传统的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这些因素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推进水稻收获机械化进程,农机工作者和相关企业对小型联合收割机进行了大量研究:顾峰玮等[2]研制了适用于丘陵山区的轻简型4LZ–1.0Q 稻麦联合收割机,整机作业顺畅,作业效果较好,但由于配备了风筛式清选装置,整机的结构尺寸偏大,因而转弯半径偏大,对小田块的适应能力有限;贺炳松等[3]研发出一种可拆式轻便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整机质量290 kg ,采用履带行走方式作业,但履带底盘短小,尾部需用托盘支撑,影响了整机在水田的稳定性;徐锦大等[4]研制的4L–90型联合收割机,以工农–8型手扶拖拉机为底盘,设计了侧置输送风机取代割台输送槽,结构轻简,但由于没有配置清

436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2015年8月

选装置,使得含杂率和损失率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周益君等[5]设计的4L–11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配置于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上,结构简单,但因为同样没有配备清选装置,含杂率和损失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且手扶拖拉机在烂泥田里的通过性能不佳。这些都说明,适应于南方丘陵田块特性的微小型联合收割机的自重受到限制,因而结构尺寸和动力都会受到限制。由于功率不足,微小型收割机不宜配置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常用的风筛组合式清选装置,造成清选质量较差。近年来,利用旋风分离器作为微小型联合收割机的清选装置的研究[6–12]取得了一些进展,其清选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对风机和扬谷器转速要求较高,物料潮湿或轻杂质较多时清选质量和作业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小型收割机因配套功率与体积等因素的限制而造成的收获效率低、清选质量不高、通过性不好等方面的问题[13],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开发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该机以小型履带底盘作为行走装置,钉齿作为脱粒元件,并配置了体积和功率较小的新型清选系统,结构轻巧,操作简便。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脱粒清选质量好,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标准,能较好地满足当前农业生产要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

1.1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由行走装置、割台与输送装置、脱粒分离装置、机架、动力传动系统、清选装置、液压装置、操纵控制装置组成,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行走装置为履带式底盘,由变速箱、橡胶履带组成;脱粒分离装置由脱粒滚筒、罩壳和凹板筛组成,脱粒滚筒、凹板筛与罩壳形成脱粒室;清选装置由提升槽、提升刮板链、分离筒组件、吸风管、吸杂风机组成。田间作业时,在割台分禾器和拨禾轮的作用下,水稻植株被引向割台,上端被切割器割断落入割台,剩下的较长的茎秆被二次切割刀切断还田。落入割台的部分通过输送槽被送进脱粒室,脱粒后,大部分杂余从排草口排到稻田中,稻谷同少部分茎秆和带瘪谷的小穗等从提升槽进入分离筒组件中,由于稻谷和杂余的悬浮速度不同,在吸杂风机作用下,杂余被吸风管吸走并从吸杂风机中排出,净谷则落入接粮装置中,从而完成整个收割过程。

1拨禾轮;2分禾器;3割台总成;4二次切割装置;5脱粒分离装置;6割台升降装置;7履带底盘;8机架;9乘坐椅;10操纵台;11 分离筒组件;12吸风管道;13 提升槽;14动力装置;15排草口。

图1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结构

Fig.1Structure diagram of 4LZ–0.8 rice combine

1.2技术参数

参照相关标准[14–15], 4LZ–0.8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外形尺寸2 805 mm×1 700 mm×2 070 mm;自重665 kg;配套功率9.7 kW;发动机转速2 400 r/min;喂入量2.88 t/h;最小离地间隙180 mm;最小转弯半径450 mm;生产率≥0.100 hm2/h;割台宽1 200 mm;脱粒滚筒类型为轴流钉齿。

2主要部件的设计

2.1行走装置

由于履带式行走装置具有接地比压较小、越野能力和松软泥泞地的通过性较好、转弯灵活、转弯半径小等优点,因而选取履带底盘为行走装置,如图2所示。履带底盘主要由底盘机架、变速箱、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导向轮,橡胶履带组成。

1行走变速箱;2驱动轮;3橡胶履带;4支重轮;5托轮;6导向轮。

图2行走装置底盘结构

Fig.2Structure diagram of chassis

第41卷第4期 谢方平等 4LZ–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437

底盘驱动轮的直径影响驱动力矩的大小。考虑变速箱可靠性,减小变速箱受力[16],结合本机作业速度及作业环境,驱动轮节圆直径D设计为265 mm,驱动轮齿数Z取11个,计算可得驱动轮节距t0=73 mm。为使驱动轮和履带正常啮合,橡胶履带的节距t取值应该和驱动轮节距一致,采用节距t=73 mm,宽度B=250 mm的橡胶履带。由于支重轮数量多时,履带的接地压力会较均匀,在湿软土壤上的通过性较好,但履带长度不变时,支重轮数量增加,支重轮直径就会减小,支重轮与履带内壁的滚动阻力就会增大,因此,在保证履带接地压力均匀性的情况下,要尽量增大支重轮直径和减少支重轮数量[16]。结合支重轮直径与履带节距的相关比例关系,设计每边支重轮个数为4个,考虑到履带接地长宽比对行驶性能的影响,结合文献[17–18]的研究,将前后支重轮间距l设计为695 mm。

2.2传动系统

传动配置如图3所示,由柴油机输出动力,一方面通过皮带轮传动组、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传递给履带驱动轮,通过改变行走变速箱档位来控制驱动履带的转速,另一方面通过皮带轮传动组、链条传动组、离合器传递给工作组件(包括脱粒滚筒、输送刮板链组件、割台螺旋搅龙装置、割台割刀组件、二次切割刀组件、拨禾轮、液压泵组件、吸杂风扇、横向输送搅龙和提升刮板链组件及抛洒器),由离合器控制,动力从发动机直接输出,速度由发动机的转速决定,与机器的行走速度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1割台割刀组件;2拨禾轮组件;3二次切割装置组件;4割台搅龙组件;5横向输送搅龙组件;6脱粒滚筒;7工作离合器;8行走离合器;9行走驱动轮;10抛洒器;11提升刮板组件。

图3传动配置

Fig.3Schematic of the layout of transmission system 2.3脱粒分离装置

脱粒分离装置如图4所示,由脱粒滚筒、栅格式凹板筛、罩壳以及凹板筛下的横向输送搅龙组成。脱粒滚筒、栅格式凹板筛和罩壳组成脱粒室,脱粒室一端开有喂入口与输送槽对接,另一端为排草口。

1排草口;2罩壳;3导向板;4脱粒滚筒;5删格式凹板筛;6横向输送搅龙。

图4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

Fig.4Structure diagram of threshing and separating installation 为增加对潮湿作物的打击脱粒,采用钉齿作为脱粒元件,配以栅格式凹板筛,增强脱分能力。脱粒滚筒的长度设计为780 mm,滚筒的齿顶圆直径设计为390 mm,脱粒滚筒上的钉齿采用双头螺线排列布置,钉齿长度65 mm。经计算,滚筒圆周长为1.22 m,长于进入脱粒室水稻茎秆长度,不会造成谷草多圈缠绕滚筒。

为保证钉齿能及时有效抓取进入脱粒室的谷草,凹板筛的包角设计值大于180°,结构上为确保脱粒滚筒顺利安装进脱粒室,超过180o包角的部分设计成垂直向上与筛体半圆相切。设计的凹板筛的栅条直径为4 mm,网孔大小38 mm×14 mm。

为提高脱粒输送顺畅性,脱粒滚筒上部罩壳内设计有4块导向板;考虑到脱粒元件与凹板筛间的脱粒间隙大小影响脱粒元件的冲击梳刷强度,作物种类及喂入量不同,对应的脱粒间隙也应不同[19],水稻喂入量较小,故设计脱粒间隙为30 mm。

2.4清选装置及工作原理

清选系统主要由提升槽、提升刮板链总成、抛洒器、分离筒组件、吸气管、接谷斗组成,如图5所示。提升槽下端与脱粒室下的横向输送搅龙连

438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2015年8月

接,上端与分离筒组件相连,吸风管道一头连接分离筒组件上端,另一头连接吸杂风扇,接谷斗挂接在分离筒组件下端。

1提升槽;2提升刮板链总成;3提升槽从动轴;4抛洒器;5分离筒组件;6吸风管;7接谷斗;8吸杂风机。

图5清选装置的结构

Fig.5Structural schematic of cleaning system

分离筒组件由气流分离筒、气固分离体、固定板以及风量调节器组成,如图6所示。气流分离筒中部开有脱粒后混合物入口,连接在提升槽上端,气流分离筒上端装有风量调节器,气流分离筒内部通过固定板安装有半球形的气固分离体。作业时,吸杂风机高速运转,通过吸风管道在气流清选筒内产生负压,设计的气固分离体可避免筒体中心气流速度与靠近筒壁四周的气流速度差异过大,从而使气流分离筒内气固分离体以下各处气流速度和压力处于比较均匀的状态。

脱粒后混合物料经提升刮板输送到抛洒器处,被径向抛射进气流分离筒内,与分离筒内的气流近似于垂直相交,其受力情况如图6所示。物料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mg、气流阻力P和压强梯度力F 的作用[20]。

由于物料在竖直向上方向的初速度为0,低于气流速度,所以气流阻力P实际为动力,且压强梯度力F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料运动的方程可由(1)式表示。

Ma=P–mg(1)

式中:a为物料加速度。

当P–mg=0时,即重力与气流作用力相等时,物料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0,物料在气流中处于稳定的悬浮状态,既没有向气流分离筒上部的运动也不会掉入接谷斗。此时气流速度为物料的漂浮速度,物料在空气中的漂浮速度与物料本身的质量、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20]。

1风量调节器;2固定板;3气固分离体;4气流分离筒。

图6清选原理

Fig.6Schematic diagram of cleaning

脱粒后混合物料中谷粒和各类杂余的质量、形状等各不相同,所以脱粒后混合物料中谷粒和轻杂质及短秸秆的漂浮速度各不相同。只要使吸杂风机在气流分离筒内产生一个气流速度v,使v小于谷粒漂浮速度v2,而大于杂质漂浮速度v1,则杂质所受的气流作用力大于自身重力,即:

m1a1=P1–m1g>0 (2)

式中:m1为杂质质量;P1为杂质所受气流阻力,此处为动力;a1为杂质加速度。

杂质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会向上运动从物料中分离出来,通过吸风管从吸杂风机排出,而谷粒所受的气流作用力小于自身重力,即:

m2a2=P2–m2g<0 (3)

式中:m2为谷粒质量;P2为谷粒所受气流阻力,此处为动力;a2为谷粒加速度。

谷粒会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向下掉入接谷斗下的接粮装置。

2.5二次切割装置

联合收割机加装二次切割装置可以减小喂入脱粒室的物料量,减轻脱粒系统和清选系统的负荷,降低机器整体功率,提高清选质量[21]。本机设计了高茬二次切割装置,二次切割的残茬割后还田。切割器设计为标准Ⅱ型切割器,刀具行程为76.2

第41卷第4期 谢方平等 4LZ–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439

mm,二次切割装置宽度与机器割台宽度一致,残茬还田后长240~640 mm。

3检测试验结果

2011年7月17日至2011年7月20日,分别在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片石村和湖南省双峰县科技工业园,对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水稻收割试验。试验检测过程中,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均依据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执行。

水稻收割前,选取作业田2 hm2,水稻处于蜡熟期,未倒伏,稻株平均高度72 cm,千粒重29.2 g,籽粒含水率28.9%,茎秆含水率66%~67%,平均产量7 333.8 kg/hm2),田间状况与作物参数符合检测和试验要求。水稻收割机采用Ⅲ档作业,试验过程测取谷粒含杂率、破碎率、损失率、作业生产率等性能参数。

试验和检测过程中,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运转稳定,各操作机构灵活有效。主要性能指标和执行标准中相应指标列于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或优于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试验过程和结果表明,本机在减轻整机质量和简化部件结构,增强机器作业灵活性的同时,保证了作业质量。

表1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Table1Comparison of the mainperformance index

履带接地压力/kPa 含杂率/% 破碎率/% 总损失率/% 生产率/(hm2?h–1) 最小离地间隙/cm

本机结果14 1.8 0.2 2.0

0.116 18 执行标准≤24 ≤2.0 ≤2.0 ≤3.0 ≥0.10 ≥18

参考文献:

[1]王岳,杨林,韩增德.试论南方水稻收获工艺和联合

收割机选型[J].农业机械学报,1997,28(1):140–145.[2]顾峰玮,胡志超,曹明珠,等.丘陵山区用轻简型

4LZ–1.0Q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2):148–154.

[3]王焕童.可拆式轻便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J].广西农

业机械化,2005(4):40.

[4]徐锦大.4LZ–90型小型联合收割机的研制[D].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08.

[5]周益君,林宇钢,王琛,等.4L–110型谷物联合收割

机的设计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10–12.

[6]耿令新,张利娟,师清翔,等.便携式谷物联合收获

机锥顶蜗壳式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参数优化[J].中国农

机化学报,2013,34(4):146–149.

[7]伊文静,刘师多,师清翔,等.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结

构及工况对清选性能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3,

35(5):170–174.

[8]伊文静,丁慧玲,刘师多,等.旋风分离筒内物料组

分的运动状态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11):155–162.[9]王升升,师清翔,倪长安,等.旋风分离清选系统阻

力特性及工况的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11,32(4):53–56.

[10]倪长安,张利娟,刘师多,等.无导向片旋风分离清

选系统的试验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

135–137.

[11]刘师多,张利娟,师清翔,等.微型小麦联合收获机

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6,37(6):45–48.

[12]张利娟,刘师多,师清翔,等.物料状态对旋风分离

清选系统清选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27(3):68–70.

[13]孙松林.小型水稻联合收获机的性能分析与发展探讨

[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1(6):

603–606.

[14]NY/T498—2002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S].

[15]DG/T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S].

[16]孙振杰,刘俊峰,李彩凤,等.微型农用履带行走装

置的设计方法[J].农机化研究,2011(6):55–58.[17]陈泽宇,郭秀红,张承宁.接地长宽比的设计对履带

车辆行驶性能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0,32(5):

112–114.

[18]欧阳东,吴耘,张文凤.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橡胶行走

装置的探讨[J].农业机械学报,1983(3):78–85.[19]李媛媛,孙曙光,林爱琴.凹板间隙对谷物联合收割

机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

2009(3):22–23.

[20]汤楚宙,谢方平,孙松林.水稻联合收割机原理与设

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1]陈德俊,魏灿苗,徐建恒,等.履带式自走式全喂入

联合收割机结构设计的改进[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1):115–118.

责任编辑:罗慧敏

英文编辑:吴志立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装置的设计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部分设计第 1 页共17 页 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台部分设计 作者:xxx 指导老师:xxx (xxx大学 11级机械制造极其自动化合肥230036) 下载须知:本文档是独立自主完成的毕业设计,只可用于学习交流,不可用于商业活动。另外:有需要电子档的同学可以加我2353118036,我保留着毕设的全套资料,旨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联合收获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构,现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割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收割台的功用是切割作物,并将作物运向脱粒装置,它由拨禾轮、切割器、分禾器和输送器等组成。本文设计了一种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收割台,拨禾轮将作物拨向切割器,切割器将作物割下后,由拨禾轮拨倒在割台上。割台螺旋推运器将割下的作物推集到割台中部,并由螺旋推运器上的伸缩扒指将作物转向送入倾斜输送器,然后由倾斜输送器的输送链耙把作物喂入滚筒进行脱粒。本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缩小了联合收获机的体积并减轻机重,对多种作物均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水稻;全喂入式;割台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水稻是我国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12204.69万hm2,水稻种植面积约2929.46万hm2,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居世界界第二;总产量约2亿t,

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5%,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26亿kW,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为5.77kW,机械化耕地、水稻种植和收获作业水平分别为55.39%、9%和38.8%,水稻生产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5%。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而水稻的种植收获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栽种水稻的方式、方法大不相同,从而导致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生产力落后。并且种植方式除少数农场外,大多数是农户经营,田块比较小,而且在收获时田间比较湿软,因此我国水稻收获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水稻收获方式主要有:人工收获、割晒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3种,在人工收获中,由人工完成整个收获过程,时间长、效率低、费工费力且损失浪费严重。据测算,人工割、捆、垛、运及脱粒等总损失率10%~25%,而割晒分段收获由割晒机进行收割,然后由人工进行捆束、脱粒、清扬和晒场。这种收获方式较人工收获提高了收割效率,且有利于水稻后熟和改善米质,同时可借助通风和日晒降低水稻含水量,便于脱粒,减少烘干和晒场的作业量,但是整个收获过程还需很多劳力配合,工效仍较低,谷粒的总损失较大。若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则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及装袋等过程,不仅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降低了收获成本而且损失率仅为1%~5%。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轻便的水稻收获机收割装置,把更多的农民从艰苦的劳动条件下解放出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农民来说是最实惠的。 1.2 水稻收获机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其谷物收获都是用联合收获机完成的。在我国,尽管近年来收获机械发展很快,但由于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还比较低。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粮食的总产量在逐年减少。一些农学专家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正在研究超级杂交稻,每公顷产量在10000kg以上的杂交水稻已经问世,并逐步在大面积推广。超级杂交稻最高每公顷产量可望达到15000kg。截至2004年底,超级稻新品种在四川、福建、湖南、安徽、辽宁、浙江等水稻主产区已累计推广1000万hm2。从今年起,我国将在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重庆、吉林、辽宁等12个省市率先启动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力争今年超级稻推广面积达到400万hm2。超级杂交稻与现有水稻的特性差别很大,单产高、长势密、茎秆粗、秆青叶茂、含水率高。收获这种水稻,对现有全喂入和半喂入机型在技术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现有推广使用的联合收割机都不适应超级稻的收获,脱粒装置处理容量与高产大流量不匹配,秆青叶茂的作物在大流量的条件下分离更加困难。如何解决这种高产超级稻的收获问题已引起收获机械专家们的注意,也已成为科技领导部门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有些收获机械专家认为,割前脱粒(梳脱式)机型由于作业时茎秆不进入机器中,可以

国产水稻收割机品牌简介

国产水稻收割机品牌简介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2010-10-26 从技术构成、市场占有率以及价格竞争态势等各个角度来分析,面对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这块大蛋糕,“国货”“洋货”都各有胜算。伴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白热化,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市场洋品牌与国产品牌分庭抗礼的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锋陵4LB—150 锋陵4LB—150实现了整机国产化,精工制作,作业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国外同类机型,配件成本低廉,市场售价低。它采用无级变速器及专用变速箱组合机构,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会;加宽加长的橡胶履带,机器行走平稳可靠,更加适应深泥脚水田的作业要求;割台扶禾高度调节范围大,能适应矮杆稻收割,收倒伏作物性能卓越;采用大直径输粮搅龙,有效解决搅龙磨损大及易堵塞的问题,湿收能力显著;圆盘切草刀特殊处理,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洋马4LBZJ—140D(AG600~140D) 洋马4LBZJ—140D(AG600~140D)配置了更为高效节能的洋马牌TNV柴油发动机,67马力强劲动力,排气量大、输出功率高,确保机械高效稳定地进行收割作业,TNV达到了国际欧Ⅲ尾气排放标准,环保省油。先进的洋马快速二次脱粒和二次清选系统,确保了高精度的脱粒和清选;910mm超长主滚筒实现了超凡的脱粒能力;全新的三风扇机构使全选得到了质地飞跃;能满足倒伏作物、湿烂田块、高产作物和大型农场等不同条件下收割的需求;清扫保养快捷,维修方便,作业效率高,投资效率高,是跨区作业的领袖机型。 久保田PRO~488 久保田PRO—488采用大功率、低油耗,48马力直喷式柴油发动机,铝制散热器,散热效果良好。宽割幅,确保高效作业。高度有余的扶禾器,3挡扶禾变速器;“一次脱粒,二次清选”超强脱粒系统,确保损失率小于1.5%;独有的上抬式脱粒筒,凹板筛包角达163 度;190mm髙离地间隙,低接地压力及轻型重量平衡设计;高耐久性的圆盘陶瓷刀片;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保养更方便。同时,久保田利用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和先进的营销服务经验,不断开拓,不断开发高性能、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机械,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 井关HF—608

小型水稻脱粒机结构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1前言 (1) 1.1研究现状 (2) 1.2研究意义 (4) 1.3研究容 (4) 2脱粒机脱粒原理 (5) 2.1喂入方式 (5) 2.2脱粒原理 (5) 2.2.1冲击原理 (5) 2.2.2梳刷原理 (6) 2.2.3揉搓或搓擦 (6) 2.2.4碾压原理 (6) 2.3清选原理 (8) 3总体方案确定 (8) 3.1初步设计方案 (8) 3.2功能分解 (9) 3.3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3.3.1基本结构 (10) 3.3.2工作原理 (11) 3.3.3传动系统 (11) 4设计目标与主要技术参数 (12) 4.1主要技术参数 (12) 4.1.1设计目标 (12) 4.2脱粒滚筒及主要参数选择 (12)

4.2.1转速 (12) 4.2.2滚筒直径 (10) 4.2.3滚筒板齿 (13) 4.2.4滚筒脱粒段长度 (11) 4.3凹版筛 (11) 4.4风机 (13) 4.5进料斗 (13) 4.6机架 (11)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1) 5.1电机选择 (14) 5.2带轮设计 (13) 5.2.1带轮设计要求 (13) 5.2.2带轮材料 (13) 5.2.3带轮设计计算 (13) 5.3带传动设计 (13) 5.4脱粒轴 (16) 5.4.1计算各轴的最小直径 (16) 5.4.2轴的结构设计 (17) 5.5滚动轴承选择及校核 (17) 6风机与风选筛的设计 (18) 6.1风量Q的计算 (18) 6.2风扇尺寸计算 (18) 7键的选择及校核 (19) 8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致 (20)

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设计

摘要 该水稻联合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筛选、分离和装袋作业。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大、中型收割机在丘陵、山区和水田难以收割的难题,在南方双季稻区、泥脚深度不大于20厘米的稻田中均能正常收割水稻。该机采用全喂入、轴流式滚筒脱粒机构收割,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关键词收割脱粒分离

A BSTRAC T T his r ice h ar ves t mach ine can r eap,t hr esh ,scr een,sep ar ate an d feed o n e t ime .It is small,lig ht,an d it can be o per ated f lex ib ly.Als o it can be us ed w id ly.I t can so lv e the p ro b le m th at it is d if ficu lt to wo r k in mo u n tain ar ea in p ad d y fo r th e lar g e har vest mac hin e o r mid d le lar g e har v est mac hin e.The mac hin e can w o rk ver y w ell in p ad d y th at its dep t h is n ot mo r e t han t wen ty in ch es in so ut h area wh er e the r ice can be p lant ed two times in o ne year.I t can be feed wh o lly.Th e mac hin e wo r ks with a xle-f lo w-ro ller th r esh mac hin e,and it can th r esh an d s epar ate w ho lly.I ts crack rat e is lo w. Key w o rd:reap th res h s epa rat e

水稻脱粒机设计

目录 I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1.2.1国外现状 (3) 1.2.2国内现状 (4) 1.3本课题研究内容 (5) 1.3.1主要计算参数 (6) 1.3.2工作原理 (6) 1.3.3工作过程 (7) II整体设计 (8) 2.1脱粒机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9) 2.2活齿式脱粒滚筒 (11) 2.3活动齿 (15) III零件设计 (18) 3.1强度与刚度计算 (18) 3.2主轴优化 (18) 3.3校核可靠度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2)

I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稳定的特点。近些年水稻种植面积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在目前水稻收获机械多种形式并存条件下,为了满足广大用户茎杆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同类机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水稻半喂入脱粒机械,该机采用夹持喂入、弓齿滚筒脱粒、风扇清选等机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脱粒质量好等特点。该机也适合小麦的脱粒。 近几年, 随着联合收割机易地作业范围的不断扩大, 联合收割机发展十分迅速, 使脱粒机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在这种形势下,联合收割机、脱粒机和割晒机将如何发展,脱粒机还没有发展前途, 这是脱粒机生产企业和经营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 3 000 万, 2 hm以1998年为例, 全国小麦机收面积为 1 800万2 hm, 由割晒机收割后脱粒的收获hm,其中联合收割机收获面积为800 万2 面积为1 000 万2 hm。联合收割机和割晒机的收获面积分别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6. 7 %和33. 3 %。此外还有 1 200万2 hm的山区和丘陵小块地的小麦收获,还全靠人工收割后, 由脱粒机械进行脱粒加工。因此,脱粒机械的作业量目前仍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70%左右。 再看我国的水稻、玉米和杂粮的机收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水稻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面积仅为种植面积的7. 3 %, 还有92. 7 %的水稻仍靠脱粒机械进行脱粒加工; 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面积仅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0. 2 %,而且,目前我国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部分只具有摘穗、剥皮和秸秆粉碎等功能, 籽粒的脱粒还要依靠玉米脱粒机来完成。黑龙江是我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 大豆机收水平列全国之首, 机收面积占种植面积的2%,其他省种植的杂粮、玉米和高粱等的脱粒加工有80 %以上需要靠脱粒机或人工来完成。 综上所述, 尽管近几年联合收割机的发展迅猛,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和地理条件以及栽培品种、种植方式有较大的差异,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 有些联合收获机械的性能和部分关键技术尚不成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脱粒机在我国的粮食作物收获作业中, 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小块地、间作套种和杂粮种植地区仍是不可缺少的作业机具。

水稻脱粒机的机构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水稻脱粒机的机构创新设计 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12 月 1 日

目录 1绪论 (1) 1.1引言 (1) 1.2脱粒机的分类 (2) 1.3脱离装置的工作原理 (2) 1.4脱离分离装置的研究方向 (3) 2机构设计 (4) 2.1脱粒机的机构设计 (4) 2.2脱粒机的控制系统设计 (5) 3机构各部分的设计和选材 (5) 3.1纹杆式滚筒和凹板筛的设计 (5) 3.2纹杆式滚筒的设计 (6) 3.3凹板的设计 (6) 3.4脱离装置的调节机构 (7) 3.5脱粒滚筒和凹板结构参数选择 (9) 3.6谷物清选装置的设计 (10) 3.7机架的设计 (11) 3.8入料口和出料口的设计 (12) 3.9电机的选择 (12) 4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14) 4.1机构系统的运动分析 (14) 4.2机构系统的运动综合 (14) 5结论 (15) 6参考文献 (15) 7致谢 (16)

水稻脱粒机创新设计 水稻脱粒机一般针对丘陵、山区和水田水稻收获的难题设计。要求功率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和适应性好。水稻脱粒机能一次性完成脱离、筛选、分离和装袋作业。同时需要根据水稻脱粒机的使用和性能进行了脱离方式的选择,滚筒直径和长度、脱离间隙、滚筒转速、筛子底的设计。 1绪论 1.1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单产量最高,总产量最稳定的特点。近些年水稻种植面积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水稻的特点是口紧,脱粒、分离、清选困难,且种植面积大,收获季节短,因此对收获机械要求高。尤其是脱粒分离装置,它是联合收获机的核心,决定着其他各部分的工作性能。近年来人们对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企图用新的脱粒分离装置来代替原有的脱粒分离装置。一些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也针对水稻现有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如采取加大配套动力、增加二次脱粒能力或采用纵置式轴流滚筒等。尽管如此,目前常用的脱粒分离装置仍为纹杆式、钉齿式和弓齿式,这几种脱粒分离装置与当初的发明相比并无多大的改进。但这并不是说目前所使用的脱粒分离装置己尽善尽美。恰恰相反,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必须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前人完成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脱粒分离装置。在目前水稻收获机械多种形式并存条件下,为了满足广大用户茎杆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同类机型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水稻喂入脱粒机械,该机采用全喂入、纹杆式滚筒脱粒、风扇清选等机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脱粒质量好等特点。

谷物脱粒机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脱粒机械 脱粒机械是收获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具之一,在分别收获法中占主导地位,利用脱粒机械可使收获周期比人工收获缩短5~7天,在联合收获机上他作为核心部件,对整机的工作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脱粒机主要有三种类型:简易式脱粒机、半复式脱粒机、复式脱粒机。同时,上述三种类型的脱粒机又根据谷物的喂入程度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二种形式。 简易式脱粒机——只有脱粒装置,不能分离和清粮,处理结果为混合物,尚需后续加工处理。 半复式脱粒机——有脱粒、分离和清粮功能,能获得比较干净的籽粒,但脱粒不太彻底,仍有少量的混合物。 复式脱粒机——除了有脱粒、分离、清粮功能外,还设有复脱、复清和分级装置,能获得不同级别的干净籽粒。 第一节 脱粒机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脱粒机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部分: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粮装置、传动装置和机架等。其中,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粮装置是脱粒机械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是本章的主要讲述内容。脱粒机械的工作原理是:被割谷物经脱粒机械的喂入口进入由脱粒滚筒和凹版组成的脱粒装置进行打击和搓擦后,短脱出物通过栅格状凹版进入由清选筛和风机组成的清粮装置进行清选;长脱出物则进入分离装置进行茎秆与籽粒的分离,长茎秆被排出机外,而籽粒等短脱出物则通过分离装置上的筛孔进入下方的清粮装置进行清选;在风机和清选筛的联合作用

下,颖壳等细小轻杂物被吹出机外,干净的籽粒经由籽粒收集装置进入集粮装置。 收集装置 第二节 脱粒装置 脱粒装置是脱粒机械和联合收获机上的核心工作部件,尤其是对于简易式脱粒机而言更是核心的核心。脱粒装置工作性能的优劣对其他辅助工作部件的影响是很敏感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生产率,脱粒机械和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选型均是依据脱粒装置的参数来确定的。 一、 脱粒装置的功用与技术要求 1、功用:将谷粒从穗轴上脱离下来,并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2、要求:脱粒干净,脱净率>99% 破碎率小,破碎率<0.5%,表现为:小麦不破皮 水稻不脱壳

小型水稻脱粒机结构设计

: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前言 (2) 研究现状 (2) } 研究意义 (4) 研究内容 (4) 2脱粒机脱粒原理 (5) 喂入方式 (5) 脱粒原理 (5) 冲击原理 (5) 梳刷原理 (6) 揉搓或搓擦 (6) 。 碾压原理 (6) 清选原理 (8) 3总体方案确定 (8) 初步设计方案 (8) 功能分解 (9) 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基本结构 (10) 工作原理 (11) ( 传动系统 (11)

4设计目标与主要技术参数 (12) 4.1主要技术参数 (12) 设计目标 (12) 脱粒滚筒及主要参数选择 (12) 转速 (12) 滚筒直径 (13) ( 滚筒板齿 (13) 滚筒脱粒段长度 (13) 凹版筛 (13) 风机 (13) 进料斗 (13) 机架 (14)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4) 电机选择 (14) ) 带轮设计 (15) 带轮设计要求 (15) 带轮材料 (15) 带轮设计计算 (15) 带传动设计 (16) 脱粒轴 (16) 计算各轴的最小直径 (16) 轴的结构设计 (17) 《 滚动轴承选择及校核 (17) 6风机与风选筛的设计 (18) 风量Q的计算 (18)

风扇尺寸计算 (18) 7键的选择及校核 (19) 8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

小型水稻脱粒机设计 摘要:为了满足山区农村水稻脱粒生产的需要,设计一种针对山区的水稻脱粒机已迫在眉睫。本文设计了一种微型水稻脱粒机的结构,该水稻脱粒机可一次性完成脱粒、筛选、分离作业。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丘陵、山区和水田水稻收获的难题。该机采用半喂入、弓齿式滚筒脱粒机脱粒,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关键词:微型;水稻;脱粒机;分离;设计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for Micro-rice-thresher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duction of mountains rural rice threshing , the design of one kind of rice thresher for mountains is imminent.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tructure of a micro-rice –thresher,this kind of rice thresher can complete threshing, separation and screening operation. This machine has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flexible operation, Passing ability and good adaptability to better solve the hills, mountains, and the problem of rice paddy harvest. The machine uses half- feeding, bow roller gear threshers threshing, ensure threshing clean, broken rate is low, goo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The micro;Rice; Threshing machine;Separate;Design 1 前言 研究现状 脱粒装置对作物脱粒过程的物理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往往是几种作用力同时作用,归纳起来,脱粒可以靠冲击、揉搓、梳刷、碾压、振动等原理进行。在国外,脱粒分离装置工作原理得到了农机工作者普遍重视,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1785年苏格兰安?朱米克尔设计了在直径为25cm圆筒上安装4条齿板的、圆周速度为

如何选购水稻联合收割机

如何选购水稻联合收割机 (一)机械大小的选择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功率一般为9--107kW。因此,所选机型大小要与田块大小及集中连片的状况相适应。如果田块平整,田块较大,高差小,应选择较大机型;如果田块较小,而且分散,应选择小型收割机。如果小田块选用大型收割机,收割机的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大田块选用小型收割机,则生产率低,不能满足农忙季节快速收获的要求。 (二)收割机喂入方式的选择按喂入方式不同,水稻联合收割机分为半喂入与全喂入机型。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水稻秸秆的处理不同。半喂入式机型,水稻脱粒时,仅穗部进入脱粒装置,基本保持秸秆的完整。这种机型的割茬较低,一般在6--10厘米。该机型秸秆输送装置比较复杂,价格高,故障较多。 全喂入机型,秸秆和穗部全部喂入脱粒装置。经滚筒打击后,秸秆被打断搅碎成杂乱状,被排放在田间。为了减轻脱粒滚筒的负荷,一般割茬留得较高,在10--20厘米。该机型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故障较少,价格相对较低。购机者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三)行走装置的选择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有轮式和橡胶履带式两种。轮式行走装置结构成熟,通用性广。但是轮胎接地

面积小,在水田作业时,下陷较深,转向行走困难,同时对田表土壤破坏较严重。适合于田块较干和土质较硬不易下陷的地区使用。履带式收获机械的履带接地面积大,作业时下陷深度较浅,一般性稻田都可正常作业。 因此,购机户应根据当地稻田土壤性质和生产习惯来选择收获机械。对沙性、半沙性土壤,承载力较强,可选用轮式行走装置的收获机械。对于粘性、半粘性土壤,以选用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收获机型为宜。 另外,轮式行走装置的背负式收获机械,农闲时可卸下收获机具,拖拉机可从事运输作业;农忙时,还可配犁、耙或旋耕机进行农田作业。主机一机多用,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收获机械,是专用的收获机械,利用率低。在选购时,购机者也应仔细考虑。 (四)收获方式的选择水稻联合收割机集收割、脱粒及清选等数道工序一次完成,机械化程度高,割后的籽粒基本清洁干净,一般应优先考虑。有的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收获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习惯先收割,晒干后再进行脱粒,可考虑选择水稻割晒机。 (五)选择成熟机型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最好选购由当地农机推

水稻脱粒机设计

摘要 为了满足水稻脱粒生产的需要,设计一种针水稻脱粒机已迫在眉睫,该水稻脱粒机可一次性完成脱粒、筛选、分离和装袋作业。该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解决了水稻收获的难题。该机采用半喂入、弓齿式滚筒脱粒机脱粒,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 本次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存的水稻脱粒结构进行了优化、对其存在的一些缺点进行改进;首先在原理上,主要以梳刷脱粒为主,打击原理为辅两者相互结合的脱离方式对水稻进行脱粒,这主要体现在脱离滚筒的齿的设计上。其次,清选方面是采用风机和筛子结合进行清选,在一定方面上提高了稻粒和杂质的分离,提高了稻粒的纯净度。 关键字:水稻脱粒机;脱粒;分离;清选

目录 1引言 (1) 1.1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水稻脱粒机的现状 (1) 2总体方案确定 (3) 2.1脱粒机工作原理 (3) 2.2系统的功能描述和功能分解 (3) 2.5总体方案设计和求解 (4) 3脱粒装置设计 (5) 3.1脱粒原理 (5) 3.2脱粒装置类型选择 (5) 3.3脱粒滚筒转速计算 (6) 3.4滚筒直径计算 (6) 3.5脱粒滚筒长度确定 (7) 3.6滚筒脱粒齿设计 (7) 4清选装置设计 (9) 4.1清选原理 (9) 4.2清选装置类型的选择 (9) 4.3风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9) 4.4凹板的设计 (10) 5动力的选择 (12) 5.1整机消耗的功率计算 (12) 5.2电动机的选择 (12) 6传动装置设计 (13) 6.1传动路线 (13) 6.2确定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13) 6.3传动装置动力参数的计算 (13) 6.4皮带轮的设计与计算 (14) 6.5确定V带根数 (15) 6.6单根V带预紧力的计算 (15) 6.7计算压轴力 (15) 7轴的设计与计算 (16) 7.1轴的材料选择 (16) 7.2轴的最小直径确定 (16) 7.3轴的结构设计 (16) 7.4键连接选择 (16) 7.5滚动轴承选用 (17) 8主要部件校核 (18) 8.1圆柱齿轮校核 (18) 8.2轴的校核 (18) 8.3键强度校核 (20) 8.4滚动轴承校核 (20)

4LZ_0_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_谢方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8月 第41卷 第4期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Aug. 2015, 41(4):435–439 DOI:10.13331/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ki.jhau.2015.04.018 投稿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4LZ –0.8型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设计 谢方平1,2,3,王修善1,3,任述光1,2,3*,刘大为1,3,李旭1,3,陈立永4 (1.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3.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4.湖南农广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湖南 娄底 417700) 摘 要:为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和效率,研制了4LZ–0.8型水稻联合收 割机。对收割机行走装置、脱分系统、清选系统、二次切割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整机性能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机型生产率为0.116 hm 2/h ,清选含杂率为1.8%,破碎率为0.2%,总损失率为2.0%,均达到或优于GB/T 8892—2008《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 试验方法》及DG/T 014—2009《谷物联合收割机》中规定的标准。 关 键 词:4LZ–0.8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气流清选;设计 中图分类号:S2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1032(2015)04?0435?05 Design of 4LZ–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d harvester Xie Fangping 1,2,3,Wang Xiushan 1,3,Ren Shuguang 1,2,3*,Liu Dawei 1,3,Li Xu 1,3,Chen Liyong 4 (1.College of Engineering,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Hu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Changsha 410128, China; 3.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Southern Chinese Grain and Oilseed, Changsha 410128 China; 4.Hunan Nonggua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Limited Company, Loudi, Hunan 417700, China ) Abstract : There are a lot of mountains and hills in the Southern China, and the fields are small with dispersed height. It makes the work environment unfit for a large-size combined harvester.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bad work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chanized harvesting in south of China, a 4LZ–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d harvester was designed with small low loss rate and high clean efficiency. The parameter of key components, such as the walking device, the threshing and separating installation, the cleaning system and second cutter were analyzed and confirmed. A experiment has been done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duction rate was 0.116 hm 2/h, the impurity rate was 1.8%,the broken rate was 0.2%, and the total loss rate was 2.0%. All of the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industrial and local standards. Keywords : 4L–0.8 type mini rice combine harvester; airflow cleaning; design 收稿日期:2015–01–18 修回日期:2015–04–08 基金项目:湖南省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攻关计划(2014GK1056) 作者简介:谢方平(1970—),男,湖南沅江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性能创新设计,hunanxie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通信作者,任述 光,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shugren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3d18900975.html, 南方稻田多为山地丘陵田块,面积小、连片少,泥脚深烂,田块之间落差较大,联合收割机难以广泛使用[1],传统的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这些因素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推进水稻收获机械化进程,农机工作者和相关企业对小型联合收割机进行了大量研究:顾峰玮等[2]研制了适用于丘陵山区的轻简型4LZ–1.0Q 稻麦联合收割机,整机作业顺畅,作业效果较好,但由于配备了风筛式清选装置,整机的结构尺寸偏大,因而转弯半径偏大,对小田块的适应能力有限;贺炳松等[3]研发出一种可拆式轻便微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整机质量290 kg ,采用履带行走方式作业,但履带底盘短小,尾部需用托盘支撑,影响了整机在水田的稳定性;徐锦大等[4]研制的4L–90型联合收割机,以工农–8型手扶拖拉机为底盘,设计了侧置输送风机取代割台输送槽,结构轻简,但由于没有配置清

水稻收割机租赁合同

. 精选合同范本水稻收割机租赁合同 甲方(租赁方): 乙方(出借方):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负责水稻收割机作业的全面管理,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提供水稻收割机,确保车况正常,如因乙方原因导致机械故障,由乙方维修,不得超出3天,若有超出,甲方可按租金比例系数扣减乙方的租金。 2、甲方自理拖拉机正常经营时间的维修配件和柴油开支,以及业务往返的差旅费用。 3、甲方应服从乙方的合理安排,真正做到安全高效,自理作业过程中自身人为造成的安全责任。 三、租赁期间作业时间规定 1、甲方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安排作业,外乡外村作业需告知乙方人员确认。 四、租赁费用的支付 1、水稻收割机自乙方交割甲方使用之日起,每年付款一次,以转账形式付款。付款比例为100%,现金支付一次付款6000元。 2、经双方协商,甲方交于乙方押金元,甲方缴纳后提取水稻收割机,租赁期间不得以押金低租金,租赁期满,扣除收割机缺损赔偿金后,押金余额退还甲方。 五、安全责任及设备保管 1、甲方必须保证安全的施工环境,正确作业,如乙方觉得施工环境太差,工作难度太大,作业很不安全,可暂停出租,待消除不安全因素后再施工。如甲方强行施工,造成设备及人员伤亡,甲方承担全部赔偿。 2、甲方责任人员在合同期限内,必须听从安排,积极、主动配合乙方责任人员相关的安排,安全文明的工作,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制度。 3、水稻收割机在租赁中如出现被盗或人为破坏等情况由甲方承担全部责任。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每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身份证号: 电话: 日期:日期:

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水稻收割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的机器,应用这些先进的机器,可以实现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也可以提高水稻收割的效率,使农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水稻的收割,增加其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水稻收割机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发展,本文对其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使农民在收割水稻时,降低水稻的损耗率,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关键词】水稻;收割机;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我国的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我国每天种植水稻的面积都比较大,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我国每年的水稻产量接近1.6亿t,占世界水稻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水稻不但人们生活中的粮食资源,其还可以被用作生物以及制药的研究成分,这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比较广泛,其主要产自山地以及山丘较多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种植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气候有一定的差异,这也给水稻的机械化收割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了增加我国的农业产量,农业研究人员必须不断的改进种植技术,其中,水稻收割机的效率也极大的影响着水稻的产量,下面笔者对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现状以及方向进行了分析。 1.我国水稻收割机的发展现状 1.1市场现状 我国的收割机市场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在我国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后,很多农民购置了新型的农业生产设备,为粮食增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我国的收割机销量一直很高,这种设备的使用年限很长,但是为了保证收割的效率,也需要购置新型的收割机器。我国的收割机技术越来越成熟,这也使得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越来越高,由于收割机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收割机的价格也持续降低。在2010年后,收割机市场趋于稳定增长的趋势,而且其价格的波动也比较小,我国收割机还是以国外的品牌居多,由于其性能比较好,所以国内很多收割机生产企业很难与其匹敌。 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广,这也导致水稻收割机的发展并不均衡,在一些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与地区中,水稻收割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比如东北地区以及江浙沪等发达城市,其水稻收割的效率一度达到80%。在一些以山丘为主的城市中,比如四川等地,由于收割机的应用比较困难,所以,水稻的收割效率一直比较低,在水稻生产较差的时候,其水稻收割机的收率仅达到30%。由于受到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以,收割机的市场发展并不均衡,在水稻产量比较高的地区,收割机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1.2技术现状

小型收割机的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种地的农民朋友实现了机械化的种植,大幅度的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田间劳作的辛苦程度。机械化的普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人耕牛犁的时代,让我们节省出来更多的人力,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收割小麦的工具我们也可以归类到园林机械的范畴,最近一种新型的小麦收割工具在悄然的升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关于小麦收割工具的一些相关知识。 这种小型收割机的生产,改变了原来的手工收割的苦恼。尽管现在有大型的收割机,但是由于我们的天地位臵和种植面积,可能不利于大型的机械操作,那么这种小型机械就适应了这一点。那到底它有什么优点呢,我们看一下吧。(1)收割的比较干净,铺设的相对整齐,而且还能使用在大豆、水稻的等作物的收割上,使用的范围比较宽广。(2)此工具不需要弯腰操作,能减少劳动程度。而且只需要单人操作,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3)这个工具不仅仅能在平原地区使用,同样在丘陵、梯田等都能使用,是我们收割的好帮手。(4)经济实惠,这种机械使用的是汽油,常见的是93#汽油,这样的话收割一亩地的花费大约是的4元钱,相当的经济划算。(5)该机械的刀片采用的是质量最好的锰钢,在耐磨性上得到了很多的提高,同时传动的齿轮咬合的比较密切,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维修的费用,同时效率大幅度提高。(6)不会因为天冷的原因,导致不容易启动,也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频发死机的现象,确保了我们能够及时有效的收割。 小型收割机的诞生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福音,不仅使得我们农民朋友们不用弯腰受累,抛弃了镰刀之后反而还能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多数的朋友看重的就是是它易操作,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比较偏远的山区,这中机械的使用程度和销量都是

玉米青贮收割机和小型水稻割晒机价格

玉米青贮收割机和小型水稻割晒机价格 DC小型稻麦收割机JX1073414HG80小型节能四冲程收割机JX113012图片 小型节能四冲程收割机JX113012内容型号:JX107341 1.主要性能指标

4G型割晒机由配套主机和割晒机两大部分组成。配套主机由发动机、传动变速箱、机架、控制运动的多功能扶手及加宽轮胎构成,目前配套主机主要有, 4G型割晒机由传动齿轮箱、割晒机机架、拨禾星轮等部件组成。主要用于收割小麦、水稻等桔梗作物,适应于平台地势、株高在0.5~1.5米,茎杆直径(倒伏小于45°)风力小于4级,非雨天作业。该主机要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轻便灵活、使用可靠。操作简单、作业性能强、维护保养方便。 2、作业时配套轮胎为大直径加宽轮胎,通过能力强,特别适合湿、烂地作业。 3、手控式转向离合器,转向轻松灵活,转弯半径小,湿、烂地不跑偏。 4、前进一档、后退一档,空挡一档、满足各种作业要求。 5、割晒机机架强型设计。 3.总体结构 该机动力由主机, 4G型割晒机的动力输出轴经传动轴传到割台变速箱。经变速箱爪型离合和一对伞齿轮传递给偏心曲柄滑框机构来驱动割刀。同时又经链轮链条传给输送链主动轴,从而带动上下输送链运动。扶禾带是由扶禾器星轮带动。扶禾器星轮的运动由输送链拔齿来带动。 型号:JX113012 新系列稻麦微型收割机,该机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维修方便、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性能稳定、可靠性好、适用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小地块、山地、丘陵及需要秸杆利用地区的水稻、三麦以及大豆、芦苇的收割作业。解决了几千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汗水、一身泥的苦处,也是农民挣钱致富的好机器。(工作20天收回全部投资) 该机型每小时收割2-5.5亩左右,耗油0.8-1.5公升左右 主要技术参数:

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功能优势及作用分析

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功能优势及作用分析 我国对于主要粮食作物的育种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重视,尤其是水稻,水稻除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外,还是部分地区的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除了发展高品质高产量的水稻品种外,也会根据各地的情况发展具有相应适应力的水稻品种,而在水稻育种工作中,对水稻脱粒的操作主要还是以人工脱粒为主,而为了弥补人工对水稻脱粒方法产生的诸多问题,托普云农特研究发明了一款水稻单穗脱粒机,对水稻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TSL-150A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功能优势及作用分析。 一、TSL-150A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功能优势 1、可单株脱粒也可以单穗脱粒。适用于水稻、小麦和其他谷物的单株、单穗脱粒 2、可将1-6穗的谷物脱粒并清选和分离,可方便的将罩盖打开检查并清扫残余物,无清扫死角,完全保证无混杂。 3、具有脱粒方便、损失小;清扫容易、移动轻便等优点; 4、表面经整体喷塑处理,耐腐蚀性强,可很好地满足对单株脱粒的要求。 5、适应范围广,可适应多种作物的脱粒。 6、具有多种功能,提起分离筛板,可做为清选机使用。 7、移动方便,机脚配有转轮,可方便地移动。 二、TSL-150A水稻单穗脱粒机的作用 1、降低了育种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育种工作的效率。人工脱粒经常会因为稻穗上的毛刺而划拨手指,或者脱粒不干净等,工作效率低下,而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应用,可以快速,并且不损害稻谷,提高了育种工作效率,减轻了育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2、降低了因为籽粒的破碎率及夹带损失率,提高了育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管是人工脱粒还是使用传统脱粒机脱粒,多多少少都会对籽粒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水稻单穗脱粒机的应用可以减少对籽粒的损失,很好的满足了对单株脱粒的要求。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芯片,提高育种水平,推广优良品种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手。相关人士表示:在粮食产量满足需要的当下,将加快我国水稻育种目标从高产向高质转变。新技术在水稻育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