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对国内绿色金融债券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d7310334.html, 对国内绿色金融债券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建议作者:邹婷刘曼琳肖婕璐 来源:《财税月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和江西银行是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主要发行银行。国内已发行的绿色债券存在品种单一、发行成本高等问题。政府可通过政策倾斜、引入责任保险等措施实现绿色债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发行者可完善信息披露、设计特色绿色产品以活跃绿色金融市场;投资者需关注绿色债券风险,谨慎投资。 关键词绿色债券;绿色项目;绿债评估 一、国内银行境内绿债发行概况 根据 ICM A(2015)[1]定义,绿色债券是指任何将其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 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近年来,以绿色债券为代表的绿色经济金融工具规模在全球迅速扩大。2007年首支绿色债券发行后,绿色债券发行量就呈现逐年增长 态势,截止2015年10月,全球发行绿色债券总额达394.6 亿美元。随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体制的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银行间绿色债券主要来自兴业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及江西银行。四家银行共获得绿色债券境内发行总额1160亿元,已发行量占比79.31%。 浦发银行(表一)于2016年1月发行了境内首笔绿色金融债券,一期发行金额200亿元,同年7月已完成500亿元债券发行额; 兴业银行(表二)于2016年1月获准发行500亿元绿色金融债,一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二期为200亿元,尚存200亿元发行额; 青岛银行(表三)于2016年2月公布80亿绿色债券发行计划,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绿债发行资格的城商行; 江西银行(表四)于2016年7月首度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并于同年8月完成80亿元债券发行额,成为绿债全面推广期间,全国首家绿色金融债的非试点发行机构。 二、国内银行境内绿债主要问题分析 (一)绿色债券期限较短,类型单一 我国债券类型单一且期限较短,从上表看来多为3年或5年,至今还未发行期限10年以上的绿色债券。相比传统项目,绿色项目建设周期普遍更长,需要长期低息资本融入。相比之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能源安全约束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摘要:能源安全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部门如何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金融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文章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行绿色金融、强化节能减排、缓解能源供求压力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一、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 Krichene(20XX)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 D. Hamilton(20XX)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20XX)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汤伯虹

第19卷 第9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 o l .19 N o .9 2009年9月 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 作者简介:汤伯虹(198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汤伯虹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 8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9-0001-04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怎样进行融资、投资等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投资、融资等又都是存在于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因此可以预期通过金融手段 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约束是有效可行的。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金融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1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绿色金融(G r e e n F i n a n c e )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n c e )或可持续性融资(S u s t a i n a b l e F i n a n c i n g ),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 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 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过去高能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方式,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绿色金融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 N S E A D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 h e E q u a t o r P r i n c i p l e s )”,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我国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推进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套功能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义不容辞,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推动经营转型、拓宽收入来源的需要。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转型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其中就包含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期也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明确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可见,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任

务。绿色发展具有重新调整供给侧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低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削减过度的供给,消化过剩产能,同时调整供给结构,消除供需缺口;另一方面,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纠正生态资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绿色发展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于低端供给侧发展的约束;通过市场中的信息机制、声誉机制等加强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结合,来确保资本市场等发展沿着绿色轨道前进;通过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给侧在全生命周期上的绿色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本身就有着重要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去产能与绿色金融关系密切,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同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通过贯彻落实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商业银行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这本身就是加快去产能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资金的投入,支持和促进相关绿色行业快速发展壮大,即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发展绿色金融符合社会各界对商业银行的期望和要求,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公众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趋势日益清晰,支持和发展绿色金融将是可持续、负责任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必然要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财经论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1期96 一一 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我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想协调好必须摒除守旧的对立关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对待,探索双方共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C o n f e r e n c eS u r v e y i n g G e Go l 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p 493G497,2015. [2]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731,p 4 185G4189,2013.[3 ]胡仙芝,余茜,李小方.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新视野,2012,(03) :62G65.[4]吴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G42.[5 ]刘洪涛,余杰,徐汭祥,郑海霞.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08) :26G28.[6 ]刘洪涛,余杰.中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社会监督体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理,2014,39(04):9G12+51. [7]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u r v e y i n g G e o l G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493G497,2015. [8]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G731,p 4185G4189,201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裴正纲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济南250353 )摘一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应当做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 发展理念中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刻不容缓.绿色金融不仅能够通过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向绿色产业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业转型;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 83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1.0471一引言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发 展方式虽然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大量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又被称之为环境保护金融或可持续金融,2016年9月1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保护和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等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还能够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尚且没有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数量较少. 2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一绿色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绿色金融是为环境保护而提供的金融服务,环保投资是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的投资活动.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做出的投资行为,能够在保护环境以及控制污染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二拉动G D P 的发展.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投资各地市发展并不均衡,江苏二山东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环保投资明显多于青海二西藏二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由于各 地市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以及各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2.2一赤道银行数量较少 赤道原则(E P s )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并利用金融杠杆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2002年10月由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提出,花旗银行二巴克莱银行二德意志银行等参与制定.赤道原则发展至今已是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之一,并成为商业银行普遍接受的环境风险及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全球范围共有七十九家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为全球80%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但在我国目前仅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 2.3一环保标准不明确, 环保评估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项目覆盖范围广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国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环保评估体系,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金融工具效果评价困难.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环保评估体系,只是通过商业银行对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风险项目的投融资活动进行信贷控制来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而对上市公司及民间融资企业影响力度不够.建立完善的环保评估体系的前提是要明确环保标准,在评估企业产生的环境风险时不仅要评估企业投融资项目,还要测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破除绿色资金瓶颈,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但是我国仍处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金融创新;环境保护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需求,尽管我国不断推出一些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新的金融产品,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市场上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而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所占比重明显较少,碳期货及碳期权等衍生工具市场几乎还是空白。产品创新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绿色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我国对绿色金融产品只做局部创新;三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不注重安全、经营风险等问题。(二)政策支持和法制建设不完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没建立起发展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体制和法律环境。在政策支持上,我国公布的开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体制和法律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国家对环保产业的贷款缺乏相对应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对金融机构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对应的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坏账准备的计提等补偿政策,从而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在法治建设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指导绿色金融的发展,以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这直接导致绿色金融的发展缺乏贯彻执行的法律依据,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三)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已达23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色信贷市场40%的份额,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占比还是很小,产品涉及范围有限。在市场深度方面:中国低碳金融发展报告显示,18家总资产较多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数量与总资产之比约为1.81%,在这些金融机构中,兴业银行位于首位,其绿色信贷所占比例只有3.46%。并且绿色信贷主要用于政府介入的环境保护项目,用于中小环境保护企业的绿色信贷很少。在市场广度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在设计产品时往往只重视融资渠道,而忽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既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具有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金的流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采用绿色环保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实现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绿色金融,首先是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特别是通过一些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入,有利于形成资金的示范效应和聚集功能,支持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利用金融手段,有利于推进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和投入绿色产业的资金获利的双赢局面,引导金融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合理配置,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型经济。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金融推动绿色发展,需要遵循金融企业的商业本质。在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来找到其行为动机。对金融企业来说,其基本的行为逻辑就是,投入绿色发展中的资金所取得的净收益,至少应该是同样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时取得的收益相当。 在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入中,投入方式主要有贷款、债券等债权方式和买入股票等股权投入的方式。两者对接受资

金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贷款、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承受资金风险收取利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参与,不享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企业在资金投入前都要进行审慎的评估,确保债权的本息安全收回是资金投入前最重要的考量。 而在股权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投票等机制干预企业的管理,并且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与上述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对应,金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来自于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第二是来自于股权投资方面的分红和套现的溢价收入。 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有众多金融企业的参与,参与的企业多了,绿色金融的供给才会增加,融资品种才能更加丰富。而这又取决于各相关经济主体对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考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需求规模。这里的绿色金融需求是指能够满足金融企业成本收益核算要求的需求。在同等收入和成本的情况下,需求规模越大,绿色金融的供应越高。对金融企业来说,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需求,首先是选择余地增加; 其次,数量的提升,本身也带来规模效应。当然对了绿色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还要受到金融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限制。

科技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封面文章 S P E C I A L F O C U S 27科技金融的现状与问题文 /天大研究院王元龙在现代经济中,科技与金融已经成 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金融与科技 呈现出相互结合、互利互动的关系。科 技与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其 相互结合对于落实我国“十二五”规划 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的要求,对于 构建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 何做好科技金融的结合现今已经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 迅猛发展, 科技与金融呈现出一种互利互 动的关系:首先, 良好的金融环境, 是实 现科学技术蓬勃发展, 大幅度提高科技创

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和积累, 对金融的需求很大。其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促进包括金融业 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变革, 加速金融现代化进程。科技的发展将进一步激活金融资本, 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 障。没有金融的驱动和融资技术的支持, 就没有高新技术持续开发与迅速的产业化, 也就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无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毫无疑问, 金融与科技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 全会精神, 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及其金融配套政策,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培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引领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一切都迫切需要进行科技金融创新。 我国科技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整体科技金融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技筹资经费逐年 提高,科技产出规模不断扩大,科技进步 环境不断改善,我国的综合科技水平也在 不断提高。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总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呈 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参见表 1。但是,如果分析我国科技经费的来源,可发现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在全国科技经费筹资结构中,金融机构所占比重很小,与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参见表2与图1。二是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在科 技经费筹资额中的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参见图 2。显而易见,我国科技金融的总体水平偏低,正是由于金融对科技发展的支撑力度太小,也就意味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2.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转载]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 原文地址:绿色金融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践的现状及趋势作者:雷立钧碳金融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人类开始意识到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生产方式的危害性,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并在政策和舆论导向上向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绿色观念逐渐被人们认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必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绿色金融应运而生。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一) 绿色金融的定义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又称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e),2000年,《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将其定义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内学者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政策, 通过

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 [1]。二是绿色金融是指金融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绿色 ”,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其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王军华,2000)[2]。三是把绿色金融定义为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保意识,即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投融资行为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李心印,2006) [3]。 除了以上代表性的定义外,国内学者还有从金融政策、金融与生态关系角度给出定义。截至目前,关于绿色金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本文认为,从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看,高建良的定义更准确地指出了绿色金融的核心——“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一观点基本上与国际上的研究一致。 (二)绿色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上最早提出绿色金融概念是在1997年。在此前后,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多种尝试,取得不少经验,1974年,前西德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

浅议绿色金融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及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型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国内银行业要获得长远利益,必须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入,发展绿色金融,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绿色金融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主要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基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世界各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出台各种文件推行“绿色金融”理念。我国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相对较晚,具有标志性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是自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从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责任的提升,环保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作为社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约束污染企业发展、帮助污染企业进行治污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环保产业,而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利润也会部分回流至银行业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作为运营机构,也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自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后,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创新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