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思考题整理 答案全

古代文论思考题整理 答案全
古代文论思考题整理 答案全

1、“诗言志’观念的经验基础在哪里?思想内核是什么?

“诗言志”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最元初的观念。这一观念,是伴随着巫术歌舞的淡出,在漫长的“献诗陈志”、“教诗明志”、“赋诗言志”的用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的。

追踪“诗言志”观念的积淀过程,可以归纳出先秦“诗言志”观念的思想内核:“诗言志”观念是对先秦丰富多彩的用诗实践的理论概括。“诗言志”观念中的“志”,和具体诗人的具体情感意向毫无关系。先秦“诗言志”观念,从来不把诗当作个人的抒情品来看待。“献诗陈志”,“陈”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族群人的普遍情绪。(郑玄在《郑志?答张逸问》特别强调过这一点:“作诗者一人而已,其取义则一国之事。”。“必是言当举世之心,动合一国之意,然后为风雅载之乐章,否则,国史不录其文”。)“教诗明志”,“明”的是受教人的政治襟怀和政治抱负。(《国语?楚语》“庄王使士旦付太子箴”里说得很清楚。)“赋诗言志”,“言”的是国家、家族的立场和意向。(《左传》记事中有丰富多彩的叙述。)总而言之,按现代文论理论范畴的分野,“诗言志”是对诗政教价值的判断,不是对诗歌生成的描述。

2、为什么称毛诗派的“言志”理论为“言志新论”?

“诗言志”在《毛诗序》中具体展开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

毛诗派在具体展开“诗言志”的时候,不加批判地沿用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概念,例如“志”;不加批判地沿袭先秦“诗言志”旧观念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国史吟咏情性”。

在这里能够发现,毛诗派的“言说分野”意识,十分淡薄,虽然毛诗派诗学的理论意向,己经明显地转向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但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与“转换了的诗学主题”完全异质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却不加批判和清理,就盲目接受下来。这不足为怪。两汉诗学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而是经学里的一个分支。经学以传经为业,鼓励的是“守成”。何况毛诗派传经时,又有“古训是式”的“依故昔典训而为传”的家法。不加批判地“沿用”和“沿袭”,应在意料之中。可以预见,毛诗派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

对于毛诗派对作为先在知识基础的先秦“诗言志”旧观念缺少必要的批评和清理,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同时更应该予以重视的,是毛诗派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还逼透出一种全新的诗学视野。“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是人内心深处绽放出来的花朵,但诗不再是被动地承受,诗是诗人情感意向的投射。诗人的情感意向(“志”)投射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诗。诗是诗人能动地反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虑谋画可以是赋诗言志的言说规则,却不是诗歌产生的源头和动力,情感才是孕育诗歌的真正温床。“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是对情性的回味和咀嚼。但诗不仅仅具有规范他人行为的力量,诗首先是诗人对情感进行自我规范的结果。毛诗派诗学中,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全新”的理论意向。“全新”,是指他们在展开“诗言志”的时候,对诗人的存在有明确的意识,以及他们明确地把诗的生产过程理解为“吟咏情性”的过程。

3、“言志新论”的文论意义何在?

这是一次重要的理论视野的转换:从诗的实际功用(孔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诗的文本阅读(孟子诗学的理论视野),转向诗的创作。从对诗的价值判断,转向对诗生成的描述。此次理论视野转换,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对诗人存在的明确意识,进一步强化并发展了从孟子就开始转换了的诗学主题。把“情动于中”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起点和动力,预示着诗情的触发、诗情的提炼、诗情的样态、诗情的表现等一系列更深人、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入中国诗学的视野。把“形于言”明确地界定为诗歌活动的终点,预示着诗歌语言的构造、诗歌语言活动水平的提高、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区别等一系列更深入、更复杂的理论内容将进入中国诗学的视野。中国诗学从此开始了带根本性的变化。此次

理论视野转换,对中国诗学理论形态的纯粹化,功绩甚伟。毛诗派诗学理论视野转换,在中国诗学纯粹“诗学”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打个比方,就象是“陈涉之启汉高”。遗憾的是,既往的研究,对此皆缺乏自覚的审视。

4、毛诗派是如何规定“风、雅、颂”的?

对风雅颂三体,用明晰的理论语言概括各体的特征:“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政有大小,故有大雅焉,有小雅焉。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宗庙者,谓之颂”。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风”原本是《毛诗序》中的核心概念:“《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在毛诗派诗学中,“风”的含意很错纵。“风”首先是“诗三百”里采录的那些在民间自发传唱的原始诗歌形式,其次是这种诗让他们着迷的可以用来“风天下正人伦”的教化工具性质,最后是同样让他们着迷的用这种诗去化成天下时,表现出的象“风行草偃”那样有力度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5、孔颖达《毛诗正义》所谓“情志一也”符合毛诗派的原义吗?为什么?

孔颖达对毛诗派诗学理论中新视野、旧观念的对立,佯作不知,试图用一句“情、志一也”轻轻抹过,明显是对毛诗派“情志”观中矛盾的回避,并不符合毛诗派的原义。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吟咏情性……发乎情,止乎礼义”。在这里能够发现,毛诗派的“言说分野”意识,十分淡薄,将诗政教价值的判断和诗歌生成的描述混为一谈。

“情”是具体诗人的好恶,总具有鲜明的个人独特性。而“诗言志”之“志”,“其取义”必是“一国之事”:“言当举世之心,动合一国之意,然后为风雅载之乐章。否则,国史不录其文”。在毛诗派的诗学理论结构中,“情”、“志”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立的。这种“某种意义上的对立”,并不是诗学本身固有的,而是人为制造的。在言说畛域分明的理论中,这种“对立”,并不存的。讲“用诗”时可以言说“言志”,讲“作诗”时不妨言说缘“情”,缘“情”、“言志”,两不相妨。令人惋惜的是,经学虽然有凛遵严守的家法,却缺少“言各有畛”的基本意识。毛诗派用转变了的理论视野展开“诗言志”时,忽视了言说的分野,坚持“古训是式”,不加清理地沿用在旧领域里才适用的概念,不加批判地沿袭在旧领域才有效的思想,人为地制造出“情”、“志”水火相克般的“对立”问题。为化解“情”、“志”对立,毛诗派制定了一个“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吟咏情性”的基本原则:“情动于中”虽然是诗歌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但并不是由外物触发的任何情感都能达到“诗言志”的目的。只有那些“止乎礼义”的情感,才有助于实现“诗言志”的价值目标。

6、毛诗派为什么要用“以一国之事,系一个人本”来定义“风”?

“风”原本是《毛诗序》中的核心概念:“《关睢》,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在毛诗派诗学中,“风”的含意很错纵。“风”首先是“诗三百”里采录的那些在民间自发传唱的原始诗歌形式,其次是这种诗让他们着迷的可以用来“风天下正人伦”的教化工具性质,最后是同样让他们着迷的用这种诗去化成天下时,表现出的象“风行草偃”那样有力度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风”原是儒家诗学里的概念。在儒家诗学架构内,“风”有双重意旨:①“风,风也”。风,是普遍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民谣。其间蕴含着该地区人民的普遍情绪和诉求。故而,

刘勰说风乃“志气之符契”。“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契”是古代商业交易的合同。简单地说,“志气之符契”,即情绪(气)和诉求(志)可靠的凭据。②“风,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下以风刺上,上以风化下”。十五国风,原本以其能“刺上”又能“化下”,才载入“诗三百”的。故而引申出“风,教也”的引申义。故而刘勰说,风乃“化感之本原”。《诗三百》篇目排列,首风,次雅,次颂。故刘勰说,“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怊怅述情,必始乎风”。《论语》有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而草偃”。“风,教也”引申义,导源于此。

“采风”的目的,是拿回去供“天子听政”时研究分析,以捕捉“风”中蕴含的征兆的。所以在功能上把这一行为称作“献诗陈志”。

7、毛诗派为什么“独重兴体”?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分析后世“兴义罕用”的原因时所作们判断:“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那样切中问题的要害。说的是自从诗从“言志”(美刺诗道)转向“吟咏情性”,毛诗派推重的“兴”的表现方法就再无用武之地了。

第一,由于毛诗派“古训是式”,凛遵严守家法。经学“赋比兴”旧义中,有一个“独标兴体”的传统。在孔子诗学范式里,“兴”是居于中心位置的核心观念,正因为“诗可以兴”,诗才“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才可以“达政专对”、“齐民进德”。这一范式的“制度化”,就是“毛公述传,独标兴体”。

第二,是由于“兴”体所独有的引譬连类的功能在政教中发挥的功能。在经学传统里,赋比兴既然并列为“六义”,为什么么不允许“比、赋”和“兴”比肩呢?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也哉!”“兴”那种有话不直说,宛曲“导引远古之言语以摩切(规讽)今所行之事”的方法,既“隐”又“微”,最能体现“主文而谲谏”的“言志”神采,因而受到特别的推重。独重以“隐”、“微”为特征的兴体,俨然成了经学中诗学的“常规”。班固《离骚序》就曾以此为据,以屈原“露才扬己,数责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有违“《关睢》哀周道而不伤”为由,拒斥屈骚的创作经验。这一“常规”,一直到南宋,才被朱熹《诗集传》打破。

1、何谓“六诗”?何谓“六义”?孔颖达的“六诗、六义其实一也”,符合不符合历史真相

《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六诗”,则关系到当时的精神生产。按《周礼?大司乐》里的说法,当时的精神生产,是以“大祭祀、大饗、大射、大师、大丧”等仪式活动,去实现“致鬼神,和邦国,谐万民,安宾客,说远人,作动物”的文化使命。瞽矇“掌《九德》《六诗》之歌”,“九德之功皆可歌”,“六诗”也应该“皆可歌”。“六诗”既然皆可歌,“六诗”就必然有各自不同的调性,“赋比兴”就和“风雅颂”一样,都是诗体。“六诗”即“六种诗体”之间的差别,可能仅在所承担的文化使命的不同上。

《大司乐》说,“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乐语”就是诗。太师是按“兴、道、讽、诵、言、语”六项程序来教六诗的。

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发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细读这一段文字,会发现,虽然“六义”的六个项目,和“六诗”

完全相同,但《周礼》系统里的“六诗”的背景很单纯,“大师教六诗”只涉及权力运作中如何巧用“言语”,“主文而谲谏”。《毛诗序》“六义”的背景,要比“六诗”复杂错纵得多。它首先涉及到诗是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其次涉及到由此推导出来的“诗与政通”的原理;再次涉及到远古用诗去沟通天人的神圣实践,“先王”自觉地用诗去推动政治、教化的理性实践,最后才推出“诗有六义焉”。错综复杂的背景意味着,“六义”赋比兴,同时兼摄了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诗三百”的作者在作诗的时候,如何用赋比兴的手段去“形于言”的问题;另一个是“先王”在用诗的时候,如何按赋比兴的方式去“化下、刺上”的问题。前一个问题,属于诗歌创作实践领域里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属于政治教化实践领域里的问题。由此可见,孔颖达《毛诗正义》里所谓“六义”、“六诗”“各自为文,其实一也”的说法,实在粗疏无据。孔颖达的说法,至今仍操纵着学者们的视野。决不是因为孔颖达的说法正确,是因为当今的学者,和孔颖达同样粗疏。

2、兴法三要素和四原则

毛诗派“兴法构成三要素”通读《毛传》对115首兴诗的分析,并非每一首都像《关睢》分析得那样,“触兴之物”、“兴起之法”、“所兴之义”面面俱到。有时会只突出“触兴之物”,省略掉“兴起之法”和“所兴之义”;有时会只提示“兴起之法”,省略掉“触兴之物”和“所兴之义”;有时会只强调“所兴之义”,省略掉“触兴之物”和“兴起之法”。但是,通读郑笺、孔疏,便会发现:凡是“毛传”对其它114首兴诗分析中省略掉的部分,郑玄必在《毛诗笺》中按《关睢》模式一一补足。郑玄偶尔也有疏漏。凡是郑笺疏漏了的,孔颖达必在《毛诗正义》中按《关睢》模式一一补足。郑笺、孔疏不厌其详地拾遗补阙,说明《毛传》对《关睢》之兴的分析,给毛诗派兴法分析提供了一个范式。“触兴之物”、“兴起之法”、“所兴之义”在毛诗派的兴法结构中具有“共时性”。我们把“触兴之物”、“兴起之法”、“所兴之义”,称之为毛诗派“兴法构成三要素”。

毛诗派“兴法构成四原则”分析“触兴之物”的性质、“兴起之法”的特征、“所兴之义”的内容,可以得出四条结论:(1)触兴之物都是草木鸟兽之类的自然之物。兴必须是从自然之物触发开始。不从自然之物触发开始的,不能叫做“兴”。兴是“文诸草木鸟兽而见意者”;(2)所兴之义都是与政教伦理有关的崇高意义。虽然借助草木鸟兽等自然意象,指涉却是其它非政教伦理意义的,不能叫做“兴”;(3)兴起之义不能自明。它总是一点也不露痕迹地深藏在平凡的草木鸟兽意象的背后。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还原到它指涉的现实情境,才能使它浮现出来。因而,兴的效果,总是具有“隐”、“微”的性质,“非发注不能自明”;(4)所兴之义和触兴之物之间的联系,总是很勉强的。兴起的有关政教伦理的崇高意义,都不是触兴之物固有的,而是从外面强加于它的。因而,兴总是具有“称名也小,取类也大”的特征,内容压倒形式。我们把这四条称之为毛诗派“兴法构成四原则”。四项齐备,才是兴。四项中缺少任何一项或几项,那就是比。四项一项都不具备,那就是赋。这就是毛诗派整合出来的赋比兴观念。从“内容压倒形式”这一点上说,毛诗派心目中的诗歌表现最高形态的兴的方法,颇具黑格尔《美学》里“象征主义”阶段艺术的美学趣味。

3、毛诗派比兴观的诡谲性何在?是如何生成的?

毛诗派比兴观最古怪诡谲的地方,莫过于:兴是最高级的表现方法;兴指涉的都是有关政治、伦理的崇高意义;触物兴起的崇高的政治伦理意义,是从外面强加给平凡的自然意象的;崇高的政治伦理意义,在诗的艺术情境中不能自明,必须还原到它所指涉的现实情境,才能使它浮现出来。

毛诗派比兴观的诡谲古怪性,有互相联系的两个成因:(1)毛诗派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整合赋比兴的;(2)在整合赋比兴时,对先在知识基础中的异质成分毫无批判意识。

两汉经学是先秦儒学的“制度化”。“制度化”了的儒学,只能在先秦儒学的范式内,朝着事实的精细化和理论的精密化方向发展。先秦儒家诗学的基本范式是,因为诗有“兴观

群怨”的功能,所以诗是“达政”、“专对”、“齐民”、“进德”的有效工具。为了更有效地用诗去“达政”、“专对”、“齐民”、“进德”,就需要对“诗三百”有一个深入而准确的理解。为了深入理解“诗三百”,就需要准确把握“诗三百”里每一篇的背景。为了准确把握“诗三百”的背景,就需要推求它的时代、它的作者、作者出于不同的心理动机所选择的不同方法……。就外部原因而言,经学是到汉武之世才成为显学的。汉武之世职业文人与师儒并显的文化背景、伴随辞赋创作兴盛而出现的文学作品作者个人化、文学写作技巧化,为毛诗派提出“诗三百”的作者问题,以及“形于言”的方法问题,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六义”赋比兴,兼摄了“形于言”的创作技巧和“正得失”的“言语”实践两个领域。其中,“正得失”的“言语”实践,是经学秉承的儒学旧范畴;“形于言”的创作技巧,是儒学成为经学之后,才提出来的新问题。这两个领域里的经验,完全不同质,因而是不能通约的。因而,当毛诗派涉入“六义”,着手解决“诗三百”的作者如何用赋比兴的手段去“形于言”这一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两大准备:一、思想上准备好“言各有畛”的思想智慧,以便自觉消解通约根本不能够通约的不同质经验的盲目;二、知识上准备好博采新知的知识立场,以便充分利用新经验来解决新问题。事实证明,这两项恰恰是毛诗派最缺乏的。毛诗之学是经学中的一个分支,经学是儒学的“制度化”。制度化了的学科,只能在范式划定的范围内朝着事实的精细化和理论的精密化方向发展。毛诗之学的经学身分,意味着它必须坚信在范式内能完善解解一切问题,它必然把新经验作为“反常事例”加以拒斥。这种尴尬学术境遇,决定了毛诗派只能提出“诗三百”作者和“形于言”的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意味着,尽管毛诗派己经明确地把“六义”分作两类,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但是,毛诗派学者们的“经生”身分,毛诗之学的“经学”性质,决定了毛诗派只能调动用“诗三百”去“兴观群怨”、“达政专对”、“齐民进德”等等与“形于言”根木不同质的经验,去整合“形于言”的赋比兴方法。毛诗派整合出来“形于言”的赋比兴方法,必然是似是而非的。其间也可能间或会触及到“形于言”之赋比兴方法的某个方面,那是“郢书燕说”式地歪打正着。从总体上说,毛诗派整合出来的赋比兴方法,是脱离创作实际的,杂驳不纯的,因而无法用之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毛诗派整合出来的赋比喻,只能说是赋比兴表现方法的滥觞,还不能直接称之为艺术表现方法。赋比兴如果想真正获得创作方法的意义,必须等待“更换思维帽子”,打破旧范式的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机遇里,到如马克思说的“在一个新的阶梯上”,才有可能实现。

4、郑玄、朱熹、李仲蒙如何理解赋比兴

郑玄的解释则不同,他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 这里,除了讲“赋”的特点是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其事,比较符合实际外,其他的解释则都跟政治、教化、美刺联系起来,这就把一定的表现手法看成了某一特定文体的特征,不免牵强附会。《毛传》、《郑笺》中对于《诗经》的解释,常常在径情直遂的诗歌中,离开艺术形象去寻求有关君臣父子的“微言大义”,例如把爱情诗《关雎》说成表现“后妃说乐君子之德”等,和这种对于“赋、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待,对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所标举的“美刺比兴”说,是有启迪作用的。

李仲蒙和朱熹,他们对“赋、比、兴”的解释,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他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所谓“叙物”,不仅是一个“铺陈其事”的问题,还必须和“言情”结合起来,把作者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就比传统的解释大大

前进了一步,更加符合诗歌创作中对于“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要求,从而对后来关于“赋”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古代叙事诗中,也存在着这类范例。例如长达1745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除了发端两句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通篇全用“赋”体,而叙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覆覆,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其后象北朝的《木兰诗》、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等,也都具用“赋”法而表现出类似的特点。所谓“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仅是一个运用比喻进行修辞的问题,还必须在比喻中寄托作者深挚的感情。这样的“比”法,自然就会具有艺术的感染力,而不会象汉赋那样成为各种比喻性的词藻的堆砌排比。所谓“触物”,即接触外物而引起作者主观感情的冲动,也就是梅尧臣所说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又把情感浸透、寄托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阐述,较之他以前的许多解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这和黄彻所说的“赋者,铺陈其事;比者,引物连类;兴者,因事感发”(见《诗人玉屑》),基本是相同的。朱熹虽然比较准确地说明了“赋、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但他的概括不如李仲蒙的解释更切合文学创作的实际。他的说法之所以在后世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思想学说在封建社会后期受到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缘故。朱熹虽然也批评过汉儒解说《诗经》的某些迂腐论点,但是,他自己论诗也不乏微言大义的迂腐见解,如他在《诗集传》中注《关雎》一诗说:“兴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像这样来分析《关雎》的“兴”义,显然是受了《诗序》、《毛传》、《郑笺》牵强附会说诗的影响。而且他也没有象钟嵘那样注重到“三义”在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互相作用,往往把一首诗简单地归之为“赋也”、“比也”或“兴也”,甚至对《楚辞》也这样加以分解,结果不能不生穿硬凿,招致后人的讥议。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就说:“风诗三百,……后人强事臆测,系以比、兴、赋之名,而诗义转晦。子朱子于《楚辞》,亦分章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

1、比较儒道两家影响古代文论的方式

秦汉至近代,中国思想的总格局是儒道互补。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与发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这里要强调的是,儒、道两家影响古代文论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古代文论的最初形式,是围绕着诗、乐展开的。在先秦诸子中,儒、道、墨、法都对诗、乐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建立、发展和深化,都产生过影响。不过,从思想发展的次第看,儒家对诗乐的积极称扬在先,道家、墨家、法家以各自不同的立场,对儒家积极称扬诗乐言论的批判在后。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有关诗乐的“元问题”,是儒家提出来的。道、墨、法三家关于诗乐的见解,是对儒家所提出的“元问题”的回应。由此,也就决定了儒、道、墨、法四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文论的方式也各自不同。

以儒、道两家为例,儒家通过对诗乐的积极称扬,汲汲于给诗乐树范立则,热衷于告诉诗乐,在人的状况完善和社会状况完善的活动中,应该怎么做。道家则不然。从道家有关诗乐的言论中,能看到的,只是对儒家积极称扬诗乐所产生之消极作用的无情揭露,对诗乐的根本否定。例如,《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庄子?胠箧》也有“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

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之类的诉求。这一类言论,对中国古代文论也有影响,但这些影响,基本上是消极的。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和深化来说,影响也不大。我们要讲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不是指这一类言论。我们要讲的“道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是道家在有关诗乐的直接言论之外,以其独有思想威力,用“无心插柳柳生根”的方式,给中国古代文论解决理论难题以方法论上的启示。例如,《老子》第1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原本是指点如何去认识道体的。中国古代文论借此方法,来说明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的“出”与“入”。第2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髙下相盈……恒也”,原本是说一切存在都是相对的。中国古代文论借“有无相生”,来说明艺术形象的确定性与开放性。第41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原本喻示“道隐无名”原理的,中国古代文论却用它勾画成功之艺术形象的巨大的包容性。

2、法天贵真对古代文论产生了哪些影响?

“法天贵真”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法天贵真”的启发下,中国古代文论中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儒家的审美理想和文学境界。美作为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强调的方面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自由中的合规律,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这种精神旨趣影响下产生的美,就是一种以人工取胜的美。《论语?乡党》篇里所描写的孔子在太庙表现出的庄严肃穆之美,就是通过规矩法度的严格训练达到的自由。《论语?宪问》篇孔子所赞赏的政令文字表现出的谨严之美,建立在“起草之”、“讨论之”、“润色之”的基础之上。庄子强调合规律中的自由。所谓“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山木》)。不拘法度,重在法度的灵活运用,及在灵活运用中取得的自由。在这种精神旨趣启发下,就形成一种一点也不露人工痕迹、纯以天然取胜的美。庄子的审美理想“大朴不雕”、“大巧若拙”、“淡然无极而众美归之”();庄子揭示的达到这种审美理想的途径:“观天性”、“依天理”、“以天合天”(《达生》梓庆刻鐻),“进技于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养生主》庖丁解牛),“与物化而不以心稽”(《达生》轮扁斫轮)等等,都先后被中国古代文论积极吸收,在钟嵘、刘勰、李白、苏轼等人的艺术思想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2)“法天贵真”为追求个性解放的文学家提供了冲决封建意识限制的思想武器。“法天贵真”和“循礼拘俗”相敌对,它使追求个性解放的人倍感亲切。凡具有个性解放追求的文学家的思想中,或明或暗,都能找到受过“法天贵真”影响的痕迹。尤其是晚明时期,李贽、汤显祖、徐渭、袁宏道等,更是直接打出“贵真”的旗帜,和载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相抗衡。

3、简述形神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古代文论的曲折过程

在庄学中,形神理论属于存在哲学。庄子试图通过对“我”作形神分析,指点人应该如何去存在。作为存在哲学,形神理论之理论锋芒所向,是要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解构掉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人的“勃志、谬心、累德、塞道”因素,以实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万物,不遣是非而与俗世处”的存在理想。

除此之外,形神理论中,还蕴含着一般的方法论。(1)分析形、神,是为了更透辟地认识生命的真正主宰。透辟认识生命的真正主宰,是为了让生命的光辉全幅饱满地呈现出来。生命光辉全幅饱满呈现出来,人就克服了必然,取得了自由;克服了有限,汇入到无限的“天道”之中。而战胜必然取得自由,在有限的篇幅内展开无限的精神意蕴,同样是自觉文学面临的艺术难题。(2)形神分析最终落脚于“斋心”。而“斋心”的目的,是通过自觉的心理调节,给精神创造一个最适合精神活动的氛围,让精神真正成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而创造一种氛围,让艺术精神真正地“烛照三才,辉丽万有”(钟嵘),同样是自觉文学倾心

寻觅的理想。“斋心”之后的境界是“独见晓、独闻和、能物、能精”。而创造“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艺术形象,让笔下的艺术形象充满灵动的意趣,使刻意营构出的艺术形象“宛若自然”,一点也看不到斧凿的痕迹,同样是自觉文学努力追求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论对庄子形神理论的兴趣点,不在存在哲学,而在这种存在哲学里蕴含的一般方法论。

形神理论影响中国古代文论,经历了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

庄子的形神分析,以人为对象。故而,最早借鉴形神理论来规范艺术理想、总结艺术经验的,是人物画。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中最早出现的艺术样式。《淮南子?说山训》有云:“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也”。《淮南子》所谓的“君形者”,就是《德充符》中与“形”对文的“使形者”。因而,一般的艺术论,都习惯于把《淮南子》这段话,看做是中国艺术史上“重神”意识的滥觞。但在我看来,这种看法似是而实非。因为,《淮南子》这段话,至多是漫不经心的引述,而不是借助庄学智慧去解决艺术难题。它无意中向艺术家发出挑战:画家如何才能使笔下的仿生人物,画得象活生生的真人那样翊翊如生?

仅仅靠“生命光辉在‘神’不在‘形’”之类的观念,是回应不了这个挑战的。回应这个挑战,要靠艺术实践的不倦积累,以及在不倦的艺术实践的积累中,对艺术难题的自觉。唯有艺术实践,以及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积累出来的问题意识,才能使空洞的观念充实起来。充实起来的观念,才是征服艺术难题的利器。庄子形神理论对绘画艺术、画家心灵产生实质性影响,始于对绘画艺术有深度体验的“画圣”顾恺之。随着山水画的兴起,人物画“传神”要求扩展到山水画。

艺术史上显示,当“传神”已成中国画论中的普遍要求的时候,中国文论还把“巧构形似”作为最高的艺术理想。(参《诗品序》《文心雕龙》可知。)这种差别,实际上无关乎诗、画艺术趣味之高低,而本源于诗、画使用的艺术介质不同。在促成文论“传神”意识形成上,有两件事特别有意义。一是玄学中的“言意之辩”。它用“立象尽意,立言尽象”,彻底更新了语言运用观,从根本上提高了语言的活动水平。文学传神论总和“风骨”密不可分,(“风骨”是比文学语言运用更高一层次的文学语言运用的美学指数。)原因就在这里。二是山水诗的兴起。山水诗与山水画面对同一个表现对象,表达着近似的精神旨趣,它为“传神”论进人文论开辟了道路。文学传神论经常通过“题画”的形式来传达,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二、名词解释 1、发愤著书: 2、诗无达诂: 3、象外之象: 4、兴趣说: 5、滋味说: 6、以己度物 7、物我同一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与“”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而绮靡”,“赋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和《》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提出了“”论。 7.“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着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着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着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赠送试题

2011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 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八音可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句话出自( A.《尚书·尧典》 B.《诗经》 C.《论语》 D.《孟子》 2.孔子所谓“诗可以兴”指的是( ) A.诗能兴邦 B.诗具有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 C.诗具有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 D.诗具有互相感化和互相提高的教育作用3.《毛诗序》的中心思想是诗歌要( A.明道 B.为统治阶级服务 C.温柔敦厚 D.思无邪 4.陆机《文赋》中“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是在说( A.文章对景物的描摹 B.文章的毛病 C.文章的艺术想象 D.文章的感情气势 5.《文心雕龙·神思》篇的主题是论( A.艺术准备 B.艺术想象 C.篇章结构 D.文辞修饰 6.钟嵘《诗品》云:“照烛三才,晖丽万有”,其中“三才”指的是( A.天、地、人 B.人、鬼、神 C.上、中、下 D.天地万物 7.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句是在评论( A.李白 B.初唐四杰 C.庾信‘ D.曹植 8.开启了后代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是皎然在《诗式》中提出的( A.滋味 B.取境 C.神韵 D.妙悟 9.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的切入角度是( ) A.以画喻诗 B.以书法喻诗 C.以文论诗 D.以词论诗 10.李清照《论词》中“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做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一句在批评( ) A.以学问为词 B.以诗为词 c.瞄文为词 D.以议论为词 11.陆游所谓“工夫在诗外”的具体涵义是( ) A.提高作家的个人修养 B.重视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 C.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 D.写诗要在平时多下工夫 12.《沧浪诗话>中“以汉、魏、晋、盛唐为诗,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开启了( ) A.明代唐宋派的古文理论 B.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 C.清代王士稹的神韵说 D.清代沈德潜的格调说 13.《录鬼簿》中“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于世者”列在首位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董解元 D.马致远

西方文论重点整理

柏拉图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而且:“像这样的英雄们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他认为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他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第三,灵感的获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名词解释

诗言志:“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把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达的、抒情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表现的感情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悲伤。 文质彬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文质并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兴观群怨:兴,感发,感触。指诗歌启发鼓舞读者的感染作用。观,观风,观志,通过诗歌考察社会现实的认识作用。群,人与人之间的和同、团结,指通过诗歌互相交流感情,进面达到互相感化,增进团结教育作用。怨,指抒发怨情,评批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 三表: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主张从关心人民生活出发,考察社会现实。以意逆志:读者之意和作品全篇的立意应该是相通的,它们通过读者的能动作用而得到统一。认为以己(读者)之意推求诗人(作者)之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事物最精微的“道”,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 德意忘言:庄子对言义关系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明显局限性。因此通过“忘言”的方式,捕捉言外之意,才能真得意。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歌体裁,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 比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 主文而谲(jué)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发乎情,止乎礼义:诗歌抒情言志,但要符合封建思想、礼教,使之不能违背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政治需要。 发愤著书:司马迁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认识和反思,从自己写作《史记》的切身体验和历史上许多重要作家的痛苦遭遇认识到一切伟大的著作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前为课文篇名,后为作者) 1 《文赋》陆机 2 《诗品序》钟嵘 3 《文心雕龙》刘勰 4 《戏为六绝句》杜甫 5 《与元九书》白居易 6 《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 7 《论诗诗》(或:《题庐陵箫彦毓秀才诗卷后》)陆游 8 《答洪驹父书》黄庭坚9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10 《人境庐诗草自序》黄遵宪 二.名词解释 1.孔子这段语录,本意是在讨论君子的道德修养。后人受到启发,将其引申到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质,即质朴,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即文采,指人的外在文饰。孔子认为,缺乏文饰,就显得粗鄙;缺乏道德修养,则显得浮华。所以,孔子认为,文质彬彬才是真正的君子。从文学理论角度看,文质关系也就是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文质彬彬即要求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发愤著书说的主要观点为:一是“人皆意有所郁积,不得通其道”。指的是文学作者在遭遇不幸或挫折后,往往转而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二是“述往事,思来者”。文学作者往往目光远大,把希望寄托于将来。三是“欲遂其志之思”。即对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强烈的自信心,这是他们坚持写作的强大动力。 发愤著书说的意义,一是实质上是提倡文学要具有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性。二是司马迁把文学写作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联系起来,扩大了情感表现的社会意义。三是发愤著书说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穷而后工”等观点,都可看到司马迁的影响。 3.王国维的境界说包含了两个内容:真景物与真感情。同时,他特别强调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表现方式(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为例),

西方文论

论西方文论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理论的不同侧重 摘要:流传于以欧洲为主兼及北美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即西方文论,它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纵观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时期”,每一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导和侧重。不同时期的文学理论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文学活动四要素却始终贯穿于其中并主导着文学理论的发展推进。 关键词:西方文论四要素发展分期侧重 西方文论是一个与东方文论相对的概论,指的是以欧洲为主体的、包括北美的广大地区的文学艺术理论,一般说来是以西方哲学为基础,通过西方美学与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 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 自然、生活) 、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分法为人们普遍接受。而统观西方文论史,文学理论的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理论的焦点侧重也是随着时代的的变化而变化。

一、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其关系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美国当代艺术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1)世界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 (2)作者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单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最独特的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作者的感情表现活动。 (3)作品,作为显示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物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示,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读者,他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就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在世界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只有经过作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西方文论史的发展分期 西方文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线索和脉络可以大致分成为“四大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 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 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 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 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 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 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 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 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 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 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 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 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模拟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往届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材指出: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事”确实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2.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它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仪”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性的一面。 3.汉代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4.曹丕《典论·论文》特别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对后代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5.陆机《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6.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教材指出:李清照在《论词》中,除了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外,还对词的创作提出了一些别的审美要求,主要有:一、勿“破碎”,二、要有“铺叙”,三、讲“故实”,四、格调要高雅典重。 8. 教材认为,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清空”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意趣”的审美要求。 9.明代公安派作家袁宏道继承了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理论,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力图纠正前后“七子”派的复古模拟之风. 10.教材指出,清代诗论家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与“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 11.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诗界革命”、“文界”和“小说界革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答:曹丕在《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1分)其内涵;首先,所谓“气”是指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2分)其次,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1分)另外,由于作家个性的不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的风格也必然会不同。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1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2. (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 答:李清照在《论词》一文里力主严格区分词和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1分)李清照批评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不能算是词,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论整理笔记 西方文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四个阶段; 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也可以分为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和后现代文论四个历史阶段: 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文论 古希腊文论——罗马古典主义文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新古典主义 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唯美主义——直觉主义——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学理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 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义 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义批评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世袭贵族之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0岁就学于格拉底门下,很得格拉底赏识,与老师反对派的政治立场一致,师生友谊非同一般,老师死后,他到各国漫游,一方面研究地中海沿岸的各国文化,一方面寻找政治上的支持者,以实现他重建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的愿望。回雅典后,在阿卡德摩斯体育场附近他朋友集资买的房子和花园中建立学园开始讲学。在此开始写作《对话》,还写了《斐立布斯》和《法律篇》等著作,长于思辨,追求执着,终生不娶,晚年陷入神秘主义,82岁去世。其著作设计政治、伦理、教育、哲学,文艺理论和美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散见于许多对话中,其著作几乎都用对话写成,讨论双方集中一个或多个问题,一问一答,互相辩驳,揭露矛盾,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把对话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译文

先秦文论选录译文 咸丘蒙说:"舜不以尧为臣子,我已经听到您的教诲了。《诗》说:'普天之下,没有一片土地不是天子的;环绕土地的四周,没有一个人不是天子的臣民。'而舜已经做了天子,请问瞽瞍却不是臣子,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首诗(按,上引"普天之下"几句见《诗经·小雅·北山》)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是说诗人勤劳于国事不能奉养父母。诗说,'这些事情没有一样不是国事,可是只有我一人辛劳。'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损害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损害原意。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就是得到诗的正确解释了。假如拘于词句,那《云汉》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余下来的了。'相信这句话,则周朝没有留余一个人了。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尊奉双亲的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的。瞽瞍作了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尊贵到了极点了;舜以天下来奉养他,可以说是奉养的极点了。《诗经》又说过,'永远地讲求孝道,孝道就成了为人的准则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啊!《书经》说,'舜小心谨慎地去见瞽瞍,战战兢兢的样子,瞽瞍也就顺允他了。'这难道说是父亲不能把他作为儿子吗?" 提示:提出了"以义逆志"说,理解其内涵,并请说明其影响。 《庄子》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其中自有度数分寸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提示;轮扁斫轮而不能说出斫轮的道理,这不是"言不尽意"吗?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了鱼,就会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捉兔子的,捉到了兔子,就会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掌握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会忘了语言。 提示: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 魏晋南北朝 曹丕《典论·论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当今的文人,(也不过)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于学问(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是(自铸伟辞)没有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之才,以为有能力)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王粲擅长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2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模拟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1.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篇名《太史公自序》作者:司马迁 2.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篇名《文心雕龙·神思》作者刘勰 3.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篇名《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作者陈子昂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篇名《戏为六绝句》。作者杜甫 5.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篇名:《回浦诗文集》作者:陈敏 6.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篇名:《与元九书》作者:白居易 7.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篇名:《示子通》作者:陆游 8.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 篇名:《书黄子思诗集后》作者:苏轼 9.文之不能古而今也,时使之也。 篇名:《雪涛阁集序》作者:袁宏道 10.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 篇名:《随园诗话》作者:袁枚 二.解释下列名词的文论内容(每小题5分,共15分) 1.兴观群怨说(孔子) “?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2.气盛言宜说(韩愈)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发展了孟子的文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说。“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先道德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统一,进一步发展了传统儒家有关创作的重要文艺思想。 3.真诗只在民间说(李开先): 明代诗坛拟古模仿之风极盛,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对于这种风气,李开先等诗论家就着眼于民间创作。他们提出“真诗在民间”的口号。这也是对于过去历来推崇《诗经》国风、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的发展。 三.论述题(第1、2小题各20分,第3小题25分,共65分) 1.请分析比较曹丕《典论·论文》中“诗赋欲丽”与陆机《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文学思想的区别及其意义。 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体的“四科八体”论,并且指出“四科”各有其文体特点,提出了“诗赋欲丽”的观点。所谓“诗赋欲丽”,就是说指出诗、赋应该辞藻华丽,讲究文采。这与以前的文论思想相比,曹丕看到了文学与其他的史学、哲学的文章的不同特点,指出作为文学的主要体裁的诗赋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丽”的美学特征,使文学逐渐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诗歌等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 陆机《文赋》中“诗缘情而绮靡”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而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陆机.强调诗歌要表现情志,修辞要美,文辞之美要建立於情志基础上..陆机借习古,拟古来自抒情志,婉转致意.他十分讲究含蓄,诗有馀味,要求文体丰满,反对清虚婉约.是故,其情感的抒发属内敛型,外面还有一层层精美的包装.观其拟作,并不单纯局限於拟古,诗中掺杂作者真正的情志,而且,不仅仅模拟古诗旨趣,还超越模仿层次,展现了字雕句琢的写作功力. 2.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又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请以这段文字为主要材料,结合严羽《沧浪诗话》的其它资料论述他的“别材别趣”的文学思想。 答:这里所说的“别趣”,是指诗歌作品有别于一般学理性著述的美学特点;所谓“别材”,则是指

西方文论整理

一、简述柏拉图理式论的摹仿说。 1、文学艺术是摹仿的摹仿 2、摹仿者不能判断摹仿的美丑优劣 3、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4、摹仿说有它的价值 二、柏拉图灵感说的内容是什么? 1、神力凭附说 2、灵魂迷狂说 3、“上界回忆”说 4、“磁力吸引”说 5、灵感说的价值 三、柏拉图驱逐诗人的理由是什么? 1、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2、摹仿的艺术与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3、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 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四、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怎样论述悲剧的? 1、悲剧的含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 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严肃是戏剧的根本性质,完整是对行动和戏剧结构的要求,完整还要求单一适度。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分成6部分,认为动作第一,性格第二,性格使用动作形成和展现的。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悲剧主角必须具有与一般人相似又比一般人善良的特 点,一个善良人因犯了某种过失而陷入某种厄运,但他所遭遇的灾祸却又不是罪有应得,所以才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之情。 五、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卡塔西斯说)的内容是啥? 1、“卡塔西斯”具有三种含义: 一是宣泄,这是医学术语,以毒攻毒,使观众把病态的情感通过观看戏剧宣泄出去,达到情感和心理上的平衡。 二是净化,这是宗教含义。悲剧以怜悯恐惧为媒介,使人望而生畏,洗净罪恶的思想和欲望,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是陶冶,这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含义,使观众在心理生理上保持一种平和的感情,并使这种感情得到锻炼,达到适度。 六、贺拉斯的《诗艺》提出了怎样的古典主义原则? 1、贺拉斯认为,学习写诗“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 2、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人生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的原则。贺 拉斯主张以古希腊的文艺为师,又并不要罗马的作家跟在希腊作家后面亦步亦趋,因为他的目的不是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出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出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 七、朗吉纳斯的论崇高风格作品的特征有哪些? 1、从审美效果看:崇高的语言对听众的效果不是说服而是狂喜,是听众和读者产生一 种情感激荡、精神激奋的心理状态 2、从审美活动的实现方式看:崇高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是专横的无可抗拒的,具有横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范文

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句话出自哪本书?(考查教材宋元明部分) A. A. 《艺概》 B. B. 《沧浪诗话》 C. C. 《岁寒堂诗话》 D. D. 《石洲诗话》 正确答案:B 2.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景象符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哪一品()(教材隋唐五代文论,视频课件第十五至十八讲) A. A. 冲淡 B. B. 典雅 C. C. 纤秾 D. D. 绮丽 正确答案:C 3. 刘勰《文心雕龙》中,能够体现作者对于个人性情和文章体式之间关系的理解的是()(教材南北朝部分,视频课件第七、八、九讲) A. A. 情采篇 B. B. 体性篇 C. C. 原道篇

D. D. 丽辞篇 正确答案:B 4.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以下哪位文论家的观点()(教材明代部分,视频课件二十二到二十四讲) A. A. 李贽 B. B. 袁宏道 C. C. 周敦颐 D. D. 曹雪芹 正确答案: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元九书》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白居易 6.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提出“发愤著书”的是()。

正确答案:司马迁 7.大音希声,()。 正确答案:大象无形 8.梁启超对小说的看法体现在他的论文()中。正确答案: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9.“童心说”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李贽 10.“性灵说”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袁枚

11. “诗穷而后工”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欧阳修 12.张炎在《词源》中,认为词创作的最高标准是()。正确答案:清空 13.盖文章,(),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正确答案:经国之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解释“知人论世”。(教材先秦部分,课件孟子部分)正确答案:

最新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1

文论专题试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C.诗法B.诗体 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B.支配和协领C.从属和边缘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B.画面C.形象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A )。 A.泰纳B.伊瑟尔C.孔德D.拉封丹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D )。 A.理性意识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l2分,共36分) 1.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答: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4分)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4分)结合作品4分。 2.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3分)第二,曲文的通俗性。(3分)第三,科诨的通俗性。(3分)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3分) 3.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3.区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4分)第二,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4分)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4分) 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教材中关于刘勰的“通变”说,有这样一部分论述,请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认识。 刘勰“通变”说对今人的文章写作,究竟留有怎样的启迪?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后人借鉴: 首先,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前面引文已清楚表明,所谓“有常之体”不仅指诗、赋、书、记等各种体裁样式,同时也包括各种文章的体制规格及写作原理,两者是“明理相因”的关系。各种文体及其体制规格、写作原理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