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思考题3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
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论语·阳货》)。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并重。
二、庄子的文学观
(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
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三、《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

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四、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
(1)《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2)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指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立言”的重要性。
(3)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4)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对建安七子进行了客观评价。
六、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

;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3)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七、《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其间的关系怎样?
(1)“枢纽”即理论总纲的意思,是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出的。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原道》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从物自有文的自然之道出发;《征圣》是因为圣人体道并因道垂文;《宗经》以儒家经典作为作文之法则;《正纬》是斟酌参考纬书中有益于文章的部分;《辨骚》是以楚辞作为新变的榜样。这五篇的实质是对文学的本原和发展的归结和概括。
(3)“枢纽”五篇是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的联系。它从原道出发,经征圣、宗经而继续发展。一方面,文学从远古的质朴到商周时期出现五经,标志着文学从体裁到手法已初步完备,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文学的发展是不会停息的,而且会出现一些弊端,所以从理论上说,应该做到“执正驭奇”,从不合经典的有关著作中吸取有利于文学创作的东西。
(4)刘勰“枢纽”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但也相当重视文学艺术美的自身属性。
八、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把当时出现的文体都论及了。
(2)刘勰把所有文体分为“文”与“笔”两类。文是指偏向抒情言志、文学性较强的文体;笔是指学术性较强而又不重音韵文采的作品。体现了当时对文字作品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
(3)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具体地说,即叙述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文体名称的内涵,选出某一文体的代表性作品,总结某一文体的写作要求。四者结合,形成了文体论史、论、评三者合一的写作特色。
(4)刘勰的文体论全面总结了历代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是刘勰全部文学理论的基石。
九、刘勰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情”与“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主线,论及艺术构思、风格的形成、风骨的铸造、作品的篇章结构、熔意裁辞以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要问

题。
(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2)刘勰艺术想象论的主要内容。刘勰的《神思》篇位列创作论之首,是论艺术想象的专篇。本篇集中论述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辞,即物、情、辞三者的关系。这三者关系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是刘勰创作论的核心,故也是其创作论的总纲。刘勰认为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始终不离感性的特点,它受到感情和语言的制约。想象力的培养既虚静的精神境界,也需要通过积累学问、增长才干、深入观察事物、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来提高想象力。想象活动处于高潮的特点有三:突发性,兴奋性,暂时性。想象活动遵循思——意——辞的规律进行。刘勰也论述了想象力的迟速及其能动作用问题,这与作者禀赋的各不相同有关,但都可以写出佳作。
(3)刘勰风格论的专篇是《体性》篇,专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体指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性。刘勰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才性的表现,因此必然显示作家的个性。作家的才性包含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四者的不同决定了作家创作个性的不同。其中才、气是先天的禀赋,学、习是后天的努力。可见刘勰认为风格的形成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结合所致。刘勰认为风格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八种类型: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轻靡、新奇。八类又可分为互相对应的四组: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文学的基本风格虽只有这八类,但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吸收、融汇诸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刘勰另有《定势》篇,是着重论述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时序》篇则论述了时代风格,文体论各篇也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殊风格。综合来说,刘勰《文心雕龙》建立了相当完备而丰富的风格学理论。
(4)风骨论。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范畴,刘勰《文心雕龙》设有《风骨》专篇。)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关于刘勰所说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两说:一是黄侃

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说,一是刘永济的风即情志,骨即事义之说。而现在一般认为,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刘勰风骨论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通变论。通变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指会通,变指适变。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刘勰有《通变》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通变》篇总结了从远古到刘宋的文学演变趋势,认为从“质”到“丽”到“讹”,偏离了正确的文学传统。他要求文学创作在“宗经”的基础上回到文质相称、衔华佩实的正道上来。刘勰的通变说既非简单地追求新变,也非盲目地追求复古,而是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它对于纠正齐梁文风,指明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十、.简述刘勰批评鉴赏论的主要内容。
(1)刘勰关于批评鉴赏论的篇目有《才略》、《知音》、《时序》、《程器》、《物色》等,既有批评鉴赏理论,也有相关的批评实践,是古代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总结。
(2)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物色》主要论述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家受自然感发,但对自然现象进行了审美的观照和再创造。《时序》篇主要论述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他在追溯历史的情况下,总结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规律。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和再创造。
(3)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见于《知音》篇。刘勰认为知音难逢,原因是主观方面难免有一些偏见,而且批评鉴赏本身是属于精神活动,自然存在主观好恶;但如果批评家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步骤,同时端正批评态度,也完全可以使文学批评做到客观公正。
(4)具体做法是:一、通过丰富的实践,加强和提高批评鉴赏的能力;二、端正批评态度,不抱私心,力求公正;三、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四、遵循正确的步骤,从形式到内容,把握作品意蕴。
(5)刘勰认为

,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能把握作品的特征。同时批评活动本身也会给批评家带来美感享受。
十一、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
(1)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诗歌的特点是“吟咏情性”,以抒发情感为主,不注重征引典故。性情来自客观外界的触发,首先是自然界的感发,“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就是所谓“物感说”;其次是社会生活的感发。
(2)五言诗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认为“五言据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建安风力”。
(3)诗歌的艺术性及其批评的标准。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声律和用典。在诗歌创作上提出滋味说。钟嵘是第一个把滋味当作诗歌艺术的审美标准的。作为诗歌美感的滋味,是指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厚动人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联想和咀嚼回味,亦即指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造诣和境界,“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突出了诗歌的形象性特征。指出诗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三种手法要交错使用。
(4)诗歌批评的方法及其批评实践。A致流别:探讨诗人的风格流派。他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源头:《国风》、《小雅》、《楚辞》,并把每个诗人归纳到某一流派中。B品评利病:分析作品艺术的得失。C显优劣:评价作家的地位和成就。钟嵘把某一作家置于上、中、下三品中的某一品,给予一定的历史评价,其中最推崇的诗人是曹植。认为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十二、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1)文以明道。“文以明道”是韩愈提出的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最早是在《争臣论》一文中提出。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所谓道是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
(2)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中提出这一理论,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这一理论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的形成。
(3)气盛言宜。在《答李翊书》中提出,认为作家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那末写文章无论言长言短、声高声低都能左右逢源。
(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出自韩愈《进学解》。强调的学习古代遗产。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他在《答李翊书》中明确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在《樊绍述墓志铭》提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主张。强调言必己出的创新精神。
十三、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1)白居易主张诗

歌必须为政治服务。《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诗歌必须为社会服务。《寄唐生》:“惟歌生民命,愿得天子知。”
(3)诗歌内容和形式必须互相统一。《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十四、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1)司空图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有韵味的诗歌在形象上的特点是:“近而不浮”,诗歌形象具体亲切,而不流于浮泛;在意境上的特点是:“远而不尽”,诗歌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意境创造上,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韵味说的诗化表达主要见于他的《二十四诗品》。
(3)韵味说的艺术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A)直致所得。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B)思与境偕。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C)万取一收。 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
(D)离形得似。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E)妙造自然。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十五、苏轼的文学观
(1)“有意而言”、“有为而作”。强调文章的现实精神。
(2)强调“辞达”。指出文学作品以达意为目的,反对“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答谢民师推官书》)。
(3)追求平淡自然。指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答谢民师推官书》)。指出“平淡”是“绚烂之极”(《与二郎侄》)。
(4)传神论。主张追求神似,“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王维诗画特点所作的评论。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反映了他对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点和意境美的正确认识,而且融合诗画特点来论述文艺言不尽意的美感特征者,苏轼是古代文论史上的第一人。
十六、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体系。
(1)《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全书共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部分。
(2)《诗辨》提出“别材别趣”说。“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
(3)“熟参”、“妙悟”说。妙悟是严羽提出的诗歌的独特思维方式,是借禅悟来比喻诗道,因为诗歌

审美与参禅悟道的心理过程十分相似。妙悟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诗歌的兴趣情味、审美意蕴、技巧规律等只有依靠妙悟才能把握。其二,诗歌创作也必须依靠妙悟。抓住了艺术思维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根本特点。熟参前代优秀诗歌,从而领会创作技巧,把握创作规律,提高艺术修养,作为诗人进行妙悟的重要条件。
(4)“以识为主”、“以盛唐为法”。严羽论诗“以识为主”,要求学诗者提高鉴别诗歌优劣的能力,强调学诗入门的重要性。严羽把“以盛唐为法”看作是诗人有“识”和“入门正”的标志。这是他按照自己的的审美标准,通过对历代诗歌进行比较之后而提出的观点。“以盛唐为法”的理由是:第一,盛唐诗歌特别追求“兴趣”,具有吟咏情性、不落言筌、无迹可求的审美特征;第二,盛唐诗歌属于“透彻之悟”,是自觉运用妙悟的艺术思维方法进行创作的;第三,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5)述严羽诗论的局限。忽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只肯定汉魏和盛唐诗歌,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
十七、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观。
(1)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提出“文必秦汉,文必盛唐”,严守古法,模拟形式,基本上是从复古到拟古。何景明的思想略有不同,主张领会神情,临景结构,不妨形迹,较为通脱。总体上说,前七子掀起的文学复古运动,对“台阁体”和“理气诗”一类的诗歌,有一定的冲击和批判作用,但由于其理论和创作上的局限,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模拟,对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2)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他们在前七子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地宣扬复古、拟古的主张,给文学发展带来了更消极的影响。
十八、李贽童心说。
(1)“童心说”是李贽文学理论的核心。所谓童心就是真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童心”就是写出优秀作品的基本条件。
(2)“童心说”具有很强的历史针对性,其意义在于:其一,锋芒直指盛行于世的假道学和假诗文,他把失却童心的根源归咎于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要求文学创作要针砭现实、抒发衷情,这是对复古主义文学的有力批判;其二,提倡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封建道德规范和理学的束缚,任凭个性和才情的自由发展,在文学创作上要表现真情实感,顺乎自然人性;其三,重视和倡导小说戏曲,他把《西厢记》和《水浒传》看作是“天下之至文”,并把小说戏曲看作是明代文学的代表,这是对传统文学观念的一个突破。
十九、公安派的主要理论


(1)公安派是活动于明代万历中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中道。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以公安三袁为中心的文学流派为“公安派”。
(2)“性灵说”。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叙小修诗》)。性灵说作为晚明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露,指感情强烈,且发自本性,而不加掩饰;其二是俗,要求用当时的语言写当时的情事;其三是趣,既努力表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趣。
(3)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拟古蹈袭。袁宏道认为“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与丘长孺》),诗文是世道人心的反映,古今诗文各有所长。
(4)公安派的理论在后期有所变化,开始追求含蓄的诗文风格,其中袁中道还提出向唐诗学习,对前后七子也颇多肯定,只是路径略宽而已。
二十、王夫之的诗歌理论。
(1)“诗以道情”。对诗歌性质的深刻认识。《姜斋诗话》卷二:“长言咏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
(2)“情景相性”和“现量”说。《姜斋诗话》卷二:“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现量”本是佛家术语,指由感觉取得的直接知识。王夫之将它用于诗歌意象生成的理论,认为意象的生成靠得是瞬间艺术直觉,“因景因情,自然灵妙”(《姜斋诗话》卷二)。
(3)“以意为主”,反对“死法”。主张诗写性情,反对模拟。
(4)“四情说”。认为诗歌的兴、观、群、怨同源于情,故称“四情”。兴、观、群、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王夫之从不同角度对“兴观群怨”进行了新的阐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二十一、叶燮《原诗》的诗歌理论。
(1)本原论。叶燮首先提出“感触起兴”的原则,认为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来自诗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兴。其次他向诗人提出“格物”的要求,要求诗人必须熟悉生活,反映现实。
(2)正变论。叶燮所谓“正变论”,即文学发展论,着重讨论诗歌历史发展的规律,提出“因时递变”、今胜于古的观点。
(3)创作论。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他认为创作必先端正态度。(他把“理”、“事”、“情”三者作为审美客体和反映对象,也就是创作的客观条件;而把“才”、“胆”、“识”、“力”作为创作的主观条件,四者之中,以“识”为先。认为客观的“理事情”必须通过主观的“才胆识力”来表现。在创作思维规律方面,第一次把“形象”与“思维”结合起来讨论,认为创作思维具有特殊的规律,不能自然主义地实写生活中的“理事情”,创作思维要以“情”

为主,但并不绝对排斥逻辑思维,而是彼此渗透,情理融合,要积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着重于艺术境界的创造。
(4)批评论。叶燮文学批评论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建立一般的批评原理及标准;其二是对历代作家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评价。
(5)《原诗》的理论特色。其理论特色主要有三点:其一,《原诗》理论的严密系统性;其二,符合文学历史斗争实际的针对性批判性;其三,巧于运用艺术辩证法的灵活性。
二十二、姚鼐(或桐城派)的散文艺术理论。
(1)桐城派是清代最正统的散文流派,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时序相接,同为安徽桐城人,人称“桐城三祖”,其中姚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理论代表了桐城派的基本理论。
(2)主张写作过程中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相济”。
(3)重视文章构成中“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要素。
(4)首创散文风格学上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姚鼐《复鲁絜非书》:“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阳阴刚柔之发也。”姚鼐认为阳刚阴柔可以偏胜,但不可偏废,姚鼐本人更为推崇阳刚之美。
二十三、李渔的戏曲理论。
(1)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主要有《闲情偶记》,其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被后人合为《李笠翁曲话》。
(2)构建了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他以舞台性为核心,将戏曲理论批评提高到戏剧美学的角度,建立起完备的戏曲理论体系。他强调戏剧活动的有机整体性,他把剧本写作、演员表演和舞台演出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论述涉及编、导、演和观众各个环节,体现了其戏曲理论体系的全面性、创新性和深刻性。
(3)在戏曲功能方面,他提出要娱乐与教化相结合的主张,要求不仅“自娱”“娱人”,而且要劝善惩恶。
(4)在戏曲结构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指出结构是戏曲各部分中居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且处在戏曲创作过程中最先的次序,并提出四个具体主张。A立主脑。主脑是主题。B减头绪。强调情节的单一化。C脱窠臼。强调情节要创新。D密针线。指情节发展要有埋伏照应,结构要完整。
(5)在戏曲人物方面,他主张人物应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艺术真实;他认为戏曲人物应个性鲜明,要求复杂与单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对戏曲作家,则要求能深入生活,观察体验人情物理,同时要合理展开想象,化身为剧中人物。
(6)在戏曲语言方面,他提出词采先于音律和严格遵循曲谱的主张。
(7)总之,李渔在融汇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富有创见的

、完整的戏曲理论体系,成为封建时代古典剧论的集大成者,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理论的主体部分。
二十四、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批评的主要内容。
(1)金圣叹曾批点《水浒传》、《西厢记》等书。他继承了前人的评点传统,并把这一中国独特的理论著作形式推向成熟,使之体系化,对后世的小说理论和评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对《水浒传》思想内容的评价。金圣叹总体上存在着否定农民起义与同情人民疾苦的矛盾。他一方面掩盖小说中歌颂农民起义的思想,虚构“惊噩梦”情节,将梁山英雄一齐处斩;另一方面又承认“官逼民反”,罪在赃官酷吏。这与他思想上的矛盾是有联系。
(3)《水浒传》创作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作了精心的分析和很高的评价。性格论是金圣叹小说理论中最有创见的部分,他不仅首次把“性格”作为基本概念运用于小说批评,而且还对“性格”的内涵以及作品中如何塑造人物作了细致系统的阐述。在创作思维方面,金圣叹提出了“动心说”,要求作家之“心”要深入到作品的人物情景中去。金圣叹结合人物形象塑造问题,探讨了“格物——因缘生法”这一艺术思维理论,要求作家在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上,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发展规律予以准确把握,同时,作家要进行真诚坦率的内省,深入人物内心,设身处地,以达到创造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的目的。
(4)《水浒传》技巧论。金圣叹对作家的写作经验作了许多分析,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份。他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作者“胸有全书”,才能将分散的文学材料熔铸称一个有机整体,尤其于人物出场顺序、情节线索贯穿中见出经营匠心。对于情节的犯避之妙,要求以“犯”求“避”,在相同或相似中求得差异。
(5)金圣叹的技巧论,从具体“文法”的提出到理论阐释,尽管有不够周密之处,但总体上说,金圣叹的小说评点理论是相对系统和全面的,对小说创作和欣赏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二十五、王国维“境界说”。
(1)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境界说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其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
(2)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
(3)境界的分类:其一,造境与写境。这是从创作方法着眼的。二者相当于理想与写实两派。其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后

者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传达出平静的感情心态,可称之为优美。其三,隔与不隔。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是隔。其四,境界的大小与高低之分。这是针对主体表现境界所选取的物象不同,大与小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但高与低却是。其五,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诗人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外物的感受而成为艺术境界,常人只能感受生活真实的境况,而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4)境界说具有哲学化、人格化、美学化的色彩,为传统“意境说”作了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