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大型立体地球仪直径普通可达1~2米,更大的可以上到10米。地球仪上地形立体化,对地球三度空间的直观表现力很强。它是科普宣传的好材料,也是进行地理数学的好教具,不可多得。一般的科学展览、陈列如有一个大型立体地球仪定可增色不少。其制作步骤如下:

一、设计底图

和制作一般地形模型相似,首先要设计底图。设计底图的第一步是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比例尺(既是:地球半径/制作球的半径)的大小,如要作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地球仪,可选用1∶1200万的比例尺(直径106厘米);要作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地球仪,可选用1∶650万的比例尺(直径196厘米)。前者垂直比例尺可选1∶40万,比水平比例尺放大了30倍;后者垂直比例尺可选1∶30万。比水平比例尺放大了21倍多。它们对表现地形起伏都可达到较好的效果。第二步是按水平比例尺制作分瓣的地形底图。底图的投影采用分瓣多圆锥投影,各纬圈半径长式内N为地球仪半径,平为纬度。分瓣一般采用每经度30°为一瓣,全球分为12瓣;也可采用每经度15°为一瓣,全球分为24瓣;甚至更高倍数的分瓣。分瓣经纬网作出后,采用比例尺接近的半球图为蓝本,将地形图转绘到分瓣底图上。绘成的底图应复制若干份,以便除贴球体外,尚有底图可作塑制地形的参考。

二、制作球体

制作球体是制作大型立体地球仪最关键的一步,也最难。难在要制出一个大的正圆球体。解决的办法是制作一个校正球体的圆弧规,用它来校正球体,其半径正好等于球体外径。

球体的制作,先要作一个球体骨架。制球体骨架的材料可用铝条、木条或竹算。径圈的材料在南北极固定在两个圆盘上,圆盘中心打孔,用以穿地轴。经、纬圈交接处要用凹卡扎牢,经纬圈的数量,建议可用经圈6个、纬圈5个。

球体骨架作好后,下一步的工作是将球体蒙上外皮。简单的办法是用浸了清漆的纱布条逐一贴在架上,贴上两3层,各层接口要错开。然后用圆弧规检查球面凸凹程度,过凹部分用石膏纸浆填刷,直到正圆为止。木架球体,外皮可用薄层板分小块钉在木架上,再填刷石膏纸浆达到正圆为度。此外,也有用一个大的半球形粘土阴模,内部粘贴草纸若干层,作成半球形纸壳,干后取出,将两个大半球纸壳在架上对接、钉牢,作成模型球体的。粘贴草纸用的浆糊要加入明矾,防止虫蛀。最下面一层草纸只能打湿放上,以便脱模。贴草纸时要注意压紧,增加纸壳硬度。

三、将球体上架

用圆弧规检查合格的球体,可穿上地轴,装上座架。并按一般地球仪的要求,配置上指时规和标尺。标尺与球体之间的距离应稍大于模型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前述1∶40万的垂直比例尺,珠峰模上高2. 2厘米,加上保留部隙1.5厘米,则标尺与球面相距为3.7厘米,这也是标尺的内径。标尺与球面距离用螺丝在地轴上固定。然后,调整地轴倾斜角为23.5°,并将标尺固定在座架上。

四、堆塑地形

堆塑地形的第一步先利用标尺在球体上画出赤道,然后将湿润了的分瓣底图裱糊在球体上,并使每瓣的赤道与球面赤道重合,瓣与瓣间对接吻合。

第二步在裱好的底图上按垂直比例尺钉上一些标钉,然后用石膏、纸浆和胶水的混合塑料,塑制地形。其堆砌和修饰过程与制作地形模型相同,对底图的海洋部分也要涂刷上一层薄薄的堆塑材料。

五、着色、注字和整饰

着色与地形模型相同,只是海洋无深浅之分,可用淡蓝色平涂;也可由浅海到深海,从淡蓝到深蓝在平的球面上实行分层设色。

填绘地物与地形模型相同,但要加绘洋流。

注字和整饰也和地形模型相似,但要加上经纬网,经纬网的制作只需在海洋部分进行。制作方法可以用分瓣底图垫复写纸,描在球体上,再用小刀刻为凹下的细线,这一作法应在着色前进行。也可用二胡弦作经纬线,粘在球体上。

3d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的创作过程与二维动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主要是由于三维动画制作方式所决定的。 一、动画故事板 我们将以三维动画短片《原始时代》为例为读者介绍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本片由盛美时代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制作。作者:杜振光、杨枭奇、孙耕、红雨。 在创作的开始阶段我们会为动画编写一个剧本,并把这个剧本故事改编为动画故事板。这个过程对于动画的制作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后面的制作过程都要以这个故事板为基础进行深入的制作。 《原始时代》故事板:

二、收集资料并进行形象设计 当我们有了基础的故事板之后应当进一步深入的根据剧本确定动画中的造型与形象,因为这个短片属于科教性质的动画短片因此它的基本风格应当比较写实。我们为了这个短片的制作特意前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收集了相关的图片、照片、画册等大量资料。

由于形象已经非常明确因此没有绘制具体的形象设定草图。但如果脚本中动画形象比较具有个性,或属于卡通风格我建议您还是要具体的设定形象草图。这也会为以后的具体制作提供很大的帮助。 (原始人雕塑) 三、模型制作 当我们把前期工作做的十分深入具体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深入的制作过程中了。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你将面对的首要工作是将所有场景中的三维模型根据设定在计算机中逐一制作完成,并分类存储。 在这个动画短片中我们将模型分为四类,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场景。 我们设计了两个完整的人物,男人体、女人体,并根据这个初始的设定改变出四五个原始人。 (男人体) (头部模型) (女人体) 制作了一只鹿和一只老鹰。 (肿骨鹿) 我们为建立了完整的树木库,为整个动画整理部制作了10余种树木。草地用毛发插件计算完成。 (落叶树) (场景模型) 四、贴图与材质 已完成的模型就可以进行贴图与材质制作了,以人物头部为例我们在制作材质之前先要将模型的网格体在贴图坐标工具中展平。然后将拥有正确贴图座标的模型输入到

三维场景制作过程

三维场景制作过程 1、影像数据准备 确定影像数据: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工程范围内有以前拍摄的航片数据或高精度卫星影像数据,需要先把影像数据处理为正射影像,并拼接在一起,可一个条带拼接在一起,条带与条带之间无需拼接,最后直接将每个条带加入TB模块中。 2、DEM数据准备 1、大范围的DEM数据 为了使场景更加漂亮,需要增加比我们所要做的工程范围更大的DEM数据,可使用全国90米分辨率或全国30米分辨率的免费DEM数据进行融合,这类数据通过收集或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 2、高精度的DEM 我们针对每个地区,比例尺可能有1:500、1:2000、1:5000不等,均可将此类地形图做成高精度DEM添加到场景中。地形图如果为SHP格式则直接在ArcMap中生成DEM即可,下面主要针对DWG格式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对等高线均需要进行正确的高程赋值,而且等高线尽量不断线(包括注记、房屋、陡崖等经过的地方): (1)DWG格式 ①.图幅拼接 DWG格式大部分均为单幅地形图,为了方便,可以将多幅地形图在AUTOCAD中拼接为一幅(拼接的幅数根据电脑性能确定),在拼接的时候即可检查是否有断线,如果有断线尽量把线连在一起,避免生成DEM时出错; ②.高程赋值 如果等高线没有赋值,首先要对等高线进行赋值,等高线必须有高程值; ③.检查错误 包括检查等高线赋值是否正确等

检查是否有0值等高线:在AUTOCAD中可以用快速选择命令(qselect)来选择是否有高程值为0的等高线,如果有,则要对其赋予正确的高程值; 检查等高线赋值是否正确:可以在AUTOCAD的三维视窗中浏览看等高线的赋值是否正确,或在ArcScene中检查生成的DEM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再返回等高线修改相应的位置,再生成DEM。 ④.DEM生成 制作DEM时使用ArcGIS的3D Analyst工具条,该工具条在ArcMap 或ArcScene中都有。 制作过程如下: A、选择如上图所示的Create TIN From Features菜单,则会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

立体书工艺知识

立体书 一,什么是立体书? 立体书也有称之为Movable Book(可动书),但我们如要把近代所有各类型的立体书就统称之为玩具书Playbook 或Toybook应属合适。因此,我们就把所有超越传统纸本的图书都统称为玩具书。因立体书主要面向儿童,故又被称为儿童立体书。 玩具书与纸雕或纸艺品或立体贺卡及其它纸艺装饰或纸制玩具色最大不同是:其书的内容本质与特色。就玩具书的历史渊源而言,玩具书应是儿童文学出版品中的一种特别分类,更精确地说是图画书中的「搞怪类」或「创意升级」的延伸或分类。 二,立体书的发展趋势: 立体书颠覆传统儿童平面图书的形式,是儿童图书发展的一大趋势: A.比平面图画书更有助于幼儿理解事物; B. 比平面图画书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求知欲,有立体、多功能、会动的特点; C.比平面图画书更能培养幼儿对书的亲切感,更能满足儿童动手探索的需求,有利于孩子从小养成爱书的习惯; D.比平面图画书更接近国际教育理念的潮流; E.比平面图画书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何谓玩具、立体书? 玩具书=立体书=可动书; 玩具书≠纸艺品;玩具书≠纸雕;玩具书≠玩具 上述纯就玩具书(t o y b o o k)以儿童文学及童书出版印刷发展的历程而言,但现代西方欧美童书出版业界对玩具书较普及或广泛的说法应称为立体书就是(P o p-u p B o o k),另也有称之为可动书(M o v a b l e B o o k)。但我们如要把近代所有各类型的立体书,都统称之为游戏书(P l a y b o o k)或玩具书(T o y b o o k)应属合适。因此,我们就把所有超越传统纸本的图书在中文的论述或称呼上都统称为玩具书。 另外,玩具书与<纸雕>或<纸艺品>或<立体贺卡>及其它<纸艺装饰或<纸制玩具>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最大不同处是玩具书必须具有书的内容之本质与特色。上面说过就玩具书的历史渊源而言,玩具书应是儿童文学出版品图画书中的一种特别分类,更精确地说是图画书中的「搞怪类」或「创意升级」的延伸品或另类图画书。 如何让玩具书(立体书)动起来? 玩具书的特性就在其可动性(m o v a b l e)所以在玩具书的发展过程中又被称为可动书(t h e m o v a b l e b o o k s);玩具书的「动力」或「可动性」来自于纸艺工程师运用纸或其它材质的配件,结合纸的结构和力学上的机制(m e c h a n i s m)去设计某种建构(c o n s t r u c t u r e)形成样式繁多且琳琅满目的玩具书。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 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 (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 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

《三维动画场景制作》大纲

《三维动画场景制作》课程设计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场景制作 英文名称:Design of 3D Animation Background 课程代码:0320107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环节 学分:2 总学时:32 先修课程:MayaⅠ、动画场景设计 课程概要: 三维动画场景制作是动画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该实践教学重点从三维软件使用和动画场景设计两个课程来诠释,主要锻炼学生的场景概念设计意识,同时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法来实现三维虚拟场景环境,并为三维动画片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的与性质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手法,培养学生对客观生活、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提高审美水平,并对研究、分析和理解二维、三维动画场景设计产生积极作用,为创作出较高水平的动画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内容与要求 1、主要内容 动画场景3D创作,掌握动画场景设计的技法,能够独立创作场景设计概念效果图,结合所学到的3D软件理论知识创造出3维虚拟场景。重点创作场景CG效果图。 2、要求 在三维动画场景制作之前,要求同学回顾并掌握场景设计理论知识,了解动画片的基本组成,明确美术设计的任务和范畴,如何确立和设计动画片的主场景,动画片场景设计的不同类型与风格注意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处理,具体场景设计的诸多程序和相关知识。 四、方式、程序及时间安排 1、设计方式 学生的课程设计可以由学生根据设计的内容与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负责拟定题目。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立项、校内、外设计基地实习、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等方式完成课程设计。 2、设计程序及时间安排

(1)设计动员(设计内容、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2学时; (2)前一周(课上14学时)完成资料收集、场景制作分析、技术分析、场景艺术设计分析、色彩设计分析; (3)后一周(课上16学时)完成三维动画场景制作及课程设计报告。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 =课程设计作品×70% + 平时×30% 2、评分标准 (1)90—100分:能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设计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设计过程中能充分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好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很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2)80—89分:能完成设计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设计态度认真,服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守纪律。设计报告总结比较完整,并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考核时能较好地回答有关问题; (3)70—79分:达到设计计划中规定的主要要求,设计期间表现尚好,能按时参加设计,设计报告有一定质量,考核时能回答主要问题; (4)60—69分:能达到设计计划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设计期间表现一般。服从指导教师安排,遵守纪律。设计报告质量一般。考核时能回答问题,但不够完整准确; (5)60分以下:未达到设计计划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设计期间表现较差。设计报告不认真或有原则错误。考核时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六、其它 1、对教师的要求 指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丰富的指导课程设计经验、责任心强。能及时、正确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2、对学生的要求 (1)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允许免修;不及格者,按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保证时间,全心投入、认真设计,确保课程设计按期完成; (3)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态度端正,不允许复制或抄袭别人的设计,应独立完成自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完整版)3DOne动画制作流程.doc

3D One 动画制作流程 1.点击工具箱下面输出到装配图标。进入装配界面。 2.点击工具箱新建动画图标,再单击第一个新建动画工具。 (第二个是编辑动画,第三 个是删除动画)输入动画名称:动画 1,再输入时间 1:00 马 关 添 达 运 键帧 加 关键 动 直 帧参数 线运动 设 置 照 相机 记 录 动 画 到 AVI 文件中 3.基本动画流程如下: ( 1)新建关键帧:点击动画主菜单:关键帧按钮新建一帧,输入时间 0:03。动画管理 处效果如右图所示。后面操作只对该帧进行的。 ( 2)用鼠标右键改变视图位置。如下图开始位置,到右图位置。 ( 3)保存当前视图。单击动画主菜单:设置照像机按钮调出视图设置框,再单击当前 视图按钮,最后再单击确定(绿钩按钮) 。这样动画就会产生了,眼镜会从里往左转动。 预览时可单击上一帧按钮 (0:00),再单击下面播放按钮就会播放该动画效果。下面图

示是播放 0 :00 以后的动画效果。 ( 4)重复上面( 1)、( 2)、(3),在 0:05 设置视图如下: 这样我们就制作了眼镜从里向左外转动,最后停在上面视图的旋转视图动画。 以上流程大家可以制作三维物体转动视图展示的动画。下面再讲讲直线动画: ( 4)直线运动制作。新建关键帧:0:08,点击动画主菜单:直线运动,出现下图设置框。单击右镜片,再单击设置框上的动态移动按钮。把镜片从往右移动一定距离。效果图下图所示。 最后单击设置框上的确定按钮就可以了。回到上一帧0:05 处,单击播放按钮可看到镜片往右移动的效果,时间为 3 秒。

同样的操作,大家可以设置左边镜片往左移动的效果。这样的动画在讲解三维物体构成时能动态展示各零部件,类似组装中的爆炸效果。 最后再设置两块镜片回位的效果,也是用直线运动来完成。在一帧时可以设置多个零部件的直线运动效果。

3、立体书

三、立体书 (-)教学目标 1.认识立体书,了解立体书的可动原理。 2.能根据教材中的步骤说明完成立体书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立体书的可动原理,能根据步骤说明完成立体书的制作。 2.教学难点:小海豚的粘贴定位。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立体书成品与半成品,其他复杂的立体书样品,立体贺卡成品,相关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立体书的相关制作材料,纸工制作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复杂的立体书,演示立体书的动态效果,介绍立体书,调动学生兴趣。2.探究学习,了解原理。 展示:立体贺卡和立体书。 提问:还记得上学期制作的立体贺卡吗?观察立体贺卡和立体书,说说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与对比,让学生了解立体书的结构特点) 3.实践体验,做立体书。 提问:仔细观察制作材料,说说材料袋中所提供的卡纸上各零部件旁边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让学生依据步骤图制作立体书,提醒学生零部件的位置不要弄错。 提问:两只小海豚之间的粘贴位置没有准确定位,有没有同学知道应该怎样粘贴? 学生回答 小海豚的粘贴定位有一定难度,光看步骤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要做好演示和指导。 4.交流分享,评评议议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谁的立体书做得最好,分享制作经验。 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评、互评,着重对剪切平滑、粘贴牢固、开合自如、整洁美观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5.拓展活动,巩固知识。(这部分可以作为课外内容) 教师介绍立体书的常见类型。 提问:大家看看这个简单的立体书,它属于立体书的哪种类型?(学生回答:切割立体型与“V”折立体型)你能试着制作出来吗?

3d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的创作过程与二维动画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主要是由于三维动画制作方式所决定的。 一、动画故事板 我们将以三维动画短片《原始时代》为例为读者介绍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本片由盛美时代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制作。作者:杜振光、杨枭奇、孙耕、红雨。 在创作的开始阶段我们会为动画编写一个剧本,并把这个剧本故事改编为动画故事板。这个过程对于动画的制作过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后面的制作过程都要以这个故事板为基础进行深入的制作。 《原始时代》故事板: 镜号构图、景别镜头描述时间 01 太阳爬出山脊,新的一天 3.5秒 开始了。 02 阳光照耀在北京猿人生 3秒 活的山洞入口。

03 一个母性猿人走出山洞, 12秒 开始一天的生活。她用手 遮挡了一下阳光,看了看 天气。 04 (主观镜头)天空中雄鹰 3秒 盘旋。 05 猿人趴在草丛中观察猎 2秒 物。 06 两只肿骨鹿悠闲的漫步。10秒 07 继续观察。3秒 08 猿人们悄悄接近猎物。7秒

09 肿骨鹿机警的听到一些 1秒 声音。 10 猿人们开始了攻击3秒 11 (仰拍)肿骨鹿跳过草 1秒 丛。 12 猿人背着猎物回家。4秒 13 近景镜头5秒 14 向山洞走去10秒

15 火光映在洞壁上忽明忽 4秒 暗。 16 猿人们围坐烤火。5秒 17 一个猿人用木柴捅火。8秒 18 另一个正在用石器切肉。3秒 19 洞外野狼在月光下嚎叫。5秒 二、收集资料并进行形象设计 当我们有了基础的故事板之后应当进一步深入的根据剧本确定动画中的造型与形象,因为这个短片属于科教性质的动画短片因此它的基本风格应当比较写实。我们为了这个短片的制作特意前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收集了相关的图片、照片、画册等大量资料。由于形象已经非常明确因此没有绘制具体的形象设定草图。但如果脚本中动画形象比较具有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 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启发全体学生进行思考。 四、活动总结: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比较,表扬优点,并指出不足,重在评价制作过程中设计的独特性,造型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表扬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闪光点。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三维动画制作》学习心得

《三维动画制作》学习心得 专业: 班级: 姓名: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三维动画制作这门课程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也基本掌握了它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知道三维动画就是指通过使用电脑软件制作出的立体虚拟影像,又称之为3D动画,就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技术。它就是摄影艺术、布景设计,及舞台灯光的合理布置等等的各种艺术与技术的集合体。与此同时三维动画的设计制作需要更多的艺术功底与创造力。一个好的三维动画,它除了要求制作者要有较好的空间感与艺术感外,还有就就是必须能够很好的运用各种三维动画的制作软件。因此三维动画的设计与制作就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技术,也可以说它就就是一件艺术与技术紧密相结合的工作。所以在以前就只有专业的三维动画制作者才能够制作的出来。 在制作三维动画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动画故事的主旨,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优秀的动画不管它就是2D动画还就是3D动画,剧情都就是它们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好的剧情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来说突出、鲜明的主题,就就是吸引人的地方,其次就就是人物与场景的精美程度了。因此我们在制作三维动画前要先详细地构思好动画的剧情、符合故事情节的人物造型与能够体现出人物特征的生动动作。 再来就就是绘制分镜头草图了,绘制草图就就是将构思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这体现了制作者的创作设想与艺术风格,分镜头草图就是由图画加文字组成的,其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与运动、人物与场景的构图与光影、运动方式与时间、音乐与音效等。其中每个图画都代表着一个镜头,使用文字来说明镜头的长度、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在人物设计初期,需要在纸上画出人物的大概形态,包括人物或动物的外型与动作设计、器物造型等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与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超越建筑多媒体提倡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若在制作的过程中无法想象出人物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时也需要进行纸上创作,然后再进行绘制。

【必藏篇】手把手教你制作机房三维场景(3D效果图)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监控软件已经成为机房管理者的重要武器,特别是机房效果图这一块,从简易的CAD到现在的3D效果图,从静态到三维动态的改进,机房监控软件基本上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下面本文跟大家分享机房高大上的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管理软件的三维场景制作过程(俗称:3D效果图的制作过程)。 1 以前的机房效果图 2 现在的机房3D效果图 数据中心可三维可视化管理软件,通过对现实存在数据中心建筑,设备等事物进行数据

建模、渲染,以三维的方式展示出来,还提供在线浏览、数据交互、设备管理等。它支持B/S和C/S架构,能集成到第三方软件中,实现数据双向交互,通常制作一张完整的3d效果图分为六个步骤,拿到设计部的CAD图纸——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模型的搭建——打灯光——渲染——后期处理,下面为大家介绍制作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把握好这个度。 (1)首先是:模型的搭建 现在从模型的搭建开始: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光感与质感,对于一个效果图来说特别是纯商业图。面对的人群大部分不懂这些,因此对于那些所谓的外行我们只有提高模型的精确度来达到最好的视觉冲击效果。有时候一些很不起眼的东西放到整个模型中会对图面有很大的改善。比如一个白色的坐垫上放一本以红色为主的封面的书或是一个黑色台面的茶几上放一个白色陶瓷的茶杯等等,这些细节都能让图面生动起来。 3 (2)其次是:灯光 这个比较灵活,一般的制作思路是明冷暗暖远虚近实,这是对一个白天的表现来说的,所以以这个为出发点,打灯的思路就不会乱了,打起灯来也比较容易控制。然后就是大的气氛的把握,像办公空间以冷色为主,点缀一点暖色让工作人员在严肃的工作环境中心灵有点依靠,或是酒店的包间以暖色为主透出一点冷色增强图面的一点艺术性等等。总之在灯光的运用上要用心去体会、感觉。 (3)最后是:后期处理 效果图的后期制作一般主要是用PHOTOSHOP图完成后期的处理。很多人认为后期是作弊,但我认为PS处理一下对图面会增色不少,有时候渲染的时间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PS 来解决。 以上的基本了解后是不是觉得其实做效果图不难,软件很好操作,主要是个人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细微光影变化与材质的性质等要有独到的理解,下面是详细的教学流程: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简易) 随着多媒体电影电视行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个个让观众无比享受的作品,一 部部的视听盛宴在让观众愉悦的同时,还带动了国内整个多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而 三维动画,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为了让觉得不解,或者刚开始接触想要了解,还有觉 得很神奇的人们真正的靠近三维的虚拟世界, 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 为什么说简单介绍呢,看下边的字数也不少对吧,一是因为以现在上线的大片为例来说,下面列举的每一块都是动辄上几百人来工作的,里面的细节远比我说的多的多,近期跟我一个朋友聊天,他跟我诉苦说,某项目中某角色的一条眉毛做了两个月了还 没做完,所以如果想要深入研究每一块都是广阔的天地。二就是因为所谓流程是根据 资金成本、公司规模、参与人数、导演习惯、项目内容、时间成本息息相关的,不同

的条件下的流程都略有不同,实行符合自身条件流程执行才是对的,所以说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基本的,如果能够理解透彻并且融入到自己或公司的自身情况中,那么我这篇介绍就是有价值的。 好了,言归正传。在正式介绍流程之前,先介绍一个基本知识以便有助于后面理解。那就是,我们人的生理反应----视觉暂留原理:当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成像后,下一刻物体瞬间消失,影像还会在视网膜上停留0.1-0.4秒才消失,这个现象叫做视觉暂留现象。基于此原理所以就有了胶片,有了电影电视,有了剪纸、水墨、逐格、二维动画,而三维动画虽然是基于软件与各种新新技术,但是最后还是要输出成一秒至少24张的图片连续播放形成完整的画面。基于这个原理,可以理解为我们看到的所有在播放的东西都不是真是存在的,而是以一张张图片连续播放的形式展现在你眼前,由于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特性,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个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在银幕上,连续不断的印象衔接起来,就组成了活动电影。

初中地理《制作简易地球仪》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制作简易地球仪》这节课,将地理学科知识建构在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效果更佳,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增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也更加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本文以“制作简易地球仪”实践活动为例,探析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运用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学了两个周的地理,地理知识不是很丰富,学生动手能力也不强,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具备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的创

造力、想象力,需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能够做好,如何把我们学到的理论的地理知识落实到自己制作的地球仪上。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2.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进一步理解地球仪蕴含的相关地理知识。 3.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我们居住的地球太大,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展示地球仪,并出示活动目标。学生观看地球仪,并思考地球仪的构造。 【设计意图】出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的动手实践中,体现综合实践与地理学科整合。通过观察地球仪,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问题探究,设计步骤。

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

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 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 1、前期制作 是指在使用计算机制作前,对动画片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文学剧本创作、分镜头剧本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 文学剧本,是动画片的基础,要求将文字表述视觉化即剧本所描述的内容可以用画面来表现,不具备视觉特点的描述(如抽象的心理描述等)是禁止的。动画片的文学剧本形式多样,如神话、科幻、民间故事等,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 分镜头剧本,是把文字进一步视觉化的重要一步,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进行的再创作,体现导演的创作设想和艺术风格,分镜头剧本的结构:图画+文字,表达的内容包括镜头的类别和运动、构图和光影、运动方式和时间、音乐与音效等。其中每个图画代表一个镜头,文字用于说明如镜头长度、人物台词及动作等内容。 造型设计,包括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设计与动作设计,造型设计的要求比较严格,包括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道具服装分解图等,通过角色的典型动作设计(如几幅带有情绪的角色动作体现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动作),并且附以文字说明来实现。超越建筑多媒体提示造型可适当夸张、要突出角色特征,运动合乎规律。 场景设计,是整个动画片中景物和环境的来源,比较严谨的场景设计包括平面图、结构分解图、色彩气氛图等,通常用一幅图来表达。 2、动画片段制作 根据前期设计,在计算机中通过相关制作软件制作出动画片段,制作流程为建模、材质、灯光、动画、摄影机控制、渲染等,这是三维动画的制作特色。

建模,是动画师根据前期的造型设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出角色模型。这是三维动画中很繁重的一项工作,需要出 场的角色和场景中出现的物体都要建模。建模的灵魂是创意,核心 是构思,源泉是美术素养。通常使用的软件有3DSMax、AutoCAD、Maya等。建模常见方式有:多边形建模——把复杂的模型用一个个 小三角面或四边形组接在一起表示(放大后不光滑);样条曲线建模——用几条样条曲线共同定义一个光滑的曲面,特性是平滑过渡性, 不会产生陡边或皱纹。因此非常适合有机物体或角色的.建模和动画。细分建模——结合多边形建模与样条曲线建模的优点面开发的建模 方式。建模不在于精确性,而在于艺术性,如《侏罗纪公园》中的 恐龙模型。 材质贴图,材质即材料的质地,就是把模型赋予生动的表面特性,具体体现在物体的颜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强度、自发光及粗 糙程度等特性上。贴图是指把二维图片通过软件的计算贴到三维模 型上,形成表面细节和结构。对具体的图片要贴到特定的位置,三 维软件使用了贴图坐标的概念。一般有平面、柱体和球体等贴图方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需求。模型的材质与贴图要与现实生活中的 对象属性相一致。 灯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模拟自然界的光线类型和人工光线类型。三维软件中的灯光一般有泛光灯(如太阳、蜡烛等四面发射光线的光源)和方向灯(如探照灯、电筒等有照明方向的光源)。灯光起着照明 场景、投射阴影及增添氛围的作用。通常采用三光源设置法:一个 主灯,一个补灯和一个背灯。主灯是基本光源,其亮度最高,主灯 决定光线的方向,角色的阴影主要由主灯产生,通常放在正面的 3/4处即角色正面左边或右面45度处。补灯的作用是柔和主灯产生 的阴影,特别是面部区域,常放置在靠近摄影机的位置。背灯的作 用是加强主体角色及显现其轮廓,使主体角色从背景中突显出来, 背景灯通常放置在背面的3/4处。 摄影机控制,依照摄影原理在三维动画软件中使用摄影机工具,实现分镜头剧本设计的镜头效果。画面的稳定、流畅是使用摄影机 的第一要素。摄影机功能只有情节需要才使用,不是任何时候都使用。摄像机的位置变化也能使画面产生动态效果。

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简易地球仪 动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此作业10月7日周一晚自习讲评) 老师寄语: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通过什么样的“加工”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 1、制作经线模型 (1)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40cm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厘米代表10°)。也就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10°E、20°E、30°E、4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 (2)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 【温故而知新】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与两

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自赤道向南北各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N和90°S。 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构成闭合经线圈。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 【安全准备】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铁丝等危险物品的使用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 ①如何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 ②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 ③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 ④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 ⑤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

1 绪论 三维动画相对于二维动画来说,多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而要做到逼真和自然的感观效果,从纯粹的制作角度看,主要涉及几何造型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重点是运动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就是基于骨骼的控制来驱动模型跟随运动的一种技术。骨骼技术是动画领域的一项比较高级的技术。由于其生动、逼真的效果,在影视制作、动态仿真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使用骨骼技术,才能制作出更高级别的动画作品。所以为了让画面的动作更加生动逼真,就必须在骨骼装配上面花费精力。 在屏幕上看到的多是角色或者场景在运动,并不是单纯的骨骼直观的在运动,因此大部分观众忽略了骨骼技术的存在重要性。其实生动的角色动作表现是动画师通过激活具有大量骨骼关节的复杂模型,根据决定运动的几个主要骨骼的最终角度可以确定骨架的运动,从而创建精确灵活的人物动画。 通过毕业设计《小熊日记》的创作,了解与掌握三维动画的骨骼装配及动作调试各个技术要点,探讨骨骼装配及动作调试在三维动画创作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以及短片《小熊日记》中的骨骼装配技巧与运用。

2 《小熊日记》创作前期 2.1 剧本创作 2.2动画创意与制作流程 小熊躺在床上看书,听到敲门声起身开门回来时手中提着塑料袋里面有一只红色的小鱼,小熊提着塑料袋走到桌子旁边左右看了一下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牙缸倒了里面的东西将小鱼放到里面,小熊坐在凳子上看小鱼但是小鱼在里面太小了,小熊想了一下一抬头看到柜子上面有一个空鱼缸,把鱼缸拿下来把小鱼放到鱼缸里,抱着鱼缸转身出了宿舍回来时鱼缸里多了一条小黑鱼还有些水草,小熊坐在桌前看小鱼。有人敲门小熊转身看原来是另一只小熊她走到桌前和小熊说话,走的时候她带走了那只小红鱼,小熊看到小红鱼和小黑鱼依依不舍的样子,想了一下他抱起鱼缸去追赶那只小熊将小黑鱼和鱼缸一起送给了那只小熊,又回到宿舍看书 2.2.1 动画创意 本短片是以主人公小熊日记的形式展开的表现了小熊在不同的两天不同的地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表现了小熊的善良和好动。 短片中的小熊就是比拟了现实中的学生借以表现了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 2.2.2 制作流程 一部好的片子的实现,前期的工作犹如房屋的地基,首当其冲的是剧本的创意性。短片《小熊日记》剧本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现实社会,用卡通形式来表现出社会的阶级本质,更能深刻的阐述短片的灵魂所在。 其次是分镜头剧本和角色的设定,镜头感的运用会带给短片更好的视觉传达。对于角色的性格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角色的造型决定了整部短片的生命力和风格特点。 第三中期制作就是切实的进入短片角色、场景的创作过程,实现预期效果。例如《小熊日记》中各个角色以及场景的建模,uv,贴图,灯光和材质,渲染等。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片头和片尾的制作也不容忽视,做事情要善始善终,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耳目一新的结尾。

《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