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是指乳状或奶油状的腹腔渗液 ,富含甘油三酯 ,是胸内和肠道淋巴液进入腹腔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临床发生率很低。它的形成与淋巴系统破坏有关。国外[1,2 ] 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大约占住院病例的两万分之一 (1∶2 0 0 0 0~ 1∶10 0 0 0 0 )

护理

1.主要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腹膜炎症刺激或腹部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疼痛,舒适感增加,伤口疼痛缓解。

(2)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胃肠减压、腹膜广泛渗出、发热等)有关。

预期目标:液体得到充分补充。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预期目标: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

(4)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逐渐接近正常。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

预期目标:并发症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腹胀、腹痛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正常呼吸。

2.护理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盆腔,减轻中毒症状,并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翻身,防止褥疮。

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白蛋白等。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镇定、止痛、给氧: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但在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数值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2)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准备:除一般护理外,按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①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②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③输液与营养:继续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同时继续抗感染,饮食情况要根据病情、手术性质而定。

④腹腔引流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伤口及腹部症状、体征,引流液颜色及数量。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观察有无脱水、休克和代谢紊乱等情况。

⑥做好伤口护理:防止感染和裂开,及时止痛。

⑦早期活动:以促进术后恢复,防止粘连性肠梗阻。

乳糜池的解剖和损伤方式

乳糜池位于第1、2腰椎体水平,也可在肾蒂水平、腹主动脉和腔静脉背侧近中线的一个扩张、不规则的囊状结构中。其接受的淋巴液来自两下肢的左右腰淋巴干和一支肠淋巴干。在腹主动脉的右后方上通过主动脉裂孔进入胸部成为胸导管。70%的人肠淋巴干在左肾蒂汇入腰淋巴千,肠淋巴干由小肠系膜淋巴管汇合而成,走行在肠系膜上的动脉附近。在胰腺下缘系膜上动脉穿出处的左侧可见肠淋巴管,操作不慎易损伤此淋巴管。由此可见凡解剖腹膜后区域肠系膜根部的手术均有损伤肠淋巴管、淋巴干、乳糜池而造成术后乳糜性腹水的可能。

病因

乳糜性腹水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原发性淋巴管疾病:在儿童中最为多见。常见淋巴系统某处闭锁或狭窄、肠系膜淋巴干或乳糜池裂隙、肠淋巴管扩张等。此病由多种临床疾病组成,包括原发性淋巴管扩张症、原发性淋巴性水肿、乳糜性浆膜腔积液、淋巴管瘤等。

2.继发性淋巴管疾病

①损伤性因素:由各种手术或外伤引起乳糜池、淋巴干损伤.或使乳糜囊肿破裂。医源性损伤包括主动脉瘤术、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食管癌根治术、门腔静脉吻合术、肝脏移植术、主动脉置换术、肠系膜根部脓肿切开引流术、甚至腹腔镜术等:外伤性因素包括坠床、外伤性乳糜池破裂、腹部外伤、剧烈咳嗽、屏气损伤淋巴管等。

②阻塞性因素:某种原因使胸导管、腹腔淋巴管及其分支受压、阻塞而引发。腔内阻塞包括良性(平滑肌瘤)和恶性肿瘤(淋巴瘤等)、丝虫病、结核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腔外压迫阻塞包括恶性肿瘤(肝癌、胃癌、胰腺癌、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等)、肝硬化、足月妊娠(双胎)、胸主动脉瘤、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结节病等。

③炎症因素:炎症可使淋巴结充血,淋巴管壁水肿,导致淋巴管狭窄或阻塞,乳糜渗入腹腔。炎症因素包括结核病、胰腺炎、腹膜黏连、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腹膜透析、急性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腹部放疗可引起淋巴管纤维化、梗阻而致淋巴液外溢。Lentz等15l报道Mayo临床中心对20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放疗.3%并发乳糜性腹水,临床上乳糜性腹水多发生于放疗后平均12个月。

④其他:此外部分乳糜性腹水的原因仍不明确,如部分肾病综合征合并乳糜性腹水,可能与低蛋白血症、胃肠道黏膜和黏膜下水肿、肠壁淋巴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乳糜微

粒的渗出有关。

发生机制

乳糜性腹水的发生多由创伤或良恶性肿瘤梗阻造成,一般可分3种基本机制:

①由肿瘤引起的原发性淋巴结纤维化,导致肠至乳糜池的淋巴回流受阻,浆膜下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至腹膜腔。淋巴系统压力增高可引起淋巴管基底膜胶原沉积,进一步损害肠黏膜吸收功能.导致发生蛋白丧失性肠病伴慢性腹泻、吸收不良和营养不良。

②肠淋巴管本身正常。淋巴液从腹膜后巨淋巴管壁渗出.通过瘘进入腹膜腔(即先天性淋巴管扩张症)。

③外伤性胸导管梗阻引起腹膜后淋巴管扩张(巨淋巴管形成),乳糜通过淋巴管腹膜瘘直接漏出。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围增大、体重增加、呼吸困难、厌食、呕吐等。腹部膨隆。营养不良,病程迁延数周至数月。行胸部和腹部手术的患者可发生急性乳糜性腹水,患者体重增加。气短或呼吸困难。非特异性腹痛、体重降低、腹泻和脂肪泻、低蛋白血症、水肿、恶心、淋巴结肿大、进食饱胀、发热、夜汗等其他症状。因在行腹部穿刺前甚少考虑乳糜性腹水而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乳糜性腹水常见体征包括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淋巴结肿大、恶液质、暂时性腹部包块。

诊断

1.病史、症状和体征:对任何有腹水的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并行全面体检。病史包括体质量的增减、恶性肿瘤症状和家族史、最近的外科手术史、旅行史、腹部外伤史、原有肝肾疾病史以及一般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衰弱、不适等。

2.腹腔穿刺:腹部穿刺是诊断和处理腹水患者最重要的手段,典型的乳糜性腹水呈浑浊样外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腹水的黄色、清澈外观完全不同。

3实验室检查:外观呈乳白色;②呈碱性,比重大于,静置后分三层,上层呈乳状,中间如水样,下层为白色沉淀;③乙醚试验阳性,苏丹皿脂肪染色呈

阳性反应;④脂蛋白电泳可见宽而厚的乳糜微粒带;⑤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高,要为淋巴细胞;⑤腹水中甘油三酯增加可形成乳糜腹水。腹水中甘油三酯>L(200mg/dL),是血浆的2-8倍,有人认为此为真性乳糜腹水的可靠标准。

治疗

1.治疗原发病:如抗结核治疗、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化疗等。

2.保守治疗:

①引流腹水,可减轻压迫症状和炎症反应,但多次穿刺易导致蛋白质大量丧失而造成营养不良,并增加腹膜炎的发生率.因此,建议除乳糜液检查外,尽量避免穿刺放液,不放置引流.以利尿、积极低脂饮食、全胃肠外营养(TPN)等方法控制腹水的形成。

②减少淋巴液漏出,促进淋巴管破裂口愈合,饮食以低脂、低钠、高蛋白为主。由于国内还没有不含脂肪的成品肠内营养制剂,禁食可保持胃肠道充分休息。大大减少淋巴液产生和丢失。缩短破裂口闭合时间。禁食状态淋巴流量为O.93 ml/min.而餐后为225 ml/min。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而非胃肠道提供人体每天的必需营养。从而减轻营养不良的发生,甚至可改善营养状态。其中长链三酰甘油经肠淋巴管吸收,经胸导管进入静脉系统.而中链和短链脂肪酸则直接进入门静脉系统,因此,在选择营养素时.应注意选择短链和中链的三酰甘油而避免长链脂肪乳。

③生长抑素的使用:生长抑素可减少向肠腔内分泌的液体量。减少经肠道吸收入间质的液体量。从而减少肠道淋巴液的产生。此外,生长抑素通过抑制正常肠壁淋巴管内的特异受体。抑制淋巴液的分泌。

④抗菌素的应用必要的抗感染治疗是必需的。

⑤静脉输入晶胶体液: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须通过输液以纠正水电解复和酸硷失调。对严重衰竭病人应多输点血和,以补充因腹腔渗出而丢失后蛋白防止和贫血。

3.手术治疗:经腹水检验确诊后,先行非手术治疗。以低脂+中链三酰甘油饮食(3周)或TPN(4—6周)为主,如无效,考虑手术治疗。患者情况良好,行淋巴管造影,找到病因,针对处理:如病变局限。切除病变肠段,结扎病变的淋巴管或闭合淋巴管瘘口。

乳糜性腹水的预防

对于原发性淋巴管疾病和外伤性乳糜性腹水。目前仍没有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对手术引起的乳糜性腹水.应注意

①行腹腔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和肠系膜上淋巴结清扫时,应注意结扎其远端(深部)的淋巴输出管。②行脾.肾静脉吻合术、腹膜后区手术时,在降主动脉左侧、肠系膜下静脉末端的右侧、左肾动脉上或下方的区域内分离组织或清扫淋巴结时,应防止伤及肠干较大的属支或肠干。③行胰头、十二指肠降部、右肾区域的手术时.在右肾动脉下方常有较大的淋巴管存在,应注意防止伤及。④在T12一L2椎体前(特别是L2椎体的右前方),应防止伤及肠干或左腰干。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规律饮食,平时多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告知饮食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早期活动,以促进术后恢复,防止粘连性肠梗阻。

2、帮助病人了解腹膜炎的有关知识,避免其诱发因素,如:爆饮暴食、酗酒、劳累等。并注意观察体温及腹痛情况,对发生突然腹痛加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3、定期门诊随访。

腹水形成原因

腹水形成原因 发表者:小兵(访问人次:3583) 腹水的概念: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ascites)。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腹水的诊断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水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小量腹水则需经超声检查才能发现。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三大类。漏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渗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血性腹水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急性亚大块肝坏死、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积聚于腹腔的游离液体。正常人的腹腔可以有少量液体,对脏起润滑作用。腹水可由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是一个常见的临床体征。依据其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依据其外观可分为浆液性、血性、脓性或乳糜性等。 由于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作用,致使液体从血管与淋巴管渗入或漏入腹腔而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钠和水潴留、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灭活功能降低、门静脉高压、肝静脉阻塞、腹膜炎症及恶性肿瘤均为引起腹水的重要因素。腹水的相关症状患者有少量腹水〔3 00~500毫升(ml)〕时,可无明显不适而不易被觉察;有中等量腹水(500~3000mL)时,自觉腹胀,呈膨隆的腹部外形,体检时可有移动性浊音;有大量腹水(3000mL以上)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不同疾病引起的腹水常表现出不同的伴随症状,如发热、黄疸、贫血、肝脾脏肿大、心力衰竭等症状和体征。 腹水的形成是腹腔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是 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 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白蛋白来维持血浆白蛋白低于25g/ L或同时伴有门静脉高压,液体容易从毛细血管漏入组织间隙及腹腔,若水分漏入腹腔则形成腹水。此种情况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营养缺乏(蛋白摄入 不足)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2)钠水潴留: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与

乳糜性腹水

[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是指乳状或奶油状的腹腔渗液 ,富含甘油三酯 ,是胸内和肠道淋巴液进入腹腔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临床发生率很低。它的形成与淋巴系统破坏有关。国外[1,2 ] 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大约占住院病例的两万分之一 (1∶2 0 0 0 0~1∶10 0 0 0 0 ) 护理 1.主要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腹膜炎症刺激或腹部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疼痛,舒适感增加,伤口疼痛缓解。 (2)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胃肠减压、腹膜广泛渗出、发热等)有关。 预期目标:液体得到充分补充。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预期目标: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 (4)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逐渐接近正常。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预期目标:并发症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腹胀、腹痛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正常呼吸。 。 2.护理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盆腔,减轻中毒症状,并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翻身,防止褥疮。 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白蛋白等。 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镇定、止痛、给氧: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但在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数值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 (2)手术前后护理 . 1)术前准备:除一般护理外,按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胰腺炎乳糜性腹水

图1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出的乳糜腹水 图2经胃壁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后的CT图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而复杂,病死率高。SAP并发症包括器官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全身感染、腹腔间室隔综合征(ACS)、胰性脑病(PE)等。有关SAP合并乳糜腹水在国内外报道较少,但该并发症一旦出现,治疗较困难,因此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报道4例SAP合并乳糜腹水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供临床参考。 病例1,女,53岁。因"左上腹疼痛4 d"入院。当地医院查血淀粉酶1084 U/L,上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伴胰周大量渗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诊断为SAP。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病情进一步恶化转诊我院。入院时APACHE II评分10分、Ranson评分5分、CT评分E级8分。入院后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常规抑酸、抑酶、抗感染、肠内营养及静脉营养等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 入院后第25天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9.5℃,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假性囊肿并感染,经外科行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引流后痊愈出院。发病后15个月突然出现腹胀、腹围进行性增大,当地医院B超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诊断性腹穿抽出乳白色腹水,腹水乳糜实验(+),诊断乳糜腹水。2 d后转入我科,给予禁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生长抑素持续微泵滴注及肠外营养治疗后腹腔引流管引流量逐渐减少,且腹水逐渐转为透明。拔管,开放饮食后腹腔积液未再出现,治疗16 d后痊愈出院。 病例2,男,77岁。因"上腹部疼痛3 d"入院。当地医院查血淀粉酶3660 U/L,上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伴腹腔积液,诊断为SAP。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进展,出现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导管给氧不能缓解,改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2 d后转诊我院。入院时APACHEⅡ评分13分、Ranson评分3分、CT评分E级10分。入院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浆扩容以及常规抑酸、抑酶、抗感染及肠内营养等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3个月后因腹胀再次入院,上腹部CT提示胰腺假性囊肿、腹腔积液,给予腹腔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抑酶及肠内营养等治疗,腹胀及腹腔积液仍反复出现。

第28例老年女性乳糜样腹水伴腹胀一例_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临床病例荟萃·第28例老年女性乳糜样腹水伴腹胀一例 ———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 杨丽娟张晶沈文洁刘茜 (接上期) 手术中所见:腹腔内充满乳糜样腹水,约3300ml。肠管粘连于前腹壁。子宫右侧角与膀胱及前腹壁粘连。双侧输卵管僵硬、缩短。右侧卵巢萎缩,左侧卵巢大小约3cm?3cm。腹膜及肠系膜表面可见广泛粟粒大小种植灶,盆底腹膜可见陈旧样坏死组织覆盖。网膜增厚约0.6cm,呈饼状,表面可见广泛种植的粟粒样结节。肝脾表面未见异常。 手术切除病灶常规石蜡包埋切片病理诊断:(1)(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双侧输卵管、子宫体浆膜面见多个腺癌结节,淋巴结转移性腺癌。(2)大网膜广泛性乳头状腺癌结节。阑尾浆膜面见腺癌组织结节状浸润。 讨论分析:对该例患者超声诊断应考虑卵巢癌。超声检查后应建议患者行腹水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卵巢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难于发现,待临床表现明显时已接近晚期,主要表现为腹胀伴腹水及腹部包块等,因而约60% 70%的卵巢癌初诊时已为中、晚期。部分卵巢癌因其呈浸润性生长或者弥散性分布,卵巢大小尚正常,腹部包块不明显导致确诊困难而被误诊。阴道超声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卵巢肿瘤的外形大小及内部回声等形态学特征,同时可以显示肿瘤的血流信号,是诊断卵巢肿瘤首选方式。 卵巢正常大小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声像图表现为[1]:双侧卵巢均正常大小,最大直径不超过4.0cm,表面呈结节状,局部可见小乳头状赘生物,多伴有腹水,尤其在腹水衬托下输卵管伞端与卵巢表面结节更为清晰。由于肿瘤较小,血流信号表现为:Ⅰ型肿物周边无血流或可见星点闪烁状、短线状血流,肿瘤内部未见血流信号。Ⅱ型肿瘤内部可见散在星点闪烁状、短线状彩色血流信号,血流走形规则,卵巢肿瘤血流频谱呈舒张期较高流速的低阻力特征,阻力指数为0.29 0.55。本例患者卵巢增大不明显,且无包块回声,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属Ⅰ型。 卵巢正常大小的原发性卵巢上皮癌临床较少见,声像图特征不明显,因此常对腹膜及大网膜的不均匀增厚并伴有大量腹水,肝、脾正常者误诊为原发性腹膜浆液乳头状癌[2,3]或结核性腹膜炎,但后者病变主要波及盆腹腔浆膜面,包括卵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0.11.001 作者单位:100048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通讯作者:张晶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是指乳状或奶油状的腹腔渗液 ,富含甘油三酯 ,是胸内和肠道淋巴液进入腹腔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临床发生率很低。它的形成与淋巴系统破坏有关。国外[1,2 ] 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大约占住院病例的两万分之一 (1∶2 0 0 0 0~ 1∶10 0 0 0 0 ) 护理 1.主要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腹膜炎症刺激或腹部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疼痛,舒适感增加,伤口疼痛缓解。 (2)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胃肠减压、腹膜广泛渗出、发热等)有关。 预期目标:液体得到充分补充。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预期目标: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 (4)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逐渐接近正常。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 预期目标:并发症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腹胀、腹痛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正常呼吸。 2.护理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盆腔,减轻中毒症状,并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翻身,防止褥疮。 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白蛋白等。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镇定、止痛、给氧: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但在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数值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2)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准备:除一般护理外,按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①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②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③输液与营养:继续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同时继续抗感染,饮食情况要根据病情、手术性质而定。 ④腹腔引流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伤口及腹部症状、体征,引流液颜色及数量。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观察有无脱水、休克和代谢紊乱等情况。 ⑥做好伤口护理:防止感染和裂开,及时止痛。

常见症状与体征—腹水

正常腹腔内仅有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腹水是指因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腹腔内液体积聚过多。引起腹水的病因较多,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肿瘤。一般腹水达1000~1500ml才能叩出移动性浊音。一、常见病因 1.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 2.肝脏及门脉系统疾病:肝硬化、肝癌、门静脉血栓形成。 3.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4.腹膜疾病: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 5.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 6.淋巴系统疾病:丝虫病、腹腔淋巴瘤、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 7.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宫外孕破裂、女性生殖系肿瘤。 8.腹腔脏器穿孔或破裂:胃肠穿孔、肝脾破裂。 9.其他:甲状腺功能减低。根据腹水形成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类。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慢性心力衰竭等。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多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如化脓性及结核性腹膜炎等。也可见于非感染性原因,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胆汁、胰液等)。此外尚可见于恶性肿瘤。二、发生机制腹水的机制与产生水肿的各种机制相同,涉及液体静水压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循环受阻,肾脏因素的影响等,其中以前三者最为重要。如门静脉阻塞或门脉系统血管内压增高可以形成腹水;清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种引起血浆清蛋白下降的疾病,无论是摄入减少,吸收障碍抑或合成下降与分解增加均可致清蛋白下降;淋巴回流可因淋巴瘤或转移性肿瘤,丝虫病等引起胸导管或乳糜池梗阻,使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亦可外溢进入腹腔,引起腹水。如有乳糜池梗阻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溢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炎症病变使腹膜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或渗出增加亦引起腹水。肾脏血流减少及肾小球滤过性下降,均可导致水钠潴留,从而促进腹水形成。三、诊断检查腹水量较少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不明显;大量腹水时可出现腹胀,压迫膈肌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查体发现腹部膨隆、脐平甚至脐突出,移动性浊音阳性。应注意与胃肠胀气及巨大卵巢囊肿等鉴别。(一)常规检查 1.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血性腹水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等。 2.透明度:漏出液多透明;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浊。 3.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1.018;渗出液比重多高于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一般不凝固;渗出液易于凝固。 5.pH:结核性腹水pH常<7.30;急性胰腺炎所致腹水的pH>7.30;若pH>7.40,应考虑恶性腹水。 6.细胞计数:漏出液的细胞数较少,常低于100×106/L,渗出液细胞较多,常高于500×106/L;血性腹水时,红细胞数高达5×1010/L以上。 7.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多提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多为结核性或恶性腹水;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性腹水多有结核或恶性肿瘤所致。(二)生化检查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2.蛋白定量试验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25g/L以下,以白蛋白为主;渗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g /L以上。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SAAG),是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最佳指标。SAAG≥11g/L提示门脉高压性腹水,SAAG<11g/L则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 3.葡萄糖测定:漏出液中葡萄糖含量与血糖近似;渗出液中葡萄糖减少。癌性腹水时葡萄糖含量可与血糖相似,但癌细胞有广泛腹膜转移时,糖含量可减少。 4.类脂测定:乳糜性腹水呈乳状混浊。苏丹Ⅲ染色成红色。甘油三酯含量较高(>4.25mmol/L),但胆固醇含量不高。 5.酶活性测定(1)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液中活性与血清相似;渗出液中活性增高,大于200IU/L,且腹水LDH/血清LDH比值大于0. 6.腹水中LDH活性以腹膜癌最高,可大于500IU/L,其次为腹膜炎,结核性腹水略高于正常血清。(2)淀粉酶:各型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腹水淀粉酶活性均可增高。(3)溶菌酶(LZM):其活性以化脓性积液最高,其次为结核性积液,其他性质积液一般低于10mg/L. (4)腺苷脱氨酶(ADA):一般不超过45IU/L,结核性腹膜炎时增高。 6.癌胚抗原(CEA)测定:癌性腹水时多>5μg/L;良性腹水时多<5μg/L. (三)细胞学检查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

腹水诊治流程

腹水是指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腹腔内病理性液体聚积。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游离液体,一般不超过20ml。这些腹腔内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处于进出的动态平衡中。如因种种原因导致这种平衡的失调,腹腔内液体积聚过多,便形成腹水。 一、病因 引起腹水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肝硬化、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根据资料统计,约90%的腹水由这3种疾病产生,其中肝硬化约占60%~85%,肿瘤占5%~15%,结核性腹膜炎占1%~5%。引起腹水的病因列于表34-1。 二、腹水形成的机制 腹水形成的机制因病因不同而各异。 (一)肝硬化腹水 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肝脏和内脏生成的过多淋巴液从肝脏和内脏表面漏入腹腔所致。新的周围动脉扩张学说假设: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使得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和血管充盈不足,从而刺激神经-体液(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1)活性增加。这些体液介质促进水钠的潴留。随着病情发展,血管内容量充盈过度,生成过多的淋巴液。当通过肝窦间隙和Glisson间隙滤出的淋巴液超过了淋巴管回收淋巴液时,就形成了腹水。在肝硬化病人中,由于肝窦毛细血管化使肝窦裂隙闭合,因此,腹水中总蛋白含量常很低。 (二)恶性腹水 即恶性肿瘤导致的腹水。包括腹膜转移癌、广泛肝转移、肝细胞癌以及原发于腹膜的间皮瘤等。癌性腹水形成的机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腹膜转移癌因

癌细胞附着在腹膜上,导致蛋白含量高的液体渗入腹膜腔。广泛肝转移因肝组织被癌细胞代替和/或门静脉被癌栓阻塞导致门脉高压形成。肝细胞癌导致门脉高压形成或门静脉血栓形成。此外,肿瘤病人的低蛋白血症也可加重腹水的形成。 (三)结核性腹水 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腹膜结核病灶的炎症性渗出,也可由结核结节或肿块压迫局部血管和淋巴管使液体渗入腹腔。 (四)心源性腹水 心源性腹水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缩窄性心包炎。回心血量减少和心排出降低引起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从而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和交感神经兴奋,由此导致肾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其机制部分与肝硬化腹水形成相类似。 (五)胰源性腹水 急性胰腺炎、胰导管破裂和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都可形成腹水。胰源性腹水由胰液漏入腹腔所致,含大量淀粉酶,对腹膜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胰源性腹水偶可并发细菌感染和左侧胸腔积液。 (六)胆源性腹水 胆源性腹水见于胆囊、胆道或肠破裂,也可见于胆道手术后胆汁漏入腹膜腔,形成机制类似于胰源性腹水。 (七)淋巴性腹水 广泛的腹膜后损伤、远端脾肾分流或腹腔广泛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被截断,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是指乳状或奶油状的腹腔渗液,富含甘油三酯,是胸内和肠道淋巴液进入腹腔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临床发生率很低。它的形成与淋巴系统破坏有关。国外[1,2 ] 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大约占住院病例的两万分之一(1∶2 0 0 0 0~1∶10 0 0 0 0 ) 护理 1.主要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腹膜炎症刺激或腹部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疼痛,舒适感增加,伤口疼痛缓解。 (2)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胃肠减压、腹膜广泛渗出、发热等)有关。 预期目标:液体得到充分补充。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机体消耗过多有关。 预期目标: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 (4)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逐渐接近正常。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预期目标:并发症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腹胀、腹痛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正常呼吸。 2.护理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盆腔,减轻中毒症状,并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翻身,防止褥疮。 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白蛋白等。 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镇定、止痛、给氧: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但在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数值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 (2)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准备:除一般护理外,按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①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②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③输液与营养:继续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同时继续抗感染,饮食情况要根据病情、手术性质而定。 ④腹腔引流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伤口及腹部症状、体征,引流液颜色及数量。

第三章腹水

第三章腹水 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液体,当积液超过加30Oml时,称为腹水。当积液超过1000ml时,临床上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有重要诊断意义。少量腹水可借助B 超或CT 检出。腹水按其理化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渗出液、乳糜性和血性(见表3 1 ) 第一节漏出性腹水 一、肝性腹水 常见疾病有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见“肝硬化腹水”节 【临床表现】 1 .症状: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精神不振,低热二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出血倾向及月经紊乱。 2 .体征:有慢性肝病面容、黄疽、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有时可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可出现蛙状腹、端坐呼吸。 【诊断】 1 .有慢性肝病或肝炎病史。 2 .有上述临床表现。 3 .内镜检查或吞钡X 线摄片显示食管静脉曲张。 4 . B 超或CT 显示肝外形不整、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等。 5 .肝穿刺或腹腔镜活检可确诊肝硬化。 6 .腹水性质为漏出液。 【治疗】 1 .以卧床休息为主,少盐或无盐饮食,摄人钠盐500mg 一800mg/ d ,进水量限制在5OOml 一1 000ml/ d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 .应用安体舒通20mg , 3 次/日,加用速尿20mg , 2 一3 次/日,联合服用。

3 .每周3 次放腹水,每次放4000ml 一6000ml ,同时静脉输注人体白蛋白20— 40g。 4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输人血浆或人体白蛋白。 5 .对顽固性腹水,可放出腹水5000ml ,通过浓缩处理成500ml ,再静脉回输。 6 .可采用外科治疗行腹腔一颈静脉引流术或胸导管一颈内静脉吻合术。 二、心源性腹水 主要是慢性右心衰竭。 【临床表现] 1 .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增加、腹胀、腹痛、尿少、夜尿。 2 .体征:颈静脉充盈,肝颈返流征阳性。可有胸水,胸骨左缘第 3 一 4 肋间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收缩期吹风性杂音,吸气时增强。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垂部位水肿。 【诊断】 1 .有心脏病史。 2 .有上述临床表现。 3 .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增大。 4 .核磁共振显像检查可评估右室舒张功能。 5 .腹水性质为漏出液。 【治疗】 1 .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限制体力活动,限制钠盐摄人。 2 .应用利尿剂迅速控制症状,待水盐恢复平衡,改成维持量后再加用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三、缩窄性心包炎 结核病仍是其主要病因,其他还有化脓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放射治疗、外伤、胶原组织病、尿毒症及原因不明者。 【临床表现】

乳糜腹的诊断与治疗

乳糜腹 食物中的脂肪经过消化作用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它们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后,被机体合成甘油三酯,然后以乳糜微粒形式进入淋巴管,构成乳糜液的主要成分。乳糜液通过肠系膜淋巴管流入乳糜池,再汇入胸导管,然后进入颈部无名静脉。故小肠淋巴管、乳糜池及胸导管中的淋巴液呈白色乳状液、无臭,呈碱性反应,比重为1.010~1.021,静置后可分3层,上层乳状,中层水样,下层为白色沉淀。白细胞计数约为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培养无细菌生长。 乳糜液漏出进入腹腔刺激腹膜炎发生无菌性化学性炎症改变,腹膜及肠系膜充血、水肿、肥厚,肠壁浆膜下布满白色细小弯曲的乳糜管条纹,肠管苍白。组织学检查:腹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被覆一层炎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并散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呈慢性增生性腹膜炎改变。 先天性乳糜腹是腹腔淋巴管先天性异常所致,即胸导管、肠系膜淋巴总干或乳糜池等处发育不全、缺如、狭窄等致使肠淋巴管内压增高,扩张及破裂,或有先天性裂隙。 后天性乳糜腹可因外伤或手术损伤了淋巴干管导致乳糜腹的发生;腹腔内的感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结核性腹膜炎后可继发乳糜腹;肿瘤或纤维束带压迫可使淋巴管阻塞,远侧淋巴管淤滞、扩张、破裂,形成乳糜腹。

发病机制;食物中的脂肪经过消化作用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它们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后,被机体合成甘油三酯,然后以乳糜微粒形式进入淋巴管,构成乳糜液的主要成分。乳糜液通过肠系膜淋巴管流入乳糜池,再汇入胸导管,然后进入颈部无名静脉。故小肠淋巴管、乳糜池及胸导管中的淋巴液呈白色乳状液、无臭,呈碱性反应,比重为1.010~1.021,静置后可分3层,上层乳状,中层水样,下层为白色沉淀。白细胞计数约为5×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培养无细菌生长。 乳糜液漏出进入腹腔刺激腹膜炎发生无菌性化学性炎症改变,腹膜及肠系膜充血、水肿、肥厚,肠壁浆膜下布满白色细小弯曲的乳糜管条纹,肠管苍白。组织学检查:腹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被覆一层炎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并散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呈慢性增生性腹膜炎改变。 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围增大、体重增加、呼吸困难、厌食、呕吐等。腹部膨隆。营养不良,病程迁延数周至数月。行胸部和腹部手术的患者可发生急性乳糜性腹水,患者体重增加。气短或呼吸困难。非特异性腹痛、体重降低、腹泻和脂肪泻、低蛋白血症、水肿、恶心、淋巴结肿大、进食饱胀、发热、夜汗等其他症状。因在行腹部穿刺前甚少考虑乳糜性腹水而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乳糜性腹水常见体征包括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淋巴结肿大、恶液质、暂时性腹部包块。

腹水形成原因

腹水形成原因 发表者:姜小兵(访问人次:3583) 腹水的概念: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ascites)。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腹水的诊断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水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水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小量腹水则需经超声检查才能发现。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三大类。漏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渗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血性腹水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急性亚大块肝坏死、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积聚于腹腔内的游离液体。正常人的腹腔内可以有少量液体,对内脏起润滑作用。腹水可由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是一个常见的临床体征。依据其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依据其外观可分为浆液性、血性、脓性或乳糜性等。 由于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作用,致使液体从血管与淋巴管内渗入或漏入腹腔而出现腹水。低蛋白血症、钠和水潴留、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灭活功能降低、门静脉高压、肝静脉阻塞、腹膜炎症及恶性肿瘤均为引起腹水的重要因素。腹水的相关症状患者有少量腹水〔3 00~500毫升(ml)〕时,可无明显不适而不易被觉察;有中等量腹水(500~3000mL)时,自觉腹胀,呈膨隆的腹部外形,体检时可有移动性浊音;有大量腹水(3000mL以上)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不同疾病引起的腹水常表现出不同的伴随症状,如发热、黄疸、贫血、肝脾脏肿大、心力衰竭等症状和体征。 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 是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 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白蛋白来维持血浆白蛋白低于25g/ L或同时伴有门静脉高压,液体容易从毛细血管漏入组织间隙及腹腔,若水分漏入腹腔则形成腹水。此种情况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营养缺乏(蛋白摄入不足)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2)钠水潴留: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与

腹水形成的原因

腹水形成的原因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三大类。漏出 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渗出性 腹水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 血性腹水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急性亚大块肝坏死、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发病机制: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每种疾病腹 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 1.全身性因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健康搜索: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白蛋白来维持血浆白蛋白 低于25g/L或同时伴有门静脉高压,液体容易从毛细血管漏入组织间隙及腹腔,若水分漏 入腹腔则形成腹水。此种情况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营养缺 乏蛋白摄入不足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2钠水潴留: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与 右心衰竭时,利钠因子活性降低使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近年认为近曲小管的钠 重吸收机制较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更为重要; 心功能不全及晚期肝硬化引起大量腹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容量感受器及肾小球 装置;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使肾血 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回吸收增加健康搜索促使钠水潴留,使腹水持续不退,因此认为肾脏的钠、水潴留是腹水的持续因素。 3内分泌障碍: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时,肝降解功能减退。一方面抗利尿激素与醛固 酮等灭活功能降低致钠、水潴留;另一方面血液循环中一些扩血管性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增高,这些物质引起外周及内脏小动脉阻力减低健康搜索,心排血量增加,内脏处于高动力 循环状态。 由于内脏血管床扩张,内脏淤血,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及低血压,机体代偿 性释放出血管紧张素Ⅱ及去甲肾上腺素鶒,以维持血压。这样因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系 统释放出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之抗利尿激素释放,引 起肾小管钠、水回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并形成腹水 2.局部性因素

内科学指导:肝硬化腹水与漏出性腹水的鉴别

内科学指导:肝硬化腹水与漏出性腹水的鉴别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个主要表现。由于肝硬化可使免疫功能下降,易合并白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肿瘤等可以引起腹水的疾病。肝硬化病人出现腹水后,腹水的鉴别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有些情况下肝硬化腹水的鉴别仍有难度。 可出现漏出性腹水的疾病包括:心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静脉阻塞性腹水 (如Budd.Chiari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门静脉阻塞)、营养不良性腹水等,甚至包括某些恶性腹水(腹腔内肿瘤结节或肿瘤细胞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压迫了腹腔内静脉血管引起腹水)等。这些疾病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诸多方面均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有明显不同,易于鉴别。 Budd.Chiari综合征临床不太多见,出现腹水的同时可有肝、脾大,很像肝硬化腹水,造成鉴别困难。当疑及Budd.Chiari综合征时可选做腹腔血管造影或多普勒彩超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乳糜腹水是漏出性腹水中一种少见的特殊表现,肝硬化腹水中约0.5%?1.3% 呈乳糜性腹水。肝硬化时由于肝静脉回流不畅肝淋巴液形成过多超过了胸导管引流的能力、肝淋巴液漏出、肝及肠系膜淋巴管扩张引起淋巴管破裂、肝硬化的结节压迫胸

导管而导致回流受阻等原因均可出现乳糜腹水。

肝硬化乳糜腹水要同腹腔内肿瘤、肠系膜淋巴结核等鉴别。当大量淋巴液进入腹腔时,大量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同时也进入了腹腔,导致病人短期内营养不良,体质衰退,甚至死亡。乳糜腹水主要表现依次为腹胀、低蛋白血症、呼吸困难和脂肪泻。腹部淋巴管造影可了解淋巴管堵塞及淋巴液漏出的部位;腹部磁共振可通过淋巴管成像技术协助寻找淋巴管堵塞部位及扩张情况;CT扫描可了解胸导管形态,腹腔是否有肿大淋巴结或肿物压迫胸导管。有人报道可用腹腔镜寻找淋巴管破裂的部位,协助诊断并可对破裂的淋巴管进行缝合治疗。 乳糜腹水要同假性乳糜腹水鉴别。乳糜腹水是不凝固的乳白色液体,静置后分3层,上层为乳状,下层为白色沉淀物,中间为水样液体。比重1.012?1.021, pH7.4,镜下可见脂肪球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苏丹HI染色、乙酬实验均阳性,腹水总蛋白30?80g/L,主要为白蛋白。有人观察到:乳糜腹水中胆固醇含量 (1.67 士0.79mmol/L,甘油三酯含量(1.00 士0.6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3.85 士2.50 mmol/L.假性乳糜腹水也称乳糜样腹水,是腹腔感染后逐渐形成的浆液性腹水,由于脓细胞的脂肪变性使得腹水外观成乳糜样,静置后可见沉淀物质。苏丹HI染色及乙酬试验均阴性,一般不难鉴别。

2021年乳糜性腹水

乳糜性腹水 欧阳光明(2021.03.07) 乳糜性腹水是指乳状或奶油状的腹腔渗液,富含甘油三酯,是胸内和肠道淋巴液进入腹腔所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临床发生率很低。它的形成与淋巴系统破坏有关。国外[1,2 ] 的临床观察显示其大约占住院病例的两万分之一 (1∶2 0 0 0 0~ 1∶10 0 0 0 0 ) 护理 1.主要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 (1)疼痛:与腹膜炎症刺激或腹部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减轻疼痛,舒适感增加,伤口疼痛缓解。 (2)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胃肠减压、腹膜广泛渗出、发热等)有关。 预期目标:液体得到充分补充。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及机体消耗过多有关。预期目标:全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 (4)体温过高:与腹腔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体温逐渐接近正常。 (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盆腔脓肿、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

预期目标:并发症可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低效型呼吸型态:与腹胀、腹痛有关。 预期目标:维持正常呼吸。 2.护理措施 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2)半卧位:有利于腹内渗出液积聚盆腔,减轻中毒症状,并利于炎症局限及引流;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活动下肢,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协助病人翻身,防止褥疮。 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输血、白蛋白等。 4)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镇定、止痛、给氧:对症处理,减轻病人痛苦。但在诊断不明时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6)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数值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腹痛、腹胀情况。 (2)手术前后护理 1)术前准备:除一般护理外,按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2)术后护理: ①卧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②继续禁食、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③输液与营养:继续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及蛋白质,同时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