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属种

中药科属种
中药科属种

中药材科属归类

1

龙胆科——秦艽——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麻花艽——干燥

2

、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干燥根

唇形科3、丹参——丹参——根及根茎4、黄芩——黄芩——干燥根5、夏枯草——夏枯草——干燥果穗6、益母草——益母草——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7、广藿香——广藿香——干燥地上部分

(老枝偏圆柱形,被栓皮,嫩枝方形,有香气)8、香薷——石香薷——干燥地上部分(茎细毛多,穗状花序短胖,顶生或腋生)9、荆芥——荆芥——干燥地上部分(穗状花序细长,常顶生,断面类白色,气香)10、薄荷——薄荷——干燥地上部分(紫棕色,茎方,叶对生,断面中空,棱角绒毛)玄参科11、玄参——玄参——干燥根

12、地黄——地黄——新鲜或干燥块根

茜草科13、巴戟天——干燥根14、栀子——栀子——果实

15、钩藤——干燥带钩茎枝16、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

—干燥全草(花白色,花梗长,叶似蛇舌,全灰白色)葫芦科17、天花粉——栝楼或双边栝楼——干燥块根

桔梗科18、桔梗——桔梗——干燥根

19、党参——党参、川党参、素花党参——干燥根20、南沙参——轮叶沙参或沙参——干燥根

菊科21、云木香——木香——干燥根22、川木香——川木香或灰毛

川木香——干燥根(黑色疣头;剥落处有丝瓜状细经脉)

23、白术——白术——干燥根茎

24

、苍术——

北苍术或茅苍术——干燥根茎

25

、牛蒡子——牛蒡子——果实

26

艾叶——艾——干燥叶(羽状深裂,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绒

毛多,裂开有丝)27、款冬花——款冬——未开放的头状花序C:火炬样,苞片成鳞片状,头部断面有白毛

28、红花——红花——干燥花(水试:水成金黄色,澄清)

西红花一一鸢尾科一一番红花一一干燥柱头(水试:橙黄一一)黄色?

渐变过程)

30、旋覆花一一旋覆花、欧亚旋覆花一一干燥头状花序C:舌状花一

列,管状花数列,苞片披针形,被有绒毛(菊花:舌状花数列)

31、青蒿——黄花蒿——干燥地上部分

32、茵陈——滨蒿、茵陈蒿——干燥地上部分(叶密集或脱落,全体被白色绒毛)

天南星科33、天南星——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块茎34、

半夏——半夏——块茎

35、石菖蒲——石菖蒲——干燥根茎百合科

36、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干燥

鳞茎松贝(怀中抱月)、青贝(两瓣一样大)——来源于前三

种炉贝(马牙嘴、虎皮斑)——来源于梭砂贝母

37、浙贝母——浙贝母——干燥鳞茎38、黄精——黄精——根状茎

39、玉竹——玉竹——干燥根状茎40、重楼——七叶一枝花或

云南重楼——干燥根茎41、知母——知母——干燥根茎42、天冬——天门冬——块根43、麦冬——麦冬——块根

44、姜科芦荟—

45、

—库拉索芦荟或好望角芦荟——

工辛辛士冃、[4甘

叶的液汁浓缩干燥物

干姜—

姜——根状茎

46、莪术——蓬莪

术、广西莪术、温郁金——干燥根茎

47、姜黄——姜黄—

干燥根茎

48、郁金——蓬莪

术、广西莪术、温郁金——块根

49、高良姜——高良姜——干燥根茎

50、砂仁——阳春砂或梭砂——干燥果实(钝三棱、密布钝短刺)

51、白豆蔻——白豆蔻——果实

52、益智仁——益智

——果实(苦瓜鳞)

兰科53、山慈菇——杜鹃兰、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干燥假鳞

54、

及——白及——干燥块茎(2-3 个爪状分支)

55、石斛——环草/ 马鞭/黄草/铁皮/金釵石斛——新鲜或干燥茎木兰科56、厚朴——厚朴、凹叶厚朴——干皮、根皮、枝皮

57、五味子——五味子(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

干燥果实58、辛夷——报春花、武当玉兰、玉兰——干燥花蕾

毛茛科59、川木通——绣球藤、小木通——干燥藤茎

60、牡丹皮——牡丹——干燥根皮61、黄连——黄连(味连)、

三角叶黄连(雅连)、云连(云连)——干燥根茎62、白芍——芍药——干燥根63、赤芍——赤芍、川赤芍——干燥根

64、威灵仙——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干燥根及根茎65、川乌——乌头——干燥母根

66、草乌——北乌头——干燥块根(较干瘪,黑褐色,麻味更重,毒性更大)

67、附子——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68、白头翁——白头翁——干燥根(叶柄残基有灰白色绒毛,近根头处有折状凹洞)

豆科69、鸡血藤——密花豆——干燥藤茎

70、

苏木—

苏木—

干燥心材71、海桐皮——刺桐——树皮

72、

儿茶—

儿茶—

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73、

沙苑子

—扁茎黄芪——干燥种子(肾形;钩内可见种脐)

74、

猪牙皂

—皂荚

—未正常发育的果实75、决明子——决明、

小决明——干燥种子76、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干燥根及根茎77、黄芪——蒙古黄芪、膜荚黄芪——干燥根78、葛根——野葛、甘葛藤(粉葛)——干燥根

79、苦参——苦参——干燥根80、山豆根——越南槐——干燥

根及根茎81、番泻叶一一狭叶/尖叶番泻叶一一干燥小叶C:披针形,黄绿色,

全缘,叶基不对称,微有革质狭叶?:无毛,有压叠

线纹尖叶?:两面均有短绒毛

82、槐米一一槐一一干燥花蕾(C:小,似米粒,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

83、广金钱草一一广金钱草一一干燥地上部分C:叶互生,三出复叶,中间似蒲扇,先端微凹,侧脉羽状

桑科84、桑白皮——桑——干燥根皮

85、火麻仁——大麻——干燥果实

萝藦科

86、香加皮一一杠柳一一干燥根皮(有毒)C:卷筒或槽状,外表面

疏松,鳞片状,易剥落,有特异香味

樟科87、肉桂——肉桂——干燥树皮

88、毕澄茄——山鸡椒——干燥果实

木犀科89、秦皮——苦枥/尖叶/ 宿柱白蜡树、白蜡树——干燥茎皮90、连翘——连翘——干燥果实

芸香科91、黄柏——黄檗(关黄柏)、黄皮树(川黄柏)——干燥树皮川黄柏:有横向椭圆或梭形皮孔(不同于关黄柏)

92、枳壳——酸橙——近成熟果实93、枳实——酸橙——幼果加工品94、香橼——枸橼、香圆——干燥成熟果实

95、陈皮——橘——成熟外果皮9 6、橘红——柚——外果皮

97、吴茱萸——吴茱萸——果实(花椒状)

十字花科98、葶苈子——独行菜(北?)、播娘蒿(南?)——种子

(遇水变黏)99、白芥子—白芥——种子100、北板南根——

菘蓝——干燥根

101、大青叶——菘蓝——干燥叶

爵床科102、南板蓝根

——马蓝——根及根茎

103、穿心莲——穿心莲——干燥地上部分(茎方叶对,整株黑绿色,节膨大,味极苦)

蔷薇科104、覆盆子——华东覆盆子——干燥果实(小草莓)105、

皱皮木瓜——贴梗海棠——近成熟干燥果实

106、光皮木瓜——榠楂——干燥果实

107、山楂——山楂或山里红(北?)、野山楂(南?)——果实

108、苦杏仁——山杏等——干燥种子109、桃仁——桃等——干燥

种子110、乌梅——梅——干燥果实(核表面有针尖样小

孔)111、金樱子——金樱子——干燥果实

石竹科112、王不留行——麦蓝菜——干燥种子113、银柴胡—

—银柴胡——干燥根114、太子参——孩儿参——干燥根

蓼科115、大黄—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干燥根

及根茎16、何首乌——何首乌——干燥块根

117、虎杖——虎杖

——干燥根及根茎(髓部中空,纵切梯状)

伞形科118、小茴香——茴香——果实

119、川芎——川芎

——干燥根茎

120、白芷——白

芷、杭白芷——干燥根

121 、羌活——羌

活、宽叶羌活——干燥根茎及根

122、北沙参——珊瑚菜——

干燥根

123、防风——防风

——干燥根(蚯蚓头、直毛须)

多孔菌科

124、茯苓——茯苓——干燥菌核125、猪苓——猪苓——干燥菌核橄榄科126、乳香——卡氏乳香树及同属其他——皮部切伤后渗

出的油胶树脂

127、没药——没药及同属其他——皮部切伤渗出的油胶树脂

鼠李科128、酸枣仁——酸枣——种子

129、枳椇子——枳椇——种子

薯蓣科130、山药——薯蓣——干燥根茎(有粉性)

鸢尾科131、射干——射干——干燥根茎

13

2、西红花——番红花——干燥柱头

木通科133、大血藤——大血藤——干燥藤茎

五加科134、通草——通脱木——干燥茎髓

135、人参——人参——干燥根136、西洋参——西洋参——干燥根137、三七——三七——干燥根(瘤头身短,铜皮铁骨,体重质坚,

皮木分离,先苦后甜)

水龙骨科138、骨碎补——槲蕨——干燥根茎

139、石韦——庐山/ 有柄石韦、石韦——干燥叶(根茎横走,被有鳞片,叶柄长,全缘,叶背面有红棕色孢子囊群及绒毛,叶革质)瑞香科

140、沉香——白木香——含树脂心材

141、芫花--- 芫花---- 干燥花蕾(3~6朵簇生短花轴,弯曲似虫,

被有绒毛,花萼长)

旌节花科142、小通草——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干燥茎髓(山茱萸科——青荚菜)

马钱科143、马钱子——马钱子——干燥种子(大毒)144、密蒙花——密蒙花——干燥花及其花序(数朵花常密集成花序,全身密被淡黄色绒毛)

柏科145、柏子仁——侧柏——干燥种仁146、侧柏叶——侧柏——干燥枝梢及叶茄科147、枸杞子——宁夏枸杞——果实148、洋金花——白曼陀罗——干燥花(花冠喇叭状,瓣萼均五裂,瓣有短尖,下有3 纵纹)

桑寄生科149、槲寄生——槲寄生——干燥带叶茎枝

150、C:黄棕色,有纵皱纹,节膨大,断面放射状纹理(比石斛硬)

151、桑寄生——桑寄生——干燥带叶茎枝(表面有皮孔)

中药科属分类口决原创

中药科属分类口决原创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远志科:远志黑三棱科:三棱杜仲科:杜仲泽泻科:泽泻续断科:续断商陆科:商陆百部科:百部紫草科:紫草马钱科:马钱子山茱萸科:山茱萸桑科:桑白皮麻黄科:麻黄车前科:车前草海金沙科:沙金沙 堇菜科:紫花地丁 柏科:侧柏叶 樟科:肉桂 大戟科:巴豆 蚌壳蕨类:狗脊 鳞毛蕨类:贯众 报春花科:金钱草 马尾科:海藻 列当科:肉苁蓉 马兜铃科:细辛 黎科:地肤子 莎草科:香附 薯预科:山药 小檗科:淫羊藿 桃金娘科:丁香

三白草科:鱼腥草 瑞香科:沉香 鼠李科:酸枣仁 漆树科:五倍子 罂粟科:延胡索 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麦角菌科:冬草夏草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棕榈科:梹榔、血竭 防已科:防已、北豆根 (北防) 苋科:牛膝、川牛膝风吹草低见牛羊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 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 橄榄科:乳香、没药 桑寄生科:槲寄生、桑寄生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大木 龙胆科:龙胆、秦艽九龙 鸢尾科:射干、西红花西边射下一尾鸟爵床科:穿心莲、青黛

葫芦科:天花粉、瓜萎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秦木牛在五连 多孔菌:灵芝、茯苓、猪苓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南沙党种桔梗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十大板子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唱(菖)半天 茄科:枸杞、地骨皮、洋金花。 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蓼大青叶何大虎撒尿 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栀子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兰天白石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南五味子五姨厚侍木兰 萝摩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通草洋人三通 芸香科:黄柏、关黄柏、白鲜皮、枳壳、吴茱萸(吴芸香家的枳壳又黄又白姜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我欲沙炒姜豆,益智) 唇形科:紫苏叶、广霍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丹参、黄芩

中药鉴定学 科属分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 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 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棉毛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 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有10种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马兜铃科:细辛。 (2)含2个种的科有10科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苋科,怀牛川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龙胆科,龙胆加秦艽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科,银柴太子参。 萝藦科:徐长卿、香加皮。萝藦科,香加徐长卿 樟科:桂枝、肉桂。樟科,桂枝加肉桂, 桑科:桑叶、桑白皮。桑科,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科,菟丝牵牛子, 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科,乳香加没药,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葫芦科,瓜蒌加天花粉。 (3)含3个种的科有7科 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科,蓼大青大黄何首虎杖,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十字花科,大青葶板。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科,桔梗党南参,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木兰科,厚辛夷五味。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香科,吴枳白黄柏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木犀科,秦皮连女贞,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科,地黄胡黄玄。 (4)含4个种的科有1科 茄科:洋金花、枸杞子、地骨皮。茄科,金花枸地骨。 (5)含5个种的科有2科 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通草。五加科:人参三七通西洋,茜草科:巴戟天、茜草、栀子、钩藤。茜草科:栀子钩茜巴。(6)含7个种的科有1科 唇形科:丹参、黄芩、紫苏叶、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唇形科:藿香薄荷紫丹参,黄芩荆芥益母草。 (7)含8个种的科有1科 蔷薇科:地榆、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枇杷叶蔷薇科:榆楂苦杏木,桃仁金枇乌。

中药名称及其基源、科属大全

中药名称及其来源、科属大全 断续:川断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断续的根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蔓荆单叶蔓荆的果实 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海螵蛸(piao xiao):乌贼科植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 炒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种子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炒川楝(lian)子:楝科植物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成熟果实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灵芝:多孔菌类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茯苓:多空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或腐寄生、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根部生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德干树树皮 甘松:败酱科多年生草本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 炒地龙干:巨蚓科动物参环全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炒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木贼: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 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滑石: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 醋香附:莎(suo)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紫草: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 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的根与花 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干燥花粉 百部: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炒僵蚕: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的僵菌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五倍子:漆树科植物肤木、青麸(fu)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ying. v) 密蒙花:马前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浙贝母: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土茯苓:百合科植物的光叶菝葜(ba qia)的根茎 天冬: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 玉竹:为百合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 夏枯草:唇形科双子叶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175种常用中药大全彩图

74.赤芍: 为芍药的一种。现今药材赤芍都为芍药组多种野生植物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 功效分类:清热凉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芍药科。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75.白芍:是芍药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 别名:金芍药、芍药。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 主治: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 用药禁忌:虚寒之证不宜单独应用。反藜芦。

76.蒲黄: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 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 的花粉。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香蒲科。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 蒲草黄。 性味: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肝经;心经;脾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 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 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 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 阴下湿痒。 用药禁忌:孕妇慎服。 77.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 仁。 功效分类:收涩药;补肾药;健脾药 科属分类:睡莲科。 别名:卵菱、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 乌头、水流黄、水鸡头、肇实、刺莲藕、刀 芡实、鸡头果、鸡头苞、刺莲蓬实。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经;肾经;心经;胃经;肝经。 功能: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白浊;淋浊;带下;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用药禁忌: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滞不化 者慎服。

中药科属种

中药材科属归类 1 、 龙胆科——秦艽——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麻花艽——干燥 根 2 、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干燥根 唇形科3、丹参——丹参——根及根茎4、黄芩——黄芩——干燥根5、夏枯草——夏枯草——干燥果穗6、益母草——益母草——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7、广藿香——广藿香——干燥地上部分 (老枝偏圆柱形,被栓皮,嫩枝方形,有香气)8、香薷——石香薷——干燥地上部分(茎细毛多,穗状花序短胖,顶生或腋生)9、荆芥——荆芥——干燥地上部分(穗状花序细长,常顶生,断面类白色,气香)10、薄荷——薄荷——干燥地上部分(紫棕色,茎方,叶对生,断面中空,棱角绒毛)玄参科11、玄参——玄参——干燥根 12、地黄——地黄——新鲜或干燥块根 茜草科13、巴戟天——干燥根14、栀子——栀子——果实 15、钩藤——干燥带钩茎枝16、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 —干燥全草(花白色,花梗长,叶似蛇舌,全灰白色)葫芦科17、天花粉——栝楼或双边栝楼——干燥块根 桔梗科18、桔梗——桔梗——干燥根 19、党参——党参、川党参、素花党参——干燥根20、南沙参——轮叶沙参或沙参——干燥根 菊科21、云木香——木香——干燥根22、川木香——川木香或灰毛 川木香——干燥根(黑色疣头;剥落处有丝瓜状细经脉) 23、白术——白术——干燥根茎 24 、苍术—— 北苍术或茅苍术——干燥根茎

25 、牛蒡子——牛蒡子——果实 26 艾叶——艾——干燥叶(羽状深裂,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绒 、 毛多,裂开有丝)27、款冬花——款冬——未开放的头状花序C:火炬样,苞片成鳞片状,头部断面有白毛 28、红花——红花——干燥花(水试:水成金黄色,澄清) 西红花一一鸢尾科一一番红花一一干燥柱头(水试:橙黄一一)黄色? 渐变过程) 30、旋覆花一一旋覆花、欧亚旋覆花一一干燥头状花序C:舌状花一 列,管状花数列,苞片披针形,被有绒毛(菊花:舌状花数列) 31、青蒿——黄花蒿——干燥地上部分 32、茵陈——滨蒿、茵陈蒿——干燥地上部分(叶密集或脱落,全体被白色绒毛) 天南星科33、天南星——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块茎34、 半夏——半夏——块茎 35、石菖蒲——石菖蒲——干燥根茎百合科 36、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干燥 鳞茎松贝(怀中抱月)、青贝(两瓣一样大)——来源于前三 种炉贝(马牙嘴、虎皮斑)——来源于梭砂贝母 37、浙贝母——浙贝母——干燥鳞茎38、黄精——黄精——根状茎 39、玉竹——玉竹——干燥根状茎40、重楼——七叶一枝花或 云南重楼——干燥根茎41、知母——知母——干燥根茎42、天冬——天门冬——块根43、麦冬——麦冬——块根

中药名称及其基源、科属大全

断续:川断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断续地根 山药:薯蓣科植物薯蓣地干燥根茎 蔓荆子:马鞭草科植物蔓荆单叶蔓荆地果实 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地干燥成熟种子 海螵蛸():乌贼科植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地内壳 炒王不留行:石竹科植物麦蓝菜地干燥种子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地干燥块根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地干燥草质茎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地干燥花蕾 泽泻:泽泻科植物泽泻地干燥块茎 炒川楝()子:楝科植物落叶乔木川楝树地成熟果实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地带叶柄残基地根茎 灵芝:多孔菌类真菌赤芝或紫芝地干燥子实体 茯苓:多空菌科真菌茯苓地干燥菌核、寄生或腐寄生、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根部生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地干燥根茎 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德干树树皮 甘松:败酱科多年生草本甘松地干燥根及根茎 炒地龙干:巨蚓科动物参环全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地干燥体炒酸枣仁:鼠李科植物酸枣地干燥成熟种子 木贼:木贼科植物木贼地全草 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地干燥块茎 滑石: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 醋香附:莎()草科植物莎草地干燥根茎 紫草: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地干燥根 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地干燥根 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地根与花 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地干燥根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其他植物地干燥花粉 百部: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地干燥块根 淫羊藿:小檗科淫羊藿地干燥地上部分 炒僵蚕:蚕蛾科昆虫家蚕龄地幼虫感染地僵菌而致死地幼虫干燥体 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地干燥成熟果肉 五倍子:漆树科植物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地虫瘿(. ) 密蒙花:马前科植物密蒙花地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结香:瑞香科植物结香地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地干燥根茎 浙贝母:百合科植物浙贝母地鳞茎 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地干燥块根 土茯苓:百合科植物地光叶菝葜()地根茎 天冬:百合科植物天门冬地干燥块根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地干燥根茎 玉竹:为百合植物玉竹地干燥根茎 夏枯草:唇形科双子叶植物夏枯草地干燥果穗 紫苏叶:唇形科植物紫苏地干燥叶(或带嫩枝)

中草药科属

中草药科属 A B 柏科:侧柏 百合科:百合、光叶菝葜(土茯苓)、大叶(小叶、心形叶)菝葜、绵枣儿、沿阶草、麦冬、阔叶山麦冬、天门冬、假天冬、石刁柏、紫萼、萱草、开口箭、多花黄精、玉竹、蜘蛛抱蛋(一叶兰)、山菅兰 报春花科:过路黄、聚花过路黄、星宿菜、泽珍珠菜 C 酢浆草科:大花(红花)酢浆草 车前科:车前(毛、平……) 唇形科:益母草(茺蔚)、小鱼仙草、香薷、薄荷(紫茎)、连钱草、香茶菜、半支莲、藿香、夏枯草(白毛)、宝塔菜(草石蚕)、荔枝草、广放风、白苏、紫苏、罗勒、韩信草、关公须、地瓜儿苗、风轮菜、瘦风轮、凉粉草 D 大戟科:乳浆大戟、京大戟、草本叶下珠、木本(青灰)叶下珠、算盘子、斑地锦、叶包珠(铁苋菜)、泽漆、蓖麻、乌桕、蜜柑草、油桐、白背、地构叶、石岩枫、红背桂花、飞扬草 冬青科:龟甲冬青、枸骨、秤星树(梅叶冬青) 豆科:野大豆、野葛、野扁豆、双荚决明、草决明、望江南、含羞草决明、伞房决明、苦参、多花木蓝、紫荆、田菁、紫藤、圆锥山蚂蝗、大托叶猪矢豆、黄檀、龙爪槐、人字草、截叶铁扫帚、大叶千斤拔、小巢菜、胡枝子、补骨脂、含羞草、皂荚、锦鸡儿 杜鹃花科:野杜鹃、乌饭树 杜英科:杜英 杜仲科:杜仲 椴树科:长蒴黄麻、甜麻 E F 番杏科:粟米草 防己科:千金藤、金线吊乌龟、防己、蝙蝠葛、山乌龟、木防己 凤仙花科:凤仙花 G H 海金沙科:海金沙 海桐花科:海桐 禾本科:白茅、牛筋草、荩草、五节芒、硬骨草、画眉草、(阔叶)箬竹、狗尾巴草、淡竹

叶、铁线草、薏苡 葫芦科:瓜蒌(括楼)、丝瓜、南瓜、黄瓜、赤瓟 胡桃科:枫杨 胡颓子科:胡颓子、木半夏 黄杨科:(小叶)黄杨 I J 夹竹桃科:夹竹桃、络石藤、罗布麻 姜科:姜花、郁金 桔梗科:桔梗、半边莲、蓝花参、党参、聚叶沙参、羊乳(四叶参) 堇菜科:紫花地丁、戟叶堇菜、鸡腿堇菜、蔓茎堇菜(七星莲) 锦葵科:木槿、蜀葵、箭叶秋葵、黄秋葵、冬葵、肖梵天花、木芙蓉、白背黄花稔、玫瑰茄金缕梅科:白花(红花)檵木、枫香树、蚊母树 金粟兰科:草珊瑚 金丝桃科:金丝梅 菊科:一点红、蒲公英、大蓟、小蓟、菊芋、百日菊、狼把草、鬼针草、一年蓬、飞蓬、苦苣、苦荬、飞廉、金纽扣(天文草)、座地菊、金鸡菊、波斯菊、田基黄、红花、亳菊、苍术、白术、艾、茵陈、青蒿、牛蒡、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枝黄花、蓍草、天名精、豨莶草、千里光、鳢肠(墨旱莲)、鼠曲草、牛膝菊、马兰、三脉叶马兰(三脉紫菀)、白苞蒿、野茼蒿、香青、齿叶橐吾、金盏菊、东风菜、小蓬草、林泽兰(多须公) 爵床科:爵床、穿心莲 景天科:垂盆草、珠芽景天、景天三七、八宝景天、凹叶景天 K 苦木科:苦树 L 兰科:白芨、绶草 蓝果树科(珙桐科):喜树 藜科:藜、地肤 楝科:苦楝 蓼科:红蓼(东方蓼、荭草)、辣蓼、刺蓼、贯叶蓼(杠板归)、蓼子草 柳叶菜科:丁香蓼 龙胆科:龙胆桃叶蓼、掌叶蓼、金荞麦、虎杖、何首乌、金线草、羊蹄、萹蓄 萝藦科:白薇、绣球花、汽球花(钉头果) M 马鞭草科:马鞭草(柳叶)、大青叶、牡荆、黄荆、臭牡丹、马缨丹、兰香草、紫珠、状元红、莸 马齿苋科:马齿苋、土人参 马兜铃科:马兜铃 马钱科:醉鱼草

中药科属分类(口决原创 (1) (1)

远志科:远志黑三棱科:三棱杜仲科:杜仲泽泻科:泽泻续断科:续断商陆科:商陆百部科:百部紫草科:紫草马钱科:马钱子山茱萸科:山茱萸桑科:桑白皮麻黄科:麻黄车前科:车前草海金沙科:沙金沙 堇菜科:紫花地丁 柏科:侧柏叶 樟科:肉桂 大戟科:巴豆 蚌壳蕨类:狗脊 鳞毛蕨类:贯众 报春花科:金钱草 马尾科:海藻 列当科:肉苁蓉 马兜铃科:细辛 黎科:地肤子 莎草科:香附 薯预科:山药 小檗科:淫羊藿 桃金娘科:丁香

三白草科:鱼腥草 瑞香科:沉香 鼠李科:酸枣仁 漆树科:五倍子 罂粟科:延胡索 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麦角菌科:冬草夏草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棕榈科:梹榔、血竭 防已科:防已、北豆根 (北防) 苋科:牛膝、川牛膝风吹草低见牛羊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 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 橄榄科:乳香、没药 桑寄生科:槲寄生、桑寄生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大木 龙胆科:龙胆、秦艽九龙 鸢尾科:射干、西红花西边射下一尾鸟爵床科:穿心莲、青黛

葫芦科:天花粉、瓜萎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秦木牛在五连 多孔菌:灵芝、茯苓、猪苓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南沙党种桔梗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十大板子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唱(菖)半天 茄科:枸杞、地骨皮、洋金花。 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蓼大青叶何大虎撒尿 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栀子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兰天白石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南五味子五姨厚侍木兰 萝摩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通草洋人三通 芸香科:黄柏、关黄柏、白鲜皮、枳壳、吴茱萸(吴芸香家的枳壳又黄又白姜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我欲沙炒姜豆,益智) 唇形科:紫苏叶、广霍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丹参、黄芩

中药科属分类口决原创

远志科:远志 泽泻科:泽泻 百部科:百部 山茱萸科:山茱萸车前科:车前草黑三棱科:三棱 续断科:续断 紫草科:紫草 桑科:桑白皮 海金沙科:沙金沙 杜仲科:杜仲 商陆科:商陆 马钱科:马钱子 麻黄科:麻黄 堇菜科:紫花地丁 柏科:侧柏叶樟科:肉桂大戟科:巴豆 蚌壳蕨类:狗脊 鳞毛蕨类:贯众 报春花科:金钱草马尾科:海藻 列当科:肉苁蓉 马兜铃科:细辛黎科:地肤子莎草科:香附薯预科:山药小檗科:淫羊藿桃金娘科:丁香

三白草科:鱼腥草 瑞香科:沉香 鼠李科:酸枣仁 漆树科:五倍子 罂粟科:延胡索 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麦角菌科:冬草夏草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棕榈科:梹榔、血竭 防已科:防已、北豆根( 苋科:牛膝、川牛膝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橄榄科:乳香、没药桑寄生科:槲寄生、桑寄生木通科:木通、大血藤龙胆科:龙胆、秦艽 北防)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木 九龙 鸢尾科:射干、西红花西边射下一尾鸟爵床科:穿心莲、青黛

葫芦科:天花粉、瓜萎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多孔菌:灵芝、茯苓、猪苓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 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茄科:枸杞、地骨皮、洋金花。 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蓼 大青叶 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梔子 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南五味子 萝摩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通草 洋人三通 芸香科:黄柏、关黄柏、白鲜皮、枳壳、吴茱萸 (吴芸香家的枳壳又黄又白 姜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豆蔻、益智 (我欲沙炒姜豆,益智) 唇形科:紫苏叶、广霍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 丹参、黄苓 秦木牛在五连 南沙党种桔梗 十大板子 唱(菖)半天 何大虎撒尿 兰天白石 五姨厚侍木兰

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蕨科:狗脊‘绵马贯众 豆 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茂、沙苑子、苏木、降香、鸡血藤、合欢皮、 番泻叶、槐花、决明子、补骨脂、广金钱草、儿茶。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土茯苓。 毛英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丹皮、川木通。 伞形科:当归、白芷、羌活、前胡、川苇、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小茴香、蛇 床子、阿魏:> 菊 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苑、艾叶、款冬花、红花、牛莠子、鹤虱、 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菊花。 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尊苗子。 爵床科:南板蓝根、青黛、穿心莲。 五加科:人参、红参、洋参、三七、通草亠记:红洋人通五加七 ?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梔子、白花蛇舌草。 姜 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草豆蔻、豆蔻、益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兰科:天麻、 白及、石斛、铁皮石斛。记:兰天白石 芸香科:黄柏、 关黄柏、白鲜皮、吴茱萸、枳壳。 唇形科:丹参、 黄苓、苏叶、荆芥、广霍香、薄荷、香需、益母草、半枝莲。 蔷薇科:地榆、 枇杷叶、苦杏仁 桃仁 乌梅、金樱子、山楂、木瓜。 蓼科:大黄、 虎杖、何首乌、蓼大青叶。

19.软体动物门: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螺鞘。 20.节肢动物门:全蝎、虫吴蚣、土鳖虫、桑螺躺、斑螯(芫青科)、僵蚕、蜂蜜n 21.脊索动物门:海马、蟾酥、龟甲、鳖甲、蛤 粉、金钱白花蛇、薪蛇、乌梢蛇、鸡内金、麝 香、鹿茸、牛黄、羚羊角。 22.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23.木通科:木通、大血藤n 24.罂粟科:元胡、苦地丁。 25.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 26.英科:牛膝、川牛膝。 27.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28.葫芦科:天花粉、瓜篓, 29.桔梗科:党参、南沙参、桔梗。 30.龙胆科:龙胆、秦苑。 31.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32.茄科:地骨皮、枸杞子、洋金花。 33.禾本科:慧裁仁、淡竹叶。 34.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35.棕梱科:槟榔、血竭。 36.莺尾科:射干、西红花。40.小聚科:淫羊翟。 41.大戟科:巴豆。 42.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43.鼠李科:酸枣仁。 44.列当科:肉茨蓉。 45.白磨科:雷丸 46.莎草科:香附。 47.香蒲科:蒲黄。 48.柏科:侧柏叶。 49.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 50.葡萄科:白菠。 51.藜科:地肤子。 52.薯裁科:山药。 53.桑科:桑白皮。 54.瑞香科:沉香。 55?樟科:肉桂、天然冰片。

中药鉴定学 科属分类

中药鉴定学——来源总结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 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 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二)藻类(1种) 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 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棉毛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 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防己科:防己、北豆根;远志科:远志;紫草科:紫草;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有10种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马兜铃科:细辛。 (2)含2个种的科有10科 苋科:怀牛膝、川牛膝。苋科,怀牛川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龙胆科,龙胆加秦艽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科,银柴太子参。 萝藦科:徐长卿、香加皮。萝藦科,香加徐长卿 樟科:桂枝、肉桂。樟科,桂枝加肉桂, 桑科:桑叶、桑白皮。桑科,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科,菟丝牵牛子, 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科,乳香加没药,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葫芦科,瓜蒌加天花粉。

中药鉴定学科属目录资料

5章根及根茎类中药 药材及其附药的: (1)来源、产地、采收加工(2)性状鉴别(3)显微鉴别(4)化学成分(5)理化鉴别 )带“*”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9)含量测定((7)浸出物(8(6)检查 ①1.狗脊: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2.绵马贯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3.细辛: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 大黄: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4.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5.何首乌、虎杖 * : 6.牛膝: 来源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商陆;川牛膝 7.川乌: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威灵仙;草乌 8.附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赤芍 9.白芍: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10.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 11.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北豆根 12.延胡索(元胡):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13.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山豆根 14.苦参15.葛*: 根(附:粉葛):来源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甘草 16.*: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芪*: 黄芪的干燥根 17.*: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18.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西洋参的干燥根 19.*: 来源为五*: 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 20.三七21.白芷:伞形种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羌活;藁本 22.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前胡 23.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北沙参 24.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习称“关防风”藁本 伞形科植物柴胡及狭叶柴胡等的干燥根 25.柴胡* 秦艽龙胆:来源为龙胆*: 科植物26.龙胆27.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 28.丹参: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29.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30.玄参: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31.地黄: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胡黄连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32.巴戟天茜草 *: 33.天花粉: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34.桔梗: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南沙参 35.党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36.木香: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川木香;紫菀 37.白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38.苍术: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39.泽泻: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中药鉴定科属

中药鉴定科属的总结 A921897495 10级被浏览202次 2013.06.02 一下是总结的常用中药科属,但不好记,记了容易忘?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口诀吗? 麻黄科:麻黄+麻黄根 樟科:桂枝+肉桂、荜澄茄、乌药、樟脑 唇形科:紫苏子、香薷、荆芥、薄荷、夏枯草、黄芩、藿香、丹参、益母草、泽兰 姜科:生姜、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高良姜、郁金、姜黄、莪术、益智仁 伞形科:防风、羌活、白芷、藁本、芫荽、柴胡、独活、小茴香、阿魏、南鹤虱、川芎、前胡、羊红膻、当归、北沙参、明党参、蛇床子 马兜铃科:细辛、寻骨风、广(木)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 菊科:苍耳、鹅不食草、牛蒡子、菊花、蒲公英、野菊花、漏芦、千里光、青蒿、豨莶草、雪莲花、佩兰、苍术、茵陈、木香、北鹤虱(天明精)、小蓟、大蓟、艾叶、红花、刘寄奴、旋覆花、紫菀、款冬花、冰片(大艾)、白术、墨旱莲 木兰科:辛夷、厚朴、八角茴香、五味子百合科:葱白、知母、重楼、土茯苓、芦荟、薤白、川贝母、浙贝母、韭菜子、百合、麦冬、天冬、玉竹、黄精、大蒜 桑科: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火麻仁(大麻)、楮实子 马鞭草科:蔓荆子、臭梧桐、紫珠 毛茛科:升麻、黄连、马尾连、白头翁、牡丹、赤芍+白芍药、威灵仙、乌头+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关白附、九节菖蒲 豆科:葛根、淡豆豉、决明子、苦参、苦豆子、山豆根、绿豆、番泻叶、海桐皮、鸡骨草、刀豆、槐花、降香、鸡血藤、苏木、儿茶、皂荚、合欢(树)皮、黄芪、扁豆、甘草、补骨脂、沙苑子、胡芦巴 禾本科:芦苇根、竹叶、淡竹叶、薏苡仁、玉米须、大麦芽、稻芽、谷芽、白茅根、竹茹+竹沥、天竺黄、浮小麦、糯米根须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丝瓜络、冬瓜皮、葫芦、南瓜子、罗汉果、绞股蓝、甜瓜蒂、木鳖子 茜草科:栀子、白花蛇舌草、红芽大戟、鸡矢藤、茜草、钩藤、巴戟天 马钱科:密蒙花、马钱子 苋科:青葙子、牛膝、鸡冠花 芸香科:黄柏、白鲜皮、吴茱萸、花椒、橘皮、化橘红(柚)、枳实+枳壳(橙)、佛手、香橼 龙胆科:龙胆草、秦艽木犀科:秦皮(白蜡树)、连翘、女贞子【易考站整理】小檗科:三颗针、淫羊藿 忍冬科:金银花+忍冬藤爵床科:穿心莲、青黛+板蓝根大青叶(马蓝部分) 十字花科: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荠(荠)菜、莱菔子(萝卜)、白芥子、葶苈子 蕨类:贯众、狗脊、 蓼科:蓼大青叶、青黛(蓼蓝部分)、拳参、金荞麦、大黄、萹蓄、虎杖、羊蹄、何首乌 木通科:大血藤、木通 败酱科:败酱草+墓头回、甘松、缬草 鸢尾科:射干、藏红花防己科:北豆根、金果榄、青风藤、粉(汉)防己 真菌:马勃、茯苓、猪苓、雷丸、灵芝 橄榄科:青果(橄榄)、乳香树、没药树 茄科:锦灯笼、地骨皮+枸杞子、洋金花(白曼陀罗)、华山参 紫葳科:木蝴蝶、凌霄花 苦木科:鸦胆子、椿皮(臭椿) 大戟科:地锦草、甘遂、(京)大戟、巴豆、千金子、泽漆、珍珠草 蔷薇科:委陵菜、翻白草、郁李仁、木瓜、石楠叶、玫瑰花、绿萼梅(梅花)+乌梅、山楂、鹤芽草+仙鹤草、地榆、桃仁、月季花、苦杏仁、甜杏仁、枇杷叶、覆盆子、金樱子 桔梗科:半边莲、桔梗、党参、南沙参 兰科:山慈菇、白及、天麻、石斛

常用中药大全(有彩图可打印)

35.益智仁:姜科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效分类:补益药、温里药。 科属分类:姜科。 别名:益智子、益智。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经;肾经。 功能: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海南,福建、广西、云南亦有栽培。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36.石苇: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别名石樜、石皮等,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毡毛石韦、有柄石韦、北京石韦或西南石韦的叶。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肺、膀胱经。 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主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用药禁忌: 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7.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功效分类:清化热痰药。 科属分类:百合科。 别名:土贝母、浙贝、象贝、象贝母、大贝母。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心经。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阴蔽处或竹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用药禁忌:寒痰、湿痰及脾胃虚寒者慎服。 38.紫苑:为多年生宿根花卉。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安徽等地。 别名: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山白菜 科属:菊科、紫苑属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性温,味苦、辛。 功效与作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 脓血;小便不利。用于痰多喘咳,新 久咳嗽,劳嗽咳血。功能主治:润肺 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 久咳嗽、劳嗽咳血。 用药禁忌:有实热者忌服。

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1.蕨科:狗脊,绵马贯众 2.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沙菀子、苏木、降香、鸡血藤、合欢皮、 番泻叶、槐花、决明子、补骨脂、广金钱草、儿茶。 3.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土茯苓。 4.毛莨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丹皮、川木通。 5.伞形科:当归、白芷、羌活、前胡、川芎、藳本、防风、柴胡、北沙参、小茴香、蛇 床子、阿魏。 6.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艾叶、款冬花、红花、牛蒡子、鹤虱、 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菊花。 7.芸香科:黄柏、关黄柏、白鲜皮、吴茱萸、枳壳。 8.唇形科:丹参、黄芩、苏叶、荆芥、广藿香、薄荷、香薷、益母草、半枝莲。 9.蔷薇科:地榆、枇杷叶、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山楂、木瓜。 10.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蓼大青叶。 11.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 12.爵床科:南板蓝根、青黛、穿心莲。 13.五加科:人参、红参、洋参、三七、通草。记:红洋人通五加七 14.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15.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栀子、白花蛇舌草。 16.姜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草豆蔻、豆蔻、益智。 17.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记:兰天白石 18.木兰科:厚朴、五味子、南五味子、辛夷。记:木兰厚五夷

19.软体动物门: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 20.节肢动物门: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斑蝥(芫青科)、僵蚕、蜂蜜。 21.脊索动物门:海马、蟾酥、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鸡内金、 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 22.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23.木通科:木通、大血藤。 24.罂粟科:元胡、苦地丁。 25.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 26.苋科:牛膝、川牛膝。 27.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28.葫芦科:天花粉、瓜蒌。 29.桔梗科:党参、南沙参、桔梗。 30.龙胆科:龙胆、秦艽。 31.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32.茄科:地骨皮、枸杞子、洋金花。 33.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 34.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35.棕榈科:槟榔、血竭。 36.鸢尾科:射干、西红花。 37.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38.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39.桃金娘科:丁香。40.小檗科:淫羊藿。 41.大戟科:巴豆。 42.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43.鼠李科:酸枣仁。 44.列当科:肉苁蓉。 45.白磨科:雷丸 46.莎草科:香附。 47.香蒲科:蒲黄。 48.柏科:侧柏叶。 49.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 50.葡萄科:白蔹。 51.藜科:地肤子。 52.薯蓣科:山药。 53.桑科:桑白皮。 54.瑞香科:沉香。 55.樟科:肉桂、天然冰片。 56.楝科:苦楝皮 57.三白草科:鱼腥草

中药鉴定科属归纳

[中药鉴定]中药鉴定科属归纳 麻黄科:麻黄、麻黄根 樟科:桂枝、肉桂、荜澄茄、乌药、樟脑 唇形科:紫苏子、香薷、荆芥、薄荷、夏枯草、黄芩、藿香、丹参、益母草、泽兰姜科:生姜、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高良姜、郁金、姜黄、莪术、益智仁 伞形科:防风、羌活、白芷、藁本、柴胡、独活、小茴香、阿魏、川芎、前胡、当归、北沙参、明党参、蛇床子 马兜铃科:细辛、寻骨风、广(木)防己、关木通、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 菊科:苍耳、牛蒡子、菊花、蒲公英、野菊花、漏芦、千里光、青蒿、豨莶草、佩兰、苍术、茵陈、木香、小蓟、大蓟、艾叶、红花、刘寄奴、旋覆花、紫菀、款冬花、冰片、白术、墨旱莲 木兰科:辛夷、厚朴、八角茴香、五味子 百合科:葱白、知母、重楼、土茯苓、芦荟、薤白、川贝母、浙贝母、百合、麦冬、天冬、玉竹、黄精、大蒜 桑科: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火麻仁、楮实子 马鞭草科:蔓荆子、臭梧桐、紫珠 毛茛科:升麻、黄连、白头翁、牡丹、赤芍、白芍药、威灵仙、乌头、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 豆科:葛根、淡豆豉、决明子、苦参、山豆根、番泻叶、海桐皮、鸡骨草、槐花、降香、鸡血藤、苏木、儿茶、合欢皮、黄芪、扁豆、甘草、补骨脂、沙苑子、胡芦巴 禾本科:芦根、竹叶、淡竹叶、薏苡仁、玉米须、麦芽、稻芽、谷芽、白茅根、竹茹、竹沥、天竺黄、浮小麦、糯米根须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丝瓜络、冬瓜皮、葫芦、南瓜子、罗汉果、绞股蓝、木鳖子 茜草科:栀子、白花蛇舌草、红大戟、茜草、钩藤、巴戟天 马钱科:密蒙花、马钱子 苋科:青葙子、牛膝、鸡冠花 芸香科:黄柏、白鲜皮、吴茱萸、花椒、橘皮、化橘红、枳实、枳壳、佛手、香橼 龙胆科:龙胆草、秦艽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小檗科:三颗针、淫羊藿 忍冬科:金银花、忍冬藤 爵床科:穿心莲、青黛、板蓝根、大青叶 十字花科: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 蕨类:贯众、狗脊 蓼科:蓼大青叶、青黛、拳参、金荞麦、大黄、萹蓄、虎杖、何首乌 木通科:大血藤、木通 败酱科:败酱草、甘松 鸢尾科:射干、藏红花

中药科属种

中药材科属归类 1、龙胆科——秦艽——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麻花艽——干燥根 2、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内蒙紫草——干燥根 唇形科3、丹参——丹参——根及根茎4、黄芩——黄芩——干燥根5、夏枯草——夏枯草——干燥果穗6、益母草——益母草——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7、广藿香——广藿香——干燥地上部分(老枝偏圆柱形,被栓皮,嫩枝方形,有香气) 8、香薷——石香薷——干燥地上部分(茎细毛多,穗状花序短胖,顶生或腋生) 9、荆芥——荆芥——干燥地上部分(穗状花序细长,常顶生,断面类白色,气香) 10、薄荷——薄荷——干燥地上部分(紫棕色,茎方,叶对生,断面中空,棱角绒毛) 玄参科11、玄参——玄参——干燥根 12、地黄——地黄——新鲜或干燥块根 茜草科13、巴戟天——干燥根14、栀子——栀子——果实15、钩藤——干燥带钩茎枝16、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干燥全草(花白色,花梗长,叶似蛇舌,全灰白色) 葫芦科17、天花粉——栝楼或双边栝楼——干燥块根 桔梗科18、桔梗——桔梗——干燥根 19、党参——党参、川党参、素花党参——干燥根 20、南沙参——轮叶沙参或沙参——干燥根

菊科21、云木香——木香——干燥根 22、川木香——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干燥根(黑色疣头;剥落处有丝瓜状细经脉) 23、白术——白术——干燥根茎 24、苍术——北苍术或茅苍术——干燥根茎 25、牛蒡子——牛蒡子——果实 26、艾叶——艾——干燥叶(羽状深裂,上表面颜色深,下表面绒毛多,裂开有丝) 27、款冬花——款冬——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C:火炬样,苞片成鳞片状,头部断面有白毛 28、红花——红花——干燥花(水试:水成金黄色,澄清) 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干燥柱头(水试:橙黄——)黄色~渐变过程) 30、旋覆花——旋覆花、欧亚旋覆花——干燥头状花序 C:舌状花一列,管状花数列,苞片披针形,被有绒毛(菊花:舌状花数列) 31、青蒿——黄花蒿——干燥地上部分 32、茵陈——滨蒿、茵陈蒿——干燥地上部分(叶密集或脱落,全体被白色绒毛) 天南星科33、天南星——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块茎34、半夏——半夏——块茎 35、石菖蒲——石菖蒲——干燥根茎百合科 36、川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干燥鳞茎松贝(怀中抱月)、青贝(两瓣一样大)——来源于前三

种常用中药大全 有彩图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 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功效分类:辛凉解表药。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常用中药大全

中药鉴定学科属总结

中药鉴定科属总结 一、植物类药材 (一)菌类(4种)麦角菌科(1种):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复合体)多孔菌科(3种):茯苓(菌核)、猪苓(菌核)、灵芝(子实体)。 (二)藻类(1种)马尾藻科(1种):海藻(藻体)。 (三)地衣类(1种)松萝科:松萝(地衣体)。 (四)蕨类(4种) 1.蚌壳蕨科:狗脊 2.鳞毛蕨科:棉毛贯众。 3.水龙骨科:石韦 4.海金沙科:海金沙。 (五)裸子植物(2种) 1.柏科:侧柏叶? 2.麻黄科:麻黄。 (六)被子植物(139种) 1.双子叶植物(108种) (1)单种科(共21种) ①药名与科名相同的8种 商陆科:商陆;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远志科:远志; 紫草科:紫草; 川续断科:续断;杜仲科:杜仲;马钱科:马钱子; 车前科:车前草。 ②药名与科名不相同的有10种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瑞香科:沉香; 桃金娘科:丁香;大戟科:巴豆; 鼠李科:酸枣仁;小檗科:淫羊藿;堇菜科:紫花地丁; 报春花科:金钱草;列当科:肉苁蓉;爵床科:穿心莲、青黛; 马兜铃科:细辛。 (2 )含2个种的科有10科苋科: 怀牛膝、川牛膝。苋科,怀牛川牛膝 龙胆科:龙胆、秦艽。龙胆科,龙胆加秦艽 防己科:防己、北豆根。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石竹科,银柴太子参。 萝藦科:徐长卿、香加皮。萝藦科,香加徐长卿 樟科:桂枝、肉桂。樟科,桂枝加肉桂, 桑科:桑叶、桑白皮。桑科,桑白皮。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旋花科,菟丝牵牛子, 橄揽科:乳香、没药。橄揽科,乳香加没药, 葫芦科:天花粉、瓜蒌葫芦科,瓜蒌加天花粉。 (3)含3个种的科有7科 蓼科:大黄、何首乌、蓼大青叶、虎杖蓼科,蓼大青大黄何首虎杖,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十字花科,大青葶板。 桔梗科:桔梗、党参、南沙参桔梗科,桔梗党南参。 木兰科:厚朴、辛夷、五味子。木兰科,厚辛夷五味。 芸香科:黄柏、枳壳、吴茱萸、白鲜皮芸香科,吴枳白黄柏 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木犀科,秦皮连女贞。 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玄参科,地黄胡黄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