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2016版1

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2016版1
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2016版1

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

首页

1.首页列出本执行报告起止日期。

2.首页列出工厂编号。

3.首页列出认证产品车型系列。

4.首页列出编写,审核,批准人员及编写日期。

5.添加页码。

6.注意格式、字体、条款编号等。

一、综述

1.工厂概况:基本信息包含制造商、生产厂的名称、地址及变更情况。

注:如有地址等变更须列出变更申请编号。

2.生产能力:包含厂房建筑面积、人员数量、产能等。

3.本次监督有效的获证产品统计:

注:

●只列出正常状态的证书。

●对于正在申请未出证书的、需写明申请编号。

4.简述COC证书打印及使用情况。

5.简述CCC标志领取和使用情况。

6.说明生产厂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情况。

7.说明工厂审查月份在产车型情况。

二、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情况

1.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管理及进货检验

1.1零部件供应商选择、评价及日常管理

●供应商管理文件是否变化。

●简述新增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情况。

●简述供应商日常管理情况。

1.2零部件进货检验

●关键零部件进货检验的项目、方法、频次等是否发生变化(与上一年度相比)。

●关键零部件进货检验的项目、方法、频次等是否按照生产一致性计划中规定的内容

执行、记录的保存情况。

●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的验证情况、进货检验的执行情况。

●不在工厂现场控制的关键件的控制情况说明。

1.3 关键零部件不合格品标识、追溯及处理情况。

2.关键装配过程、制造过程以及检验过程

●关键工序、首件检验及巡检制度是否发生变更、识别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巡检记录文件编号以及发生问题时的记录。

●关键工序检验记录以及出现问题时的记录。

●关键工序涉及设备和人员的变更情况说明。

3.整车完成检查

●整车完成检查按照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

4.整车COP试验执行情况

●有关整车或整机的COP试验是否按照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

序号车型系列代号车辆型号检验项目检测报告编号检测单位日期1

2

3

5.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和人员5.1 人员控制情况

●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人员的资质、能力等要求是否符合生产一致性计划的规定。

明确相关培训记录或培训计划等。

●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生产人员、检验人员的资质、能力的确认情况以及培训记录、

培训计划等。

5.2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控制情况

●生产设备、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是否发生变更。

●产品试验或相关检查的设备定期校准和检查情况说明,列出计量合格检定机构,证

书编号及检定有效期。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是否发生变化。

6.生产一致性变更

●关于生产一致性计划涉及的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关键控制过程、关键或特殊过程

控制程序、检测人员、设备和试验的管理控制程序等变更情况及上报认证机构情况。

●产品关键件或关键原材料、关键工序工艺、关键设备及控制计划的变更情况以及上

报认证机构情况。

●需列出本执行年度的产品认证变更申请编号。

7.产品出现不一致时的恢复、追溯及处理措施

●关键零部件检验、整车完成检查、年度COP试验等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出现不一致

时的追溯、处理措施及记录。

●省抽,国抽,公安等外部检查出现不一致时的追溯、处理措施及记录。

注:如有不一致,需提交记录或文件编号。

●召回情况的说明:需说明有无。如有召回,需说明情况。

●顾客投诉记录、问题及处理方法。

注:如有不一致,需提交记录或文件编号。

●发现不一致性时向认证机构的说明。

汽车线束项目总结分析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体情况说明 一、经营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从实践看,传统的产品仍可以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开拓市场。全球 造船业遭遇“寒潮”,大家都说“船大掉头慢”,大部分船企半路“抛锚”,而我市仍有造船厂“顶住风浪”接到订单,造出数万吨巨轮逆势远航,其成功关键在于优化技术、强化质量,捕捉细化后的市场。“四换” 工程特别强调“机器换人”、技术创新,它不仅给企业换出空间、节省资源、提高效率,还能提高品质、增加利润、赢得市场。各地要乘贯彻落实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东风,抓紧进行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科技改革,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突破现阶段我市制造业 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把转型升级往纵深推进。 2、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 重大工程项目,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 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 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 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 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骨干企业建立海外研发基地,收购兼并海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重要试验设备等科技资源。支持骨干企业加强产业链上 下游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 方式进行合作研发。 3、近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 了《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7)》。2016年,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全球产业的增长极优势,增速保持在7.5%以上。发达国家新兴产业间的竞争由传统的主导行业及其产品的规模与市场竞争,转变为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挖掘与掌控发展主导权的争夺,世界各国选择 符合本国产业基础条件且具有全球产业引领效应的新兴产业细分领域重点 培育。美国聚焦于掌握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技术话语权,日本发 力商业模式创新与全球瓶颈技术和先导产品的研发,德国以工业4.0集成 系统为抓手,确立全球数字化工业生产模式和标准,英国突破生物和新材 料领域核心技术,韩国调整成长动力产业并培育新增长点。总体来看, 2016年全球新兴产业规模总体平稳,细分市场分化,技术创新由通用共性 技术向细分领域聚焦,扶持战略政策更加精准。展望2017年,全球新兴产 业中的人工智能等产品将集中发力,全球生产网络趋于稳定,内部融合发 展将大力提升价值链延伸能力。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09267亿元,同比增长 5.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升。其中,民间 投资378432亿元,增长8.7%,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速度。

生产计划与控制全套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1.生产活动:是一个投入人力、机械设备、物料、资金、技术、信息及其他一 些自然资源,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变换和增值活动,最后以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2.生产系统:由生产要素的输入、输出,生产过程中所从事的活动,以及管理 决策和反馈控制,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所构成。 3.生产流程类型:流线型流程、零工型流程、定位型流程;流线型流程包括连 续型流程比如石油、冶炼、专一重复型流程比如电视和汽车、混线型流程和间歇型流程(也称批量型流程,在同样的设备上生产多种产品,在每种产品之间的转换时间较长);零工型流程又称为功能型流程,是将具有相同功能的一组机器设备放在一起,需要相同技能的工人;定位型流程是将产品固定,而将生产中所需要的设备和物料等置于产品的范围。 4.生产方式:备货生产方式是基于对市场的需求预测,预测的结果精确性对生 产方式的影响很重要;订货生产方式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生产,顾客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很高,交货期很重要。 5.生产管理:目标是质量、成本和交货期。 6.生产计划:战略计划、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经营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中期 计划和短期计划。 7.生产运作流程的基本概念:是指能够把一定投入变换成产出的一系列任务, 这些任务是由物流和信息流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8.流程的节拍: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 9.瓶颈:一个流程中节拍最慢的环节,即是平均时间最长的环节。生产能力利 用率是相对于生产能力所获得的实际产出。只有瓶颈工序的利用率是100%。 10.生产周期:是指要加工的产品从以原材料的状态进入一个生产运作流程,直 到变化成完成品为止,在生产流程中度过的全部时间。生产周期不仅包括各个工序的加工时间,还包括在流程内的停滞、等待、储藏和搬运时间。 第二章需求预测 1.预测:是指对未来不确定时间的推断和测定,是研究未来不确定事件的理性 表述,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对人们从事活动所产生后果而做的估计和测定。 2.预测的分类:经济预测、技术预测、需求预测(它与生产计划是直接相关的); 按市场预测的时间跨度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长期预测用于规划新产品、生产系统的配置等,中期预测用于制定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短期预测用于制定主生产计划。 3.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应对策略:对独立需求,发挥积极作用,影响需求;被 动的响应市场需求。 4.定性预测的方法:一般预测、市场调研、小组共识法、历史类比和德尔菲法; 市场调研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上门访谈。 5.定量预测:影响因素包括需求的平均值、需求的周期性、趋势性、季节性和 随机性;趋势性需求有反应因果关系的需求、产品成长并到达成熟时期的需求、以优质产品投放市场和销售势头非常好的产品。方法包括简单移动平均

FPGA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用Verilog编程 用FPGA实现汽车尾灯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2015211103 组员:傅远昌 2015210077 张楷 2015210078

一.实验要求 根据汽车行驶状态自动控制汽车尾灯 1.直行:尾灯不亮 2.右转:右侧尾灯亮而且按秒闪烁,左侧尾灯不亮 3.左转:左侧尾灯亮而且按秒闪烁,右侧尾灯不亮 4.临时停车或故障:两侧尾灯同时闪烁 5.倒车显示 二.用FPGA实现方式设计 1.用三色LED代表左右汽车尾灯,为了便于区分,左尾灯选择靠左的三色LED且显示为蓝色,右尾灯选择靠右的三色LED且显示为红色。两灯同时闪烁表示停车或倒车。 2.用八个单色LED以流水灯的方式显示汽车的行驶状态,向前滚动表示汽车前行,向后滚动表示汽车到车,只有前四个LED 亮表示左转,只有后四个LED亮表示右转。 3.用四个拨码开关分别表示前行、左转、右转、故障(倒车),器输入组合1000表示前行,0100表示左转、0010表示右转、0001表示故障(倒车); 三.设计思路分析 1.使用不同的进程来分别处理时钟分频及各个状态下的灯光效果 2.用三色LED代表左右汽车尾灯

3.用拨码开关控制汽车行驶状态 4.用单色LED显示汽车行驶状态 5.使用状态机的思想来设计,通过过状态来决定灯光效果,通过外部输入来改变状态。 四.波形仿真 五.管脚分配 1.输入管脚分配: 2.输出管脚分配:

六.实验总结体会: (1)本次实验,我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将整体分成不同功能的模块,如计时模块、分频模块、显示控制模块、LED灯显示模块,然后分模块编写程序(由小组人员分工完成),之后再将模块之间用变量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汽车尾灯显示要求。 (2)在实现本次设计的过程中,使我们了解了汽车尾灯的基本原理,从而让我们觉得,首次将我们的专业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了我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在本次实验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调用case语句、always语句,是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case、always语句的认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其他设计中,使我们进一步熟练了这种设计方法和verilog程序设计语言。 七.实现代码

电子技术实训情况报告文档

电子技术实训情况报告文档Electronic technology training report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电子技术实训情况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情况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某种临时性情况、事故的报告。实事求是、实情准确,分析有据、详略得当,是写好情况报告的关键。本文档根据情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培养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掌握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的方法。 3、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4、学习使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动手绘制电路图。 二、实训设备及仪器: 1、电烙铁: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工具以及练习焊接时用的铜丝。

3、锡丝:由于锡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松香,导线,剥线钳等其它需要用到的工具。 5、相关实验项目所需的电路板,电子元件等。 三、实训要求: 1、识别不同的电子元器件的规格和种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 2、按照电路图设计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连接好电路,对接口进行焊接,完成对指定功能的测试。未达到测试要求的重新调试,直至排除故障。 四、实训内容: (2)汽车尾灯控制器 (3)数字时钟(4)组装收音机 (1)模拟声响器电路: (2)汽车尾灯控制器电路: (3)数字时钟电路: 五、实训结果: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1 2 3 4 5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指南 概述 本设计指南对新车型线束的布置起指导作用, 它概括ZGG 开发车型的线束的固定, 走向,分布及 其相关附件的选用; 同时, 该指南也对相关的车型的线束进行了总结。 可以用作后续开发车型的 参考。本设计指南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线束的总体布置;二、前舱线束的布置;三、动力总 成线束的布置;四、仪表线束的布置; 五、室内线束布置;六,四门线束布置;七、其他线束布 置;八、线束固定方式的选择;九、线束布置问题及其解决;十、其他。 本设计指南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所涉及的线束布置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型的开发要求。 第一章 线束布置的总体设计 一、概述 线束是电器的神经系统, 对整车电器电子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线束布置的总体设 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相关的边界条件,对车身、动力总成、仪表台、底盘、内饰件必须充分、系统 的了解,充分考虑各相关件对线束布置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对相关件的设计提出相应合理的要求。 同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整车的温度分布和震动,避免线束通过高温区,避免线束剧烈震动。 二、整车电器件的布置分布 在整车中, 前舱的电器件或者相关件有: 动力总成 (包括其上的所有传感器和执行器) 、蓄电池、 冷却风扇、发电机、灯具、压缩机、启动机、 ABS 控制器、轮速传感器、雨刮洗涤系统、环境温 度传感器、喇叭、防盗喇叭、风扇控制器、电器盒及其他开关和传感器等。同时,前舱中的温度 较高,且运动件较多,在设计线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在仪表台的部位通常有: HVAC 、 音响系统、安全气囊、仪表电器盒、 BCM ECU TCU 制动开关,电子油门踏板、离合器开关、 点烟器、备用电源及各种开关件(如组合开关、报警开关等);地板部分主要的电器件有:电动 座椅及加热,电子油泵、安全带开关、后轮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顶棚的电器件有:顶灯、 电动天窗等;门上的主要电器件有:扬声器、电动窗、门锁、及相关的开关件等;后行李箱部分 的电器件主要有:后 BCM 停车辅助装置、后尾灯、后雨刮、高位制动灯、行李箱灯等。对于不 同的车型,由于配置的不同,以上的电器件或有增减, 但是对于同类型的车而言, 基本的分布位 置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对电器件大概位置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对线束的布置也是至关重要。 三、整车线束的基本分类 在整车的线束中,我们可以将线束分成这样的几 个部分:前舱线束总成、 箱线束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地板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四门不同) 箱线束总成、电瓶正负极线束总成、安全气囊线束总成。但是, 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不必拘泥于以上的划分形式。力求达到结构简单、 定保护良好。同时,在线束中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减少回 路。此外、 线束需要采用转接线等形式,需要具体车型而定。 目前基本的线束名称如下: 序号 线束名称 线束名英文对照 零件号 前舱线束总成 W/H A-FRONT 口。。一 3724010 前保险杠线束总成 W/H A-FRONT BUMPP ER^OO — 3724020 仪表板线束总成 W/ H A-I/P □OO— 3724030 电瓶负极线束总成 W/H A-BATTERY GROUNDOOO — 3724040 室内地板线束总成 W/ H A-FLOOR □OO— 3724050 以满足不同车 发动机线束总成、 变速 、顶棚线束总成、后行李 线束的划分和整车的结构和装配 拆装方便、布局美观、固 在线束的设计中,局部的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生产和()生产。 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生产和()生产两种。 3.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生产与()生产两种。4.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多采用()设备。 5.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和()来进行的。 6.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7.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8.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与()。 9.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和产值指标。 10.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11.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库存、与()库存。 12.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左右,占总费用的()左右。 13.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和ABC库存控制方法。14.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和()来实现的。 15.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 和MRPⅡ,其中()相当于需求计算器,()为计划与控制系统,()为资源协调系统。 16.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和()。 17.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应该而且只有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 18.凡是超出增加产品()所必需的()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按JIT思想,都是浪费。 19.无库存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库存-()-()-降低库存……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20.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系统。 21.一切按PDCA办事。即按()、()、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 D.组织环节 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A.汽车B.饮料C.造纸 D.烟草 3.下列生产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D)。 A.机床 B.计算机C.家具 D.纺织 4.下列反映了基于时间的竞争思想的是(C)。 A.把生产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 B.把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中 C.弹性制造、快速反应等 D.兴建新的设施 5.下列不属于控制成本途径的是(C)。 A.降低物料消耗 B.提高生产率 C.降低管理费用 D.降低库存 6.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C)。 A.降低生产成本B.提高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效率和效果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

第一章 1.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2.“生产”“运作”以及“生产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之间的异同是什么? 3.从转换过程讨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点。 4.简述生产管理和企业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 5.简述敏捷竞争和虚拟组织;柔性制造系统;并行设计之间的关联。 6.试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战略和生产策略之间的关系。 7.企业生产过程一般涉及哪些部门?她们之间的关联因素是什么? 8.企业的生产规划和计划控制系统分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1.产品设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2.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什么事产品寿命周期?救你最近接触的某一新产品,分析是如何反映产品寿命周期规律 的。 4.什么事并行工程?其特点是什么? 5.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三章 1生产过程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项。主要输入输出是什么? 2生产过程可按那几种准则分类?每种准则可各自分出哪几种生产类型? 3简述大量客户化和大量生产、单件生产的异同? 4、何谓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两者各阶段之间有什么关联? 5 生产系统定位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6、产品—过程矩阵在生产系统定位中的作用是什么? 7、运作杠杆和平衡点分析在生产过程类型选择中有哪些作用? 8、装配流程图和生产过程流程图有何区别?两者在过程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章 1、试比较三类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什么是生产能力?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当市场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不一致时怎么办? 3、什么是学习曲线?研究学习曲线对编制生产计划有何意义? 4、编制综合计划有哪几种方法,情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时如何选择? 5、试分析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进度计划的关系。 6 某汽车生产商生产的野马型汽车进去销量见表4—18 试用简单预测法和3期及5期移动平均法预测8月份的需求量,用“销量”预测“需求”,这两个术语有什么差别? 7、在旅游区新开的一家礼品店每逢周末营业,营业员是6名临时工,店主希望根据销量调节用人计划,近6周的销售量见表4—19,请提出你的建议。 8、某港口装卸原煤量在过去8个月的数量见表4—20,请用平滑常数a=0.1,0.2,0.3,0.4,0.5进行预测,以绝对平均偏差MAD判断,找出预测误差最小的平滑常数。 9、某公司生产、销售和安装一种明勇太阳能热水器,从过去12个月的销售量看呈现增长趋势,试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未来6个月的销售前景进行预测,病判断预测结果是否可信。你认为除了二次指数平滑法外,还有其他的预测方法吗?为什么?过去12个月的热水器销售表4—21.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2 (开放型实验) 实验指导书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 2009年8月

实验一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 一、设计型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实验目的: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际电子技术应用所需要的完整流程,即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性能仿真与测试、电路板的制作、硬件电路的调试这一整套技能。 实验任务:在计算机上绘制电路原理图,完成设计电路的软仿真。在电子技术实验箱上搭建实物电路,并完成硬件电路的调试。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二、设计要求 假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可用试验箱上的电平指示二极管模拟) 1、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 2、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 3、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 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三、设计内容 1、列出尾灯与汽车运行状态表,如表1-1所示 表1-1 2、设计总体框图 由于汽车左右转弯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由此得出每种运行状态下,个指示灯与各给定条件(S1、S0、CP、Q1、Q0 )的关系,即逻辑功能表如表1-2所示(表中0表示灯灭状态,1表示灯亮状态),由表1-2可得出总体框图,如图1-1所示。 表1-2

图1-1 3、设计单元电路 三进制计数器电路。由双JK 触发器74LS76构成,可根据表1-2进行设计。汽车尾灯电路。其显示驱动电路由6个发光二极管和6个反相器构成。译码电路由三线译码器74LS138和6个与非门构成。74LS138的三输入端A2、A1、A0分别按Q1、Q0,而Q1Q0是三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 Y 0,Y 1,Y 2,依次为0有效(Y 3,Y 4,Y 5的符号为“1”无效),即反相器G1~G3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D1→D2→D3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右转弯。若上述条件不变,而S1=1,则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Y 4,Y 5,Y 6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4~G6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D4→D5→D6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左转弯。当G=0,A=1时,74LS138的输出端全为1,G6~G1的输出端也全为1,指示灯全灭:当G=0,A=CP 时,指示灯随CP 的频率闪烁。 开关控制电路。设73LS138和显示驱动电路的使能端信号分别为G 和A ,根据总体功能表分析及组合得G 、A 与给定条件(S1、S0、CP )的真值表,如表1-3所示,真值表经过整理得逻辑表达式为 10G S S =⊕ 10101010A S S S S CP S S S S CP =+=? 表3-3 开关控制 CP 使能信号 S 1 S 0 G A 0 0 Х 0 1 0 1 Х 1 1 1 0 Х 1 1 1 1 CP 0 CP 4、设计汽车尾灯总体参考电路 由步骤3可得出汽车尾灯总体电路(参考),如图1-2所示

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方法

线束系统作为汽车神经,充当着联系中央控制部件和汽车各用电器的重任,线束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电子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电器的迅猛增加,加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要求的提高,线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变得更为重要和严格。 一、设计流程 线束系统的设计是一项严谨工程,讲究循序渐进,图1是汽车线束系统的设计流程。 图1 汽车线束系统设计流程 二、布置原则

2.1 前期规划 在整车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就要融入线束的整体布置意识,做好前期策划。蓄电池、保险盒、中央控制部件最好能集中布置,不仅可以节约主干线束成本,减少整车整体质量,提高线束布置美感,还能大大降低火烧车风险率。 2.2 模块化 应根据整机功能与特点做到线束系统的模块化,方便拆装,便于维修,节省车辆保养与维修时间。图2是一款乘用车的线束系统的三维布线图,共分为发动机线束、起动电缆线束、前部线束、仪表线束、顶灯线束、左前门线束、左中门线束、右前门线束、右中门线束、尾门线束、底盘线束11个模块。 图2 一款乘用车线束系统三维布线图 2.3 布置环境 线束布置时应尽量避开锐边、高温、油路、水管、运动部件区域,保证布置可靠性。若不能避开,则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发动机舱内,发动机线束应充分考虑发动机震动、排气歧管周围的热辐射问题,每200mm必须设定一固定点,距离热源应不小于100mm,线束与热源之前附加隔热罩,导线束外用耐高温波纹管包扎。而车门线束应着重考虑过孔、密封、装配因素等,过孔时采用塑胶保护套,防止线束因磨损造成的功能失效;尽量布置在车门干侧,防止漏水对线束产生的影响;用尽量少得卡扣来固定尽量多的线束,减少在车身上的开孔和装配复杂性。 2.4 防电磁干扰 在电磁干扰强烈或者信号敏区域,要注意对线束增加防磁保护,设置导线为双绞线或屏蔽线,如CAN总线。由于汽车内部电控部件对CAN总线产生干扰,使其处于从低频到

生产计划与控制简答题

简答题 1、预测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答: 1.明确预测的对象与有关的预测要求; 2.确定预测期的长短; 3.选择预测方法; 4.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 5.进行预测; 6.对预测过程进行监控。 2、简述什么是综合计划 答:综合计划:是对劳动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及积压订单进行权衡的计划活动。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3、简述什么是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挑选专家;开始第一轮函询调查。即向专家寄去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所需预测的具体项目。由专家回答问题,通过对专家的各种回答进行综合整理,把主要相同的结论统一起来,剔除次要及分散的事件。然后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各位专家对整理结果加以评价,修正原来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4、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 5.标准化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统一、简化、最优。同类产品统一参数,统一计量单位,采用优先数列;简化规格品种;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6、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 1.计划性: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 2.统一性:给调度部门权力,保证调度指示和命令的统一性,防止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3.预防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7、简述企业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答:企业的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业务内容分为生产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销售计划等。按范围可分为企业计划、车间计划、工段计划、班组计划及机台计划。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汽车电控实训报告

目录 实训课题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认识 (1) 实训课题2:时代超人汽车电路线路图的识别 (2) 实训课题3:空气流量计的检测 (2) 实训课题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2) 实训课题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7:曲轴位置(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的检测 (3) 实训课题: 凌志400自动空调实训指导书 (3) 实训课题: 桑塔纳2000汽车ABS系统实训指导书 (6) 实训课题: 汽车电器实验 (8) 实训感受 (12) 实训课题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认识 一、实训目的 1.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2.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实训课题2:时代超人汽车电路线路图的识别一、实训目的 1.掌握时代超人电线路图的识图方法。 2.会利用线路图对实际电路进行检测。 实训课题3:空气流量计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空气流量计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空气流量计的检测方法。 实训课题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3.掌握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3.掌握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6: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故障对整个电控系统的影响。 3.掌握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 实训课题: 凌志400自动空调 一、实训内容与要求 1、掌握自动空调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2、理解自动空调系统故障检测流程; 3、了解自动空调系统故障检修的方法。 六、操作内容 (一)故障代码的读取与清除 AUTO和REC(再循环)开关并同时接通点火开关,指示器应在1秒内闪亮4次(若无显示,可查电源和显示器)。这时可在温度显示屏上直接读出故障代码。若按TEMP开关,将改为步进显示,即每按一次该键可显示一个代码,显示代码时,蜂鸣器响,表示该故障是连续发生的,若蜂鸣器不响即为以前发生的代码或断续故障. 若再按REC按钮便进入执行器检查,此时ECU每隔1秒顺序自动检查各风档开关、电机和继电器,用肉眼和手即可检查温度和风量,若再按TEMP开关又进入步进运转,即每按一次改变一种状态,便于检查。 按OFF键可退出诊断状态,拔下DOME熔丝10秒以上即可清除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如下表:

生产计划与控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螺杆泵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 初始条件: 1、产品品种:A—1,A—2,A—3,B—1,B—2,C—1,C—2,C—3 2、产品基本结构:(八种产品结构相同,零件具体形状不同) 3、各种产品自制零部件明细 4、某月订货情况

5、生产能力设计规模 台份能力:2000台(混合品种) 易损件(主杆、从杆、轴套)能力:2500~3000件(注:在前面2000台的基础上加上该能力) 6、提前期 自制件:无提前期;外购件:11天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2、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3、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4、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5、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7、制定某月机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附录:零件工艺过程,工时定额及设备类型1.泵体工艺 2.衬套工艺 3.主杆工艺 4.从杆工艺 5.阀体工艺

6.阀杆工艺 7.法兰盘工艺 8.轴套工艺

目录 1 确定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方式 (6) 2 列出车间设备明细,画出机加工车间平面布置示意图 (7) 3 制定某月主生产计划 (9) 4 制定机加工车间粗生产能力计划 (11) 5 制定物料需求计划 (13) 6制定机加工车间生产能力精平衡 (14) 7制定某月及加工车间作业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8产品装配工序卡编制 (17)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陶珺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电子综合实训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 等具体要求) 1、技术要求: 设计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要求实现(1)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3)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2、主要任务: (一)设计方案 (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 (2)以74LS138和74LS76为主,设计一种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实现方案); (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 (二)实现方案 (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 (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 (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 (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任务书 目录(自动生成) 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 4、调试过程及结论;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表 时间安排: 电子综合实训时间:19周-20周 19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 20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年月日

SAP系统中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

SAP系统中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 中国海油林少鹏 摘要:简要的描述了ERP企业资源计划中如采用SAP系统,则系统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所具备的生产主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的主要功能,以及与SAP系统中其他模块的集成关系,能整体的了解SAP系统的生产管理。 关键词:SAP系统,生产主数据,生产计划,生产控制 1. 引言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它代表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已经通过计算机软件得到了体现,因此,ERP也代表一类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在众多ERP产品中,SAP(Systems Application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一种较为领先的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料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与控制、销售分销、设备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该软件以其功能性、集成化、灵活性等特点,深受注重战略及管理的世界各大公司或企业的青睐。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是SAP系统中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以下简称“PP模块”)的主要功能。 2. PP模块总体架构介绍 PP模块是基于企业生产业务执行以及经营管理而设计的综合性功能模块,其目的在于帮助生产制造型企业对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以及生产执行等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进行控制。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其功能划分为:生产主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控制管理等,参见图1《PP模块总体架构图》。

生产计划与控制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 2 章生产管理基础 1 .生产过程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所谓生产过程指的是,使指从原材料、原器件的投入生产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1)基本生产过程: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 (2)辅助生产过程: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 (3)生产服务过程: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和技术检验工作等。 其实还包括第四个过程,书中没有指出:那就是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4)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企业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技术上的准备工作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 3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方法有哪些? 答: (1)物料流向图法:按照原材料、在制品以及其他物资在生产过程中的总流动方向来布置工厂的各车间、仓库和其他设施 (2)物料运量比较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向及生产单位之间运输量布置设施的相对位置 (3)相对关系布置法:根据工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加以布置,得出较优方案5 .单件、小批生产时,车间平面布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由于产量较少,不可能配备较多的设备,不然的话设备的负荷太低,浪费严重。它只能以工艺专业化的型式来布置车间,不能以对象专业化型式来布置车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设备,生产单位适应性强,充分利用设备和工人的工时;工艺管理方便;也有利于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存在着制品运输路线长;在制品停放时间多,产品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占用多,资金周转速度慢等缺点。 第 3 章流水生产线规划 15.某企业组织一可变流水生产线生产 A 、 B 、 C 三种零件,三种零件的年产量及单件加工工时如下表所示:

汽车照明系统实训报告

汽车照明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汽车照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照明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二、实训设备 上海大众帕沙特Gsi轿车照明系统实训台 三、实训内容 1、照明系统电路的特点 1、照明系统主要由蓄电池、熔断丝、灯控开关、灯光继电器、变光器、灯及其线路组成。汽车的照明灯一般由前照灯、雾灯、小灯、后灯、内部照明灯等组成。不同的车型所配置的照明设备不完全相同,其控制线路也各不相同。 照明灯由灯光开关直接控制。灯光开光在0档时,所有照明灯关断;灯光开关在1档时,小灯亮;;灯光开关在2档时,前照灯、小灯同时亮。 照明系统安装有继电器,灯光开关控制断电器线圈,而继电器流过的电流才是灯泡的电流。 超车灯信号常用远光灯亮灭来表示,发出此信号时不通过灯光开关,属于短时接通式。 室内灯位于车内前部顶棚上,其功能是给驾驶员提供照明条件。此外,它还能受各车门开关控制,为驾驶员提供各个车门的开闭状态信号。

在有些车辆中,为了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当点火开关打至启动档时,前照灯及系统等耗电量较大的用电设备的电路将切断。 2、照明系统各功能部件 1、照明设备灯 前照灯前照灯俗称大灯,装在汽车头部的两侧,用于汽车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路面上行驶的照明,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 雾灯雾灯在有雾、下雪、暴雨或尘埃弥漫等情况下,用来改善道路的照明情况。安装在汽车的车头和车尾,位置比前照灯稍低,一般距离地面约50厘米左右。装于车头的雾灯称为前雾灯,装于车尾的雾灯称为后雾灯。雾灯射出的光线倾斜度大,光色为黄色或橙色黄色光波较长,透雾性能好。 牌照灯牌照灯用来照亮汽车牌照,光色为白色。牌照灯安装在汽车牌照上面,一般采用5到10瓦的灯泡进行照明。当尾灯亮时,牌照灯也点亮。 仪表灯仪表灯安装在仪表板上,用于夜间照明仪表,使驾驶员能容易看清仪表的指示。一般采用2瓦的灯泡进行照明。有些车辆还加装了灯光控制变阻器,使驾驶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仪表灯的亮度。 顶灯顶灯装在车厢或驾驶室内车顶部,作为内部照明

汽车线束电路原理

汽车线束设计综述 汽车上的电源和各种电气零件通过线束来实现电路物理连接,线束分布遍布全车。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心脏的话,那么线束就是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它负责整车各个电器零件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随着人们对舒适性、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上的电子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线束越来越复杂线束的故障率也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提高线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在这里笔者就汽车线束设计、工艺、生产及检验方面的知识同各位探讨一下。 1、电气原理图的设计、计算 汽车线束是全车汽车电气原理的物理表现形式,因此应先有电气原理图再有线束图进而根据线束图生产线束,在设计电气原理图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1掌握《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 1.2根据电气负载功率消耗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计算导线线径并根据负载工作原理和功能要求进行载荷分配,确定电路的保护方式及确定总保险的容量。《电气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和全车电气配置情况是由各个汽车制造厂自己制定的,不再多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1.2的相关容: 1.2.1如何确定熔断器容量大小 熔断器按保护形式分,可分为:过电流保护与过热保护。用于过电流保护的熔断器就是平常所说的保险丝。采用熔断器保护电路时,用电设备的最大持续电流应小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80%。根据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来选定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其关系式为:熔断器的额定电流=每一路的最大工作电流÷0.8。例如:众泰2008右前照灯远光灯功率60w,稳态最大工作电流5A,按此关系式得出熔断器的额定容量为6.25A,考虑到安全系数熔断器容量确定为10A。对于一些感

性原件比如点火线圈、怠速步进电机其瞬时自感电动势产生的峰值电流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熔断器可以在短时间通过很大的峰值电流,因此对于带有感性原件的电路一般不考虑自感电动势产生的电流。 1.2.2导线线径的确定 在确定导线截面积时要考虑电压降和导线的发热 (1)用电设备的电流强度为: I=P/UN(P—负载功率; UN—额定电压) (2)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 A=IρL/UVL(I--电流,安培;P---功率,瓦;A—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ρ—铜导线电阻率,一般取值0.0185Ω.mm2/m;L--导线长度,米;UVL--导线允许的电压降,伏特) (3)为避免导线过渡发热,应该检查电流密度其公式为: S=I/A 各种电路允许的电压降UVL及导线的电流密度如表1、表2所示 表1(额定电压12V) 电路导线电压降UVL(V)整个电路 电压降(V)备注 发电机B+至蓄电池0.4 -- 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时的电流 起动机主电缆0.5 -- 在+20℃时的起动机短路电流 照明电路0.1 0.1 功率小于15W 照明电路0.3 0.3 功率大于15W 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 1.5 1.9

生产计划与控制(工业工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This course can be divided into 8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of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In this chapter we learn basic concep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cope and conten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production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input transformation output" function through eff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A typical compan/s organization has 4 basic functions: marketing, financ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is to manage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that is, to organize, plan and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cope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activit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The conten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cludes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oper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decision-making. The few features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are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Management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and so on. 第一章为生产计划与控制导论。木章学习了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管理的范围和内容、生产管理的新特点。生产系统是迥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投入-转化-产出”功能的综合。一个典型的企业组织有三个基本职能:市场营销职能、财务职能、生产经营职能。 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转换子系统的运行进行管理,即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生产经营范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活动。 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战略决策、经营决策和控制决策。 生产管理的儿个特点是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管理全球生产网络等。 The second chapter is Product / service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design. In this chapter we learn Product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new product design. Product strategy decision-making determines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or services, improvement or reorganiz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s and elimination of outdated products. Product strategy is an overall plan for the products produced and operated by an enterprise.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leading development, following development. The new product refers to the product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erformance, structure, mater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