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ernblot一、实验目的western技术是用来检测蛋白表达的特定的

Westernblot一、实验目的western技术是用来检测蛋白表达的特定的
Westernblot一、实验目的western技术是用来检测蛋白表达的特定的

Western blot

实验目的

western技术是用来检测蛋白表达的特定的灵敏的方法。

原理

与Southern 或Northern 杂交方法类似,但Western Blot 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被检测物是蛋白质,“探针”是抗体,“显色”用标记的二抗。经过PAGE 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该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三、操作步骤

(一)样品处理

1 培养的细胞:

⑴ 去培养液后用温的PBS 冲洗2~3 遍(冷的PBS 有可能使细胞脱落)。

⑵ 加入适量的冰预冷的裂解液后置于冰上10~20min。

⑶ 用细胞刮刮下细胞,收集在EP 管后超声(100~200w)3s,2 次。

⑷ 12000g 离心,4℃,2min。

⑸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⑹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后加loading buffer 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 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或收取细胞于EP 管中加入适量的1×SDS,吹匀,100 度5min,重复一次。1200rpm ,10min.取上清定量。

3.组织:

⑴ 匀浆对于心肝脾肾等组织可每50~100mg 加1ml 裂解液,肺100~200mg 加1ml 裂解液。可手动或电动匀浆。注意尽量保持低温,快速匀浆。

⑵ 12000g 离心,4℃,2min。

⑶ 取少量上清进行定量。

⑷ 将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充分混合沉淀加loading buffer 后直接上样最好,剩余溶液(溶于1×loading buffer)可以低温储存,-70℃一个月,-20℃一周,4℃ 1~2天,每次上样前98℃,3min。

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可影响蛋白定量,且新鲜蛋白很少降解,故可不加,如加按建议比例即可。提取磷酸化的蛋白还需加Na3VO4 0.1mM 及NaF 25mM)。

1×loading buffer配方:10% 甘油,50mM Tris ·Cl (pH6.8),2% β-巯基乙醇,0.2~0.5 ‰ 溴酚蓝,2%或5%的SDS。Buffer 可配成2×~5×,注意SDS 终浓度勿超过10%。对于心脏,肌肉等碎屑较多的组织可用5%的SDS,肝肾等组织2%即可。)

二)配胶

1.注意一定要将玻璃板洗净,最后用ddH2O 冲洗,将与胶接触的一面向下倾斜置于干净的纸巾晾干。

分离胶及浓缩胶均可事先配好(除AP 及TEMED 外),过滤后作为储存液避光存放于4 ℃,可至少存放1 个月,临用前取出室温平衡加入10%AP 及TEMED.

2.封胶:

灌入2/3 的分离胶后应立即封胶,胶浓度<10%时可用0.1%的SDS封,浓度>10% 时用水饱和的异丁醇或异戊醇,也可以用0.1%的SDS。封胶后切记,勿动。本实验室一般用水或异丙醇封胶。

待胶凝后将封胶液倒掉,如用醇封胶需用大量清水及ddH2O 冲洗干净,然后加少量0.1%的SDS ,目的是通过降低张力清除残留水滴。片刻后倒掉SDS,将玻璃板倒立放置片刻控净。

3.封好浓缩胶后1h 拔除梳子,注意在拔除梳子时宜边加水边拔,以免有气泡进入梳孔使梳孔变形。拨出梳子后用ddH2O 冲洗胶孔两遍以去除残胶即可上样,长时间有利于胶结构的形成,因为肉眼观的胶凝时其内部分子的排列尚未完成。

(10%的AP 最好现配现用,如在4℃存放勿超过两周。30%的丙烯酰胺如有沉淀,最好弃掉.)

各种分离胶

三)电泳

1.上样前将胶板下的气泡赶走。

2.在需要的地方加入marker (Fermentas)3ul,所有蛋白样品调至等浓度后上样或上等量的蛋白,样品两侧的泳道用等体积的1×loading buffer 上样,Marker 也用1×loading buffer 调整至与样品等体积。

2.以初始电压为100V 强度进行电泳,当marker 分开后换用150V 至距胶下缘1cm 以上结束。

1.电泳结束前10 min 戴上手套开始准备:

浸泡NC 膜:将NC 膜平铺于去离子水面,靠毛细作用自然吸水后再完全浸入水中10min以排除气泡,随后浸泡入转移液中。PVDF 膜则在M-OH 中浸泡

20min 以上后转入转移液中。将滤纸也浸入转移液中。

2.取胶:

将胶卸下,保留30-100KD 或分子量范围更广些的胶(以便以后杂其他感兴趣的蛋白),左上切角,在转移液中稍稍浸泡一下,置于洁净玻璃板上,按顺序铺上膜与每侧一张(干转每侧三张)滤纸。注意用玻棒逐出气泡,剪去滤纸与膜的过多部分(尤其是干转,以防止短路)

3.转膜:

湿转:电转槽用去离子水淋洗晾干,加入转膜液。将胶平铺于海绵上,滴加少许电转液再次驱赶气泡,封紧后放入电转槽,注意膜在正极一侧。降温,将电泳槽置于冰水混合物中。100 伏80min 左右,注意不同蛋白的要求不同。干转:用电转液淋洗石墨电极,滤纸吸干,铺上胶,再滴少许电转液,以1.5mA/cm2 凝胶面积转移1-2h。负载电压不宜超过1V/cm2 胶面积。

(五)封闭5%脱脂奶,室温1h。

(六)免疫反应

1用TBST洗膜×3/5min.

2加入一抗,4℃ 放置12hr 以上。

3弃一抗,用TBST 洗膜×3

4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的二抗平稳摇动,室温1h。

弃二抗,用TBST 洗膜×3/5min.

(七)显色

现常用的有底物化学发光ECL 和底物DAB 呈色,体同水平和实验条件的是用第一种方法,目前发表文章通常是用底物化学发光ECL。只要买现成的试剂盒就行,操作也比较简单,原理如下(二抗用HRP 标记):反应底物为过氧化物+鲁米诺,如遇到HRP,即发光,可使胶片曝光,就可洗出条带。

本实验室用FUJI 仪器进行扫描膜(具体见仪器使用说明)

四、主要试剂

1、烯酰胺和N,N'-亚甲双丙烯酰胺,应以温热(以利于溶解双丙稀酰胺)的去

离子水配制含有29%(w/v)丙稀酰胺和1%(w/v)N ,N'-亚甲双丙烯酰胺储存液

丙稀酰胺29g,N,N-亚甲叉双丙稀酰胺1g,加H2O至100ml。)储于棕色瓶,4℃避光保存。严格核实PH 不得超过7.0,因可以发生脱氨基反应是光催化或

碱催化的。使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隔几个月须重新配制。如有沉淀,可以过滤。

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10%(w/v)0.1gSDS,1mlH2O 去离子水配制,室温保存。

3、分离胶缓冲液: 1.5mol/LTris-HCL(pH8.8):18.17gTris 、水75ml再加HCL 至pH8.8,加水稀释到100ml 终体积。

4、浓缩胶缓冲液: 1mol/LTris-HCL(pH6.8):12.11gTris 溶于75mlH2O 中,用HCL 调至pH6.8 加水稀释到100ml 终体积。这两种缓冲液必须使用Tris 碱制备,再用HCL 调节PH 值,而不用Tris.CL。

5、TEMED 原溶液:实验室有商品化的可直接用。

6、2 ×SDS 加样缓冲液:pH6.8 0.5mol/L Tris 缓冲液8ml ,甘油6.4ml,10%SDS 12.8ml,巯基乙醇3.2ml,0.05%溴酚蓝1.6ml,H2O 32ml 混匀备

用。按1:1或1:2比例与蛋白质样品混合,在沸水终煮3min 混匀后再上样,

一般为20-25ul,总蛋白量100μg。

7、Tris-甘氨酸电泳缓冲液:30.3gTris,188g 甘氨酸,10gSDS,用蒸馏水溶

解至1000ml,得0.25mol/L Tris-1.92mol/L 甘氨酸电极缓冲液。临用前稀释10 倍。

8、转移缓冲液:配制1L 转移缓冲液,需称取2.9g甘氨酸、5.8gTris碱、

0.37g SDS,并加入200ml 甲醇,加水至总量1L。

或10×转膜液:Tris 碱30.28,甘氨酸150.14 至800ml.

9、丽春红染液储存液:丽春红S 2g 三氯乙酸30g 磺基水杨酸30g 加水至

100ml 用时上述储存液稀释10 倍即成丽春红S使用液。使用后应予以废弃。

10、脱脂奶粉5%(w/v) 。

11、BST20mmol/LTris/HCL(pH7.5) ,500mmol/NACL.

Tween 按1:1000 加入。

12、过化物酶标记的二抗。

五.常见问题

1.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蛋白杂交膜?解答:蛋白质印迹杂交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

极为常用的一门技术。选择质量上层、合乎要求、方便适用的杂交膜是决定这项实验成败的重要环节。根据杂交方案、被转移生物大分子的特性以及分子大小等等因素,我们要量体裁衣,从杂交膜的材质、孔径和规格上都要做出合理的选择。

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是蛋白印迹实验的标准固相支持物。在低离子转移缓冲液的环境下,大多数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与硝酸纤维素膜发生疏水作用而高亲和力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这其中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但由于硝酸纤维素膜的这个特性,而且易于封闭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非离子型的去污剂作用下,结合的蛋白还可以被洗脱下来。根据被转移的蛋白分子量大小,要选择不同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因为随着膜孔径的不断减小,膜对低分子量蛋白的结合就越牢固。但是膜孔径如果小于

0.1mm,蛋白的转移就很难进行了。因此,我们通常用0.45 μm和0.2

μm两种规格的硝酸纤维素膜。大于20kD的蛋白就可以用0.45 μm的膜,小于20kD 的蛋白就要用0.2 μm的膜了,如果用0.45 μm的膜就会发生“Blowthro μg的h”现象。从膜的质地上来看,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单位面积上能够结合的蛋白的量。硝酸纤维素膜的结合能力主要与膜的硝酸纤维素的纯度有关,市场上有些硝酸纤维素膜通常会还有大量的醋酸纤维素,因而降低了蛋白的结合量。S&S 公司采用的是100%纯度的硝酸纤维素,保证了最大的蛋白结合量,可达80-150μg/cm2。由于100%的纯度,

因而也大大减少了非特异性的结合,降低杂交背景,无需高严谨度的洗脱步骤。其次,膜的强度和韧性也是需要

考虑的因素。常规的硝酸纤维素膜比较脆,漂洗一两次就会破损,不能反复使用。PVDF 转移膜:PVDF 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物质,通常是用来制造水管的。PVDF 膜可以结合蛋白质,而且可以分离小片段的蛋白质,最初是将它用于蛋白质的序列测定,因为硝酸纤维素膜在Edman 试剂中会降解,所以就寻找了PDVF 作为替代品,虽然PDVF 膜结合蛋白的效率没有硝酸纤维素膜高,但由于它的稳定、耐腐蚀使它成为蛋白测序理想的用品,一直沿用至今。PVDF 膜与硝酸纤维素膜一样,可以进行各种染色和化学发光检测,也有很广的适用范围。这种PVDF 膜,灵敏度、分辨率和蛋白亲和力在精细工艺下比常规的膜都要高,非常适合于低分子量蛋白的检测。但PVDF膜在使用之前必需用纯甲醇进行浸泡饱和1-5 秒钟。

离子交换型转移膜:硝酸纤维素和PVDF 膜是靠疏水作用结合蛋白的,还有一类膜是根据离子交换的方式结合生物大分子的。由DEAE (二乙氨乙基)修饰的纤维素制成的DEAE 阴离子交换膜同样可以作为蛋白质印迹的固相支持物。DEAE 可以有效的结合阴离子基团,包括那些高于其等电点的蛋白质。在pH10 以下,DEAE 基团都能带电荷,在低离子强度的转移液中结合蛋白分子。其最适的pH 环境为5-7。DEAE 膜可以用于蛋白多糖、病毒、酶以及血红蛋白的研究。这种0.45 μm孔径的DEAE 膜,除了可以做Western Blotting 外,还可以用于核酸结合研究。

2.信号弱或者无信号

原因:解决办法

转膜不完全1.转膜后,染胶以决定转膜效率

2.使用Memcode 染膜以决定转膜效率

3.保证转膜时胶与膜充分结合

4.滤纸-膜-胶,电极方向正确装配

5.根据说明书,对膜进行处理如湿润

6.电转时防止过热

7.使用阳性对照或预染Marker

8.优化转移时间和电流

9.使用Pierce 转膜缓冲液

10.保证样品处理时,样品不被破坏(抗原决定簇)

蛋白质与膜结合不充分加20%甲醇于转膜缓冲液;低分子蛋白质透过膜;

使用小孔径膜

抗体增加抗体浓度;抗体与抗原结合差;抗体丧失活性

抗原不足增加上样量

抗原被封闭液遮蔽试用不同的封闭液

优化封闭液中蛋白质浓度

缩短封闭时间

缓冲液里有叠氮钠去掉叠氮钠

曝光时间太短延长曝光时间

底物孵育时间太短5 分钟

膜的选择错误Pico底物首先推荐使用NC,PVDF 膜需要条件优化

Duro/Femto 底物,推荐使用NC;PVDF;尼龙或电荷修饰的尼龙膜底物丧失活性Pico/ Duro 底物室温稳定12 个月Femto底物室温稳定至少6 个月底物与二抗孵育发光检测保证两种底物成分没有交叉污染膜被剥离过剥离会导致抗原丢失或变性避免重复检测膜上蛋白质被消化(gelatin)封闭物质可能有蛋白质降解活性蛋白质在储存过程中降解重新制备样品。

3. 非特异性条带

原因:解决办法:底物太灵敏交叉反应

抗原浓度太高

抗体浓度太高降低抗体浓度

SDS 非特异性结合到胶上的蛋白质:

1.转膜后充分清洗

2.不用SDS

蛋白质工程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化学、物理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的工程技术。 2、结构模体(supersecondary structure,motif)——介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的空间结构,指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排列形成规则的、在空间结构上能够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并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block building),其基本形式有αα、βαβ和βββ等。 3、结构域(domain)——是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 4、蛋白质的折叠(protein folding)——从体内新生的多肽链或体外变性的多肽链的一维线性氨基酸序列转化为具有特征三维结构的活性蛋白质的过程。 5、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一大类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蛋白质,它们具有的共同功能是帮助其他含蛋白质的结构在体内进行非共价的组装和卸装,但不是这些结构在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时的永久组成部分。 6、晶胞(Unit cell)——空间点阵的单位(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是晶体结构的最小单位。 7、核磁共振现象(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指核磁矩不为零的核,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核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Zeeman splitting),共振吸收某一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radio frequency, RF)的物理过程。 8、化学势(位)移()——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9、耦合常数(J)——由于自旋裂分形成的多重峰中相邻2峰间的距离。用以表征2核之间耦合作用的大小,单位赫兹Hz。 10、蛋白质组(proteome)——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 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把原来spaces空间上的一篇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转来,算是实验技巧分类目录的首篇。(另补充2: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比较)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01【课堂笔记】《蛋白质与酶工程》-酶的分离与纯化02部分

第一章酶的分离提取与纯化 1.1离心分离和层析分离 1.1.1酶的提取方法 离心是利用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的离心力以及物质的沉降系数或浮力密度的差异,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生物样品的一种方法。 离心分离时,要根据待分离物质以及杂志的颗粒大小、密度和特性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离心机、离心方法和离心条件。 1.1.1.1离心机的种类与用途 常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 1)常速离心机:转速<8000 r/min 用途:分离细胞、细胞碎片、培养基残渣 及粗结晶等较大颗粒 2)高速离心机:转速:1~2.5*104 r/min 用途:分离各种沉淀物、细胞碎片 及较大的细胞器 3)超速离心机:转速:2.5~12*104 r/min 用途:用于DNA、RNA、蛋白质 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器、病毒的分离纯化 1.1.1.2离心方法 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 1)差速离心:原理:是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是沉降速度不同的颗 粒分不分离的方法。用途:分离沉降系数相差较大的蛋白质分子 2)密度梯度离心原理:不同颗粒之间存在沉降系数差时,在一定离心力作用 下,颗粒各自以一定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 常用介质:蔗糖、甘油 3)等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当待分离的不同颗粒的密度范围在离心介质的密 度梯度范围内时,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一直移动到与各自浮力密度相等的位置,形成区带。介质:铯盐 1.1.1.3层析分离技术 又称色谱技术,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子的大小和形状,分子极性,吸附力,分子亲和力)的不同,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固定相(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一定,从而达到分离 根据分离原理分类 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1)吸附层析 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方法。 2)分配层析 原理:在一个有两相同时存在的溶剂系统中,根据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

酶与蛋白质工程实验及复习题

实验部分 稀释倍数意思就是你得到的最后的活性要换算成最初样品的活性。比如粗酶液是30ml,再取1ml稀释到10ml(最后用移液枪取10ul做微量活性测定)。那么稀释倍数就是 10/1*30=300。 公式里面就有两个体积,一个是反应总体积,一个是酶样液体积。反应总体积是指你最后测定时候,每个试管最终的体积3 ml酶样液体积是你加入试管的SOD的体积,比如微量法就是0.01ml(10ul)。 样液速率是30秒的,需乘以2。 理论部分复习题大纲 (给大家的只是复习的大纲,还有一些由于时间仓促,上课时强调的重点内容有些没在这个大纲上,但仍然是考试内容,希望大家能认真复习。) 一.名词解释8个,每题3分 1.酶工程 2.凝胶过滤层析 3.离子交换层析 4.亲和层析 5.酶的生产 6.酶的改性 7.生物酶工程 8.化学酶工程 9.酶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 10.酶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 11.酶生物合成的反馈阻遏作用 12.密度梯度离心 13.等密度梯度离心 14.酶分子修饰: 15.酶大分子结合修饰 16.酶侧链基团修饰 17.酶反应器 18.流化床反应器鼓 19.泡式反应器 20.定点诱变技术 21.蛋白质工程 二.填空每空1分10分 1.化学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酶的制备)、(酶的分离纯化)、(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分子修饰)、(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 2.在酶的发酵生产中,为提高产酶率和缩短发酵周期,最理想的合成模式是(延续合成型)。 3.常用的酶或蛋白质干燥的方法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气流干燥、(喷雾干燥)和吸附干燥。

4.(葡萄唐氧化酶)是一种有效地食品除氧保鲜剂。 5. 通过检测()的酶活性,可以诊断癌症。 6.(X-射线衍射法)是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的极其重要方法。 7.确定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结构信息的方法是(核磁共振技术)。 8.酶反应器的操作方式可分为()反应器、()反应器和流加分批式反应器。 9.细胞固定化的方法有(吸附法)和(包埋法)。 10.1982年,Thomas R.Cech等人发现四膜虫细胞的26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天然RNA称为( )。 11.酶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和()。 12 微生物发酵产酶中使用的两种培养基是()和()。 13 针对胞内酶的分离提取,细胞破碎的方法有()、物理破碎、() 和()。 14.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分离酶或蛋白质时常用有机溶剂有丙酮、()、 ()和()。 15.离子交换剂由()、()和()构成。 16.凝胶过滤层析中常用的凝胶材料有()、()和 ()。 17. 常用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英文简写:()和()。 18.192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Sumner博士从刀豆中提取出( )结晶,并证明 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19.常见产酶微生物种类()、()、()和()。 18. 酶的主要提取方法有酸提取法、()、()和()。 19. 吸附层析中常用的强吸附剂:()和()。 20.离子交换层析中常用的阳离子交换基团是()和 ()。 21.典型的双水相萃取系统:()和()。22. 常用的基因组数据库英文简写:()、()和 ()。 23.过滤分离的种类有、、和。 24.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可选择的分离方法有、 或。 25.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和。 26. 固体发酵产酶的方法有、和。 27. 密度梯度离心常用的梯度介质是和。 28. 凝胶过滤层析中凝胶可分为凝胶、凝胶和凝胶。 29. 典型的双水相萃取系统:和。 30. 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不同可选择的分离法是或。 31. 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32.CO2超临界萃取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 33.1902年,亨利根据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的实验结果,提出()学说。 34.1960年,雅各和莫诺德提出了()学说,阐明了酶生物合成的基本调节机制。三.选择(5个,每个2分)

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

一、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①FRET技术(in vivo) FRET,Fluorescence resonanceenergy transfer,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该技术得原理就是用一种波长得光激发某种荧光蛋白后,它释放得荧光刚好又能激发另一种荧光蛋白,使其释放另一波长得荧光,如下图所示: 以下图为例,若要利用FRET检测两种蛋白就是否有相互作用,需将两种蛋白得基因分别与这两种荧光蛋白得基因融合,并在细胞内表达出两种融合蛋白。然后只需用紫外光对CFP进行激发,并检测GFP就是否放出绿色荧光.如果能检测到绿色荧光,那么可以说明这两种蛋白可能有相互作用;反之,则就是这两种蛋白没有相互作用。 ②酵母双、三杂交技术(in vivo) 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用于考察两种蛋白就是否有相互作用,其原理就是典型得真核生长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得结构域,即AD与BD.这些转录因子只有同时具有这两个结构域时才能起始转录.由此,设计不同得两个载体,一个含有AD基因(假设为A载体),另一个含有BD基因(假设为B载体)。 一般将一个已知蛋白得基因连在B载体上,作为诱饵(Bait),将未知蛋白得基因连在A载体上,将这两个载体都转到特定得酵母细胞内,瞧未知蛋白与已知蛋白就是否有相互作用.如果两者有相互作用,那么就可以启动报告基因得转录,从而使这个酵母细胞能在选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果两者无相互作用,那么报告基因就无法表达,那么这个酵母细胞就无法在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下图所示:

由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不能鉴定膜蛋白间得相互作用,因此又发展出了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系统。该系统得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将泛素蛋白拆分为两个片段,即C端段(Cub)与N端段(NubG),并在C端段得N端接上一个LexA—VP16转录因子,此时它并不能激活基因转录(因为它被限制在了C端段上,不能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将该C端段连到一个膜蛋白上,将N端段连接到另一个膜蛋白上。若两个膜蛋白有相互作用,那么两个膜蛋白在相互靠近时会使泛素蛋白得N端段与C端段靠近结合,形成一个完整得泛素蛋白。此时泛素蛋白酶体会将这一段被泛素标记得片段降解,那么连接C端段得LexA-VP16转录因子掉落,即可进入细胞核启动标记基因得表达。 酵母三杂交得原理与双杂交一样,只就是它研究得就是两个蛋白与第三个成分间得相互作用,通过第三个成分使两个蛋白相互靠近。第三个成分可以就是:蛋白、RNA或小分子,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加入第三种成分前,蛋白X与蛋白Y之间并无直接相互作用,因此无法使BD与AD靠近,报告基因不能表达;当加入第三种成分后,蛋白X与蛋白Y得距离被拉近,BD与AD靠近,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以被检测到。 ③ Pulldown技术(invitro) Pulldown,即蛋白沉降技术,它就是建立在蛋白质亲与层析得基础上得一种检测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得分析方法.亲与层析得原理如下图所示,不同蛋白对配体得亲与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先将非特异结合得蛋白用低浓度缓冲液给清洗出去,只剩目得蛋白与层析柱结合,然后再用洗脱液将目得蛋白洗脱下来,达到纯化目得蛋白得作用。

(完整版)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实验方法步骤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实验方法步骤 发布日期:2008-8-25 热门指数:4360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 主要包括以下4个基本步骤: n 样品制备 n 电泳分离 n 蛋白的膜转移 n 免疫杂交与显色――蛋白检测 溶液和试剂 n 1X 磷酸盐缓冲液(PBS) n Modified RIPA buffer Tris-HCl: 50 mM, pH 7.4 ; NP-40: 1% ;Na-deoxycholate: 0.25% ;NaCl: 150 mM ;EDTA: 1 mM ;P MSF: 1 mM ;Aprotinin, leupeptin, pepstatin: 1 microgram/ml each ;Na3VO4: 1 mM ;NaF: 1 mM n 1X SDS 样品缓冲液 62.5 mM Tris-HCl (pH 6.8 于25°C), 2% w/v SDS, 10%甘油,50 mM DTT, 0.01% w/v溴酚蓝 n 转移缓冲液 25 mM Tris base, 0.2 M 甘氨酸, 20%甲醇(pH 8.3) n 10X Tris缓冲盐(TBS) 准备1L 10X TBS: 24.2 g Tris base, 80 g NaCl;用1N HCl调pH为7.6 n 脱脂奶粉或BSA n 甲醇 n TBS/T缓冲液 1X TBS, 0.1% Tween-20 n 封闭缓冲液(TBS/T)

1X TBS, 0.1% Tween-20加5% w/v脱脂奶粉或BSA n 一抗的稀释 1X TBS, 0.1% Tween-20 加5% BSA (多抗)或5%脱脂奶粉(单抗) Note:一般来说, BSA被推荐用于多克隆抗体,脱脂奶粉用于单克隆抗体,这样可得到较高的信噪比。抗体的稀释度参考抗体说明书或根据实验确定。 n 预染的蛋白质Marker,可用于监测转膜的效率 样品制备 原始样品可为细胞、组织、培养上清、免疫沉淀或亲和纯化的蛋白,以下为定性检测目的蛋白时细胞样品的处理方法,其余的样品制备方法参阅相关文献。 1.培养细胞或药物处理。 2.弃培养基,用1X PBS漂洗细胞2次,去尽残留培养基。 3.加入1X SDS样品缓冲液(6-well plate, 100 μl /w或75 cm2plate, 500-1000 μl/瓶),刮落细胞,转移到Ep管。注意:冰上操作。 4.超声10~15秒剪切DNA以减低样品粘性。 5.煮沸样品5 minutes。 6.离心12000g, 5 min,取上清。 7.电泳分离:上样15μl~20 μl 至SDS-PAGE 胶(10 cm x 10 cm)电泳。 如要定量检测某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IPA裂解液(1 ml per 107cells/100 mm dish/150 cm2flask)裂解细胞,收集裂解液至离心管中,在振荡器上混匀4~15min,14000g离心15min(4℃),弃沉淀,用B radford法或其它蛋白质测定方法测定上清中蛋白浓度以调整上样体积和上样量,进行Western杂交时还需设置内或外参照,通常用beta-actin。 注意:一般上样20~30 μg已足够,如待检蛋白为低丰度蛋白,可加大上样量至100μg,但电泳条带易拖尾,可制备亚细胞组份或采用更敏感的检测方法。 电泳分离(参照SDS-PAGE电泳方法) 转膜 杂交膜的选择是决定Western blot成败的重要环节。应根据杂交方案、被转移蛋白的特性以及分子大小等因素,选择合适材质、孔径和规格的杂交膜。用于Western blot的膜主要有两种:硝酸纤维素膜(NC) 和PVDF膜。NC膜是蛋白印迹实验的标准固相支持物,在低离子转移缓冲液的环境下,大多数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会与膜发生疏水作用而高亲和力的结合在一起,但在非离子型的去污剂作用下,结合的蛋白还可以被

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资料

酶工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酶及酶工程的概念。 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和特殊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子物质。 酶工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产品的一门工程技术。(名词解释) 2.了解酶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一些关键事件。 1833年,Payen和Persoz发现了淀粉酶。1878年,Kuhne首次将酵母中进行乙醇发酵的物质称为酶。给酶一个统一的名词,叫Enzyme,这个词来自希腊文,其意思“在酵母中”。 1902年,Henri提出中间产物学说。1913年,Michaelis and Menton推导出酶催化反应的基本动力学方程,米氏方程:V=VmS/(Km+S)。1926年,Summer分离纯化得到脲酶结晶。人们开始接受“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Cech and Altman于1982和1983年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即核酸类酶,198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现已鉴定出5000多种酶,上千种酶已得到结晶,而且每年都有新酶被发现。 3.了解酶在医药、食品、轻工业方面的应用。 医药:(1)用酶进行疾病的诊断:通过酶活力变化进行疾病诊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用于诊断肝病、心肌梗塞等,酶活力升高;葡萄糖氧化酶用于测定血糖含量,诊断糖尿病。 (2)用酶进行疾病的治疗:来源于蛋清、细菌的溶菌酶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来源于动物、蛇、细菌、酵母等的凝血酶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病;来源于蚯蚓、尿液、微生物的纤溶酶用于溶血栓。 (3)用酶制造各种药物:来源于微生物的青霉素酰化酶用于制造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蛋白酶用于生产L-氨基酸。 食品:生产低聚果糖,原料为蔗糖,所需酶为果糖基转移酶、蔗糖酶α(黑曲霉、担子菌);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原料为淀粉,所需酶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真菌α-淀粉酶(米曲霉)、α-葡萄糖苷酶(黑曲霉)、普鲁兰酶、糖化型α-淀粉酶(枯草杆菌)。 轻工业:用酶进行原料处理;用酶生产各种轻工、化工产品;用酶增强产品的使用效果。

蛋白质工程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蛋白质工程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摘要: 蛋白质工程是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蛋白质进行分子改造的技术。介绍了蛋白质工程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蛋白质工程;定点诱变; 定向进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对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渐渐进入研究领域, 通过对蛋白质分子进行突变, 得到具有新的表型和功能或者得到比原始蛋白相对活力更高的突变体,对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技术逐渐纯熟。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技术分为理性进化和非理性进化,已经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理性进化 理性进化主要是利用定点诱变技术, 通过在已知DNA序列中取代、插入或缺失一定长度的核苷酸片段达到定点突变氨基酸残基的目的。运用该技术已有不少成功改造蛋白质的例子。Markus Roth通过同源性比对和定点突变技术, 对EcoR DNA甲基化酶进行改造,使其对胞嘧啶的亲和性增加了22倍。定点突变还主要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酰基载体蛋白(ACP)的主要作用是在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特定位置引入双键, Caho通过定点突变研究, 发现将五个氨基酸残基置换之后的酶, 由6- 16 : 0- ACP脱氢酶变成9- 18 : 0- ACP脱氢酶。Van den Burg利用蛋白同源建模和定点突变技术结合的方法将从Bacillus stear other mophilus分离出来的嗜热菌蛋白酶突变, 得到的突变体稳定性提高了8倍, 100 在变性剂存在的情况下还能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对于整个蛋白的影响比较小,很难在高级结构上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从而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定点突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用于改造蛋白质分子。[1] 2.非理性进化 非理性蛋白质进化, 又称定向进化或者体外分子进化,在实验室中模拟自然进化过程, 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分子水平增加分子多样性, 结合高通量筛选技术, 使在自然界中需要千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进化过程大大缩短,在短期内得到理想的变异。这种方法不用事先了解蛋白质结构、催化位点等性质, 而是人为地制造进化条件, 在体外对酶的编码基因进行改造, 定向筛选, 获得具有预期特征的改良酶,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点诱变技术的不足, 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一个比较成功应用定向进化的例子是对红色荧光蛋白的改造。绿色荧光蛋白由于

WesternBlot实验技术

四川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 Western blot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Western blot的原理及操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Western 印迹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先将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分离开来,然后再利用电场力的作用将胶上的蛋白转移到固相载体(NC膜)上,然后再加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利用发光或显色原理将结果显示到膜或底片上。同时对Western blot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归纳以及与其它免疫技术就抗体检测方面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Western blot;免疫反应抗体;转膜;显色;蛋白条带 印迹法是指将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利用相应的探测反应来检测样品的一种方法。1975年,Southern建立了将D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NC)上,并利用DNA-RNA杂交检测特定的DNA片段的方法,称为Southern印迹法。而后人们用类似的方法,对RNA和蛋白质进行印迹分析,对RNA的印迹分析称为Northern印迹法,对单向电泳后的蛋白质印迹分析称为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对双向电泳后蛋白质分子的印迹分析称为Eastern印迹法。

一、Western blot的原理 Western blot的发明者一般认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乔治·斯塔克(George Stark)。在尼尔·伯奈特(Neal Burnette)于1981年所著的《分析生物化学》(Analytical Biochemistry)中首次被称为Western Blot。Western blot首先是要将电泳后分离的蛋白从凝胶中转移到NC膜上,通常有两种方法:毛细管印迹法和电泳印迹法。毛细管印迹法是将凝胶放在缓冲液浸湿的滤纸上,在凝胶上放一片NC膜,再在上面放一层滤纸等吸水物质并用重物压好,缓冲液就会通过毛细作用流过凝胶。缓冲液通过凝胶时会将蛋白质带到NC膜上,NC膜可以与蛋白质通过疏水作用产生不可逆的结合。但是这种方法转移效率低,通常只能转移凝胶中的一小部分蛋白质(10%-20%)。而电泳印迹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进行转移。这种方法是用有孔的塑料和有机玻璃板将凝胶和NC膜夹成“三明治”形状,而后浸入两个平行电极中间的缓冲液中进行电泳,选择适当的电泳方向就可以使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离开凝胶结合到NC膜上。常用的电泳转移方法有湿转和半干转。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只是用于固定胶/膜叠层和施加电场的机械装置不同。湿转是一种传统方法,将胶/膜叠层浸入缓冲液槽然后加电压。这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比较慢,需要大体积缓冲液且只能用一种缓冲液。半干转移,用浸透缓冲液的多层滤纸代替缓冲液槽。与湿转相比,这种方法要快(15-45 分钟)。转移后的NC膜就称为一个印迹(blot),用于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检测。印迹首先用蛋白溶液(如10%的BSA或脱脂奶粉溶液)处理以封闭NC膜上剩余的疏水结合位点,而后用所要研究的蛋白质的抗体(一抗)处理,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与一抗特异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其它的蛋白质不能与一抗结合,这样清洗除去未结合的一抗后,印迹中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质的位置上结合着一抗。处理过的印迹进一步用适当标记的二抗处理,二抗是指一抗的抗体,如一抗是从鼠中获得的,则二抗就是抗鼠IgG的抗体。处理后,带有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形成抗体复合物可以指示一抗的位置,即是待研究的蛋白质的位置。目前有结合各种标记物的抗体特定IgG的抗体(二抗)可以直接购买,最常用的一种是酶连的二抗,印迹用酶连二抗处理后,再用适当的底物溶液处理,当酶催化底物生成有颜色的产物时,就会产生可见的区带,指示所要研究的蛋白质位置。在酶连抗体中使用的酶通常是碱性磷酸酶(AP)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可以将无色的底物5-溴-4-氯吲哚磷酸盐(BCIP)转化为蓝色的产物;而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将H2O2为底物,将3-氨基-9-乙基咔唑氧化成褐色产物或将4-氯萘酚氧化成蓝色产物。另一种检测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方法是用增强化学发光法,辣根过氧化物酶在H2O2存在下,氧化化学发光物质鲁米诺并发光,通过将印迹放在照相底片上感光就可以检测出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存在,即目标蛋白质的存在了。除了酶连二抗作为指示剂,也可以使用其它指示剂,比如: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标记的二抗(可通过紫外灯产生荧光);生物素结合的二抗等等。 除了使用抗体或蛋白作为检测特定蛋白的探针以外,有时也使用其它探针如放射性标记的DNA,可以检测印迹中的DNA结合蛋白。 在Western blot实验中,有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标记一抗,再用底物显色。这种方法叫直接法,与用二抗的间接法相比有诸多不足,标记二抗可用于很多种

蛋白质工程(1)

蛋白质工程: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利用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而改造现存蛋白质或组建新型蛋白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深化和发展。 蛋白质结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一段连续的肽单位借助氢键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 三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在各种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三维空间。 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的寡居蛋白,通过肽链间的次级键相互结合形成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超二级结构: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规则排列的组合体,以同一结构模式出现在不同的蛋白质中,这些组合体称为超二级结构,或结构模体。 结构域:指二级结构和结构模体以特定的方式组织连接,在蛋白质分子中形成两个或多个在空间上可以明显区分的三级折叠实体。结构域是蛋白质折叠中的一个结构层次,介于超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是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功能的基本单位。 蛋白质变性: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热、紫外线、高压)或化学因素(有机溶剂、脲、胍、酸、碱)的影响,引起蛋白质天然结构的破坏,导致生物活性的降低或完全丧失。 蛋白质折叠:蛋白质因所含氨基酸残基的亲水性、疏水性、带正电、带负电……等等特性通过残基间的相互作用而折叠成一立体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定向进化:在实验室中模仿自然进化的关键步骤-突变、重组和筛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有效地改造蛋白质,使之适于人类的需要。 蛋白质的分子设计:蛋白质的分子设计就是为有目的的蛋白质工程改造提供设计方案,确保获得比天然蛋白质性能更加优越的新型蛋白质。 第二遗传密码:氨基酸顺序与蛋白质三维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人们称之为第二遗传密码或折叠密码。蛋白质的化学修饰:凡通过活性基团的引入或去除,而使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蛋白质组:基因组表达全部蛋白质及其存在方式,或基因组、一个细胞或一种生物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定量检测蛋白质水平上的基因表达,从而揭示生物学行为,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的学科。双向电泳:是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个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蛋白质芯片:也叫蛋白质微阵列,是将大量蛋白质有规则地固定到某种介质载体上,利用蛋白质与蛋白质、酶与底物、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检测分析蛋白质的一种芯片。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或一组一定长度的随机寡居核苷酸片段克隆到特定的表达载体内,使其表达产物与外膜蛋白或噬菌体外壳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呈现在细胞表面或噬菌体表面。 基因工程抗体: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需求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引入适当的受体细胞,由其编码产生出预期的抗体分子。 抗体酶:通过改变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微环境,并在适当的部位引入相应的催化基团,所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既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又有酶的高效催化效率。 单克隆抗体:由一种抗原决定簇激活,并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B细胞产生的针对这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Western bolt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western blot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SDS-PAGE是最常用的定性分析蛋白质的电泳方式,特别是用于蛋白质纯度检测和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PAGE能有效的分离蛋白质,主要依据其分子量和电荷的差异,而SDS-PAGE的分离原理则仅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差异。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与变性的多肽,并使蛋白带负电荷,由于多肽结合SDS的量几乎总是与多肽的分子量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因此SDS多肽复合物在丙稀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多肽的大小有关,在达到饱和的状态下,每克多肽可与1.4g去污剂结合。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filter membrane,简称NC膜),在胶体金试纸中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NC膜是生物学试验中最重要的耗材之一。 第一抗体就是能和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第二抗体是能和抗体结合,即抗体的抗体,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抗体的存在,放大一抗的信号。 化学发光HRP底物(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也常被称为ECL试剂)是目前Western blot检测中最为灵敏的试剂。显影液的A液主要成分为鲁米诺(Luminol)及发光增强剂,B液主要成分为过氧化物溶液。二抗上含有HRP(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A液和B液反应发光。 三、实验器材 1.电泳槽,胶板架子 2.转膜仪 3.NC膜 4.电泳电源 5.滤纸 6.摇床 7.X射线摄影暗匣 8.X射线胶片 9.塑料薄膜 四、实验试剂 1.runningbuffer 5xrunningbuffer(1L) Tris 15.1g

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大纲

《蛋白质与酶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蛋白质与酶工程 学分:2 学时:32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 开课系部:生命科学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普通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蛋白质和酶工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并对于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能有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课程培养目标: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参考书、教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得到科学研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良好训练,为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 论 2课时 (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的定义,了解其发展史,以及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工程概论 第二节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第三节蛋白质工程展望 第四节酶工程简介 一酶工程 二组成:酶的产生;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三分类:化学酶工程;生物酶工程。 第五节酶与酶工程的发展简史 一酶学研究简史 二酶工程研究简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与酶工程定义; 难点:酶工程的组成分类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功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组成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三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二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四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五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难点: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蛋白质的修饰和表达4课时(一)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化学修饰途经,了解蛋白质改造的一些途经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修饰的化学途径 一功能基团的特异性修饰 1多位点取代 2 3 二基于蛋白质片段的嵌合修饰 第二节蛋白质改造的分子生物学途径 一编码基因的专一性位点和区域性定向突变 1 2 二基因融合和基因剪接 三tRNA介导定点搀入非天然氨基酸 第三节重组蛋白质的表达

westernblot实验详细步骤(1)

Western Blot实验技术一、制胶 SDS-PAGE分离胶配方表 1、检查制胶器是否漏水,吸干玻璃中水分

2、配置分离胶,加入玻璃板中(注意:不能有气泡和杂物),距离玻璃上口1.5mL停止加胶。 3、再加ddH2O或异丁醇水封除去气泡,凝胶后倒掉水,吸干水到浓缩胶插梳。 二、上样 1、先在内槽加满电泳液才可以拔梳子。 2、拔梳子时垂直向上拔出,不可左右摇晃梳子。 3、拔完梳子后观察梳子孔,是否有缺口和歪,用针头拨正。 4、上样时从左到右依次上样。 5、若上样组不多时,左右第一孔不加样。 6、要预留Marker的上样孔。 三、电泳 四、转膜

PVDF膜即聚偏二氟乙烯膜(polyvinylidene fluoride)是蛋白质印迹法中常用的一种固相支持物。PVDF膜是疏水性的,膜孔径有大有小,随着膜孔径的不断减小,膜对低分子量的蛋白结合就越牢固。 (转膜缓冲液:需4度预冷,现配现用,不能放太久。) 1、转印滤纸:全胶长8.5cm,宽5.5cm,需剪裁成7层滤纸,压平后约3mm。需在转膜缓冲液中平衡浸泡备用。 2、海绵垫:在转膜液中平衡浸泡备用。 3、PVDF膜:剪裁8.5cm*5.5cm ,需在甲醇中浸润2min(活化膜上正电基团),然后在转膜缓冲液中平衡浸泡备用。 4、凝胶:凝胶也需要在预冷的转膜转膜缓冲液中平衡浸泡3-5分钟。否则在转膜过程中会出现皱缩,导致出现转移的条带变形。 三明治夹心法:负极(黑)-海绵垫-滤纸-胶-PVDF膜-滤纸-海绵垫-正极(白) 转膜时间:通电恒流,60V,一个槽100mA左右,1h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用玻棒赶走气泡。 装置转膜仪时注意黑对黑(负对负),白对红(正对正)。 装置运行时需冰浴。) 五、封闭 在进行抗体杂交之前,需要先对转印膜进行封闭,以防止抗体对非转印蛋白区域的非特异性吸附。 封闭一般采用异源性蛋白质或去污剂,本实验室常用的有5%BSA,10%脱脂奶等,至于选择哪一类封闭液,首先应考虑与检测目的相适应(做l酪氨酸磷酸化时不推荐non-fat milk 封闭)。 1、将脱脂奶粉封闭液(1xTBST:脱脂奶粉=20mL:2g一块膜用量。牛血清蛋白、5%BSA 效果更好)倒好。 2、将PVDF膜取出放入封闭液中,盖子改好。 3、封膜一般常温1-2小时即可,也可4℃封闭过夜。 六、一抗 抗体反应主要采用间接法: 即先加入未标记特异性一抗与膜上抗原结合后,再加入标记的二抗进行杂交检测,标记二

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蛋白质工程的产生: 1,最早的蛋白工程是福什特(Forsht)等在1982-1985年间对酪氨酰-t-RNA合成酶的分子改造工作。2,佩里(Perry)1984年通过将溶菌酶中Ile(3)改成Cys(3),并进一步氧化生成Cys(3)-Cys(97)二硫键,使酶热稳定性提高,显著改进了这种食品工业用酶的应用价值。3,1987年福什特通过将枯草杆菌蛋白酶分子表面的Asp(99)和Glu(156)改成Lys,而导致了活性中心His(64)质子pKa从7下降到6,使酶在pH=6时的活力提高10倍。 二,蛋白质工程的内容 1、定义:广义上来说,蛋白质工程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改造蛋白质或设计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蛋白质。 2、内容:确定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空间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需要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三,蛋白质工程的程序 蛋白质分子设计基因改造方案基因成或突变 分离纯化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子基因克隆与表达 目的基因和功能测定 改造的蛋白质分子 四,酶工程的应用范围 (1)对生物宝库中存在天然酶的开发和生产; (2)自然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技术; (3)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和细胞固定化); (4)酶反应器的研制和应用; (5)与其他生物技术领域的交叉和渗透。 其中固定化酶技术是酶工程的核心。实际上有了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 五,医用药物酶应用的问题:1)异体蛋白引起免疫反应;2)酶不纯,引起各种副作 3)酶在体内降解,时间短; 4)药物无法定向分布。 解决办法: 1) 制成微胶囊; 2) 制成衍生物;3) 制成脂质体包埋与免疫系统隔开(酶蛋白);4) 酶上引入一定基团,起导向作用。 五,分子酶学与酶工程 1、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其它类型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进行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没有酶就没有生命,因此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性质与作用机理,对于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

一、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① FRET技术(in vivo) FRET,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用一种波长的光激发某种荧光蛋白后,它释放的荧光刚好又能激发另一种荧光蛋白,使其释放另一波长的荧光,如下图所示: 以下图为例,若要利用FRET检测两种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需将两种蛋白的基因分别与这两种荧光蛋白的基因融合,并在细胞内表达出两种融合蛋白。然后只需用紫外光对CFP进行激发,并检测GFP是否放出绿色荧光。如果能检测到绿色荧光,那么可以说明这两种蛋白可能有相互作用;反之,则是这两种蛋白没有相互作用。 ②酵母双、三杂交技术(in vivo) 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用于考察两种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其原理是典型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即AD和BD。这些转录因子只有同时具有这两个结构域时才能起始转录。由此,设计不同的两个载体,一个含有AD基因(假设为A载体),另一个含有BD基因(假设为B载体)。 一般将一个已知蛋白的基因连在B载体上,作为诱饵(Bait),将未知蛋白的基因连在A载体上,将这两个载体都转到特定的酵母细胞内,看未知蛋白与已知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如果两者有相互作用,那么就可以启动报告基因的转录,从而使这个酵母细胞能在选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果两者无相互作用,那么报告基因就无法表达,那么这个酵母细胞就无法在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下图所示:

由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不能鉴定膜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又发展出了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系统。该系统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将泛素蛋白拆分为两个片段,即C端段(Cub)和N端段(NubG),并在C端段的N端接上一个LexA-VP16转录因子,此时它并不能激活基因转录(因为它被限制在了C端段上,不能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将该C端段连到一个膜蛋白上,将N端段连接到另一个膜蛋白上。若两个膜蛋白有相互作用,那么两个膜蛋白在相互靠近时会使泛素蛋白的N端段和C端段靠近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泛素蛋白。此时泛素蛋白酶体会将这一段被泛素标记的片段降解,那么连接C端段的LexA-VP16转录因子掉落,即可进入细胞核启动标记基因的表达。 酵母三杂交的原理与双杂交一样,只是它研究的是两个蛋白和第三个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第三个成分使两个蛋白相互靠近。第三个成分可以是:蛋白、RNA或小分子,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加入第三种成分前,蛋白X与蛋白Y之间并无直接相互作用,因此无法使BD和AD靠近,报告基因不能表达;当加入第三种成分后,蛋白X与蛋白Y的距离被拉近,BD和AD靠近,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以被检测到。 ③ Pulldown技术(in vitro) Pulldown,即蛋白沉降技术,它是建立在蛋白质亲和层析的基础上的一种检测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亲和层析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不同蛋白对配体的亲和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先将非特异结合的蛋白用低浓度缓冲液给清洗出去,只剩目的蛋白与层析柱结合,然后再用洗脱液将目的蛋白洗脱下来,达到纯化目的蛋白的作用。

Westernblot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精)

Westernblot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Westernblot 实验步骤 1. 组织块称重 2. 利用液氮、研钵粉碎组织块 3. 加入RIPA缓冲液(每克组织3 ml RIPA),PMSF(每克组织30μl,10 mg/ml PMSF),利用Polytron进一步匀浆(15,000转/分*1分钟)维持4℃ 4. 加入PMSF(每克组织30μl,10 mg/ml PMSF),冰上孵育30分钟 5. 移入离心管4℃约20,000 g(约15,000转)15分钟 6. 上清液为细胞裂解液可分装-20℃保存 7. 进行Bradford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8. 取相同质量的细胞裂解液(体积*蛋白质浓度),并加等体积的2×电泳加样缓冲液 9. 沸水浴中3分钟 10. 上样 11. 电泳(浓缩胶20mA,分离胶35mA) 12. 电转膜仪转膜(100mA 40分钟) 13. 膜用丽春红染色,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 14. Westernblot 试剂盒显色 15. 分析比较记录 western blot的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的资料 1. 把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蛋白质电泳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 1)转移缓冲液洗涤凝胶和硝酸纤维素膜,将硝酸纤维素膜铺在凝胶上,用5ml移液管在凝胶上来回滚动去除所有的气泡。 2)在凝胶/滤膜外再包一张3mm滤纸(预先用转移缓冲液浸湿),将凝胶夹在中间,保持湿润和没有气泡。 3)将此滤纸/凝胶/薄膜滤纸按照厂家建议方法放入电泳装置中,凝胶面向阴极。

4)将上述装置放入缓冲液槽中,并灌满转移缓冲液以淹没凝胶。 5)按照厂家所示接通电源开始电泳转移。 6)转移结束后,取出薄膜和凝胶,弃去凝胶。 2. 将薄膜漂在氨基黑中快速染色,直至分子量标准显现时取出,记录下标准位置。 3. 用100ml水洗涤纤维素膜,必要时可用脱色缓冲液。 4. 膜置印迹缓冲液中于37℃保温1小时。 5. 室温下,用PBS-Tween缓冲液洗涤薄膜。 6. 用封口机将薄膜封入塑料袋中,尽可能不留空气。 7.袋的一角剪一缓冲液的小口,用透析袋夹紧。 8.混合:NGS(100微升),印迹缓冲液中的抗体(10毫升),加在装薄膜的袋中,于室温下摇动2小时(或4℃过夜) 9.用总体积300ml PBS-Tween缓冲液,分4次在一浅盘中洗涤薄膜,每次75ml。 10.将连接生物素的羊抗兔IgG(40微升溶于10毫升印迹缓冲液/100微升NGS)加在袋内,于室温下摇动1小时。 11.按步骤9洗涤。 12.加入抗生素蛋白-HRP(40微升溶于10毫升印迹缓冲液/100微升NGS),于室温下摇动。注意事项: western blot中转移在膜上的蛋白处于变性状态,空间结构改变,因此那些识别空间表位的抗体不能用于western blot检测。这种情况可以将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或细胞裂解液中的所有蛋白先生物素化,再用酶标记亲和素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中取胶和膜需带手套。 Western实验步骤 Western,也称Western blot、Western blotting、Western印迹,是用抗体检测蛋白的重要方法之一。Western可以参 考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收集蛋白样品(Protein sample preparation) O 可以使用适当的裂解液,例如碧云天生产的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裂解贴壁细胞、悬浮细胞或组织样品。对于某些特定的亚 细胞组份蛋白,例如细胞核蛋白、细胞浆蛋白、线粒体蛋白等,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提取这些亚细胞组份蛋白,也可以使用试剂盒 进行抽提,例如碧云天生产的细胞核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试剂盒。 O 收集完蛋白样品后,为确保每个蛋白样品的上样量一致,需要测定每个蛋白样品的蛋白浓度。根据所使用的裂解液的不同,需要 采用适当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因为不同的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对于一些去垢剂和还原剂等的兼容性差别很大。如果使用碧云天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