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问题详解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引 言

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我们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 绪论

1-1解:

(1)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3

杂化改变为sp 2

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2)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杂化改变为sp 3

杂化。

(3)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sp 2

杂化改变为sp 3杂化;C 3杂化类型不变。 1-2解:

(1) Lewis 酸 H +

, R +

,R -C +

=O ,Br +

, AlCl 3, BF 3, Li +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Lewis 酸。

(2)Lewis 碱 x -

, RO -

, HS -

, NH 2, RNH 2, ROH , RSH

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Lewis 碱。

1-3解:

硫原子个数 n=5734 3.4%

6.0832..07

?=

1-4解:

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N 原子上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

CH 3NH 2 >(CH 3)2NH >(CH 3)3N

1-5解: 32751.4%1412.0C

n ?=

=,327 4.3%141.0H n ?==,

32712.8%

314.0N n ?==,

3279.8%132.0S n ?==, 32714.7%316.0O n ?==, 3277.0%123.0

Na n ?==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6解: CO 2:5.7mg H 2O :2.9mg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1解:

(1) 碳链异构(2)位置异构(3)官能团异构(4)互变异构

2-2解:

(1) 2,2,5,5-四甲基己烷 (2 ) 2,4-二甲基己烷(3)1-丁烯-3-炔(4)2-甲基-3-氯丁烷(5)2-丁胺(6)1-丙胺

(7)(E)-3,4-二甲基-3-己烯(8)(3E,5E)-3-甲基-4,5-二氯-3,5-辛二烯(9)2,5-二甲基-2,4-己二烯(10)甲苯(11)硝基苯

(12)苯甲醛(13)1-硝基-3-溴甲苯(14)苯甲酰胺(15)2-氨基-4-溴甲苯(16)2,2,4-三甲基-1-戊醇

(17)5-甲基-2-己醇(18)乙醚(19)苯甲醚

(20) 甲乙醚 (21) 3-戊酮 (22 ) 3-甲基-戊醛(23)2,4-戊二酮(24)邻苯二甲酸酐(25)苯乙酸甲酯(26)N,N-二甲基苯甲酰胺(27)3-甲基吡咯(28)2-乙基噻吩(29)α-呋喃甲酸(30)4-甲基-吡喃(31)4-乙基-吡喃(32)硬脂酸(33)反-1,3-二氯环己烷

(34)顺-1-甲基-2-乙基环戊烷(35)顺-1,2-二甲基环丙烷

2-3解:

(1)

C

H

3

C

H

CH

3

CH

3

CH

3

C

H

CH

3

CH

3

C

(2)

C

H

3

C

H

CH

3

C

H

2

C

H

2

C

H

2

CH

3

C

2

H

5

(3)

C

H

3

C

H

CH

3

C

H

C

H

2

C

2

CH

3

C

2

H

5

25 (4)

C

2

H

5

H

C

H

3

H

(5) H

2

25

2

CH

2

CH

3

(6)

(7)

H

C

H

3

H

CH

3

H

H

(8)

3

(9)

5

2

H

5 (10)

(11) CH

3

NO

2

NO

2 (12)

H

3

(13) (14)

O

H

COOH

Br

(15) Br

CHO

CH

3

CH

3 (16)

C

H

3

CH

2

OH

(17) OH (18)

OH Br

Br

(19)

O

H

SO

3

H

NO

2

(20)

O

O O

(21) O

(22)

O

(23)

H

C

H

3

H

CHO

(24)

H

3

3

(25)

N

H

CH

3

O

(26)

N

H

2

N

H

(27)

N

H

O

(28)

S

(29)

N

CH

2

H

5

O

CH

2

H

5

(30) CH3(CH2)7CH=CH(CH2)7COOH

(31)

NH

2

O

N

H

2

(32)

H

2

N-C

O

NH-C-NH

2

O

(33) O

O

O

(34)

O

CHO

2-4解:

(1)

C H

3C

H

2

CH

3

CH

3

C

H

CH

3

CH

3

C

命名更正为:2,3,3-三甲基戊烷

(2)

C H

3C

H

2

C

H

C

H

CH

3

CH

3

CH

3

(3)

(4)

(5)

(6)

(7)

(8)

2-5解:可能的结构式

2-6解:(1)

(2)

CH

3C

2

H

5

CH

2

CH

2

CH

3

CH

2

CH

2

CH

2

CH

3

(3)

CH

3

CH

3

CH

2

CH

2

CH

3

CH

3

C

2

H

5

C

2

H

5

C

2

H

5

CH

2

CH

2

CH

3 2-7解:

1,3-戊二烯 1,4-戊二烯

H

2

CH

2

CH

32

CH

3

H

3

1-戊炔 2-戊炔

H

2

C

2

H

5

C

H

3

CH CH

3

1,2-戊二烯 2,3-戊二烯

H

2

3

3

3-甲基-1,2-丁二烯

第三章饱和烃

3-1解:

(1) 2,3,3,4-二甲基戊烷 (2) 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 3,3-二甲基戊烷 (4)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 2,5-二甲基庚烷 (6) 2-甲基-3-乙基己烷

(7)2-甲基-4-环丙基自己烷(8)1-甲基-3-乙基环戊烷

3-2解:

(1)

H

3

33

2

CH

3

(2)

(3) H

3

3

3

(4)

(5) (6)

3-3解:

(1) 有误,更正为:3-甲基戊烷

(2) 正确

(3) 有误,更正为:3-甲基十二烷

(4) 有误,更正为:4-异丙基辛烷

(5) 4,4-二甲基辛烷

(6) 有误,更正为:2,2,4-三甲基己烷

3-4解:

(3) > (2) > (5) > (1) > (4)

3-5解:Br

H

H H

H

Br Br

H

H

H

H

Br

Br

H

H

Br

H

H

Br

H

B r

H

H

(A)对位交叉式 (B)部分重叠式 (C)邻位交叉式 (D)全重叠式

A>C>B>D

3-6解:

(1)相同 (2)构造异构

(3)相同(4)相同

(5)构造异构体 (6)相同

3-7解:

由于烷烃氯代是经历自由基历程,而乙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大于甲基自由基,故一氯甲烷的含量要比一氯乙烷的含量要少。

3-8解:

(1)

CH

3CHCH

3 Cl

(2)

H

3

3

CH

3

(3)

H

3

3

3-9解:

a.链引发(自由基的产生)

hv

b.链增长

H

3

2

CH

3

CH

3

Cl

2

CH

3

2

Cl

CH

3

CH

3

CHCl

2

CH

2

Cl Cl

2

CH

3

c.链终止

Cl

2

CH

3

CH

2

CH

3

CH

2

Cl

ΔH=D H-Cl + D C-Cl-D C-H =431.0+339.0-410.0=360KJ/mol

3-10解:

(4) >(2) > (3) > (1)

3-11解:

(1) 正丙基n-propyl (2) 异丙基 isopropyl (3) 异丁基 isobutyl

(4) 叔丁基tert-butyl (5) 甲基methyl (6) 乙基 ethyl

3-12解:

叔氢与伯氢的比例为1:9,但叔氢被取代的比例占绝对多数,说明反应主要由氢原子的活性决定。

3-13解:

(1) ClCH2CH2CH2Cl (2)

(3) CH3CH2CH2Cl (4) BrCH2CH2CH2CH2Br

第四章不饱和烃

4-1解:

Cl

(1)

C H 3C +

H 2

(2)

C

H 3C +

H

CH 3

(3)

C

H 3C

+

CH 3

CH 3

(4)

H 3

H 3+

稳定性顺序: (3) >(2) > (1) > (4) 4-2解: (1)

CH 3

Cl

(2)

CH 3COOH

CH 3CH 2CH 2COOH

(3)

C

H 3CH 3

O

(4)

C

H 3C H

CH 3

CHBr

(5)

CHO CHO CH 3

C 2H

5

(6)

3

H 3

(7)

O

O

O

(8)

(9)

H

33 (10)

H

3

3

3

2

H

4-3解:

(1)

没有明显现象

丙烷

丙烯

丙炔

环丙烷

A

B

C

D

KMnO4/H+

D

A

B

C

D

A

B

C

没有明显现象

红棕色沉淀

(2)

环己烷

环己烯

乙基环丙烷

A

B

C

褪色

A

Br2

CCl

4没有明显现象

C

A

褪色

C

4-4解:

CH

Cu Cl

CH

2

=CH-CN

C

H CH

Cu 2Cl 2 ,NH 4Cl C H CH

CH 2

270~80℃

C

H 2CH

CH CH 2

C

H CH

Cu 2Cl 2 ,NH 4Cl

C H CH

CH 2H 2

Pa/CaCO 喹啉

+270~80℃

CH 2=CH-CN

C

H 2CH

CH CH

2

NC

4-5解:

C

H CH

Cu 2Cl 2 ,NH 4Cl

C

H CH

HgSO H 2SO 4

O

270~80℃

4-6

解:

A B

Br

C

4-7解:

4-8解:

A

H C H 2

CH 3

B

H 3

CH 3

C D

4-9解:

H C H CH

3

CH 3

4-10解:

A B

第五章 芳香烃

5-1解:

(1) O (2)

CHCH2CH3 Cl

(3) SO

3

H

(4)

CH

3

(5)

H

3

3

3

(6)

NHCOCH3

NO2

Cl

(7)O

OH

(8)

OH

NO

2

OH

NO

2

5-2解:

(1)

3

3

(2) 2

(3)

(4)

CHO

5-3解:

(2)、(5)、(7)、(8)能发生傅-克反应。5-4解:

(1)

没有明显现象

甲苯

环己烯

A B

C

B

Br 2CCl 4

没有明显现象

C

B 褪 色

C

(2)

没有明显现象

乙苯

苯乙烯

苯乙炔

A B

C

A

B

Br 2

CCl 4

没有明显现象

A B

褪 色

红棕色沉淀

5-5解:

(1)

HNO H 2SO 4

FeCl 3

Cl Cl

Cl

NO 2

FeCl 3

2Cl

NO 2

Cl

CH 3

CH 3

NO 2

COOH

Cl

NO 2

KMnO 4HNO H 2SO 4

H

FeCl 3

Cl CH 3

NO 2

Cl

(2)

HNO 3

H 2SO 4

CH 3

CH 3CCl

O

CH O

C

H 3CH 3

O

C

H 3O 2N

+

无水AlCl 3

5-6解:

(1)

CH 3

Cl NO 2

>

>

>

(2)

>

>

>

OCH 3

CH 3

COOH

CH 3

COOH

5-7解:

(3)、(4)、(5)、(7)、(8)具有芳香性 5-8解:

A CH 3

CH 2CH 3

5-9解:

C H C

H 3C H

CH 3

5-10解: 略

第六章 卤代烃

6-1解:

(1) 2-甲基-7-溴辛烷 (2) 1-甲基-7-溴甲基环己烷 (3) 4-甲基-2-氯-6-溴庚烷

(4) 2-氯-二环[2.2.1]庚烷 (5) 5-溴-螺[3.4]辛烷 (6) r-1,反1,3-二甲基-1,3-二溴环己烷

(7) 1,3-二环丙基-2-氯丙烷 (8)1-氯-二环[4.4.0]癸烷 (9)顺-1-叔丁基-3-氯-环己烷 (10) 7,7-二甲基-1-氯二环[2.2.1]庚烷 6-2解:

(1)

CH 3CH 2CH 2CH 2OH

(2)

CH 3CH CHCH 3

(3)

CH 3CH 2CH 2CH 2

Mg Br

(4)

CH 3CH 2CH 2CH 2

D

(5)

CH 3CH 2CH 2CH 2CH 3

(6)

CH 3CH 2CH 2

3

(7)

CH 3CH 2CH 2CH 2NHCH 3

(8)

CH 3CH CHCH 3

(9) CH 3CH 2CH 2CH 2

CN

(10)

CH 3CH 2CH 2CH 2

ONO 2

6-3解:

(1)

CH 3CH 2O CH 2CH 2CN

(2)

Mg

Br

(3)

CH 3CHCH 2CH 3

(4)

CH 3CH CHCH 3

(5)

CH 3

CH 3

ONO 2

C

H 3C (6)

ClCH=CH-CHCH 3

OH

(7) C

H 3CH 2Br

6-4解: (1)

CH 3CH 2CH 2CH 2

CH 3CH 2CH 2CH 2Br

Na

(2)

CH 3CH 2CH 2CH 2

Mg

CH 3CH 2CH 2CH 2Br

Mg

CH 3CH 2CH 2CH 3

(3)

CH 3CH 2CH 2

CH 2

OH

CH 3CH 2CH 2CH 2Br (CH 3)2CuLi CH 3CH 2CH 2CH 2CH 3

(4)

CH 3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Br (C 2H 5)2CuLi CH 3CH 2CH 2CH 2C 2H

5

6-5解: (1)

正庚烷

A

B

C

乙醇

褪 色

A

B

没有明显现象

B

A

白色沉淀

CH 3(CH 2)4CH 2

Cl

AgNO 3

(2)

A

B

C

A

B

室温出现白色沉淀

H 2C

C CH 3Cl

H 2C

C H

CH 2Cl

CH 3CH 2CH 2Cl

C

(3)

A

B

C

A

B

室温出现白色沉淀

C

CH 3Cl

Cl

CH 2Cl

较快

6-6解:

(1)

CH 3

CH 3

CH 2Cl

C

H 3CH

3

CH 3

CH 2MgCl

C

H 3CH 3

CH 3

CH 2D

C

H 3C C C

(2) (3)

CH

2

CH

2

CH

2

CH C

2

H

5

Cl

D

(4)

O

(5)

CH

3

Cl

CH

2

CH

2

OH

C

H

3

C

(6)

CH

3

H

H

CN

(7)

CH

3

(8)

C

H

3

C

H

CH

3

CH

3

Br

CH

3

C

(9)

Cl

(10)

6-7解:

(4) >(2) > (1) > (3)

6-8解:

(3) > (4) > (1) > (2)

6-9解:

(2) > (1) > (3)

6-10解:

(3) > (2) > (4) > (1)

6-11解:

(4) > (1) > (2) > (3)

6-12解:

(1)

CH

3CH CH

3

Br

CH

3

CH CH

2

CH

3

CH

2

OH Cl CH

2

CH CH

2

Cl

CH

2

CH CH Cl2

CCl

4

(2)

C

H 3C

H 3Cl

CH 3

CH 3

Cl 2hv C

H 3CH 3CH 3

Cl

CH 3CH 2OH C

3CH 3CH 2

CH

+无水AlCl 3

CH

CH 3

CH 3

C

C

(3)

CH 3CH

CH 2

Cl 2

CH 2CH CH 2

Cl

CH 2CH

CH

2

Li

CuI

CH 2CH

CH

Cl

CH 2CH CH 2

(4)

Mg

CH

2

CH 3

Br CH 3

D

6-13解:

A

B

Br

C

6-14解:

D E F

D E F

第七章 旋光异构

7-1解:略7-2解:略7-3解:略7-4解:

(1)正确7-5解:

(1)

C

2

H

5

Br

Cl

CH

3

(2)

C

2

H

5

H

Br

COOH

(3)

C

6

H

5

NH

2

H

COOH

(4)

Br

H

H

Br

COOH

COOH

(5)

Br

H

CH

3

Br

CH

3

2

H

5

(6)

H

Br

H

Br

CH

3

3

7-6解:

(1) 具有光学活性,(2R,3S) (2) 没有光学活性,(2R,3R)

(3) 具有光学活性,(2R,4S) (4) 具有光学活性,(1S,3S)

(5) 具有光学活性,(R) (6) 没有光学活性

7-7解:

(1) 相同化合物 (2) 相同化合物 (3) 不是同一化合物 (4) 不是同一化合物

7-8解:略

7-9解:

H

3

3

7-10解:

C

H

2

3

3

第八章醇、酚、醚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解答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 解答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习题解答 第1章绪论 1.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关于分子如何构成的理论。价键理论主要关注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通过研究受成键情况影响的轨道形状描述分子的形状。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况,用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来描述分子的形成。 2.u=78/12+1=6, C6H6 3.均裂,发生游离基型反应,异裂,发生离子型反应。 第2章烷烃 1.(1)3-甲基戊烷(2)3-甲基-3-乙基己烷 2. 3.(1)CH 3 C CH 2 CH 3 CH 3 CH 3 2,2- 二甲基丁烷 (2) CH 2 CH 3 C 2 H 5 C CH CH 3 CH 3 C H 3 2, 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 CH CHCH 3 CH 3 CH 2 CH CH 3 CH 3 (CH 3 ) 3 C 2,2,3,5,6-五甲基庚烷 4.(1) CH 3 C CH 3 CH 3 CH 3 (2)CH2CH2 C H 3 CH 3 CH 2 (3) CH 2 CHCH 3 3 C H 3 (4) CH 3 C CH 3 CH 3 CH 3 5. (1)

第3章烯烃与红外光谱 1.答: (1) 1-己烯(2) 2-己烯(3)己烯 (4) 2-甲基-1-戊烯(5) 3-甲基-1-戊烯(6) 4-甲基-1-戊烯(7) 2-甲基-2-戊烯(8) 3-甲基-2-戊烯(9) 4-甲基-2-戊烯 CH3CHC=CH2 CH3 CH3CH3CCH=CH2 3 CH3 CH3C=CCH3 CH3 CH3 CH3CH2C=CH2 CH2CH3 (10) 2,3-二甲基-1-丁烯(11)3,3-二甲基-1-丁烯 (12) 2,3-二甲基-2-丁烯 (13) 2-乙基-1-丁烯 其中(2)、(3)、(8)、(9)有顺反异构。 2.答:(1)(2) (3) (4) (5) (6) (7) 3.答:无顺反异构 4.答: 5.答: 1)Cl I 2)500 Cl ClOH ℃ 3)OH 4) or 5) Br 第4章炔烃与共轭双烯 1.答: (1)2,2,5-三甲基-3-己炔 (2)1,3-己二烯-5-炔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目录lin 湛

第一章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Cl-离子各1mol。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答案: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O>S,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下列分子中那些可以形成氢键? b. CH3CH3 c. SiH4 d. CH3NH2 e. CH3CH2OH f. CH3OCH3 答案: d. CH3NH2 e. CH3CH2OH 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它是否能溶于水?为什么? 答案: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饱和烃 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C29H60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烷 hexane ,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 e.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iso-butane)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neopentane)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C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 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 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 稳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 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为E构型。 CH3 C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及手性碳相连的四个 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a R型S型 注:将伞状透视式及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别标出其R/S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教学内容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 第一章 化学键 一、用共振轮说明下列问题 1) 联本中的C 1-C 2键长为什么比乙烷中的键长短?联苯的硝化反应为什么主要发生在2-位 和4-位? 联苯的共振结构式可表是如下: (1) 由共振结构式可以看出C 1-C 2键有双键结构的贡献,故比乙烷的C 1-C 2键短。 (2) 由共振结构式可以看出邻对位负电荷相对集中,故有利于发生硝化反应。 2) 方酸为什么是强酸?(强于硫酸) 方酸的共振结构式可表是如下:对吗? 由方酸的共振结构式可以看出方酸的电子离域效果更好。 二、试推测6,6-二苯基富烯的亲电取代发生于哪个环,哪个位置?亲核取代发生于哪个环, 哪个位置? 6,6-二苯基富烯的共振式如下: 由6,6-二苯基富烯的共振式可以看出,亲电取代发生在五元环的2位上,而亲核取代 发生在苯环的2位上。 三、计算烯丙基正离子和环丙烯正离子π分子轨道的总能量,并比较两者的稳定性。 烯丙基正离子有两个电子在成键轨道上其总能量为 E 烯丙基正离子=2E 1=2(α+1.414β)=2α+2.828β 11' O HO O O O OH O O O OH O O O HO O O O S O O HO O S O O OH O S O O O S O O OH

环丙烯正离子有两个电子在成键轨道上其总能量为 E 环丙烯正离子=2E 1=2(α+2β)=2α+2β 能量差值为 E 烯丙基正离子- E 环丙烯正离子=(2α+2.828β)- (2α+2β)=0.828β 因此,环丙烯正离子比烯丙基正离子稳定。 四、用HMO 法分别说明烯丙基负离子和环丙烯负离子的电子排布和成键情况,并比较两者 稳定性。 五、简要说明 1)吡咯和吡啶分子的极性方向相反,为什么? 吡咯分子中氮原子给出一对为共用电子参与了共轭分子的大π键,也就是电子从氮原子流向五员环,而吡啶分子中氮原子只拿出一个电子参与共轭,并且氮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使电子流向氮原子的方向。因此,两个分子的极性正好相反。 2)富烯分子为什么具有极性?其极性方向与环庚富烯的相反,为什么? 富烯分子中环外双键的流向五员环形成稳定的6π体系的去向,从而环外双键中的末端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五员环接受电子后变成负电荷的中心,因此分子具有极性。 N N H 能级 烯丙基负离子 环丙基负离子 α+1.414β α+2β E=2(α+1.414β)+2α-2(α+2β)-2(α-β) = 2α+2.828β+2α-2α-4β-2α+2β =1.172β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第1章绪论 1.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关于分子如何构成的理论。价键理论主要关注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通过研究受成键情况影响的轨道形状描述分子的形状。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况,用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来描述分子的形成。 2.u=78/12+1=6, C6H6 3.均裂,发生游离基型反应,异裂,发生离子型反应。 第2章烷烃 1.(1)3-甲基戊烷(2)3-甲基-3-乙基己烷 2. 3.(1)CH 3 C CH 2 CH 3 3 CH 3 2,2- 二甲基丁烷 (2) CH 2 CH 3 C 2 H 5 C CH CH 3 CH 3 C H 3 2, 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 CH CHCH 3 3 CH 2 CH CH 3 CH 3 (CH 3 ) 3 C 2,2,3,5,6-五甲基庚烷 4.(1) CH 3 C CH 3 3 CH 3 (2)CH2CH2 C H 3 CH 3 CH 2 (3) CH 2 CHCH 3 3 C H 3 (4) CH 3 C CH 3 CH 3 CH 3 5. (1) 第3章烯烃与红外光谱 1.答: (1)1-己烯(2)2-己烯(3)己烯(4)2-甲基-1-戊烯(5)3-甲基-1-戊烯(6)4-甲基-1-戊烯

(7) 2-甲基-2-戊烯 (8) 3-甲基-2-戊烯 (9) 4-甲基-2-戊烯 CH 3CHC=CH 2 CH 3 3 CH 3CCH=CH 2 CH 3 CH 3CH 3C=CCH 3 3 CH 3 CH 3CH 2C=CH 2 CH 2CH 3 (10) 2,3-二甲基-1-丁烯 (11)3,3-二甲基-1-丁烯 (12) 2,3-二甲基-2-丁烯 (13) 2-乙基-1-丁烯 其中(2)、(3)、(8)、(9)有顺反异构。 2.答:(1) (2) (3) (4) (5) (6) (7) 3.答:无顺反异构 4.答: 5.答: 1) Cl I 2) 500Cl ClOH ℃ 3) OH 4) or 5) Br 第4章 炔烃与共轭双烯 1.答: (1)2,2,5-三甲基-3-己炔 (2)1,3-己二烯-5-炔 (3)5-庚烯-1,3-二炔 (4) (5) H H (6) 2. 答: (1) H H 2Na H 322T.M (2) (3) H H 2CuCl /NH Cl Br HBr/H O (4) NH Na/乙醚H H Na H CH CH Br 2HCl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十三) 将下列的自由基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成序。 ⑴ 3 ⑵ CH 3CHCH 223 ⑶ CH 3CCH 2CH 33 ⑷ CH 3CHCHCH 33 解: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⑶>⑷>⑵>⑴ (一) 完成下列反应式: (3) (CH 3)2C=CH 2 + Br 2 (CH 3)2C CH 2Br Br (CH 3)2C CH 2Cl Br (CH 3)2C CH 2OH Br + + (4) CH 3CH 2C CH CH 3CH 2CH 2 CHO CH 3CH 2C CH OH H 3222- (5) CH 3+ Cl 2 + H 2O CH 3 OH Cl CH 3 Cl OH + (6) 33 CH 3CH 3 (1) 1/2(BH )22 (7) CH 3 CH 2 Cl 500 C o (A) (B) CH 3 CH 2 Cl HBr ROOR CH 3 CH 2Br Cl (9) CH 3CH 2C CH + H 2O 4 H 2SO 4 CH 3CH 2 CH 3 O (10) COOH + CH 3COOH 4 CH=CHCH 3 (12) Br + Br 2o (13) Br + NaC CH (14) C=C C 6H 5 C 6H 5 H H 33 C O H 6H 5 H C 6

(六) 在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哪一个比较稳定?为什么? (1) (A) H H CH(CH 3)2 CH 3 , (B) C=C H CH(CH 3)2 H CH 3 (2) (A) CH 3 , (B) CH 3 (3) (A) , (B) , (C) (4) (A) , (B) (5) (A) , (B) , (C) 。 (6) (A) CH 3 , (B) CH 2 (七) 将下列各组活性中间体按到稳定性由大小排列成序: (1) CH 3CHCH 3 Cl 3CCHCH 3 (CH 3)3C (A)(B)(C) (2) (CH 3)2CHCH 22(CH 3)22CH 3(CH 3)23(A)(B)(C) 解:(1)C >A >B (2)B >C >A (八) 下列第一个碳正离子均倾向于重排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试写出其重排后碳正离子的结构。 (1) CH 3CH 2CH 2 (2) (CH 3)2CHCHCH 3 (3) (CH 3)3CCHCH 3 (4) CH 3 (1) CH 3CHCH 3 (2) (CH 3)2CCH 2CH 3 (3) (CH 3)2CCH(CH 3)2 (4) CH 3 (4) (CH 3)2C=CHCH 2CHCH=CH 2 CH 3 + CH 3 CH 3 CH 3 解: (CH 3)222CHCH=CH 23 + (CH 3)2C=CHCH 2CHCH=CH 2 CH 3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徐寿昌版)

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CH 3)2 CHCH 3 CH 32. 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 CH 3CH(CH 3)2 2,3,3,4-四甲基戊烷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3. CH 3CH 2C(CH 3)2CH 2CH 3 4.CH 3CH 3CH 2CHCH 2CH 2CCH 2CH 3 CHCH 3CH 3 CH 2CH 3 1 2 3 4 5 6 7 8 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5.1 2 3 4 5 6 7 6 . 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 7 . 8. 1 2 3 4 5 67 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 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 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 CH 3 C C CH 2CH 3 CH 3 CH 3CH 3 CH 3CH 3 CH 3CHCHCH 2CH 2CH 2CH 3 CH 3 3、 2,2,4-三甲基戊烷 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 CH 3 C CHCH 3CH 3CH 3 CH 3 CH 3CHCH 2CCH 2CH 2CH 3 3 CH 3CH 3 5、 2-甲基-3-乙基己烷 6、三乙基甲烷 CH 3 CH 3CHCHCH 2CH 2CH 3 2CH 3 CH 3CH 2CHCH 2CH 3 2CH 3 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

CH 3CHCH(CH 3)2 2CH 3 CH 3CH 2CH C(CH 3)3 CH 2CHCH 3 CH 3 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 3 CH 2 C CH 3 2CH 3C CH 3CH 3 1. 1 1 1 1 1 1 2CH 3 4 02. 4 03 1 1 323)33 4. 2. 3. 4. 5. 6. 1. 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 (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 (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 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 (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高等有机化学》试题(A卷)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高等有机化学》试卷 A 题号 一 二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一. 回答下列问题(每题4分,15题,共60 分): 1. 下列分子哪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哪些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A 、 NO 2COOH B 、 N H C 、F OH D 、 F OH 2. 举例说明由sp 2杂化方式组成的碳—碳三键。 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构象: a. OH CH(CH 3)2 H 3C H H H b. FCH 2 CH 2OH 4. 利用空间效应,比较下列物质消除反应的速率大小。 得分 阅卷人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A、OH B、 OH C、 OH D、 OH 5. 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大小。(1) A、COOH NO2B、 COOH OCH3C、 COOH OCH3D、 COOH NO2 (2) A、OH NO2B、 OH OCH3C、 OH OCH3D、 OH NO2 (3)

A 、NH 2NO 2 B 、 NH 2 OCH 3 C 、NH 2 OCH 3D 、NH 2 NO 2 (4) A 、 CH 3 NO 2 B 、 CH 3 OCH 3 C 、CH 3 OCH 3 D 、CH 3 NO 2 6.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弱的是? OH NO 2 OH NO 2 OH NO 2 OH A B C D 7. 下列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A CH 3CH 2CH 2CH 2OH B CH 3CH(OH)CH 2CH 3 C (CH 3)2CHCH 2OH D (CH 3)3COH 8. 下列物种中的亲电试剂是: ;亲核试剂 是 。

有机化学基础试题(含答案解析)

高二5月化学独立作业 有机化学基础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Br:7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 3.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明其分子 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只有一种,根据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5H4 B.X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1mol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 D.X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 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5、有机物分子中基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与硝酸作用可得到2,4,6-三硝基甲苯,而苯与硝酸作用得到硝基苯 B、甲苯可以是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6、利用下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并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盐 B.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D.Y的分子式为:C15H20O6 7.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葡萄糖发酵制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油脂皂化;蛋白质水解制氨基酸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一一鉴别的是 A、甲苯、苯、已烯 B、已炔、己烯、四氯化碳 C、已烷、苯、乙醇 D、已烯、苯、四氯化碳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烯与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B. 1 mol乙烯与Cl2完全加成,然后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共消耗氯气5mol C.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现褪色现象,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反应

有机化学__习题答案___陈宏博

《有机化学》习 题 解 答 ——陈宏博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第二版 第一章 1-1 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答:(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 (2)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以及碳原子和其他非金属原子之间可形成不同类型共价键;两碳原子间可以单键、双键或叁键相连,碳原子间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环状,且分子骨架中可以掺杂其他元素的原子; (3)大多数有机物不易溶于水,易燃烧;液体易挥发;固体熔点低; (4)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较小;有机反应常伴有副反应。 1-2 根据键能数据,判断乙烷分子CH 3CH 3在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答:在乙烷分子中,C –C 间键能为347.3 kJ /mol, 而C –H 间键能为414.2 kJ /mol. 由于C –C 间键能小于C –H 间键能,所以乙烷受热裂解时,C -C 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1-3根据电负性数据,以δ+或δ-标注形成下列极性共价键的原子上所带的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 O -H , N -H , H 3C -Br , O ═C ═O ,C ─O , H 2C ═O 答: + - -δδH O + --δδH N - + -δδBr C H 3 - +-==δδδO C O - +=δδO C H 2 1-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偶极矩大小次序。 CH 3CH 2Cl, CH 3CH 2Br, CH 3CH 2CH 3, CH 3C ≡N, CH 3CH ≡CH 2 答: CH 3 C ≡N > CH 3CH 2Cl > CH 3CH 2Br > CH 3CH=CH 2 > CH 3CH 2CH 3 1-5 解释下列术语。 键能,键的离解能, 共价键,σ键,π键,键长,键角,电负性,极性共价键,诱导效应,路易斯酸(碱), 共价键均裂,共价键异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离子型反应,自由基型反应 答案略,见教材相关内容 1-6 下列各物种,哪个是路易斯酸?哪个是路易斯碱? (C 2H 5)2O ,NO 2 ,+CH 3CH 2 ,NH 3BF 3 ,,..CH 3CH 2 +AlCl 3 , I - ,H 2O .. .. : CH 3CH 2OH .. .. H 3+O , , NH 4+,, NC -HC C -Br + , Br - HO - , SO 3 ,CH 3SCH 3.... , C 6H 5NH 2 ,..(C 6H 5)3P . . 答: 路易斯酸: BF 3 ,NO 2 ,CH 3CH 2 ,AlCl 3 , H 3O , NH 4 , SO 3 , Br ++ + + +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与期末考试题库(二)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及期末复习 一、回答下列问题:(22小题,1-14每题1分,15-22,每题2分,共30分) 1. 亲核反应、亲电反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反应的立体化学不同 B. 反应的动力学不同 C. 反应要进攻的活性中心的电荷不同 D. 反应的热力学不同 2. 下列四个试剂不与 3-戊酮反应的是( ) A. RMgX B. NaHSO3饱和水溶液 C. PCl3 D. LiAlH4 3.指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不)具有旋光性? 4. 区别安息香和水杨酸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 NaOH(aq) B. Na2CO3(aq) C. FeCl3(aq) D. I2/OH-(aq) 5.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其中最高的是 6. 指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波长最短( ) 7.下列化合物在常温平衡状态下,最不可能有芳香性特征的是( ) 8.下列含氧化合物最难被稀酸水解的是( ) 9. 二环乙基碳亚胺(DCC)在多肽合成中的作用是( )

A. 活化氨基 B. 活化羧基 C. 保护氨基 D. 保护羧基 10. 比较下列化合物在 H2SO4中的溶解度( ) 11. 下列关于α-螺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内的氢键使α-螺旋稳定 B. 减少 R 基团间的不同的互相作用使α-螺旋稳定 C. 疏水作用使α-螺旋稳定 D. 在某些蛋白质中α-螺旋是二级结构的一种类型 12. 比较苯酚(I)、环己醇(II)、碳酸(III)的酸性大小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13.1HNMR 化学位移一般在 0.5-11ppm,请归属以下氢原子的大致位置: A. -CHO B. -CH=CH C. -OCH3 D. 苯上 H 14. 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a. 3–己醇; b. 正己烷; c. 2–甲基–2–戊醇; d. 正辛醇; e. 正己醇。 15.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标记的质子的酸性从大到小的顺序: 16. 指出小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的顺序: 17. 下面几种酒石酸的立体异构体熔点相同的是: 18. 用箭头标出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的优先反应位置: 19. 下列化合物那些有手性?

傅建熙《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问题一参考答案 H 2N C NH 2 O C 6H 6Cl 6 C 14H 30 CS 2 C 5H 10O 5 NaHCO 3 CaC 2 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 1-1 1-2 醋酸能溶于水,1-庚烯和硬脂酸能溶于苯。 CH 2C CH 2 CH 3CH 2CH CH C CH CH 3CH CH 3 CH CH 2 sp 2 sp sp 2 sp 3 sp 3 sp 2 sp 2 sp sp sp 3 sp 3sp 3 sp 2 sp 2 1-3 1-4 CO 2分子中,虽然碳-氧键为极性键,但由于分子几何形状为线型,单个键矩相互抵消:O C O ,所以μ=0。 1-5 价线式 简化式 缩写式 H C C C C H H H CH 3CH 2 CH CH 2CH 3CH 2CH CH 2H C C C C H H H H H H H CH 3 CH CH CH 3 CH 3CH CHCH 3 C C C C H H H H H H H H H 2C H 2C 2 CH 2C C C H H H H C H H C H 2C CH 2 H 2 1-6 酸性次序为:H 3O + >NH 4+ >CH 3OH >CH 3NH 2 习题一参考答案 1. (1) sp 3 (2) sp (3) sp 2 (4) sp (5) sp 3 (6)sp 2 2. (1),(3),(6)互为同分异构体;(2),(4),(5),(7)互为同分异构体。 3. (1)醇类 (2)酚类 (3)环烷烃 (4)醛类 (5)醚类 (6)胺类 4.π键的成键方式:成键两原子的p 轨道沿着与连接两个原子的轴垂直的方向“肩并肩”重叠而形成。π键特点:①电子云平面对称;②与σ键相比,其轨道重叠程度小,对外暴露的态势大,因而π键的可极化度大,在化学反应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共价键的异裂;③由于总是与σ键一起形成双键或叁键,所以其成键方式必然限制σ键单键的相对旋转。 5. (1) (2) (5)易溶于水;(5) (4) (6)难溶于水。 6.C 6H 6 7.C 3H 6F 2 8. (1) (2) (3)(4) H 3C O CH 3 (5)(6) Cl C Br H C H 3C H O C 2H 5

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有机化学习题与答案(厦门大学)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根据下列电负性数据: 判断下列键中哪个极性最强?为什么? 答案 <请点击> 二、(a) F2、HF、BrCl、CH4、CHCl3、CH3OH诸分子中哪些具有极性键? (b) 哪些是极性分子?答案 <请点击> 三、下列各化合物有无偶极矩?指出其方向。 答案 <请点击> 四、根据O和S的电负性差别,H2O和H2S相比,哪个的偶极-偶极吸引力较强,哪个的氢键较强?答案 <请点击> 五、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路易斯电子式。 答案 <请点击> 六、把下列化合物由键线式改写成结构简式。 七、下面记录了化合物的元素定量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结果,请计算它们的化学式。 (1) C:%,H:%,相对分子质量 110 (2) C:%,H:%,相对分子质量 188 (3) C:%,H:%,N:%,相对分子质量 230 (4) C:%,H:%,N:%,相对分子质量 131 (5) C:%,H:%,Cl:%,相对分子质量 (6) C:%,H:%,N:%,Cl:%,相对分子质量答案 <请点击> 八、写出下列化学式的所有的构造异构式。 答案 <请点击>

第一章绪论习题(1) 1、什么是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点击这里看结果 2、什么是烷基?写出常见的烷基及相应的名称。点击这里看结果 3、给下列直链烷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点击这里看结果 4、什么是伯、仲、叔、季碳原子,什么是伯、仲、叔氢原子?点击这里看结果 5、写出己烷的所有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点击这里看结果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烷烃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只含有伯氢原子的戊烷 2.含有一个叔氢原子的戊烷 3.只含有伯氢和仲氢原子的已烷 4.含有一个叔碳原子的已烷 5.含有一个季碳原子的已烷 6.只含有一种一氯取代的戊烷 7.只有三种一氯取代的戊烷8.有四种一氯取代的戊烷9.只有二种二氯取代的戊烷 点击这里看结果 7、写出2-甲基丁烷和2,2,4-三甲基戊烷的可能一氯取代物的结构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点击这里看结果 8、写出分子中仅含一个季碳原子、一个叔碳原子和一个仲碳原子及多个伯碳原子的最简单的烷烃的可能异构体。点击这里看结果 9、用折线简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 1.丙烷 2.丁烷 2.异丙烷 4. 2,2-二甲基丙烷 5. 2,3-二甲基丁烷 6. 3-乙基戊烷 7. 3-甲基-1-氯丁烷

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二章 烷烃作业参考答案 1、 共有九种: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2-CH 2-CH 3 2CH 3-CH 2-CH-CH 2-CH 2-CH 3 3CH 3-CH-CH-CH 2-CH 3 3CH 3CH 3-CH-CH 2-CH-CH 3 CH 3 CH 3 CH 3-C-CH 2-CH 2-CH 3 CH 3 CH 3 CH 3-CH 2-C-CH 2-CH 3 CH 3 CH 3-CH 2-CH-CH 2-CH 2 CH 2-CH 3 CH 3-C 3 CH 3CH-CH 3 CH 3 2、(1)3-甲基戊烷 (2)2,5-二甲基-3,4-二乙基己烷 (3)2,2,3,4-四甲基戊烷 (4)2-甲基-5-乙基庚烷 (5)2-甲基-3-环丁基丁烷 (6)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7)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8)1-甲基-4-乙基-3-叔丁基环己烷 3、(1) (2) CH 3-CH-CH 2-CH 2-CH 3 3 CH 3-C-CH 2CH 3H 3 C H 3 (3) (4) CH 3-CH-CH-CH-CH-CH 3 3CH 3CH 2 CH 3 2CH 3 3)3 4、(1) (2) CH 3CH 2-C CH 3 CH-CH 3 CH 3 CH 3-C-CH-CH-CH 33CH 3 3 CH 3-CH-C-CH 2-CH 3CH 3CH 3CH 3 CH 3-C-CH 2-CH-CH 3 CH 3CH 3 CH 3 5、(1)错。改为:2,2-二甲基丁烷 (2)错。改为:2,2,5-三甲基-4-乙基己烷 (3)正确 (4)错。改为:2,2-二甲基丁烷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习题及答案-最全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 H>-S O3H>-CO OR>-C OX>-CN>-C HO>>C =O>-OH(醇)>-OH(酚)>-SH >-N H2>-OR >C=C >-C ≡C->(-R >-X >-NO 2),并能够判断出Z/E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 ch 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 4)菲舍尔投影 式:COOH 3 OH H 5)构象(c onforma tion)

(1)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 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 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 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 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 为E构型。 CH3 C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 课后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1 (5) 顺-1,2-二溴环己烷 (6) (7) 5-甲基螺[]辛烷 2-4 (3)>(2)>(5)>(1)>(4) 2-6 (1) 正丙基(n-Pr-) (2)异丙基(i-Pr-) (3) 异丁基(i-Bu-) (4)叔丁基(t-Bu-) (5)甲基(Me-) (6) 乙基(Et-) 2-7 (3) CH3CH2CH(CH3) 2 (4) (CH3)4C 2-8(3)、(6)等同;(2)、(5)构造异构;(1)、(4) 构象异构 2-9(1) 用Br2。因氢原子活性有差异,溴原子活性适中,反应选择性强,主要得到 CH3 Br。 (2) 用Cl2。只有一种氢,氯原子反应活性高。 2-10 CH3CH2·的稳定性大于CH3·,易于生成。 2-112,3-二甲基丁烷有四个典型构象式,2,2,3,3-四甲基丁烷有二个;前者最稳定的构象 式为 3 H3 。 2-16(4)>(2)>(3)>(1) 4-4 4-5(1) (2) 2,3-二甲基-2-丁烯>2-甲基-2-戊烯>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 (3)2-甲基-1-丙烯快(形成叔碳正离子) 4-6(1)亲电加成反应,中间体为碳正离子,有重排 (2)甲醇与碳正离子结合;直接失去质子而形成醚 5-9 (1)Br2/CCl4;Ag(NH3)2NO3,(2)顺丁稀二酸酐; Ag(NH3)2NO3, 5-11 5-12 6-1 (a) C3H7NO (b) C2H3OCl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这本参考答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 (周莹、赖桂春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习题配套的。我 们 认为做练习是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对自己所学内容是否掌握的一种测验。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消化和归纳总结所 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即使有些可能做错也没有关系,只要尽心去做就行,因为本参考答案可为读者完成相关练习后及时核对提 供方便,尽管我们的有些参考答案(如合成题、鉴别题)不是唯一的。 北京大学邢其毅教授在他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一书的前言中写道: 析,一旦揭开了谜底,就难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这句话很符合有机化学解题的特点,特摘录下来奉献给同学们。我们以为,吃透并消化 了本参考答案,将会受益匪浅,对于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基本够用。 第一章绪论 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都能溶于水。 CH 3NH 2 >(CH 3)2NH >(CH 3)3N 甲基橙的实验试:C 14H 14N 3SO 3Na 1- 6 解: CO 2: 5.7mg H 2O : 2.9mg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解题有点像解谜,重在思考、推理和分 1-1 解: (1 ) 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 sp 3杂化改变为 sp 2杂化; C 3杂化类型不变。 1-2 1-3 1-4 (2) (3) 解: 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 C 1和C 2的杂化类型由 (1) Lewis 酸 sp 杂化改变为 sp 2杂化改变为 sp 3杂化。 sp 3杂化; C 3杂化类型不变。 R +,R -C + = O ,Br + AICI 3, BF 3, Li + 这些物质都有空轨道,可以结合孤对电子,是 (2) Lewis 碱 x -, RO -, 这些物质都有多于的孤对电子,是 Lewis 碱。 解: 硫原子个数 5734 3.4% n= -------------------------- 32..07 6.08 解: Lewis 酸。 RNH 2, ROH , RSH 综合考虑烷基的疏水作用,以及能形成氢键的数目( 原子上 H 越多,形成的氢键数目越多),以及空间位阻,三者的溶解性大小为: 1-5 解: 327 51.4% n s n C 12.0 32 ^^ 1, 14 n H 327 4.3% 32.0 n 。 16.0 1.0 3, 14 n N 14.0 n Na 327 7.0% 23.0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后答案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1 (5) 顺-1,2-二溴环己烷 (6) 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 (7) 5-甲基螺[3、4] 辛烷 (8) (9) C C C C CH 3CH 3CH 3 CH 3 H 3H 3 (10) (CH 3)2CHCH 2CH 2CH 3 (11) 2-4 (3)>(2)>(5)>(1)>(4) 2-6 (1) 正丙基(n -Pr-) (2) 异丙基(i -Pr-) (3) 异丁基(i -Bu-) (4) 叔丁基(t -Bu-) (5)甲基(Me-) (6) 乙基(Et-) 2-7 (3) CH 3CH 2CH(CH 3) 2 (4) (CH 3)4C 2-8 (3)、(6)等同;(2)、(5)构造异构;(1)、(4) 构象异构 2-9 (1) 用Br 2。因氢原子活性有差异,溴原子活性适中,反应选择性强,主要得到 CH 3 Br 。 (2) 用Cl 2。只有一种氢,氯原子反应活性高。 2-10 CH 3CH 2·的稳定性大于CH 3·,易于生成。 2-11 2,3-二甲基丁烷有四个典型构象式,2,2,3,3-四甲基丁烷有二个;前者最稳定的构象式为 3H 3。 CH(CH 3)2 CH 3 33)2 ( 顺 ) > ( 反 ) (2) 2-13 3)2 3 3)2 CH 3 (1) H 3 H 3(2) < >2-15 2-16 (4)>(2)>(3)>(1) 4-4 (7) H OH CH 3 OH CH 3 C 2H 5 HO H HO CH 3 CH 3 C 2H 5 (8) (CH 3)2CHC O H 3C O O CHCH 3 (CH 3)2CHC O CH 3 O CHCH 3

(2020年7月整理)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doc

《高等有机化学》模拟考试题(二) 一.填空 1、几种重要的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有------、 ----------、---------、--------、--------和---------。 2、萘磺化时,得到α-萘磺酸是-------控制产物,得到β-萘磺酸是------控制产物。 3、写出下列化合物最稳定的构象式: (1) HOCH 2CH 2F 用Newman 投影式表示为:------------; (2)反式十氢化萘 用构象式表示为:--------; (3)(S)-2-丁醇 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为:-----------; 4、α-蒎烯1H 3C CH 32 中1和2两个甲基上的亲核化学位移δ值较小者为 --------;这是由于----------所致。 5、 下列烷氧基负离子:(a ) C 6H 5O -,(b )CH 3CH 2CH 2CH 2O -,(c )(CH 3)3CO -,其中碱性最强的是---------,亲核性最强的是---------。 6、有机光化学反应中,分子的激发态常有-------和----------两种。但大多数光化学反应是按-----------进行的。在二苯甲酮与异丙醇的光化学反应中,当加入萘时,该反应中止,反应中的二苯甲酮是---------剂,而萘是二苯甲酮激发态的一种-------剂。 二.写出写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C C Ph H 3C CH 3 Ph H + 1 N(CH 2 )OH CH 3 2. C N CH 3OH H 2SO 4 3. OH H 3CO 2SO C O H 3C 4. 3 5. COCHN 2 1)Ag 2O 2) H 2O 6. CH 3 H 3C OCH 2CH=CHCH 3 7. C C 3 OTs H 3C CH 3CH 2ONa 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