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断面设计图的绘制要求

纵断面设计要点

第五节纵断面设计要点 教学目的:掌握纵坡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步骤 重点难点:纵坡设计方法与步骤 经济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常见的平纵线形组合方式 2.平曲线和竖曲线组合时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Ⅱ导入新课 前面讲解了纵断面图的基本组成,纵坡大小的选择,坡长以及平纵线形组合的相关内容,在这些基础上,进入纵断面设计的学习。纵断面设计时要注意对前面只知识的综合应用。Ⅲ讲解新课 一、纵断面设计要点 1.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公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2.基本要求: 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一)设计标高的控制 1、平原微丘区,主要由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 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最小填土高度为60-80公分,一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最少80公分,不管是填方段还是挖方段。 2、丘陵地区,设计标高主要是保证填挖平衡、降低工程造价。 3、山岭区设计标高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控制。 4、沿河线设计标高主要由洪水位控制,要高出设计洪水位0.5米。 5、高、一、二公路的最小净空高度为5米,三、四级公路为4.5米,考虑将来可能变化, 净空高应预留0.2米。 天桥标志牌 6、人行通道和农用车辆通道的净空最小值分别为2.2和2.7米。 7、公路越铁路时,路线桥下净空应符合现行铁路部门净空高度要求。 8、电力线、地下设施、水运航道地段,也应满足最小净高高度要求。 (二)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 1.纵坡的极限值,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 2.在受限制较严的地带,可有条件地使用纵坡极限值。 3.纵坡应力求平缓,但为了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3%~0.5%。 (三)关于最小纵坡 1.坡长不宜过短,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秒的行程为宜。 2.对连续起伏的路段,坡度应尽量小,一般可争取到竖曲线最小长度的-5倍。 (四)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 1、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及陡坡限制坡长,一般不轻易采用,而应适当留有余地。 2、平原微丘区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区的纵坡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使路线起伏过大。 3、山岭重丘区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坡长不宜过短,纵坡不宜大于6%。

实训二 完成道路工程纵断面图的绘制

实训二完成道路工程纵断面图的绘制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所给的纵坡、竖曲线表(见附表1)、纵断面数据资料表(见附表2)合理选择图幅绘制纵断面图,完成道路纵断面图中设计线与地面线的绘制、以及沿线附属结构物的绘制,以及完成资料部分中填挖高度。 绘图要求: (1)资料表部分: ①资料表部分包括地质概况、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填挖高度、里程桩号、坡度和坡长的相关数据内容,要求合理设置表格尺寸 ②资料表部分文字设置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规范要求,字体大小设置合理 (2)图样部分: ①竖直方向比例和水平方向比例注意区分 ②地面线、设计线线宽设置合理 ③竖曲线位置在图上标示清楚 ④工程构筑物的名称、规格和位置在图上表达清楚 纵断面图绘制完成后回答下列问题: 1、纵断面图上下两部分分别表达的是什么? 2、此条路线纵向起伏情况如何? 3、纵断面图表达的是道路的什么情况纵断面图的横坐标和竖坐标的比例是否一样?有什么要求? 4、此图展示的路线细实线表示什么内容?粗实线表达什么内容? 5、已知坡度如何求设计高度?地面高程又是如何得到的?如何求填挖高

度? 附表1:纵坡、竖曲线表 纵坡、竖曲线表***专用公路 附表2:纵断面数据资料表

操作提示: 1、绘制地面线与设计线(参照实训一中如何利用EXCEL表格转化坐标形式) 在EXCEL表格中处理纵断面数据资料表中里程桩号与地面高程数据,绘制纵断面的地面线,以及处理起点、竖曲线转角点的设计高程资料、纵坡竖曲线表中各转角点的高程、切线长、外距等资料绘制设计线。 设计线资料

注意:里程的比例换算:A*1000/2000,2000是纵断面图的横向比例,高程的换算:C*1000/200,200是纵断面图的竖向比例。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步骤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 (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 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 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 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 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 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

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 序号 行间距 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施方案施工图 1 1 2 12 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 ① 2 12 12 设计管中心标高设计管中心标高(m)

3 12 12 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 4 12 12 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 ② 5 12 12 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础 6 15 15 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 7 12 12 井编号节点编号 8 40 40 用户自加节点大样 ③ 9 70 70 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 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 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 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 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 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1、假定条件 1.1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地表主要为草植被覆盖; 1.2 植被下面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以灰黑、灰白泥岩、粉砂岩、泥质沙岩为主。厚度在6.6~31米之间。 1.3 本区属于自然区Ⅰ类划分,即大陆性亚寒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雨季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84cm,4、5月份发生雪融期潮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56cm。 2、设计要求 2.1 根据平面定线的结果结合本次给定的条件设计两个断链之间的纵断面图; 2.2 根据地面平曲线设计起点和中点的纵断面,选择填方材料并说明理由;2.3 绘图比例尺纵坐标为1:100,横坐标为1:5000,用A3纸绘制; 2.4 规范设计格式、设计步骤、设计内容; 2.5 所需材料:第一次的作业A3纸 笔记、参考书(露天矿线路工程、张达贤)。 3、纵断面设计原则 3.1 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作业批准的高程),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地定线依据; 3.2 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衡; 3.4 路基稳定,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84cm; 3.5 保证市政管线的埋设、使用。管线覆土最小厚度0.7m。有时排水管控制了道路高度。 4、设计步骤 4.1 准备工作 在平面路线图上标注里程桩和百米标及其所处高程。 本次设计总里程1575.2m,跨高程3.27m;共设置15个百米桩、27个里程桩,其中K0 K1 K2 K4 K6 K7 K8 K10 K12 K13 K15 K16 K18 K19 K20 K22 K24 K25 K26为整桩,K3 K5 K9 K11 K14 K17 K19 K21 K23 K27为特殊加点桩。 4.2 标注特殊控制点 1)路线起、终点,引起地形起伏大的变坡点; 2)标注控制点: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用高程表示) 3)线路的起始点、导向线交点、地形边坡点、竖曲线的起始点(竖曲线的ZY-YZ)。 4)平面圆曲线的ZY-YZ点。 采用定直线等分定理将控制点、里程桩、变坡点、起终点、百米标的高程反映到纵断面图上。 4.3 试坡 Liumr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复习课程

第五章高速公路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路基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竖曲线 第二节纵坡及坡长设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二、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尽量小。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步骤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 天鸿市政设计培训文件 (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 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 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 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 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 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

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 序号 行间距 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施方案施工图 1 1 2 12 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 ① 2 12 12 设计管中心标高设计管中心标高(m)

3 12 12 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 4 12 12 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 ② 5 12 12 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础 6 15 15 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 7 12 12 井编号节点编号 8 40 40 用户自加节点大样 ③ 9 70 70 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 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 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 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 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 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步骤

一、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 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出图比例为1:1000 初步设计出图比例为1:2000】 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 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 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 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 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

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 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 ②%%145在Rc9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 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初步设计桩号间隔:100】 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 操作步骤: 1、布置管线 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 2、管道桩号

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 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初步设计整桩间隔100】 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 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 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 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

纵断面计算题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思考题 1.纵断面设计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纵坡设计的步骤; 3.竖曲线上的设计高如何计算 4.如何进行平、纵组合 5. 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_____;另一条是___________。 2.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当地气候、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这条空间线形的纵坡布置。 3.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 4.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百分数来量度的,即i=h/l(%)。 5.理想的纵坡应当________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以接近__________速度行驶。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受到_______阻力、________阻力、__________阻力和________阻力等四种行车阻力的作用。 7.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 8.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__________的行程来作规定。 9.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________,以免影响_________的车辆行驶。 10.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_______的控制,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决定。 11.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____________的设计标高。 12.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___________,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___________。13.调整纵坡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纵坡线和__________纵坡度等。 14.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选取其中较大者。15.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选取其中较大者。16.纵断面设计图反映路线所经中心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7.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必须改正,按公式h=l2/2R计算,l代表距________的距离,竖曲线上任一点l值在转坡点前从竖曲线_______标起,在转坡点后从竖曲线__________标起。 18.凸形竖曲线的标高改正值为__________,凹形竖曲线为_________;设计标高=未设竖曲线的标高________________。 19.当路面为表处(_f=,解放牌汽车用Ⅲ档,以30km/h不减速行驶(D=时,可爬升的最大纵坡为____________。 20.在确定竖曲线半径大小时,《规范》规定当条件受限制时,方可采用_________最小值,

沟、道路的纵断面绘制方法(精)

华中国土纵断面绘制方法说明 1、在cass环境下打开××项目规划图。关闭不需要图层,如要绘制新建支渠纵断面,即只打开新建支渠图层、新建支渠标注层及水流方向这三个层(绘制道路纵段可不考虑水流方向),按支渠编号顺序绘制,以下以绘制新建支渠为例说明绘图步骤: 第一步,点击查看要绘制支渠的特性,要看两点,首先检查走向是 否与水流方向一致,具体操作点击顶点,在图中反映出如图的十字叉,如图十字叉代表水流起点,与水流方向 一致(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不一致,就使用【地物编辑】里面的【线型换向】,直接点击即可换向;其次读出长度(若工程量表以完成可省略这一步)。 第二步,绘制初步断面。 在cass里面【工程应用—绘制纵断面—根据已知坐标】,

之后会弹出一个框,选择由图面高程点生成,采样点间距根据精度改为50,点击确定之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取消仅在结点画前面的勾,点击断面图位置后面的按钮(带三个点的按钮)在足够的 地方点击位置,按顺序依次从编号1到最后一个,按次方法以此类推画出所有新建支渠,最好每个编号对应在旁边。最后保存关闭。这一步非常简单,可以安排一个人做,读出来一部分数据就可交与下一步的操作者,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工作。 2、在zdm中打开刚刚保存的规划图,按键ctrl+shift+a关闭编组; 输入命令outzdm,选择图下两行数据,导出txt文件,放于一个文件夹中(如新建支渠;依次每条支渠的数据读完后,用Excell打开导出的txt 文件,将两列数据调换,取消字间空格,依次做完所有txt文件。这一步承接上一步,可以同时安排一个人做。 3、在zdm环境下新建一个cad图形文件,设置好字体;输入tzdm,弹出对话框,选择放置txt的文件夹,选择“新建支渠—1.txt”,纵向比例一般不变,回车就ok,地形变化非常大可改为200,然后根据第一步统计的长度或者工程量表给定横向比例,具体原则:小于300米,横向比例1:1000;300~450米,横向比例1:1500;450~600米,横向比例1:2000,以此类推。行距改为10,选定断面位置完成这一步。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然后直接回车接着画下一条直到画完(注意每条纵段之间留够放一个标准框的距离)。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步骤汇总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 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 (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 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 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 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 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 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

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

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 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 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 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 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

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 操作步骤: 1、布置管线 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 2、管道桩号 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 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

园路工程图的绘制

园路工程图的绘制 园路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个风景点的纽带。园路在园林中起着组织交通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功能是引导游览、组织景观、划分空间、构成园景。 园路的构造要求基础稳定、基层结实、路面铺装自然美观。园路的宽度一般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主干道6-7m,贯穿全园各景区,多呈环状分布,次干道2.5-4m,是各景区内的主要游览交通路线。游步道是深入景区内游览和供游人漫步休息的道路,双人游步道1.5-2m,单人游步道0.6-0.8m。道路的坡度要考虑排水效果,一般不小于3%。纵坡一般不大于8%。如自然地势过大,则要考虑采用台阶或碱礁。不同级别的道路的承载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等级确定断面层数和材料。 园路工程图主要包括:园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铺装详图和园路透视效果图。用来说明园路的游览方向和平面位置、线型状况奋沿线的地形和地物、纵断面标高和坡度、路基的宽度和边坡、路面结构、铺装图案、路线上的附属构筑物如桥梁、涵洞、档土墙的位置等。由于园路的竖向高差和路线的弯曲变化都与地面起伏密切相关,因此园路工程图的图示方法与一般工程图样不完全相同。 一、路线平面图 路线平面图的任务是表达路线的线型(直线或曲线)状况和方向,以及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和地物等。地形和地物一般用等高线和图例来表示,图例画法应符合总图制图标准的规定。 路线平面图一般所用比例较小,通常采用1:500-1:2000的比例。所以在路线平面图中依道路中心画一条粗实线来表示路线。如比例较大,也可按路面宽画双线表示路线。新建道路用中粗线,原有道路用细实线。路线平面由直线段和曲线段(平曲线)组成,如图11-32所示,是道路平面图图例画法,R9表示转弯半径9m, 150.00为路面中心标高,纵向坡度6%,变坡点间距101.00JD2是交角点编号。 下载(68.6 KB) 2007-12-26 11:21 如图11-33所示,是用单线画出的路线平面图。为清楚地看出路线总长和各段长,一般由起点到终点沿前进方向左侧注写里程桩,符号下载(9.88 KB) 2007-12-26 11:21。沿前进方向右侧注写百米桩。路线转弯处要注写转折符号,即交角点编号,例如JD17表示第17号交角点。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水准点,BM.3表示3号水准点,73.837是3号水准点高程。 在图纸的适当位置画路线平曲线表,按交角点编号表列平曲线要素。包括交角点里程桩、转折角α(按前进方向右转或左转)、曲线半径R、切线长T、曲线长L、外距E(交角点到曲线中心距离)。如图11-33所示。 下载(52.84 KB) 2007-12-26 11:21 如路线狭长需要画在几张图纸上时,应分段绘制。如图11-34所示,路线分段应在整数里程桩断开。断开的两端应画出垂直于路线的接线图(点划线)。接图时应以两图的路线“中

ZDM绘制管线方法

Z D M绘制管线方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利用ZDM菜单(管线设计工具)绘制管线步骤 1、首先在地形图上布置管线平面位置。 2、土建——横断面——给剖切线加高程点(HDDMZ)。将管线沿线的地形高程手工赋给管线,方便后面切地面线。 3、管线设计工具——自动生成管线桩号(BZZH)。 4、管线设计工具——地形、管线纵断面展开(DXPM)。生成地面线和管道中心线。此时管道中心线是根水平线,没有纵向弯头。 5、进入布局,将管线平面图在视口中调成水平,将生成的纵断面放到平面图下方,通过地面线偏移一个管道覆土厚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绘制管道中心线。绘制完后可利用(PLVE)工具增加或删除(PL)线顶点。——2009年6月4日:今天发现一个好方法绘制管线纵剖面,就是将地形线偏移一个管道中心范围后,Y方向放大10倍,此时再布置管道轴线,感觉非常轻松了。不用个把小时,可 在那个1:1000的地形下布置管道中心线,由于管道覆土范围一般在1.5-3M 左右,活动范围太小,布置起来很吃力。现在放大后布置就轻松啦。之前有想过,但没敢用,担心(Y)向放大10倍会导致畸形。其实不会的。——布置完管中心线,记得要将高程调整成整数(不要零丁的数),最好是小数点后1位。可以手工调,或者导入(EXCEL)表格里调。意思就是管中心线高程数值类似10.5,10.4,10.3,2.5,2.8m,不要出现10.55,3.33m这样小数点后有2位的数字了。 6、进入模型空间,重新生成一个管道纵剖面。把新绘制的管道中心线拷贝到这个纵剖面中。利用CR命令:选择手工绘制的管线——s格式刷——再选纵剖面图中自动生成的管线——键入Y(YES)。这样,把自动生成的管线特性匹配给了手工绘制的管线。 7、管线设计工具——由纵断面更新平面中心线高程(UPPMP)。选择手工绘制的管线。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纵坡设计前,应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沿线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2.标注控制点 所谓控制点,就是指影响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纵坡设计时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方或下方通过。这类控制点主要有: ①路线起、终点;②越岭哑口;③重要桥涵;④最小填土高度;⑤最大挖深;⑥沿溪线的洪水位;⑦隧道进出口;⑧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⑨铁路道口;⑩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

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 第二类是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叫经济点。对于山岭重丘区的公路,除应标出控制性质的“控制点”以外,还应考虑各横断面上横向填挖基本平衡的经济点,以降低工程造价。横断面上的经济点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地面横坡不大时,可在中桩地面标高上下找到填方和挖方基本平衡的标高,纵坡通过此标高时,在该横断面上挖方数量基本等于填方数量。该标高为其经济点,如图a)。 2)当地面横坡较陡时,填方往往不宜填稳,有时坡脚伸得较远,采用多挖少填甚至全部挖出路基的方法比砌石护坡经济,这时多挖少填或全挖路基的标高为经济点,如图b)。 3)当地面横坡很陡,无法填方时,需砌筑挡土墙,此时宁愿全部挖出路基或深挖,该全部挖出或深挖路基的标高为其经济点,如图c)。 当地面横坡很陡,必须作挡土墙时,当采用某一设计标高使该断面按1m长度计施工的土石方与挡土墙费用总和最省,该标高为其经济点。设计时“经济点”通常用“路基横断面透明模板”来确定,如下图所示。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道路纵断面设计步骤: 一、平面线形规范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 用业主给你的平面总图用鸿业—平面—平面规范输入道路参数进行检查,检查线形是否满足规范,如不满足用鸿业—平面—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进行设计(参数可以从规范上查到); 二、道路纵断面图设计:检查道路纵断面设计时是否会出现高程差特大或不满足要求等情况,涉及到是否需要改线(使用鸿业来完成) 1、地形 地形识别: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先单击一条地形线—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同类型的线—回车; 离散: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回车(离散间距为10/20 可自行调节,不调也行。 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如果是属性块的情况:属性块定义—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回车—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标高检查:在自然标高离散点里选择标高检查,选择任意高程点文字(按all表示全部选择)—根据提示输入最大最小标高—检查

完后删除全部的无效点即可。 2、平面 中心线定义:选择中心线定义—回车手动选择图上的中心线— 回车按提示完成即可。 桩号 定义桩号:选择定义桩号的中心线,先选择一条中心线,输入 all表示选择全部同类型的线性—回车—按提示进行下步操作。 自动标注桩号:在桩号里面自动标注桩号—选择标注的线性— 按提示即可。 还可以进行标注桩号设置  线转道路:为了使生成的土石方量准确,按提示完成即可。 超高加宽设计:

根据图在桩号代号右侧单击横断面形式,出现下图  选择左右对称,选择板块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等, 单幅路表示没有中央分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双幅路是指有中央分 隔带,没有两侧分隔带;三幅路是指有中央分隔带,有两侧分隔带;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同一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的平面。 1、假定条件 1.1、该地区为丘陵地区,地表主要为全区覆盖的草植被。植被下部为第四季松 散堆积物覆盖,以灰黑、灰白泥岩、粉砂岩、泥质砂岩为主,厚度在6.6m-31m 之间。 1.2、本区属于公路自然区I类2级划分,即大陆性亚寒带气候,降雨主要集中 在7、8、9月,表现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为84cm;4、5月份为雪融期,产生潮湿临界厚度为56cm。 2、设计要求 2.1、根据地面平曲线设计起点和中点的纵断面图,选择填方材料并说明理由。 2.2、绘图比例尺纵坐标为1:200,横坐标为1:2000,用B4纸绘制。 2.3、规范设计格式、设计步骤、设计内容。 3、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3.1、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业已批准的高程), 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的定线依据; 3.2、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3.3、纵断面线形平顺,坡段平缓,起伏小、少; 3.4、填挖少,工程量省,填挖基本平衡; 3.5、路基稳定; 3.6、基本满足沿途道路控制标高。道路控制标高是: ①起点、终点、沿途街坊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广场、建筑物地坪、铁 路道口、桥涵; ②由设计洪水位确定的路面高程、桥面高程; ③通航河流要满足桥下净空高度的要求; ④旧路改造时的原有路面高程; ⑤垭口。 3.7、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3.8、保证市政管线的埋设、使用。管线覆土最小厚度0.7m。有时排水管控制了 道路高程。 4、设计步骤 4.1、准备工作 在平面路线图上标注里程桩和百米标及其所处高程。 本次设计总里程540.78m,跨高程3.29m;共设置5个百米标、17个里程桩,其中k0、k1、k3、k8、k9、k14为整桩,k2、k4、k5、k6、k7、k10、k11、k12、k13、k15、k16为特殊点加桩。

绘制纵断面

【原创】南方CASS工程应用--道路断面土方计算实例教程 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18:48 本例教程高清视频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79303.html,/download/622636/Cass_DaoLuDuanMianTuFang.exe.html 优酷播放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79303.html,/v_show/id_XMzEyNzQxNDQw.html 一、系统环境: (1)操作系统 WIN XP ; (2)应用环境:南方CASS7.0 FOR CAD2004 或CAD2006 (CASS7.1破解版下载地址) 二、实例数据:坐标高程数据文件:dgx.dat (路径:\Program Files\CASS70\DEMO\dgx.dat ) 三、准备工作: 展绘坐标数据文件dgx.dat 中的测点点号,并绘制等高线。基本操作如下: (1)【绘图处理】菜单--【展野外测点点号】;弹出“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对话框中,打开dgx.dat 文件,展绘出测点点号; (2)【等高线】菜单--【建立DTM】;弹出“建立DTM”对话框中,“选择建立DTM方式”中单选“又数据文件生成”;“坐标数据文件名”中打开dgx.dat文件;“结果显示”中单选“显示建三角网结果”;单击【确定】完成DTM的建立。 (3)【等高线】菜单--【绘制等高线】;弹出“绘制等值线”对话框,修改“等高距”为0.5米;“拟合方式”中单选“三次B样条拟合”;单击【确定】完成等高线的绘制。 (4)【等高线】菜单--【删三角网】。 四、道路断面设计阶段工作: 1. 设计线路走向,即确定纵断面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绘制道路的纵断面剖面线:使用pline绘多段线命令,连接dgx.dat 中测点点号10 和 108,起点测点10,终点测点108。如图所示: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另一条是()。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和()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和()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 ()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标高。 5、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的控制,()和()的决定。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且坡长不得()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和 ()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图和 ()表上。 二、选择题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路基坡角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行车时间和离心 力 C 行车时间和视距 D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 ). A 0% B 0.3% C 2% D3% 6、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 上坡 B 下坡 C 平坡 7、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8、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行程来规定的。 A 3-6s B 6-9s C 9-15s D 15-20s 9、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0、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50m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三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 双曲线 12、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三、名称解释 1.公路的纵坡度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纵断面图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纵断面图 [文章]: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纵断面图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纵断面图工程技术人员经常要绘制渠道、道路的纵横断面图,在绘制纵断面图的时候,由于图纸幅面的限制,常常采用不同的纵横比例,一般情况下,X轴方向采用1:1000、1:2000、1:4000(即1毫米代表1米、2米、4米)等比例,Y轴方向采用1:100(即1毫米代表0.1米高程)的比例,这样,在绘制纵断面图的时候,会带来很大的计算量,降低绘图的速度。我们可以采取结合EXCEL和WORD程序转换数据后在CAD中自动绘制纵断面图。方法是:一、把测量数据录入EXCEL,格式左边为里程数,右边为高程数,纵向排列,然后在新列里生成高程值*10,将里程值复制粘贴在新高程值的左边,选中新生成的两列数值,复制到剪贴板。二、打开WORD,然后点击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把数值粘贴到WORD里。打开AUTO CAD程序,在常青藤辅助系统菜单里找到“绘图――剪贴板多段线”,点击它,在提示行中出现“选择多段线起始位置[绝对座标(C)]”,在其后输入命令C,表示以绝对座标“X0Y0”为起点,回车生成断面线。三、为了满足以A3幅面图集的习惯,在电子表格里可作如下比例调整:1、桩号500米内的,采用1:1000比例,桩号数值直接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2、桩号1000米内的,采用1:2000比例,桩号数值/2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3、桩号2000米内的,采用1:4000比例,桩号数值/4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4、超过2000米的采用同3操作,只是要转折成两行,或者分成2个以上的A3图幅。使用上述方法确保每个图都能在A3图框里放下,而且把所有的计算任务由电子表格完成。四、在电子表格里保留原始数据,在桩号数值前加一列,输入0+000,0+050,直到最后,然后选择此列及后面的两列原始数据成阴影色(关闭其它电子表格文档),回到CAD里,从常青藤辅助系统菜单里找到“表格――输入表格文档”点击后在绘图区空处点击生成不带线框的文本,选择所有的文本,旋转90度,均匀排列到

路线纵断面测量

路线纵断面测量(route profile survey) 目的——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断面图(profile),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先基平(principal leveling)后中平(profile leveling)” 一、基平测量(principal leveling) 1.水准点(bench mark)的设置。 (1)位置:埋设在距中线50~100m,且不易破坏之处。 (2)设置密度:相隔0.5km~1km——山区 相隔1km~2km——平原区 每隔5km、路线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附合水准路线。 (2)仪器 水准仪——不低于DS3精度 全站仪——竖直角观测精度不大于2'',标称精度不低于(5+5×10-6D)mm (3)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一般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如:要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L ±mm 20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二、中平测量(profile leveling) 1.定义: 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2.方法: (1)水准仪法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L 50 ±。 ±;二级及以下公路:L 30 其记录格式见表。 (2)全站仪法 先在BM1上测定各转点TP1 、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三、纵断面图的绘制 以横坐标为里程,纵坐标为高程。(见图)

CAD纵断面绘制

CAD纵断面绘制 如何在CAD中快速绘制纵断面图 工程技术人员经常要绘制渠道、道路的纵横断面图,在绘制纵断面图的时候,由于图纸幅面的限制,常常采用不同的纵横比例,一般情况下,X轴方向采用1:1000、1:2000、1:4000(即1毫米代表1米、2米、4米)等比例,Y轴方向采用1:100(即1毫米代表0.1米高程)的比例,这样,在绘制纵断面图的时候,会带来很大的计算量,降低绘图的速度。 我们可以采取结合EXCEL和WORD程序转换数据后在CAD中自动绘制纵断面图。方法是: 一、把测量数据录入EXCEL,格式左边为里程数,右边为高程数,纵向排列,然后在新列里生成高程值*10,将里程值复制粘贴在新高程值的左边,选中新生成的两列数值,复制到剪贴板。 二、打开WORD,然后点击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把数值粘贴到WORD 里。打开AUTO CAD程序,在常青藤辅助系统菜单里找到“绘图――剪贴板多段线”,点击它,在提示行中出现“选择多段线起始位置[绝对座标(C)]”,在其后输入命令C,表示以绝对座标“X0Y0”为起点,回车生成断面线。 三、为了满足以A3幅面图集的习惯,在电子表格里可作如下比例调整: 1、桩号500米内的,采用1:1000比例,桩号数值直接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 2、桩号1000米内的,采用1:2000比例,桩号数值/2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 3、桩号2000米内的,采用1:4000比例,桩号数值/4复制到新列,高程数值*10复制到新列。 4、超过2000米的采用同3操作,只是要转折成两行,或者分成2个以上的A3图幅。 使用上述方法确保每个图都能在A3图框里放下,而且把所有的计算任务由电子表格完成。 四、在电子表格里保留原始数据,在桩号数值前加一列,输入0+000,0+050,直到最后,然后选择此列及后面的两列原始数据成阴影色(关闭其它电子表格文档),回到CAD里,从常青藤辅助系统菜单里找到“表格――输入表格文档”点击后在绘图区空处点击生成不带线框的文本,选择所有的文本,旋转90度,均匀排列到生成的断面图下面,完成所有图元的绘制工作。 位置:常青藤工具条-->输出表格文档(0) 用法:点击---输出表格文档(0)---->参数设置----->确定----->选择需要输出的表格----确定 在CAD2007中选中表格,按鼠标右键,选择“输出”,可以得到一个后缀为".csv"的文件,可以用EXCEL打开。 最好的方法是:选中表格-右键-输出-选择文件存放路径-导出后为一个csv格式的文件,默认的打开方式就电子表格

第二节从地形图上绘制纵横断面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老王测量上班记出品的cass9.1视频课程 我是本节课主讲老师九天。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从地形图上绘制断面图,断面图包含纵、横断面图 纵断面测量一般分为两步进行: 一是高程控制测量,也称为基平测量,即沿线路中心线方向设置水准点,测量水准点的高程。 二是中桩高程测量,也称为中平测量,即根据基平测量建立的水准点及其高程,分段进行水准测量,测定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传统的方法是用平距及高程资料在“指定起点”行逐点手工输入. 在AutoCAD中做好断面线绘制前的准备工作,如坐标网格的设置、坐标原点的移位等。之后就可以把上面的断面线绘上去了:这里我们将数据及命令简化了一下,点击“多段线”命令—→Ctrl+c如下excel表中“批量输入点”列数据—→在Cass 中输入PL命令回车后,指定起点0,0,0或者自行指定点位,使用Ctrl+v命令进行粘贴—→按下“回车”键,断面图如图1所示。如此操作,比用平距及高程资料在“指定起点”行逐点手工输入要快捷、准确。 地形图绘制纵横断面图的方法 下面第一步我们打开这份实际工作案例2014.5.15二号基地在其中自己用PL多段线命令画一条纵断面线,也就是所谓的中线方向, 使用由复合线生成命令菜单下的普通断面,点选刚刚绘制的纵断面线,也就是中线然后选择由测量数据文件或者图面高程点生成里程文件并命名保存到自己设定的位置如下图然后使用绘制断面图菜单下的根据里程文件绘制纵断面图,使用刚刚命名保存到自己设定的位置的文件

填好下图所有参数,指定断面图位置后确定即可成图。

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类似。在刚刚自己使用PL多段线画的中线上垂直画出多条横断面线,对每条横断面线生成里程文件,如果横断面很多,则需要讲生成的里程文件合并后,合并方法如下 将这十多个断面数据存储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并新建一个 a.txt的文件,里面输入type *.txt > a.txt命令后将后缀名改为.bat,也就是a.bat然后双击运行即可合并, 最后使用绘制断面图即可。 好了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