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5, 4, 38-4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journal/hjo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10.12677/hjo.2015.42007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OCT in

Examining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Bo Ding, Guiyuan Guo, Fang Gao, Hewen Wu, Guobing Zhong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Hangzhou Sanatorium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Hangzhou Zhejiang

Email: 1647514415@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

Received: May 29th, 2015; accepted: Jun. 26th, 2015; published: Jun. 2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Purpose: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OCT in examining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Method: Col-lecting data from people who were willing to have OCT examination in retinal macula, during their health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Among 9202 volunteers, 5926 are male, 3276 are female. Their age is between 23 - 72 (47.5 ± 24.5), vison acuity 0.05 - 1.5. Analysing the severity and reasons of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among health examination population, 9202 volunteers were examined, 1928 of whom were diagnosed of macular diseases, the positive rate was 21%. Among them, 733 volunteers (7.97%) were diagnosed of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465 volunteers (5.05%) macular pigment disorder, 262 volunteers (2.85%) vitreous wart, 199 volunteers (2.16%)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 114 volunteers (1.24%)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 96 volunteers

(1.04%) macular hole, 29 volunteers (0.32%)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17 volun-

teers (0.18%) retinoschisis, 13 volunteers (0.14%) central serous infiltration. Conclusion: OCT examin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observing layer structure of retinal macula as well as its le-sion distribution. Besides, the shape, area and boundary of lesions can be observed as well,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diagnosing and determining the treatment plan timely.

Key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est, Retina, Macular, Pathological Changes

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丁波,过贵元,高方,吴和文,钟国兵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体检中心,浙江杭州

Email: 1647514415@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15年6月26日;发布日期:2015年6月29日

摘要

目的:探讨在体检中应用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情况。方法:收集在本院健康体检中,自愿应用OCT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检查9202名,其中男性5926名,女性3276名,年龄23~72 (47.5 ± 24.5)岁。视力0.05~1.5。分析在体检人群中发生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情况及原因。结果OCT体检9202人,视网膜黄斑区病灶1928人,检出率21%。其中:玻璃体后脱离733人7.97%,黄斑色素紊乱465人5.05%,玻璃体疣262人2.85%,黄斑前膜199人2.16%,色素上皮脱离114人1.24%,黄斑裂孔96人1.04%,中浆29人0.32%,视网膜劈裂17人0.18%,中渗13人0.14%。结论:采用OCT检测能够清楚直观了解眼底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细胞组织结构和病变分布,清楚黄斑区各种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对患者确定早期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OCT,检测,视网膜,黄斑部,病变分析

1. 引言

眼底视网膜黄斑区位于眼球后极部,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是视力最敏感区。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是指对眼透光组织做断层成像,是光学诊断近十年来一种新型非接触属于无创光学影像诊断技术,通过扫描,观察分析不同组织分布构成位置,得到二维或三维立体构成图[1]。我院眼科从2012年10月~2015年4月,应用OCT体检9202人,发现视网膜黄斑区病变1928人,现报告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5年4月收集在本院健康体检中,自愿应用OCT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检查9202名,其中男性5926名,女性3276名,年龄23~72 (47.5 ± 24.5)岁。视力0.05~1.5。纳入标准:无眼部活动性炎症者,无影响OCT检查结果的屈光间质浑浊者。排除标准:眼球震颤、上睑下垂,斜视等不能固视者。

2.2. 仪器与设备

电子视力表,裂隙灯显微镜,佳能眼底照相机,莫廷-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等。

2.3. 方法

电子视力表检测视力(裸眼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测屈光间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在黄斑中心凹采用镜头内注视点方法对受检者行水平及垂直径线扫描,对清晰度稳定的扫描成像进行观察分析[2]。对眼底黄斑进行高清六线扫描,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并记录眼底情况。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

χ±)表示。

进行统计处理;计数统计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3. 结果

应用OCT体检9202人,发现视网膜黄斑区病变1928人,检出率21%。见表1。

Table 1. OCT detection of macular lesions

表1. OCT检测眼底黄斑部病变情况

黄斑部病变检出人数检出率

玻璃体后脱离733 7.97%

黄斑色素紊乱465 5.05%

玻璃膜疣262 2.85%

黄斑前膜199 2.16%

色素上皮脱离114 1.24%

黄斑裂孔96 1.04%

中浆29 0.32%

视网膜劈裂17 0.18%

中渗13 0.14%

4. 讨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它可以对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横断面层析成像。OCT拥有高分辨率成像系统,获得5 μm高分辨率的图像,可清晰显示初期病变[3]。眼底视网膜黄斑区位于眼球后极部,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是视力中心。黄斑中心凹处薄而无血管,许多眼科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都可造成视网膜黄斑区的病变而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因此,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病变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旦遭到破坏,视力便会永久性的受到损害。

本研究应用OCT体检9202人,视网膜黄斑区病灶1928人,检出率21%。其中:玻璃体后脱离733人7.97%,黄斑色素紊乱465人5.05%,玻璃体疣262人2.85%,黄斑前膜199人2.16%,色素上皮脱离114人1.24%,黄斑裂孔96人1.04%,中浆29人0.32%,视网膜劈裂17人0.18%,中渗13人0.14%。研究数据显示,用OCT对眼底黄斑进行高清六线扫描,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眼底情况;尤其是对眼底黄斑区病变的检测具有分辨率高、精准度强等特点。目前,在眼科眼底病检测中,OCT认可度非常高,已经成为眼科常规检查项目,尤其是眼底黄斑部疾病诊断金标准。

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的组织学也发生变化,其原因是透明质酸逐渐耗竭溶解,胶原的稳定性被破坏,玻璃体内部分胶原网状结构塌陷,产生液化池,形成玻璃体液化腔,继之后玻璃体腔液体的玻璃体通过皮层孔进入玻璃体后腔,逐渐导致玻璃体后脱离。本研究显示玻璃体后脱离占检出人群的38%,玻璃体后脱离可导致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形成。检测中发现黄斑区玻璃体疣、色素紊乱、色素上皮脱离占检出人群的43.6%,可能与遗传因素、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代谢及营养因素等有关,其后果形成年龄相关性黄变性,视力呈进行性损害。研究还发现黄斑前膜、黄斑裂孔、中浆、中渗和视网膜劈裂占检出人群的18.4%,其发生与各种眼及全身疾病有关。本研究提示采用OCT检查能够清楚直观了解眼底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细胞组织结构和病变分布,清楚黄斑区各种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对患者确定早期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眼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接受外部的光刺激,并将光冲动传送到大脑中枢而引起视觉。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眼部结构精细,即使轻微损伤,都可能引起结构改变,导致视功能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随着人们生存质量的提高,寿命延长,对视觉的质量要求呼声日高,对眼科体检的要求日益严格。第66届

世界卫生大会(World Health Assembly WHA)签署的2014~2019年防治可避免视觉损伤的全球行动计划,提出了防盲工作的全球目标——2019年可避免视觉损伤的患病率在2010年的患病率基础上降低25% [4]。当前,眼底黄斑区病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些疾病对我国公众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并且眼底黄斑区病变具有隐匿且对视力损伤不可逆的特征,作为眼部断层成像检查,OCT对眼黄斑部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逐渐成为眼科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肖颖, 叶信海(2011) 眼前节OCT技术对人眼水平直肌止端解剖结构的研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9, 498-499.

[2]徐海峰, 应良, 白曜, 等(2011) 卵黄样黄斑病变的眼底表现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

199-201.

[3]Radhakrishnan, S., Coldsmith, J., Huang, D., et al. (2005) Comparison of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for detection of narrow anterior chamber angles.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123, 1053-1059.

[4]赵家良(2014) 促进普遍的眼健康, 推动我国防盲工作持续发展. K中华眼科杂志, 50, 161-163.

眼睛黄斑病变中医治疗方法

眼睛黄斑病变中医治疗方法您是否有所了解呢?专家指出:黄斑变性是一种病理非常复杂的疾病,由于这是由于人体组织结构的老化以及遗传等不可修复和改变等的因素所导致的,因此治疗起来还是相当的有难度。那么目前来说,对于老年黄斑变性或少年黄斑变性中医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呢? 对于黄斑变性无论是老年还是少年患者,目前在现代医学中,尚无确定的药物治疗,也未找到阻止本病病程进展的好方法,治疗上目前为止,仍然是十分困难的。近年来,中医眼科学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许多地方在对本病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多年临床实践中,有了很大的裨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有抗衰老及改善循环的作用,活血化瘀,渗湿利水,消除眼底渗出与水肿的作用尤为特长。对萎缩型疗效尤好,对阻止渗出型瘢痕形成以及瘢痕的修复,防止另眼病情发展起一定作用。总的治疗目的是控制延缓病情发展,消散眼底瘀滞,改善或提高视力。 黄斑变性病程较长,虽然在各不同阶段其治疗用药各差异,但都以全身宏观辨证和眼底局部辨证进行用药,老年黄斑变性在玻璃膜疣期病变进展缓慢病程亦长,当以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用药,一旦进入渗出性病变,引起眼底大量出血则应按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进行抢救,晚期患者注意加强治本减少复发,争取挽回部分视力。 黄斑变性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黄斑变性中医治疗效果好吗?据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眼科中医诊疗中心的中医专家——孙伟教授介绍,黄斑变性就是由于眼压太高而导致的,所以治疗黄斑变性的过程就是一个降眼压的过程,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很难的,尤其是在西医中,黄斑变性已经背叛了“死刑”。那么中医中该如何治疗眼压高黄斑变性呢? 眼科专家介绍说:眼压高黄斑变性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因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故有此名。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黄斑变性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因为眼睛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全身经络系统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顔色,依赖五脏六腑精血的滋养。中医治疗注重于眼和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根据眼底病多属于眼底慢性缺血的状况,本着辩证论治的原则,制定了本疗法! 眼睛黄斑病变中医治疗方法步骤有四步: 一、全面调节脏腑气血功能。 肝是人体贮藏血的主要脏腑,喜舒畅调达,最恶抑郁。怒伤肝,肝失调达,则肝气横逆,气机不畅,血脉淤滞;脾气主升,主运化。脾与胃互为表里,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完成人体消化、吸收、运送营养和气血生化的作用;肺的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气。人体组织脏腑的活动,气血、津液等的输布,都依赖肺气;肾藏精,若肾精耗伤,肾气虚弱,冲任失调,气血不和,肾精不充,精失所养,致身体虚弱。易反复发作的慢性外障眼病及眼底病后期,有退行性变化的内障眼病。治用肾气汤加牛膝、红花等以温肾益精行血, 调节脏腑气血,建固涩之功。 二、疏通经络,改善眼底缺血状态。 由祛风医与活血通络医组合而成。适用于风邪入络,血络瘀阻之证。风亦有内、外之别。外风者,太阳风邪传入阳明,挟热而下;内风者,从内而生,厥阴肝木,虚热生风。 三、扶助正气,提高新陈代谢能力。

眼底黄斑部的樱桃红斑点诊断详述

眼底黄斑部的樱桃红斑点诊断详述 *导读:眼底黄斑部的樱桃红斑点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症状体征: 1.A 型生后3~4 个月起即出现喂食困难、营养不良,肝、脾大,常以肝大先于脾大出现,淋巴结肿大,精神神经发育迟滞,但由于其进行得较缓慢,所以在病后数月内常不被发现,非但达不到各该年龄发育标准,而且还出现倒退情况,肌力亦减退。皮肤有棕褐色色素沉着,肺部可被累及,严重时听力及视力均受影响甚至丧失。30%~50%患者于眼底黄斑部有樱桃红色斑点。患儿逐渐消瘦,常因继发感染于3~4 岁前死亡。 2.B 型此型进展甚慢,除肝、脾大外,无或仅有轻微神经系统表现,可带病长期生存。 3.C 及D 型患儿出生后数年内表现正常,以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词汇减少、共济失调、抽搐、核上性眼肌麻痹。肝大,脾不如肝大。病情进展缓慢,智力及运动发育逐渐减退,以后出现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等。C 型与D 型表现相似,但C 型常见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发现有些不明原因新生儿肝炎为C 型患者。 诊断检查: 诊断:婴幼儿期有肝、脾大,且肝大于脾,并逐渐出现神经系统

表现者,应怀疑本病,黄斑区如发现有樱桃红色斑点,肺部X 射线片中有粟粒样改变者支持本病诊断,重要诊断依据为骨髓中找到典型泡沫样尼曼-皮克细胞。鞘磷脂酶活力测定如减低可确诊。实验室检查: 1.血象可有中度贫血、血小板减少,其程度取决于骨髓累及程度。白细胞一般正常,可减少甚至稍增多,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可有空泡。 2.骨髓象骨髓增生程度及各种细胞比例正常,可找到典型的尼曼-皮克细胞,此种细胞直径为20~90μm,圆形,椭圆形或叁角形,含一个偏心较小的核,胞质充满泡沫状神经鞘髓磷脂颗粒似桑椹状脂肪滴,此种结构使胞质呈泡沫状,故又称泡沫细胞。瑞特染色呈淡蓝色,脂类(Sudan Ⅲ)染色阳性,糖原染色空泡壁为阳性,空泡中心为阴性,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其他辅助检查: 1.X 射线检查 A 型者肺部可有粟粒样浸润,骨骼可有轻度髓腔扩大及骨皮质变薄现象,脑CT 及MRI 检查可有灰质变性,脱髓鞘病变及小脑萎缩。 2.酶测定白细胞、皮肤活体组织检查成纤维细胞培养测定鞘磷脂酶均降低。 3.其他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检测胆固醇酯化,在C 型中有障碍,同时作菲律宾菌素染色,可显示溶酶体中未酯化胆固醇的积聚。直肠活体组织检查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有时数年)即可清楚

眼底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眼底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眼底黄斑变性这种疾病肯定是比较陌生的吧,眼底黄斑变性其实是眼睛疾病里面的一种,眼底黄斑变性最为主要的症状就是会导致我们 相信大家对于眼底黄斑变性这种疾病肯定是比较陌生的吧,眼底黄斑变性其实是眼睛疾病里面的一种,眼底黄斑变性最为主要的症状就是会导致我们出现视力的减退,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对于眼底黄斑变性的预防工作才行,一旦我们不小心患上了眼底黄斑变性,我们要怎么处理才好呢?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眼底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一、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少年黄斑变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视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变不明显,此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用药,坚持治疗。在任何疾病的过程中,病程最早期,病变最轻阶段,都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 二、急重病例,标本共治,以缓病情。 当黄斑区出现血性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脱离以及积血进入玻璃体,是病程急剧进展,视功能严重受损的征象,这种病例常反复发作,直至视力严重损伤或完全丧失。对于这种严重病例,必须全力积极治疗,我们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采取塞流止血,益气通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有浆液性渗出者,则健脾化痰,祛湿理气。晚期出血吸收缓慢,化瘀行气,软坚散结,对于大量的瘢痕形成,兼以滋补肝肾,软坚散结,对于早期视力下降轻者,黄斑色素紊乱改变为主,调补肝肾,益气养血通络。 三、中医药治疗黄斑变性具有很大优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青壮年也要提防黄斑病变

青壮年也要提防黄斑病变 张女士刚40出头,最近一年感觉视力变差,本身就有600度近视的她以为是“近视”惹的祸,也没太在意。然而,随着视力越来越模糊,在视野中心还常常出现暗点,张女士这才去医院眼科做检查。检查结果让她大为吃惊,居然是眼底黄斑病变!张女士惊呆了,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吗?难道是自己身体早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钟敬祥表示,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央一个重要的视觉结构,黄斑感光细胞密集,是视力最精确的位置,使我们能够阅读、观察细节和分辨颜色。因此,黄斑一旦出现病变,就会影响视功能。 黄斑病变不但会影响中心视力,更会减弱分辨颜色及对比度的能力。患者看直线时会出现变形弯曲,使阅读及辨认细节变得困难;严重时视野中心变得昏暗,甚至出现黑影。最常见的黄斑病变与年龄相关,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第二类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即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发病年轻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不良饮食习惯,进食过多富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另一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上网或阅读,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容易引发黄斑变性;此外,抽烟也会使患病概率增加一倍。 由于张女士本身就有高度近视,患上黄斑病变并不奇

怪。“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变性、黄斑裂洞、视网膜脱离的概率较其他人高。三四十岁开始发病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的病例并不少见。”钟院长提醒,“近视的人若在某一阶段度数发生较大变化,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或视野中心出现暗点,就要尽快到医院查查原因。” 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暗点、视物变形、直线变弯曲等。钟院长提醒:“黄斑病变通常不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等不适,早期往往容易忽略。当感觉视力下降、视力矫正效果不好时,应去做眼底检查。” 当黄斑受损严重时,中心视力的下降或丧失不可逆转,即使经过适当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视力也难以恢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钟院长介绍,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在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老年人的黄斑变性,早期发现并治疗,部分也有可能治愈。 (《羊城晚报》作者:陈学敏温志勤)

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2015, 4, 38-41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journal/hjo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10.12677/hjo.2015.42007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OCT in Examining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Bo Ding, Guiyuan Guo, Fang Gao, Hewen Wu, Guobing Zhong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Hangzhou Sanatorium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Hangzhou Zhejiang Email: 1647514415@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 Received: May 29th, 2015; accepted: Jun. 26th, 2015; published: Jun. 2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Purpose: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OCT in examining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Method: Col-lecting data from people who were willing to have OCT examination in retinal macula, during their health examination in the hospital. Among 9202 volunteers, 5926 are male, 3276 are female. Their age is between 23 - 72 (47.5 ± 24.5), vison acuity 0.05 - 1.5. Analysing the severity and reasons of retinal macular diseases among health examination population, 9202 volunteers were examined, 1928 of whom were diagnosed of macular diseases, the positive rate was 21%. Among them, 733 volunteers (7.97%) were diagnosed of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465 volunteers (5.05%) macular pigment disorder, 262 volunteers (2.85%) vitreous wart, 199 volunteers (2.16%)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 114 volunteers (1.24%)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 96 volunteers (1.04%) macular hole, 29 volunteers (0.32%)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17 volun- teers (0.18%) retinoschisis, 13 volunteers (0.14%) central serous infiltration. Conclusion: OCT examin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observing layer structure of retinal macula as well as its le-sion distribution. Besides, the shape, area and boundary of lesions can be observed as well,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diagnosing and determining the treatment plan timely. Keyword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est, Retina, Macular, Pathological Changes OCT检测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病变分析 丁波,过贵元,高方,吴和文,钟国兵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体检中心,浙江杭州

详细的眼底疾病的类型有哪几种

详细的眼底疾病的类型有哪几种 眼底疾病是五官科中最为常见的,每位患者出现的眼底疾病的类型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详细的眼底疾病的类型有哪几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眼底疾病的类型。 1、视神经疾病: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等都属于眼底疾病的类型。 2、眼底先天异常:眼底疾病的类型包括白化病、视神经乳头玻璃膜疣、视乳头前膜、视乳头缺损、脉络膜缺损、牵牛花综合症、黄斑缺损、黄斑异位、视乳头色素痣、先天性视乳头血管襻、先天性视网膜血管瘤、先天性视网膜皱襞。 3、眼底血管性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肾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柯茨病(coats)、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等也都是眼底疾病的类型中的一种。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信息就是关于眼底疾病的类型,总的来讲从上文可以看出眼底疾病的类型还是非常的多的,若你对眼底疾病的类型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咨询天津254医院眼科的专家,在这里我就先祝您早日康复了。 最佳的眼底疾病的预防方法 眼底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多见的,因此我们需要引起重视的就是做好眼底疾病的预防,应该怎么样做才是最佳的眼底疾病的预防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眼底疾病的预防。 1.定期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眼底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因此,这是属于眼底疾病的预防方式之一。 2. 眼底疾病的预防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糖尿病病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眼底疾病患者需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 3.严格控制血糖也是可以预防眼底疾病的发生的。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会发生眼底疾病的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眼底疾病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巨大。 4.控制血压,血压对预防眼底疾病都很重要。平常控制血压很重要,血压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现阶段血压不好,但暂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长此以往,10年后出现眼底疾病的病变的几率非常大,还会导致失明。

全面体检发现四大眼底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或运动受伤而导致的视网膜脱落、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黄斑变性,是四种危害性最大也最常见的致盲性眼底疾病。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眼底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样,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尤其是视网膜病变)而致盲很常见。专家介绍,临床上接收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大都视力下降得厉害,甚至已经丧失视力。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患者往往容易忽视,直至出现视力严重下降才去医院就诊时,大多已处于病变的中后期,治疗效果较差。 现状:病人越来越多,大部分是晚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在眼内视网膜组织中发生的渗漏性、闭塞性和增殖性的微血管病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可惜至今仍有很多糖尿病人根本不重视。 专家指出,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眼底、角膜、结膜等病变,还会造成视力改变,严重者可致盲。其中,最常见的损害是眼底病变。患糖尿病二十年后,超过两成的患者会出现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和视神经病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眼睛疼痛难忍,夜不成眠,只能摘除眼球。 建议:患糖尿病五年后,每半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二、视网膜“掉了”是最防不胜防的致盲病——

高度近视、运动撞击和眼外伤等容易发生“网脱”。 据介绍,“网脱”是一种较严重、较常见且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它主要发生在有高度近视者、老年人以及眼球曾受过外伤的人群。视网膜发生脱落可分为裂孔性、非裂孔性和牵引性三种类型,临床上裂孔性的比较多见。裂孔性“网脱”多见于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摘除后无晶体眼或人工晶体眼、老年人以及眼球曾受过外伤的人。高度近视、眼外伤、无晶状体眼等都是网脱的常见危险因素。 由于高度近视人群的眼轴比普通人要长很多,因此视网膜相应就会薄很多,在一些剧烈运动或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原本很薄的视网膜很容易受到前方玻璃体组织的牵拉而出现裂孔,导致视网膜发生脱落。此外,从外因来说,如果受到外力的突然冲击,通过玻璃体的传导,促使视网膜破裂,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如打篮球等运动时候不可避免的身体碰撞,较容易出现这类情况。 预防网脱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避免用眼不当、过度疲劳。不提重物。 2.防止眼外伤。不做打球、跳水等剧烈活动,防止眼部碰撞。 3.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如患近视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眼患者。 三、“眼中风”是最突如其来的眼底病 “眼中风”其实是因为血管硬化、血管内皮损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或是视网膜

黄斑病变诊治新进展

病理生理: 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遗传性黄斑病变,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治疗上比较棘手;年龄性黄斑病变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某些病变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造成黄斑区水肿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损害。 黄斑病变的类型 干性黄斑病变:干性黄斑病变,占总发病率的90%,是由于黄斑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老化,不会发生眼底出血及渗出,病变进展缓慢,视力逐渐下降,危害相对较小。最常见症状是:视物模糊,不清楚,需要更多照明才能分辨细节,较远距离情况下,辨别人脸有困难。当干性黄斑病变进一步发展,中央视力会出现模糊,随时间发展,这部分会变大、变暗、以致丧失中央视力。 湿性黄斑病变:湿性黄斑变性,占总发病率的10%,是由于视网膜下有异常的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并引起疤痕组织生长,使视力突然下降,会迅速严重地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甚至导致中心视力丧失。湿性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央视力快速减弱,视物变形,纸上字句弯曲,视觉中央出现黑影或模糊区域。[ 症状及诊断 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玻璃体无炎性改变。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约为1/4~3/2视盘直径(PD)。以1PD以下为多见。病灶边缘处有弧形或环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点状出血。病灶外周有一色素紊乱带。病变大多以中央凹为中心,半径为1PD的范围内。病程末期,黄斑区形成黄白色瘢痕。 (1)病变早期,眼底完全正常,但中心视力已有明显下降,易被误诊为弱视或癔病。病变进展缓慢,但为对称性进行性,往往在30岁左右呈现典型改变,中心视力下降至0.1或更低。 (2)眼底检查:在病人述中心视力下降时,往往黄斑病变不显著,两者不成比例;随后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现不均匀的色素点,呈灰色反光,最终黄斑变性,为脱离色素圆形区,有金箔样反光。脉络膜变白,血管变细,视盘色淡等。 (3)在出现眼底改变之前,荧光血管造影可显示黄斑区高荧光。 (4)视电生理,EOG轻度降低,ERG显示视锥功能逐渐丧失。 预防和治疗 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少年黄斑变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视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变不明显,此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用药,坚持治疗。在任何疾病的过程中,病程最早期,病变最轻阶段,都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 中医药治疗黄斑变性具有很大优势。

应用OCT观察黄斑裂孔的自发闭合

应用OCT 观察黄斑裂孔的自发闭合 李 永 戴 虹 夏 群 龙 力 张尧贞 北京医院眼科 100730 特发性黄斑裂孔多发生于60~70岁,无屈光不正的老年女性,人群中约有千分之三的患者因黄斑裂孔而致视力损害,是比较常见的致盲眼病〔1〕。外伤性黄斑裂孔多发生于年轻人,一般是由于受伤后黄斑部视网膜撕裂或外伤性黄斑囊样水肿破裂所致的黄斑中心凹处的神经上皮缺失 〔2〕 。近年来由于对 黄斑裂孔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大部分病人视力都有所改善,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黄斑裂孔进行早期手术干预。但是有一部分黄斑裂孔特别是外伤性黄斑裂孔是可以自发闭合的。所以对黄斑裂孔患者手术前观察一段时间是很值得的。本文报导了应用OCT 观察三例黄斑裂孔,其中两例为外伤性黄斑 裂孔,一例为特发性黄斑裂孔,其裂孔的自发闭合情况。 例1:18岁青年男性, 就诊前一周被篮球打伤左眼,当时视力:右眼015,左眼0105;左眼球结膜下出血,前房末见明显异常,眼底镜检查发现黄斑区放射状高反光皱折,中央见一个小圆孔。行OCT 扫描显示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缺失,直径为183 μm ,内表面一强反光带(图1),临床诊断为外伤性黄斑裂孔伴黄斑前膜。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求暂不手术,三个月后门诊复查时,视力上升为014。OCT 扫描显示黄斑中心凹正常反光曲线恢复,中心凹旁有一个小范围的色素上皮脱离(图2)。 图1 外伤性黄斑裂孔, 直径为183 μm ,视力为0105图2 外伤性黄斑裂孔自发闭合后伴发小的色素上皮脱离,视力上升为014 例2:21岁男性大学生被足球击伤右眼,受伤后即来我院就诊,当时检查视力右0105,左018;右眼前房及玻璃体内均有少量出血,眼底镜发现右眼黄斑中心凹处一个红色小孔。 OCT 扫描显示玻璃体内数个高反光点并见一稀疏之强反光带, 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全层缺失(图3),孔径为241 μm 。给予维生素C 及复方芦丁等药物治疗,一周后复查时发现黄斑裂孔闭合,黄斑中心凹仍有出血。OCT 显示黄斑中心凹反光曲线恢复正常,中心凹局部增厚,反光增强(图4)。 图3 外伤性黄斑裂孔伴发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出血,直径为241 μm

眼底病

认识老年人常见的三种眼底病 小心黄斑遭损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顾名思义是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眼病。该病年龄越大,发病的人越多。 黄斑是视网膜中央最重要的约2毫米大的区域,这里,正是影响视觉最敏感的部位。老年黄斑变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比如氧化、慢性光损害、吸烟、营养、炎症、遗传等,它们会造成黄斑部有关组织损伤,功能受损,视力下降。老年黄斑变性有两种最常见的表现:干型(又称萎缩型)和湿型(又称渗出型)。大多数患者属干型,他们的视力通常缓慢下降。少数黄斑变性的患者属湿型。这是因眼底长出了不正常的血管引起的,这类患者一般会觉得视物模糊、变形,通常视力下降得很快,且病情较为严重。 如何尽早得知是否患上黄斑变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检测单眼视力:1、书或报纸上的字有无模糊;2、视区中间有无黑影遮挡或空白区;3、直线有无变成弯曲。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糖尿病须防眼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对视力有很大危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失明。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一般病程越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病程在五年内的患者,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5%;病程15年以上的患者,则有75%的罹患率。高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稳定等可加重病情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诱因,是因高血糖导致血管和血液的改变,致使视网膜出血、水肿、缺血,甚至新生血管生成,进一步加剧眼底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或视神经缺血病变、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最终令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迄今为止,激光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治疗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严重并发症,为患者保存一定的有效视力。谈及预防,糖尿病患者应充分认识糖尿病对视力的危害,早期来眼科检查,定期随访,早期诊治。

高血压眼底病变

高血压眼底改变分级 临床上高血压眼底改变有很多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仍普遍应用Keith-Wagnar分级。第一级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或伴有轻度硬化,此种改变主要发生于第二分支及以下的分支。第二级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比第一级明显,动脉管径狭窄不均,并有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第三级除视网膜动脉狭窄与硬化外,尚有视网膜水肿、棉絮状斑、硬性白斑、出血斑等视网膜病变。第四级除第三级改变外,并有视乳头水肿。 我国1964年的“兰州会议”拟定了四级分类法。Ⅰ级:视网膜动脉痉挛。Ⅱ级:视网膜动脉硬化,轻度硬化的为Ⅱ级A、显著硬化的为Ⅱ级B。Ⅲ级:视网膜动脉硬化合并视网膜病变。Ⅳ级:Ⅱ级眼底改变加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 现在临床上一般讲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级,各级的特点各不相同,逐级加重。 Ⅰ级 视网膜动脉轻度硬化 视网膜动脉功能性狭窄 Ⅱ级 动静脉交叉征阳性因动脉硬化收缩视网膜动静脉管径之比 由正常的2:3,可减少为1:2,甚至更细。 视网膜动脉有肯定的局部狭窄 Ⅲ级 视网膜出血,渗出等表现

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狭窄收缩 Ⅳ级 视网膜病变加重 合并有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案 1.明确病因,尽快去除。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最好使舒张压缓慢稳定下降,急剧降低血压可造成器官缺血。因为长期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已部分或完全纤维化,血管壁对血压有很高的耐力,且丧失了一定的弹性和收缩力,只有在一定高度的收缩压下,才能维持器官的末梢循环。如果血压突然降得太多,反而出现末梢血液供血不足,而使器官血管出现闭塞现象。 3.注意饮食,限制食盐摄入。 4.眼部采取对症治疗,如活血化瘀以促进渗出和出血的吸收,口服维生素C、E 和芦丁等。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宇文泰问:“国何以立?”苏绰答:“具官。”宇文泰问:“如何具官?”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宇文泰瞪圆了眼问:“还有什么?”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有何妙计可除此患?”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

引起年轻人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年轻人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年轻人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工作压力的增加,迫使年轻人出现眼底病变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因此给患者带来很多生活、工作等的诸多影响。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年轻人患上眼底病变的原因。 引起年轻人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现在的年轻人多为应酬族,顿顿吃油脂多、含糖高的饮食,即使不出去吃饭,加班时也常常是用快餐“对付”。不能严格合理地控制饮食,会导致血糖和血脂的波动,血压也容易相对不稳定。这样血压、血糖经常忽高忽低“荡秋千”,因而造成眼底改变,眼部微血管更易受到侵害,产生破裂出血,并最终导致眼内纤维增生,视网膜脱落。 第二、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十分重要。糖尿病眼底病变是个缓慢的过程,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则表示并发症已有一定时间。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差、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双眼的视野缩小等症状,表示可能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应赶快找医生检查,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做1次检查,避免视力严重受损。 第三、年轻人整天盯着电脑,很容易用眼过度,而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人们常常会对病情掉以轻心,使得眼底病变得以趁虚而入威胁年轻人。 引起年轻人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年轻人患上眼底病变的原因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年轻人眼底病变时能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眼底病变的常识,欢迎您在线咨询天津254医院专家。 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目前我国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是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年轻化。而糖尿病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使患者患上眼底病变的,因为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疾病的一种并发症。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 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主要是引起微血管的玻璃样变性,使相应的脏器应有的功能下降,糖尿病的眼睛并发症很普遍,如不加以治疗,可导致视力恶化,并最终失明。糖尿病的眼睛并发症的主要问题有: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视网膜黄斑水肿;3、白内障。其中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黄斑水肿是糖尿病并发症所持有的。白内障可以在非糖尿病人群出现,但糖尿病人更常见。

驻景丸加减方在眼底黄斑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2年10月第22卷第5期 驻景丸加减方首见于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少阴目病举要篇〔1〕,篇中多处用到本方,治疗肝肾虚损的内外障眼病,疗效颇佳。全方由菟丝子、楮实子、茺蔚子、枸杞子、车前子、木瓜、寒水石、紫河车粉、三七、五味子组成。纵观本方,配伍精当,以补益为主,兼以清通宣散,清补兼施,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篇中用于治疗飞蚊症、高风雀目、青风内障、云雾移睛、玻璃体积血等病。临床上多数医家较为推崇此方,在该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各种眼科疾患,如青少年近视〔2〕、视网膜色素变性〔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4〕等,多可获良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同样发现,本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黄斑疾病颇具疗效,而此类疾患因首先累及黄斑区造成视力下降明显,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是眼科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学习陈老驻景丸加减方的临证经验,笔者深受启发,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病证灵活运用,亦多获良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补肝肾,行肝郁,淡渗利湿治“中浆”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 虽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复发,常因感冒、劳累、情绪波动诱发,多数病例经休息或对症治疗可得痊愈,少 数患者如病情持续过长或病情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视力损害。 病例1,女,59岁,主因生气后视力下降1周就诊,当地医院已行OCT 、FFA 检查,诊断为中浆,并给予口服维生素B1、曲克芦丁片(维脑路通)、维生素 E 、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治疗1个月余,病情无好转。来 我院时,视力:0.1,眼底黄斑水肿。询问病史,最近睡 眠较差,腰酸背痛,舌淡苔少脉弦,给予驻景丸加减方+丹栀逍遥散加减,略加茯苓、泽泻等淡渗利湿之品,7剂后病情痊愈,查视力:1.0,眼底黄斑水肿消失。 病例2,男,48岁,主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发暗3d 就诊,之前曾有本病发作病史,当地医院曾给予神经营养及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痊愈。门诊检查:视力:0.1,眼底黄斑区水肿范围约2DD ,经OCT 、FFA 检查明确诊断为中浆。详细询问患者得知其发病前工作较为繁重,长期休息不足,且有腰酸、失眠等症,舌体胖大、淡暗,边有齿痕,舌苔白,脉弦。给予驻景丸加减方+参苓白术散,服用7剂后视力恢复至0.6,黄斑区水肿范围减小,睡眠明显好转,再予前方7剂,视力恢复正常,眼底黄斑水肿消失,诸症痊愈,至今未再复发。 按:首例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发病,结合其年龄、兼证、舌脉,其病机在于肝肾亏虚为本,肝郁气滞为标,驻景丸加减方+丹栀逍遥散合用,既补肝肾之虚,又舒肝气之郁,兼以淡渗利湿,标本兼故,故服药7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北京100091通讯作者:王志强,E-mail :jiangw20042002@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 驻景丸加减方在眼底黄斑疾病中的应用 王志强 【摘要】驻景丸加减方出自《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目前在眼科临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眼底黄斑疾病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及验案列举对本方治疗此类疾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驻景丸加减方;黄斑;疾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12)05-0356-03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Zhujing Pill on treatment of fundus macular diseases WANG Zhiqiang.Ophthal -mology Department ,Xiyua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 】Modified Zhujing Pill is from The main points of six channels in Chinese ophthalmolog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ocular clinic.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features of fundus macular diseases ,and summed up the ap -plication of modified Zhujing Pill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reports ,and hoped it could be of some help to fel -low doctor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Modified Zhujing Pill ;macula ;disease ;treatment ·论著:临床经验· 356·· DOI:10.13444/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294222.html,ki.zgzyykzz.003029

特发性黄斑裂孔

特发性黄斑裂孔 概述: 概述:黄斑裂孔(macular hole)是指黄斑部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全层发生穿孔,一般可分为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和非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指眼部无明显相关的原发病变,如屈光不正、眼外伤及其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自行发生的黄斑裂孔,最为常见。黄斑裂孔最初由Knapp 和Noyes于1869和1871年分别报道,并认为是外伤直接作用的结果。后来发现黄斑裂孔可发生在无屈光不正、外伤、眼内炎等病史的老年人,才开始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但当时对IMH的发生机制不甚了解,许多人认为黄斑囊样变性、色素上皮改变、黄斑区退行性变薄是其危险因素,并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子宫切除及全身性雌激素治疗史、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发生IMH的全身易感因素。 由于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IMH的研究长期处于停顿状态。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IMH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10余年来,对黄斑部病变的认识不断深入,对IMH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发性黄斑裂孔占所有黄斑裂孔的83%。IMH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但亦有个别为40岁以下患者,群体发病年龄平均为57~66岁,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3.3%。对侧眼患病率为3%~22%。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2∶1。 病因: 病因:特发性黄斑裂孔无明显可查的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的疾患而出现的黄斑裂孔,占黄斑孔的大部分。在此类患者中,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因此认为黄斑裂孔的发病可能与脉络膜缺血有关。另外发现在用雌激素治疗或者行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黄斑裂孔的发病率高,因此认为性激素可能与黄斑裂孔的发病有关。近年强调玻璃体表面玻璃体黄斑牵拉在黄斑裂孔的重要性,认为玻璃体的浓缩和凝聚,对黄斑中心凹切线方向的牵引,在黄斑裂孔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玻璃体前后和切线方向牵拉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学者开始注意到黄斑裂孔形成与黄斑区玻璃体视网膜关系异常有关。目前认为该病与玻璃体的牵引有密切的关系。正常生理情况下玻璃体皮质与黄斑区视网膜紧密连接,当眼球运动时,玻璃体运动牵引黄斑部。在病理情况下玻璃体发生浓缩、收缩时,对黄斑部的牵引更为明显。长时间的牵引导致视网膜水肿、变性,最后形成裂孔。当时认为,玻璃体对视网膜的前后牵拉是IMH形成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在IMH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都支持这种学说。 但是,1988年Gass等在对大样本IMH分析时发现只有12%的患者发生PVD,从而推测玻璃体对视网膜的前后牵拉不是IMH形成的主要原因,相反,PVD的发生对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IMH的进一步发展。Gass

眼底黄斑病变食疗方法

可取猪肝100—200克,枸杞子50—100克,加水共煮。勿过煮,淡食,食肝饮汤。可补肝肾,益精血,增强视力,改善视功能。或枸杞子15克,鸡蛋2个,枣6个,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饮汤。可以明目,提高视力。或将羊肝60克,去膜切片,加生葱2根切碎,油锅炒片刻,另用大米100克,加水煮至大米开花,再放入羊肝煮熟,早晚餐服之。可以补肝明目,辅助治疗黄斑变性及视物昏花。 常用党参10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炙甘草6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7.5克,用纱布袋将以上8味中药装好扎口,先用清水浸洗一下。与猪肉250克,肥母鸡肉750克,杂骨250克(打碎)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肉烂熟,捞出鸡肉和猪肉,待稍凉,切成条块,分装碗内并掺入药汤,加盐少许即成。 研究人员发现,只须吃适量的鱼,就可以起保护眼睛的作用。一个月吃一次到三次鱼,比一个月吃不到一次鱼的人,黄斑恶化的可能性减少一半。 研究人员说,并非吃鱼越多越好,最佳吃鱼的量为一周吃一次鱼,再多吃就不再增加对眼睛的益处。吃太多的鱼还会干扰老年人吸收维生素E。 研究人员认为,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恰恰能够减少光线对眼睛的损害,因而对长期因紫外线伤害、刺激而造成的老年性黄斑病变,和眼球晶状体老化引起的白内障病变具有预防

作用,可谓老年人眼睛的“保护神”。 通常来说,叶黄素隐藏在天然的深绿色蔬菜和水果中,如菠菜、西蓝花等,玉米黄质则分布于一些金黄色的蔬菜和食物中,比如玉米、枸杞子和蛋黄。 1)枸杞菊花饮:用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以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能养肝明目,疏风清热。用于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而致的视力衰退、目眩,还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所致的夜盲症。 (2)赤小豆30克,苡米30克,金针菇15克、白扁豆15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可以利水消肿,对黄斑水肿有消退作用。 (3)赤小豆30克,丹参20克,海带2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能活血利水、软坚散结。在黄斑水肿、渗出明显时服用。 (4)枸杞子15克,桑椹子15克,丹参2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可以活血养肝明目。常用于恢复期的调治。

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表现

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表现 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表现?相信这是很多患有黄斑裂孔病症的患者都非常想了解的事情,毕竟只有对黄斑裂孔的症状有了相对的了解,才能够选择最快最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黄斑裂孔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表现: 当人们发现看到之物体颜色有变化,失去本来的色泽,或发灰暗,眼睛平素又无眼红、流泪、疼痛等症状时,就要想到可能是眼睛的视网膜出现了病变,即眼底病变,就要及时请眼科医生检查眼底,如果经眼底检查视网膜的黄斑部出现了病变,见到红色的圆形裂孔,就叫做“黄斑裂孔”。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萎缩性与渗出性两型,前者视力正常或缓慢减退,黄斑有玻璃疣与色素紊乱;后者病变发展快,视力明显减退,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眼底有典型的黄斑盘状变性,最终视力丧失。原因可能与光损害、营养、中毒、免疫、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有的为家族遗传,但多数属于老化改变。 黄斑裂孔患者症状:眼底可见,黄斑部呈现一圆形或椭圆形的边缘锐利孔洞,偶见不规则形,裂孔大小不一,大者达1PD,小者只有针尖大小,须仔细检查方能发现,但一般多为1/4~1/2PD且裂孔基底呈暗红色,有的边缘有黄白色圆,表明孔的边缘有少量视网膜下积液。若视网膜下积液增多,裂孔边缘翘起,形成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以裂孔为中心,局部视网膜隆起,并可发展为全视网膜脱离,有的可见玻璃体有条索牵引。孔内或孔周还可见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可能为视网膜变薄后视网膜层间的黄色素暴露。由外伤引起者,可见机化斑、色素或脉络膜破裂、出血斑等。 黄斑裂孔患者视力的好坏取决于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和缺损程度。若为较早期的板层孔,视力可无明显变化;若已形成全层黄斑裂孔,则中心视力锐减,通常只在 0.1左右,若裂孔偏离中心凹边缘,则视力可达0.2~0.4,但〉0.5的罕见。患者多觉视物变形,自觉中心暗点。 黄斑裂孔有哪些症状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黄斑裂孔的症状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黄斑裂孔时能有所帮助。天津254医院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己患有黄斑裂孔后,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如何检查特发性黄斑裂孔 如何检查特发性黄斑裂孔?相信这是很多患有特发性黄斑裂孔病症的患者都不太清楚的事情,但毕竟只有运用正确的检查方式才能够有效的精准的检查出自身患的是哪种病症,这样才能对治疗病症有所帮助。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检查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方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