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第十七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反馈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很多,如自动控制技术中利用反馈来实现自动调节,在电子电路中利用反馈来改善电路的性能等。 §17.1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负反馈与正反馈 凡是将电子电路输出端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就称反馈。 图示为带有反馈的电子电路的框图,它有三个部分组成:基本放大电路(起放大作用)、反馈网络(联系放大

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环节)、比较环节(对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其中放大倍数o d

X A X ?

?

=

,反馈网络系数f o

X F X ?

?

=

,比较环节d i o X X X ???

=-。

在这里,信号X 即可表示电压,亦可表示电流。 净输入信号:d i o X X X ??

?

=-

若三者同相,则:d i o X X X =- 可见d i X X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则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 反之,d i X X >,即反馈信号起了增加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增大,则称这种反馈为正反馈。

电路中引如负反馈后,放大倍数会降低,反之,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后,放大倍数会升高。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通常情况下,若电路中没有引入反馈,i X 直接加到其输入端,称其为开环,放大倍数用A 或u A 表示;若电路中引入反馈,i X 与f X 比较后的信号d X 加到其输入端,称其为闭环,放大倍数用f A 表示 二、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瞬时极性法是判别电路中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基本方法。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若电路中某点在某瞬时的

电位高于零电位者,则该点的瞬时极性为正(用+表示),反之为负(用-表示)。

图示电路,电阻F R 联接在输出端与

反相输入端之间。设某一瞬间输入电压i u 为正,则经同相输入端时为正,输出端的瞬时极性也为正,输出电压o u 经F R 与1R 分压后在1R 上的反馈电压f u 也为正,它减小了静输入电压d u ,d i f u u u =-,故为负反馈。 对于理想运算放大器,由于0u A →,即使在两输入端之间加一微小电压,输出电压就可达正或负的饱和值,因此必须引入负反馈,使0u u +--≈

才能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 又如图示电路,设输入电压i u 为正,则经反相输入端时为正,输出端的瞬时极性则变为负,输出电压o u 经F R 与1R 分

压后在1R 上的反馈电压f u 也为负,它增大了静输入电压d u ,d i f u u u =-,故为正反馈。

同样,分立元件的电子电路,也可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

图示分压偏置放大电路,其发射极电阻E R 联系输出输入回路,设在正弦输入电压i u 的正半周,基极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则集电极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位负,而电流c i 的实际方向与图中参考方向相同,流经E R 时,

E R 上端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e E c u R i =,即为反馈电压f u ,也在正

半周,所以be i f u u u =-,由于三者同相,可见净输入信号减小了,其有效值be i U U <,故为负反馈。或者说,反馈提高了发射极的交流电位,使

净输入电压be U 减小了。

上述的是发射极电流的交流分量c i 流过电阻E R 而产生的负反馈,称为交流负反馈。当直流分量

E I 流过E R 也要产生负反馈,称直

流负反馈。在静态时,相应的直流分量为E I 、E U 、BE U ,负反馈过程如下:

即当温度升高使C I 和E I 增大时,通过E U 的增大反映出来,而后反馈到输入电路与基极电位B V 比较,使净输入电压BE U 减小,从而使C I 和E I 随着减小,并趋于基本不变。这种反馈的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

如果发射极电阻E R 接交流旁路电容,则交流信号被短路,只剩下直流负反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17.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一、负反馈的类型

根据反馈所采样的信号不同,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叫电压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叫电流反馈。

电压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的作用。电流负反馈具有稳定输出电流、增大输出电阻的作用。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输出与输入端组合后可组成四种类型的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流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 1. 串联电压负反馈

电路如右图所示,因为电阻F R 将电路的输出端及输入端联系起来,所以电路中存在反馈。

设输入电压i u 瞬时极性为正,则

同相输入端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到输出端电为的瞬时极性亦为正,在电阻1R 分得的电压应该f u 增大的,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则净输入电压

f i d u u u -=是减小的,即f u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即为负反馈。

而反馈电压1

1f o f

R u u R R =+,取自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成正比)

,所以是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所以是串联反馈。

特点: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2.并联电压负反馈

设输入电压i u 为正,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流f d i i i -=1,f i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即为负反馈。反

馈电流f

o

f R u i -=,取自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所以是电压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所以是并联反馈。

特点: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低。 3.串联电流负反馈

设输入电压i u 为正,各电压的实际

方向如图,差值电压f i d u u u -=,

f u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差值电压),即是负反馈。反馈电压o f Ri u =,取自输出电流

(与输出电流成正比),所以是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所以是串联反馈。特点:输出电流o i 与负载电阻L R 无关,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4. 并联电流负反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设输入电压i u 为正,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流f d i i i -=1,f i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值电流),所以是负反馈。

反馈电流o F

f i R R R

i +-=,取自输出电流(与输出电流成正比)

,所以是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所以是并联

反馈。因11

1R u i =,且f i i =1,所以

i F

o u R

R R i )1(11+-=

特点:输出电流o i 与负载电阻L R 无关——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

总结: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1.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 L 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

2.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3.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

4. 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例1: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解:先在图中标出各点的瞬时极性及反馈信号;因反馈电路直接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引出,所以是电压反

馈;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串联反馈;

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所以是负反馈。

例2: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解:因反馈电路是从运算放大器A2的负载电阻L R 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所以是电流反

馈;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均加在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并联反馈;

因净输入电流d i 等于输入电流和反馈电流之差,所以是负反馈。 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1.降低放大倍数 由负反馈电路的方框图可知: 未引入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为 o d

X A X ?

?

=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为反馈系数 f o

X F X ?

?

=

引入反馈后的净输入信号为 d i o X X X ?

?

?

=- 故 o i f

X A X X

?

?

?=

-

则 f

d

X

AF X ?

?

=

包括反馈电路在内的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即引入负反馈时的放

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1o

f i X A

A AF

X ?

?==+

若f X 与d X 同为电压或电流,且为正值,故AF 为正实数,f A A <,引如负反馈后放大倍数降低了。

(1)AF +称反馈深度,其值越大,反馈作用越强,f A 也越小。

射极跟随器和同相比例跟随器的输出信号全部反馈到输入端,反馈系数为1,反馈极深,故1uf A ≈,无电压放大作用。

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放大倍数降低了,但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放大器的性能。

2.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当外界条件变化(环境温度变化、管子老化、元件参数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等)时,即使输入信号一定,也将引起输出信号的变化,也就引起放大倍数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较小,即说明稳定性较高。

对闭环放大倍数求导,可得:11f

f dA dA A AF A

=?+ 式中dA

A 是开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f f dA A 是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

化,后者是前者的1

1AF

+,可见,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倍数降低了,而放

大倍数的稳定性却提高了。

引入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

若|1AF ,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1

f A F

=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下,闭环放大倍数仅与反馈电路的参数有关。

例:同相比例运算电路,110R K =Ω,300F R K =Ω,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4

10u A =。①求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f A ;②如10%dA

A =,求f f

dA A 。 解:① 1110

0.0310300

f

o F u R F u R R ====++

10000

33.211100000.03

uf A A AF =

==++?

② 1110%0.033%1301

f

f dA dA A AF A =?=?=+ 3.改善波形失真

当工作点选择不合适,或输入信号过大,都将引起信号波形的失真,引入负反馈后,通过将输出端的失真信号反送到输入端,使净输入信号发生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某种程度的失真,经过放大

后,可使输出信号的失真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负反馈是利用失真的波形来改善波形的失真,因此只能减小失真,而不能完全消除失真。

4.展宽通频带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都采用直接耦合,无耦合电容,低频特性较好,展宽了通频带;引入负反馈后,在高频段通频带又得到了展宽。因为在中频段,开环放大倍数A 较高,反馈信号也较高,因而使闭环放大倍数降低的也较多;而在高频段,开环放大倍数A 较低,反馈信号也较低,因而使闭环放大倍数降低的也较少;这样,就将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展宽了。 5.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影响

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使输入电阻i r 增高还是降低了与引入的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有关。

在串联反馈电路中,由于f u 与i u 反相串联,使输入信号电压的一部分被反馈电压抵消,所以信号源i u 供给的输入电流i i 减小了,这意味着输入电阻i r 的增高。

在并联反馈电路中,信号源除供给d i 外,还增加一个分量f i ,因此i i 增大了,这意味着输入电阻的i r 降低。 6.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影响

r增高还是降低了与引入的是电压反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使输出电阻

o

馈还是电流反馈有关。

u的作用,即具有恒压源的作电压反馈的放大电路具有稳定输出电压

o

用。具有恒压输出特性的放大电路的内阻很低,即其输出电阻很低。

i的作用,即具有恒流源的作电流反馈的放大电路具有稳定输出电流

o

用。具有恒流输出特性的放大电路的内阻很高,即其输出电阻很高。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17.3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

正弦波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交流信号。它的频率范围很广,可以从一赫以下到几百兆以上;输出功率可以从几毫瓦到几十千瓦;输出的交流电能是从电源的直流电能转换而来的。 一、自激振荡的产生

1、自激振荡

在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就能输出一定频率和幅值的交流信号的现象称自激振荡。

既然没有外接信号,它的输出信号从何而来? 如右图所示,开关合在“1”为无反馈放大电路;o i u U A U ??

=。开关合在“2”为有反馈放大电路,其中F 为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f o

U F U ?

?

=

同时有o f u U A U ?

?

=。所以在开关合在“2”时,

去掉i U ?

仍有稳定的输出,反馈信号代替了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使输出端仍有稳定的信号。这样就发生了自激振荡。

2、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有上图可知,产生自激振荡时:

o f u U A U ??=,且f o U FU ??

=

所以:o o u U A FU ??

=

则:1u A F = 即:1u A F A F ??∠∠=

因此,振荡电路自激的条件是:

①相位条件:2A F n ??π∠+∠=±;也就是说,反馈电压f u 与输入电压i u 要同相,即必须为正反馈。

②幅度条件:1u A F =;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反馈量,f u =i u ,使

1u A F =,即反馈电压要等于所需的输入电压。

3、起振及稳幅振荡的过程在振荡电路接通电源的瞬间,电路中激起一个微小的挠动信号,其值很小,含有一系列频率不同的正弦信号。因为此时o u 很小,要求1u A F >,经过多次反馈,可使o u 越来越大,当o u 达到要求值时,使1u A F =,使输出电压的幅度得以稳定,进入稳幅振荡,这一过程,称为稳幅。从1u A F >到1u A F =的过程,就是自激振荡建立的过程。为了使输出成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电路中必须有选频网络,使所需频率的信号不断放大,其它频率的信号要不断衰减。

4、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①放大电路: 放大信号。

②反馈网络: 必须是正反馈,反馈信号即是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③选频网络:保证输出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即使电路只在某一特定频率下满足自激振荡条件。④稳幅环节: 使电路能从1u A F >,过渡到

1u A F =,从而达到稳幅振荡。

二、正弦波振荡电路

常用的正弦波振荡电路有LC 振荡电路和RC 振荡电路。后者输出功率小,频率较低;前者数出功率大,频率也较高。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RC 正弦波振荡电路。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RC 串并联电路既是正反馈电路,又是选频电路。输出电压o u 经RC 串并联电路分压后在RC 并联电路上得出反馈电压

f u ,加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作为它的

输入电压i u 。

由《电工技术》中带通滤波器的知识,我

们知道,RC 串并联电路的选频频率为01

2f RC

π=,

反馈系数1

3

i

o U F U ?

?==

所以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应为:

1

1o

F

u i

R U A R U ?

?==+

可见,当12F R R =时,3u A =,1u A F =。

在特定频率01

2f RC

π=时,o u 与i u 同相,即RC 串并联电路具有正馈

和选频作用。o u 和i u 都是正弦波电压。

在此电路中,可选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做反馈电阻F R ,起振时,使F R 较大,即3u A >,保证1u A F >,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大,流过F R 的电流也越来越大,温度升高,阻值减小,当12F R R =时,3u A =,保证

1u A F =,进入稳幅振荡,流过F R 的电流一定,温度不变,阻值也不再变

化,振荡稳定。

振荡频率的改变,可通过调节R或C或同时并举调节R和C的数值来实现。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电子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馈,反馈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在不同的电路中分别起不同的作用。电子电路中负反馈应用较多,大家要了解负反馈的分类以及对放大电路的影响;要了解自激振荡的条件,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1)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 时序逻辑电路一般由 和 两分组成。 2. 十进制数(56)10转换为二进制数为 和十六进制数为 。 3. 串行进位加法器的缺点是 ,想速度高时应采用 加法器。 4.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波形 电路,它没有稳态,只有两个 。 5. 用6个D 触发器设计一个计数器,则该计数器的最大模值M= 。 二、化简、证明、分析综合题: 1.写出函数F (A,B,C,D) =A B C D E ++++的反函数。 2.证明逻辑函数式相等:()()BC D D B C AD B B D ++++=+ 3.已知逻辑函数F= ∑(3,5,8,9,10,12)+∑d(0,1,2) (1)化简该函数为最简与或式: (2)画出用两级与非门实现的最简与或式电路图: 4.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动器图1所示,已知R 1=1K Ω,R 2=8.2K Ω,C=0.1μF 。试求脉冲宽度 T ,振荡频率f 和占空比q 。 ………………………密……………………封…………………………装…………………订………………………线………………………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图1 5.某地址译码电路如图2所示,当输入地址变量A7-A0的状态分别为什么状态 时,1Y 、6Y 分别才为低电平(被译中)。 图2 6.触发器电路就输入信号的波形如图3所示,试分别写出D 触发器的Q 和Q1的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 图3 ………………封…………………………装…………………订………………………线………………………

D= Q n+1= Q1= 7. 已知电路如图4所示,试写出: ①驱动方程; ②状态方程; ③输出方程; ④状态表; ⑤电路功能。图4 三、设计题:(每10分,共20分) 1.设计一个三变量偶检验逻辑电路。当三变量A、B、C输入组合中的“1”的个数为偶数时F=1,否则F=0。选用8选1数选器或门电路实现该逻辑电路。要求: (1)列出该电路F(A,B,C)的真值表和表达式; (2)画出逻辑电路图。 2.试用74161、3-8译码器和少量门电路,实现图5所示波形VO1、VO2,其中CP为输入波形。要求: (1)列出计数器状态与V01、V02的真值表;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7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七 7-1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应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答: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估算静态工作点是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7-2 试求题图7-1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图中的所有三极管都是硅管。 解:图(a)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A mA I c c cc ce b c b 3.14101107.9247.9194.050194194.010 1207 .024333 =???-=-==?===≈?-=-βμ 图(b)和图(c)的发射结反向偏置,三极管截止,所以I b =0,I c =βI b ≈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U ce ≈U cc 。 图(d)的静态工作点 c R e R b 3V 6V R e R b 1 R e

) 1.3712(]10)212(1065.212[)]()6(6[65.226026.01 65.21027 .06333 --=?+??--=+----≈=≈=≈+= =?-= -e c c ce e c e b e R R I U mA I I A mA I I mA I μβ 依此I c 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高于电源电压,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电流要小于此值,即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图(e)的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I I mA I V U e e cc ce e b e c e B 3.161021085.3240475.01 8085.3185.310 27.08810310)6030(24333 3 3=???-=-==+=+=≈=?-==???+= -β 7-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电压的衰减程度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答:输入电阻就是将放大电路看为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入端看入的等效电阻。即输入端的电压与输入端的电流之比。输出电阻也是将放大电路看作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出端看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因为信号源为放大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因此当提供给放大电路的信号源是电压源串电阻的形式时,输入电阻越大,则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若信号源是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则输入电阻越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 放大电路我们可以根据戴维南等效电路将其化简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形式,输出电阻可以看作一个电源的内阻,因此,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请参看下图,可以增强对上面文字描述的理解。

林家儒 《电子电路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1. 半导体材料都有哪些特性?为什么电子有源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 1.2. 为什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如何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1.3. 为什么不能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极管? 1.4. 二极管的交、直流等效电阻有何区别?它们与通常电阻有什么不同? 1.5.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什么?三极管为什么存在不同的工作状态? 1.6. 如图P1-1(a)所示的三极管电路,它与图P1-1(b)所示的 二极管有何异同? 1.7.稳压二极管为何能够稳定电压? 1.8.三极管的交、直流放大倍数有何区别?共射和共基电 流放大倍数的关系是什么? 1.9.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各是什么? 1.10. 如图P1-2所示,设I S =10-11A ,U T =26mV ,试计算 u i =0,0.3V ,0.5V ,0.7V 时电流I 的值,以及u i =0.7V 时二极管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阻。 解: 由I= I S *(exp(U i / U T )-1) 当U i =0时,I=0; 当U i =0.3V 时,I=1.026×10-6A ; 当U i =0.5V 时,I=2.248×10-3A ; 当U i =0.7V 时,I=4.927A ; 直流等效电阻R= U i /I = 0.7V/4.927A = 0.142 Ω ∵exp(U i / U T )>>1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26/4927 = 5.277×10-3 Ω (a) (b) 图 P1-1 图P1-2 + - u i D i

1.11. 电路如图P1-3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U T =26mV ,电源U =3.3V ,电阻R =1k Ω,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解:U =3.3V>>100mV , I =(U -U D )/R = (3.3-0. 7)/1k = 2.6 mA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10 Ω 交流电流有效值:Id = Ui/Rd = 1 mA 1.1 2. 图P1-4(a)是由二极管D 1、D 2组成的电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 =0.3V 、 反向击穿电压足够大,设电路的输入电压u 1和u 1如图P1-4(b)所示,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1.13. 如图P1-5所示电路,设二极管为理 想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击穿电压U BR =∞ ),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5V u 1 t u 2 t 5V 图P1-4(a) 图P1-4(b) + D1 u 1 u o R u 2 D2 P1-5 R + - u o D 2 D 1 D 3 D 4 图P1-3 + - u i D R C U 4.7V u 0 t u o t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十进制数128的8421BCD码是()。 A.10000000 B. 000100101000 C.100000000 D.100101000 2.已知函数F的卡诺图如图1-1, 试求其最简与或表达式 3. 已知函数的反演式为 ,其原函数为()。 A. B. C. D. 4.对于TTL数字集成电路来说,下列说法那个是错误的:(A)电源电压极性不得接反,其额定值为5V; (B)不使用的输入端接1; (C)输入端可串接电阻,但电阻值不应太大; (D)OC门输出端可以并接。 5.欲将正弦信号转换成与之频率相同的脉冲信号,应用 A.T,触发器 B.施密特触发器 C.A/D转换器 D.移位寄存器 6.下列A/D转换器中转换速度最快的是()。 A.并联比较型 B.双积分型 C.计数型 D.逐次渐近型 7. 一个含有32768个存储单元的ROM,有8个数据输出端,其地址输入端有()个。 A. 10 B. 11 C. 12 D. 8

8.如图1-2,在TTL门组成的电路中,与非门的输入电流为I iL≤–1mA?I iH≤20μA。G1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 I OL(max)=10mA,输出高电平时最大输出电流为 I OH(max)=–0.4mA 。门G1的扇出系数是()。 A. 1 B. 4 C. 5 D. 10 9.十数制数2006.37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 11111010110.011 B. 1101011111.11 C. 11111010110.11 D. 1101011111.011 10. TTL或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是: A. 悬空 B. 接高电平 C. 接低电平 D.接”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MOS传输门的静态功耗非常小,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加时,其功耗将______________。 2. 写出四种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逻辑电路中,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则称为___逻辑; 4. 把JK触发器改成T触发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 组合逻辑电路是指电路的输出仅由当前的_____________决定。 6. 5个地址输入端译码器,其译码输出信号最多应有 _____________个。 7. 输入信号的同时跳变引起输出端产生尖峰脉冲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 8.一片ROM有10根地址线,8根数据输出线,ROM共有________个存储单元。 9.N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最多可以组成_____________进制的计数器。 8. 基本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_____________。 三.电路分析题(36分)

电气原理图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电气原理图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电气原理图绘制的要求、原则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实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气原理图;设计方法;实例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是由按钮、继电器等低压控制电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 电力拖动系统的起动、调速等动作的控制和保护,以满足生产工艺对拖动控制的要求。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具有电路简单、维修方便等许多优点,多年来在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 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由于生产机械的种类繁多,所要求的控制系统也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比较简单的,还是很复杂的控制系统,都是由一些基本环节组合而成。因此本节着重阐明组成这些控制系统的基本规律和典型电路环节。这样,再结合具体的生产工艺要求,就不难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一、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基本要求 电气控制系统是由许多电气元件按照一定要求连接而成,从而实现对某种设备的电气自动控制。为了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分析、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需要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以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种图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其形式主要有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图两种。 安装图是按照电器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电路,用给定的符号画出来的,这种电路图便于安装。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绘制而成,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便于研究和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等优点。绘制电气原理图应按GB4728-85、GBTl59-87等规定的标 准绘制。如果采用上述标准中未规定的图形符号时,必须加以说明。当标准中给出几种形式时,选择符号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应尽可能采用优选形式; ②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最简单形式; ③在同一图号的图中使用同一种形式。 根据简单清晰的原则,原理图采用电气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气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点,但并不按照电气元件的实际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气元件的大小。由于电气原理图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适于研究等优点,所以无论在设计部门还是生产现场都得到广泛应用。 控制电路绘制的原则: ①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及保护电路等。 ②图中所有电器触头,都按没有通电和外力作用时的开闭状态(常态)画出。 ③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元件应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④为了突出或区分某些电路、功能等,导线符号、连接线等可采用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示。 ⑤原理图中各电气元件和部件在控制电路中的位置,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同一电气元件的各个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必须采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明。 ⑥原理图中有直接电联系的交叉导线连接点,用实心圆点表示;可拆卸或测试点用空心圆点表示;无直接电联系的交叉点则不画圆点。 ⑦对非电气控制和人工操作的电器,必须在原理图上用相应的图形符号表示其操作方式。 ⑧对于电气控制有关的机、液、气等装置,应用符号绘出简图,以表示其关系。 二、分析设计法及实例设计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利用各种典型的电路环节,直接设计控制电路。这种设计方法比较简单,但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大量的控制电路,掌握多种典型电路的设计资料,同时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还要经过多次反复地修改、试验,才能使电路符合设计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放大器的负反馈 §3-1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放大器的反馈,就是将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的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并与输入量进行叠加 过程。 2、反馈放大器由基本放大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能否从电路中找到是判断有无反馈的依据。 3、按反馈的极性分,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判断方法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是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是正反馈。 4、按反馈信号从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分,有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分,有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采用输出短路法,可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采用输入短路法,可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 并联反馈,对常用的共发射极放大器,若反馈信号加到三极管基极为并联反馈,加到三极管发射极为串联反馈。 5、按反馈的信号分,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二、判断题 1、瞬时极性法既能判断反馈的对象,也能判断反馈的极性。(对) 2、串联负反馈都是电流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都是电压反馈。(错) 3、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则反馈信号也随之消失。(错) 4、在瞬时极性法判断中,+表示对地电压为正,—表示对地电压为负。(错) 5、在串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压形式出现,在并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流形式出现。(对) 三、选择题 1、反馈放大短路的含义是(C )。 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除放大电路外,还有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2.图3-1-1所示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部分,Re1引入(C ),Re2引入(B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Q 1 CP Q 1 Q 0 &&D 1D 0第一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试写出图示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为最简与或式。 解:C B A B A F ++=C B A B A F ++= 二、(本题25分) 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初始状态Q 1Q 0=00。 (1)试写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2)列出状态转换顺序表; (3)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1)100Q Q D =,101Q Q D =; (2)00→10→01 (3)三进制移位计数器

三、(本题30分) 由集成定时器555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1=R 2=10 k Ω,C =5μF 。 (1)说明电路的功能; (2)计算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解:(1)多谐振荡器电路 (2)T 1=7s , T 2=3.5s 四、(本题25分) 用二进制计算器74LS161和8选1数据选择器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试列出74LS161的状态表; (2)指出是几进制计数器; (3)写出输出Z 的序列。 "1" 解: (1)状态表如图所示 (2)十进制计数器 C R R CC u o

(3)输出Z的序列是0010001100 第二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试答:1、写出逻辑式并转换为最简与或表达式,2、画出用“与”门及“或”门实现的逻辑图。 B 二、(本题25分) 试用与非门设计一个三人表决组合逻辑电路(输入为A、B、C,输出为F),要求在A有一票决定权的前提下遵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满足:1、A=1时,F一定等于1,2、A、B、C中有两2个以上等于1,则输出F=1。 试:(1)写出表决电路的真值表; (2)写出表决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用与非门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章答案

习题答案 2-2 电路如题图2-2所示,已知30Ω电阻中的电流I 4=0.2A ,试求此电路的总电压U 及总电流I 。 解: 如上图所示,可得 V 901009.010090A 9.03010A 6.02A 3.02060 306030A 1.05.0323254345=?==Ω =+==+=Ω =+====+=Ω=+?= ==IR U R R I I I R R I I I I I R I I ac bc ac bc 2-6 六个相等电阻R ,各等于20Ω,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题图2-6所示)。若将一外电源依次作用a 和b ,a 和c ,a 和d 之间,求在各种情况下的等效电阻。 Ω 题图2-2 习题2-2电路图 Ω 习题2-2电路图

解: 如上图所示,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b ,则有 Ω =====350 65//5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b 同理,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c ,则有 Ω =====380 68//42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c 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d ,则有 Ω =====3069//33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d 题图2-6 习题2-6电路

2-11 试为题图2-11所示的电路,写出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3) 网孔方程; (4) 节点方程(参考节点任选)。 解: 如上图所示。 (1) 由KCL ,有 00 524321164=--=--=--I I I I I I I I I (2) 由KVL ,有 I I 5

电工学 章 题库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答案

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一、填空题 1、反馈放大电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已知某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1mV, 输出电压为1V;当加上负反馈后达到同样的输出电压时,需加入输入电压为10mV。则该电路的反馈深度为______,反馈系数为______。 3、已知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A=200, 反馈系数F=0.05。当温度变化使开环放大倍数变化±5%时,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___________。 4、某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变化±25%时,若要求闭环放大倍数A f的变化不超过±1%。若闭环放大倍数A f=100,则A=________,F=_________。 5、若希望放大器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要小,可引入______反馈。若希望电路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则可引入_______反馈。若希望电路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则可引入______反馈。 6、为组成满足下列要求的电路,应分别引入何种组态的负反馈: 组成一个电压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 7、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是使净输入量。(填“增大”或“减小”) 8、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是___________反馈,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大的反馈是__________反馈。 9、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________负反馈(填“交流”或“直流”);若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________负反馈。(填“交流”或“直流”) 10、交流放大电路中,要求降低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需引入_____________负反馈。

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第十七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反馈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很多,如自动控制技术中利用反馈来实现自动调节,在电子电路中利用反馈来改善电路的性能等。 §17.1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负反馈与正反馈 凡是将电子电路输出端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引回到输入端,就称反馈。 图示为带有反馈的电子电路的框图,它有三个部分组成:基本放大电路(起放大作用)、反馈网络(联系放大 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环节)、比较环节(对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其中放大倍数o d X A X ? ? = ,反馈网络系数f o X F X ? ? = ,比较环节d i o X X X ??? =-。 在这里,信号X 即可表示电压,亦可表示电流。 净输入信号:d i o X X X ?? ? =- 若三者同相,则:d i o X X X =- 可见d i X X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则称这种反馈为负反馈。 反之,d i X X >,即反馈信号起了增加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若引回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使净输入信号增大,则称这种反馈为正反馈。 电路中引如负反馈后,放大倍数会降低,反之,电路中引入正反馈后,放大倍数会升高。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 通常情况下,若电路中没有引入反馈,i X 直接加到其输入端,称其为开环,放大倍数用A 或u A 表示;若电路中引入反馈,i X 与f X 比较后的信号d X 加到其输入端,称其为闭环,放大倍数用f A 表示 二、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瞬时极性法是判别电路中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基本方法。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若电路中某点在某瞬时的 电位高于零电位者,则该点的瞬时极性为正(用+表示),反之为负(用-表示)。 图示电路,电阻F R 联接在输出端与 反相输入端之间。设某一瞬间输入电压i u 为正,则经同相输入端时为正,输出端的瞬时极性也为正,输出电压o u 经F R 与1R 分压后在1R 上的反馈电压f u 也为正,它减小了静输入电压d u ,d i f u u u =-,故为负反馈。 对于理想运算放大器,由于0u A →,即使在两输入端之间加一微小电压,输出电压就可达正或负的饱和值,因此必须引入负反馈,使0u u +--≈ 才能使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 又如图示电路,设输入电压i u 为正,则经反相输入端时为正,输出端的瞬时极性则变为负,输出电压o u 经F R 与1R 分 压后在1R 上的反馈电压f u 也为负,它增大了静输入电压d u ,d i f u u u =-,故为正反馈。 同样,分立元件的电子电路,也可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

确定版的50个典型经典应用电路实例分析

电路1简单电感量测量装置 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么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电感值,测量下限可达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a)所示。 图1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图 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3脚产生频 值,测量精度极高。 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L X BB809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对+15V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R1加到变容二极管BB809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测量被测电感L X 时,只需将L X接到图中A、B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使电路谐振,在MC1648的3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L 值。 X 电路谐振频率:f0=1/2π所以L X=1/4π2f02C LxC 式中谐振频率f0即为MC1648的3脚输出频率值,C是电位器VR1调定的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L X的值还需先知道C值。为此需要对电位器VR1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F(射频)电感线圈L0。如图6—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0.44μH。校准时,将RF线圈L0接在图(a)的A、B两端,调节电位器VR1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C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量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附表振荡频率(MHz)98766253433834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逻辑函数有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真值表)、(逻辑图)、(逻辑表达式)和(卡诺图)。 2.将2004个“1”异或起来得到的结果是(0 )。 3.由555定时器构成的三种电路中,()和()是脉冲的整形电路。4.TTL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高)电平。 5.基本逻辑运算有: (and )、(not )和(or )运算。 6.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先比较(最高)位。 7.触发器按动作特点可分为基本型、(同步型)、(主从型)和边沿型;8.如果要把一宽脉冲变换为窄脉冲应采用(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9.目前我们所学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典型电路分别是(TTL )电路和(CMOS )电路。 10.施密特触发器有(2)个稳定状态.,多谐振荡器有(0 )个稳定状态。 11.数字系统按组成方式可分为功能扩展电路、功能综合电路两种;12.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半)加器。 13.不仅考虑两个_______本位_____相加,而且还考虑来自___低位进位____相加的运算电路,称为全加器。 14.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和___该时刻输入变量的取值______有关,而且还与_电路原来的状态_______有关。 15.计数器按CP脉冲的输入方式可分为__同步计数器和____异步计数器_。 16.触发器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可分为_____rs______、______jk_____、___t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根据不同需要,在集成计数器芯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__反馈归零法_________、__预置数法_________、__进位输出置最小数法__等方法可以实现任意进制的技术器。 18.4. 一个JK 触发器有 2 个稳态,它可存储 1 位二进制数。 19.若将一个正弦波电压信号转换成同一频率的矩形波,应采用多谐振荡器电路。20.把JK触发器改成T触发器的方法是 j=k=t 。 21.N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最多可以组成2n 进制的计数器。 22.基本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rs=0 。

Saber常见电路仿真实例

Saber常见电路仿真实例 一稳压管电路仿真 (2) 二带输出钳位功能的运算放大器 (3) 三5V/2A的线性稳压源仿真 (4) 四方波发生器的仿真 (7) 五整流电路的仿真 (10) 六数字脉冲发生器电路的仿真 (11) 七分频移相电路的仿真 (16) 八梯形波发生器电路的仿真 (17) 九三角波发生器电路的仿真 (18) 十正弦波发生器电路的仿真 (20) 十一锁相环电路的仿真 (21)

一稳压管电路仿真 稳压管在电路设计当中经常会用到,通常在需要控制电路的最大输入、输出或者在需要提供精度不高的电压参考的时候都会使用。下面就介绍一个简单例子,仿真电路如下图所示: 在分析稳压管电路时,可以用TR分析,也可以用DT分析。从分析稳压电路特性的角度看,DT分析更为直观,它可以直接得到稳压电路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上面的电路执行DT分析,扫描输入电压从9V到15V,步长为0.1V,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输入电压在9~15V变化,输出基本稳定在6V。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aber仿真软件中的电源都是理想电源,其输出阻抗为零,因此不能直接将电源和稳压管相连接,如果直接连接,稳压管将无法发挥作用,因为理想电源能够输

出足以超出稳压管工作范围的电流。 二带输出钳位功能的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在电路设计中很常用,在Saber软件中提供了8个运放模板和大量的运放器件模型,因此利用Saber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各种运方电路的仿真验证工作.如下图所示的由lm258构成的反向放大器电路,其放大倍数是5,稳压二极管1N5233用于钳位输出电压. 对该电路执行的DT分析,扫描输入电压从-2V->2V,步长为0.1V,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 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网络教育期末考试年级2015专业层次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答案(闭卷)C卷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45、8FA.C6 2.10000111、000100110101 3.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边沿触发器 4.2n>N 5. F = A · B、F = A +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A C C B C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门电路 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成为逻辑门电路。 2.D/A转换器 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电路成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 3.BCD码 把十进制数的十个数码0~9用二进制数码来表示,称为BCD码,即二—十进制编码。 4.逻辑与 只有决定事物的所有条件都具备时,结果才发生,这种逻辑关系成为逻辑与。 5.同步触发器 输入信号经过控制门输入,管理控制们的信号为时钟脉冲信号CP,只有在CP信号到来时,输入信号才能进入触发器,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对电路不起作用。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用公式法证明逻辑代数基本定律中的分配率A +B· C=(A+B) ·(A +C) 证明:(A+B) ·(A +C)=A· A+A· B+A· C+B· C =A+AB+ AC+BC =A(1+B+C)+BC =A +BC 2.在数字电路中,基本的工作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和两种状态逻辑信号, 而触发器就是存放这些信号的单元电路,那么触发器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何为触发器的现态和次态? 答:触发器需要满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题 」、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辑表达式 )和( 卡诺图 路,称为全加器。 等° 17. 根据不同需要,在集成计数器芯片的基础上,通过采用 进位输出置最小数法 等方法可以实现任意进制的技术器。 18. 4. 一个JK 触发器有_2_个稳态,它可存储_J — 位二进制数。 19. 若将一个正弦波电压信号转换成 同一频率的矩形波,应采用 多谐振荡器 _______ 电路。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JK 触发器改成T 触发器的方法是J=k=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N 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最多可以组成 _^n 进制的计数 器。 1逻辑函数有四种表示方法,它们分别是( 真值表 )、( 逻辑图 2. 将2004个“ 1 ”异或起来得到的结果是( 3.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三种电路中, )和( 是脉冲的整形电路。 4. TTL 器件输入脚悬空相当于输入( 电平。 5. 基本逻辑运算有:(and not )和(or )运算。 6. 采用四位比较器对两个四位数比较时, 先比较 最咼 位。 7. 触发器按动作特点可分为基本型、 (同步型 主从型 )和边沿型; 如果要把一宽脉冲变换为窄脉冲应采用 积分型单稳态 触发器 9. 目前我们所学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和单极型集成电路的典型电路分别是 TTL )电路和 CMOS )电路。 10. 施密特触发器有( 2 )个稳定状态?,多谐振荡器有(0 )个稳定状态。 11.数字系统按组成方式可分为 功能扩展电路、功能综合电路 两种; 12?两二进制数相加时,不考虑低位的进位信号是 加器。 13?不仅考虑两个 本位 .相加,而且还考虑来自 低位进位 _______ 相加的运算电 14.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和 该时刻输入变量的取值 有关,而且还与_电路原来 的状态 有关。 15?计数器按CP 脉冲的输入方式可分为 同步计数器和 异步计数器。 16?触发器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可分为 rs jk 反馈归零法 置数法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就是硅与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与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与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就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就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 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与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与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与电流与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与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就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就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套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1 一.1.(15分) 试根据图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各电路相应的输出信号波形L1、L2、L3、L4、和L5。设各触发器初态为“0”。 A B 二.(15分) 已知由八选一数据选择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如下所示。试按步骤分析该电路在M1、M2取不同值时(M1、M2取值情况如下表所示)输出F的逻辑表达式。 八选一数据选择器输出端逻辑表达式为:Y=Σm i D i,其中m i是S2S1S0最小项。 F M2M1 F 0 0 0 1 1 1 1 三.(8分) 试按步骤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实现语句“A>B”,A、B均为两位二进制数,即A(A1、A0),B(B1、B0)。要求用三个3输入端与门和一个或门实现。 四.(12分) 试按步骤用74LS138和门电路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

123Y AC Y ABC ABC BC Y BC ABC =?? =++?? =+? 74LS138逻辑表达式和逻辑符号如下所示。 五.(15分) 已知同步计数器的时序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用维持-阻塞型D 触发器实现该计数器。要求按步骤设计。 六.(18分) 按步骤完成下列两题 1.分析图5-1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驱动方程,列出状态转换表,画出完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波形,说明电路能否自启动。 2.分析图5-2所示的计数器在M=0和M=1时各为几进制计数器,并画出状态转换图。 图5-1

B C CP A Ep E T LD D Q0 Q1 Q3Q2 74LS163 Rd 1 M & 1 计数脉冲 00 1 图5-2 七. 八.(10分)电路下如图所示,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虚线框T1中所示电路名称. 2.对应画出V C、V01、A、B、C的波形。并计算出V01波形的周期T=?。 15 7 6 84 2 R1 NE555 3 R2 C1 Vc + 0.01u J K 1 Q Q & & V CC V01 A B C C 10K 10K T1T2

PCB新手初学必备50个经典应用电路实例分析

电路 1 简单电感量测量装 置 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么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电感值,测量下限可达 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a)所示。 图1 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 图 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 ,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 3 脚产生频 值,测量精度极高。 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 L X BB809 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 对+15V 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 R1 加到变容二极管 BB809 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测量被测电感L X 时,只需将 L X 接到图中 A、B 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 使电路谐振,在MC1648 的 3 值。 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 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 L X 电路谐振频率:f0 = LxC所以L X = 1/4π2 f 2C 1/2π 式中谐振频率 f0 即为MC1648 的 3 脚输出频率值,C 是电位器 VR1 调定的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 L X 的值还需先知道 C 值。为此需要对电位器 VR1 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 F(射频)电感线圈 L0。如图6—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μH。校准时,将RF 线圈 L0 接在图(a)的 A、B 两端,调节电位器 VR1 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 C 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量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 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振荡频率(M H z)98 76 62 53 43 3834

电子电路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XX 中学XX 年XX 学期期末考试 电子电路基础试卷(XX 班)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时间上和数值上均作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 模拟 信号;在时间上和数值上离散的信号叫做 数字 信号。 2.在正逻辑的约定下,“1”表示 高 电平,“0”表示 低 电平。 3.数字电路中,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逻辑 关系,所以数字电路也称为 逻辑 电路。 4.在逻辑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与逻辑 、 或逻辑 和 非逻辑 。 5.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时,应先转换成 二进 制。 6.最简与或表达式是指在表达式中 或项 最少,且 与项 也最少。 7.具有基本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 门电路 ,其中最基本的有 与门 、 或门 和非门。 8.两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有 清零 、 置1 和 保持 。 9.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 门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 触发器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逻辑函数中的逻辑“与”和它对应的逻辑代数运算关系为( B )。 A 、逻辑加 B 、逻辑乘 C 、逻辑非 2.十进制数100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C )。 A 、1011110 B 、1100010 C 、1100100 D 、11000100 3.和逻辑式AB 表示不同逻辑关系的逻辑式是( B )。 A 、 B A + B 、B A ? C 、B B A +? D 、A B A + 4.数字电路中机器识别和常用的数制是( A )。 A 、二进制 B 、八进制 C 、十进制 D 、十六进制 5.所谓机器码是指( B )。 A 、计算机内采用的十六进制码 B 、符号位数码化了的二进制数码 C 、带有正负号的二进制数码 D 、八进制数 6.具有“有1出0、全0出1”功能的逻辑门是( B )。 A 、与非门 B 、或非门 C 、异或门 D 、同或门 7.下列各型号中属于优先编译码器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