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组合电器内部产生局部放电信号的时候,在放电的区域中,分子间产生剧烈的撞击,这种撞击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压力。由于局部放电是一连串的脉冲形式,所以由此产生的压力波也是脉冲形式的,即产生了声波。局部放电源一般较小,一般为点声源。局部放电产生的声波频率在101-107Hz数量级范围,即为超声波(声音频率超过20kHz范围的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传感器分成两种,一种为接触式(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AE),一种为开放式(敞开式)超声波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是将传感器贴在电力设备表面,检测局放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在电力设备表面金属板中传播所感应的振动现象,主要用于GIS、变压器、电缆等密封性电力设备的局放检测,但这种检测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声音及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的干扰。

?开放式超声波传感器是检测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的振动现象,用于检测电力设备与传感器间有空气通道(如开关柜及户外的电力设备)的局放检测,这种检测技术能够利用外差技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人耳可听到的声音信号,通过局放的特征声音,能够更好的判断局放存在(不受干扰影响)和定位。开放式超声传感器结构图见图。

?超声波法测量局部放电,利用的是外差法将被接收的信号转换成一个人耳可判别、可听见的声音信号,并将放电所产生的超声波大小以声压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测量人员便可以通过耳机听到放电声音,并能从测量仪器上查看声压信号。

?外差法原理类似于收音机,把信号转换成人可识别的声音。主要流程是:超声波信号经过主机选频得到所需信号,然后经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同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两者混频后产生差频,即中频信号,此信号经过中频选频

特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

特高频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18T11:34:20.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吕绍杰王冠庞博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特高输电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建设智能电网计划的不断完善,GIS设备在整个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国网天津东丽公司天津 300300 摘要:随着国家特高输电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建设智能电网计划的不断完善,GIS设备在整个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应用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综合检测技术,对GIS、开关柜及部分异常设备进行检测,发现GIS 及开关柜等多起设备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电网的安全运行。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均是现场局部放电的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法对自由颗粒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超高频法对设备内部的金属尖端放电、接触不良放电、GIS 盆式绝缘子上的自由金属颗粒和内部缺陷反映较灵敏,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特高频;超声波;综合应用 GIS由于内空极为有限,导致工作场强很高,内部绝缘裕度相对较小,在严格控制的环境条件下,SF6 气体的击穿强度可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实际上由于组装环境等因素影响,通常只能达到期望值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一旦GIS 设备内部出现绝缘缺陷,极易发生设备故障,而且引起的停电时间长,检修费用高.事故分析表明,悬浮微粒或污染物进入GIS 盆式绝缘子内侧根部区域.改变了气室内部的空间电场分布,导致局部电场发生畸变,最终由悬浮微粒或污染物引起盆式绝缘子中心导体沿面对外壳放电。特高频/超声波局放测量技术能有效检测GIS 设备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能及时发现和避免GIS 事故的发生,保障GIS 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GIS 局部放电检测原理 超声波法、特高频法是目前国内外GIS 局放检测的主要手段,它们都是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数据分析,重点关注特征量大小,与典型图谱进行对比,以检测GIS 中各种类型的缺陷,如毛刺放电、自由颗粒、悬浮屏蔽、绝缘子上的颗粒等。 1、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原理。当局部放电在小范围内发生时,气体击穿过程很快,将产生持续时间为ns级的脉冲电流,同时向周围辐射出0.3-3GHZ的电磁波,其在GIS 中是以TEM波和TM波形式传播的,GIS 的同轴结构相当于导引电磁波的波导管,1个GIS 系统如同一系列的谐振腔,谐振腔中信号衰减较小,通常1个ns级的局部放电信号可以持续10ms以上。特高频检测法使用特高频传感器接收这些电磁波,进而分析GIS 内部有无放电、其放电强度及缺陷类型等信息。特高频检测法克服了传统的脉冲电流法测量频率低、频带窄的缺点,可以较全面地研究局部放电的特征。 2、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原理。GIS 发生局部放电时分子间剧烈碰撞并在宏观上瞬间形成一种压力,产生超声波脉冲,信号波长较短,方向性较强,因此它的能量较为集中。将基于谐振原理的声发射传感器置于设备外壳上检测这一脉冲信号,然后经过前置放大、滤波、放大、检波等处理环节,进而通过信号分析以确定设备的绝缘状况。 2特高频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 1、超声波检测技术。局部放电在产生电磁渡的同时,还会产生声波信号。超声波(AE)局部放电检测技是指对频率介于20-200kHz 区间的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在设备外壳上安装超声传感器检测内部局部放电所产生的超声信号,以达到检测、识别和定位GIS 或变压器中局部放电缺陷的目的。超声波法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在出现放电活动之前,检测到GIS 内部可能存在的悬浮金属颗粒,并可鉴定这些颗粒的大小并评估它的危害程度。而对于特高频检测法和传统的脉冲电流检测法,则通常不会对这些尚未形成放电的潜伏性缺陷做出响应。 2、特高频检测技术。各类设备局部放电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通过超高频传感器接收这些信号可实现对局部放电缺陷的检测和定位,并易于保证现场干扰环境下的信噪比和灵敏度。特高频(UHF)检测技术,是在300-1500MHz 内接收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特高频电磁脉冲信号。根据电磁波理论,在金属覆盖的装置内检测电磁波信号时,若波长小于外壳的尺寸,则信号传播时衰减很小,故从放电源发射的UHF 电磁波,在经过多次折、反射后,最终均能基本无衰减地到达传感器部位。GIS 设备的多处位置都装有盆式绝缘子,这些绝缘子均为非铁磁材料,可以透射特高频电磁波信号。当GIS 设备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沿金属轴传播时,部分信号可通过绝缘子向外辐射,通过设备体外检测方式,可以接收到从这些部位泄漏出来的局部放电特高频电磁渡信号。虽然通过盆式绝缘子缝隙传播出的特高频信号相对较弱,但由于GIS 上众多的盆式绝缘子提供了众多的可检测位置,更容易把传感器靠近信号源。尤其是检测来自盆式绝缘子上的局部放电信号时,可避免信号长距离传播所产生的衰减。 3、检测技术的对比。UHF 法和AE 法是目前现场检测局部放电的常用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现场使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其有效性得到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联合工作组的一致认同。目前,这种灵敏的、几乎无干扰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或巡检工作。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 WG33,23-12 工作组对GIS 局部放电检澍方法的研究,认为UHF 法的抗干扰能力最好,检测范围较大.且对所有放电类型都比较敏感;而超声波法则对测量近距离范围内的自由移动颗粒比较灵敏,且便于确定故障的位置。UHF 法和AE 法作为2 种不同的检测手段,各有优缺点。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4、在开关柜中的应用 该供电局110 kV 某站开关柜隔做局部放电测试,特高频频带为1175-1225 MHz。如图。 1)将特高频传感器靠近放电部位时,特高频信号幅度峰值Qp、幅度均值Qm、相位分布Pw 都偏大,整体波形也明显增大。分析表明开关柜内部存在放电特征,建议加强追踪巡视,缩短试验周期,尽快停电检查,采取检修处理。 2)检查处理。对该站主变压器及三侧停电,对开关柜进行检查,发现手车开关与母线连接的导电臂与开关柜进出车挡板处有放电痕迹;对挡板进行绝缘试验时,发现两挡板绝缘均为13 MΩ,远远小于正常运行规定的数值。由此可断定,放电异响声的故障为绝缘挡板的绝缘不足而导致。检修人员将绝缘已降低的挡板更换为经试验合格绝缘良好的挡板,送电后进行局放测试,未发现异常。

简述全自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

简述全自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 摘要: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技术(AUT)对于提高无损检测效率、保证无损检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AUT检测的特点,与传统检测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工程无损检测中AUT检测的通用做法。 关键词:全自动超声环焊缝检测 引言:AUT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在近几年的推广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工程质检方的认可,在使用过程中各公司做法不一,本文通过多年AUT 检测工程应用经验总结归纳了AUT检测通用做法。 1、AUT检测方法适用范围 本文论述了环向焊缝全自动超声检测的要求。在AUT检测所得到结论的基础上分析评定环焊缝。根据工程临界判别法(ECA)来最终确定检测验收标准。 2 AUT检测方法步骤 2.1 外观检查 工程现场所有待检环焊缝在焊接完成后都要进行三方(监理、施工、检测)外观检查并且按照AUT检测相应标准的要求进行评定。 所有坡口应在机加工后进行焊接,并且确保焊接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随后AUT全自动超声波检测应结合画参考线一起进行。 2.2 超声波检测 工程现场的所有环焊缝的全自动超声检测都要在整个焊缝圆周方向上进行,并按相应的验收标准进行评定。 3 超声波检测系统 AUT检测系统应该提供足够的检测通道的数量,保证仅扫查环焊缝一周,就可对该焊缝整个厚度上的所有区域进行全面检测。所有被选通道都应能显示一个线性A型扫查显示。检测的通道应该能按照通常如图1所示的检测区域评估被检焊缝。仪器的线性应按照相应标准来确定,每6个月测定一次。仪器的误差应该不大于实际满幅高的5%。这一条件应该适用于对数放大器及线性放大器。每一个检测的通道都应可以选择脉冲反射法或者直射法。每一个检测通道的闸门位置及两个闸门之间的最小跨度和增益都是可选择的。记录电位也是可以选择的,以显示记录的波幅和传播时间位于满幅高0~100%之间的信号。对于B扫查或者图像显示的资料记录也应该为0~100%。对于每个门都有两个可记录的输出信号。无论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都包括信号的高度和渡越时间。它们都适于多通道记录仪或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的显示。 4 AUT的系统设置 4.1 AUT探头及探头灵敏度的确定 在工程现场的检测中用AUT对比试块选定该检测系统的合适当量。每个AUT 检测探头固定在扫查架相应位置上,保证中心距满足要求。分别调整扫查架上探头的位置、角度和激活晶片数,使所有探头在标准试块上的主反射体的信号都达到最大值。把所有检测探头的峰值信号都设置到仪器满屏的80%,此时显示的灵敏度数值就是该探头检测时的基准灵敏度。 4.2 闸门的设置 4.2.1 熔合区闸门的设置参照AUT对比试块上的标准反射体:闸门起点位置在坡口前大于等于3mm,闸门终点位置应大于焊缝上中心线位置1mm。闸门的起点和长度应记录在工艺文件中。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

2超声传感器 2.1超声传感器(ultrasonic sensor)的简介与原理 定义: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将感受的被测量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简介: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因此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习惯上称为超声换能器,或者超声探头。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习惯上称为超声换能器,或者超声探头。超声波探头主要由压电晶片组成,既可以发射超声波,也可以接收超声波。小功率超声探头多作探测作用。它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可分直探头(纵波)、斜探头(横波)、表面波探头(表面波)、兰姆波探头(兰姆波)、双探头(一个探头反射、一个探头接收)等。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属外套中的一块压电晶片。构成晶片的材料可以有许多种。晶片的大小,如直径和厚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探头的性能是不同的,使用前必须预先了解它的性能。 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1)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就是压电晶片的共振频率。当加到它两端的交流电压的频率和晶片的共振频率相等时,输出的能量最大,灵敏度也最高。 (2)工作温度。由于压电材料的居里点一般比较高,特别时诊断用超声波探头使用功率较小,所以工作温度比较低,可以长时间地工作而不产生失效。医疗用的超声探头的温度比较高,需要单独的制冷设备。 (3)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制造晶片本身。机电耦合系数大,灵敏度高;反之,灵敏度低。

亿森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技 术 资 料 福州亿森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简介 前言: 高压开关柜是使用极广且数量最多的开关设备。由于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事故率比较高,在诸多性质的开关柜事故中,绝缘事故多发生于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特别是小车式开关柜,绝缘事故率更高,而且往往一台出现事故,殃及邻柜的现象更为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对开关柜实行状态检修,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绝缘的劣化程度,确定检修时间和措施,减少停电时间和事故的发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 高压开关柜的绝缘故障主要表现为外绝缘对地闪络击穿,内绝缘对地闪络击穿,相间绝缘闪络击穿,雷电过电压闪络击穿,瓷瓶套管、电容套管闪络、污闪、击闪、击穿、爆炸,提升杆闪络,CT闪络、击穿、爆炸,瓷瓶断裂等。

各类绝缘缺陷发展到最终击穿,酿成事故之前,往往先经过局部放电阶段,局部放电的强弱能够及时反映绝缘状态,因此通过在线监测局部放电来判断绝缘状态是实现开关柜绝缘在线监测和诊断的有效手段。 本系统采用声电联合检测方法,即通过同时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暂态对低电压(TEV,国内俗称地电波)和超声波信号实现对开关柜绝缘状态的监测。 一、局放产生 局部放电,是绝缘介质中的一种电气放电,这种放电仅限制在被测介质中一部分且只使导体间的绝缘局部桥接,这种放电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于导体的邻近。电力设备绝缘中的某些薄弱部位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局部放电是高压绝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局部放电一般不会引起绝缘的穿透性击穿,但可以导致电介质(特别是有机电介质)的局部损坏。若局部放电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绝缘劣化甚至击穿。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不但能够了解设备的绝缘状况,还能及时发现许多有关制造与安装方面的问题,确定绝缘故障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因此,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是电力设备制造和运行中的一项重要预防性试验。 基于对发生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各种电、光、声、热等现

对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及其处理分析

对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及其处理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开关柜局部放电进行概述,对局部放电的种类特点进行总结,对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对局部放电分析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于我国电力系统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处理;检测; 1、引言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对于电能的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确保供电稳定可靠,而且供电的安全性也是重要要求。电力系统中,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开关柜运行的是否稳定可靠是重中之重,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电压、振动以及其他化学作用,将会使得其绝缘性能降低,会产生局部放电现象,同时又会加速绝缘的恶化情况,会给电力系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电力系统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开关柜局部放电现象进行检测的效率还不是很高,需要提高对状态数据的管理方法。本文对有关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及其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开关柜局部放电综述 开关柜的绝缘系统中,每一各部位的电厂强度都有所不同,假如某一个区域电场强度过大,能够击穿场强,那么就会导致这片区域出现放电现象,然而施加电压的导体之间没有出现放电过程,也就是说放电没有击穿绝缘系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局部放电。在绝缘介质中,电场分布、绝缘电气物理性能会对局部放电的条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往往是高电场强度和低电压强度的条件下容易出现局部放电现象,尽管局部放电不会贯通性击穿绝缘,但是肯定会对电介质产生影响。因此,局部放电是电气系统中的安全隐患,破坏的具体过程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长期而又缓慢,往往局部放电的特点和绝缘特性是成正比进行的,从局部放电的特点可以对绝缘的损坏程度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利用绝缘损坏程度

手持式TEV超声局部放电检测仪用户手册(文书特制)

PD-HAT 局部放电检测仪用户手册

目录 PD-HAT (2) 1 产品概述 (4) 2 检测原理 (5) 3 仪器操作 (6) 4传感器操作 (7) 5仪器的功能 (8) 5.1 启/停测量 (8) 5.2 切换显示 (9) 5.3 图谱分析 (9) 5.4 放电判断 (11) 5.5 数据回读浏览 (12) 5.6 自动更新 (12) 5.7 数据导出 (12) 5.7 帮助 (12) 6使用条件 (13) 7性能指标 (13) 8现场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14) 现场测量步骤: (14) 附录A 常见干扰源和抗干扰方法 (18) 附录B 干扰信号的典型图谱 (19) 附录C 检测数据的要求 (20) 附录D 术语和定义 (20)

1 产品概述 中压开关柜(3-66KV)是城市配电网中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开关柜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用户供电的可靠性。状态检修是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开关柜不可能采取像变压器、GIS设备那样实现全面、实时的在线监测。因为开关柜数量众多,开关柜的设备造价低,监测设备的成本很高。但往往开关柜的故障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导致供电中断,严重影响城市电网稳定运行。经统计,开关柜的绝缘与载流故障占整个开关柜的30%-50%,并且绝缘与载流故障与局部放电现象密切相关,对中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检测能显著减少故障概率。 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PD-HAT局部放电检测仪,专门用于检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状况,直观分析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衡量设备内部绝缘的劣化程度,使维护人员在变电设备出现绝缘劣化时能够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设备出现短路等严重故障。 PD-HAT局部放电检测仪采用目前流行的暂态地电压(TEV)和超声波(AE)检测局部放电的方法,通过外置的TEV天线接收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辐射和产生的暂态地电压和超声波信号。PD-HAT在使用上以暂态地电压为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为辅助检测手段,还集成了HFCT检测方式,可以对开关柜局部放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PD-HAT具有如下特点: 单通道设计,可以选择接入暂态地电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或HFCT传感器。 ②便携式设计,维护人员能随身携带,并且一个人就能实施局部放电的检测过程。 ③操作过程简单,通过仪器上的快捷按键就能轻松完成整个检测,方便现场人员使用。 ④在检测过程中自动实时进行局部放电智能化诊断,并且将判断结论显示在 仪器界面上,帮助现场工作人员分析设备局部放电的状态与危险等级。

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发展

超声无损检测仪器的发展 超声检测仪器性能直接影响超声检测的可靠性,其发展与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的介入,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实现了对缺陷信号的定量、自动读数、自动识别、自动补偿和报警。20世纪80年代,新一代的超声检测仪器——数字化、智能化超声仪问世,标志着超声检测仪器进入一个新时代。 超声无损检测仪器将向数字化、智能化、图像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在第十三、十四世界无损检测会议仪器展览会、1996年中国国际质量控制技术与测试仪器展览会、1997年日本无损检测展览会等大型国际会议会展中,数字化、智能化、图像化超声仪最引人注目,显示了当今世界无损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德国Krauthammer公司、美国Panametrics公司、丹麦Force Institutes公司与美国PAC公司的产品最具代表性。真正的智能化超声仪应该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而且可以运用频谱分析,自适应专家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可靠性。提高超声检测中对缺陷的定位、定量和定性的可靠性也是超声检测仪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现代的扫查装置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扫查装置是自动检测系统的基础部分,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都依赖于扫查装置。例如采用声藕合监视或藕合不良反馈控制方式提高探头与工件表面的耦合稳定度以及检测的可靠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各种智能检测机器人,已经形成了机器人检测的新时代及工程检测机器人的系列与商业市场。例如日本东京煤气公司的蜘蛛型机器人,移动速度约60m/h ,重约140kg,采用16个超声探头可以对运行状态下的球罐上任意点坐标位置进行扫描。日本NKK公司研制的机器人借助管道内液体推力前进,可以测量输油管道腐蚀状况,其检测精度小于1mm。 丹麦Force研究所的爬壁机器人,重约10吨,采用磁吸附与预置磁条跟踪方式可检测各类大型储罐与船体的缺陷。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且发展较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体现在改进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成品检测以及设备服役的各个阶段和保证机器零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世界各国出版的无损检测书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的理论研究 系(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2006级4班 学生姓名李荣 学号2006080927 指导教师吴新华 职称讲师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八日

独创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十八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十八日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针对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测技术,应用领域更广,适用范围更宽。然后细致的分析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特性,基于超声波的优良特性,和传播机理,进行器件或工程的无损检测,并分析了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的噪声干扰来源,提出了降低噪声的方法。尝试用计算机模拟系统通过仿真软件来处理超声波无损检测过程中的庞大的数据信息。直观准确地定位缺陷的位置和类型。最后介绍了超声波在无损检测领域的两种典型应用,建筑方面,可以通过超声探头,利用声波的反射的折射来检测混凝土路基的厚度,电力系统方面,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确定次绝缘子的寿命定位绝缘子中缺陷的类型的具体位置,快速有效的解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计算机仿真;瓷绝缘子

手持式超声波局部放电巡线仪的功能特点

手持式超声波局部放电巡线仪的功能特点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停电越来越难,随着状态检修的推广,带电测试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 运行中的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监测是状态检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局部放电发生时,产生声光电热磁等物理现象。其中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20kHz以上的声波,人耳听不到,它以声源为中心,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超声波为机械波,不受电磁环境的影响。用接收超声波信号来判断局放存在及定位的方法,红外摄像仪、紫外摄像仪更易优先发现局放故障,因为局放发生时往往先有振动产生超声后才有热光磁等物理信号。 我公司集中科研力量,在广采众长,降低用户购买成本的原则指导下,研发出了YTC3001B手持式超声波局部放电巡线仪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适合在我国电力、铁路、石化行业推广,是状态检修的好帮手。 性能特点: (1)本产品新增温湿度显示、GPS定位功能。 (2)本产品有车载巡线功能,巡线速度为30迈左右。 (3)对运行变压器、GIS等高压一次设备不接触扫描,发现并定位外部 放电; (4)对变压站开放(露天)设备带电扫描,发现并定位各种放电(电晕、

电弧、闪络、爬电、断线、拉弧等); (5)对运行中的高压开关柜扫描,发现并定位局部放电、螺丝松动等故 障; (6)发现并定位铁塔上的绝缘子放电,露天电缆头的爬电,地下电缆的 局部放电; (7)在电力系统的交接及预防性试验中,主变及GIS的局放试验中,用 该装置配合局放仪使用,如有局部放电,可区分是内部放电还是外部放电,如是外部放电,可定位具体的放电点; (8)大型油渍式变压器及GIS等生产厂家的出厂试验中,该装置在局放 试验中配合局放仪使用,如有放电,在局放仪的屏幕上不能看出是内部放电还是外部放电,用手持式巡线仪进行扫描。可很快发现并定位外部放电,如无外部放电则判断为内部放电。对干式变压器的出厂局放试验,用该装置配合局放试验仪使用,能很快区分是内部放电还是外部放电。另外对带电运行的干式变压器进行扫描,无论是内部放电还是外部放电,都能准而快地发现并定位; (9)大型机械设备轴承,因润滑不良产生的机械故障,用该装置可检测 并定位;

开关柜、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试题2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试题1 试卷录入者:胡涵宁(上海驹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试卷总分:120 出卷时间:2020-02-29 10:03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特高频 GlS 局部放电检测仪传感器及放大器的频带宽度一般为()[1分] A.lOkHz-lOOkH B.300MHz-l.5GHz C.lOOkHz-lOMHz D.lGHz-lOGHz 参考答案:B 2.频谱仪的作用是()[1分] A.观察信号的时域波形 B.观察信号的局部放电图谱 C.观察局部放电的典型图谱 D.测量信号的频率成分 参考答案:D 3.特高频与高频局部放电检测过程中是否需要电压同步信号()[1分] A.特高频需要 B.高频需要 C.均不需要 D.均需要 参考答案:D 4.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的声波。[1分] A.100kHz B.300MHz C.20kHz D.150kHz 参考答案:C 5.超声波局部放电飞行模式图谱,横坐标表示什么?()[1分] A.相位或以时间代表的相位 B.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C.脉冲的幅值 D.GIS 内部颗粒的数量 参考答案:B

6.检测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目的在于反映其()[1分] A.高温缺陷 B.机械损伤缺陷 C.伴随局部放电现象的绝缘缺陷 D.变压器油整体受潮缺陷 参考答案:C 7.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同步信号通常是指()。[1分] A.同时发生的局部放电信号 B.与被测电磁波同时发射的调制信号 C.被测电力设备上所施加的正弦电压信号 D.局部放电信号 参考答案:C 8.下列几种常见超声波、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图谱,哪种不需要进行相位同步就可使用?()[1分] A.PRPD 图谱 B.PRPS 图谱 C.飞行模式图谱 D.连续模式图谱 参考答案:D 9.以下放电的类型是() [1分] A.空穴放电 B.尖端放电 C.悬浮放电 D.自由金属颗粒 参考答案:B 10.特高频信号衰减15dB,则其信号强度为原始信号的()[1分] A.10% B.13% C.15% D.18% 参考答案:D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超声波无损检测概述

2.2 国内研究情况 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模拟超声检测设备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上世纪80 年代初,我国研制生产的超声波探伤设备在测量精度、放大器线性、动态范围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3]。80 年代末期,随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我国开始了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的研制。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化超声检测装置发展迅速,已有多家专业从事超声检测仪器研究、生产的机构和企业(如中科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汕头超声研究所、南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鞍山美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1]。目前,国内的超声超声检测装置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外,国内许多领域(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站、铁道部等)的大型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技术(如相控阵超声检测设备与技术和TOFD 检测设备与技术),既完善了国内的超声检测设备,又促进了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5]。 2.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具体检测工件的检测工艺和方法,同时,超声检测还存在检测的可靠性,缺陷的定量、定性、定位以及缺陷检出概率、漏检率、检测结果重复率等问题,这些对超声检测仪器的研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克服传统接触式超声检测的不足,人们开始探索非接触式超声检测技术,提出了激光超声、电磁超声、空气耦合超声等。为提高检测效率,发展了相控阵超声检测。随着机械扫描超声成像技术的成熟,超声成像检测也得到飞速发展。目前,超声检测仪器已明显向检测自动化、超声信号处理数字化、诊断智能化、多种成像技术的方向发展[5-7]。 3.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3.1超声波无损检测基本介绍 超声检测(UT)是超声波在均匀连续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将产生极少能量损失;但当材料中存在着晶界、缺陷等不连续阻隔时,将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从而损失比较多的能量,使我们由接收换能器上接收的超声波信号的声时、振幅、波形或频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测定这些变化就

GIS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技术

GIS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技术 一、GIS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原理 SF6气体绝缘组合电气设备(GIS)因其具有故障低、免维护等特点而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但是GIS具有全封闭的特殊性,使得除了进行微水检测等少数试验项目外,现行的高压电气设备例行试验的大多数项目无法采用GIS,长期以来它几乎处于无维护状态。GIS设备内部出现的缺陷,不容易进行排查。随着GIS电压等级的提高和体积的缩小,GIS内部电场越来越高。GIS内部主要绝缘介质有SF6气体和环氧绝缘构件等。当绝缘存在缺陷时,内部场强分布便会发生畸变,导致局部放电而使内部绝缘受到破坏,同时往往伴随着超声信号的产生。因此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技术等非电量测量法来检测GIS故障。通过收集这些声信号,并根据实际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对GIS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原理如下图 在GIS的各类故障中,绝缘故障占有较大比例。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故障发生时常常并没有进行系统操作,也不存在过电压。导致这些绝缘故障的主要是一些晓得绝缘缺陷,如内部故障缺陷、自由颗粒、毛刺、接触不良、固体绝缘表面脏污等。随着这些微小缺陷的逐渐扩大,会使放电所产生的电荷在固体绝缘表面逐渐积累,导致电场分布的严重畸变。要及时发现这些潜在的绝缘缺陷,必须依靠局部放电超声波检测。 GIS可分为三相共体式和分相式两种。尽管GIS在结构设计上不尽相同,但内部结构基本一致,主要有SF6气体、绝缘支座、拉杆、盘式绝缘子、导电体、气室外壳等。GIS绝缘故障的发生,可能是在产品产生、现场安装以及运行操作等过程中。如下图,导致GIS产生局部放电的原因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典型案例

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典型案例

10KV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案例汇编 前言: 10kV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内部放电和表面放电两种,目前主要采用的非介入方式、带电检测的方法主要为超声波检测和暂态地电压(TEV)两种检测方式,对于一些放电,我们可以同时侦测到超声波信号和TEV 信号,而另一些放电情况我们只能检测到两种信号中的一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应该以这两种检测方式互为补充,才能够更好的检测到所有的局部放电情况。 暂态地电压检测原理: 局部放电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技术是局部放电检测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在电力设备如GIS、同步电机、变压器、电缆等的检测中得到了应用。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具有外界干扰信号少的特点,因而检测系统受外界干扰影响小,可以极大的提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特别是在线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用于高压开关柜在线监测有明显

的优点,因此这一测量技术发展很快,已在英国和法国的几个400kV变电站中取得经验。德国一些大学对此技术很感兴趣,经过多年的努力,英国EA公司已经收集了一万多条涵盖所有不同型号的高压设备的暂态地电压(TEV)的数据库,对柜体内器件(如CT、PT)、母线连接处、支持绝缘子表面及开断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已经在世界多国应用,各国的研究均表明,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的在线监测有很好的前景。对于国内,早期对高压开关柜可靠性的重视度不够,此技术在国内发展较慢,但由于该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内认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高压电气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时, 放电电量先聚集在与放电点相邻的接地金属部分, 形成电流脉冲并向各个方向传播。对于内部放电,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组合电器内部产生局部放电信号的时候,在放电的区域中,分子间产生剧烈的撞击,这种撞击在宏观上表现为一种压力。由于局部放电是一连串的脉冲形式,所以由此产生的压力波也是脉冲形式的,即产生了声波。局部放电源一般较小,一般为点声源。局部放电产生的声波频率在101-107Hz数量级范围,即为超声波(声音频率超过20kHz范围的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传感器分成两种,一种为接触式(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AE),一种为开放式(敞开式)超声波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是将传感器贴在电力设备表面,检测局放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在电力设备表面金属板中传播所感应的振动现象,主要用于GIS、变压器、电缆等密封性电力设备的局放检测,但这种检测方式容易受到外界声音及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自身振动的干扰。 ?开放式超声波传感器是检测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的振动现象,用于检测电力设备与传感器间有空气通道(如开关柜及户外的电力设备)的局放检测,这种检测技术能够利用外差技术将超声波信号转换成人耳可听到的声音信号,通过局放的特征声音,能够更好的判断局放存在(不受干扰影响)和定位。开放式超声传感器结构图见图。 ?超声波法测量局部放电,利用的是外差法将被接收的信号转换成一个人耳可判别、可听见的声音信号,并将放电所产生的超声波大小以声压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测量人员便可以通过耳机听到放电声音,并能从测量仪器上查看声压信号。 ?外差法原理类似于收音机,把信号转换成人可识别的声音。主要流程是:超声波信号经过主机选频得到所需信号,然后经本地振荡器产生一个同接收频率差不多的本振信号,两者混频后产生差频,即中频信号,此信号经过中频选频

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

暂态地电压检测 暂态地电压检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技术是局部放电检测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在电力设备如GIS、同步电机、变压器、电缆等的检测中得到了应用。暂态地电压检测受外界干扰影响小,可以极大的提高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其用于高压开关柜在线监测有着明显的优势。到目前为止,该技术已经在世界多国进行应用。 10kV、35kV金属封闭式开关柜在变电站广泛使用,其运行安全直接影响整个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因此,对开关柜运行状态的监测及对故障的预判和合理检修是保证开关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据统计,约40%开关柜故障因绝缘和载流缺陷引起,这其中因绝缘部分闪络和插头接触不良占了绝大部分。通过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暂态对地电压信号,不仅可以对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状况进行定 量测试,而且可以通过比较同一放电 源到不同传感器的时间差异进行定 位。局部放电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的 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暂态地电压检测原理 暂态地电压检测法定位原理:通 过单只电容藕合式探测器在被检设 备的接地金属外壳上进行探测。装置检测由于局部放电而引起的短暂电压脉冲,测出局部放电瞬时电压脉冲的幅度峰值。若采用两只电容藕合式探测器,则可以检测放电点发出的电磁波瞬间脉冲所

经过的时间差来确定放电活动的位置

,原理是采用比较电磁脉冲分别到达每只探测器所需要的时间。系统指示哪个通道先被触发,进而表明哪只探测器离放电点的电气距离较近。脉冲是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进行传播的,所以必须能够分辨很小的时间差通常为μs 级。原理如下图。

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原因

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原因 开关柜在日常的运行中,起着变电输电的重要作用,而很多开关柜日常中都是露天摆放,长期日晒雨淋,受各种外部环境影响,很容易发生局部放电故障,本文就简单介绍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原因。 一、电晕放电,通常在气体包围的高压导体周围会出现电晕放电,比如高压输电线路或者高压变压器等,这些高压电气设备的高压接线端子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发生电晕放电的机率相对较大。电晕放电体现出的是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的特征,也是极不均匀电场下特有的自持放电。 二、沿面放电,通常在绝缘介质表面会出现沿面放电的现象。这种局部放电的形式属于特殊的气体放电现象,电力电缆、电机绕组、绝缘套管的端部等位置比较常见沿面放电。一旦介质内部电场的强度低于电极边缘气隙的电场强度,而且介质沿面击穿电压相对较低,沿面放电就会发生在绝缘介质的表面。通常电压波形、电场的分布、空气质量、介质的表面状态、气候条件等均会对沿面放电电压产生影响,所以沿面放电体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三、内部放电,固体绝缘介质内部比较常见内部放电。在生产加工绝缘介质时难免存在材料与工艺缺陷的问题,导致绝缘介质内部出现内部缺陷,比如掺人少量的空气或者杂质等。一旦绝缘受到高压作用,内部缺陷就有发生局部击穿或者重复性击穿的可能。通常介质自身的特性、气隙大小、缺陷的位置与形状、气隙气体的种类等会对内部放电的发生条件产生影响。

四、悬浮电位放电,这种局部放电的形式是指高压设备中某个导体部件存在结构设计缺陷,或者其它原因导致接触不良断开,最终造成该部件位于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并根据其位置的阻抗比获得 分压发生放电,针对该导体部件上对地电位称其为悬浮电位。导体具有悬浮电位时,通常其附近的场强会比较集中,而且会破坏四周绝缘介质的形成。一般在电气设备内高电位的金属部件或者处于地电位的金属部件上容易发生悬浮电位放电。 开关柜的局部放电,对开关柜的日常运转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店里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开关柜放电的基本规律,并及时精心处理,尽量减少开关柜故障发生的频率,保障供电的正常进行。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超声波局部放电作业指导书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超声波局部放电作业指导书 编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超声波局部放电现场带电测试作业指导书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 _月 _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一、适用范围本部分适用于 3、6kV~40、5kV金属封闭式开关柜现场设备的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 二、检测原理开关柜的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基本原理是通过敞开式或接触式超声波传感器对开关柜中发生局部放电时产生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局部放电的相关信息,实现局部放电检测。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法对开关柜内的悬浮电位放电、尖端放电、沿面放电及绝缘子表面放电检测较为敏感,而对绝缘内部放电检测不敏感。 三、技术要求 3、1引用标准序号内容1 Q/GDW179 9、1-xx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 生变电[xx]11号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试行) 3、2人员要求√ 序号内容责任人备注1 精神状态良好,了解开关柜设备的结构、运行状况,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的

基本原理、测点选取、诊断程序和缺陷定性的方法,熟悉本指导书。 2 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3、3安全要求√ 序号内容责任人备注1 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 2 检测至少由两人进行,并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 应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在检测期间应始终行使监护职责,不得擅离岗位或兼职其他工作。 4 应确保操作人员及测试仪器与电力设备的高压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 不得操作开关柜设备,开关柜金属外壳应接良好 6 测试现场出现明显异常情况时(如异音、电压波动、系统接地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工作并撤离现场。 3、4检测条件要求√ 序号内容责任人备注1 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并无其他作业。 2 开关柜金属外壳应清洁并可靠接地。 3 应尽量避免干扰源(如气体放电灯、水银灯、人员走动、运行机器)等带来的影响 4 进行室外检测应避免天气条件对检测的影响 5 雷电时禁止进行检测

局部放电试验原理

局部放电试验 第一节局部放电特性及原理 一、局部放电测试目的及意义 局部放电:是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它位置。 局部放电的种类: ①绝缘材料内部放电(固体-空穴;液体-气泡); ②表面放电; ③高压电极尖端放电。 局部放电的产生: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点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现象-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的特点: ①放电能量很小,短时间内存在不影响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 ②对绝缘的危害是逐渐加大的,它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累计效应-缺陷扩大-绝缘击穿。 ③对绝缘系统寿命的评估分散性很大。发展时间、局放种类、产生位置、绝缘种类等有关。 ④局部放电试验属非破坏试验。不会造成绝缘损伤。 局部放电测试的目的和意义: 确定试品是否存在放电及放电是否超标,确定局部放电起始和熄灭电压。发现其它绝缘试验不能检查出来的绝缘局部隐形缺陷及故障。 局部放电主要参量: ①局部放电的视在电荷q: 电荷瞬时注入试品两端时,试品两端电压的瞬时变化量与试品局部放电本身所引起的电压瞬变量相等的电荷量,一般用pC(皮库)表示。 ②局部放电试验电压: 按相关规定施加的局部放电试验电压,在此电压下局部放电量不应超过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③规定的局部放电量值: 在规定的电压下,对给定的试品,在规程或规范中规定的局部放电参量的数值。 ④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i: 试品两端出现局部放电时,施加在试品两端的电压值。 ⑤局部放电熄灭电压Ui: 试品两端局部放电消失时 的电压值。(理论上比起始电 压低一半,但实际上要低很多 5%-20%甚至更低) 二、局部放电机理: 内部放电:绝缘材料中含有气隙、油隙、杂质等,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出现介质内部或介质与电极之间的放电。等效原理图:

开关柜局部放电原因分析与处理

摘要:开关柜运行过程中,绝缘材料会受到高温、高压、油污、化学物质、振动等各方面的作用,绝缘性能不断恶化,加快了局部放电的速度,反过来局部放电又对绝缘的恶化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检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可以有效预防故障。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首先阐述局部放电的相关概念,总结局部放电的种类与特点,并分析局部放电的检测手段与分析技术。 在开关柜绝缘系统中,各部位的电场强度存在差异,某个区域的电场强度一旦达到其击穿场强时,该区域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不过施加电压的两个导体之间并未贯穿整个放电过程,即放电未击穿绝缘系统,这种现象即为局部放电。绝缘介质中电场分布、绝缘的电气物理性能等决定了发生局部放电的条件,一般情况下高电场强度、低电气强度的条件下容易出现局部放电。虽然局部放电通常不会贯通性的击穿绝缘,但是却可能局部损坏电介质,如果长期存在局部放电的现象,则基于特定的条件下会降低绝缘介质的电气强度。由此可见,局部放电属于电气设备中的隐患,其破坏过程体现出缓慢性、长期性的特点。通常局部放电的特性可以较好的印证绝缘缺陷,可以通过局部放电的特性来分析绝缘的局部损坏程度。很大程度上对各种局部放电特性进行综合测量,可以对产品的绝缘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 2局部放电的种类特点 2.1电晕放电 通常在气体包围的高压导体周围会出现电晕放电,比如高压输电线路或者高压变压器等,这些高压电气设备的高压接线端子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发生电晕放电的机率相对较大。电晕放电体现出的是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的特征,也是极不均匀电场下特有的自持放电 形式。很多外界因素均会对电晕起始电压产生影响,比如电极的形状、外加电压、气体密度、极间距离以及空的湿度与流动速度等等。 2.2沿面放电 通常在绝缘介质表面会出现沿面放电的现象。这种局部放电的形式属于特殊的气体放电现象,电力电缆、电机绕组、绝缘套管的端部等位置比较常见沿面放电。一旦介质内部电场的强度低于电极边缘气隙的电场强度,而且介质沿面击穿电压相对较低,沿面放电就会发生在绝缘介质的表面。通常电压波形、电场的分布、空气质量、介质的表面状态、气候条件等均会对沿面放电电压产生影响,所以沿面放电体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2-3内部放电 固体绝缘介质内部比较常见内部放电。在生产加工绝缘介质时难免存在材料与工艺缺陷的问题,导致绝缘介质内部出现内部缺陷,比如掺人少量的空气或者杂质等。一旦绝缘受到高压作用,内部缺陷就有发生局部击穿或者重复性击穿的可能。通常介质自身的特性、气隙大小、缺陷的位置与形状、气隙气体的种类等会对内部放电的发生条件产生影响。 2.4悬浮电位放电 这种局部放电的形式是指高压设备中某个导体部件存在结构设计缺陷,或者其它原因导致接触不良断开,最终造成该部件位于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并根据其位置的阻抗比获得分压发生放电,针对该导体部件上对地电位称其为悬浮电位。导体具有悬浮电位时,通常其附近的场强会比较集中,而且会破坏四周绝缘介质的形成。一般在电气设备内高电位的金属部件或者处于地电位的金属部件上容易发生悬浮电位放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