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二、社会经济背景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

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四、规划年限

五、规划依据

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

一、客源市场分析

二、旅游市场预测

三、旅游形象策划

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

第四章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二、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及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一、“城连水,水连城”形象品牌的打造与设计

二、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

三、旅游路线设计

第六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发展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

二、旅游餐饮发展规划

三、旅行社管理规划

四、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

五、文化娱乐业规划与信息服务

第七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旅游交通现状

二、旅游交通规划

三、旅游通信设施规划

四、旅游能源设施规划

五、旅游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六、旅游信息中心设施规划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旅游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清镇市旅游区环境现状及问题

二、两湖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节

三、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四、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清镇市园林绿化规划

一、现状评述

二、城区园林绿化规划

三、景区绿化规划

第十一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一、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

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二章旅游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一、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

四、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

五、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第1章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1、概况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鸭池河南侧,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56公里。在东经106‘07,06”~106‘33,,北纬26‘21,一26‘59,之间。它是贵阳市辖县级市,市区距省会贵阳市区24公里。东接贵阳的乌当、花溪两区,西邻毕节地区织金

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接壤,北与毕节地区黔西县及贵阳市修文县交界。是我省经济、

文化、旅游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清镇市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镇西卫,二十六年置威清卫。清康

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威清卫,二十六年(1638年)改置清镇县。1949年11月

14日解放,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

全市总面积149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设6个乡、4个

镇。2000年木统计,总人口49.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市内有汉、

苗、布依、侗、彝、仡佬、水、回、壮、满、白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16

万人。占总人口的24.34,以苗族居多,红枫湖镇、牛场和麦格等乡是苗族分布较集

中的地区。

2、自然地理背景

清镇市地处苗岭山脉北侧。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北、西南高,海拔1350~1762.7米;南部和北部低,海拔1200~1250米;鸭池河、猫跳河、暗流河等河谷地带海拔769~1200米;地势起伏较大。清镇市平均海拔高程为1290米,最高海拔在站街镇茶山

大坡宝塔山,海拔1762.7米,境内最低点位于北部暗流乡猫跳河流入鸭池河河口处,

海拔769米,相对高差994米。东部和西南部为低中山山地;中部海拔1000~1450

米;东、北及西部边界的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000米。

清镇市地貌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从成因看,可

分为溶蚀和侵蚀两大类,以溶蚀地貌类占优势(约占75%)。从形态看,可分为山地、

丘陵和坝子。山地、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和59%,坝子占5.5%。中低山和

中山分布在东北部的宝塔山、云归山、九龙山以及西南部老黑山、大威岭等地;西

北部流长、新店、卫城镇的暗流、木刻等乡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属典型的溶丘洼地

区;卫城一占街暗流河及其支流干河和东南部猫跳河上游地区,第四纪剥蚀面保存较

好,地表起伏和缓,红色粘土深厚,坝田、坝土分布较集中成片。

清镇市地表出露的地层和岩石有前震旦系的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和板岩,震旦

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二叠系、侏罗系的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第三系的砾岩,第四系的堆积物及海西期的玄武岩等。强烈的燕山运动先后使东部

岩层形成近南北向褶皱(川黔经向构造体系),西部岩层形成北东向褶皱(黔西山字

形构造体系)。褶皱带内大规模走向断层发育,横向与斜向断裂交织成网,相互成层的

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经褶皱断裂后呈带状交错,它们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

逐步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和常态地貌形态。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地区进一步抬升,老第三

系的砾岩也产生断裂,并控制现今几个陆相红色沉积盆地。第四纪以来,地壳明显抬升,河谷深切,裂点、瀑布、跌水随处可见,如羊皮洞瀑布落差达40余米。清镇市地面经

两次大的造山运动和一系列溶蚀、侵蚀和剥蚀后,终于形成东部及西南部高和南部

及北部低的地貌格局。

本市位于苗岭山地北坡,西北部界河为乌江上游三岔河及鸭池河。境内猫跳河

及其支流、暗流河等均发源于安顺、平坝县境,向北流入本市,注入乌江。发源于

本市东北部云归山区的干河、羊叉河、龙滩河、长冲河及西南山区的油菜河等为三

岔河的小支流,河道总长370余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每秒423立方米。5—9月

径流量占年总量的76—80%。全年水资源总量8.9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可开发37.7 万千瓦。

清镇市水系较发达,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3条,即乌江干流鸭池河、乌江一级支流猫跳河及其支流暗流河(又名跳蹬河)。

除上述三条主要河流外,流域面积在20~1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有8条,即乌江一级支流油菜河、猫跳河一级支流羊叉河、麦西河(又名龙滩河)、东门桥河、长冲河,暗

流河一级支流干河,羊叉河一级支流乌沙河等。鸭池河为清镇市第一大河,它环绕市

西北界,在市境内河段长68.5公里。

猫跳河为清镇市第二大河,发源于安顺七眼桥镇郑家屯,经平坝流入市境,为清镇

市与贵阳市的乌当区、花溪区及修文县的界河,在清镇市北端汇入乌江。

暗流河为猫跳河一级支流,是清镇市第三大河,发源于平坝县,河流由南向北流经

清镇市蔡水,中部卫城、占街等乡镇,再伏流两段共约7公里出羊皮洞汇入猫跳河。全河长约66.7公里。

清镇市境内建有红枫湖、百花湖和东风湖三大水库。其中红枫湖建成于1960年,

是猫跳河六级水电站的第一级,位于河流上游,水库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16

公里,库区分南湖、北湖和后湖。水库集水面积159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57.2

平方公里,总库容7.5288亿立方米,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养殖、

水上运动等多项功能,而且是贵阳市的主要后备水源。流域内主要有羊昌河、桃花

园河、麻线河、后六河等河流流入库区。百花湖位于清镇市东南面,猫跳河中游,

是猫跳河梯级水电站的第二级水库,集水面积1895平方公里,总库容2.2082亿立

方米,水面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水产养殖

等多项功能。百花湖水面辽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风景秀丽,是贵州省重要的旅

游景区之一,红枫湖和百花湖大部份在清镇市境内。现百花、红枫两水电站经机组改造后,装机容量均为2.4万千瓦。东风湖位于清镇市新店镇,是乌江干流上继乌

江渡之后的第二大电站。该水库集水面积18161平方公里,总库容10.25亿立方米,

坝高168米,水面面积19.7平方公里,装机容量51万千瓦,具有发电、防洪、工

农业用水、水产养殖等功能。此外,清镇市还有小1型水库一座(银燕水库)和小

2型水库14座。

清镇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年平

均雨量1147.8mm,多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9~C,极端最低-8.6 ℃(1997年2月),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C,极端最高气温34.5℃(1961年7 月) 。

清镇市东部山高坡陡,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3—14~C,年总辐射80~86

千卡/平方厘米。中南部丘陵坝地,地势开阔,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西北部丘陵山

地区,气候温和;南部丘陵区与东部气候类似。

由于地势高差较悬殊,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下游谷

地气候温热,低中山地气候温凉,中山则具冷凉气候的特点,有利农、林、牧综合

经营。本市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冰雹和春秋冷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境内土壤类型繁多,组合复杂,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等

五个土类。黄壤及水稻土较集中地分布于中南部暗流河、猫跳河上游湖区;黄棕壤

呈岛状分布于云归山、老黑山等海拔1450米以上的中山区;石灰土集中分布于西北

部岩溶丘陵洼地区;紫色土成条带状散见于各地。由于成土自然条件和人为耕作影

响的不同,各类型的土壤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有很大差异,土壤的各

种养分含量差别也较大,自然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多在2~6%。

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由于人为活动的种种破坏,

多演替为次生的植物群落。其中以灌丛草坡为主。在灌丛中,又以石灰岩灌丛所占

面积较大。目前仅在九里箐、云归山东侧有两片残存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

有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等。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6 785公顷,森林覆盖率

为26.9%,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油茶、油桐、漆树和杜仲等。东部温凉湿润,是针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另外,鸭池河谷还有柑桔

等喜温作物的分布。中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农业植被、石灰岩灌丛、经济

林、防护林区。西南部生长着栎类灌丛、用材林及草地。

矿产有铝土,铁、耐火材料、磷、重晶石、煤等。其中铝土矿储量大,晶位高,

分布较集中,多为露天开采。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铁矿与铝土矿共生,较

大煤田有沙鹅、席关、鸭池等地。

二、社会经济背景

清镇市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集水、电、路、矿、旅游五大优势于一体,加之地处黔中腹地,临近贵阳中心市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市内交通方便、有"321"国道,贵黄高等级公路自市东茅山入境,沿城东簸箩龙滩坡出境,滇黔、清毕、清织三条公路干线在境内汇合,铁路有湖潮至林歹,林东至后午两条支线通过,境

内有8个火车站,初步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发展现代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物资条件,现已成为贵外1省著名的旅游区。

2000年清镇市国内生产总产值25.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5 517万元,比上年增

长10.8%。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79元,增长5.47%。农民人均纯收入1 910元,增长3.40%.

清镇市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除著名的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区外,还有省级的百花

湖、东风湖、暗流河、迎燕水库等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胜地。现已初步形成了

集山水风光、溶洞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在贵帅I省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镇市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而成为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重

要支柱。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清镇市的旅游景区质量和级别较高,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清镇市经济发

展的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99年增长了18.7%;第二产业的产值1998~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22.5%。清镇市1999—2000年的经济发

展目标,确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2.9%。在这种发展速度下,旅游业保

持高速发展是有可能的。首先,是因为清镇市的旅游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潜力

很大。其地处贵阳生态环境保护带和水源地,不可能发展大工业。在这种背景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导

向作用,清镇市本身又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一个近距离的贵阳大市场,因而,大

力发展旅游业,并由此带动整个市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清镇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

项重要战略措施。清镇市的旅游业在全市处于较高地位,在全市的第三产业体系中,

旅游业也以其带动效应处于主导地位。

由于清镇市区位优越,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因此清镇市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良

好经济基础。

清镇市的经济发展依靠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之一,又

具有劳动力容量大,能带动一大批相关行业发展等优点,结合清镇市旅游资源较丰

富,商业服务较为发达等有利条件,旅游业应当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加以扶

持,在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较好的基础上,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旅游业建成

清镇市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但不利的条件是:

1、市旅游管理机构不很健全,行业管理水平较低,力度小,缺乏有效的宏观调

控手段。目前,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的权限较小,不能充分发挥行政管

理部门的作用。

2、清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某些方面还存在较大潜力可以开发,但是从整体

上来说,缺乏有系统、有重点的规划。对于一些著名景点开发利用多、建设保护少。城市规划中考虑旅游业发展不够、投入旅游业的资金也很少。

3、清镇市由于投入资金较少,硬件设施不足,特别是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使旅

游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市内旅游饭店少,条件差。

4、对于旅游业的开放性、经济性、综合性、带动性等认识不足,旅游宣传尚缺

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致使一批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

能广为世人所了解。

5、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清镇旅游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处在

起步阶段。在旅游行业职工队伍和从业人员中,60%左右的人员未受过专业教育,

翻译、导游和中、高级管理人员更为缺乏,直接影响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6、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由于规划滞后,开发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红

枫湖和百花湖景区水污染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旅游商品开发档次不高,特色不突

出,也未形成规模。

7、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在旅游业发展上,与省内外联系较少,不能相互提供信

息,相互输送游客。

四、清镇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晶位较高

清镇市具有全国旅游资源6大类中的全部,具有全国74种资源中的28种。一

个小小的清镇市,就具有全国种类的38%,可谓资源类型较丰富。在众多的资源中,

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此外,东风湖风景

区和暗流河风景区的景观质量较好,均具有贵州喀斯特景观的特色,为开展生态旅

游和科学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2、风景资源密集

清镇市的七大风景区,几乎所有的景区界都连在一起。除南部一隅外,将全市

边界几乎全部包围,四面八方均可通向风景区。这是省内多数县、市所不具备的优

势。

3、区位条件良好·

清镇市与贵阳市紧邻,贵阳市是贵州省内最大的客源集散地,到贵州旅游的国

内外游客,80%以上都要在贵阳停留,加之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百花湖省级

风景名胜区经多年开发,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接待能力,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另一方面,从贵阳市到清镇仅22公里,并有高等级公路相连,到百花湖景区亦仅

22公里,是3—4级柏油路面,交通便利;从清镇至东风湖景区的电站大坝,经卫

城、占街,有3级柏油路面,公路里程58公里,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但其他3个

以河流峡谷为主的景区,因尚未开发,公路质量较差,可进入性稍差。

4、气候条件优越,是夏季最好的避暑胜地

清镇市和贵阳市一样,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0~C,最热月(7月)均温22.7~C,最冷月(一月)均温4~C,年降雨量1 215.2毫米。气候总

的特点是冬天不冷,夏季清凉,多夜雨(70%的雨在夜间降落,白天仍以多云天气

为主),轻风拂面(多微风,少大风),全年皆可旅游。尤其是在夏季,三大湖景区

更是湖风送爽,是全国最佳的避暑旅游胜地。

(二)劣势(Weakness)

1、红枫湖、百花湖景区已成为贵阳市的水源供应地

红枫湖和百花湖是贵阳市、清镇市较早投资开发的风景区,基础设施己具备相

当规模。贵阳由于是一座缺水城市,在建设水电站时,红枫、百花两湖的功能定位

本来就具有水源供应地的功能,向市区供水,就必须保证水源不能受到污染。这就

向清镇市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两个任务,一是必须加强对湖区水污染的治理,对湖区

的功能进行适当调整,控制湖区旅游的范围和控制旅游可能造成的污染;二是提出

发展生态旅游,这是控制污染的既科学、又可行的措施。这是本规划的一项主要任

务。

2、鸭池河、暗流河、猫跳河景区可进入性较差,开发难度大

前文已分析,上述三大旅游区均分布在本市的边缘地区,交通不便,现尚无三

级以上较高等级的油路相通,可进入性较差。另一方面,这三大景区目前仍未投资

开发,尚属潜在旅游资源,加之景区山高谷深,开发难度大。

3、多数旅游资源因属共有,面临激烈的竞争

清镇市的旅游资源均与相邻的县、市共有,贵阳乌当区、黔西县、修文县等分

别都在开发或即将开发百花湖、东风湖和猫跳河等风景区,因此景区开发必然面临

激烈的竞争。

4、具有一定底蕴的历史文化资源破坏严重

清镇市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属于喀斯特自然景观,对省内和国内外游客有一定

的吸引力;文物古迹虽有相当的数量,但大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因此,景

观单一和缺乏历史和文化底蕴,又会削弱自然资源的吸引力。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

也是本规划的课题之一。

(三)机遇(0pportunity) .

1、面临深化改革的政策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

议》把旅游业排在第三产业中“积极发展”的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78年以来,

中国旅游业的巨大变化显示出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受到政

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

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并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前所未有的政策性扶持。

2、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2000年,国家安排了13亿元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贵州

省有6个项目得到国家近6000万元贷款的资助。

3、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许多外国公司将到中国各地投资,为我国建设引入大

量资金。

4、国家实施“假日经济”的机遇

国家实施“假日经济”的措施,是各行各业的职工、教师、学生等到全国各地

以及到贵州旅游的游客将会逐年增多。

上述机遇既是属于清镇市的,但同时也属于全省各地、州、市和各县的。清镇

必须及时抓住上述的多重机遇,旅游业才可能出现新的局面,实现大的飞跃。

(四)威胁(Threat)

清镇市旅游业由于历史积留问题及长期以来体制问题,产业实现新的飞跃仍举

步艰难,其突出问题表现在:

1、管理体制不顺

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和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管理职能的综合性。旅游

行业的管理必须由具有权威性的机构来承担。旅游业所包含的“行、住、游、食、购、娱’’六大要素涉及的行业及相关产业较多,行业管理难度较大,仅凭目前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局难以完成此重任,改革现行单一的旅游管理体制已是大势所趋。

2、景点管理不善

由于景点建设审批制度不严格,一是导致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较乱,景点重复建

设,内部管理无序,使景点旅游环境质量差,且商业经营气氛太浓;二是景点的封

闭式管理难以适应开放的旅游市场;三是景点管理多头化,运转不灵,效率低下,

服务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四是景点旅游活动内容单调、功能层

次单一,大多停留在静态陈列观赏的基本旅游活动层面上;五是景点与旅行社缺乏

有效沟通,景点对外宣传渠道单一,知名度低。

3、新开发的景区交通不便

清镇市的旅游交通,除了红枫湖、百花湖两处交通条件较好外,通往暗流河、

猫跳河和鸭池河景区的道路均较差。

4、旅游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

清镇市的旅游产品是以湖泊、峡谷型产品为优势,与周边县市的产品雷同。如

修文的六广河、桃源河和猫跳河;贵阳乌当区的香纸沟等均属峡谷型。相同的资源

同时开发,会产生负近邻效应。第二章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

清镇旅游业起步较晚,八十年代中后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才开始被人们所认

识,并逐步得到开发利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旅游业在规划保护、管理体制、开发利用、宣传力度、资

金投入等各个环节都严重滞后,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清镇市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逐步得到发展,近几年来发

展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7月清镇市旅游局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全市各族人民

的艰苦努力,主要旅游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各景区还相继开发了一批民族村寨旅

游点,现已建成以市区为中心,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主体,辅以布依族、苗族、侗

族等民族风情点的旅游体系。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交通、通信及各类

接待设施逐步改善,接待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旅游者。清镇市旅游业的发展,对发

展社会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清镇市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带来了明显的

社会综合效益。

在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制定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发展规划,分为

北湖、南湖、后湖三个部分,突出北湖的岛,南湖的洞,后湖的湾,使游客春来观

花,夏日望水,秋看红叶,冬天赏鸟。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开发的原则,已

建成侗寨、苗寨、布依寨、枫叶山庄、红枫湖景山公园、金梦园、水上娱乐场、花

鱼洞、兴隆半岛、将军湾等旅游景点;有国营招待所10余家,床位近1 000个,设

有舞厅、卡拉OK厅;各类船只近200艘,旅游商品11类200余种。己接待包括江

泽民总书记、李瑞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中外嘉宾200万人次以上,年经

营收入已经突破1 000万元。

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在乌当区范围内己建成百花山庄、蹦极跳台、人造沙

滩和蒙古包等游览点;在清镇市范围内已建成星苑、灵达度假村、观云楼和太阳山

庄,待建的有金盆苑生态会议度假中心。现有国营和个体招待所11家,床位近300

个,设有卡拉OK厅,有各类船只近百艘。1995年按照贵阳市的总体规划,把百花

湖划分为北湖景区、百花岛景区、月亮湾景区、迎客峡景区、花桥景区,结合资源

实行逐步开发。

东风湖形成后,1994年9月经清镇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东风湖风景区

管理处,组建了办事机构。在对码头、船只、治安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同时,请城建

部门对清镇境内的焦园码头、接待中心、通往码头的公路、鸭店码头等进行了规划

设计。对40多只游船进行了驾驶人员培训,以保证每天近500游客的安全。东风湖

的开发,已成为贵州西线连接织金洞和百里杜鹃的最佳旅游地。清镇有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

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为了加快旅游网点建设,结合旅游扶贫开发,1991年以

来,清镇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外事旅游局先后在红枫湖开发黑土、长岭岗、安迁、

新仓、平寨、池姑塘、芦猫塘等苗族村寨旅游点,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错落有致

的苗家民居,奇异古朴的民族服饰,动人心弦的民族歌舞,饶有情趣的拦路牛角酒,

别具美味的糯米糍粑,让中外游客慕名而宋,满意而去。这些民族风情点先后接待

了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瑞士等15个国家,以及香

港、台湾地区旅游观光团3 000余个、70 000多人次,创收100多万元,取得了明

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清镇旅游业的发展,到清镇观光、旅游、洽谈商务的国内外朋友逐年增多,

目前直接投资开发旅游业的近30家,引进资金近4亿元。其中,有11家已办理征

地手续,共征地729.79亩,项目有度假村、培训中心、娱乐场等。有的设施已初具

规模,开始接待游客。按照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市区红枫大街已建成;全长218米、宽60米的云岭大街,及民居小区拆迁、规划、

“三通一平”建设进展较快;程控电话容量16000门,现已开通13000门,三期水厂

建设正在筹备,日供气3万立方米的煤气输配工程己建成供气。市内中巴车30余辆,

出租小轿车近200辆。红枫湖、百花湖两个风景区的旅游饭店、商店、娱乐场所已

发展到40余家,固定商品零售摊位近200个,旅游从业人员3000余人。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按照清镇市委市政府建设“城连水,水连城”综合性旅游城市的总体要求,以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旅游、创汇,带动

一系列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的思想是全市制定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

想。以构建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全‘

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布局,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加强旅游

景点开发建设,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努力形成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吸引力强,效益

良好的清镇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新格局。

2、基本思路

根据清镇市“十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在政府主导下,以市

场为导向,以“城连水,水连城”为中心,以自然、人文相融为重点,围绕“水”

字大作水的文章。坚持“市内抓建设、省内抓联合、省外抓促销”的发展方针,在

将旅游业作为清镇21世纪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植和发展的同时,把旅游资源开发作

为清镇市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扶持,形成“政府主导、各行各业共同开发、共同

繁荣”的局面,并将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纳入市政建设范畴,加大投入、加大

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确立21世纪清镇市旅游在贵外I旅游市场格局中的有利竞争优势地位,确保清镇

市旅游发展规划在战略上的高起点、超前性,努力将清镇建成贵阳市新的旅游城市。

清镇市将在规划的具体部署下,用新思路、新战略重新配置清镇旅游资源,深

化旅游景区中心主题,深化内涵,提高晶位,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在质量和规模上

跨上新台阶。将观光型、静态的旅游产品建成观光、水上运动、度假、休闲相结合

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旅游产品系列,从青山、秀水、名湖、特色街、美食等方面,

全方位,高起点地开拓具有特色、内涵丰富、参与性强的新型旅游景点、景区和文

化娱乐设施及特色节庆活动,深度开发,推陈出新,创造清镇市“城连水,水连城”

特色旅游精品、名品。

3、规划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适应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

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与国际化。开拓丰富多彩的参与型都市

旅游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提高逗留天数与旅游综

合经济效益。注重市场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并根据资金

筹措和投入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据市场需求,

防止盲目开发及低水平的建设。根据清镇市的自身特点,全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以国

内市场为主,兼顾国际市场的发展。开发特色亲水旅游产品,扩大客源市场,发展

旅游业。

(2)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适度超前发展是我国旅游业战略发展的总体原则,也是清镇市旅游业发展需要

遵循的原则。适当超前发展,主要是指旅游规划的思路要适度超前,旅游业的发展

速度、发展水平要快于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也要相应超前,同时与

相关产业尤其是交通业的发展协调一致。只有适度超前发展,才能确保旅游业地位,,实现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3)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本质所在,是旅游地得以生存、发展的

基本条件。清镇市旅游资源下一步开发的方向仍应把握“城连水,水连城”,以亲水

旅游为特色的主体方向,并不断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清镇市的旅游开发建设要

与环境保护并重,充分利用市内的三湖三河的优势,努力营造城连水,水连城的特

色氛围,做到旅游在景区,严格进行环境保护,真正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相统一。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资源开发的主流,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的三大效

益的协调一致,联合国“92环发大会”对其定义新的解释是“长远、持久的弹性发

展,而不潜伏着未来危机的眼前经济高速增长”。清镇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即开发序列,开发的分期建设与开发强度,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开发要采

取滚动发展的方针,边投入、边建设、边经营、边收益,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经营、

旅游开发与接待的关系。旅游开发中应注意旅游资源的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

清镇市作为山区,要确立合理的规划布局与结构,合理的游人规模,服务设施规模,

合理的功能分区,使发展规模既能保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能有效促使

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协调发展。

(5)可操作性原则

规划主要靠政府有关的职能部门具体贯彻实施,因此,规划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这就要求规划在理论上要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指导资源开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在功能分区上,以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线)开发,

以保证建设上的可操作性;在政策上,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及管理体制中,以

保证管理上的可操作性;在时间安排上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以保

证开发上的可操作性。

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1、旅游发展战略

(1)树立形象品牌战略

清镇市拥有贵阳市的“西三湖”,即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省级风景

名胜区和新近形成的东风湖风景区。一市有三湖,这在贵州省内是绝无仅有的,这

就是清镇市的品牌——城连着水,而水又连着城。要开展亲水旅Q》,就要到清镇来。要树立这一品牌形象,必须加大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力争在近期内树立起这一形

象品牌。

(2)区域联合开发战略

前已述及,清镇市旅游资源与其它地区的一个显著不同点是,主要景区都分布

于该市的边缘地带,红枫湖、百花湖、东风湖、暗流河、猫跳河以及鸭池河景区,均与临市和邻县交界,资源属大家共有。因此,只有采取联合开发战略,相互协调好关系,按照“资源共享,统一规划,共同制订管理措施和收益分配方案”的原则,实现“双赢”的目标。,

(3)可持续发展战略

清镇市与贵阳市紧临,喀斯特分布面积较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城市人

口众多,游人相对集中,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红枫湖和百花湖已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必须严格按照“两湖条例”,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度,以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旅游局已经明确提出在“九五”期间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仅指环境的可持续,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文化的

可持续发展。实施以环境可持续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为重心,以文化可持续为导

向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清镇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发展目标

以建成高原“城连水、水连城”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作为清镇市旅游发展的目标。

以“城连水、水连城”作为清镇市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加大对两湖污染的治理力度,完成两湖旅游功能调整。到2010年,力争将清镇市建设成为优秀旅游

城市,将红枫湖建成全国水上运动基地和高原湖泊生态旅游目的地,建成贵阳市和

贵州省的旅游热点地区。

清镇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2005年清镇市预计接待旅游者51万人次;

2010年清镇市预计接待旅游者56万人次;

2020年力争达到100万人次。

四、规划年限

本规划为中长期规划,规划年限为2002~2020年。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五、规划依据

1、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5、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国务院文件,国发[2001]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7、国家旅游局文件,旅发[2002]61号:《关于加强和规范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

意见》;

8、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中共贵帅I省委文件,黔党发[2002]20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10、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1、《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

12、《清镇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

14、《清镇市综合农业区划》;

15、《清镇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1999)。

第,1,章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

一、客源市场分析

客源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清镇市旅游业发展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的客流量依次为40.8万人次、46.2万人次、46.3万人次、48.7万人次、48.8万人次和45万人次。

1、清镇海外客源市场分析

1997年到2001年清镇海外游客依次为:1.1万人次、2.2万人次、2.1万人次、2.5万人次、3万人次,国际客流量增长快,但基数低。

清镇市海外游客主要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构成,外国入主要来自近距离国家。

2、清镇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1)、空间分布

清镇市国内游客以省内为主,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河

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及陕西;省内游客以贵阳市为主。

贵阳市游客约占省内游客的85.5%。因而,清镇市国内游客重游率高,旅游次数在2~3次的占15.9%,4次及以上的占69.6%。

(2)、性别、年龄构成

男性游客多,占抽样游客总量的65.2%,女性游客只占34.8%。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游客为主体,达62.3%,其次是青年和中老年游客(表3—1)

表3-1 清镇市国内游客年龄结构*

┌─────┬─────┬─────┬─────┬─────┬─────┐

│年龄组│青少年│青年│中青年│中老年│老年│

├─────┼─────┼─────┼─────┼─────┼─────┤

│年龄段│14岁以下│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以上│

├─────┼─────┼─────┼─────┼─────┼─────┤

│百分比(%)│/│23.3 │62.3 │13 │1.4 │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2001年贵阳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以下表内数据相

同。

(3)职业与旅游目的结构

在职业构成中,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商业、文教科研

人员及学生,这些人员经常来开会、学习和进行商务活动(见表3-2)。

表3-2 清镇市国内游客职业构成

┌─────────┬───────┬──────┬──────┐

│游客职业│所占比例(%)│游客职业│所占比例(%)│

├─────────┼───────┼──────┼──────┤

│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29 │工人│4.3 │

├─────────┼───────┼──────┼──────┤

│专业/文教科│21.7 │学生│21.7 │

├─────────┼───────┼──────┼──────┤

│服务及销售人员│7.2 │离退休人员│1.4 │

├─────────┼───────┼──────┼──────┤

│军人│8.1 │其他人员│5.8 │

└─────────┴───────┴──────┴──────┘

(4)、清镇市国内游客旅游目的构成

国内游客来清镇的旅游目的,纯粹休闲观光者居主导地位,占抽样总数的68.1%,其次是探亲访友游客(表3-3)。清镇市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主要表现在山水风光、

民族风情及文物古迹(见表3-4。这里要说明的是,因属于多项选择,百分数之和可

大于100)。这两方面决定了清镇市今后旅游开发的重点与方向。

表3-3 国内游客来清镇旅游目的构成

┌───────┬───────┬─────┬────┬──────┬─────┐

│旅游目的│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商务│会议│其他│├───────┼───────┼─────┼────┼──────┼─────┤│所占比例(%)│68.1 │17.4 │7.2 │4.3 │3.0 │├───────┴───────┴─────┴────┴──────┴─────┤│表3-4 清镇市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表3-5 国内游客的消费构成

┌──────┬───┬───┬───┬──┬──┬──┬──┬──┬──┐

│项目类型│长途│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景区│市内│邮政│其他│

││交通│││││游览│交通│电讯││

├──────┼───┼───┼───┼──┼──┼──┼──┼──┼──┤

│消费比例(%)│31.7 │22.6 │22.7 │7.6│3.1│6.2│1.8│0.1│1.2│

└──────┴───┴───┴───┴──┴──┴──┴──┴──┴──┘

二、旅游市场预测

(一)清镇市旅游市场预测

取清镇市1996~2001年6年实际接待旅游者人次和营业收入数作为样本,建立方程:

Y=a+bx

通过回归计算,得出数学模型为:

T,’-1732.875+0.89Y (1)

式中,T,为预测年总客流量;Y为预测年代。

T2’-817.41+0.41Y (2)

式中,T2为预测年海外客流量;Y为预测年代。

I:-584741.84+293.41Y (3)

式中,I为预测年总营业收入;Y为预测年代。

将预测年代(如2002、2007年,等等)代入式中,由此预测得出表3-6所示结果。

表3-6 2002年一2010年清镇市游客人数与旅游营业收入预测

┌───┬────────┬───────┬───────────┐

││游客人数预测│结果(万人次) │旅游营业收入预测值│

│年份││││

│├────────┼───────┤│

││总游客人次│海外游客人次│(万元人民币) │

├───┼────────┼───────┼───────────┤

│2002│48.905 │3.41 │2664.98 │

├───┼────────┼───────┼───────────┤

│2003│49.795 │3.82 │2958.39 │

├───┼────────┼───────┼───────────┤

│2004│50.685 │4.23 │3251.80 │

├───┼────────┼───────┼───────────┤

│2005│51.575 │4.64 │3545。21 │

├───┼────────┼───────┼───────────┤

│2006│52.465 │5.05 │3838.62 │

├───┼────────┼───────┼───────────┤

│2007│53.355 │5.46 │4132.03 │

├───┼────────┼───────┼───────────┤

│2008│54.245 │5.87 │4425.44 │

├───┼────────┼───────┼───────────┤

│2009│55.135 │6.28 │4718.85 │

├───┼────────┼───────┼───────────┤

│2010│56.025 │6.69 │5012.26 │

└───┴────────┴───────┴───────────┘

│旅游资源类型│山水│文物│民俗│文化│饮食│旅游│节庆│其他│

││风光│古迹│风情│艺术│烹调│购物│活动││

├─────────┼───┼───┼───┼──┼───┼──┼───┼───┤

│对游客的吸引(%) │95.7 │17.4 │66.7 │7.2│8.7 │2.9│5.8 │73.9 │

└─────────┴───┴───┴───┴──┴───┴──┴───┴───┘

(5)、消费结构

外来游客在清镇的平均停留天数为3.9天,由单位组织的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4.8天,旅行社组织的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3天,而个人或亲友结伴的为3.7天。

外来游客在清镇的人均消费为668元,由单位组织的游客人均消费为695元,

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人均消费为1 525元,而个人或亲友结伴的为609元。

旅游目的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国内游客消费构成中,长途交通、住宿、餐饮

所占的比重大,其中,长途交通消费中,机票消费占79%,火车的占15.9%,汽车的占4.6%。基本消费多,非基本性消费比重很小,反映出旅游消费存在结构性问题,需加大娱乐、购物等弹性大的旅游项目开发。

(二)旅游市场定位

1、海外客源市场定位

一级客源市场:港澳台市场,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是贵州省的主要客源

市场,借助贵阳一香港、贵阳一澳门包机通航的口岸优势和全省旅游促销重点,能进一步促进该市场的全面提升。

二级客源市场: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是贵州省的二级客源市场,随着全

省旅游发展目标的实施,在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中大力开发。

2、旅游市场定位

根据抽样结果和市场发展的可能性,本区国内旅游市场开发的重点应定位为:

以贵阳为中心的省内核心市场区,以四川、云南、重庆为主的近距离市场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市场。

三、旅游形象策划

《清镇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中把清镇城市的性质定位为“清镇市

是省会贵阳市的卫星城,贵阳市的主要水源涵养地,是黔中产业上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和旅游城市”。《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把清镇市定位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旅游卫星城市”。

在建设旅游卫星城市时,清镇市旅游总体形象被确定为“城连水,水连城”,这

一形象反映了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特色、分布和城市风貌。首先,在清镇市的7大旅游区中,除了清镇市城市中心区外,其余6大旅游区均是以水为主体的景区,而且红枫湖和百花湖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景区;二是清镇市处于这六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城连着水,水也连着城。因此,清镇市是最好的亲水旅游地,以“城连水,水连城”

作为清镇市的形象定位是十分贴切的。

近期规划中应在此基础上,在旅游者的心目中树立“充满活力、欣欣向荣的山

水城市”的认知形象。

目前,红枫湖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百花湖的知名度亦不断地

提高。在规划期内,应突出红枫湖、百花湖的喀斯特山水文化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

的文化特色,以及卫城的“小荆州”小城镇特色,把红枫湖、百花湖、卫城建设成

为清镇市旅游形象代表景观。

清镇市旅游形象标准图片确定为红枫湖风景图片,在今后所有以清镇市名义出

现的旅游宣传场合,包括新闻、文化、文物、影视、出版、经贸、外事、侨务、对

台等部门在涉及清镇市的宣传时,应统一使用。

清镇市的旅游宣传口号为“城连水,水连城”,清镇市旅游徽志可采用贵阳市统

一的旅游徽志,也可自行设计,经批准后作为行业标准贯彻执行。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

将清镇旅游形象全面、完整、快速地传播到旅游者中,主要依靠富有成效的宣

传促销策略,即市场促销策略来实现。当前全市的市场促销是由省旅游局以及各旅

游公司进行,工作的重点是国内沿海城市、国际市场和省内市场。工作内容包括:

各沿海大城市巡回促销、举办旅游说明会和旅游推介会、参加各类型的旅游交易会、

制作和散发招贴画、宣传册、光盘等。

从全市看,旅游市场促销除资金严重短缺外,还存在以下瓶颈问题:缺乏各部

门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缺乏目标明确的中长期促销策略;缺乏各主要部门之间的协

调与合作;缺乏充分的市场促销所需的统计信息。

(一)旅游市场促销战略规划

1、市场促销的总目标

为了给清镇市带来旅游的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又要实现最大的生态效

益,保护好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根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各项发展目标,促

进海内外到清镇的客流量的稳定增长。具体目标为:

◆提高清镇在旅游业和最终旅游消费者中的知名度;

◆提高清镇众多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游客的购买欲望;

◆创造清镇与众不同的旅游形象;

◆提高清镇旅游设施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

◆增加旅游者在清镇的停留时间。

2、近期、中期工作规划

制定全市长期市场促销策略,并把该策略与各旅游区和全省的市场促销策略相

结合。在促销战略中,确定的重点形象传播区为:旅游者最先到达清镇市域的车站、

码头或重要旅游景点的入口区;旅游者离开清镇或旅游景点时与其最后接触的地区

以及对涉及清镇市旅游形象具有决定意义的地方。

重视政府与企业各自不同的促销功能和手段的配合,以政府整体促销为主。采

用多样化的旅游形象宣传推广手段,如广告策划(多采取专题报道、专题片)、节日

活动、特邀媒体(记者、旅行社)和网络传播等。

重视与其他省市合作。与广东、福建配合,扩展华南、华侨市场与港澳台市场;

与北京、山东、辽宁配合,扩展华北、东北与韩国、日本市场;与上海合作,扩展

华中市场;与云南配合,扩展东南亚市场。

应根据旅游市场定位的目标,采取集中财力、重点突破的方式,分阶段(以年

为单位)瞄准国内外市场。

重视省内客源市场,应长期重点向省内居民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度假产品及参与性旅游产品(如探险、科考产品等),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将清镇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定位为一个基于喀斯特自然风光与黔中民族文化的高质量的观光、探险、科考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

与贵阳、成都、昆明、重庆等主要客源入境城市的旅游部门合作,联合推出跨

省旅游产品。

加强旅游发展事业费的征收力度。

加强市场促销部门与统计部门的合作,建立旅游区促销机构,共同制定促销方案。在主要的旅游城市建立旅游信息服务处。有计划的培训员工或雇用技术人员,提高市场促销部门的专业水平。

制定清镇市旅游活动宣传册,列出旅游季节内所有的专项活动,并针对本市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提出新颖、响亮的口号,创造清镇旅游新形象。

(二)旅游市场促销策略

1、设计和采用独特的标识和解说词,尽量能代表清镇市的整体形象。

2、设计并出版一系列市场促销的印刷和声像宣传材料,将清镇旅游的销售特色介绍给有关旅游部门和选定的客源市场的消费者。

3、加强国内市场的促销网络,根据选定市场的优先顺序开展针对旅游行业的促销活动,鼓励并吸引他们将清镇列入其旅游范围,并在省旅游局促销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向消费者宣传清镇的旅游产品。

4、尽可能地加强与国内外媒体的联系,组织媒体机构定期到清镇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他们为本地进行免费宣传。

5、建立和完善清镇与全省旅游信息网,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促销。

第四章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清镇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照国家旅游局正式公布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清镇市旅游资源共分为6类28种。现详述如下:

◆自然资源类

(一)地文景观类:

清镇市共有5种类型。

1、奇特与象形山石

(1)燕背峰:位于百花湖风景区南湖的北端,山峰向西倾斜,而两侧因位于

断陷盆地边缘,故西侧形成近于垂直的断面,整座山峰形似燕背,故名。

(2)弥勒现身:该景点位于东风

湖畔左岸(北岸)的黔西县一侧,距东

风电站大坝仅1公里,而在清镇市一侧

是观景的最佳位置。“弥勒现身”景点

当地称为“水西坐佛”,是由一座山构

成。整座山酷似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

坐在湖边,双手放在膝盖上,佛高约

368米,宽260米。

(3)八仙过海”:在东风湖边大

坝的右岸(南岸)龙山上,有八座彼

此相连的山峰,人称“八仙”,八座山东风潮“弥勒现身”景点

峰又像一条蛟龙,正要潜入东风湖中,因此又将此山称为“龙山”。

(4)骆驼山天柱峰:从“弥勒现身”景点往上游前行,在化屋基苗族村附近

的岸边,一根巨大的石峰在湖边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出湖面280米,蔚为壮观。

因它像刚出土的竹笋,故当地人称“石笋峰”或“天竹峰”。从侧面看,石峰与身后

的岩壁共同组成了一头昂头高歌的骆驼,因而又将整座石山称为“骆驼山”。天竹峰

远看是一座孤立的石峰,当游船驶近这座石峰时,却看出它是由三根石柱构成,基

部相连,上部分开。峰顶及石隙间古树巨藤密布,四季蓊郁苍翠,攀上峰顶,有一

平台,是观景的最佳地。

2、小型岛屿

集中分布于红枫湖和百花湖中,两湖共有大大小小的岛屿二百余个,这些岛屿

原来都是峰丛,当峰丛中的洼地积水成湖后,一个个峰丛便成了岛屿,红枫湖的北

湖多岛屿,著名的有鱼背岛、太阳岛、月亮岛、鸳鸯岛、龟岛、蛇岛、鹦鹉岛等;

百花湖上有河坝岛、中心区峰岛群(由26个峰丛、石芽构成)、南湖峰岛群、姚家寨峰岛群以及鸟岛等。

3、洞穴

清镇市各风景区及市区内洞穴极多,著名的、具有旅游价值的主要有:

(1)将军洞:位于红枫湖景区的南湖,该洞因有暗洞与湖水相连,因而形成了

洞中有湖的奇特景观。将军洞全长1352米,宽约70米,高约60米,水深7米,洞

中石柱、石笋、石幔、石钟乳遍布,并有20余根石柱形成了奇特的水上石林,在第

二厅右侧有一高约20米,宽30米的巨形石幔,宛若巨大的瀑布,游人观之,无不

赞叹这大自然的杰作。

(2)打渔洞:位于将军洞的对面,是一个早洞,它与将军洞一水一早,故人们

将此二洞合称为“鸳鸯洞”。打渔洞是层迭式溶洞,从下到上可分为7层,一层一景。红枫湖区的南湖滨,尚有仙女洞、下洞和上洞等洞穴。

(3)八仙洞:位于东风湖左岸(北岸)“弥勒现身”景点旁的半山腰,高出东

风湖水面120米。因洞的对面正好是“八仙过海”景点,因此该洞即称为八仙洞。

该洞现已开发,可供人游览,洞外石牌坊式的大门上有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所题

的“八仙洞”三字。该洞共分上下两层,包括一个主洞和两个支洞。主洞长140米,

两个支洞分别长196米和132米,厅堂内最高处约为40米。八仙洞内的沉积形态多样,达20多种,洞中有卷曲石,十分珍贵。

(4)大湾洞:位于暗流河景区的暗流乡洋桥村,该洞长2026米,宽10~70米,

高10—50米。洞两头都有出口,而且洞口均在悬崖峭壁上,风光十分险峻。洞内有

一湖泊,沉积形态十分丰富,组成景点近百处,洞顶白色透明的鹅管密如雨柱,是

洞中一大特色。

(5)羊皮洞:由于暗流河峡谷地区新生代以来地壳多次间歇性抬升,形成了深

切的峡谷景观,暗流河流经的溶洞也分为3~4层,其中,最高的一个洞穴称“燕子洞”,实际上是一个穿洞,长仅20—30米,内有一斜坡,第二层溶洞位于燕子洞的

左下部,是沿裂隙发育的溶洞,洞口狭长,形似一张铺开的羊皮,故称“羊皮洞”,

该洞位于半山的绝壁上,由于地面抬升,河流下切,又成为一个旱洞,洞高约60米,宽30米,长500余米,洞底为暗流河的伏流。羊皮洞的左下方是第三层溶洞,暗流

河水从该洞中流出,跌入峡谷中,形成一座40米高的瀑布,瀑布宽20米。瀑布上

方是高达200 300米的绝壁,地形十分险峻,三层溶洞第次升高,羊皮洞前上千只

燕子翻飞啼鸣,景观极佳。

(6)清镇白龙洞:位于清镇市区西南1.5公里处,全长1100余米,最宽处50

米。洞内景观有40余处,洞内的“龙宫”可容千人,洞顶有雪白质纯的碳酸钙沉积

物,形如白龙盘锯洞顶,故称“白龙洞”。

清镇市较著名的溶洞尚有麦格盘龙洞、卫城岩脚白虎山的鸡毛洞、王庄乡方家

寨观音洞和流长乡小排洞等。

4、喀斯特漏斗状洼地

在暗流乡的大、小仰天窝,是因崩塌形成的两处喀斯特洼地,洼地底部为漏斗,

漏斗附近可听见暗流河在地下流淌的水声,洼地两侧有高达200余米的悬崖绝壁。

在大仰天窝绝壁离地面约60米高处有一水平溶洞的洞口,这就是大湾洞的另一进出口。而在大仰天窝底部还有一个向南西方向延伸的水平溶洞。

5、喀斯特名山

青龙山:位于清镇市区南部,山两个小山组成,山高150余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山上林木茂密,是贵外I典型的喀斯特植被,主要树种为桦木科的云贵鹅耳枥

/CdrF/ngJp2J凸eJcenJ人由于城区人口密集,上山游人较多,林下灌木较稀疏,岩壁上可见草本植物革叶粗筒苦苣苔。山下原建有三清殿,离三清殿百米处有炎帝宫旧址。沿石阶登山,道旁有文明洞,洞上方现存摩崖“仰之弥高”四字,登上山顶,

可俯瞰全城,山南有一小片石林。

(二)水域风光类:

清镇市共有4种类型。

1、风景河段

(1)猫跳河风景河段:位于百花湖电站大

坝以下至暗流河风景区的一段猫跳河。河流两

岸,峡谷深遂,绝壁凌空,悬崖间植被茂密,猴

群出没,风景险峻中更显奇丽。1958年以来,在

猫跳河上共建了六座坝型各异的水电站,初步完

成了猫跳河水力资源的梯级开发,使这一河段成

为一个天然的“水电站坝型博物馆”和“流金溢

彩的艺术长廊”。形态各异的电站大坝,有的雄

伟,有的壮观,有的新奇,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尤其是在大坝放水泄洪之时,水从闸门处倾泻而

下,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是一种极为壮观的现象,充分显示了人类智慧所创造的

奇迹。猫跳河峡谷景观

(2)鸭池河风景河段:位于东风湖电

站大坝下游的鸭池河景区,上游起于筲箕

湾,下至铁锁屯外围的花窗坡,这一段称

为“花河公园”。此段河中有一片江心的沙

洲,长3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洲上

田陇纵横,绿树成荫,金秋时节,硕果累

累。北岸是绝壁千仞,壁上黑色与褐色花

纹构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岩壁渗出的冰

滴凝结成各形钟乳石。花河一带岩上,常

有猕猴出没。

2、湖泊

(1)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清镇市区西南4公里处,水域面积57.2

平方公里。红枫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的四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似火,红叶碧波,风景优美,故名红枫湖。红枫湖是具有发电、灌溉、旅游、水源供应、

水产养殖多功能的湖泊。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北湖的岛、南湖的洞、中湖的水

和后湖的湾,并称“红枫四绝”。红枫湖湖水清澈,四周青山环抱,湖中有山,山中

有洞,洞中有湖,湖洞相连。湖中有大、小岛屿170余个。

北湖南岸的侗苗冲,原名东苗冲,现建为民族风情区。苗寨根据贵州山区的特

点,分别建起了苗族吊脚楼、苗王台和布依寨石板房。与两寨隔水相望的是侗寨,

寨内建有鼓楼和风雨桥。每逢周末之夜,都要在这里举行少数民族“土风狂欢晚会”,

有上刀山,下火海等杂技表演及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2)百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

位于清镇市区东北部10公里处,该

湖的1/4在贵阳市乌当区境内,3/4

在清镇市境内,湖水面积为14.5平

方公里。

百花湖是于1966年建成猫跳河

二级电站蓄水而成。由于这一地区多

喀斯特峰丛洼地,积水成湖后,洼地

被淹,峰丛露出水面,形成了上百个

岛屿。百花湖以小巧玲珑,多湖汉和

岛屿著称。主要景观集中分布在以三屯一带的三个村为中心的湖上,金银山是百

花湖区最好观景台,登上此山,百花湖的风光一览无余。在湖滨的中十屯,尚存灵

永寺一座,房屋梁架保存尚完好,并存三块石碑。据史料记载,明代建文帝朱允蚊

被其叔父朱棣(即明成祖)赶下台后,为逃避追杀,曾在灵永寺避难。寺中残碑亦

有“皇太孙建文帝避难此间……”的记载。

在百花湖四周,已建和拟建不少山庄和旅游度假村,如“百花山庄”、·星苑度假

村、灵达度假村、观云楼、太阳山庄和金盆苑等。并建有蹦级跳的高塔,极大地丰

富了百花湖的旅游项目和内容。

(3)东风湖:位于清镇市区西北部鸭池

河村的东风发电厂大坝及其上游水库库区,

电站大坝距市区58公里。东风湖是电站大

坝蓄水而成,湖面长达60公里,积水面积为

1.82万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东风湖所在的鸭池河,是清镇市与黔西、

织金三县、市的界河,东风湖风景区的景点分属不同的县、市,清镇范围内有“八仙过海”东风湖天柱峰

景点,并且观赏“弥勒现身”景点的最佳位置在清镇;“天柱峰”(又称天竹峰、一

柱攀天和天台玉笋),ff/\仙洞”、“弥勒现身”景点以及苗族民族文化村——化屋苗

寨(被誉为“苗族歌舞之乡”)均在黔西县境内。东风湖风景区由于具有奇山、溶洞、

湖泊、苗寨、距贵阳市又较近(仅约80公里),同时还是通往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的水上通道,因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1999年以来,香港国际投资集团公

司在这里投资开发,八仙洞已开发供人游览,化屋苗寨已有一支歌舞表演队,可以

接待游客到寨内参观,在清镇市一侧景区内,拟建朝觐弥勒佛的拜佛台和弥勒殿。

3、瀑布

(1)羊皮洞瀑布:位于暗流河风景区羊

皮洞左下方。暗流河伏流穿过大小仰天窝底部

继续东流约1公里至马鬃岭,岭的东部为一绝

壁,伏流流到绝壁处,穿出溶洞,以瀑布形式

跌入峡谷底部的河床中,形成的瀑布高约40

米,上宽20米,下宽30米,流量为5立方米

/秒。瀑布汹涌澎湃,声震山谷,极为壮观。瀑

布四周均为垂直绝壁,高达300余米,景观极

为壮丽。该瀑布上方有羊皮洞,洞中有一根大

石柱,直径达6米,高20米,人称此景为“一

柱擎天”,因此又称羊皮洞瀑布为“天柱飞瀑”,

为清镇古八景之一。

(2)响水流霞:暗流河伏流在大小仰天

窝以西,在一圆形洼地出露400米后又潜入地下,形成一段盲谷。盲河上洞呈半圆

形,洞口筑有一条长25米,高8米的灌水坝,水从坝上流下,形成一条人工瀑布,

水流汹涌,水声如雷,声传数里,故称响水河。盲河中有一片紫红色的沙洲,紫红

色与绿水相映衬,折射在水雾上,形成斑烂的彩霞,满谷生辉,故称“响水流霞”,

亦属清镇古八景之一。

(3)三至六级电站的溢洪飞瀑:位于猫跳河风景区的三至六级电站大坝的溢洪

口。每当电站溢洪时,湍急的洪水从溢洪闸口倾泻而下,如排山倒海,万马奔腾。

洪水飞泻而下时,扬起巨大的水雾,极其雄伟壮观,这是人类创造的奇迹。

4、泉

(1)穿洞山泉:在暗流河风景区响水河段的河流北岸有一峰高耸,峰上部有一

穿洞,从远处眺望,穿洞犹如一面明镜高挂峰顶,故有“明镜高悬”的美称。上山

入洞,洞厅平坦宽敞,可容千人,洞中有一泉,水质清澈。

(2)天韵流峡:位于东风湖景区罗圈岩上游湖之东岸。在山崖间的一洞穴内有

一股山泉流出,直泻湖面,人称“飞瀑流峡”或“天韵流峡”。泉水虽小,瀑面也仅有一线,但终年不断,给宁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动感。

(三)生物景观类:

清镇市共有4种类型。

1、树林

(1)马尾松林:在百花湖“松林坡”景点,是一片茂密的马尾松林,微风吹来,

松涛阵阵。现在松林内建有茶室、餐厅、度假山庄和临时码头,是观湖的最佳点。

在湖边的三屯至十屯一带山上,森林茂密,林下杜鹃花连绵数公里,林中盛产樱桃。

此外在卫城迎燕水库东岸和南岸,都有茂密的马

尾松林分布。云贵鹅耳枥林:在清镇市内南部的

青龙山,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山上生长着

一种落叶阔叶树,名叫“云贵鹅耳枥”,是贵州I

中部喀斯特山地常见的树种。这片树林使青龙山

变得郁郁葱葱,成为这座市内公园内的主要植被

类型。

2、古树名木

(1)银杏(Ginkgobiloba):在清镇市内市

政府大院内外,各有一株大银杏树,院内一株高

20米,胸径130厘米,冠幅巨大,生长良好。

(2)楸树(Cata扣o bungei):在市政府大

院内,树高18米,胸径80厘米。

旅游规划设计说明书

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一般包含许多旅游点,由旅游线连接而成。旅游区的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为:①有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旅游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搞好旅游区建设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做好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工作,使旅游区既具有本区特点,又能多层次、多方式地开展旅游活动。如在服务、交通等附属设施配套条件下,山区夏季可开展避暑、疗养、科学考察等活动,冬季进行滑雪、狩猎等旅游项目,有利于解决旅游业的季节性旺淡不均,并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②有利于扩大客源,增加国民收入。通常,旅游者数量与旅游收入成正比,从长远利益出发,要使游客源源不断而来,必须搞好旅游区的建设;③有利于旅游业的远景规划,使其与本区各部门相互协调。旅游区的界线一般与行政区域一致。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商业、邮电、环保、建筑、服务等部门的配合。故在建设旅游区时,一定要对其方向、性质和规模进行充分论证。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旅游规划理念:旅游规划是一套法定的规范程序,是对目的地或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旅游规划是为旅游的发展设计的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长期的、稳定的,必要的。 旅游规划任务 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旅游规划的困境 旅游规划编制已经普及到县、甚至乡镇。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旅游规划不能指导产业的发展,不断的要求修编。修编后发觉,仍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一、旅游规划不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二、委托方对旅游规划的错误理解。 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 山西泽州珏山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泽州经济实力排名为我国中部地区第50名,山西省第5名,分别比2007年前移了4位和1位。 二、区域旅游发展情况 泽州县是山西和中原打造“大旅游”线路中重要的连接点,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自然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遗存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遗址、汉唐及明清各朝代的古代建筑、古石刻、古镇、唐元塑像之精品的“青莲寺、玉皇庙彩塑”、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大量的革命旧址、全国卫生模范村之称号的“东四义小康景区”等物质文化遗产和剪纸、面塑、根雕等丰富的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景区有珏山、龙门、山里泉、李寨、东四义和卧龙山六处,较为成熟的景区是珏山和山里泉。珏山景区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誉,山里泉景区有“北方江南”之褒称。泽州境内的珏山吐月、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白马拖缰为泽州四大历史名胜。近年来,泽州县近来以“旅游强县、文物兴县”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山、水、湾、古镇”四大旅游品牌,实现了全县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泽州县现有星级饭店3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1家,分别是富景国际饭店(四星)、高都大酒店(四星)、太行饭店(二星)。旅行社共有3家,分别是友好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美韵旅游有限公司(国内社)、和谐旅行社(国内社)。泽州已先后四次成功举办金秋小康旅游节、“金镜头”、“西部作家诗词会”等活动。连续几年分别参加了在山东烟台、广西桂林、山西太原、河南郑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成果明显。旅游宣传促销初见成效,地接游客逐年增长,旅游收入正在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县景区建设资金预计总投入达到31270万元;交通道路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578万元;环保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3850万元;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预计投入达到5300万元;旅游营销资金预计投入达到201万元,合计46208万元。2007年,泽州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313.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4383.5万元。泽州旅游正处于稳步上升通道。 三、景区现状 珏山景区自1996年开始开发,历经多年打造现已成为山西自然、人文、生态为一体的旅游新热点,是晋城旅游发展的龙头景区之一,与阳城的皇城相府、陵川的王莽岭形成了晋东南旅游区的三足鼎立之势。特别是近年来,珏山景区与三八煤矿组建成立了“山西泽州珏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后,加大了景区的投资力度,景观建设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景区几年来共计投资 3亿元,建成了三星级珏山宾馆一座、晋东南第一条索道,修缮了珏山西顶、金顶和南顶慈云阁等道教建筑群,聘请了大德高道主持珏山道教法事,恢复了珏山道教活动,完成了道教观光区、寺南窑景区入口服务区建设,修建并绿化亮化了北斗广场、办公住宿区、索道及各景观点连接公路、山上步道、通信基础设施等项工程项目,改善了水、电、暖、吃、住、行等基础设施,建立了导游、宣传促销队伍,开展了宣传营销活动。目前,景区管理机构完备,服务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接待服务体系,年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余游客。珏山景区现已成为山西文明委确定的“文明和谐景区”和山西国土资源厅命名的省级地质 公园。2009年,珏山-青莲寺景区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A级旅游区、林业部门省级森林公园、国土部门省级地质公园的评定,珏山吐月故事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示范地也落户在珏山景区。此外,珏山景区还荣膺“中国百家避暑名山”的称号。 四、原有规划梳理 珏山景区前期主要依据《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2005年-2020年)和《蕴月湾片区旅游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2009年-2013年)进行开发。 (一)已作的《珏山景区控制性详规》 1、核心内容 (1)规划范围:抽水站以东,马鞍山岭(天池岭)以西,风门岭以北和晋焦高速公路丹河段以南的景区10平方公里范围。 (2)规划年限:2005年~2020年。 (3)功能定位:以丰富多彩的传统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为基调,以奇山、曲水、幽谷、茂林等自然景观为依托,具备文化体验、祭拜、观光、休憩、康体、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景区。 (4)性质定位:珏山景区总体上将建成人文资源景观、自然山水风光及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文化、宗教、康体型AAAA级景区,同时也是晋东南和豫北地区城市居民假日游览和度假的后花园。 (5)主题形象: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晋魏风。 (6)总体布局:一路,一水、五区、九点。 ●一条旅游道路主轴:即从景区入口开始,直至一家庄的旅游主干路,通过该条主干道路把主要景点及各类旅游功能串连在一起。 ●一条河谷游览水轴:游览丹河曲折的河谷是整个珏山景区的特色。丹河是整个珏山景区的水脉。大坝以上为水上游览带,大坝以下为亲水游憩带。

群龙瀑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说明书

1群龙瀑旅游区基本情况 1.1 位置与交通 贺州群龙瀑旅游区位于北纬24°32′30″—24°35′,东经111°33—111°35′,地处广西贺州市北侧,距贺州市区约18km,有近年新建沥青公路相通。 广西东北部的贺州市自古以来即为湘粤桂边陲的陆路交通枢纽,是从中原到岭南的重要门户,经贺江下梧州入西江可达广州、香港,过鹰阳关经连山、连南可到粤北重镇连州、韶关。现今,从内蒙锡林浩特到大陆最南端广东海安纵贯南北的207国道和从云南临沧到江西瑞金东西方向的323国道在贺州交汇,国家铁道路网规划的洛阳—湛江铁路和柳州—韶关铁路也经过贺州。作为桂林—梧州二级公路的中间点,贺州北距著名旅游城市桂林216km,南距桂东门户梧州165km。贺州与广西首府南宁市公路里程565km,距广州市325km。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公路与拟立项建设的贺州—怀集-广州高速公路将更为拉近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附图1)。 1.2自然概况 广西贺州群龙瀑旅游区是一个拟开发的旅游区,处于贺州市八步区黄田镇路花村东北部的集体山地当中,规划区内现在无人居住,主要开发基础为自然旅游资源。 1.2.1 地质地貌 贺州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南岭褶皱带,其北部燕山期花岗岩发育,规划区就处于燕山期姑婆山岩体之内。据区域地质资料,姑婆山岩体北东与北北西向线形构造发育,其中纵贯岩体的北北西向大断裂,正从规划区东侧通过(图1)

图1 贺州姑婆山地区卫星照片与构造解释 贺州市北部湘粤桂交界地区为南岭山脉中的萌诸岭余脉,属中山地区,地势总的来说是东北高,西南低。但规划区已处于山脉西南缘低山-丘陵过渡地带,东临断裂所成北北西向山谷,北面最高山峰姑婆山1730.9米,所以规划区内又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北面大横冲—独冲一带周围山头可达900-1000米,而南面的杨梅冲周围山头只有300-500多米。 1.2.2 气候与水文 贺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据贺州市气象局历年观测资料,贺州市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雨量1704mm,年蒸发量165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299天。但山区海拔较高,温度偏低,姑婆山顶年平均温度只有10℃,比本地年平均气温低约8℃。一般情况下,山区温度也会比市区低2-4℃,冬春季节则会低6-8℃。 由于北北西向纵谷成为气流的良好通道,特别是规划区周围森林茂密,小气候明显,夏季比较凉爽,冬季则出现霜冻,有时也有降雪。 规划区属西江支流的贺江流域。由姑婆山发源的姑婆江在大横冲-独冲东侧自北向南经过,并在独冲口附近形成“Ω”形蛇曲和一段数百米的峡谷。在江流蛇曲以西,近北西方向的独冲山溪在末端折转两个90°以后,仍向南东方向在蛇曲顶部注入姑婆江(见附图3)。据有关资料,姑婆江最大流量86m3/s,最小流量0.8m3/s。 大横冲-独冲西部,十八水近北南方向的山溪到大横冲汇合以后,转为近东西方向,流淌一公里多以后与姑婆江汇合。由于下游1公里附近筑坝拦水发电

烟台经济开发区规划说明书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4) 1.1规划背景 (4) 1.2规划范围 (4) 1.3 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 (5) 1.4 规划期限 (5) 1.6规划指导思想 (5) 1.7上层次规划要求 (5) 1.8技术路线 (5) 1.9 工作过程 (6) 第二章现状发展条件分析 (7) 2.1 区位条件 (7) 2.2 现状社会经济情况 (7) 2.3 现状建设情况 (7) 2.4 现状土地权属 (8) 2.5 现状道路交通 (8) 2.6 现状公共设施 (10) 2.7 现状景观资源 (11) 第三章上版总规检讨与回顾 (12) 3.1 03版《总规》主要内容回顾 (12) 3.2 实施绩效及评价 (13) 3.3 修编重点和建议 (14) 第四章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 (15) 4.1 国家战略与区域使命 (15) 4.2 问题聚焦与政策破解 (16) 4.3 发展目标与定位 (17) 4.4 城市规模 (18)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 (21) 5.1 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5.2 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22) 5.3 产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22) 5.4 产业发展门槛 (23) 5.5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 (24) 5.6 可能的关键时间节点 (24)

5.7 产业经济网络 (24) 5.8 产业空间布局 (26) 5.9 消费结构和服务业发展 (26) 第六章总体空间布局 (27) 6.1 四区划定 (27) 6.2 空间发展模式 (28) 6.3 空间发展策略 (28) 6.4 空间布局结构 (28) 6.5 分区发展指引 (29) 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 (30) 7.1 用地布局原则 (30) 7.2 用地布局与规模 (30) 7.3 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31) 7.4 用地兼容性规定 (33)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33) 8.1 规划原则 (33) 8.2 规划目标 (33) 8.3 交通发展模式 (33) 8.4 交通发展策略 (34) 8.5对外交通规划 (35) 8.6道路系统规划 (35) 8.7 公共交通规划 (38) 第九章公共设施规划 (40) 9.1 规划原则 (40) 9.2规划目标 (40) 9.3布局理念 (40) 9.4布局结构 (40) 9.5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41) 9.6布局规划 (41) 第十章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44) 10.1规划目标 (44) 10.2规划原则 (44) 10.3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44) 10.4绿地规划 (44) 第十一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7) 11.1 规划原则 (47) 11.2 总体风貌控制 (47) 11.3 景观要素 (47) 第十二章城市密度分区 (50) 12.1 规划目标 (50) 12.2 规划原则 (50) 12.3 城市密度分区 (50) 12.4 建筑高度控制 (50) 第十三章村庄改造规划 (51) 13.1 现状村庄人口状况 (51) 13.2 村庄改造拆迁赔付测算 (51) 13.3 村庄改造安置区规划 (52) 13.4 村庄改造运作模式 (52) 第十四章给水工程规划 (53) 14.1现状概况及评价 (53) 14.2规划目标及原则 (53) 14.3用水量预测 (53) 14.4水源规划 (54) 14.5水厂布局规划 (55) 14.6给水管网规划 (55) 第十五章污水工程规划 (56) 15.1现状概况及评价 (56) 15.2规划目标及原则 (56) 15.3污水量预测 (56) 15.4污水处理厂及泵站 (56) 15.5污水管网 (57) 第十六章中水工程规划 (58) 16.1现状概况及评价 (58) 16.2规划目标及原则 (58) 16.3中水水源及利用方式 (58) 16.4中水量预测 (58) 16.5再生水厂布局 (58) 16.6水质标准及水压 (58) 16.7中水管网布置 (58) 第十七章雨水及防洪工程规划 (59) 17.1现状及评价 (59) 17.2规划目标及原则 (59) 17.3防洪规划 (59) 17.4雨水量计算标准 (60) 17.5雨水排放 (60) 17.6雨洪利用 (61) 第十八章电力工程规划 (61) 18.1 现状概况及评价 (61) 18.2规划目标及原则 (62) 18.3 负荷预测 (63)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 随着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 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第二章现状概况 一、规划区位、围 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 个马洋溪流域)。 本次规划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围,东邻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港镇, 南接龙文区、龙海市,北毗港镇、枋洋镇。规划区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市沧海大桥39公 里,距离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 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 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围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 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最冷月(一月)平 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 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则 开发建设单位: 四会市志高华美投资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单位: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范围与面积: 度假区规划开发总用地范围:东起迳口大道,西至迳口镇北乡村、新围村,南临118省道线,北至440县道和403乡道,总面积约22.31km2。 规划依据: 1.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2年2月; 2.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务院,1992年; 3. 《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5月; 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技术标准监督局,1999年; 6.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 7.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 8.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国家旅游局,2003年; 9. 《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06-2010)》; 10. 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规划参考: 1. 《四会市迳口镇总体规划(2006-2020)》; 2. 《肇庆市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 3. 《肇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4. 《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2009-2017); 6.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立项批文(肇庆、四会、迳口共12份)规划分期: 本次规划年限为12年:2010-2021年,分三期:近期:2010年-2013年(重点规划建设期) 中期:2014年-2016年 远期:2017年-2021年 规划成果: 1.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 2. 《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3、《天海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图集)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香山街道总体规划 香山街道作为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其规划完全参照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要求,并按照太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总体规划执行。 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风景名胜区规划规》(GB50298-1999) 5、2002年12月中央领导关于对有关专家对建设太湖文化园区建议的批示。 6、《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7、《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容的暂行规定》 8、国务院国发[1992]46号关于试办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 9、一九九二年七月向国务院上报的《胥口旅游度假中心总体规划报告》 10、国务院国函[1992]134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 11、国务院国函[1993]83号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度假中心更名的批复 12、《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3年) 13、1995-2003年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与实施纲要 14、省政府关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批复(1995年) 15、省规院《东山、西山、光福景区总体规划》(2004年) 16、现状基础资料调查 二、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基本出发点。规划将充分保护好度假区的生态环境、自然山水格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2、整理协调原则:整理度假区目前的用地现状,对不符合度假区性质定位的用地予以置换,对已批租地块,规划将从有利于度假区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用地性质进行合理调整。 3、综合配套原则:将旅游度假设施的开发与度假区的建设结合起来,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合理安排配套设施,使旅游开发与度假区的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度假区的功能定位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是度假区工作的前提,规划应为管理服务,应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依法保护、建设和管理度假区的依据,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9A文】游客服务中心设计说明书

鹿邑老子游客服务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篇 第一篇规划背景 1、总体发展战略 (1)鹿邑县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实施“老子文化兴县”战略。 ——做大做强老子文化产业,发展老子文化旅游。 ——着力打造“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2、相关规划 三河交汇、水青草绿、功能齐全,集老子文化和水景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城市、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1)鹿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RR-2030) (2)鹿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鹿邑县旅游总体规划 (4)鹿邑县涡河公园规划 3、旅游景区建设 老子故里旅游景区建设(国家4A级景区)最早打出“老子故里”品牌的景区。20RR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恢复太清宫和明道宫唐宋鼎盛景观的基础上,鹿邑县兴建了十里生态文化长廊、老子文化广场、老子故居、三清大殿、问礼广场、睡仙广场、道源碑林、翰轩苑、老子文化博览园、李母墓等景点,形成了老子故里旅游景观群,目前规模已达800余亩。 先后成功举办了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庙会、公祭老子大典等文化活动。集祭祀朝拜、陈列展示、参与体验项目于一体。 第二篇规划目标 作为紫气大道上的入口景区,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担任整个旅游景区

的入口形象工程,在旅游配套类型方位方面应把握鹿邑的总体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适宜于老子国际慢城的新模式,为后续服务区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 功能定位 集合旅游服务,文化展示,特色购物,节庆娱乐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鹿邑老子国际慢城旅游服务中心。 形象定位 本项目的建筑设计,以中式现代休闲风格为主,结合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文化内涵,以高低错落的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配合高台,柱廊,屋顶,阳台,精致细部等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化,又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第三篇规划理念及原则 1、老子解读 老子,姓李名饵,字伯阳。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人。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 2、文化解析 (1)国际慢城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国际城市发展模式→文化慢城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和传统生活相融合,使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同时,用一种怀旧的情绪,回归自己健康、规律和幸福的生活。国际慢城不是一个城市建设理念,而是一个生活方式理念国际慢城是最能代表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的旅游观和旅游态度。和国际相比中国人的旅游观尚存差距,需要导引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普遍较低,鹿邑尤然,需要对标性提升转型。 (2)老子文化&国际慢城文化 鹿邑之慢,世界之慢,异曲同工。老子之慢,根正苗红,慢得其所。

XXX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重庆XX工业园区 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重庆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零一四年七月八日

重庆XX工业园区 开发区发展方向区划定方案说明 编制单位:XXXX有限公司 负责人:XX 编写人员:XX 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箱:XXX 编制日期:2014年7月

目录 摘要 (1)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工作开展的作用和意义 (2)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背景 (2)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作用 (3) (三)、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意义 (3)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和原则 (4)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依据 (4)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的原则 (5) 三、工作思路及技术路线 (6) (一)、发展方向区划定的工作思路 (6) (二)、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技术路线 (7) 四、工作程序 (1) 五、园区概况 (1) (一)、发展历程 (1) (二)发展现状 (2) 六、发展方向区划定的方法 (3) (一)资料收集 (3) (二)划定方法 (3) 七、划定结果 (5) (一)开发区主区 (6) (二)发展方向区 (7)

八、规划符合情况说明 (7)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 (7) (二)符合城乡规划情况 (8) 九、部门意见征询情况 (8)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和技术体系,全面掌握开发区实际开发建设状况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情况,界定开发区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和用地空间,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用地管理制度,规范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等用地管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4〕143号)、《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4〕25号)等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成果更新工作的要求,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对开发区“主区”及“发展方向区”进行综合评价。重庆XX工业园区发展方向区划定范围确定工作,自2014年4月上旬启动以来,在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的指导下,在重庆市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确定了发展方向区的范围,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旅游总体规划

. 旅游总体规划)(overall tour plan旅游总体规划称旅游综合规划,是在旅游资源又综合分析旅游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划提出旅游区发展战略;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区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制定保护和定旅游区和风景区的范围及外围保护地带;划分景区和其他功能区;确定旅游区的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施;对风景区的总体布局、绿化、交通、水电、旅游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安排、全它进行总体投资预算和效益分析;进行环境经济及社会影响评价分析。面规划;评价和开发;的内容,如旅游资源调查、也常包括某些专题规划(或称部门规划)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和规划;旅游线路设计和规划;旅游商品设计规划;旅游环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境保护;旅游管理和人才培训计划等。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景区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 项目不作详细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的四大特点可操作性1.它与旅在这一点 上,旅游总体规划的可操作性特点,主要是指其实用性强。 则性很强,但游发展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原可以切实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战术性很差,而旅游总体规划则战术性、是在旅游总体规划是旅游区建设与发展的蓝图,导旅游区的建设、布局和发展。密切联系实际、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各种问题的研究都比较深入、具体。因此,其实用性强是自然而然的。系统性2.旅游总体规划的系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规划内容上,即通过旅游总体规 用大旅游观抓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按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划,国内旅游和当地居民的休闲游憩活动视为念看待旅游业产业体系,将国际旅游、“大旅构筑区域旅游产业板块,将众多旅游相关产业纳入政府完整的市场系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体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目标,游管理”就其名称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规划内所谓总体规划,供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容的系统性,否则就名不副实。 具体性3.具体,而且要求其详细、旅游总体规划不仅要求其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旅游支撑体系和旅游保障体系中的任何一个问即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产品体系、题都要事无巨细地认真对待,要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发展目标、战略部署、对实施规划的具体措施要逐项落空间布局和功能组合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实。总体规划不是大而空的规划,而是大而实、全而实的规划。 4.层次多样年,远106—5旅游总体规划的期限可分为:近期规划为3—年,中期规划 从规划年以后的旅游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年以上,10并对20期规划在的内容看,是“近详远略”,如近期规划既要充分考虑旅游区内知名景点的开发及其道路交通的修建,还要考虑基本生活需求设施、基本娱乐、商业、服务设施和基础公用设施的建设,包括主要的饭店、宾馆、水电、通讯、出入交通网和商在区位选择上,应选择店等,以满足旅游者基本的食、宿、游、购、娱的需求;.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二、社会经济背景 三、旅游业发展背景 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 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 四、规划年限 五、规划依据 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 一、客源市场分析 二、旅游市场预测 三、旅游形象策划 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 第四章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 二、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及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一、“城连水,水连城”形象品牌的打造与设计 二、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 三、旅游路线设计 第六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发展规划 一、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 二、旅游餐饮发展规划 三、旅行社管理规划 四、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 五、文化娱乐业规划与信息服务 第七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一、旅游交通现状 二、旅游交通规划 三、旅游通信设施规划 四、旅游能源设施规划 五、旅游区给排水设施规划 六、旅游信息中心设施规划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旅游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清镇市旅游区环境现状及问题 二、两湖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节

三、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四、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清镇市园林绿化规划 一、现状评述 二、城区园林绿化规划 三、景区绿化规划 第十一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一、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 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第十二章旅游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一、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 四、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 五、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第1章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 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 1、概况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鸭池河南侧,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56公里。在东经106‘07,06”~106‘33,,北纬26‘21,一26‘59,之间。它是贵阳市辖县级市,市区距省会贵阳市区24公里。东接贵阳的乌当、花溪两区,西邻毕节地区织金 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接壤,北与毕节地区黔西县及贵阳市修文县交界。是我省经济、 文化、旅游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清镇市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镇西卫,二十六年置威清卫。清康 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威清卫,二十六年(1638年)改置清镇县。1949年11月 14日解放,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 全市总面积149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设6个乡、4个 镇。2000年木统计,总人口49.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市内有汉、 苗、布依、侗、彝、仡佬、水、回、壮、满、白等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16 万人。占总人口的24.34,以苗族居多,红枫湖镇、牛场和麦格等乡是苗族分布较集 中的地区。 2、自然地理背景 清镇市地处苗岭山脉北侧。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北、西南高,海拔1350~1762.7米;南部和北部低,海拔1200~1250米;鸭池河、猫跳河、暗流河等河谷地带海拔769~1200米;地势起伏较大。清镇市平均海拔高程为1290米,最高海拔在站街镇茶山 大坡宝塔山,海拔1762.7米,境内最低点位于北部暗流乡猫跳河流入鸭池河河口处, 海拔769米,相对高差994米。东部和西南部为低中山山地;中部海拔1000~1450 米;东、北及西部边界的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000米。 清镇市地貌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从成因看,可 分为溶蚀和侵蚀两大类,以溶蚀地貌类占优势(约占75%)。从形态看,可分为山地、 丘陵和坝子。山地、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和59%,坝子占5.5%。中低山和 中山分布在东北部的宝塔山、云归山、九龙山以及西南部老黑山、大威岭等地;西 北部流长、新店、卫城镇的暗流、木刻等乡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属典型的溶丘洼地 区;卫城一占街暗流河及其支流干河和东南部猫跳河上游地区,第四纪剥蚀面保存较 好,地表起伏和缓,红色粘土深厚,坝田、坝土分布较集中成片。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 1.1.1现状概况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3348户。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 (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 (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 (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 (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 (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 (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 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 1.2.1值得借鉴之处 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 (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 (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1)

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说明书 一规划背景 为进一步加快金沙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进程,更好更快地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利用试验区建设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聚集、产品升级、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建设目标,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挖掘资源潜力,从而推动金沙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进入贵州前10强、西部50强县市。为此特编制金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二设立开发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建设开发区,是城市规模扩张并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金沙县城总体发展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发展边界将达到7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将达到30万人,而人口的聚集增长必然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动与建设,必将有力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支撑县城发展的产业承载区,吸收大批富余劳动力就业,对城市的规模扩张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2建设开发区,是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高辐射带动作用的迫切需要 目前金沙县经济发展主要以煤电产业为主,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建立一个“产业集中、工业集群、人才集聚、产品集合、科研发展”为一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构筑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承载平台、提升全县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高辐射带动作用,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3建设开发区,是推动金沙县新型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企业间形成互补共生的循环产业链,可有效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发展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互为支持,并向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实现工业强县和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 2.4建设开发区,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的需要 开发区都是本着“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来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审批,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2.5建设开发区,金沙县基础条件相对成熟 1)经济优势 2009年,金沙县实现生产总值72.6亿元,同比增长18.77%;完成财政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1.6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54.39%;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同比增长11.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9元,同比增长10.92%。2010年1-9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1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财政总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长48.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77.07%;农民人均纯收入3067元,同比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499元,同比增长8.3%。呈现出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 2)资源优势 金沙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境内有农作物400余种,适宜生长的药用生物资源480余种。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其中煤炭资源总储量达44.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