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20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20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2013

2013/05/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酶酶活

1、原理

蛋白酶在一定的温度与pH条件下,水解酪素底物,然后加入三氯乙酸终止酶反应,并使未水解的酪素沉淀除去,滤液对紫外光有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吸光度计算其酶活力。酶活单位的定义:每1mL粗酶液,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1min水解酪素产生1u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mL)表示。

2、试剂和溶液

三氯乙酸、氢氧化钠、盐酸、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乳酸、乳酸钠、硼酸钠(硼砂)均为分析纯,酪素、酪氨酸为生化试剂。

2.1 三氯乙酸c(CCL3·COOH)=0.4mol/L

称取三氯乙酸65.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2.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

按GB601配制。

2.3 盐酸溶液c(HCL)=1 mol/L及0.1 mol/L

1 mol/L HCL:取90mL浓盐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0.1 mol/L HCL:取9mL浓盐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1000mL。

2.4 缓冲溶液

a、磷酸缓冲液(pH=7.5)适用于中性蛋白酶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6.02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0.5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b、乳酸缓冲液(pH=3.0)适用于酸性蛋白酶

甲液称取乳酸(80%~90%)10.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乳酸钠(70%)1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8 mL,加乙液1 mL,混匀,稀释一倍,即成0.05moi/L乳酸缓冲溶液。

c、硼酸缓冲溶液(pH=10.5)适用于碱性蛋白酶

甲液称取硼酸钠(硼砂)19.08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氢氧化钠4.0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500 mL、乙液400 mL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上述各种缓冲溶液,均须用pH计校正。

2.5 10g/L酪素溶液

称取酪素1.000g,精确至0.001g,用少量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若酸性蛋白酶则用浓乳酸2~3滴)湿润后,加入适量的各种适宜pH的缓冲溶液约80 mL,在沸水浴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冷却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适宜的pH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在冰箱内贮存,有效期为三天。

2.6 100ug/mL L-酪氨酸标准溶液

a、称取预先于105℃干燥至恒重的L-酪氨酸0.1000g,精确至0.0002g,用1mol/L盐酸

60 mL溶解后定容至100 mL,即为1mg/mL酪氨酸标准溶液。

b、吸取1mg/ mL酪氨酸标准溶液10.00 mL,用0.1mol/L盐酸定容至100 mL,即得到100ug/ mL L-酪氨酸标准溶液。此溶液在冰箱内贮存或立即使用。

3 仪器和设备

3.1 恒温水浴40±0.2℃。

3.2 紫外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 9721的规定。

4 分析步骤

4.1 求K值

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标准溶液,然后,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275nm测定其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酪氨酸的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此线应通过零点), 根据作图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当吸光度为1时的酪氨酸的量(μg),即为吸光常数K值;(其K值应在(130~135)范围内)。

4.2 测定

吸取适量稀释的酶液2.00mL、酪素2.00mL、三氯乙酸4.00 mL,其它操作条件同福林法测定中的反应、静止沉淀,直到过滤。滤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75nm波长下,用10mm 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A)。

a、先将酷素溶液放入40±0.2℃恒温水浴中,预热5min;

b、按下列程序操作:

试管A(空白)试管B(酶试样,需作三个平行试样)

加酶液2.00 mL加酶液2.00 mL

40±0.2℃,2min 40±0.2℃,2min

加三氯乙酸4.00 mL(摇匀)加酪素2.00mL(已预热)(摇匀)

40±0.2℃,10min(精确计时)40±0.2℃,10min(精确计时)

加酪素2.00mL(已预热)(摇匀)加三氯乙酸4.00mL(摇匀)

继续加热10min,过滤或离心继续加热10min,过滤或离心

于275nm波长,测上清液吸光值于275nm波长,测上清液吸光值

c、1.398和166蛋白酶,除反应与显色温度为30±0.2℃外,其它操作同 4.2。标准曲线作同样处理。

5 计算

在40℃下每毫升酶液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酪氨酸,定义为1个蛋白酶活力单位。

X=A×K×8/2×1/10×n×E=2/5×A×K×n×E

式中:X——样品的酶活力,(u/mL);

A——试样溶液的平均吸光度;

K——吸光常数;

8——反应试剂的总体积,mL;

2——吸取酶液2.00mL;

1/10——反应时间10min,以1min计;

n——稀释倍数

E——紫外法与福林法的换算系数(中性、碱性蛋白酶系数为0.50;酸性蛋白酶系数为0.77)。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 结果的允许差

平行试验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www.southhk.cn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摘要: 考马斯亮兰G250与蛋白质结合,在0-1000ug/ml范围内,于波长595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 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结合产物在室温下10分钟内较为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abtech UV POWER紫外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一套;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超纯水。 1.2试液的制备: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1000ug/ml)的制备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置100ml 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溶解并定容。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95%的乙 醇后,加入12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2.结果与讨论 2.1校正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0u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0、0.02、0.04、0.06、0.08、0.1ml 分别加入到6只10ml试管中,然后用超纯水补充到0.1ml,各试管分别加入5ml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可依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如下图,校正曲线方程为 A=0.613556C+0.001008,R=0.9994。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ww.southhk.cn 2.2精密度 配制0.6mg/ml牛血清蛋白的考马斯亮兰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吸光度的 相对标准偏差。 表1精密度测定结果 次数123456RSD% A0.26260.26220.26200.26280.26290.26260.13 2.3稳定性 取1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每十分钟测定一次,50分钟内的吸光度变化 如下表2。 表2稳定度测定结果 时间(min)A1A2A3A平均 00.55110.55230.55160.5517 100.52040.51840.51680.5185 200.49100.49010.49030.4905 300.47650.47160.47210.4734 400.45240.44750.44400.4480 500.39820.39350.40310.3983 3.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少,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 【摘要】本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由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组成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在这两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中,彼此都不影响另一种物质的光吸收性质,根据相互间光谱的重叠的程度采用相对的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维生素C;维生素E;浓度 1、引言 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α-生育酚)在食品中能起抗氧化剂作用,即它们在一定时间内防止油脂变性。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佳,因为它们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是“协同的”。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有用的组合试剂用于各种食品中。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维生素E是酯溶性的,它们都能溶于无水乙醇,因此能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组分相同的原理,在紫外光区测定它们。 2、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很容易定量测定在此光谱区内有吸收的单一成分。由两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中,若彼此都不影响另一种物质的光吸收性质,可根据相互间光谱重叠的程度,采用相对的方法来进行定量测定。例如,当两组分吸收峰部分重叠时,选择适当的波长,仍可按测定单一组分的方法处理;但当两组分吸收峰大部分重叠时,则宜采用解联立方程组或双波长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混合组分中在λ1处的吸收等于组分A 和组分B 分别在λ1处的吸 光度之和A λ1 A+B ,即: A λ1A+B =κλ1A bc A +κλ1B bc B 同理,混合组分在λ2处吸光度之和A λ2A+B 应为: A λ2 A+B =κλ2A bc A +κλ2B bc B 若先用A 、B 组分的标样,分别测的A 、B 两组分在λ1和λ2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κλ1A 、κλ2A 、κλ1B 、κλ2B ;当测的未知试样在λ1和λ 1处的吸光度A λ1A+B 和A λ2 A+B 后,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A λ1 A+B =κλ1A bc A +κλ1B bc B A λ2 A+B =κλ2A bc A +κλ2B bc B 即可求得A 、B 两组分各自的浓度c A 和c B 。 c A =(A λ1A+B ·κλ2B ? A λ2A+ B ·κλ1B )/(κλ1A ·κλ2B ?κλ2A ·κλ1B ) c B =(A λ1 A+B ?κλ1A ·c A )/κλ1B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λ1和λ2宜分别选择在A 、 B 两组分最大吸收峰处或其附近。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含量 3.1、仪器试剂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津港东UV-4501S ),石英吸收 池一对 试剂:维生素C (抗坏血酸),维生素E(α-生育酚),无水乙醇 3.2、实验步骤 3.2.1、 检查仪器 开机预热20min ,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

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量取酪蛋白溶液5ml,置3支具塞试管中,置40℃水浴中保温10分钟,各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2ml,摇匀,置40℃水浴中,开始记时,准确反应1小时,立即精密加入三氯醋酸溶液5ml,强力振摇混匀,置40℃水浴中放置30~40分钟,使沉淀的蛋白质完全凝固,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酪蛋白溶液5ml置另一具试管,于40℃水浴中保温1小时,精密加入三氯醋酸溶液5ml,强力振摇混匀,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2ml,置40℃水浴中放置30~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以0.1mol/L 盐酸溶液为空白,在275nm的波长处测定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按下式计算: 效价(单位/mg)=A/As*Cs*12/2*稀释倍数/W 式中A为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收度: As为酪氨酸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 Cs为酪氨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ug/ml W为供试品重量,mg; 在上述条件下,释放1ug的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试剂酪蛋白溶液:取酪蛋白1g,加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0ml,置沸水浴中煮30分钟,时时搅拌,冷至室温,加0.05mol/L枸椽酸溶液调节PH至6.0±0.1,并迅速搅拌,防止酪蛋白沉淀,用水稀释至100ml(临用新配)。酶稀释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加水400ml溶解,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1g和盐酸半胱氨酸2.74g,振摇溶解,用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5±0.1,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临用新配)三氯醋酸溶液:取三氯醋酸17.99g,加醋酸钠29.94g和冰醋酸18.9ml,加适量水溶解后,加水使成1000ml,摇匀。 酶活力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已105℃干燥至恒重的酪氨酸对照品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40ug的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木瓜酶活力120万单位),精密称定,加酶稀释液振摇,制成每1ml中含200~300单位的溶液,摇匀。 淀粉酶活力测定 实验技术 2008-05-27 18:01:29 阅读213 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目的 淀粉是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及α-1,6 糖苷键连结的高分子多糖,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也是食品、发酵、酿造、医药、 纺织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酶是加水分解淀粉的酶的总称,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是工业上利用淀粉的依 据,也是生物体利用淀粉进行代谢的初级反应。小麦成熟期如遇阴雨天气,有的品种会发生

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

第20章 吸光光度法 思 考 题 1. 什么叫单色光复色光哪一种光适用于朗伯-比耳定律 答:仅具有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由不同波长的光所组成光称为复合光。朗伯--比耳定律应适用于单色光。 2. 什么叫互补色与物质的颜色有何关系 答:如果两种适当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后形成白光,这两种光称为互补色光。当混合光照射物质分子时,分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则透过,物质呈现透过光的颜色,透过光与吸收光就是互补色光。 3. 何谓透光率和吸光度 两者有何关系 答:透光率是指透射光强和入射光强之比,用T 表示 T = t I I 吸光度是吸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程度,用A 表示,A εbc =,其两者的关系 lg =-A T 4.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叫吸收曲线 什么叫标准曲线 答: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即吸光物质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数学表达式为 lg A T εbc =-= 吸收曲线是描述某一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的曲线,即在不同波长处测得吸光度,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标准曲线是描述在一定波长下,某一吸光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光能力的曲线,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到。 5. 何谓摩尔吸光系数质量吸光系数两者有何关系 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摩尔吸光系数是指浓度为 mol ·L ,液层度为1cm 时,吸光物质的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用ε表示,其单位 11cm mol L --??。 质量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g 1L -?时的吸光度,用a 表示。其单位 11cm g L --?? 两者的关系为 εM a =? M 为被测物的摩尔质量。 6.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答:误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所用仪器提供的单色光不纯,因为单色光不纯时,朗伯—比耳定律中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偏离线性;二是吸光物质本身的化学反应,其结果同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溶液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实验技术; 3.了解掌握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法。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可做定性分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做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原理:根据吸收曲线中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进行定性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 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3.仪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 置。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吸量管;乙醇;待测溶液;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预 热半小时。 2.在工作接口上选择测量项目为光谱扫描,设置扫描参数(起点:650nm,终 点:250nm,速度:中,间隔:1.0nm,单次扫描) 3.将两个均装有无水乙醇的1cm石英比色皿放入测量池中,进行基线扫描。 4.基线做好后,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操作:做Baseline→换样(换上待测样品置 于Sample池)→进入Analysis Method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Sample命名→Ready→Measure进行测量,寻找待测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水中油类测定分析方法的综述

水中油类测定分析方法的综述 李海州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水中油类的测定方法做了比较系统的综述。对几种水中油类的常用方法,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优劣进行了评价。另外,介绍了测定水中油类含量存在的难点、发展趋势和技术改进等。 关键词:水;油类;测定分析 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矿物油、植物油等)及其炼制品(汽油、柴油、机油、煤油等)、油泥和油渣[1]。油类主要有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类附着在固体悬浮物表面而形成油膜---固体物5种形式。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1000吨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由于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将会影响空气和水体表面氧的交换,而分散于水体中以及吸附于悬浮颗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体的油易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并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水质恶化;油膜还能附着于鱼鳃上,使鱼类窒息而死;当鱼类产卵期,在含有油类污染物质废水中孵化的鱼苗,多数为畸形,生命力低下,易于死亡;含有油类污染物的废水进入水体后,造成的危害很为严重,不仅影响水生生

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影响水体附近的环境,因此,油类是水体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水质监测中,也是一项重要的监测项目。要消除油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首先就必须能够准确的测定水中油类的含量。 然而,水中油类含量测定又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水中的油类成分是相当复杂的,此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水体中油类污染的成分也不同,无法有用单一的油标准进行对照,无法准确测定,所以水体中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问题是环境分析化学一个古老、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目前水体中油类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和国家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方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2],本文简要介绍以上几种方法的原理和优劣,及人们对水体中油类监测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1.重量法 重量法是用有机萃取剂(石油醚或正己烷)提取酸化了的样品中的油类,将溶剂蒸发掉后,称重后计算油类含量。重量法应用范围不受油品的限制,可测定含油量较高的污水,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试剂,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缺点是损失了沸点低于提取剂的油类成分,方法操作复杂,灵敏度低,分析时间长,并要耗费大量的提取剂,而且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因此,水体中动植物油含量较高的,采用该方法较适合,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工业废水、石油开采及炼制行业中含油量较高,此方

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实验一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测定胰蛋白酶浓度、活性、比活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胰蛋白酶相对分子量23.7 KD,主要水解肽链中碱性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相连接的肽键,此外还能水解碱性氨基酸形成的酯键,如把人工合成的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N-benzuyl-L-argine ethyl ester, BAEE)水解为H-苯甲酰-L-精氨酸(BA)。 胰蛋白酶所催化的上述反应中,产物BA对253 nm 的光吸收远大于BAEE,因此可以在实验起始点把253 nm 的消光值调为零,然后记录反应体系对253 nm 的消光值的增量,并把这个增量作为测定胰蛋白酶的活性指标。 酶活单位定义:在底物BAEE浓度1m mol/L,光程1 cm,波长253nm,温度25 0C,测量体积3mL,.条件下吸光值每分钟递增0.001(A/min=0.001)为1个BAEE酶活单位。 胰蛋白酶制剂中蛋白质浓度含义: 胰蛋白酶含量一般E1%表达。这个值的含义是:浓度为1% 酶蛋白,在1cm光径下,对紫外280nm 的消光值。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E1%值有很大差别。E1% 值越高,表明酶制剂中酶蛋白含量越高。 由于酶制剂中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所以用酶制剂配制E1%的蛋白质溶液时,按照厂家对产品的E1% 的测定值配制溶液。 在本实验中,胰蛋白酶酶蛋白样品采用SIGMA 公司生产的产品,生产公司对展品的描述是对280nm紫外吸收值15.3,配制胰蛋白酶标准溶液可根据厂家的这个说明。 器材以试剂:器材,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加样器。试剂:标准胰蛋白酶,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HCI, Tris。 1.胰蛋白酶活性测定: 1)配制E1%的胰蛋白酶溶液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试题(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试题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970) 姓名:________ 评分: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适用于()中石油类的 测定。 A、地表水 B、地下水 C、海水 D、工业废水 2、《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当取样体积为 500 ml,萃取液体积为 25 ml,使用 2 cm 石英比色皿时,方法检出限为() mg/L,测定下限为()mg/L。 A、0.01 0.04 B、0.02 0.08 C、0.04 0.01 D、0.08 0.02 3、方法原理:在 pH≤2 的条件下,样品中的油类物质被正己烷萃取,萃取液经无水硫酸 钠脱水,再经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类等极性物质后,于()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A、200 B、225 C、250 D、325 4、方法中使用的正己烷,透光率需要达到()%以上,方可使用。 A、70 B、80 C、85 D、90 5、方法中消除干扰的方式是()。 A、萃取液经硅酸镁吸附处理后,可消除极性物质的干扰 B、高温加热回流冷凝 C、吹扫捕集 D、循环冷却 6、无水硫酸钠(Na2SO4)的处理方式:于 550℃下灼烧()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 瓶中,置于干燥器内贮存。 A、1 B、2 C、3 D、4 7、硅酸镁(MgSiO3)选用的规格为()μm。 A、100~200 B、150~250 C、200~300 D、250~350

8、硅酸镁(MgSiO3)的处理方式:于 550℃下灼烧() h,冷却后称取适量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m/m)的比例加入适量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摇数分钟,放置() h,备用。 A、4 B、8 C、6 D、12 9、硅酸镁吸附柱的填充高度是()mm。 A、10 B、100 C、500 D、1000 10、石油类标准使用液:ρ=()mg/L。 A、60 B、70 C、80 D、100 11、石油类标准使用液是使用石油类标准贮备液配制,使用的溶剂是()。 A、甲醇 B、辛醇 C、正己烷 D、正葵烷 12、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比色皿规格是()cm。 A、1 B、2 C、3 D、4 13、以下关于样品的采集保存条件的描述,正确是()。 A、样品采集后,加入盐酸,酸化至 pH≤2。 B、如样品不能在 24 h 内测定,应在0℃~4℃冷藏保存,3 d 内测定。 C、样品最小采样量为1000ml。 D、采样瓶用棕色硬质玻璃瓶。 14、以下关于试样的制备,正确的是()。 A、试样在分液漏斗萃取过程中,要充分振摇 2 min,期间经常开启旋塞排气。 B、试样脱水过程中若无水硫酸钠全部结块,需补加无水硫酸钠直至不再结块。 C、试样吸附过程中,置于振荡器上,以 180 r/min~220r/min 的速度振荡 20 min,静置沉淀。 D、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试样萃取、脱水、吸附的制备步骤制备空白试样。 15、本方法的参比溶液是()。 A、甲醇 B、辛醇 C、正己烷 D、正葵烷 16、本方法的标准系列浓度是()。 A、0.00mg/L、0.25 mg/L、0.50 mg/L、1.00mg/L、2.00mg/L、4.00 mg/L。 B、0.00mg/L、0.50 mg/L、1.00 mg/L、2.00mg/L、4.00mg/L、8.00 mg/L。 C、0.00mg/L、0.75 mg/L、1.50 mg/L、3.00mg/L、6.00mg/L、12.0 mg/L。 D、0.00mg/L、1.00 mg/L、2.00 mg/L、4.00mg/L、6.00mg/L、16.0 mg/L。

蛋白酶测定方法

蛋白酶活性测定方法 一蛋白酶活力单位定义 1g 固体酶粉(或1mL液体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1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为一个活力单位,以u/g(u/mL)表示。 二测定原理 蛋白酶在一定的温度与pH条件下,水解酪素底物,然后加人三氯乙酸终止酶反应,并使未水解的酪素沉淀除去,滤液对紫外光有吸收,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吸光度计算其酶活力。 三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各种含有酸性蛋白酶的复合酶和液体酶及单酶的测定。 四测定条件 4.1 底物:酪蛋白 4.2 pH: 3.00 4.3 温度: 40℃±0.5℃ 4.4 保温时间: 10min 五仪器 5.1 紫外分光光度计 5.2 超级恒温水浴40±0.2℃ 5.3 秒表 5.4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六试剂和溶液 6.1.2 碳酸钠溶液c(Na2CO3)=0.4 mol/L 称取无水碳酸钠(Na2CO3)42.4 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6.1.3 三氯乙酸c(CCI3·COOH)=0.4 mol/L 称取三氯乙酸65.4 g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6.1.4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 按GB 601配制。 6.1.5 盐酸溶液c(HCl)=1 mol/L及0.1 mol/L 按GB 601配制。 6.1.6 缓冲溶液 a.磷酸缓冲液(pH=7.5),适用于中性蛋白酶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04·12H20)6.02 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0)0.5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b.乳酸缓冲液(pH=3.0 ) 适用于酸性蛋白酶 甲液称取乳酸(80%~90%)10.6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乳酸钠(70%)16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8 mL,加乙液1 mL,混匀,稀释一倍,即成0.05mol/L乳酸缓冲溶液。 c.硼酸缓冲溶液(pH= 10.5) 适用于碱性蛋白酶 甲液称取硼酸钠(硼砂)19.08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氢氧化钠4.0 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500 mL、乙液400 mL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 mL, 上述各种缓冲溶液,均须用pH计校正。 6.1.7 l0 g/L酪素溶液 称取酪素1.000 g,精确至0.001 g,用少量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若酸性蛋白酶则用浓乳酸2~3滴)湿润后,加人适量的各种适宜pH的缓冲溶液约80 mL,在沸水浴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冷却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适宜的pH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在冰箱内贮存,有效期为三天。 注:3 )酪素采用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经销的试剂。 6.1.8 l00μg/mL L-酪氨酸4)标准溶液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三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蛋白酶活力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二、原理 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其产物酪氨酸能在碱性条件下使福林——酚试剂还原,生成鉬蓝与钨蓝,以比色法测定。 三、试剂及仪器 1.福林—酚试剂 称取50g钨酸钠(Na2WO4?2H2O),12.5g钼酸钠(Na2MoO4?2H2O),置入1000mL原底烧瓶中,加350mL水,25mL85%磷酸,50mL浓盐酸,文火微沸回流10h,取下回流冷凝器,加50g硫酸锂(Li2SO4)和25mL水,混匀后,加溴水脱色,直至溶液呈金黄色,再微沸15min,驱除残余的溴,冷却,用4号耐酸玻璃过滤器抽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使用时用2倍体积的水稀释。 2.0.4mol/L碳酸钠溶液:称取42.4g碳酸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3.0.4mol/L三氯乙酸溶液:称取65.5g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4.2%酪蛋白溶液 称取2.00g酪蛋白(又名干酪素),加约40mL水和2~3滴浓氨水,于沸水浴中加热溶解,冷却后,用pH7.2磷酸缓冲溶液稀释定容至100mL,贮存于冰箱中。 5.pH7.2磷酸缓冲液 0.2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称取31.2g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0.2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71.6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pH7.2磷酸缓冲溶液:取28mL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和72mL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 6.标准酪氨酸溶液: 准确称取0.1g DL-酪氨酸,加少量0.2mol/L盐酸溶液(取1.7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mL),加热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每毫升含DL-酪氨酸100微克。 7.仪器:分光光度计、试管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 在上述各管中各取1mL,分别加入5mL 0.4mol/L碳酸钠溶液,1mL福林—酚试剂,于400C水浴显色20min,在680nm波长下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吸光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天然发布时间:2008-12-04 生物网文章标签: 生物论坛研究发现恐龙家族1850种有71%未被发现(蝎铁蛋白ferritin 天然水中油类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环境中油类污染的认识,掌握油类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水中的油类来自较高级生物或浮游生物的分解,也有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影响空气-水体界面中氧的交换。分散于水中的油,部分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溶于水中。水中油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重量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不受油的品种限制,所测定的油不能区分矿物油和动、植物油。重量法方法准确,但操作繁杂,灵敏度差,只适于测定 5mg/L以上的油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比重量法简单。石油类含有的具有共轭体系的物质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峰。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微250~260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15~230nm。一般原油的两个吸收峰波长为225及256nm,其他油品如燃料油、润滑油等的吸收峰也与原油相近。 本方法测定波长选为256nm,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测定上限为 10mg/L。 三、仪器和试剂 1.紫外分光光度计(具有1cm石英比色皿)。 2.1L分液漏斗。

3.25mL容量瓶。 4.石油醚(60~90℃)或正己烷: 纯化后使用,透光率大于80%。 如不纯,可用下法纯化。 纯化: 将0.30~0.15mm(60~100目)粗孔微球硅胶和0.246~0.125mm(70~120目)中性层析氧化铝在150~160℃活化4h,趁温热装入直径2.5cm、长 75cm的玻璃柱中,使硅胶柱高60cm,上面覆盖5cm厚的氧化铝层。将石油醚通过此柱后收集于试剂瓶中。以水为参比,在256nm处透光率应大于80%。 5.油标准贮备液: 用20号重柴油、15号机油或其他认定的标准油品配制。准确称取标准油品0.1000g溶于石油醚中,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用石油醚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油,贮于冰箱备用。 6.(1+1)硫酸。 7.氯化钠。 8.无水硫酸钠(事先于马福炉300℃烘1h,冷后装瓶)。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把油标准贮备液用石油醚稀释为每毫升含 0.100mg油的标准液。向8个1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油标准液0.20, 0.50,1.00, 2.00, 3.00,5.00,7.00,10.00mL,用石油醚稀释至标线。其相应的浓度为2.00,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酸性蛋白酶产品概述: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由盐酸和蛋白酶分解成易被高等动物的肠道和微生物有机体的细胞膜吸收的氨基酸。包括人类在内的每种动物,必须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自身生长,来生成每个细胞所必需的氨基酸,一些特种蛋白质还是某些特殊细胞、腺体分泌物、酶和激素的功能性组成元素。蛋白酶是指一些有催化功能的酶,能够水解(断裂)蛋白质,因此也被称为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在许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和乳品加工业也有着广泛应用。工作机理 蛋白水解酶制剂本产品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食品中的缩氨酸键,释放氨基酸或者多肽。在酒精、葡萄酒、果汁、啤酒、黄油和酱油生产中,添加酸性蛋白酶可澄清发酵液中的雾气。酵母在发酵阶段的生长可以通过悬浮蛋白质转化的氨基酸来加以促进,从而加速发酵并提高产量。本产品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制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性,由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曲霉菌深层发酵而成。它广泛应用于饲料、纺织、废水处理和果汁提纯方面。 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 )是指蛋白酶具有较低的最适pH,而不是指酸性基团存在于酶的活性部位,酸性蛋白酶的最适PH从2左右(胃蛋白酶)到4左右。从酶的活力-PH曲线分析,在酶的活性部位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羟基。这一类蛋白酶中研究最彻底的是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537容易失活)

简介:酸性蛋白酶是由隆科特黑曲霉优良菌种经发酵精制提炼而成,它能在低PH条件下,有效水解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酒精、白酒、啤酒、酿造、食品加工、饲料添加、皮革加工等行业。 1、产品规格:,规格有5万u/g~10万u/g 液体型为黑褐色液体,规格有50000u/ml~10000u/ml. 2、酶活力定义:一个酶活力单位是1g酶粉或1ml酶液在40℃,PH3.0条件下,1分钟水解酪素产生1u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g或u/ml) 特性1、温度范围为:最适温度范围为40℃-50℃2、PH为:最适PH范围为2.5~3.5 使用方法 1、白酒工业: 本品用以淀粉为原料的生产酒精及白酒行业,提高出酒率0.25%个酒分,提高发酵速度。 2、食品工业: 食品上用以淀粉改良,提高食品风味、改良品质,因能提高氨基酸含量 3、啤酒生产: 能有效阻断双乙酰生成,缩短啤酒成熟期。 4 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利用率。 5、毛皮软化: 提高上色率,手感丰满,增加毛皮光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油仪(HJ 970 - 2018 )前景应用等

1、紫外法测油仪与红外测油仪等其他方法的比较 目前测定油类除了紫外法(紫外测油仪),还有重量法、红外法(红外测油仪)、非分散红外法(非分散红外测油仪)和荧光光度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有以下特点: 1.紫外法(紫外测油仪) 优点:操作简单快捷、灵敏度高、性能稳定、萃取剂比较容易获得,后期维护费用低。 缺点:标准油品的取得比较困难,要购买紫外油标样。 2.红外法(红外测油仪) 优点:将光谱带进行扫描,能扫描出油品结构的红外光谱,对不同油品进行分析,有利于查找油类的污染源。 缺点:仪器操作复杂,制作和维护成本高,扫描速度慢,而且用四氯化碳为萃取剂,毒性大污染环境,我国从2019年起禁止使用四氯化碳为萃取剂,改换成四氯乙烯为萃取剂。 3.非分散红外法 优点:测量快,仪器制作和使用比较简单。 缺点:无法识别各种干扰,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4.荧光光度法 优点:灵敏度高 缺点:当油品中芳香烃数目不同时,所产生的荧光强度差别很大。 2、紫外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在测量油含量方面的应用 紫外测油仪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970-2018》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海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等水域的油含量的一种仪器。 紫外法石油类定义为在ph≤2的条件下,能被正己烷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且在225nm紫外光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以前的红外测油仪使用的是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四氯化碳在国际上已经禁止使用了,后来新的国标用四氯乙烯来代替四氯化碳,但是四氯乙烯对纯度要求比较高,目前也没有普及;紫外测油仪采用正己烷为萃取剂,正己烷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低,即使达不到使用标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提纯达到使用要求。 水中石油类在通过正己烷萃取后,经过脱水和吸附在225nm处所获得的吸光度与油的含量成正比,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多次利用紫外油标样[GBW(E)080913]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性能稳定,石油标样浓度为2mg/L、4mg/L、8mg/L、12mg/L、16mg/L和20mg/L的油标样每次测试误差都在5%以内。测油仪的灵敏度为0.002mg/L,低浓度的水样也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紫外测油仪配置大屏幕液晶背景显示器,使用中文操作,程序设计,每一步操作都会在屏幕上进行提示;自带打印机,可现场打印测量数据及历史数据,并配套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可连接电脑导出仪器的测量数据。紫外测油仪操作简单,无需连接电脑直接使用,也不需要输入复杂的参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紫外法来测量石油含量的方法将会得到普及。 3、紫外法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的国家标准及其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紫外法测油仪的国家标准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酶活知识讲解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 酶酶活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酶活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2测定原理 蛋白酶在一定的温度与pH条件下,水解酪素(酪蛋白)底物,产生含有酚基的氨基酸(如:酪氨酸、色氨酸等),在碱性条件下,将福林试剂(Folin)还原,生产钼蓝和钨蓝,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80nm下测定溶液吸光度。酶活力与吸光度成正比,由此可以计算产品的酶活力。 酶活单位的定义:每1mL粗酶液,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10min水解酪素产生1μ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mL)表示。 3仪器和设备 3.1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3.2紫外分光光度计。 3.3恒温水浴锅:精度±0.2℃。 3.4PH计:精度为0.01PH单位。 4试剂和溶液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4.1福林(Folin)试剂 市售分析纯福林试剂。 4.2福林使用溶液 一份福林试剂与两份水混合,摇匀。 4.3碳酸钠溶液(42.4g/L) 称取无水碳酸钠(Na 2CO 3 )42.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4.4三氯乙酸c(CCl 3 COOH)=0.4mol/L 称取三氯乙酸65.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4.5氢氧化钠溶液c(NaOH)=0.5mol/L 称取氢氧化钠片剂20.0g,加水900ml并搅拌溶解,待溶液到室温后加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4.6盐酸溶液c(HCL)=1 mol/L及0.1 mol/L 1 mol/L HCL:取90mL浓盐酸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 0.1 mol/L HCL:取9mL浓盐酸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0mL。 4.7缓冲溶液 4.7.1磷酸缓冲液(pH=7.5,适用于中性蛋白酶)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6.02g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12H2O) 0.5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4.7.2乳酸缓冲液(pH=3.0,适用于酸性蛋白酶) 甲液:称取乳酸(80%~90%)10.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称取乳酸钠(70%)16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使用溶液:取甲液8 mL,加乙液1 mL,混匀,稀释一倍,即成0.05mol/L乳酸缓冲溶液。 4.810g/L酪素溶液 称取酪素(固定厂家生产,不同厂家产品对实验结果有影响)1.000g,精确至0.001g,用少量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若酸性蛋白酶则用浓乳酸2~3滴)湿润后,加入适量的缓冲溶液(测中性蛋白酶加磷酸缓冲液,测酸性蛋白酶加乳酸缓冲液)约80 mL,在沸水浴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完全溶解,冷却后,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适宜的pH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在冰箱内贮存,有效期为三天。 4.9L-酪氨酸标准溶液(100μg/mL) 称取预先于105℃干燥至恒重的L-酪氨酸0.1000g,精确至0.0002g,用 1mol/L盐酸60 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即为1mg/mL酪氨酸标准溶液。 吸取1mg/ mL酪氨酸标准溶液10.00 mL,用0.1mol/L盐酸定容至100 mL,即得到100ug/ mL L-酪氨酸标准溶液。此溶液在冰箱内贮存或立即使用。 5分析步骤 5.1标准曲线的绘制 5.1.1L—酪氨酸标准溶液:按表1配置。L—酪氨酸稀释液应在稀释后立即进行测 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docx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脲法、Folin―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0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嘌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1、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10mL比色管、1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1.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0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2.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1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用0.9%NaCl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3.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0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1,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l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1,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