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 实习五 叠加分析(DOC)

地理信息系统 实习五 叠加分析(DOC)
地理信息系统 实习五 叠加分析(DOC)

第七讲:实习五、多层面叠合分析

一、目的

多层面叠合分析是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1)栅格数据信息复合分析:

有时也称为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它是指不同层面的栅格数据逐网格按一定的数学法则或逻辑判断进行运算,从而得到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视觉信息复合是将不同专题的内容叠加显示在结果图件上,以便系统使用者判断不同专题地理实体的相互空间关系,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中视觉信息复合包括以下几类:

(1) 面状图、线状图和点状图之间的复合;

(2) 面状图区域边界之间或一个面状图与其他专题区域边界之间的复合;

(3) 遥感影像与专题地图的复合;

(4) 专题地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复合显示立体专题图;

(5) 遥感影像与DEM复合生成真三维地物景观。

(2)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根据叠加的矢量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点与多边形的叠置、线与多边形的叠置、多边形叠置三种。多边形叠置分析也称为Polygon-on-polygon 叠置,它是指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多边形要素的数据文件进行叠置。参加叠置分析的两个图层应都是矢量数据结构。若需进行多层叠置,也是两两叠置后再与第三层叠置,依次类推。其中被叠置的多边形为本底多边形,用来叠置的多边形为上覆多边形,叠置后产生具有多重属性的新多边形。

其基本的处理方法是,根据两组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来建立具有多重属性的多边形或进行多边形范围内的属性特性的统计分析。其中,前者叫做地图内容的合成叠置(图6-11),后者称为地图内容的统计叠置(图6-12)。

合成叠置的目的,是通过区域多重属性的模拟,寻找和确定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或者按照确定的地理指标,对叠置后产生的具有不同属性的多边形进行重新分类或分级,因此叠置的结果为新的多边形数据文件。统计叠置的目的,是准确地计算一种要素(如土地利用)在另一种要素(如行政区域)的某个区域多边形范围内的分布状况和数量特征(包括拥有的类型数、各类型的面积及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等等),或提取某个区域范围内某种专题内容的数据。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

1、加深对多层面叠合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ARCVIEW多层面叠合分析的技术方法。

3、结合实际、掌握利用多层面叠合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Arcview

2、数据准备:

矢量文件:c:\实验数据\4data\point.shp\river.shp\polygon.shp\polygon1.shp\polygon2.shp,polygon2.shx\\roads.shp\roads1.shp\。

栅格文件:文件夹gridline1和info,文件夹gridline2和info,文件夹query6和info,文件夹query5和info。

三、实验内容

1、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

(1)原理验证

1)添加gridline1层面和gridline2层面,并利用【Analysis】菜单中的【Map Calculator】命令

进行栅格层面的叠加,观察其结果;

2)应用【Analysis】菜单中的【Reclassify】命令,分别将gridline1和gridline2层面进行重分类,

使得原有的No data数据为0,再进行叠加运算,观察其结果与上一步的结果有何不同,考

虑其原因。

(2)应用分析

query5层面和query6层面分别表示的是一些小工业镇区的城市化范围及其附近一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要求利用栅格数据的复合分析,计算出这些小工业镇区的城市化范围。

方法:添加query5层面和query6层面,从【Analysis】菜单中选择【Map Query】命令,执行not(query6)andquery5运算,得出所求的范围。

栅格叠加分析功能介绍:

在arcview3.2中,基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主要依靠地图查询\选择(Map Query)和地图运算(Map Calculator)两项功能。6

1.选择功能Map Query

选择功能可从输入的栅格主题中提取和选择出一个栅格单元的子集。通过Map Query命令创建逻辑运算表达式来提取子集,达到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的目的。满足表达式标准的栅格被赋值为1,而其它单元则被赋值为0。Map Query在空间分析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提取一个水源地2000米以内的区域;显示某区域所有坡面朝北的地形,为房屋建设选择最佳地址等等。

在Map Query对话框中有以下几个选项:

Layers列出了本视图包含的所有栅格主题,双击需要查询的主题将其添加到表达式输入框中。

Operator在Map Query中,运用以下逻辑运算符创建各主题及数据之间的表达式。9

等于equals

大于greater than

小于less than

不等于no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包含在圆括号()中的表达式首先计算

逻辑运算中的“并”,参与的两个表达式均成立,例如:[elevation] >= 100 and [slope] <= 20

逻辑运算中的“或”,参与的两个表达式中至少有一个成立,例如:[rainfall] < 20 or [soils] > 3

逻辑运算中的“非”,排除,例如:not ( [cities] = "shanghai" )

单击所需的运算符将其添加到表达式对话框中。

Values 在Values列表中列出了所选主题的值。如果所选主题是离散型数据,列表中将会列出其值;如果所选主题是连续型数据,列表中将会列出数据值范围内的样点值。双击所需值将其添加到表达式对话框中,如果所需值不在列表中,从键盘输入。

Update Values 在缺省状态下Arcview会选中此项,Values列表中的值可自动更新。如果不需要更新数据或从键盘向表达式对话框输入数据,可不选此项。

Expression box 在此输入框内构建查询表达式。

2.数学运算功能主要运用数学运算符或数学函数,数学运算符对两个或多个栅格主题的值进行运算,数学函数对输入的一个栅格主题的值运用一个数学函数进行运算。Map Calculator应用非常广泛,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它是建立复杂的应用数学模型的基本模块。

Map Calculator对话框中有以下几项:

Layers与Map query中的Layers含义相同。

Numbers数字按键区,数字可以作为具有相同值的栅格主题来运用。例如:对输入的栅格主题乘以3,既对每个栅格的值乘以3。在创建表达式时,如果要以某个数字作为栅格主题来应用,在输入数字后,按

下键即可。

Arithmetic Operators 数学运算符,用数学运算符对输入的两个或多个栅格主题的值进行运算。在Map Calculator中有以下三种类型:

●Arithmetic Operators 算术运算符(*, /,-, +)可在两个栅格主题间、数字间或数与对栅格主题间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Boolean Operators 布尔运算符(And, Not, Or, and Xor)对输入主题值进行布尔逻辑(真或假)运算。如果为真TRUE,则输出的栅格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Relational Operators 关系运算符(<, <=, <>, =, >, >= )运算判断一个给定的关系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则输出的栅格赋值为1,如果不成立,则赋值为0。

Methematic Functions数学函数,在Map calculator中有四种类型的数学函数:对数函数Logarithms、算术函数Arithmetic、三角函数Trigonometry和幂函数Powers。

●Logarithm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指数和对数运算。可用的指数运算的底可为:e(Exp)、

10(Exp10)、2(Exp2),可用的对数运算有:自然对数(Log)、以10为底的对数(Log10)和以2为底的对数(Log2)

●Arithmetic 共有六个算术函数。Abs函数对输入的栅格数据值取绝对值;Ceil和Floor为取整函数,将十进制小数取为整数;Int和Float函数在整型和浮点型数据之间相互转换;IsNull函数,如果输入数据值是No Data,则该函数返回值为1,若不是,则返回值为0。

●Trigonometric 对输入的栅格数据进行各种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运算。在Arcview菜单中有六个:Sin、Cos、Tan、Asin、Acos、Atan。

●Power 有三个幂函数:Sqrt(平方根)、Sqr(平方)、Pow(幂)。

Expression box 在此对话框内创建运算表达式。在缺省状态下,表达式的计算顺序为:首先计算包含在“()”的算式,然后从左到右计算。最后整个运算表达式包含在圆括号“()”内。

自然距离量测

所需数据:表示河流的格网strmgd;表示高度带的格网elevgd.

要求:查找一个植物种类的潜在生长环境。Strmgd中的单元值是是河流的ID值。Elevdg中的单元值是高度带1、2和3。两个格网的单元分辨率均为100m。该植物种类的潜在生长环境必须满足下列指标。

高度带为2,且河流的距离在200m之内。

步骤:

1、添加扩展功能和数据;

2、创建距离河流200m的距离带。依次按照下面的提示做:

找见old values。做如下的变动。注意old values中值的变化情况。

点击OK,得到下面结果:

该结果中,体力为1的栅格单元为激励河流200m的范围。

上图的作用是进行两个图层的查询,条件为:([reclass of distance to strmgd]=1.Asgrid) and ([elevgd]=2. Asgrid)。不需要键入Asgrid请求,它会自动加上去。然后点击下面的evalute按钮。

最后结果为:

图中,红色区域即“true(1)”为复合植物生长的区域。

上面操作也可以直接获得,直接用查询表达式:

( [Distance to Strmgd] <= 200.asGrid) and ([Elevgd] = 2.AsGrid)即可,效果一样,第一种方法给大家演示了进行“重分类”的操作过程。但不管哪种方法,我们在进行栅格分析的时候要学会用“map query ”查询功能去寻找符合各种条件的自然区域。

2、 基于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Arcview 中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是在Geoprocessing 模块的支持下进行的,首先在【File 】菜单中选择【Extension 】命令,添加Geoprocessing 模块(如图1)。

(1) Dissolve 融合分析

1) 添加polygon 层面并激活,从【Analysis 】菜单中选择【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选择

Dissolve features based on anattribute 命令,执行下一步(如图2)。

图1. 添加Geoprocessing 模块

2)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融合的层面,要进行融合的属性字段以及确定融合后的结

果文件的名称与路径,完成后按Finish 键(如图3)。

3) 点击融合后的结果Disslv1-polygon 层面,观察其属性,与polygon 层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

Disslv1-polygon 层面是将polygon 层面中属性字段type 值一样的要素进行合并。(如图4)

(2) Merge 合并分析

1) 添加polygon1、polygon2层面并激活,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选择Merge themes

together 命令,执行下一步。

2) 从列表中选择要进行合并的层面,确定输出的文件名称、路径,执行操作。

3) 由结果层面及其属性可以看出,进行合并后,它们的属性及图形都进行了合并。

(3) Clip 裁剪分析

图2. 选择根据属性值融合命令

图3. 设定融合的参数

图4. 融合后的结果层面

1)添加并激活overlay、polygon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命令,选择Clip one theme

based on another命令,执行下一步。

2)从列表中选择要进行裁剪的层面(input theme)以及用来裁剪的层面,确定输出的文件名称、

路径,执行操作。

注意进行裁剪的层面与用来裁剪的层面的不同,若只想对进行裁剪的层面或用来裁剪的层面

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进行操作,可将其选中后再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操作。在这一

步时,就可选择Use Selected features only选项(如图5)。

3)由结果层面及其属性可以看出,裁剪分析是以用来裁剪的整个层面与被裁剪的层面进行运算

图5. Clip操作的参数设定

的,输出结果将继承进行裁剪的层面的所有属性。

(4)Intersect相交分析

1)添加并激活overlay、polygon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命令,选择Intersect two themes

命令,执行下一步。

2)从列表中选择要进行相交分析的层面(input theme)以及用来相交的层面,确定输出的文件

名称、路径,执行操作。

3)由结果层面及其属性可以看出,相交分析是以用来相交的层面的中的要素(全部或一部分)

与被相交的层面进行相交运算,输出结果将继承两层面的所有属性。

由相同的两层面进行不同的分析(Clip和Intersect),比较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它们的原理及应用。

(5)Union合并分析

1)添加并激活overlay、polygon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命令,选择Union two themes

命令,执行下一步。

2)从列表中选择要进行合并分析的层面(input theme)以及用来合并的上覆层面,确定输出的

文件名称、路径,执行操作。

3)由结果层面及其属性可以看出,合并分析是以用来合并的层面的中的要素(全部或一部分)

与被合并的层面中的要素(全部或一部分)进行合并运算,输出结果将合并两层面的所有要

素,并继承两层面的所有属性。

将Union分析的结果与前两种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注意观察Union分析的特点。

(6)Assign data by location按空间位置的属性联接分析

联接分析是将两个层面按相同的位置进行属性联接,根据数据类型的空间关系不同,可分为三种:最近距离、是否在内部和是否是其一部分。其中,进行联接的层面的属性表称为目标表,用来联接的属性表称为源表。

1)Nearest最近距离

当一个点层面(源层面)与一个点层面或线层面(目标层面)进行联接分析时,进行最近距

离的联接分析,同时增加一个距离字段到目标表中,用来记录目标层面中的要素与最近点的

距离。

I 、

添加并激活point 、river 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选择Assign data by location 命令,执行下一步。

II 、 从列表中选择目标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to )以及源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from ),确定输出的文件名称、路径,执行操作。(结果见图6)

2) Inside 是否在内部 当一个面层面(源层面)与一个点(或线、面)层面(目标层面)进行联接分析时,进行是否在内部的联接分析。

I 、 添加并激活point 、river 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选择Assign data by

location 命令,执行下一步。

II 、 从列表中选择目标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to )以及源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from ),确定输出的文件名称、路径,执行操作。(结果见图7)

3) Part of 是否是其一部分

当两个线层面进行联接分析时,属于是否是其一部分的联接分析。

以下两个线层面roads ,roads1分别表示的是某一公路网及这一公路网中需要维修的路段,现需要将需维修路段的属性添加到公路网中,方法如下:

I 、 添加并激活roads 、roads1层面,执行【Geoprocessing Wizard 】命令,选择Assign data

by location 命令,执行下一步。

图6. Nearest 类型的联接分析

图7. Inside 类型的联接分析

II、从列表中选择目标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to)以及源层面(the theme to assign data from),确定输出的文件名称、路径,执行操作。(结果见图8)

四、实习报告要求

图8. 公路网的需维修信息的联接

将所做工作以实验报告形式汇报,内容包括原理、过程、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及其若干应用 吴静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及其若干应用吴静 发表时间:2018-01-16T10:06:49.0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作者:吴静 [导读]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特定性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够提供地理空间共享以及地图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其种类、数量非常多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四川成都 610212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特定性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够提供地理空间共享以及地图服务,地理信息系统是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其种类、数量非常多,加上发展变化非常快,因此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非常多,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输入、输出及分析的系统,当前它已经在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应用,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也逐渐深入.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虽然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入、存储和输出功能进展较快,但是空间分析功能的发展就显得比较落后。而空间分析是建立在空间目标位置和属性表达以及目标间复杂空间关系表达的基础上,若要提高空间分析能力,必须解决空间关系描述与表达,而空间关系的建立也是提高GIS效率的一个关键。 1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的是基本的空间目标点、线、面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关系。GIS传统的基于矢量数据结构的结点-段-边形,用于描述地理实体之间的连通性、邻接性和区域性。这种拓扑关系难以直接描述空间上虽相邻但并不相连的离散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目前,对于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的描述,主要有基于网络的拓扑模型和基于点集拓扑理论的拓扑模型,前者比后者具有直观、结构清晰、互导性强、便于组织存储等优点。基于点集拓扑的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有三种方法:四元组、九元组和维642008扩展法。基于点集拓扑的空间关系描述框架能够十分有效地描述有公共元素的空间目标间的拓扑关系,甚至能够根据交集的维数更进一步区分成为各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基于点集拓扑的空间关系描述框架无法描述分离开的、没有公共元素的目标间的拓扑空间关系,这正是其缺点所在。 2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空间位置 2.1叠置分析 叠置分析是通过叠加至少两层地图要素而得到一个新的要素层,其结果是分割原要素并生成新要素,且新要素中包含原要素的全部属性。据此,叠置分析既可生成新的空间关系,还可联系输入数据层的属性并生成新的属性关系。总体而言,叠置分析是按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新要素的属性,从而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格栅叠置,其通过对用地评定因子图层进行标准化处理、重新分类及加权叠加,从而形成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于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及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等规划,都可采用多因子叠加分析法来实现叠置分析。在规划中,两期用地的演变亦可进行叠置分析,即: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叠置获得两期土地利用的变化图层,用以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叠置获得两期建设用地转化的图层,用以辅助规划评估或比选规划方案。此外,还应深入挖掘矢量数据中的叠置分析功能,其中矢量叠置蕴含一种拓扑关系及其包含至少两个矢量图层的并集、交集、属性的空间赋值与关联等功能,如建设量的分区统计便是矢量叠置的具体应用。 2.2相关分析 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任一小的空间单元都包含多项属性信息,而相关分析的研究内容是对应位置上的属性信息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及这一相关关系的表现。在相关分析中,通常包括时间域、空间域,两者关注的焦点分别是不同时期同一属性的观测值、同一时期不同属性的观测值。在规划中,相关分析涉及较多的社会领域、自然领域。例如,犯罪高发地的成因分析研究的是在同一地區,犯罪率与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失业率、租住比例、新迁入居民比例及单亲家庭比例等属性的相关性。在规划中,还可运用相关分析来分析土地利用演变的驱动力。例如,在某一省域的区县范围内,先空间化处理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再从土地利用转化的角度开展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从而探明引起这一区域土地利用演变的驱动力。 3 空间拓扑关系的应用 3.1软件平台中的空间拓扑关系建立 软件平台中的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常为了拓扑检错和拓扑应用。拓扑检错是在建立好拓扑规则后,再打开些拓扑规则,根据错误提示进行修改。拓扑应用主要指的是为了提供空间分析的功能,比如线拓扑生成面、网络分析功能等。在软件平台中,拓扑关系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如下:获取图形文件,新建或打开。 对图形文件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即根据需求调用特定的模块对其进行处理。 3.2根据所得的拓扑关系进行拓扑检错或拓扑应用 当然,拓扑关系的建立是可以在进行图形绘制的时候进行的,但是由于所需要的拓扑关系待定,就需要考虑所有的拓扑关系,而此时图形还在动态变化当中,因此在每次图形更新的时候都需要对其进行拓扑关系的建立,如此将严重影响图形绘制及拓扑关系的建立的效率。 以使用ArcGIS进行最短路径分析为例,其使用的拓扑关系是线文件的网络拓扑关系,这种关系在其它拓扑处理时使用很少,因此如果是在图形绘制时就建立网络拓扑关系,就会造成的时间上的浪费。而ArcGIS实行的机制就是首先在ArcMap中进行图形的矢量化,而后在ArcCatalog中建立其网络拓扑关系,最后再在ArcMap中进行最短路径分析。这种性质的,值得在软件平台设计时借鉴。 3.3二次开发中的空间拓扑关系建立 空间拓扑关系是GIS中空间分析的基础,限制着其在空间分析方面的应用。目前大多数的应用软件都是通过二次开发实现的,这种软件开发的空间分析功能就不仅是建立在其使用平台的基础上,而且还要看其平台所提供的二次开发组件。例如ESRI公司所提供的M

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种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GIS技术是建立在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上的交叉科学,并随着社会对信息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GIS在近年的发展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从电力输配电监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自然资源调查、资源管理、交通规划与管理、大型工程选址,环境和灾害评估到辅助决策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GIS的最新发展方向从组件式GIS迈向到服务式GIS(Service GIS),GIS图形与属性的一体化(真正形成地理数据服务器),Web GIS的研究和应用,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GIS在应用上出现了以下趋势: 1、网络化方向发展。在客户/服务器模式、Web GIS技术,以及分布式GIS技术支撑下,GIS正由单机或局域网络运行系统向广域网系统发展,使信息在全社会的共享成为现实,也使空间信息的产业化成为现实; 2、综合集成方向发展。GIS不再是单一的地理信息系统,而是将它自身与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融为一体,充分利用RS的动态监测和信息快速获取功能,以及GPS的空间精确定位功能,形成GIS精确定量、定位和动态分析能力; 3、决策支持方向发展。GIS的发展重心已经由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检索的初级阶段,逐步向模拟、分析、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的高级阶段发展。 二、概述 (一)规划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的部署和实施XX电业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特编制《XX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项目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对开展建设XX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规划编制依据 《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GB8567-88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 (三)项目建设目标 XX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以搭建统一基础数据平台为目标,以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为导向,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与整合XX电业公司现有的基础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资源,建成分布于多级网络环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使所有的电网设备和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将现有的生产MIS、营销MIS、调度自动化、95598等系统软件集中到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查询和图形化显示,实现电网管理的规范化管理。 (四)规划的范围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及建设原则 项目建设的总体需求 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 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 实施策略与运行、管理机制 建设进度安排 经费预算及资金来源 效益分析 结论和建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XX地处XXX平原,境内拥有500千伏变电站X座,220千伏变电站X座,110千伏变电站X座,35千伏变电站X座。110kV输电线路XXkm,35kV输电线路XXXkm,10kV输电线路XXXkm。截止到2010年底,实现购网电量XXX亿千瓦时 全县下辖XXXX等12个镇,用电人口58万左右。

GIS(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学校分析

GIS(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学校分析 作为本科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工学类和理学类两类:大部分的师范院校的GIS属于理学,而大部分的工科院校的GIS则属于工学(怪不得我们学校的GIS老师说我们学校的GIS是测绘背景下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教育部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设置了两个硕士专业: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理学,大部分学校考数二)和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属于工学,大部分考数一)。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是指教育部批准,各单位可按一级学科下或在一级学科下任何二级学科授予博士和硕士单位)地理学0705下的二学科(地理学共设置二级学科三个,其他两个是070501自然地理学和070502人文地理学),其中地理学一级学科招生单位共10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这10所大学的地理学是最牛的,作为一级学科下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应该也是比较强的!所以大部分只有理学而无工学背景的师范类GIS本科毕业生考研多会选择这些大学和其他仅设置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的大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0818下的二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共设置二级学科三个,其他两个是0818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和0818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招生单位共5个: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名不见经传但很强)、武汉大学和中南大学。具有工学背景的GIS本科生报考这几所院校是明智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些只设置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的大学。 1. 中科院地理所、遥感所 2. 武汉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4. 北京大学 5. 北京师范大学 6. 华东师范大学 7. 南京大学 8. 浙江大学 9. 同济大学 10. 中山大学 11. 吉林大学 12. 中南大学 13. 兰州大学 14. 中国农业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地理信息系统 1.数据和信息的定义:数据是人类认识过程的直接记录或原始素材,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加工后的有认识意义的结果。 2.信息的特性: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3.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三个基本特征:①空间位置特征②属性特征③时态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能只写五个标题): ①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特殊复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属性数据或信息,是除空间位置及关系以外,所有描述地物自然或人文属性的定义或定量的数据或信息,正相当于一般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和信息。 ②必须具备科学可视化功能 可视化功能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而一般信息系统可以没有可视化功能,这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可视化,或科学可视化,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热门话题,指通过图形图像等可以看见并认证的手段,来形象表现科学数据的构架和内涵。大量研究表明,可视化能极大地提高信息、知识的理解和传播效率。 ③区域性和多层次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为处理对象;而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又通常以区域为单位来组织,因此,区域性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层次性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层次,地球上的区域层次是很多的。另一个是描述地理要素的专题层次,或图层。 ④数据量较大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大,第一来自于它的区域性、多层次特点;第二也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可视化表达所必须的图形图像数据,而图形图像数据所涉及的数据量经常是很大的。 ⑤注重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和所有信息系统一样,必须具备分析功能,以提取有用之信息。但是,地理信息系统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重要概念之一。空间分析指一切涉及空间位置要素的分析或区域性分析,用以提取地理空间信息乃至关于地物时空分布、组合、联系和发展的知识。 5.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计算机制图系统的区别: ①有无空间分析功能 ②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处理偏重于地理空间中的自然形态及其关系;而一般制图系统更擅长规则 的、有数学表达的形体的图形处理,因而非常适合于工程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6.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①数据采集和输入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 A. 绘图仪 B. 数字化仪 C. 打印机 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A. 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 D.拓扑相交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 A. 57,302 B. 50,302 C. 57, 321 D. 50,321 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 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A. 数据重构 B. 数据变换 C. 结构转换 D. 数据抽取 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A. 缓冲区分析、intersect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

GIS需求分析

GIS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需求分析报告 班级:地信108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2011年3月17日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定义 1 1.3 参考资料 1 2 GIS项目概述 1 2.1 GIS项目目标 1 2.2 GIS项目内容 1 2.3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 1 3 GIS数据描述 1 3.1 GIS静态数据 2 3.2 GIS动态数据 2 3.3 GIS数据流图 2 3.4 GIS数据库描述 2 4 GIS功能需求 2 4.1 功能划分 2 4.2 功能描述 2 5 GIS性能需求 2 5.1 数据精确度 2 5.2 时间特性 2 5.3 适应性 3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金融业是经营金融商品的行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金融业对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间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提高我国金融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强行业的自身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GIS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编写需求分析可以更深入的认识GIS技术在金融业发展和优化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1.2 定义 (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2.1 金融业概况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金融业被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各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国的银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国银行业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贷款总量持续增长,结构明显改善,周转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逐步提高;同时证券类金融机构在规范中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证券类金融机构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证券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大力发展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增加新的基金品种,扩大业务范围;再者保险机构体系不断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险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财产险、人寿险和再保险业务的分离,各类保险机构进一步健全。 1.2.2 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已深入各行各业。在金融业方面,不仅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清算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带动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陈静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金融的现代化”。信息化是金融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石,它可以帮助金融业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设计现有的业务流程。借助于信息技术和IT规划,整个金融业务流程都可以实现信息化,不仅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打造高效的内部管理,还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功能、个性化、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1.2.3 GIS技术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施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它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3 参考资料 附: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以及上级批文 附:项目开发计划 附:引用资料 《GIS在金融业的应用》(兰州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王净) 《金融业概述》(网络)

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及答案

空间分析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要求:基本掌握其原理及含义,能做名词解释) 1、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2、空间数据模型:以计算机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据形式,为了反映空间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按一定的方案建立起来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3、叠置分析: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同一数学基础、不同信息表达的两组或多组专题要素的图形或数据文件进行叠加,根据各类要素与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或多边形属性建立多重属性组合的新图层,并对那些结构和属性上既互相重叠,又互相联系的多种现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或者对反映不同时期同一地理现象的多边形图形进行多时相系列分析,从而深入揭示各种现象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4、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网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网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5、缓冲区分析:即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其中包括点缓冲区、线缓冲区、面缓冲区等。 6、最佳路径分析:也称最优路径分析,以最短路径分析为主,一直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交通工程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这里“最佳”包含很多含义,不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是成本最少、耗费时间最短、资源流量(容量)最大、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 7、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指在为采样点估计一个变量值的过程,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它包括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前者是通过已知点的数据计算同一区域内其他未知点的数据,后者则是通过已知区域的数据,求未知区域的数据。 8、空间量算:即空间量测与计算,是指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如空间目标的位置、距离、周长、面积、体积、曲率、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空间量算是GIS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基本手段,所获得的基本空间参数是进行复杂空间分析、模拟与决策制定的基础。 9、克里金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是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建立在半变异函数理论分析基础上,对有限区域内的区域变化量取值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不仅考虑了待估点与参估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还考虑了各参估点间的空间相关性,根据样本空间位置不同、样本间相关程度的不同,对每个参估点赋予不同的权,进行滑动加权平均,以估计待估点的属性值。 二、分析类(要求:重点掌握其原理及含义,能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做比较详细的阐述) 1、空间数据模型的分类? 答:分为三类: ①场模型:用于表述二维或三维空间中被看作是连续变化的现象; ②要素模型:有时也称对象模型,用于描述各种空间地物; ③网络模型:一种某一数据记录可与任意其他多个数据记录建立联系的有向图结构的数据模型,可 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网络。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重点(自制)

第一章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3.GIS功能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 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 ⑤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 4.21世纪GIS应用新的发展趋势:网络GIS、组件式GIS、虚拟现实GIS、时态GIS、互操作GIS、3S集成。 5.对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①按空间数据结构类型;②按分析对象的维数; ③按分析的复杂性程度。 第二章 1.ArcGIS的基础模块:ArcMap、ArcCatalog、Geoprocessing。 2.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框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包括地理处理工具的集合和模型构建器。 第三章 1.空间数据采集:是指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相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 2.数据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3.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数据组织方式。 4.地理数据库:是按照层次型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 5.要素类: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建立的一般过程: ①地理数据库设计;②地理数据库建立; ③建立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④向地理数据库各项加载数据; ⑤进一步定义地理数据库。 7.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8.要素类的分类:简单要素类和独立要素类。 9.创建拓扑的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20世纪()年代: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GIS输出设备的为() A. 绘图仪 B. 数字化仪 C. 打印机 D. 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A.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维特征.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A.拓扑邻接B.拓扑关联C.拓扑包含 D.拓扑相交 【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B.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扫描数字化法D.人工读取坐标法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A.定位明显、属性隐含B.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定位隐含、属性明显D.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MORTON码 与四进制MORTON码值分别为:() A. 57,302 B. 50,302 C. 57, 321 D. 50,321 8、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A.属性数据B.拓扑数据C.几何数据D.统计数据 > 9、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数据处理是GIS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括 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A. 数据重构 B. 数据变换 C. 结构转换 D. 数据抽取 12、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500KM2。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01~04年考研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代码: 44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 矢量数据 2. Metadata 3. 缓冲区分析 4. 图层 5. 地图 6. 游程长度编码 7. 地图投影 8. 3S技术 二、简述题(共50分) 1. 空间数据及其基本特征(10分) 2. GIS的数据精度与误差来源(10分) 3. 空间叠加分析的主要方法(15分) 4. 四叉树编码方法(15分)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 结合某种GIS软件,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3. 结合你所熟悉的领域,论述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代码: 44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栅格数据 2.TIN 3.泰森多边形 4.DEM模型 5.曼哈顿距离 6.空间拓朴关系 7.WebGIS 8.数字地球 二、简述题(共50分)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10分) 2. GIS的主要数据源(10分) 3.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特征及主要优缺点(15分) 4. 在GIS中使用元数据的理由(15分) 三、论述题(1必答:2、3任选一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2. 结合某种GIS软件,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3. 结合你所熟悉的领域,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智能手机移动GIS需求分析

1 智能手机移动GIS 需求分析 1. GPS 星图 经纬度显示、卫星数、HDOP 、信号强度、卫星分布图、GPS NEMA Output 、GPS NEMA Log 2. GPS 仪表盘相关 GPS 星图、海拔、轨迹、速度、罗盘、里程表、最高速度、最低速度、最高海拔、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当前时间、指北针(可开关)、 超速报警(阀值可以设置多段,如时速超过80、100、120公里,声音报警) GPS 开机运行时间、运动状态时间、静止状态时间等 GPS 状态报告(如语音报GPS 定位成功、进隧道后报GPS 无信号等) 海拔剖面图、速度剖面图 3. 地图操作主界面 放大、缩小、平移、GPS 位置居中 屏幕放大用加号“+”图标,缩小用减号“-”图标,居中用圆圈“。” 主界面还应包括:i 信息查询、距离测量(直线或折线)、比例尺、状态栏、进度跑马灯等 主界面的要素摆放,可参考OziExplorer 系统的界面。 图层开关:可打开或关闭图层; 标注设置:可设置标注图层的某个字段内容,及标注样式。 4. 搜索功能 模糊查询 周边分类查找(如餐厅、银行、宾馆、加油站、停车场等) 查询结果返回前10条记录,并在主地图上以“水滴”排号显示

2 结果详细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等 相关功能包括:查看地图、从这里出发、到达这里、收藏该点、发送好友(以短信或彩信方式)。该功能可对应信产厅投标文件的“移动信息”功能模块。 5. 系统设置 GPS 端口com 设置、本机地图路径、服务器地址、GPS 轨迹存放路径 GPS 轨迹记录格式设置(可选KML 格式、XML 格式、SHP 格式或PLT 格式,必须满足用gpsbabel 可以转换),可选设置开机后自动记录轨迹。 GPS 轨迹记录设置:以间隔时间为依据,如5秒,10秒写记录一次;或以距离为依据,例如可以设置10米,20米,30米,50米写记录一次。 开机立即全屏显示,可设自动开关。 数据同步设置:当本机数据编辑发生改变后,设置数据与服务器的同步方式,如手动,自动,限时自动等 地图选择,选择不同的城市、不同工程项目的地图。 定义系统热键,可定义一键调出系统。例如紧急情况下,按住声音放大键,即可调出系统定位模板,并向监控中心或设定的手机号发送SOS 求救位置信息。 系统帮助、版本信息 “关于”及版权信息等 6. 地图编辑 Basemap 底图不允许编辑,但可设置开关,“显示”与“不显示”。 “行业应用”图层的编辑包括点编辑、线编辑、面编辑。 开发初期阶段首先需要实现点编辑,要求满足外业数据采集点数据的需求。可选捕捉GPS 位置或屏幕打点获取坐标。 打点后可录入属性,自动弹出中文输入法。 7. 驾车导航/公交换乘 起点、终点设置,可选当前GPS 位置或已收藏的点。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4叠置分析某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4叠置分析某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1)点击arcToolBox—>Analysis Tools->Extract->clip,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如下设置: (2)点击确定,结果为: 2.以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输入数据,以县行政区划数据为剪切要素进行clip运算。得到该县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 (1)点击arcToolBox—>Analysis Tools->Extract->clip,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如下设置:

结果为: 3. 根据提取的数据计算6大类土地利用变化矩阵(1)打开1995年土地利用数据层的属性表。点击“选项”->添加字段,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如下设置: 则在属性表中多了一个字段 (2)点击“选项”->”通过属性选择”,在

打开的对话框中如下设置: (3)点击“应用”,则耕地全部被选中。 (4)右击“type1995”->”计算值”,在 弹出的对话框中做以下设置 (5)同(4)对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及耕地分别赋值为:1、2、3、4、5、6. (6)同上在对2000年数据的属性表中添加字段(名为:type2000)并且分别对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以及耕地分 别赋值为:1、2、3、4、5、6.

(7)对1995年土地利用数据层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层求交 (8)点击“确定”,结果为: (9)同1对(8)生成的新图层中添加Area_2字段和counttype字段,并根据“type1995”到“type2000”值的变化分别赋值(变化范围:1-36)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 、单项选择(每小题 2分,共20分) 1世界上地理信息系统的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是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D. 90年代 2?以下不属于 GIS 输出设备的为(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线对象是() 4、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称为: 5、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 6、栅格结构的特点是: 的栅格矩阵时,第 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 MORTON 码与四进制MORTON 码值分别为:() A. 57, 302 B. 50, 302 C. 57, 321 D. 50, 321 8、 描述图形在保持连续变化状态下,图形关系保持不变的性质?或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的 数据为: () A ?属性数据 B ?拓扑数据 C ?几何数据 D ?统计数据 9、 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10、 GIS 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11、 数据处理是 GIS 的基本功能之一,对数据从一种数据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格式,包 括结构转换、格式转换、类型转换等,这种数据处理为( ) A.数据重构 B.数据变换 C.结构转换 D.数据抽取 12、 某选址项目中,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距离公路2000米以内;2)距离湖泊1000 米以外;3)地块面积大于 500KM 2 。利用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选址,分别采用( ) A.缓冲区分析、in tersect 叠加分析、基于非空间属性的查询; B. 缓冲区分析、identify 叠加分析、基于空间关系的查询; 20世纪()年代: A.绘图仪 B.数字化仪 C.打印机 D.高分辨率显示装置 A ? 0维特征 B. 1维特征 C. 2维特征 D. 3 维特征. A ?拓扑邻接 B ?拓扑关联 C ?拓扑包含 拓扑相交 A ?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 ?屏幕鼠标跟踪数字化法 C ?扫描数字化法 D .人工读取坐标法 A ?定位明显、属性隐含 B ?定位明显、属性明显 C ?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D .定位隐含、属性隐含 7、以线性四叉树表示 8*8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项目需求

合肥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整合项目需求 一、建设背景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是“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任务的三大平台之一,该平台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宽带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将各类警务信息空间化、可视化,实现公安基础信息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合肥市公安信息化在“金盾工程”一期中已经构建了良好网络基础设施环境和信息应用支撑框架体系,完成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为进一步开展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了推动全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结合公安部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应用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示范》要求,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包括合肥市在内的10个城市作为PGIS平台建设首批示范城市,并签署《“PGIS平台试点(示范)建设”专题任务书》,明确了建设任务,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定期通报建设进度并组织相关的评审和验收。为适应当前信息资源的集成、警务态势、情报研判、刑侦侦破、警力部署、辅助决策、智能交通等新的业务需要,我们在已完成的一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公安部PGIS平台提出《合肥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方案。依托我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充分共享国土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整合需求 资源局等部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基础上,对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进行升级完善和深度开发。二期系统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全国、全省和全市范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对跨区域的各类地理信息的深度应用,极大地提升公安实战、国土资源管理、市政管理等水平。 二、系统现状 (一)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现状 合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一期)系统自07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已经成为市局深化信息应用、提升警务管理水平的载体。一期工程完成平台建设,实现了与派基、协同办案、旅店业、视频监控的集成,标注了独立建筑物90000余个、公用电话8500余个、旅馆1000余个、案件30000余起,实现公安信息在电子地图上的精确定位、综合查询,系统在实战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同时,系统的建设思路得到公安部的认可,认为系统定位准确,建设思路与公安部倡导的警用GIS建设思路一致,建设方向完全正确。 (二)系统主要功能 1、三维展示:结合视频及全景照片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以及应用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以及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8-06-04T17:23:48.0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钟石兰 [导读]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6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其种类、数量非常多,加上发展变化非常快,因此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非常多,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输入、输出及分析的系统,当前它已经在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应用,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也逐渐深入。 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02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是6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其种类、数量非常多,加上发展变化非常快,因此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非常多,简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输入、输出及分析的系统,当前它已经在现代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应用,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也逐渐深入。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及其若干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应用; 空间属性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要想发挥数据库的作用,就必须展开空间分析、构建应用模型。衡量地理信息系统好坏,不仅要看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及数据量,同时还要看空间分析功能是否实用、强大,灵活性是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其灵活性也很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进行正确理解及运用,可以将其真正的效能发挥出来,从最大程度对空间分析应用潜力进行挖掘。 一、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 最初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主要是为了加强我国自然土地资源的管理,为土地规划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地理信息系统属于一种新兴的技术门类,经过长时间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就,涉及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人们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也越来越为重视,该系统的应用性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土地学领域中,但是该系统仍然是人们开展地学研究最有利的工具。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认知,也不在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上升到系统理论概念,以及人们对于世界认知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信息系统对于促进地学研究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想要将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显现出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进行大型综合数据库的创建,并且添加相应的专家系统和多元化的应用模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3s 一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也会朝着更高的层次进军。地理信息系统种类非常多,尤其是空间分析功能上差异很大,通常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①基于空间特征的几何分析功能,以空间要素定位数据为主要基础,利用数据集合几何分析手段,对空间要素多重属性的特征进行确定;②基于数字图像的分析功能,可以将其看成是图像处理的子系统,其中包括图像增强、恢复及信息提取等功能;③网络分析功能,包括路径选择分析的优化、计算时间与距离、分析多边形叠置等;④地形分析功能,该功能是地学研究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该功能可以自动提取地形因子,绘制和分析地表形态自动分类等。 二、若干应用 1.空间位置 (1)叠置分析。叠置分析是通过叠加至少两层地图要素而得到一个新的要素层,其结果是分割原要素并生成新要素,且新要素中包含原要素的全部属性。据此,叠置分析既可生成新的空间关系,还可联系输入数据层的属性并生成新的属性关系。总体而言,叠置分析是按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新要素的属性,从而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格栅叠置,其通过对用地评定因子图层进行标准化处理、重新分类及加权叠加,从而形成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于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及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等规划,都可采用多因子叠加分析法来实现叠置分析。在规划中,两期用地的演变亦可进行叠置分析,即: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叠置获得两期土地利用的变化图层,用以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根据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叠置获得两期建设用地转化的图层,用以辅助规划评估或比选规划方案。此外,还应深入挖掘矢量数据中的叠置分析功能,其中矢量叠置蕴含一种拓扑关系及其包含至少两个矢量图层的并集、交集、属性的空间赋值与关联等功能,如建设量的分区统计便是矢量叠置的具体应用。 (2)相关分析。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任一小的空间单元都包含多项属性信息,而相关分析的研究内容是对应位置上的属性信息是否具有相关关系及这一相关关系的表现。在相关分析中,通常包括时间域、空间域,两者关注的焦点分别是不同时期同一属性的观测值、同一时期不同属性的观测值。在规划中,相关分析涉及较多的社会领域、自然领域。例如,犯罪高发地的成因分析研究的是在同一地区,犯罪率与家庭收入、教育水平、失业率、租住比例、新迁入居民比例及单亲家庭比例等属性的相关性。在规划中,还可运用相关分析来分析土地利用演变的驱动力。例如,在某一省域的区县范围内,先空间化处理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再从土地利用转化的角度开展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从而探明引起这一区域土地利用演变的驱动力。 2.空间分布 (1)度量地理分布。所谓度量地理分布,其是针对空间数据地理分布特性开展的测度分析,其研究的重点是紧凑度、重心及主流方向。在规划编制中,度量地理分布的典型应用是重心分析,即:在同一范围内,不同时期(不同)建设用地重心的变化;在不同范围内,建设用地重心分布的对比。倘若数据条件允许,可将设施规模、人口密度、开发强度等权重信息加入其中。 (2)密度分析。密度分析是先计算空间线、点数据在搜索半径范围内的集聚情况,再对线、点形式的空间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得到连续的密度表面。通常而言,密度分析分为点、线及核密度,其中点、线密度是简单密度。在规划编制中,密度分析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中密度指标包括交通设施、河网水系、经济、社会及人口等方面。在统计数据的条件下,密度分析的侧重点是提供空间插值,以细化数据及使无值区域获得模拟数值;在大数据条件下,密度分析可将数据的整体空间结构抽象出来。在密度分析的应用中,实际应用效果随数据精度、分析目标的改变而不同,同时在设置搜索半径时,应进行反复调整、比较和分析,以获得更为稳定的密度分布。密度分析的对象是点、线数据,则对于面状矢量数据或格栅数据,应先通过抽样将其变为点、线数据。例如,对于面状用地图层,应先抽样变为点图层,再从开发强度着手开展密度分析,用以体现不同功能用地具体的空间集聚核心。 (3)空间格局分析。对于空间格局分析,其关注的焦点是在点、线、面数据分布中,特定属性值是否具有空间集聚特性,且若具有这一特性,则需明确空间集聚的具体类型。在规划中,空间格局分析的具体应用形式包括:一是平均最近邻分析,其常用来判定开放空间内点事件存在的空间集聚情况,其中点事件包括灾害发生点、每一类营业网点等;二是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其常用来分析点事件在多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