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讲义:第4单元+第11课+第1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及答案

逻辑脉络:一方面,循着寻觅社会的真谛展开:社会的构成因素——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的历史主体。另一方面,循着实现人生的价值展开: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概念——价值观及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措施。

知识结构:社会历史观角度,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结合起来,通过学习社会基本矛盾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把握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明确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生价值观角度,结合人生价值的内涵去把握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和标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素养要求:

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支持我国的改革事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人生理想。

科学精神: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和人生价值方面的问题与现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以适应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民服务、勇于担当和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以“怎样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为议题,探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阶段。可采用图说等方式,阐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揭示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以“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为议题,探究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的标准。可针对“价值两难”的情况,辨析价值评价中的“动机论”和“效果论”。可针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公共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讨论应坚持什么价值取向。

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判一判]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与其保持一致。()

提示: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但二者不总是一致的,社会意识可以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方式及其作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判一判]必须充分发挥生产关系作为最革命因素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示:错误。在社会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含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想一想]某地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试点。这一改革的对象是什么?

提示:改革的是生产关系,是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3.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改革的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判一判]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提示:错误。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的。

3.结论: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绿色、环保、低碳、健康”的出行新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的追捧。不可否认,同一时代人们的环保意识会有很大差别,我们应寻求共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人们的环保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受到追捧,

这说明了社会史观的什么道理?

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大家环保意识增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其中的唯物史观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探究总结]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内容

近五年中国网民在公私领域及特殊群体、社会关系中的社会观念变迁,报告的研究成果对及时疏导社会负能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思维建模]

歌曲《回家的路》《当你老了》等所表达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也触发人们思考当今社会环境下对“家”、对亲人的感情寄托和文化情结。这表明( )

①社会矛盾主要靠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体现和反映

③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积极推动作用 ④意识对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回家的路》《当你老了》等歌曲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也触发人们思考当今社会环境下对“家”、对亲人的感情寄托和文化情结。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体现和反映,意识对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②④正确;①本身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应该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积极推动作用。]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习近平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材料中改革遵循了哪些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示:经济体制改革等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为什么说改革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提示: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我国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只有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才能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的改革必将为我国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实

现注入动力。

[探究总结]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

注意区分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8年7月11日《新华网》载文,近年来中央企业中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与优势,通过发展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从唯物史观看,我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③坚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思维建模]

要清理和调整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及相关制度,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以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D.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清理和调整不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及相关制度”是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根据社会现实制定政策;②用于分析思想观念随着时代而变化等)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正确决策推动社会发展;

②用于分析错误观念对社会发展的危害;③树立正确思想的重要性等)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有不同的经济体制;②用于分析各种经济改革的原因等)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政治领域改革的原因;②用于分析文化领域改革的原因;③用于分析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文化的进步等)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我国深化改革的原因;②用于分析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等)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

领导下,全党全国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成绩来之不易。

会议指出,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掌舵领航作用;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必须精准把握宏观调控的度,主动预调微调、强化政策协同;必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局工作强大合力。

1.2018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 A.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B.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供给侧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C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意不符;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项说法错误。]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主体、改革动力、改革路径、改革方法等作了系统阐述,强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强调改革,是因为()

A.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B.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A[因为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意义重大,A正确;B与设问构不成因果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D 项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