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推荐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推荐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推荐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二)

(二)和容易解的题比较

当一道应用题比较复杂时,可先回忆过去是不是学过类似的、较容易解的题,回忆起来后,可进行比较,找出联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1.与常见题比较

例 4:

名骑兵轮流骑3匹马,行8千米远的路程,每人骑马行的路程相等。求每人骑马行的路程是多少?(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析】

小学生对这类题不易理解,如与下面的常见题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有3篮苹果,每篮8个,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几个?

把这两道题中的条件都摘录下来,一一对应地排列起来:

3匹马………………………3篮苹果

每匹马都行8千米…………每篮都装8个苹果

4人骑马行的路程相等……4人得到的苹果一样多

解答“苹果”这道题的方法是:

8×3÷4

通过这样的比较,自然会想出解题的方法。

解:8×3÷4=6(千米)

答:每人骑马行的路程是6千米。

2.与基本题比较

例:

甲、乙两地相距10.5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走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走3千米。求他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析】

在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可能这样解:(5+3)÷2=4(千米)。这是错误的。

把上题与下面的题作比较,就会发现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12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走了4小时,他每小时平均走多少千米?

解此题的方法是:12÷4=3(千米)。这是总路程÷总的时间=平均速度。前面的解法不符合“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这个公式,所以是错误的。

解:本题的总路程是:

10.5×2

总时间是:

10.5÷5+10.5÷3

所以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10.5×2÷(10.5÷5+10.5÷3)=3.75(千米/小时)

答略。

3.把逆向题与顺向题比较

例:

王明与李平共有糖若干块。王明的糖比李平的糖多

题,不易找出解题方法。

把这道题与类似的一道顺向思维的题比较一下,就可得出解题方法。

答略。

(三)创造条件比较

对那些不能以题中现有条件与相关条件进行比较的应用题,应适当变换条件,创造可以比较的条件,再进行比较。

*例1:

学校食堂第一次买来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275千克;第二次买来5袋大米和4袋面粉,共600千克。求1袋大米和1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摘录题中条件,列成表13-2。

表13-2

【解析】:

从表13-2中的条件看,题中条件不能直接比较。此时要创造条件比较。因为大米袋数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把第一次买来的袋数2乘以5(把面粉的袋数3,重量275也要乘以5),把第二次买来的袋数乘以2(把面粉的袋数4,重量600也要乘以2),得表13-3。

此时题中条件便可以比较了。

表13-3

看表13-3,把两次买来粮食的数量比较一下,大米的袋数相同,面粉第一次比第二次多买:

15-8=7(袋)

因此,第一次买的粮食比第二次多:

1375-1200=175(千克)

每袋面粉重:

175÷7=25(千克)

每袋大米重:

(275-25×3)÷2

=(275-75)÷2

=100(千克)

答略。

*例2 :

1支铅笔、2块橡皮、3把卷笔刀共值2.35元;2支铅笔、3块橡皮、4把卷笔刀共值3.30元;3支铅笔、3块橡皮、5把卷笔刀共值4.05元。求1支铅笔、1块橡皮、1把卷笔刀各值多少钱?(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

摘录题中条件排列成表13-4。

表13-4

从表13-4看,题中条件不能直接比较。因此,要创造条件比较。

因为橡皮的块数2、3、3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①×3,②×2,③×2,得表13-5。此时题中条件便可以比较了。

表13-5

⑥-⑤,得:

2支铅笔价钱+2把卷笔刀价钱=1.5(元),即,

1支铅笔价钱+1把卷笔刀价钱=0.75(元)…………………………⑦

⑥-④,得:

3支铅笔价钱+1把卷笔刀价钱=1.05(元)…………………………⑧

⑧-⑦,得:

2支铅笔价钱=0.30(元)

1支铅笔价钱=0.15(元)

把1支铅笔价钱0.15元代入⑦,得出1把卷笔刀的价钱是:

0.75-0.15=0.60(元)

根据①可求出一块橡皮的价钱数:

(2.35-0.15-0.6×3)÷2

=0.4÷2

=0.2(元)

答略。

*例3:

甲、乙两人共需做140个零件,甲做了自己任务的80%,乙做了自己任务的75%,这时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未完成。求甲、乙两人各需做多少个零件?(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

已知“甲做了自己任务的80%,乙做了自己任务的75%”后共剩下32个零件,甲、乙两人所做零件个数不相等,因此,甲所做零件的80%与乙所做零件的75%不可直接比较。此时就要创造条件比较了。

已知甲做自己任务的80%,假设乙也做自己任务的80%,那么甲乙就共剩下零件:

140×(1-80%)=28(个)

这比原来已知的“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少:

32-28=4(个)

这4个所对应的分率是:80%-75%=5%

所以,乙需做的零件是:4÷5%=80(个)

甲需做的零件是:

140-80=60(个)

答略。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虽然距离2019年小升初考试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早复习更助于小升初考试的成功。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小升初的复习备考! 2019年xx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20分)姓名:评价: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和0.8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 2.求8个与8的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如果ab=0,那么(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 B. C.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25+475= 19.3-2.7= + = 1 1.75= = 5.10.01= 5.6= 8.1-6 = 4.1+12= (3.5%-0.035)2 =

小升初语文阅读分析解题(技巧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分析解题步骤与方法(技巧版) 培优考试已经是当务之急,其中阅读分析占比较大,可惜我们的学生对该种题型并不是太熟悉,为了能明确方法,我上网进行了一番搜索,可惜只找到了高考和中考方面的材料,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如何做阅读分析没有系统的方法指导,因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网上的一些知识点,形成了一份材料,希望能对语文培优工作有所帮助。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小升初:小升初数学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汇总

2019小升初:小升初数学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汇 总 小升初数学是同学们备考的重头戏,考试题型多样,很灵活,同学们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掌握各类题型的做题方法,这样才能在考场轻松应战。以下是数学老师给大家整理的小升初数学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很有价值,同学们赶紧一起来学习下。 1.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2.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3.几何面积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行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则的图形变为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 常用方法: 1.连辅助线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2017小升初数学综合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3千克的30%是()千克;米是5米的();比4米多25%的是() 米;4米比()米少。 2、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每 段长()米。 3、甲数是0.25,乙数是4,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4、5吨40千克=()吨;5/6小时=()分钟。 5、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直径是()厘米。 6、×()=÷()=()+=-()=1 7、甲数的75%与乙数的40%相等,如果乙数是150,甲数是()。 8、一件工作,甲先单独完成用了小时,如果全完成,要用()小时。 9、李明买了2000元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 2.89%,到期时他可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元。 10、A与AB之和的比是3:8,则A与B的比是()。 11、在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50厘米=50%厘米。() 2、0.2和5互为倒数。()

3、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这个圆的'面积扩大6倍。() 5、生产120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20%。()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现价比原价便宜10%是指()。 ①现价占原价的10%②原价占现价的10%③现价比原价少的占原 价的10% 2、如果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那么,小圆面积是大圆面 积的()。 ①②③2倍 3、在5:7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①加上5②乘5③扩大2倍 4、2克盐溶于18克水中,盐是盐水的()。 ①4%②11%③10% 5、把长4米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 ①米②米③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 ×=÷4=÷=12×= ÷42=×=×14=÷4=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1)--+(2)87×

小升初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小升初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是综合读者各方面知识的过程,要想快捷、准确地理解所阅读的语篇,考生要明 确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层次和技能,加强理解过程的训练,学习中要注意运用5种技巧,提 高自己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 摒弃6大不良阅读习惯 大家可以对照自己是否有以下影响阅读效率的不良习惯。 1.读得非常慢,非常仔细,不相信自己能全部理解所读的东西。 2.阅读时嘴唇和舌头在动。 3.头随着文字符号的位置左右移动。 4.经常回读,读过的东西又重新读一遍、甚至几遍。 5.读什么样体裁的文章都用一样的速度。 6.有很多单词不认识,或不知道它在此处的含义。 如果对上述的问题回答多数是肯定的,那你确实需要提高阅读技能。如果只有一两项回答 是肯定的,那你就需要针对这一两种不良习惯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实际解题中,不能盲目地应用快读“技巧”,而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阅读速度。如对场景、 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刻画要细读。 扩大词汇量 有限的词汇量必然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生词的含义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完全展现出来, 并易于被记住、理解和掌握。换句话说,是上下文给一个词以特定的含义,而这个特定的 含义有时是字典无法提供的。 不少教师鼓励学生背句子、段落、整篇文章,都是出于要学生在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词汇 和短语。 带着6个问题阅读 我建议大家带着下列6个问题阅读: 1.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2.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并能把他们区分开来。 3.了解并记住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 4.文章结构及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 5.作者的观点、意 图、写作风格及其偏见等。 6.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 读完一篇文章后,想一想上述所列出的6项阅读问题,你能把握几项。阅读是一个判断、 推理、归纳、总结的过程,我们需要把分散于文章中的各种信息联系起来,经过必要的判 断、推理,得出自己对文章的认识。 遇到生词要会猜 阅读中遇到生词,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上下文猜测。以下几条建议可帮助你猜测词义: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即找同义词。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做解释,或 者提供一些暗示。 2.看词性,判断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 3.分析生词的构成,尤其是词的前缀和后缀。英语中很多词都是加前缀和后缀而来的。比 如根据前缀re-和后缀-ity的含义,你就可以准确地猜出rewrite和similarity的意思。 4.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境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确地猜 出词义。 5.充分利用你阅读内容中已有的知识。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推论出文中隐含意思 作者往往不直接说出文章的意思,而是含蓄地表达。阅读文学作品经常需要推论。有时一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大全

小升初数学必考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

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 一、填空。 1、我国耕地面积约是125930000公顷,读作()公顷,改写成用“万公顷”作单位是()万公顷。 2、4.25小时=()小时()分,7立方米40立方分米=()立方米。 3、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长占全长的()。 4、2019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那一年是()年,这年的二月份共有()天。 5、已知3X=2Y,那么X∶Y=()∶(),X和Y成()比例。 6、分母是18的最简真分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7、把3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表面积比原来的3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和减少()平方厘米。 8、一项工程,如果单独做,甲、乙两队分别需10天和15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是();两队合做2天后,剩下的由乙队独做,完成任务还要()天。 9、正方形纸片的一条对角线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将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一个内项是7/3,另

一个内项应是()。 11、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比是4:3,高的比是2:5,它们的体积比是():()。 12、某化肥厂,今年一、二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的3/5,二、三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的75%,二月份完成了第一季度生产任务的()。 13、用若干个长是15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12厘米的小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短是()厘米,这时要用()个这样的小长方体木块。 14、观察例题→发现规律→按照要求答题。 (120×120)-(119×121)=1, (120×120)-(118×122)=4, (120×120)-(117×123)=9, (120×120)-(116×124)=16,…… (1)(120×120)-(112×128)= (2)(120×120)-(__×__)=144 二、选择(在括号里填正确的序号)。 1、两数相除商是2.4,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除以0.01,商是()。 A、2.4 B、24 C、240

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 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升初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完整版)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及实例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 (一)把握故事情节 1.分析情节的技法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 A.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

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推荐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之比较法(二) (二)和容易解的题比较 当一道应用题比较复杂时,可先回忆过去是不是学过类似的、较容易解的题,回忆起来后,可进行比较,找出联系,从而找到解题途径。 1.与常见题比较 例 4: 名骑兵轮流骑3匹马,行8千米远的路程,每人骑马行的路程相等。求每人骑马行的路程是多少?(适于四年级程度) 【解析】 小学生对这类题不易理解,如与下面的常见题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有3篮苹果,每篮8个,平均分给4人,每人得几个? 把这两道题中的条件都摘录下来,一一对应地排列起来: 3匹马………………………3篮苹果 每匹马都行8千米…………每篮都装8个苹果 4人骑马行的路程相等……4人得到的苹果一样多 解答“苹果”这道题的方法是: 8×3÷4 通过这样的比较,自然会想出解题的方法。 解:8×3÷4=6(千米) 答:每人骑马行的路程是6千米。 2.与基本题比较 例:

甲、乙两地相距10.5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走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走3千米。求他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析】 在解答此题时,有的同学可能这样解:(5+3)÷2=4(千米)。这是错误的。 把上题与下面的题作比较,就会发现问题。 甲、乙两地相距12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走了4小时,他每小时平均走多少千米? 解此题的方法是:12÷4=3(千米)。这是总路程÷总的时间=平均速度。前面的解法不符合“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这个公式,所以是错误的。 解:本题的总路程是: 10.5×2 总时间是: 10.5÷5+10.5÷3 所以他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10.5×2÷(10.5÷5+10.5÷3)=3.75(千米/小时) 答略。 3.把逆向题与顺向题比较 例: 王明与李平共有糖若干块。王明的糖比李平的糖多 题,不易找出解题方法。 把这道题与类似的一道顺向思维的题比较一下,就可得出解题方法。 答略。

广州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及答案

广州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某工厂,三月比二月产量高20%,二月比一月产量高20%,则三月比一月高___%. 3.算式: (121+122+…+170)-(41+42+…+98)的结果是______(填奇数或偶数). 4.两个桶里共盛水40斤,若把第一桶里的水倒7斤到第2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则第一桶有______斤水. 5.2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______场. 6.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______. 7.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8.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

得41分,他做对______题. 9.在下面16个6之间添上+、-、×、÷(),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1997 二、解答题: 1.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有多少? 2.某次大会安排代表住宿,若每间2人,则有12人没有床位;若每间3人,则多出2个空床位.问宿舍共有几间?代表共有几人? 3.现有10吨货物,分装在若干箱内,每箱不超过一吨,现调来若干货车,每车至多装3吨,问至少派出几辆车才能保证一次运走? 4.在九个连续的自然数中,至多有多少个质数? 答案: 一、填空题: 1.(1/5)

2.(44) [1×(1+20%)×(1+20%)-1]÷1×100%=44% 3.(偶数) 在121+122+…+170中共有奇数(170+1-121)÷2=25(个),所以121+122+…+170是25个奇数之和再加上一些偶数,其和为奇数,同理可求出在41+42+…+98中共有奇数29个,其和为奇数,所以奇数减奇数,其差为偶数. 4.(27) (40+7×2)÷2=27(斤) 5.(19) 淘汰赛每赛一场就要淘汰运动员一名,而且只能淘汰一名.即淘汰掉多少名运动员就恰好进行了多少场比赛.即20名运动员要赛19场. 6.(301246) 设这六位数是301240+a(a是个一位数),则301240+a=27385×11+(5+a),这个数能被11整除,易知a=6. 7.(20) 每个小圆的半径未知,但所有小圆直径加起来正好是大圆的直径。所以所有小圆的周长之和等于大圆周长,即20厘米. 8.(7)

小升初阅读解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一.做阅读题的流程 1. 看题目,试图确定文章体裁和中心思想。 2. 看文章篇幅,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细读文章,确定文章体裁,粗糙把握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看问题,判断问题属于第二部分中7类考点的哪一类,回想该类考点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应用第三部分的解题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 阅读考点 兵法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做阅读试题时,如果揣摩到出题者要考查你哪方面的知识,做起题来就顺利许多。出题者要考查你的知识点称为考点。 小学阅读考点分为七大类: 1.基础知识:包括拼音、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2.分段分层:包括给文章分段落,给自然段分层次。 3.归纳概括:包括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以及其他 指定要求的概括。 信息查索:指从文章中查找出指定的内容,比如画出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 找出文中或某段中找出反义词或近义词。另外,通过关键信息将问题的答案在文章中定位(多见于说明文)也属于信息查索范围。 5、表达方法:包括句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寓情于景、以小见大等),叙事方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引用) 6、语境分析:结合文章,理解某一句话的意思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某个 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及作用。 7、主观题:写自己的感想,想象和主张。 三.阅读的基本方法 1.怎样给文章分段?给文章分段一般有五种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按时间的变化分(找时间词),按地点的转移分(找地点变化的词),按事物的类别分, 按文章的结构分(总分总、分总、总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小说专题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命题规律,把握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 2、高考真题实战演练,能够运用所学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直击高考: 2018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层级要求如下: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 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 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注意:要在通读时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勾画关键词语和重要语句。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 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 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必备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答题技巧

必备2019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答题技巧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 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 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 ÷ =75 (千米) (2)归一问题: 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5 3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7 6,0.??38,83%和0.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2.求8个43与8的4 3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如果a ×b=0,那么 ( )。 A .a 一定为0 B .b 一定为0 C .a 、b 一定均为0 D .a 、b 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 A .209 B .125 C .12 9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 .0.6925≈0.693 B .8.029≈8.0 C .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 .4 B .8 C .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53,从另一根上截去8 3米,余下部分

小升初阅读解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令狐采学 一.做阅读题的流程1. 看题目,试图确定文章体裁和中心思想。 2. 看文章篇幅,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细读文章,确定文章体裁,粗糙把握主要内容和中心 思想。 3.看问题,判断问题属于第二部分中7类考点的哪一类,回想该类考点的解题方法和注意事 项。 4. 应用第三部分的解题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 阅读考点 兵法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做阅读试题时,如果揣摩到出题者要考查你哪方面 的知识,做起题来就顺利许多。出题者要考查你的知识点称为考点。 小学阅读考点分为七大类: 1.基础知识:包括拼音、词语、成语、标点符号。 2.分段分层:包括给文章分段落,给自然段分层次。

3.归纳概括:包括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中 心思想以及其他 指定要求的概括。 信息查索:指从文章中查找出指定的内容,比如画出中心句过 渡句呼应句。 找出文中或某段中找出反义词或近义词。另外,通过关键信息将问题的答案在文 章中定位(多见于说明文)也属于信息查索范围。 5、表达方法:包括句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比、夸张等),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寓情于景、以小见大等),叙事方式(顺叙、 插叙、倒叙、补叙),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引用) 6、语境分析:结合文章,理解某一句话的意思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某个 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及作用。 7、主观题:写自己的感想,想象和主张。 三.阅读的基本方法1.怎样给文章分段?给文章分段一般有五

种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按时间的变化分(找时间词),按地点的转移分(找地点变化的词),按事物的类别分, 按文章的结构分(总分总、分总、总分)。 2.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先要读懂文章,然后按照这几种方法概括:层意归纳法(将段落中 各层意思连成句子),摘句归纳法(找中心句、过渡句),提问归纳法(对内容提问)。 3.怎样给段落划分层次?按连贯关系分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一种是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因果关系分层,有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两种形式。按并列关系分层,各 内容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按总分关系分层,有“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 4.怎样归纳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可供参考:段意归纳法,将各段意思连起来组成完整的 句子。重点归纳法,只要抓住重点段落的意思,再加上必要的补充交代就可以了。审题归纳法, 将题目的意思具体地扩展成一句话。摘句归纳法,找出重点语句或中心句,补充一些词句连成

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精编版

小升初数学综合试卷精编版 【一】选择题。 1、如果a能被b整除,c是b的约数,那么a、b、c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c B、a+b+c C、a D、b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3、五个连续的偶数。和是70,它们中最小的一个是〔〕 A、10 B、11 C、12 D、13 4、将一个长方形的铁丝圈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会〔〕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5、把一段圆柱形的木料削成圆锥体,削去的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A、1/3 B、2倍 C、3倍 D、2/3 【二】填空题。 1、近几年郑州中学初中部在国家、省、市举行的数理化竞赛中成绩辉煌,名列郑州市第一。如:2019年初一年级参加的第十五届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有5人获得金牌,占郑州市全部金牌总人数的5/7,郑州市其它学校获奖人数共有 ______人。 2、一个数的8%是6,这个数的3/5是____________。 3、甲数÷乙数=7……1,如果把甲数和乙数同时扩大7倍,那么余数是___________。 4、前项与后项的比值是4/9,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____________。 5、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25,这样的三位数一共有 _______________个。

6、1 1/2 1/3 1/4 1/8 1/9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 7、郑州中学现有高级教师的人数是一个两位偶数,这个两位偶数的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4倍,郑州中学现有高级的人数为_______________。 8、〔2+3+4+…+2019〕-〔1+2+3+…+2019〕= 9、1/11+1/29,1/15+1/25,1/13+1/27. 三个算式从小到大的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一个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煎两条鱼,煎一条鱼需要2分钟〔正反各1分钟〕,如果要煎7条鱼,最少需____________分钟。 【三】应用题。 1、水果批发部采购了25吨苹果,用一辆卡车运,上午运2次,下午运3次,还剩下2.5吨,卡车平均每次运多少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厂计划30天生产一批电视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实际需要多少天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堆成如下图的几何体,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5年后母子的年龄之和是64,问小明今年几岁?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11个阅读解题方法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11个阅读解题方法 1.怎样给文章分段?给文章分段一般有五种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分(起因、经过、结果),按时间的变化分(找时间词),按地点的转移分(找地点变化的词),按事物的类别分,按文章的结构分(总分总、分总、总分)。 2.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先要读懂文章,然后按照这几种方法概括:层意归纳法(将段落中各层意思连成句子),摘句归纳法(找中心句、过渡句),提问归纳法(对内容提问)。 3.怎样给段落划分层次?按连贯关系分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一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因果关系分层,有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两种形式。按并列关系分层,各内容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按总分关系分层,有“总分”、“分总”和“总分总”三种形式。 4.怎样归纳主要内容?有四种方法可供参考:段意归纳法,将各段意思连起来组成完整的句子。重点归纳法,只要抓住重点段落的意思,再加上必要的补充交代就可以了。审题归纳法,将题目的意思具体地扩展成一句话。摘句归纳法,找出重点语句或中心句,补充一些词句连成一句完整的话。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答题格式:人+事情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或谁为了什么,而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例:母亲节,我在家里帮妈妈洗碗,妈妈很高兴。 母亲节,我为了让妈妈休息,在家里帮忙洗碗,妈妈很高兴。 5.怎样概括中心思想?中心回想=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立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详见上面第4点,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立场可以学习这四种方法:分析题目法,弄清题目的意思,找出中心词。分析中心句法,理解中心句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主要情节法,理解主要情节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分析主要人物法,理解主要人物有什么思想品质和精神,作者是歌颂还是批评。 总结、体会文章中心 1、常见题型: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抓住了“小草”、的特质,歌颂了小草的品德, “小草”的形象,正是祖国大家庭中普通一员的形象。 (2011年小联盟语文真题) 2、总结、体会文章中心方法:抓中心句 (1)答题格式: ?写人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写事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赞扬了)……道理(精神)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成语故事、童话、寓言的表达形式是: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 道理。

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

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 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 一、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 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 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二、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2: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三、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例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 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四、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 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 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五、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例5: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 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